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奸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乃去
而且还能自己点菜,在炊事营列出的菜单里面自己挑选菜品。
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模式深受将士们喜爱,后来大家才发现,这两天的假期完全就是想让获胜的一方怠惰下来,好给另外的一方在下次模拟实战时有翻盘的机会。
今日又是一月一度的模拟实战,所以唐宁起的早早的,就来到了镇国军的军营中。
今天来观看的有枢密院官员四五位,还有将作监的匠人。他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想要根据实战,改进现在将士们所使用的武器或是铠甲。
镇国军士兵里面,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模拟实战结束之后,将作监还会对他们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对目前所使用的军械铠甲的看法,并依此改进。
自从去年与辽国结束了澶渊之盟的盟约后,节省下来的巨额开支,赵煦一半用来调养民生,另外的一半,全部塞给了将作监作为研究经费。
赵煦听从了唐宁的建议,强军之路,先从科技开始。
今年的巨额开支,赵煦拿出三分之一来调养民生,三分之一交给将作监,另外的三分之一,则是创办了一样叫做奖励金的东西。
这东西挂在大宋新的政府机构天工部的名下,用来鼓励民间或是官员们的发明创造。
自从天工部为前几年刚刚离世的苏轼家人颁发十两银子的奖金,说是奖励苏轼发明东坡肉之后,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带着他们稀奇古怪的玩意就来到了东京城。
天工部自然是在唐宁的建议下设立的,因为这里的官员不需要做什么事情,只需要评判这样发明所带来的价值有多少。所以这里的官员,还不能随便找人充任。
退休的苏颂被返聘回来,就连现在越发精神的沈括都被从润州请了过来。托公输欢的关系,天工部又找来了几个公输家的匠人在此坐镇。
闻讯而动的墨家后人也投奔官府,被欣然接受。
未来如何,唐宁并不知道。但唐宁可以预见的是,天工部将来必定会成为集大宋科技之精华的地方。
未来的路,唐宁已经给大宋铺好了。能不能把这条路走下去,能不能保持远见,就是当权者的事情了。为赵煦做到这个地步,唐宁觉得自己已经仁至义尽了。
模拟实战于中午开始,左厢的设定是他们负重五公里奔袭后赶到战场,所以人人背上都背着一个看上去就不轻的包袱。
而右厢的设定是被突袭之下,方寸大乱。不能使用长柄武器,不能穿外铠。这就意味着没有了铠甲的防护,那些仲裁营的混蛋只要见到他们被砍了就会立马上来要求他们下场。
每次的这个环节都是枢密院最喜欢的部分,以前练兵就是两边干巴巴的对打。唐宁鼓捣出来的这个叫做设定的东西,实在是太精髓,太让人惊喜了。
通过这种设定来模拟战场上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以此来锻炼将士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唐宁感慨的说地方太小,不然的话他还有更多的点子。枢密院对此也无能为力,镇国军他们又不敢轻易的下放到地方,而东京城附近,拢共也就这么大点的地方,所以他们只能劝唐宁将就将就。
左厢将士真的负重跑了五公里,他们午饭都没有吃。右厢的人坐在原地穿着贴身的皮软甲,一人拿着一把小臂左右长的短刀,硬是等到左厢将士们气喘吁吁的到了跟前,才假装惊讶的跳起来,然后就嗷嗷怪叫着杀了上去。
一寸长,一寸强。不能使用长兵的情况之下,考验的就是将士们贴身肉搏的能力。
好在镇国军现在的规定,便是每名将士必须精通两种以上的武器,其他几种兵器可以不精通,但也必须熟练掌握。
否则就采用末尾淘汰制,把那些没有跟上的家伙都丢到一个叫做拖后腿营的地方去……





