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为了营造仓皇逃窜的假象,朱文正是一边指挥部队向青阳县挺进,一边令兵士丢弃一些老旧装备。
张疤子、欧普祥的追兵在后面看到沿途随意丢弃的这些装备,就更加坚定了要乘胜追击的决心。
未时末的光景,朱文正的五千人马就到达了常遇春的设伏地域。
常遇春一面派人给徐达报信,一面安顿朱文正的这五千人马。
考虑到朱文正的这五千人马上午参与了守城战斗,刚刚又是一路奔袭而来,肯定是十分疲惫。常遇春便令朱文正的这五千人马作为战略预备队,先隐蔽起来,原地休整。
酉时初的光景,张疤子率领的三千先锋部队就已暴露在常遇春的眼前了。
常遇春并没有动,他要让这三千人先过去,前面还有徐达招呼他呢。
又过了约两刻钟的光景,欧普祥亲率的追兵主力,已经进入了常遇春的视线。
按照事先与徐达的约定,伏击战由徐达率先打响。一旦徐达的伏兵与敌军的先头部队交上火,敌军主力必然迅速向新河镇方向机动,以便快速投入战斗。
当敌军主力通过约一半时,也就是常遇春发动突袭的时刻。此时的敌军的主力突然遭遇侧面打击,必然大乱。
战事的发展,完全就是按照徐达、常遇春事先的设想发展的。
当张疤子的三千先锋部队遭遇徐达伏兵突袭的时候,已经是酉时正的光景。时值二月的天气,酉时的天已开始麻麻黑了。
就在这些追击兵士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左右两边都有伏兵杀出,三千先锋顿时慌了神。
好在张疤子还算“头脑清醒”,此时万万不能乱,大军就在后面,怕什么。
张疤子一边喝斥手下慌乱的兵士,一边指挥骑兵向前冲锋。
张疤子认为,这支伏兵肯定是从池州逃出的来残兵。这支残兵肯定是打算今晚在此宿营,不巧被他们追上了,只好顺势虚张声势,打他们的伏击战。只要他带着骑兵向前猛冲,把这伏兵的阵形给冲乱了,后面欧普祥的大军一到,他们就赢了。
张疤子的这一推断,其实还是有道理的。怪只能怪他运气太差,他遇到了徐达、常遇春这两大战术高手。
按正常情况,前面遇到伏兵,一边抵抗,一边利用地形有组织地后撤,才是常规操作。
但今天,张疤子来了个不按常理出牌。前面有伏兵,眼前有困难,咱们就迎难而上。
其结果可想而知,张疤子这三千先锋骑兵,大部分战死,余下不足五百人全部被俘。不过张疤子还算命大,没有被伏兵的乱箭射死,但被俘是避免不了的了。
就在张疤子与徐达的伏兵交上火之后,张疤子还派人给后面的欧普祥送了信。
张疤子告诉欧普祥,他在前面已经遭遇了敌兵残部,他正带领先锋部队冲击敌军,请求主帅欧普祥迅速率领大军前去投入战斗。
欧普祥得了张疤子从前方传来的这个消息,想都没有多想,招呼骑兵部队率先冲锋,两万步兵跑步前进。
就在欧普祥命令大军迅速向前奔袭的时候,常遇春指挥着大军迅速从欧普祥部的侧面发起了突袭。
这下欧普祥部是乱了套。
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前面刚刚遭遇了敌军残部吗?
怎么南边又冒出这么多敌军?
是敌军的残部太多吗?
还是遭遇了埋伏?
乱军还在慌乱之际,常遇春麾下的猛士们就已经大开杀戒了。
此时,欧普祥明白了,中计了。
欧普祥也顾不得前面的三千先锋部队和张疤子了,赶快撤吧!
