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晋唐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道尊
真要说大规模应用之时,还得等到宋朝才行了。当然,现在李信这样横插一杠子的话,也许历史会提早!
不破军配以陌刀劲弩,再配上盾牌重甲的话,这样的部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撑得起来的。尤其是选拔~出来的士兵,现在虽然是训练非常的辛苦,但每天吃得也极好!
自从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由于从前的习惯所累,所以,别人吃两顿,他得吃三顿。开始的时候,他这还被大家笑过,都说他是富家子弟,受不得穷。
但是到了后来的话,大家反而是被他给影响到了。尤其是华山军建立之后,即便是再困难之时,李信也没有断过大家的粮,每日三餐都是准时供给。
隔一段时间便有肉吃,平日里吃的都是管饱,尤其是大家训练繁重的时候。如此一来,也就让华山军的士兵们体质比其他地方的士兵要好上许多。
像是现在的不破军与飞龙骑,由于每天的训练都十分辛苦,所以,基本上每天都是有肉吃的。虽然说这样的花费,每一天都让徐夫子等户部官员看了揪头发,但他们也都没有说什么。
有好吃好喝,虽然是辛苦一点,但将士们都没有什么话说的。大家都明白,自己要想吃好的,就得做到最好才行。而对于张蚝与邓羌这些第一次见识到华山军将士训练的人来说,那可真是大吃一惊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照这个吃法的话,迟早都得将华山军给吃垮的。当然,他们也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与华山军作战,总是会输了。
将士用命,上下一心,这是华山军能够保持着强大战斗力的原因。所以,虽然天气寒冷了,但随着年关将近,李信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巡视劳军。
由于今年这整年,他基本上都是在秦州和上党度过的,所以,这两地他便决定不去了。他打算去上洛郡与弘农等地看看,尤其是北地郡、上郡等地。
他首先去的乃是上洛郡,说起来,这好像还是他第一次到上洛这个地方。过去两年时间里,他基本上都是在关中四周打转,唯独就漏了南面这块地方。
上洛郡治上洛县,太守任通接到通知,听说他要来了,连忙是带着一帮官员在城外迎接。
“这一路走来,着实不错!阡陌纵横,百姓来往不断,尤其是客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啊!看来,任大人这两年来,的确是做得很好,不负我当初所望啊!不过,上洛郡只有三县之地,算起来的话,乃是小郡,任大人不会怪我将你扔在这里一动也不动吧!?”进城之后,李信先是夸赞了一番,而后才半开玩笑的说道。
任通乃是当初第一次考核之人中,直接被授予了太守之职的人,可以说,在众人之中的乃是最高的。但如今的话,与他同期的人,像是杜楷已经是位列户部右侍郎,黎田则成为了工部左侍郎了。
如此看来的话,他快两年时间没有动弹,倒似乎落于人后了。
“大将军说哪里话来!虽然这里只有三县之地,但这小小上洛郡,却是掌控着咱们华山军的大半商路呢!每日里光是税收,便比其他大郡都要多得多了!再者,此地正向江左之地,地势重要,若是一般人,只怕还不得委任于此呢!大将军对下官的信任,下官哪里会如此不识好歹呢!”听到这话,任通拱手道。
“伯阳先生果然是明白人啊!本来,上一次开府之时,我便想过要将你给调到其他地方去的。但由于此地重要,所以,一直未得其人,只能够让你待在这里了!你能如此想,我是很高兴的!一般人不会明白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更不会明白这个地方,在咱们与江左尤其是桓温之间有什么关联。现在看来,我将你放在这里,乃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听到他的话,李信十分欣慰,点头说道。
“其实只有三县之地都不算什么,毕竟,时移事亦移,如果想要多几个县的话,那还不是容易的事?关键是怎么样打理好这个地方,那才是最重要的!自从大将军拿下关中之后,便一直大力发展商业,这上洛郡,连通江左荆襄之地,水陆两便,自然是来往客商的首选了。若是有如此良好条件,下官都未能将之打理好的话,还不如挂冠归去算了!”任通笑着说道。
看得出来,虽然为官两载,但他仍然是保留着过去的那种豁达与乐观。这种精神,在官场上可谓是难得了。
“我这也是第一次来上洛,虽然这里的许多事情,你在公文之中多有禀报,但我终究没有亲眼见到过。执掌此地近两年时间,你觉得还要什么应该要改进的吗?”李信与任通沿着街道前往府衙之中,其他人自动落后了一段距离,让两人好谈话。所以,此时李信便问道。
“若说完美无缺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以下官来看,大将军这两年来所做的事情,条理分明,不急不躁,已经是够好的了。唯独有些地方,可能大将军公务繁忙之下也未必能够考虑得到,这却是我们这些下属的责任了!”任通听了之后,不由的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
他这话的意思,显然就是有问题了。
“说说看吧!”
