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交趾人占据人数优势,他们不想撤退。而宋军也在等待着迂回的骑兵抵达战场,用旋风火炮对阵型密集的敌军造成大范围的杀伤。
双方一时间僵持不下,但是宋军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颓势。
就在这个时候,交趾军阵的两翼忽然出现了两支宋军骑兵。这两支骑兵人数虽然不多,加一起,也就堪堪四百人左右,但是他们却全部搭载着旋风火炮。
前些时日刚被这支部队搞过,现在又要被搞。交趾人牙疼的厉害,要不是因为他们的射程太远,鬼才怕他们。
骑兵出现的时候交趾人就有些退缩的意思,神潜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喊一声贼人怕了,自己便又率先杀了上去。
宋军猛地一次反扑又让交趾人难以招架,而旋风火炮,也开始朝着交趾人的军阵里面投射火药包。
为了方便近身作战,交趾军队已经把阵型收缩了一次。如今他们的阵型十分密集,火药包落在他们脚下,轰然一声巨响,残肢断臂便开始四处飞舞。
轰隆隆的声音在交趾军阵中此起彼伏,城下的宋军步兵反扑也变得更加激烈。
城头上的宋军弓弩手忙着跟己方弓弩手对射,交趾步兵们倒是没什么压力,唯独就是两翼那些投射火炮的宋军骑兵,实在是太烦人了。
附近的几里范围内的地形还算比较适合骑兵,象兵已经被宋军杀光了,没有天敌的骑兵实在不是交趾人能够与之抗衡的。
如果弓箭手能够攻击骑兵,倒也还好。但是城墙上的宋军弓弩手攻势十分强烈,一旦少了压力,他们的箭矢就会跟蝗虫似的落在人身上。
李常杰面色铁青,在这一刻,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虽然宋军是靠着火药才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但是不得不说,对方将领对于火药的运用堪称出神入化。
八牛弩的弩箭配合火药,对于战象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而对于激战正酣的交趾步兵来说,能够移动的火药投射机,则更加的危险。
眼见交趾军队已经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劣势,李常杰咬着牙喝道:“撤退!”
立刻有旗官挥舞起了撤退的旗子,而正在前方厮杀的交趾步兵们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此时撤退的命令一到,哪里还能继续作战?纷纷丢盔弃甲,扭头便跑……
大宋奸臣 第二十七章 燃眉之急
交趾军队狼狈逃窜,宋军没有追击,也没有庆祝这场胜利,只是默默的开始清理战场,把能用的箭矢、武器和铠甲收起来。
八牛弩虽然能够对付战象,但是八牛弩的弩箭制作不易,成本很高。如果按照唐宁的用法,这玩意都变成一次性道具了,这绝对不是八牛弩正确的使用方式。
广源城南的景象任谁来了都只会觉得是一片地狱,三十多头战象被炸烂,数百上千人的伤亡,使得一条鲜血汇聚而成的小河在城外缓缓的流淌。
到处都是碎肉和破碎的铠甲,交趾人走的匆忙,他们甚至把武器都丢在了原地。
唐宁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的士兵忙碌的清理战场,心里叹了口气。
经此一役,也不知道会有多少战损。此战过后,奇袭升龙府的计划还能不能成功实行。
由于战象的缘故,宋军之内伤亡骤增。城中的伤兵营被扩建了一倍,还是显得有些拥挤。还好里面环境整洁,若是换做以前的伤兵营,恐怕早就已经是人堆着人的惨烈景象了。
伤亡数字还没统计出来,唐宁也没那个勇气看。去伤兵营逛了一圈,慰问了一下手下将士后,唐宁便径直回到了帅府中。
坐在屋内,唐宁心里面就觉得十分烦躁。
在有火药的情况下都会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更何况是没有火药的时候了。自己提议奇袭升龙府,真的是正确的吗?这条路,真的有那么好走吗?
就在唐宁陷入了自我怀疑不可自拔的同时,一道圣旨将领兵在外的李常杰唤回了升龙府。
李常杰一边往升龙府赶,一边在肚子里面骂那些大臣鼠目寸光。不过是一时的失利而已,还并未动摇安南国的根基。
宋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怎么他们会提议说是自己不好好作战呢?