在这兵荒马乱之际,欧普祥的撤退命令也没法及时传达到每一名作战的士兵。即使传达到了,也难以起到显著的效果。11
明越坡
明越坡





明越坡 第四百四十章 复克池州
在当时那种紧急的情况下,这些天完兵士刚刚接到了迅速向前奔袭的命令,怎么这才一会儿,又改为后撤了?场面混乱是必然的。 ∷,2∞3o≠
就在常遇春的伏兵冲击欧普祥大军的同时,徐达已经把张疤子率领的三千先锋部队都收拾了。徐达立即下令,迅速向敌军中军发起冲锋。
如此一来,东边有徐达、南边有常遇春,欧普祥的大军哪里还顶得住。
欧普祥率领着不足万人迅速向池州城方向溃逃。来的时候是近三万人马,经过一场遭遇战,就不足万人了。欧普祥受的这个损失有点大呀!
但这事儿还没完。徐达、常遇春还没打算就此罢手,二人觉得今天还不够尽兴,指挥手下的兵士一路追着欧普祥的部队猛打。
朱文正的五千人马,刚才作为战略预备队,还没有投入战斗。这会儿,徐达、常遇春率部往池州方向追击,朱文正立即请战。
常遇春这才想起来,还有五千人在看热闹嘛!不过对于朱文正的这个请求,常遇春并没有答应。
主要是朱文正的这五千人上午在池州顶了两个时辰,下午又是一路奔袭到青阳县,他们也够累的。
常遇春让朱文正带着这五千人马,在他们的屁股后面打扫战场。毕竟刚才不光杀死、杀散了不少敌军,还俘虏了不少敌军。总不能他们一边追击敌军,还得一边押着这些俘虏回池州吧!
眼下正好,这打扫战场,收押俘虏的事儿就交给朱文正了。
朱文正虽然立功心切,但也不敢违抗常遇春的命令,只好屁颠儿屁颠儿地带着所属人马打扫战场。
先来说说徐达、常遇春这边。二员猛将是带着所属几万兵士对着欧普祥部的屁股是一路穷追猛打。双方的兵士都没有吃晚饭,但双方兵士的士气、状态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徐达、常遇春这边,是扩大胜利果实的一方。虽然兵士们是饿的肚子咕咕叫,但还是生龙活虎地向前猛烈追击。
反观欧普祥这边,士气低落,屁股后面还有大军追击。兵士们不光是饿得心发慌,不少人被后面嗷嗷叫的追兵也是吓得心发悚。
此时的欧普祥,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了。赶紧跑吧!目标:池州!
池州还有他们的两万人马,池州还有城池可守。∈,2∞3↓o到了池州,就缓过来了。
一路上,欧普祥也没少给身边的将士打气。他不断鼓励身边的将士,到了池州,一切都好了。
可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人在半路上开了小差。他们并不是不信主帅这话,他们实在是跑不动了。反正跟谁混不是混?跟谁混都是吃粮打仗。不如一屁股坐在地上,投降算了。这样,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是“聪明”人。眼下,大部队是向池州方向逃跑,后面的追兵也是追着向池州方向跑。那么,咱们就往其他方向跑嘛!走个迂回路线回池州,也是可以的嘛!至少不会被后面追兵的乱箭给射死吧!
就是这样,欧普祥的这余下不足一万人马,投降的投降、开溜的开溜,还有不少被徐达、常遇春的追兵杀死。
约子时的时分,欧普祥的人马终于是到了池州城下了。此时,他的人马只有不足两千人了。徐达、常遇春的追兵还紧跟在屁股后面,情况危急呀!