“是!总体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一个极不好之处,便在于说没有钱!没有钱的话,这市场上流通之物,自然是无法更好的流通。大家以物易物,或者是以其他的东西作为钱币来使用,其实都对于商业的发展不利。大将军若是有心的话,其实咱们应该试着铸钱才是!”
“你所说的事情,我又何尝不知呢?但问题是,咱们手中缺少铜矿。最重要的是,以现在咱们的地盘来说,铸钱还为时过早了一点。如果钱一铸出来之后,流入到了江左或者是燕国,各地盗铸成风的话,咱们根本就无力制止。到时候,对于咱们治下各地的冲击,绝对会是一场灾难的!”听到他的话,李信不由的叹了口气,说道。
铸钱乃是大事,这终究不是说你想铸多少钱就铸多少钱的。最重要的是,其中牵扯的东西太大太多。一个搞不好的话,可能会让治下民不聊生,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就好像是朱元璋搞的那种宝钞,这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是不错的。但由于设计以及制度上的问题,所以,很快就贬得几乎一文不值了。那还是个大一统的朝代呢,国力正强盛。
自己现在才这么点地盘,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搞法,一个不小心便将自己给搞死了。
纵观历史的话,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南北的朝廷几乎都没有过大规模的铸钱行为。像是南朝之时,刘宋与萧梁或许是尝试过铸钱,但结果却是越铸越乱,最后不得不停止铸钱了。
所以,如今的天下,其实还是用当初汉朝留下来的五铢钱,这算是天下都认同的最坚挺的货币了。除此之外,江左之地还使用孙吴之时所铸造的大钱,以及前些年沈充曾经铸造过一批小钱,号称沈郎钱的。
不过,沈充后来跟着zào fǎn,所以很快就完蛋了。如此一来,他这钱自然是铸不下去了。而五铢钱以及孙吴大钱,都是属于越用越少的东西,如今的市面上,以丝麻布帛和粮食为硬通货。
再加上某些地方也使用金银,总的来说,燕国与江左都没有能力铸造合格而足值的钱币。以李信的实力,当然也不可能办得到了。而且,一不小心的话,还可能会为别人做了嫁衣!
所以,任通的意思他明白,但却不能去做。
“大将军所虑甚是!下官也明白如今时机不到,但至少,咱们应该先做好准备才行,尤其是相关的人才,必须储备起来。这样的话,等到时机一到,咱们便可以占尽先机,立刻行动了!”任通点了点头,说道。
“这倒是说得对!除去钱币之事,你还有其他的建议吗?”李信想了想,问道。。
“还有一个,乃是收税之事。有不少客商曾经报怨,说是在咱们这里入关之时交了税,结果同样的货物再入关中之时,又得再交一次税,如此一来,利润大为降低了!长此以往下去,下官只怕商人们都不敢从咱们境内过了!”任通沉吟了一下后,这才说道。
他说的其实就是层层关卡的问题,毕竟,如今天下并不太平,所以,沿路之上必然是有着许多关卡存在的。一方面是为了严查奸细违禁之物,另外的一方面也是为了守护当地的治安。





东晋唐王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陵关
关卡一多之后,过往的人受到的盘查自然就会变多了。无论是普通的行人也好,还是行商的商人也罢。但对于一般普通人而言,这种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影响,除非是非常赶时间的。而对于商人而言,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每一次查验货物都要花不少的时间。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华山军的税收政策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关卡都有收税的权利。如此一来的话,几乎是每到一地都要交上一部分的税,对于商人而言,这成本自然就高了。
当然,一开始之时,徐夫子他们应该也考虑过一下这个问题。至少,他们应该也知道不应该去重复征税才是。但问题是,过去之时哪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啊!
