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晋唐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道尊
很快,从外面再次进来了一个人。这一次进来的人比杜楷年纪要大了不少,看起来约莫有四十多了。身穿麻布两裆衫,头上带巾,长得颇为清瘦,颔下留着一缕长须,气质颇佳。
“草民任通,拜见将军!”来人行礼道。
“免礼,请坐吧!”李信点了点头,说道。而后,自己则是翻看起此人的信息来。
这任通来自始平郡,而且是自蒯城而来。那个地方,就是后世的宝鸡市附近,离大震关比较近。据屠七收集的资料来看,此人之前隐居于秦岭山中,自食其力,耕读修身。
而且,此人在当地的名气颇大,苻健在时,就曾经多次派人去召他出山,但他都没有答应。这一次居然出来了,这倒是让李信有些感到奇怪了。
“伯阳先生耕读养家,屡次婉拒苻秦征召,如今受召前来,实在让李某有些受宠若惊了!”想了一下,李信这才看着对方说道。





东晋唐王 第一百七十章 术业专攻
“呵呵,将军过誉了!其实,老夫是在山中待得久了,已经是有些烦闷。而且,观华山军行~事,颇与世人不同,所以,便决定下来看看!”听到他的话,任通哪里不明白其中意思,当即便笑道。
此人在李信的面前,没有丝毫的紧张,一切言辞都是从容不迫,就好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跟他一对比的话,反而显得李信好像才是那个客人一样。
“这家伙,倒是比我还放得开啊!莫非这就是所谓名士必备的技能不成?”李信心中暗自郁闷道,这真是在自己的主场让别人做了主。
“伯阳先生能来,那是一件好事!之前我看先生的答卷,好像有几处地方都未曾作答啊!不知何故?”李信拿出他的卷子翻看了一下,这才问道。
“不会!不瞒将军,这里面有些问题,在下实在不知!诸如物价之事,在下隐居山中多年,哪里知道这种事情呢!更不要说,如今关中初定,各地远未恢复元气,市面上多的是以物易物,并无银钱交流,实在不好作答!”听到这话,任通直接就说道。
这个答案倒是真的出乎了李信的意料之外了,直接就不会两字,说实在的,真是够直接了。
但后面给出的理由来看,也的确是没有说错。对于一个隐居深山之中的人,一切都是自给自足,哪里会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
如果是太平年景的话,也许还会时常下山来,但谁都知道这两年关中大乱,刀兵四起。像他这样的人要是下山来,恐怕是找死无疑了,说不定什么时候碰到了乱兵,直接就是一个有来无回。
“倒是在下少虑了!以伯阳先生之见,一县之地当如何治理呢?”点了点头,李信直接问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这种情况既然可以改变,那就不是问题,关键还是得看其人的真才实学不是。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一县之地也无甚差别!所不同之处在于处理之事的大小而已。一县之地,最是接近普通百姓,繁杂之事众多,自然不同于寻常官员。为一县父母者,若不肯躬身下行,体察艰辛,如何能够将这一县之地治理妥当?知四时节气,万物生长之规律,察百姓之忧患;下耻下问,不避稼穑之艰难,求使物阜民安!如此,方为正道!不知将军以为如何?”末了,任通还反问一句。
见到他的样子,李信不由的在心中浮现出一个人影来,这家伙手中要是再多一把羽毛扇的话,恐怕就和那个人影重合了。
“伯阳先生所言有理,若一县令长真能够做到这一点,当为一县百姓之福了。此等样人,须得踏实肯干,视民为亲方可做到啊!若依先生所言,为一郡之长,又当如何?”李信点了点头,对他的说法倒是非常认同,想了一下,又问道。
“一郡太守,管辖数县之地,诸多大事集于一身!如此,与一县之长自然不可一概而论。太守之职,已算封疆大吏,内安民政,外决军旅!若用人不察,必酿大祸,不可不慎重!以老夫之见,身为一郡之长,大事在手,小事放权,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委任贤人处事。如此,一郡可安,各司其职,为太守者也不必劳累一时了!”任通想了一下,这才答道。
相对于县令而言的话,他对于这郡守之位的建议是少了一些!概括起来的话,其实就是简政放权,让下面的各县县令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太守要做的,就只是把握大的方向,起到统筹兼顾的作用而已。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他的想法是非常前卫的。毕竟,为官者越是居高位,只怕对于权力越是不肯放松,或者说是信不过底下的人。如此一来的话,这官当得也就非常的累了。
“不过,老夫听说华山军规矩不一样。据说将军将军政分离,太守如今只有安民之责,并无军权之事,如此说来的话,倒是简单得多了!”顿了一顿之后,任通又接着说道。
“听先生一言,真如茅塞顿开啊!嗯,先生可先回馆驿之中休息,我给先生两天时间,可写一篇策论予我!题目便是如何治理一县之地!不知先生可愿指教?”问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李信如之前一样,给了一个题目!