大宋奸臣 第九章 梁振
左右两厢打的十分激烈,校场上烟尘四起。不时有人喊着话,大多都是诸如‘我不行了快抬我下去’之类的话。
伤兵营的士兵早就准备好了担架摩拳擦掌的等待这一刻,有人一喊,他们就抬起担架冲了上去,然后又把人抬了回来,送到场边查看伤势。
既然是模拟实战,那么受伤就在所难免。虽然枢密院的人对此有所非议,但唐宁对这种情况是默许的。
没有风险的演习不算真正的演习,和平的时候多流汗,多吃亏,上了战场才能保住小命。更何况演习的安全措施都十分到位,即便是木刀也都裹着厚布,劈砍在人身上,顶多是会因为力大势沉受些冲击,不会造成其他的伤害。
唐宁四处看了看,见太阳底下还站着好几百人,便叹了口气。这几百号人都是拖后腿营的,也不知道他们心里有没有点好强的想法,若是等到战时,他们还是练不出来,那就只能让他们负责运输后勤物资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不少人没参与到演习之中。笼统算一下,差不多也有小一万人了。
高树和他的平夏营是负责特殊作战任务的,自然不必参与到大规模的战斗之中。
骑兵营也在一旁看热闹,还有火炮营的众人,也都在一旁观看。
这个火炮营可不是指旋风火炮,操控旋风火炮的骑兵都归入骑兵营,受骑兵统领节制。
火炮营的士兵用的都是真正的火炮。
将作监按照唐宁的指点改造了突火枪,原先这玩应发射的火药落出去只能冒点熏人的烟雾出来。现在这东西可是杀人夺命的利器,火炮营中五千将士人手一件。
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这玩意经过将作监的匠人们改良后,现在已经能够达到三百步的最大射程,但能够造成杀伤的距离,也就只有一百五十步而已。
除此之外,火炮营手里还有火石炮,这是将作监照着唐宁的建议制作出来的失败品。是一种用火药来发射石弹的武器,威力很大,但实验后的结果发现这玩意准头太差,又十分笨重。
敌人要是攻上来,只能弃炮而逃。
唐宁心说这玩意虽然有点鸡肋,但也可堪一用。万一撞大运直接把敌军的指挥官给弄死了,那岂不是血赚?
想了想,唐宁还是留了六门火石炮在火炮营里。
最后,火炮营的大杀器,就是将作监三年来呕心沥血的成品。为了制造这玩意,将作监的匠人们有的秃了顶,有的扛不
住先走一步,最后在献祭了整个将作监,让东京城的老百姓们好好的看了一次烟花后,才把这东西弄出来。
这就是标准的火炮,黑的发亮的炮身,让唐宁光看了一眼就爱不释手。一炮下去,能将一座小山坡夷为平地。
这样的火炮,将作监一共造出了三门。但是唐宁还是不太满意,既然已经掌握了制造炮身的技术,那么佛朗机炮肯定也能制作出来。
两者唯一的差别就是佛朗机炮多了个后门,可以提前预装多发炮弹,以达到连射的效果。
但这话一说,将作监大监哭着抱住唐宁的大腿说:“侯爷!不成啊!不能再造啦!这三门炮就已经让将作监元气大伤,匠人死了不少,甚至连工坊都被炸毁了,您怎么也得容我们喘口气啊!”
唐宁一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三年来,将作监的努力是有目共睹,在赵煦的要求下,没人敢偷懒,大家都在兢兢业业的干活。
唐宁几次去查看,都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作罢。
所以,现如今唐宁手上的王牌就是火炮营。为了组建这支部队,唐宁光是选拔人手就用了足足一年的时间。
指挥官更是让唐宁一顿好找,直到某一日他去甲仗库咨询装备配发情况的时候,遇到了甲仗库看守,梁振。
唐宁一听这名字,当场是虎躯一震,菊花一紧。
梁振是谁?轰天雷梁振,水浒传里边可是讲过的。这人在水浒传里是个火炮高手,梁山上的火炮部队就是他训练出来的。
想到此,唐宁赶紧找到甲仗库都虞侯,冲他把梁振讨了过来。
梁振受宠若惊,但唐宁后来询问却有些失望的发现,这家伙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做火炮。
看他这张二十多岁的稚嫩面庞,唐宁叹了口气。想想也是,梁山聚义那是宣和年间的事情了,还有十几年呢。现在的梁山好汉们估计也都是二十多岁,十五六岁的样子。
