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直播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专门无名之辈
只见他看到摊主,就像是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哥,终于找到你了。”
摊主一脸懵逼,印象中,没有这个好友呀!
他有点尴尬地问道:“你是?”
马脸人连忙说道:“老哥不记得我,倒也正常,已经十多年的事了。但,你肯定还记得它吧?”
说着,他拿出一件木雕,是寿星公形象的雕作品,栩栩如生,面部表情非常传神,看得胡杨都是一愣。
摊主看到那雕件,立即记起一些事情来。
眼前这件寿星公雕件,他当然有印象,是十多年前从别人老宅子淘来的。当时其实是三件,“福寿禄”。
“哦!原来是你,记得。这件寿星公雕件,还是你五百元买走的。”那时候的五百元,也不能说很便宜,但总得来说,他是吃亏的。
摊主当时的本事还没有现在强,只是初入行没多久,当然不太懂雕件的真正价值。
后来,他才发现自己卖亏了,福寿禄三件都是,后面两件更便宜,两百元和三百元处理掉,现在想起来,都很是心疼。
马脸人点头:“嗯!是我,我想问一下,和这件寿星公雕件一起的另外两件,还在吗?我可以出高价,保证老哥你满意的。”
摊主摇头苦笑:“都十年过去了,怎么可能还在?早就卖掉了。倒是你这件,五十万我回购,如何?”
此话一出,威哥等人瞪大眼睛,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
自己当初五百元卖出去,现在愿意五十万,一千倍回购,真是够奇葩的。
胡杨笑道:“现在,这雕件两百万都不止。”
呃!大家听后,无话可说。
果然,只见那马脸人立即将寿星公雕件收回去,生怕被摊主抢走。只是,他痛心疾首:“可惜,太可惜了,当时没有全部买走。”
要知道,当时这个老板可是一个劲要求他全部买,不能单个买。
大家可以理解马脸人的心情,毕竟五百元换两百万以上,现在看来,损失四百多万呀!谁都不好受。
胡杨跟大家说道:“古玩行的再见,可能就是再也不见了。很多时候,错过就是错过,没什么好可惜的。”
这样的事情,在古玩行见多了。
别说几百万,那些错失一个亿的也不是没有。像元青花等,动则几千万,上亿的,一旦错过,不就是错失一个亿以上吗?
大家听了点头,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该出手就出手,犹豫就是错失。
摊主苦笑:“你可惜,我更可惜呀!”
两个悲催的人相互哭诉,看得直播间的观众哈哈大笑,果然是一个比一个惨。确实,人家老板都还没说呢!好几百万的宝贝,几百块就卖掉,找谁说理去?
“虽然很同情,但我还是忍不住笑。”
“老板太惨了。”
……
鉴宝直播间 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页宋版一两黄金
随后,胡杨他们遇到一个很奇葩的小摊,之所以说奇葩,是因为摊上的物件竟然是一页页的书页,看上去有点年头。
直播间的观众都傻眼。
以前读书的时候,毕业的都是论斤称卖掉的,但这里的居然是论页算钱?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呀!
摊主表示,一百元一张书页,随便挑。
他娘的!一百元一页?怎么不上天呢?
“一页一百元?”就是威哥也觉得这就是漫天开价嘛!
胡杨笑着解释,让大家换一个角度想,一本古籍几十万的那种,也就是几十页而已,平均每一页上万元呀!这一百元一页,似乎也能接受。
呃!
这么想的话,好像也对,但就是感觉怪怪的。
“这种书页也有收藏价值吗?好像瓷器碎片一样?”华仔忍不住问道。
确实,这些书页,看上去就像是瓷器碎片一样,都是一块多少钱的。不过,据大家的了解,瓷器一旦碎掉,价值一落千丈,也是一样的吧?