“老夫这就回去准备一下,两天之后,必有一篇策论送上!”任通痛快的答应了。
之后,大踏步的向着殿外走去,若是再配上一套宽袍大袖的衣服,恐怕此刻便是大袖飘飘了。
“这老头倒是真才实学啊!如果能够用得好了,将来也许能够承担更多重任!”将他的卷子和杜楷的放在一起,而后将名字圈上,李信这才叫了下一个。
名单上的每一个人,他都准备见一见。之所以这样做,主要还是因为他怕自己单单看笔试,从而是漏掉了真正的人才。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有真才实学之人,他们可能很会做事,但却不会口吐莲花,更无法写出锦绣文章来。所以,面试与笔试得放在一起来考察。
一连见了两个颇有才能之人,李信的心情也好了许多,但很显然,这种运气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所以,接下来的几个人之中,几乎没有一个是让他比较满意的。
那几个人进来之后,对于他的问题,要么是大谈黄老之学,要么就是说得云遮雾罩的。更有甚者,还趁机向李信推销起了修行之道,什么炼丹服散、羽化飞升之说都来了。
所以,见过这几人之后,李信之前的那点好心情算是被彻底败光了。
“再下一个!”李信沉声道。
没有多久,从外面又进来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
“草民黎田见过将军!”来人躬身,规规矩矩的行礼道。
“扑哧!”听到这名字,本来是脸色发黑的李信,一下没有忍住,不由的笑了出来。
当然,他意识到不对,所以,立刻便硬生生的止住了。
“啊!免礼免礼,请坐吧!方才失态,实在不好意思!”李信连忙示意道。
“无妨,草民已经是习惯了。”黎田笑了一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
“那倒也是,毕竟黎田这个名字,说起来与农事颇为相合,难免会让人一愣的!倒也没有坏心,只是觉得诧异而已!”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说道。
“黎,乃祖传之姓氏,不可更改!田,百姓之生计所依,衣食之来源,重要之事物,更无可改之理!如此一来,黎田之名,实在没有再好的取代了!草民能得此姓名,那已经是三生有幸了!平常百姓之家,谁不希望多得些田地呢!”黎田淡淡的说道。
此话一出,真是让李信不由的大竖拇指了,这家伙说得振振有词,而且还是大义凛然的样子。这绝对是一个人才,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会的。
“嗯,不说这些了,我看你这测卷上面所写,居然有大半都是空白。这是为何?”本来对这人印象不错,但是拿过他的卷子一看之后,李信的脸色就有点变了。
“不瞒将军,在下对于这些治国治军之道,实在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可以说是不太懂。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回答了!”黎田倒是一点也不窘迫,直白的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不高兴了,要是你这也不懂,那也不懂的话,那要你何用?真当华山军是养闲人的地方不成?这人乃是郿县之人,之后一定要好好惩罚一下那个举荐此人的郿县县令才行。
虽然心中对此人颇有不满,但他脸上并没有什么神情变化,沉吟了一下之后,这才问道:“那你是如何被举荐上来的?”
“呃,草民平日里喜欢摆~弄些木工器械!因为所制之物颇为精巧实用,所以,得到县里推荐的!”