按说,有敌人的追兵在后面,这个时候是不宜大开城门的。因为敌人的追兵一旦跟着入了城,那池州城就有可能失守了。
但到了这种危急的时刻,谁还顾得了这么多呀?还是先保命要紧。
欧普祥的这近两千残兵,隔了池州东城门还有一里地,就不停地朝城墙上的兵士叫喊着,让他们迅速开城门。
二月初九的夜晚,天没有下雨。既然没有下雨,那就有月亮了。初九的月亮虽然比不得满月,但还是有些可见度的。
守城的兵士远远看见一队人马朝东城门快速奔来,看装束正是自己人。又听得这帮人大叫“速开城门!”,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那守城的将领听闻动静,也是立即上了城门。就这么一耽误的工夫,欧普祥的前队人马就已到了城门楼子下了。
当然,这个前队人马中就有欧普祥本人。这欧普祥虽然也算得上是一员猛将,但他毕竟还达不到常遇春这个境界。在逃跑的过程中,他可不敢自己亲自在后面断后。
欧普祥出现在了城门楼子下,那守城的将领还有什么话说?赶紧吩咐兵士打开城门。
随着东城门的打开,欧普祥的人马一股脑儿地往城门里面涌来。
这城门虽然也有好几米宽,要说也不算小了。但经不住这一、两千人拼命往里面挤呀!
这些人手中都有大小长短不一的兵器装备,又还有不少马匹。人可能还听得见主帅的招呼,可马哪里听得懂?
如此一来,东城门楼子下可是乱套喽!越是这样混乱得向里面挤,反而进城门的速度就越慢。
这就一阵混乱的工夫,徐达、常遇春的追兵也到了城门楼子下。
由于城上的守城兵士都没弄清楚状况,只看见大家都往城门里面挤,后面的人都打起来了。
当然,这并不是欧普祥的人马为了挤进城,自己人打起来了,而是徐达、常遇春的人马追着他们的屁股打起来了。
等到欧普祥告知城上的守军,后面的这些人是朱元璋的追兵,让他们迅速放箭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城门楼子下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双方都已经杀得火热了。双方的人马交织在一起,城上的守军也不敢贸然放箭,因为那样会误伤自己人。
虽然城下乱成一锅粥了,但常遇春心里清楚得很,此时要迅速入城,占领这东城门。
常遇春带着赵忠义、崔道远二人,率领着五十多名特战队员,迅速冲入城中。蓝玉率着所属人马紧随其后。
当欧普祥下令关闭城门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一方面,是常遇春的人不让他们关这城门。常遇春都亲自带着人进来了,怎么可能让他们还把城门关上?
另一方面,跟着欧普祥一起逃回来的,那些正在城门楼子下抵抗徐达、常遇春追兵的陈军,也不让关这城门。
他们正在城下抵挡敌军呢?主帅这是想丢卒保车,不管他们死活啦!那怎么能行?
既然是这样,那还抵抗个屁,赶紧往城里跑吧!
本来还在城下拼死作战的陈军也不抵挡追兵了,都一扭头向城门涌来。这下,就是想关城门都关不上喽!
欧普祥一看这情势,今天这池州城是守不住了。他立即是一面命令兵士在这东城门处抵挡徐达、常遇春的部队,一面带着亲信兵士向北门处逃窜。
欧普祥去北门干什么?
当然是跑啦!
北门外边是长江,他们的战船就停在北门外的江边,此时上战船是最安全的。
欧普祥逃到北门处时,也没有“忘记”城中还有自己的兄弟。他立即命人去城内各驻军地通知自己的这些手下,赶紧从北城门处出城,迅速上战船。
本来池州城是留下了两万水军驻守的。准确地说,池州城内有一万五千人驻守,还有五千水军就在北门外的战船之上。
一边是拉开了架势,准备穷追猛打的;另一边却得到了主帅的命令,从北门处撤退逃生。
其结果肯定是一边倒的。此役不光是再次攻克了池州城,在池州城内,又斩敌三千余人,俘敌一千余人。
欧普祥当然也不打算在池州江边上待这一晚上了。待城内兵士大部分登船,且徐达、常遇春的人马杀出北门之际,他迅速命令开船,回安庆去吧!