“你说的这件事情的确是一个问题!若是我的货物得被征个几次税,我也不想再来这里做生意了!这件事情,我会让徐夫子他们好好的考虑一下,看看怎么样才能够最好的解决它!”想了一下之后,李信对他说道。
别看这件事情好像挺简单,似乎只要他发句话,让底下的那些关卡都不要收税就行了。事实上其中是有着很大问题存在的,要知道商人图利,一旦发现其他关卡处不会征税了,那么,有些人就会起坏心思了。
比如说他们在带着货物进上洛之时,经过检查之后交上了税,但他们过了关之后,从上洛郡内买上一大批的货物运到关中销售,甚至是更远的秦州河东之地去。
这样一来,由于境内只收一次税,于是,这批在境内买的东西便没有被征税了。而后,他们出境的时候,也只带一点商品出去!这样的话,两次加起来收的税其实很少,但他们在华山军治下各地其实赚了很多的钱。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关卡呢,就是因为当初考虑到许多的商人会这样做,在出入境的时候以少数货物过关,而到了关内之后,则大肆做买卖。
当然,如果单单从繁荣境内商业而言的话,似乎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毕竟,大家都愿意在华山军治下各地行商,对于商品流通,对于各地百姓而言,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但问题就在于说,他们所利用的那些公共设施,如果不收税的话,华山军怎么有钱来维护呢?如果不收税,华山军根本不可能支撑下去。更何况,华山军境内钱不多,李信还指望着从外地进来一些自己急需的东西呢。
比如说粮食,比如说是布帛丝麻之类,这些东西在江左那边非常多,而自己刚好是需要的。如果不与外界联通的话,那和一个封闭的社会没有什么两样,华山军就永远也别想真正的发展起来。
取天下之利以利自己,这才是李信要大力发展商业的原因,否则的话,直接截断商路岂不是再好不过了么!所以说,任通所说是个问题,但却不能够一刀切,得好好的设计一下之后,再来解决!
“有大将军这句话,下官也就放心了!如果能够有好的措施,那么,上洛郡这里日后便可以发展得更好!对于咱们华山军而言,这是财税重地,这里经营得好了,其他地方自然也就会好的!”
这话倒是没有错,毕竟,现在的秦州北地安定等地,基本上都还是光出不进的地方。想要等到这些地方能够自给自足,恐怕一时间还不可能恢复过来。
“对了,咱们这里发展不错,江陵那边没有捣乱吧?”走了一会,终于是进入到府衙之内,坐下之后,李信忽然问道。
江陵乃是桓温所在之地,离上洛郡这里其实并不算是远。如果说家门口忽然间多出了一个如此热闹繁华之地,只怕是个人都会多看两眼的。
“并没有,最近桓温的心思并不在咱们这里。再加上咱们一向以来与他也没有什么仇怨,相反,大将军与他还有些交情在,所以,双方之间倒也算是相处得不错!”任通摇了摇头,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点了点头,算是比较放心了。
“不过,还是不得不妨,你这里,也要多注意一下他们的举动。虽然说有驻军在此,但万一真的出了什么急事,单单靠军队只怕是无法应对的,你们必须得上下一心才行!”想了一下之后,李信叮嘱道。
作为身旁最强大的势力之一,李信对于桓温自然是特别重视的。虽然说现在的交情好像还不错的样子,但时移事易,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也许今天还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间,明天人家就率领着大军杀过来了呢!终究,两人之间分属不同势力。虽然李信这里没有明着另立朝廷,但至少在许多的人看来,他现在实质上已经是称霸一方,独立于江左朝廷之外了。
但是由于现在还有一个更强大的燕国在,桓温又刚刚北伐了姚襄回来不久。此时的情况之下,他也不太可能又与李信交恶!