胡杨笑道:“实际上,从古代开始,书页就有人收藏,而且很热衷。明清的时候,有句话叫‘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版书按页论价,整本书可谓价值连城,藏书家依然趋之若鹜,如醉如痴,简直达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他告诉大家,世界上最贵的书籍,并非那些以金箔、银箔,乃至镶嵌珠宝的印刷品,而是宋代刊刻的书籍——宋版书。
明朝崇祯年间,著名藏书家毛晋为求得宋版藏书,在自己的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了征书启示,表示一页宋版,两百收购。
虽然没有说明两百的收购货币单位,即便不是黄金、白银,就算是铜钱,也足够令人瞠目结舌。
明朝嘉靖年间进士朱大韶,也是一位宋版书的发烧友。
他得知有人藏有宋版的《后汉记》,书中还有陆游的题字手迹,异常珍贵,十分渴望拥有这本书。
书的主人宣称:“价格免谈,你朱大韶想要这本书,只能用你身边的一位美婢来交换。”
大家听了,纷纷咋舌,用美人来换?宋朝印刷版的书籍都这么珍贵的吗?
“宋版书的收藏热至今仍在持续,而且仍然以页论价,一页宋版最低价为一万元,一本书数十页,就得达到一百万以上。
十多年前,就在北京的拍卖行,一页宋版拍出四万九千五百元的天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多年前,五万元是什么概念?
而现在的拍卖市场,一页精品宋版,甚至能拍出百万的天价。”胡杨笑道。
宋朝的印刷本,之所以珍贵,被大家所珍爱,原因不少。
经过多年的宋辽、宋金、宋元等战争,宋版书大多毁于战火,传世的数量极为有限。
另外,宋版书刊刻精美,装帧考究,版式活泼多变,富有美感,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收藏价值。
“说到底,宋版之所以珍贵,除了稀少,那就是讲究。”
宋代参与刻书的人群也很特殊,主要是皇家、官员、文士。较高的文化修养使得这些人有较好的审美水平,因此在书的版式、装帧、纸墨方面都会有较高的追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讲究’。
宋代写工大多写得一手好书法,刻工大多技艺世代相传,因此宋版书很好地保留了唐代的各种楷书的形态。
其次是用纸用墨的讲究。宋代造纸技术已相当成熟,因此宋书在纸张上也会选择尽可能品质更好的纸张。
在墨方面,“浓黑无光”的松烟墨就诞生在宋代。字大如钱、墨黑若漆、纸白似玉的宋版书,每一处都体现了大雅至简的宋代审美。
就是装帧方面的讲究。在书还是手抄的时代,可以一页页续写,反正最后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因此有卷轴装或者经折装。
宋书使用了非常漂亮的“蝴蝶装”: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最后裁齐成书。
一群人听了,目瞪口呆,第一次听说,书页都这么值钱的。
大家看向摊上的那些书页,就多了几分重视。万一,运气好,遇到一两页宋版,那就发财啦!
“那明清时期的书页,难道就远不及宋版书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要知道,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程度比宋朝更加高,尤其是明朝的文学,并不比宋朝差。清朝就不说啦!清朝搞的文字狱,算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暗黑的一个时期。
胡杨想了想,说道:“明朝的印刷本还可以,清朝的不值钱。明清时期,逐渐商业化,开始走进老百姓的家中,这总得来说是好事。
宋朝的时候,还很珍贵,一般的百姓用不了,所以宋朝的走的是精品路线。
到了明清,读书成了很多家庭平常事,那就不可能再全部玩高端的,逐渐世俗化。
在这个时期,、戏剧、插图、绣像书籍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著作者也不局限在精英阶层,基本上有钱就能刻书。
所以,不仅仅是印刷上没有那么讲究,内容质量也跟不上了。
那么,明清时期的,自然是远不及宋版。其实,明清都有在模仿宋版,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对于宋版书,中国人有一种情结。从元代明初的“覆宋”、到明嘉靖后的“影宋”、到明末的“翻宋”,嘉庆时期的“影宋”、民国“石印影印本”,到前几年的“中华再造善本”,再到最近华宝斋的高清“仿制”,都是在模仿宋版书。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宋版书籍这么牛逼。
对于宋朝,大家的感情是很复杂的。宋朝能拿出手的,除了经济,就是文学,军事能力弱得大家都懒得吐槽。
可你要说宋朝军事弱,偏偏名将不少,像岳飞这种留名千古的民族英雄,就是大家口中的弱宋的。
宋朝尊定了中国瓷器近两千年的辉煌基调等,都是宋朝给后世遗产。
鉴宝直播间 第五百九十四章 剧本
“宋版书页自然珍贵,但这个摊上的没必要理会。”胡杨开口道。
威哥等人本来还想碰碰运气的,毕竟刚才胡杨的话,让他们心潮澎湃呀!但胡杨这句话一出,瞬间熄灭了大家的热情。
大家刚要走,忽然一位老头说道:“赖五,有本事拿点真东西出来。”
嗯?