“你都造了些什么东西?”听到这个理由,李信立刻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像是水车、水锥、还有一些犁耙耕具啥的!草民平日里虽然也读诗书,但看的多是些杂书!所以,对于圣人治国理政之道,垂拱而治之学,实在不是很精通!”黎田好像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当然,他不好意思,还因为此刻李信突然间看他的目光变得不太一样了。
“人才啊!这才是真正的人才啊!我缺的可不就是这种专业人才么!此人绝对不能放过啊!”李信目光灼灼的看着眼前之人,心中狂喊道。
这样的人在世人看来也许不入流,甚至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但对于自己而言,正是最实用的人才。而他的出现,倒是让李信的有了一些改变。
“术业有专攻啊!我之前一直求取大才,倒是忘记了有些人虽然不善于长篇大论,读书治国,却善于其他的技术活!这样一来的话,接下来的面试,倒是可以仔细的多了解一下其他的方面啊!”李信的心思活泛了起来,开始转变思想了。




东晋唐王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尽其才
将黎田打发出去之后,李信接下来的面试就认真得多了,也不再像之前一样,因为某些人的想法而不痛快了。
如此一来的话,倒还真的是让他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人才。有一些人擅长于术算之道,这对于徐夫子那边来说,那显然是非常合适的。而有些人,像黎田一样,擅长于制造器物,这就可以放在老马那边去了。
有些人虽然显得木讷了一些,但李信仔细的询问了一下之后,却发现那人对于河道水流颇有研究!这对于关中而言,可不正是急需之才么。
所以,从下午直到傍晚,所有的人都面试完了之后,基本上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这些人都得安排好才行,如今人手紧缺,也没有办法来慢慢培养了。先将他们放在次一等的位子上试试看,如果真合适的话,再来提拔大用好了!”吃过晚饭之后,李信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处理这批人才的事情。
三十二个人之中,有五六个是真的不合适。也许在别人的眼中,他们乃是饱学之士,但对于李信而言的话,他们那一套东西在江左可能吃得开,甚至会被奉为上宾,在自己这里可就不行了。
经过再三的斟酌与考虑之后,李信将每一个人的去处都做了安排。而后,拟出了一个名单来。
等到过了两天,部分人写的策论交上来看过之后,他再将名单修改了一下。而后派人送去给王猛,让他按照名单调任安排。
众人之中,最受到重用的,应该是任通了,因为李信直接将他给放在了上洛太守的位子上。这个位子,之前一直都是由何风担任的,到了现在,也是时候让他全力投入到军事上来了。
上洛郡在关中以南地区,一共有三个县,分别是上洛县、商县和卢氏县!而这其中,上洛县乃是上洛郡的郡治所在。借着这一年多来华山军的威名,还有与桓温之间相对的和平,所以,这三个县如今都拿到了手中。
李信对这个任通期望颇高,不单单是说对方说的那一套是对的!而且,从对方的谈吐之间,他能够感受得到这个人是一个聪明人。
同时,不用承担军事责任的情况之下,一个太守之职,可以让他好好的试一试,风险不会太大。
除此之外,杜楷与黎田等人,也都各有任用,其中有两个是被提拔到了县令的位子上。不过,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暂时放到了王猛他们的手下去听命办事。
哪怕是李信最不喜欢的那几个,他也将之留了下来。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自己的身边少几个可以执笔的人!一旦是要写什么公告文书的话,这些人的字好不说,而且锦绣文章,之乎者也外加许多的典故,那是随手就来啊!
给老百姓看的公告之类,李信可以自己动手,但对于有些东西,这是台面上的功夫,自然得做做官面文章了。比如说一些仪式、典礼之类的,李信可搞不定那些东西。
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好不容易找来的人才,也不能浪费了不是。总之,到了最后,三十二个人没有一个被退回去的。
但李信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因为他随后就下发了一道公文,命令征集百工之业者,而后全部送往长安。
所谓百工,其实就是各种手艺人。这一次黎田的出现,让他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一个疏漏,那就是忽略了那些真正掌握技能的人。
什么打铁的、烧炭的、造纸的等等这一类人,正是因为有着他们的存在,才有着千门万户的生活啊!否则的话,光是有一帮会治理国家的官员,那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本就无从下手的。
这一道公文被加急发往了各县,很快便在各县张贴了出来,立刻便在各乡间里闾间引起了热议!