但问题是,总有一天,桓温会闲下来,发现自己想要再得功绩,却没有好目标的时候,只怕就会将目标对准华山军了。
“下官明白,这上洛郡乃是关中南大门所在,守好上洛,关中便无虞!”任通自然也知道其中轻重,所以,连忙应道。
“嗯,明白就好!我在这里待两天,到三个县之内走一走,而后去武关与高门关等处看过便回去了!”说了许久,李信也说得差不多了。
在上洛郡这几天时间里,他算是将这个地方给大致的看了一遍。如果抛开与江左地盘接壤这一点来说的话,其实这里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可惜,现在暂时是无法大规模的开发了。
在与赵吉谈过一次话之后,他便带着亲兵往东而去。这一条路是他第一次走的,有些特别之处。
卢氏县以东便是宜阳县,宜阳县西北处就是南陵关了!从这条路前往的话,就不用再返回关中再绕道潼关那里到弘农郡了。
不过,宜阳县如今乃是在江左的手中,李信所带的亲兵只有百余人而已。所以,赵吉亲自带着两千兵马,护送他出了高门关,而后在离宜阳县城数十里之外的地方转道北上南陵关去了。
而且,为了保证李信的安全,他还提前派人前往通知了南陵关驻守的陈康。等到与陈康派出的兵马汇合之后,这才返回到了高门关。
其实,在李信看来这都是有点太小题大做了。说实话,他还真不觉得宜阳县那边的人敢对自己怎么样!先不说自己身边虽然人少,但这点人的战力可不俗!
宜阳县那里的兵马并不多,主要的兵力现在都放在洛阳城内,用来防范东面和北面的燕军。再说了,大家都知道李信与桓温的关系不错,真要是有人贪功对他出手,只怕会造成严重后果的。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李信这一路其实走得非常的顺利,根本没有任何兵马敢来打扰的。
“大将军,我看咱们有机会的话,应该将宜阳县和黾池县都给拿回来才是,这样的话,以后弘农与上洛便连成一块了,来往岂不是方便了许多?”到了南陵关之后,陈康对他说道。
“想法是好的,但现在还不行!如果咱们这样做的话,便相当于打破了与桓温之间的默契,这样一来,最高兴的可是咱们的那些敌人了!这两个县在外面也没有关系,在江左的手中总比在燕国的手中要好!”李信摇了摇头,说道。
宜阳县离洛阳可不远呢,那个地方政治意义非常重大,自己要是将宜阳县与黾池县给拿下的话,只怕江左那边会以为自己要打洛阳了。如此一来,麻烦甚多。
对于如今的华山军而言,麻烦还是越少越好,反正就在嘴边的肉,迟早都会吃回来的!
“虽然如此,但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够收回来呢?”陈康有些不太情愿的说道。
上半年他在秦州打仗,回来之后便一直驻守这里,北边的上党与平阳打得格外热闹,他也没有机会参加。如此一来,难免就有些躁动了。
“不急不急,你要做好准备,也许机会很快就要来了!”知道他的想法,李信微笑着说道。
靠江左那群人是守不住洛阳的,而只要洛阳一出现变故的话,自己这边便无所顾忌,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兵收回两县了。
至于说洛阳嘛!李信其实心中一直都没有占领它的想法,毕竟,那个地方太显眼!自己要是占据了,只怕燕国与江左都得找自己的麻烦。。
在陈康的带领之下,李信视察了一下南陵关,勉励了一下驻守此地的士兵。经过这段时间的维护与扩建之后,整个南陵关比起当初来,防御能力已经是提升了许多了。
再加上此地驻扎着两千兵马在,敌人无论是从东面还是南面打过来,都不可能轻易的突破此地。如此一来的话,在后面的弘农与陕县等地,也就都安全了。




东晋唐王 第三百二十七章 郝中
南陵关的重要地位,就在于其不单单是守卫着弘农郡东面,同时也是护卫关中的第一道大门所在。同时,只要这里不被突破,无法进入到陕县的话,自然也就不会威胁到茅津渡,进而是威胁到河东郡了。以陈康一个参将驻守此处,足见李信对此地的重视了。除非是日后地盘再向东扩张,否则的话,南陵关的地位是不可能改变的。
南陵关待了一天之后,李信向北而去,先是进入了陕县,而后再向西进入弘农县,再过湖县与潼关之后,便又进入到了华阴县了。
对于这个自己起家之地,李信已经是有一年多都没有进城看看了。如今的话,正好再看看这个地方。
相比起关中其他地方来,华阴县此地平定得最早,而且,由于前期投入了许多的资源,所以,如今发展得很好。尤其是因为此地正处于关中与中原联络之地,所以,来往之人不少。
同样的,由于东面各州正是天下最混乱之地,所以,许多的流民也都是从这个地方进入关中的。再加上华山军从此地起家,这里对于华山军的许多高级将领官员,都是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在。
华阴县之内,李信重点视察的乃是粮仓!这里的粮仓储存着许多的粮食,但这个仓乃是军仓,里面的粮食是为了支援东面的驻军所用的。
平时的话,倒是不用从这里运粮到南陵关等地!而是先储备起来,等到东面有战事大起之时再使用的。毕竟,华阴县离南陵关等地不远,就近调粮的话,比较方便。
如今的华山军,各方面体系都开始健全起来。不单单是军仓,负责用来平氽粮价的常平仓,现在各郡县也都已经是建立起来了。平时粮价低的时候,官府收购粮食,以备荒年赈灾之用。
尤其是去年之时,刚刚经历过一次灾荒,华山军上下对于这种事情都是格外的上心。从各地买来的粮食,除了供平日里的消耗之外,便都尽可能的往仓里放了!