这么说话,不会被摊主记恨吗?
只见摊主听了这话,恼怒看了一眼那老头:“喂!神经病呀!你有什么证据说我这的不是真货?妈的!无凭无据。”
大家顿时看起热闹来,在潘家园,这种热闹经常有。有时候可能是笑话,但有时候可能是震撼。
老头捋了捋胡子,一副吃定别人的模样。
“呵呵!你这摊上的,我也没说是假货,但明显品质不高嘛!”说着,老人拿起其中一页,继续说道:“你这里,最珍贵的可能就是这一页,清朝的,而且不是印刷本,而是手抄的。
这纸张,看上去是明仁殿纸。不过,这是清朝仿造的,并非明朝的产品。”
他表示,这种纸两面部有精细加工,背面也是黄粉加蜡,洒以金片。纸的正面右下角钤以“明仁殿纸“的隶书朱印。纸上用泥金画如意云纹,纸表平滑,纸质匀细,纤维束甚少,原料似为桑皮。
“真的假的呀?”有人问胡哥。
胡杨点头,告诉大家,这种纸造价极高,在纸的制造或加工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反映了当时造纸术的精湛技艺。
看着老人表演,大家心里暗道:这老头,有点料呀!
说完,老人将那书页放下。
可刚放下,就有人伸手过去,将其拿到手上,并且说道:“我这不算坏规矩吧?你都放下了。”
老人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应该不算。”
“那就行。”那人看向摊主:“老板,这是一百元,不会反悔吧?”
摊主很无语,要是没那么多人看着,他是真的会反悔,拒绝一百元出售。可是,现在那么多人看着,要是他不卖,那还怎么混?信誉都没有了,别人不会再看他摊上的东西。
那人给了钱,嘿嘿一笑,赶紧拿着那页书页溜出去。占了便宜就走,这没有人能说什么,只怪自己不够醒目,让别人先下手为强。
“老人家,还有什么值钱的?”有人忍不住问道。
其他人一个个盯着老人,只要他说值钱,相信一下子就会被人抢走。这群人,将人家当成免费的鉴定工人了吗?
华仔等人哭笑不得,暗想:现在无论是老人,还是摊主都有点难受了吧?
“咳咳!我老头子也不知道呀!赖五,我知道你有好东西,拿出来吧!不然……”
摊主眉头狂跳:“不然怎样?”
老人没回答,而是看着摊上的那些书页,意思很明显了。要不拿出来的话,这摊上只要有点值钱的东西,他都会公开,让大家掏光,剩下的让你卖不出去。
直播间的观众大笑:那老头真够损的。
看得出,摊主真的是有好东西,被那老头盯上了。所以说,财不露白是很重要的。
也有人觉得老头很过分,人家不卖给你,你就搅乱人家的生意,这种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反正大家很难喜欢这种行为。
“娘的!惹不起,我还躲不起?要是我,我今天不做生意又怎样?你现在坏我生意,那我接下来什么都不做,就跟着你走,让你也什么都做不了。”
“就是!这种老头最让人讨厌,觉得别人什么都要依他一样。”
“别怂,以牙还牙!怕个锤子。”
……
而在现场的那些人,可不是这么想,都等着捡好处,所以看热闹一样看两人争吵:斗吧!最好把这的好东西都爆出来。
只见摊主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显然被这个威胁气得不轻。
思量了一会,他郑重地从包里面拿出一张纸,尺寸有点大,所以是两边对折的。他摊开那张纸,上面满是文字。
在摊主拿出这页纸,老头就立即打起精神来,手有点哆嗦,掏出一个放大镜,一丝不苟地鉴定起来。
“《金刚经》?这是印刷的吧?是宋版的吗?”威哥问道。
印刷版的《金刚经》,早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存在。不过,那时候的印刷术还不是活字印刷书,而是雕版印刷术,成本很高。因此,如果是唐朝的印刷版《金刚经》,价值是非常高的。
要知道,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这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这已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了遗的。否则,恐怕又要被隔壁的小偷拿去申遗,毕竟这种事他们玩得不是一两次。
要知道,中国玩印刷早在唐朝的时候。而高丽则是到了十三世纪才将技术引进,即便如此,也还是比欧洲早了两三百年。所以,韩国人会很自傲:我们的印刷文化比西方早了两三百年,作为非物质文化,一点毛病都没有,不接受反驳。
可他们忽略了,中国的印刷术比他们又要早三四百年以上。
肖海细声说道:“是印刷的,但这玩意有问题,大家先看一看。”
大家一愣,有问题?