冯翊郡栗邑县城外,一个靠近山脚下的村庄里面,此时正有两人在对话之中。
“听说没?华山军最近招工啊!只要是有手艺的,去长安考核过后,被招募的话,每日都有工钱!而且,还管吃饱饭呢!”
“是吗?我这几天没有去县里,都不知道这事啊!”
“我就是看你有一门子烧砖的手艺,特地前来告诉你的!你这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不赶紧找个活路,难道让全家喝西北风去?眼瞅着年底就到了,得准备一下啊!”
“你说的对,我这就去收拾一下,明天就上长安去!”
“还等啥明天啊!村子里有五六个乡亲都想去,已经是商量好了,下午一起走!路途不近呢,大家一起去也好有个伴啊!你也别耽搁了,赶紧收拾好了和他们一起出发吧!”
“行行行,可是,我这一走,家里可咋办?”
“你放心,咱们左邻右舍的,我替你照顾几天。无论你招募上了没,都赶紧给家来个信就是!”
“我知道了,那就有劳他叔了!”
........
相似的话语,充斥在各个乡间邻舍之内。由于下半年来,整个关中粮食紧缺,虽然说在王猛等人的安排之下,各县都已经是极力赈济了,但僧多粥少之下,许多百姓还是生活不济。
虽然说田地已经是分到了各户了,但对于这些人而言,此时就算是拼了命去干,地里也不可能立刻就长出粮食来啊!
如今既然有了这一条出路,对于大家而言,那自然是得去试一试了。一旦成功的话,还能够给家里多赚回些口粮来不是。
也得亏了华山军在百姓心中印象很好,否则的话,听到这公文,大家怕是还会怀疑的。毕竟,这年头说是招募,但其实就是白干加强征的事情,那实在是太平常了。
招募的事情,李信交给了老马去做。本来这事徐夫子应该是有份的,但他前几天便赶到河东郡处理盐池之事了。没有办法之下,只得让老马担起担子来。
刚好,黎田就在老马手下当他的副手,再加上匠作营之中的其他技术人员,负责考核检测那些工人。
由于地有远近,所以,大家算是陆陆续续从各处赶来的。这样的话,倒是方便了一些,不会因为人都集中到一起而让老马他们压力太大。
这种事关专业的事情,老马就比较感兴趣了,接到任务之后,立刻便兴致勃勃的忙活了起来。第一天的考核之时,李信还抽空去看了一下,那场景简直比庙会还热闹。
各种人才都有啊!李信在那里看了许久,觉得收获很大。从前的时候,他一直以为古代,尤其是越往前的年代,技术上就越是落后。
但从眼前这些人所做的事情来看,其实中国在古代之时,这技术上还是很先进的,而且门类很多。
有许多的东西,李信是连听都没有听过,更不要说是见过了。如今这样搞了一出之后,倒是让他大开眼界了。
当然,其中还是有不少人是来浑水摸鱼的,显然是冲着那点工钱与饭食而来。在考核之时,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李信这个门外汉都看得出来不对,更不要说是老马他们这些有眼光的人了。
最后,李信亲自交代老马,不管是什么技术,也不管看起来是不是用得上!总之,只要这是真技术,不是假把式的话,那就先记录下来,留待日后安排便是。
这种撒大网捞鱼的方式,虽然有些粗放了,但对于李信而言,却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专业人才从自己的眼前流失。
当然,对于那些浑水摸鱼的人,李信也没有怎么样惩罚他们,只是将他们给逐出考场而已。毕竟,这些人也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招募工人之事,显然不会在短时间之内结束。所以,李信看过第一天之后,也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如今的华山军治下,地盘大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这对于李信而言,自然就变得更加的繁忙了。毕竟,他是军政一肩挑的人,所有重大之事,最后都得报到他这里来由他批阅。
“将军,王张李陈四家向咱们送了一批粮食过来,说是犒劳华山军的!”刚刚回到官署不久,屠七便送来了一个消息。
“哦?有多少?他们这是什么意思?”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意外道。
“四家合起来,总共有二千石左右!据他们的说法,这是为了感谢华山军还关中河东一个安定局面而送的,与盐无关!”