所以唐宁想了想,就把梁振暂时放到火炮营里,准备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能否学到些东西。
这一放,就让唐宁感到万分惊喜。
无论是火石炮,还是那三门被赵煦命名为大将军炮的火炮,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射的不准。
大将军炮倒还好,十发里能有三四发是打不准的,但火石炮是十发十发不准。熟练的炮手都喜欢故意把这玩意摆偏好射到自己预订的目标,但是火石炮往左偏还是往右偏,是没有规律的。
唐宁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没研究明白这原理,于是只好放弃。
但梁振来了之后,唐宁某次视察火炮营竟惊讶的发现,火石炮能打准了。
这一天唐宁的心情好比过年,连忙问是怎么回事。都虞侯就回答唐宁说,这一炮是梁振发的。
于是唐宁又赶紧把梁振找来,结果梁振挠挠头说了一句:“小人就是想往那边射,瞄准了之后就射出去了。”
或许这就是天赋吧。唐宁不再多问,立马把梁振提到了炮手总校的位置上,以后就由他来指挥炮手发射火炮。
就在唐宁瞅着火炮营开始回忆的时候,左右两厢的战事结束了。
双方互有伤亡,但还是右厢艰难取胜。毕竟左厢之前已经跑了五公里,而右厢养精蓄锐等了半晌,体力上的差距十分明显。
况且双方又不是实力差距悬殊,大家水平都在同一条线上,体力不足还要继续负重作战的一方,自然要吃些亏。
不过左厢也没什么意见,吃亏又不是左厢的专利。上个月的模拟实战是左厢取胜,因为右厢的设定是已经被骑兵追了六里地,为了逃命把身上的铠甲武器都丢了。
其并没有继续追击,但他们却不幸遇到了敌人的援军,所以只能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跟左厢打拳……
双方散去,该回营的回营,该去疗伤的去疗伤。神潜与种建中一边讨论一边往唐宁这走过来,两人中间还夹了一个装作自己能听懂的赵佖。
“这次左厢赢了,回去之后,别忘了给将士们发些福利。”唐宁看着神潜说道。
神潜点点头,嘿嘿一笑道:“没事,昨日老种才购进肉畜两千多头,今日正好派上用场。”
种建中老江湖了,自然不会被神潜一两句话就弄到。呵呵一笑,大度的挥挥手道:“本来就是给左厢的兄弟们买的。”
赵佖却有些迫不及待的道:“唐宁,咱们下次模拟实战的设定是什么啊?”
唐宁哭笑不得的道:“这次才刚刚结束,您就想知道下次的,微臣自己还没想好呢。”
“说的也是,那你赶快想想,我一个月可是就等这一天了。”
唐宁无奈的道:“申王殿下,这事也不是说想就能想到的。待微臣回家之后仔细考量一番,等二十天之后再说吧。”
赵佖压根就没听进去,他问道:“我有个注意,你说让他们饿着肚子怎么样?”
“……”




大宋奸臣 第十章 三国抗金
在赵佖的提议下,下一次的模拟实战,设定是这样的。
右厢是守卫城池的野战部队,在城外布防,一共会有三波援兵协助,每波五千人。而左厢则是长途奔袭至此,军粮已经消耗殆尽,饿了一天。
如果左厢能够将右厢连同一万五千的援兵击溃,那么左厢便可以攻下城池,取得胜利,反之则是右厢胜利。
不得不说,这个设定还算不错。当年征讨交趾的时候,高树就面临着这个难题。
六月,占领东京之后的金军,迅速西进,准备攻夺辽国上京道。耶律延禧命秦晋王耶律淳率军前往辽东,对金军进行反击。
但耶律淳显然不是统兵的料子,八万人被金将迪古乃,完颜娄室,婆卢火和斡鲁古夹击。耶律淳慌乱之下率众逃离,失去主帅的辽军战意全无。此战金军付出了极少的代价,便俘虏五万辽军。
九月,耶律延禧天祚帝为阻遏金军西进,又命刚刚战败逃回来的耶律淳为都统,招募辽东饥民三万人,编为八营,号称“怨军”,由乾州进屯蒺藜山进行防御,企图阻击金军直入中京与上京两地。
这个时候是人都看出来耶律延禧想把耶律淳弄死了,当初耶律章奴的事情在耶律延禧的心里扎下了一颗钉子,到现在为止,耶律延禧依旧对耶律淳十分提防。
十月,金军继续西进,开始攻打乾州东北的显州,耶律淳听从帐下谋士意见,率领怨军趁夜偷袭金军。