一路快马加鞭赶回了升龙府,休息一夜后,第二天的朝会上,李德乾召见了李常杰。
“李将军啊,听说宋军夺下广源城之后,将军你派兵在广源城外决战。结果导致了两万多将士或是战死,或是被俘,还葬送了三十头战象。
这些可是真的?”李德乾虽然不愿意责备李常杰,但是三十头战象可不是个小数目。整个安南国也就只有不到三百头而已,这一下就失去了十分之一,还没有取得什么显眼的战果,实在是得不偿失。
不论放在谁身上,都是要被骂的。要是自己不说上两句话,满朝文武岂不是认为自己有所偏袒吗?
李常杰跨步出列,跪在地上无奈的道:“回陛下,确有其事。”
此话一出,众大臣一片哗然。
“好你个李常杰,你是不是私通宋人,故意做出来这种事的?你可知三十头战象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啊!”
“当初他在富良江畔按兵不动的时候我就说这人有鬼,现在一看,果不其然!陛下,微臣斗胆请陛下更换领兵元帅,如果再让李常杰来担任,恐怕之后还会有其他的荒唐之事发生!”
“臣附议……”
满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语。替李常杰辩解着有之,攻击李常杰的人亦有之。单从这个环境来说,天下的朝堂应该都是一副模样。
不是在耍嘴皮子就是在喷唾沫星子,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人,反而没有了说话的机会。
李德乾耳听堂下吵得跟菜市场一样,心中烦躁。但他没有制止,静待众人争论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他才看看左边,又瞅瞅右边道:“怎么?怎么不说了,接着说啊,朕可是在认真听你们说话呢。”
满朝文武一听李德乾这话阴阳怪气的,就知道皇帝是生气了。一个个赶紧把嘴巴闭上,这时候再吵下去,那就是没有脑子了。
“不说了是吧?不说了,那朕就来说两句。”李德乾哼了一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只不过是一时的失利而已。
不过是两万士兵加上三十头战象,这样的数目还不足以动摇我安南国的根基,你们这些人,为什么这么着急?”
李常杰心里感动,心想这是陛下替自己说话。但同时,他也有些汗颜,因为伤亡、被俘的士兵可不止两万。
后面的六万援兵里面有两万伤亡,之前自己带着的五万部下,从广源城里逃出来的也就只有一万人不到而已……
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李常杰心中十分的惭愧。
李德乾又说道:“即便是如你们所说,换一个领兵大将,你们倒是告诉告诉朕,你们准备让谁来?
纵观我安南一国,又有哪一位将军比李将军更擅长行兵作战?”
众大臣噤若寒蝉,没人敢说话。
李德乾扫视了一圈在场的文武百官,见人人都垂着头一言不发,就皱着眉头问道:“如今形势危急,朕不愿在这里浪费时间。
提议把李将军叫回来的是你们,如今哑口无言的也是你们。如果你们没什么话想说的话,那就散了吧。
李将军一会儿到后面来见朕,朕有话对你说。”
就在李德乾摆摆手准备起身的时候,忽然听到堂下一人大声道:“陛下!臣
有话说!”
李德乾一看,暗自头疼。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手底下出了名的刺头。
私底下不待见就算了,大庭广众之下,总不能不给这个面子。暗骂一声晦气,李德乾闷声道:“说吧!”
那人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咱们暂且先抛开宋人不谈。
如今,我安南国之南占城国攻势猛烈,麻令,布政二州之地已然易主。接下来便是地哩,难道占城国的进攻就不用防守了吗?
陈将军在南方节节败退,理应换一个更有能力的人去应对占城国的进攻。
非是微臣怀疑李将军的能力,只是在微臣看来,南方更加需要李将军这样的人来戍守啊。”
这番话说的有理有据,就连李常杰自己,都觉得是那么一回事。
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宋人的进攻,持续的时间可能更长。相比之下,宋人的攻势就像是水,而占城国的攻势更像是火。
“臣附议。”又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宋人的进攻并不强烈,只要派兵牵制住他们,让他们不敢再继续前进便可。
但占城国已是燃眉之急,如不尽快解决,恐成大祸。李将军这等人才,去了南方自是手到擒来。燃眉之急一解,再调李将军回来对付宋人也不迟啊。”
随后众大臣纷纷跪地道:“臣附议!”