胡哥说的有问题,那基本上代表那是假的。
就在大家以为,那假货要被老头识穿的时候,老头的话让华仔等人大吃一惊,毕竟刚才这老头虽然人品受质疑,可还是有料的呀!
“北宋活字印刷版的《金刚经》,赖五,这我要了,一万。”
摊主立即阻止:“你想什么呢?一万就想拿走?”
围观的人一听见是宋版的,也连忙开口:“就是,价高者得!我出一万五千。”
“一万八千!”
“两万!”
……
一时间,小小的摊子,变成了拍卖场。在场不少人了解,宋版书页的珍贵,拿去拍卖的话,十几万都是有可能的。
很快,价格就飙升到了五万。
老头似乎气急败坏,骂骂咧咧几句,然后就不怎么甘心地走掉了。
在很多人看来,老头已经没有利用价值,走就走,没人关心他。
最后,那页宋版《金刚经》被一个看上去像老板的中年人五万三买走,走的时候,整个人感觉都是飘的。
一大群人羡慕又妒忌的目光目送。
只有胡杨看去是同情的神色,很多人就是这么上钩的。
摊主做了一单大生意,心情大好,收拾东西,表示今天要收摊了。大家能理解,毕竟赚了一大笔,提前收摊是合情合理的。回去的路上,估计还会给自己买一只烤鸭、一瓶酒吧!
胡杨这才和大家说道:“看到没!这种套路,大家如果遇到,恐怕也跟着上当了吧?老实说,一开始那张所谓的仿明仁殿纸手抄版书页就是假的。”
呃!当时,胡哥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呀!
胡杨知道大家想什么,解释道:“那纸张,是仿明仁殿纸,这一点我承认我说过,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古纸。
但是呢!上面的字体,我可没说是清朝的。”
威哥等人面面相觑,这么深的套路吗?有人不由打了一个冷颤:可怕!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人上当了。”威哥说出自己的理解。
胡杨摇头:“你怎么知道人家上当?不能是一伙的吗?”
直播间顿时一阵哗然,妈呀!
所以,搞这么大的一出,就是为了卖掉最后的那页《金刚经》?这铺垫也太多了吧?不过,也正是这么多铺垫,才会让整个过程显得真实。
“甚至,刚才竞价的时候,也有可能有演员。这剧本,玩得很溜呀!”胡杨补充一句。
华仔等人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感觉自己单纯得像小白兔呀!古玩这一行,妖怪太多了,而且都是修行几百年,上千年的老妖怪。
即便是威哥,也感觉自己被秀得头皮发麻!
华仔忍不住说道:“摊主走后,刚才围观的,好像也跟着走了两个人。”
得!已经不用怀疑了。这绝对是剧本,但上当的那人也不值得同情,爱占人便宜的人,要有被人占便宜的觉悟。
其实,如果大家不去捡这个便宜,也不会上当。可偏偏这个世界,爱捡便宜的人占多数,有便宜不捡,傻瓜吗?