生产与储存并举,只要再来两个丰年的话,华山军手中的粮食便能够支撑许久的消耗了。不过,随着迁入的流民渐渐多起来,这也是一个粮食消耗的大头。
李信特别嘱咐过守卫军卒之后,这才离开了华阴县,而后过了渭水直接北上,赶往上郡之地。
这一次,他准备去延安县看一下。
上郡以南的几个县,由于恢复得比较早,除了黄龙县乃是后来设立的,所以相对比较清冷一些之外,其他几县如今倒是都还不错。
因为每一个新设立的县,都会伴随着一些优惠的措施在,所以,总能吸引一些百姓搬过去的。
再加上这两年来不断迁入的流民,如今的情况之下,南边的这几个县多少都像模像样了。但说要想恢复到汉武之时的那种盛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毕竟,当初汉武帝可是从各地强行移民了数十万人过去的。
上郡太守叫作蒯寿,字通海,今年四十五了!他是属于考核通过的人才之一,但并不是最初的那一批。当初考核过后,李信外放了一个县令给他做,结果做得非常不错。
于是,这一次上郡缺太守,便把他给调过来试试看了。最为重要的是,这蒯寿便是高奴人,算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对于此地自然会比其他人更了解一些。
“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你还是颇为用心的!南部各县我一路走来,基本上都很安定,虽然百姓不是特别多,但日后会越来越好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北部新收复的那几县,你得相办法让它们尽快恢复过来才行!”到了襄洛县之后,李信对蒯寿说道。
“下官已经是想过了,上郡之地水土本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缺少百姓而已。如今的话,新收复的几县之中,胡人多于汉人。但这些胡人与汉人杂处已久,所以,也不能够算是纯粹的胡人了。我想,发动各县的百姓恢复耕地,先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至少,能够先做到自给自足才行!”蒯寿听到这话,连忙答道。
“不错,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啊!只要百姓们有吃的,不受饥谨之苦,这上郡便乱不起来。我支持你这个想法,所以,上郡的驻军军粮之事,暂时不用你负责了。我会让人将军粮送到延安县去,而后再分送各地驻军手中。你只要将百姓们的吃饭问题给解决了,就是大功一件!”对于他这个想法,李信非常的同意,所以,特别给予了支持。
华山军治下各郡县,不单单是承担着纳税之责。同时,当地有驻军的,基本上都是由周围各郡县负责供给军粮。虽然说负责运送与统计军粮的,乃是兵部的人,但负责筹措粮草的,却是各县官太守们。
毕竟,这样的做法能够解决长途供给的麻烦,总不能说金城郡那边的军粮,也得从关中给运过去吧!以现在这种科技水平,只怕运过去一万石粮草,最终到达的能够有两千石就不错了。
“下官替上郡百姓谢过大将军了!若是如此的话,只要一年时间,下官便能够让各县的百姓们都解决温饱问题!”听到这话,蒯寿欣喜道。
1...129130131132133...2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