“臣赞同!”
不得不说,这番话说的李德乾也有些心动。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宋军并不是那么急于进攻。无论是他们在富良江畔数月的按兵不动,还是在拿下广源城之后的不主动出击,这一切都说明宋人并非是那么急于取得战果。
然而对比之下,占城国的攻势却是如此的猛烈。这才开战多长时间,一个横山关,两个州的地盘就被他们夺走了,而且他们攻势丝毫不减,还有点高歌猛进的意思。
如果陈谷能打得过占城国人也就算了,但万万没想到,陈谷根本就不是占城人的对手,此战中他的表现堪称一碰就碎的典范。
思来想去,李德乾沉吟片刻对李常杰问道:“李将军,你的意思是……”
李常杰心中也有些犹豫,他一面觉得这事情确实该这么处理,自己先去南边把占城国的进攻打退,然后再转过头对付宋军。
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接替自己的将军可能会吃亏。
权衡利弊之后,李常杰一咬牙,一心狠,把头杵在地上道:“单凭陛下吩咐!”
“……”
大宋奸臣 第二十八章 棋逢对手
九月份了,秋收都要到了,但是交趾的天气还是很热。
占城国的军队如今在布政城附近驻扎,这里的百姓对于占城人不是特别欢迎,但也谈不上特别的抗拒。
好在张景明在攻下布政之后,下令全军不得做出烧杀掳掠等事,否则的话,布政城里的老百姓就是拼了命也要跟占城国的军队磕个你死我活。
当然,更大的概率是他们死,军队活。
占城国的士兵对于张景明的军令不是那么理解,这让张景明感到十分头疼。要么说这边的人都是未开化的人呢,布政这块地方以前好歹是你们自己家的。
布政城里的人,不说十成,至少也有五成都是跟你们同祖同宗的人吧。这要是攻下来之后就开始屠城,岂不是行自相残杀之蠢事吗?
但是占城国的士兵并不理解,归根结底,还是他们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宗族的概念。
接下来要进攻的是地哩,这块地方当初也是占城国的土地。
地哩,麻令,布政这三州是呈一个三角形的。当初地哩作为占城人防御交趾的最前沿,无论是城防,还是在附近的地形改造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但最终还是被交趾人夺走了,本来这是一件十分屈辱的事情,但不知为何,随着时间慢慢边长,占城人居然都快把这件事给忘了。
如今张景明率领大军兵临地哩城下,占城人这才想起来,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他们还把这座城池引以为傲来着。
话虽如此,但是张景明却发现了一丝不同寻常。在他刚刚与交趾军队接触的时候,那时的交趾军队非常奔放。
斥候往往放得不是那么前,大军总是一股脑的出动,就好像他们能凭着人多把自己淹死一样。
随着战事不断的进行,交趾人不停的吃亏,他们这才发现,靠这种战术居然打不过占城人。
他们轻视的对手不知不觉居然成长了起来,而且,还成长到了让他们难以抗衡的地步。
于是交趾人的战术开始不断的改变,从一开始的奔放型变成了略显拘谨型,再到如今的四面楚歌型,无论是哪一种,他们都悲哀的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占城人的对手。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他们也不知道。
但是张景明却敏锐的察觉到了,虽然现在的交趾军队依旧处于龟缩防御的形态,但是他们的斥候却会在四面八方出现。
这在外行眼里或许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内行人眼中,比如张景明的眼里,就好像是扇贝忽然间变成了章鱼,这是非常明显的变化,明显的甚至
有点刺眼。
对方的指挥官肯定是换人了,张景明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这个判断。
这让他有些兴奋,一个技巧高明的棋手,遇到另一个技巧高明的棋手时,总是会有这种感觉的。
然而张景明手底下的棋子都不是什么好棋子,占城国的军队的素质并不高,一个连斥候隔三差五都会被敌人捉住的军队,能好到什么地方去?