“呵呵,这四家倒是聪明!说什么有盐无关,如果无关的话,那才是有鬼了!这分明就是怕我事后给他们穿小鞋,算表决的帐啊!不过,这也好,有了这一批粮食的话,我们也能够减轻不少压力了。说真的,这几家还真的是富裕啊!随随便便就拿出了二千石粮食来!”想了一下之后,李信不由的笑道。
这其中的道理那是再明白不过了,能瞒得过李信才怪。当然,对方应该也不想瞒着他,否则的话,这批粮食岂不是白送了嘛!那河东本就是富庶之地,四大家族盘踞其间多年,有这样的财力也不意外。
只是,一下子拿出这样多的粮食来,只为了买一个好印象,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的事情。从这点上来看,四大家族能有今日之地位,那也不是浪得虚名的。




东晋唐王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下大势
“四大家族这么识相,我也不会找他们的麻烦。安安分分的做生意可以,但他们想利用华山军来达到什么目的的话,那是不可能的。禁铁令已经是施行了,这一点上,你要密切注意,千万不可让关中的铁器流入到其他地方,尤其是陇西去!”沉吟了一下之后,李信交代道。
“将军放心,我一定好好盯着那些过往商旅!”屠七连忙应道。
“还有,刚刚接到了江左那边的消息,桓温将苻健等苻秦俘虏都在建康街头斩首示众了。而且,还发布了檄文昭告天下!”顿了一下之后,屠七接着说道。
“哦?檄文都说些什么?”听到这话,李信一下子来了兴趣,问道。
“这里有抄录回来的副本在,还请将军过目!”屠七从身上拿出一张纸来,交到李信的手中。
李信接过来,看了一阵之后,默然不语。
“看来,桓温斩苻健意义不小啊!这一次将一众苻秦俘虏都给当街斩首示众,还发布檄文,从这内容上来看,摆明了是在提醒天下人啊!尤其是我和慕容氏!”
“将军的意思是,江左朝廷借此立威,震慑天下各方势力?”屠七问道。
“很明显啊!你看这檄文上所说的,哪一句不是有所指,哪一句不是有所批?明面上是在说苻健僭越称尊,不守人臣之道,其实都是说给我们这些人听的。目的就是告诉其他人,谁要是敢像苻健一样的做法,必然会和苻健一样的下场!这苻健也是倒霉,被人当作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了!”点了点头,李信说道。
“如今咱们占据了关中,势力不小,慕容氏占据中原,更不要说了!除此之外,苻秦残余势力占据陇西之地,也还有实力,何况天下其他大大小小各种势力了。桓温这样做的话,倒是挺正常的,毕竟,又可以提高他的个从名望!”说到这,屠七自然也就明白过来了。
“嗯,对了,最近各地有什么情况,你一起说一下吧!详细点!”进入屋内坐下后,李信问道。
忙忙碌碌之间,不知不觉已经是到了十月底了,转眼间便要到十一月。这一阵子忙活的事情太多,以致于李信连时间都快要忘记了。此时听到这个消息,他才忽然间想到,自己好像有一段时间没有关注过其他地方的动向了。
“是,这段时间以来,关中基本各地都很太平。各地的县令、太守们,基本上都是很用心的处理政事,所以,咱们华山军在关中地位日渐牢固。陇西那边,苻生登基之后,立刻便沿着陇山一线,在咱们对面建立起了一条防线!分别由苻黄眉、苻坚、苻柳等人驻守,重兵防守咱们!”
“这是应有之义,就好像咱们当初在渭水南岸一样,不也得全力防守他们吗?”李信听了,并没有什么意外之色。
“再有一个,据说苻生最近在准备另立新都之事,准备将苻秦小朝廷由上邽县迁移到襄武县去!而且,从秦州之地大肆招兵,目前已经将军队扩充到了五万人马了!”屠七又说道。
1...6667686970...2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