奈何怨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差了,即便是偷袭金军,最终也未能得手,反而被金军大败,耶律淳再度仓皇逃窜。
金军遂攻陷显州,其后,徽、成、惠、乾等七州相继投降金国。
十一月,完颜阿骨打亲率金军向辽都城上京临潢府进发。月末,金军进抵上京城下,派遣使者招降。
辽上京留守挞不野自恃上京城池坚固,屯积丰厚,企图据城固守。但很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女真人。
这群野蛮人,脑子里就没有退缩这两个字。完颜阿骨打冒着飞蝗般的箭雨亲临城下督战。
手下大将阇母率军首先登城,双方交战仅半天功夫,外城即被金军攻破,挞不野亡魂大冒,思量一番,便手脚冰凉。自知城池难保的他,立刻做出了明智的选择,那便是率领军队出城投降。
外城告破之际,耶律延禧便已经带着物资和军队逃离上京,往西京去了。
金国屡战屡胜,辽国屡战屡败。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现在的辽国已经是大势已去。一时间投降金国的辽人数不胜数,金
国势力再度壮大。
1105年的春天,赵煦终于病倒了。他这一病,就成了卧床不起。
五年来他生下了不少孩子,却都是女儿,而且大多还都是夭折。这就像是缠绕在老赵家头顶的一个一朵阴云,除了赵佶之外,纵观老赵家人,就没几个是能生的,也没几个是生了孩子还能让他们平安无事的长起来的。
赵煦现在说话都十分费力,大臣们,甚至是向太后都催促赵煦立储的事情。
如今储君无非就是在他的几个弟弟中选,申王赵佖,端王赵佶,莘王赵俣,简王赵似,睦王赵偲。
其中赵佶的呼声最高,赵偲其次,赵俣赵似最次。至于赵佖,压根就没人想起他。一个瞎了一只眼睛的人,怎么来当这个皇帝?
老赵家立储的规矩就是有后立后,无后立长。按照这个规矩来说,应当是赵佖接替赵煦当皇帝。
但是还是那句话,瞎了一只眼睛的人是不可能坐上皇帝位置的。所以再往后退一位,就变成了赵佶。
赵煦无力改变这一规矩,虽然他也不想让赵佶来坐上皇帝的位置。
自己这个弟弟他再清楚不过了,李煜什么样他什么样,他可以去做是人,可以去做书画家,但唯独不能做的,就是这个皇帝。
皇帝需要理性思考,对于身边的人,不能太宠信,也不能太排斥。赵煦虽然对唐宁青睐有加,给了唐宁很大的权力,但之所以没人反对,是因为赵煦对唐宁的制衡也十分不错。
他让赵佖进入镇国军充当监军,就足以说明他并未全完把所有权力都交给唐宁了。
但是赵佶是一个感性的人,他若是相信一个人,就会信到最后,不吃亏是不会后悔的。
所以赵煦十分担心,他找赵佶谈了好几次,也不知赵佶有没有听进去。
赵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储君,章惇心如死灰。他在赵煦面前说了一遍:“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随后又去向太后面前说了一遍:“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但却于事无补。
躺在病床上的赵煦又能做什么呢?如今向太后才是那个说话算得上数的人,而赵佶从很久以前,就开始讨好向太后了。
宫廷里面的事情唐宁不会参与,但是他知道,现在就是夺回燕云的最后时机了。
赵佶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清楚不过了,他压根就不会用人,谁说话好听他就提拔谁。
自己这些年成了家立了业,已经很少再去讨好别人了。他想过好自己的日
子,把跟赵煦的约定完成之后,就辞官回乡。
所以他不需要去讨好别人,也没有这个必要。
最让唐宁担心的是赵佶的性格,靖康之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
本来联辽抗金说得好好的,结果却在背后捅辽人的刀子。随后又跑去跟金人说联合抗辽,然后又在金人背后捅了一刀。
一来二去之下,赵佶把大宋国的国运都败没了,如此两面三刀的小人之举,谁能忍受?谁会忍受?