索性,张景明干脆不用斥候了。
派了两支十头战象的象兵在大军的侧翼防守,另外的五十头战象就在最前面随着步兵冲锋,一路平推到了地哩城下。
交趾军队换了指挥官,这是肯定的。陈谷水平不行,已经被撤职了。接替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常杰。
当日在升龙府,李常杰纠结无比,最终他把选择权交给了自己的皇帝,李德乾。
李德乾深思熟虑过后,还是决定派李常杰在南边。不得不说,那两个大臣说的话,让李德乾心动了。
宋人的攻势并非是最紧迫的威胁,占城国的进攻,才是燃眉之急。
于是,李常杰就又被调到了这边。
来到这里之后,李常杰便决定把心中的火气撒在占城人身上。
自己打不过宋人,自己认了。他们有火药,还有那个把火药运用的出神入化的宋人。但是占城人总不可能有吧?他们充其量,也就是有一个比陈谷还强的指挥官罢了。
打不过宋人还打不过你们占城人吗?不要太小瞧我李常杰啊!
李常杰如此想着,面对兵临城下占城军队,他挂起了免战牌。
“大帅,这免战牌是何用意啊?”手下谋士有些搞不清楚,便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李常杰阴险一笑道:“现在挂了免战牌,到了晚上再摘下来。
如此一来,他们要说咱们不地道,也是没有的事,对不对?”
谋士敬佩万分,拱手道:“大帅,你太厉害了。你实在是我辈楷模啊!”
李常杰呵呵一笑道:“这还要感谢北面的宋国将军啊,是他教会我这么无耻的。”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跑进来一个小兵惊慌失措的道:“报~!大帅!占城人无视免战牌开始攻城啦!”
“什么?!”
李常杰又惊又怒,心说这占城人怎么跟宋国的那个姓唐的混蛋一样无耻?啐了一口,急忙披上斗篷出了帅府登上城楼。
城墙上箭雨纷飞,哎呦哎呦的惨叫声不绝于耳。城下的占城军队搭着云梯,一个个满
面凶煞的向上爬。
即便是城墙上不断有滚木石落下,他们也坚定的朝着城墙上怕。
李常杰见状大惊失色,占城军队在他的脑子里本该是一碰就碎的破纸,但现在怎么变成钢板一块了?自己面对的真的是占城国的军队而不是宋国的士兵吗?
李常杰见情势不妙,咬了咬牙,下令城中的象兵赶紧出城迎敌。
城门一开,几十头大象在骑士的操控之下直奔敌阵而去。一时间人影翻飞,天上地下都是人。
交趾人有战象,占城人同样也有。交趾人派出战象迎敌,张景明就指挥着己方战象前去牵制住对方的战象。
双方的大象缠斗在一起,遭殃的却是象脚下的步兵们。有多少步兵被大象一脚踩成了肉泥,数都数不清了。
占城人不仅要面对头顶的城防打击,还要躲避大象的误伤。这就导致了占城士兵军心溃散,落入了下风。
城楼上的李常杰见状,又下令步兵出击,对占城国的军队进行追杀。
张景明虽然人数占优,但士气却不高。果断的下令撤退,城下的占城军队便潮水一般往后撤了回来。
“怎么回事?我们难道打输了吗?”因陀罗三世见士兵们仓皇逃命,一脸茫然的看着张景明。
对于这个在军事上一窍不通的王子,张景明也不知道作何解释。不过人家现在除了是王子,还是自己的哥哥。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是的,王子殿下。
对方在恰当的时候派出了战象,虽然战象出城用的时间很长,但是我军皆在城下,阵型过于密集。战象一出来,就造成了大片的伤亡。
如果想要拼个你死我活,自然是要继续进攻。但我们又不急于这一时,所以我便下令全军撤退。”
张景明耐心的解释,希望能够让因陀罗三世明白一些基础的军事道理。
然而因陀罗三世的心显然不在这方面,他跟张景明勾肩搭背的道:“哎呀,妹夫,你还客气什么!你就跟我妹子一样,叫我大哥就好了。
不必什么王子殿下不王子殿下的,都是一家人,这么客气就有些见外了!”