直播间很多人觉得,自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会忍不住,基本上会上当。
大家忍不住回想刚才整个过程,老头这个角色还是有点别扭的。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这种人,不卖东西给我,我就破坏你做生意。
现实中,真要有人这么干,恐怕会被人砍死在街头。
“所以说,古玩这一行,不仅不能听信故事,亲眼看到的故事,你也得小心,可能真的就是故事。”胡杨提醒大家。
“反正我们听胡哥的,就不会被人占便宜。”一个女主播娇声说道。
直播间有观众调侃:所以,就不怕被胡哥占便宜?
不过,这貌似也是女主播们所期待的吧?钓到胡哥,比捡到任何宝贝都香吧?简直一辈子不用愁了。
经过了这个插曲,大家变得谨慎了。
鉴宝直播间 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夏文物
走着走着,好像威哥就走散了,看不到人。
大家四处找了一会,还是没看到人,正准备给他打个电话,威哥就忽然出现。
“胡哥,帮我看一件东西。”
呃!这么突然吗?
胡杨等人只好跟着他往回走,拐了一个弯,然后就看到一个妇女在角落,神经兮兮地注视着四周,手里紧紧地揣着一个包,生怕遇到坏人一样。
刚才,威哥走在后面,忽然被人推销传家宝。
威哥想着,看一下也无妨,只要自己不买,别人也骗不了他。
他跟着那妇女到一个角落,逐渐从妇女口中得到一些信息,至于是真是假,那就不好说,毕竟刚才胡哥才提醒大家,不能听信故事,尤其是什么传家宝,十有八*九都是骗人的。
他看了那东西,是一幅画,而且有点残破,一个角没有了,刚好就是撕去了作者署名的那一部分,使得这幅画看不出是谁画作的。
威哥观察这幅画,觉得是老东西,毕竟那绢质看上去,是有点年头的。而且一部分画质已经模糊,像是经历了很多时间造成的。
也正是如此,他才找胡杨,帮他看一下这幅画。
在他看来,这幅画是古董,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不能错过。
而这妇女也告诉他,这幅画是她家的传家宝,最近有专家盯上,劝他们家上交国家,可以得到一千元的奖励。
她婆婆不乐意,因为上一辈就留下话,这是宝贝,一块拳头大的黄金也换不到。那么,你给一千块,不是打发叫花子吗?
因此,她婆婆跟专家要一百万。
人家专家才不鸟你,一百万,你是想屁吃。
隔三差五,那位专家就去她家骚扰,还是那句话,这种画已经到了必须修复的时候,错过就损毁的。到时候,你们家就是罪人等等。
不胜其烦,妇女的婆婆让她拿出来卖,怎么也不能一千块便宜别人。
直播间的观众,听到威哥的话,这要一百万,纷纷笑话:一百万,你还不如到真正的古玩店去买?更好的画,应该也能入手吧?
至于妇女跟威哥说的故事,大家也觉得不可信。虽然有些专家很无耻,动不动就是劝人上交国家,自己的却藏着奇货可居,用心不良,可没有无耻到不断骚扰人的地步吧?
见那妇女紧张,威哥笑道:“别紧张,这是我的朋友们,你拿出来,给我朋友看一下,他说没问题,我就跟你买。”
听到这话,妇女才小心翼翼拿出那幅画。
胡杨微微愣了一下:“这还真是古画,应该说是一幅佛图。”
他告诉大家,佛教画的种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图和像两大类。所谓像,是指一幅画中单独画一像,或一幅画中虽画有多像,其内容都只是侧重在表现每一像的仪容形貌,别无其他的意义。所谓图,是指一幅画中以一尊像为主体,或多尊像共同构成主体,其中有主有伴,共同体现一项故事。
很明显,这幅画,是有故事的,所以是佛图。
我国佛象画,在人物画中极具地位。六朝以来,代有名手。
佛象画创始於三国曹不兴。画史记载他写西国佛象,盛传天下。到了东晋,曹不兴的学生发扬光大;隋时有展予虔伫立观音象,唐初有尉迟,跋质那婆罗门画实林菩萨泉。到了唐代开元中,吴道予画毗卢遮那象,集诸家之大成,可说是古代画佛第一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