二月,唐宁受召入宫。赵煦命唐宁率镇国军,兼京西六路共二十万大军,以支援辽国的名义,出兵幽州。
此举乃是大臣们的共识,金人野蛮,没人敢保证他们吞并辽国之后,会不会转过头来对付宋国。
所谓唇亡齿寒,辽国若是覆灭了,下一个就是宋国了。是以,大宋君臣得出共识,那便是以支援辽国的名义,与金国开战,同时趁机夺回燕云十六州。
这就是效仿完颜阿骨打与高永昌的旧事,想必完颜阿骨打也不会对此感到介怀。
三月,宋国与辽国相约遣使西夏,说服李乾顺派兵支援。至此,宋、辽、西夏这三个积怨已久的国家开始不计前嫌,共度时艰。
对此,完颜阿骨打颇为头疼。辽人什么本事他心里清楚,一百多年都没打仗了,自己自然是势如破竹。
但是宋人呢?他们可不是这样的臭鱼烂虾,十年前打败西夏,四年前打败交趾。他们这些年,可从来都没闲着。
想到此,完颜阿骨打便派遣使者前往宋国,希望能与宋国保持和平,大家好好相处,不要打架。
但是急速的扩张带来的只有忌惮,金国的使者并未完成任务。不过宋国接待他还算是彬彬有礼,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也没让他受什么气。
完颜阿骨打见和谈无望,便决意开战。哪怕是这三个国家一同出兵,那就让他们来好了。
女真人数十年以来饱受压迫,但凡有人敢挡在自己前进的路上,就让女真铁骑让他们明白,女真人从来都不是好惹的,女真人也从来都不会感到恐惧。
就在完颜阿骨打战意昂扬的时候,耶律延禧却在偷偷的抹眼泪。
他心知肚明,宋人打的是什么算盘。但是现在的他,也无能为力。他都从临潢府逃到大同府来了,一百多年首都都被人家攻陷了,他还能做什么呢?
宋人这个时候伸出援手已经是给足了面子了,拿走一个燕云十六州,也是应该的。




大宋奸臣 第十一章 幽州之围
耶律延禧这么想,但辽国大臣们却坚决反对。唯一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的,也就只有一个萧奉先。
耶律延禧备受感动,心说患难见真情,古人诚不欺我。
按照大臣们的说法,宁愿把西京道拱手让给宋人,也不能把燕云十六州给宋人拿回去。
如果燕云十六州落入宋人之手,整天睡不着觉的就该是咱们辽人了。
萧奉先大喝一声:“东京道已属金人,燕云十六州落入宋人之手,睡不着觉的该是金人才对,跟我们辽人有何干系?”
众人一听,哑口无言。但肚子里却在骂萧奉先是奸相误国。
耶律延禧觉得这话有点不对,但他仔细一想,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东京道被金人占领这是事实,与燕云十六州接壤的是东京道,又不是西京道。
不过还是有大臣据理力争,并且不在少数。他们的观点是如今金人势大,暂且忍耐几分。但眼下,宋、辽、夏三国已经联手准备抗金,金人再嚣张,又能嚣张到几时?
东京道迟早是要夺回来的,所以燕云十六州依旧有着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意义。
耶律延禧觉得这话也有些道理,于是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派兵把守燕云十六州,防止宋军鸠占鹊巢。
但如今的宋军已经不再是契丹人印象里的宋军了,装备了新式武器的他们战斗力强,求胜心高,最关键的是,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他们都有最终能够取胜的信心。
中原的军队自古以来就擅长使用远程武器,火药没出现之前他们用弓弩杀敌,火药出现之后,他们对这玩意更是热衷。
西军将领,如刘法,如种朴,如郭成,这几人都特地派了副手进京,向镇**的将士们请教如何更加高效的使用火药。
把敌人消灭在进攻的道路上,这是新时代宋军的口号。
不过碍于盟约,唐宁肯定是没办法对辽军动手的。看着面前站在城墙上跟自己大眼瞪小眼的辽国守将,唐宁直接下令把城给围了。
辽人大惊,派出使者说我们是兄弟部队,我们是友军,你们这是干嘛?
唐宁自然耍起了无赖,说既然是兄弟,那么兄弟家就是我家。兄弟到了你家里累了,在这里歇会儿怎么了?
辽人无语,只得听之任之,但很快事情就发展成了另一种状态。
首先是宋军不许运送粮食的人进城,这是什么意思啊?他们这是要把城里的老百姓和士兵活活饿死啊。
辽人大恼,派出使者质询唐宁,问唐宁此举是何意。
唐宁吊儿郎当的说兄弟到了你家,好吃好喝招待不是很正常的吗?如果你们不愿意招待,连这点吃喝都不愿意拿出来的话,打不了兄弟给你们钱嘛。
1...245246247248249...30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