“……”张景明无语,此时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
士兵们撤回来之后,张景明又下令全军退后两里地安营扎寨。
而在城楼上目睹这一切的李常杰,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有进有退,这可不是占城国那些末流将军能够有的素养,看来这一次,自己又遇到对手了……
大宋奸臣 第二十九章 好消息
李常杰觉得自己身为一个为安南国奉献了数十年的老将,很是寂寞,很是孤独。整个安南国里,到现在竟然没能出现一个继承自己衣钵的人出来。
反观安南之邻国,大宋有一个姓唐的,就连占城国,如今都有了一个来历不明但本事很高的将军。
此时此刻他想起了在富良江畔第一次见到火药时的震撼,他曾经问过自己手下的谋士,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时代变了,大人。”谋士十分感慨的说道:“如今宋军作战再不是当初那个讲究谋略与战术的时代了,他们手里有了火药这种东西,只要按部就班的用火药开路,我们再跟宋军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就注定是我们失败的。”
李常杰叹了口气,摇晃着手里的酒杯。里面并不算清澈的酒水微微洒了一些出来,但李常杰并不在意。
“我好难啊。”李常杰略带伤感的说道。
谋士深有同感,跟在李常杰身边,他不仅感受到了大帅的个人魅力和军事才能,同时也感受到了鹤立鸡群的寂寞。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层次的独饮独酌,或许只有李大帅才能够明白吧!
明明打赢了一场战斗,但帅府里面的空气就好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失败一样。
反观张景明这边,明明打了败仗,但是占城国的将士们却意外的没有过于低迷。
仿制宋军标准建立的伤兵营,干净整洁,受到了占城国士兵的一致欢迎。占城国的军队,由于是倾巢出动,不仅有负责作战的士兵,还有任务是辅助大军前进的民夫等。
随军同行的妇女也有不少,正好让他们负责照顾伤患的起居。
张景明跑到伤兵营里巡视了一圈之后,没发现什么异常就离开了。来到战象聚集的地方,瞅瞅正在给战象上药的士兵们,张景明便走上前问道:“怎么样,伤的严重不严重?”
“没事的驸马。”那小兵嘿嘿一笑道:“都是些皮外伤,它们皮糙肉厚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
张景明哦了一声,瞅瞅战象身上的伤疤,背着手离开了。
他不会说出这样太残忍了这句话,因为占城与交趾之间向来是形同水火的关系。要么你死,要么我活,双方都在为了生存的权利而竭尽全力。
更何况这些战象又不是大宋的,自己也懒得去心疼。就好比他之前去伤兵营逛那一圈,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给占城士兵们看。
这些化外野人死不死的,跟他
张景明没半点关系。自己是娶了公主,不是迎,等仗打完,自己带着姜念回大宋过日子都是正当之举。
就在张景明与李常杰对峙于地哩城的同时,另一边的唐宁则是缩在广源城里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动。
斥候说近期广源城左近的交趾军队活动的很频繁,不似之前那般保持着一定的威慑力,布下了一个看上去随时都有可能进攻的阵型。
而是转变成了一个防御阵型,看样子,他们是铁了心要跟宋军在这里打持久战。
他们愿意打,唐宁可不愿意接。
本次作战本就是抱着速战速决的想法来的,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缘故,居然愣是从五月份拖到了九月份,足足拖了有四个月。
不能再拖下去了,作战的伤亡倒还在其次,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即便是把防护措施做得很好的宋军,也开始有个别感染疫病的情况发生了。
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唐宁不敢保证接下来自己要面对怎样的局面。
赵煦也来信催促了好几次,要么撤兵,要么继续进军,停在广源城不动地方,总不是个办法。
最终唐宁召集军官一边吃午饭一边开了一个会,商讨之后,众将士一致同意了种建中的观点。
“如今广源城方圆二十里的地方到处都是贼人的眼线,但凡广源城有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贼人的眼睛。
前几日,将主还派骑兵前去探查。但每逢交战之际,对方都会全速撤退。等到没有敌情的时候,再退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