估计回安庆的路上,欧普祥就在一路思索着,这次回去了怎么交待吧!从安庆出发时,总共是五万兵马。这回安庆时,已经不足一万七千人了。
再来说说朱文正这边。追击敌军、再克池州是没他的份儿了,但这一路上也是收罗了不少俘虏,还得了不少敌军的兵器、装备。
等朱文正到池州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十天发白的时候了。
此役,总共俘虏了敌军三千多人。当然,这些人都由朱文正的人负责看押着。
历史往往就有太多的巧合。
这张疤子虽然是被俘敌军中的一员将官,但也只是一个普通将领,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按说,他与朱文正打照面的机率并不大。
可这件事恰恰就发生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对于这些俘虏,当然是能争取为我所用的,就要尽量为我所用。反正大家都是中国人嘛!
朱文正当然也是接到了常遇春的命令,让他负责招降、整编这些俘虏。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职责所在,他与那个并不重要的敌军小头目张疤子遇上了。
二月十一日一早,经过了一整天休整,兵士们终于是缓过来了。朱文正也打算着把俘虏都集中起来,他好发表一通招降演说。11
明越坡




明越坡 第四百四十一章 仇人相见
在一片大空地上,兵士们为朱文正找来一张桌子,算是给朱文正预备的讲台。
就在朱文正准备跳上这个讲台之时,他眼角的余光看见这桌子旁边蹲着一个熟悉的面孔。
这不光是一张熟悉的面孔,也是一张非常特殊的面孔,因为这人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
这人不就是张疤子吗?
朱文正没有立即跳上讲台,而是回头仔细打量着这张面庞。
不错,就是张疤子!
仇人相见,那是分外眼红呀!
本来这些被俘的敌军,只是被缴掉了兵器装备,由兵士集中看管起来。这下,朱文正立即命人将张疤子五花大绑起来,说是要斩首示众。
人哪有不怕死的。
张疤子听说要斩了自己,当然是跪地求饶啦!什么有眼不识泰山、请大人不记小人过之类的话是说了一大堆。
可朱文正哪管这些,不光是要斩首这张疤子,而且要当这三千多俘虏的面,立即斩首。
或许朱文正的本意,是要以此来威慑这些俘虏,让他们明白,跟他朱文正作对就是死路一条。
可这朱文正却犯了一个大错误。
因为那张疤子见求生不成,索性就豁出去了。
在即将被斩首之际,他不光是大骂朱文正,还把朱文正当初做了他阶下囚的事给顺带着嚷嚷出来了。
这下,可坏了大事了。
朱文正曾经被张疤子俘虏过?
朱文正手下的兵士不敢相信,大部分俘虏也不相信。毕竟蹲在当场的三千多俘虏中,当初狮子山的土匪班底也没几个人了。
朱文正是恼羞成怒,立即让人斩了张疤子。他以为,只要张疤子一死,这事儿就不会再被人提起了,也不会有人知道了。
毕竟这可是一个连朱元璋都不知道的惊天大秘密呀!
本来,朱文正打算借斩首张疤子一事,先震慑一下这些俘虏。然后他再上台讲两句,借此机会来招降这些俘虏。
可真的当张疤子被斩首了,他走上台之后,他竟然一时词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早先打好的腹稿,他竟然一个字都记不得了。
朱文正憋了半天,只憋出了几个字:“他,他,他胡说……”
当然,这个“他”指的就是已经身首异处的张疤子,因为他一边说,一边指着张疤子的尸体。
朱文正毕竟还是太年青了。他刚才说的这几个字,怎么都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憋出这几个字之后,朱文正看了看眼前的几个俘虏,他发现这些个俘虏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
究竟这些俘虏当时想的是什么,为什么用异样的眼神看他,朱文正自己也不知道。
但朱文正此时心里已经慌乱了。毕竟这事儿太大了,这事儿要是让他叔叔朱元璋知道了,不知该怎么收拾他呢。
朱文正在原地待了一刻钟,都不知怎么办好。
有困难,找领导。
朱文正是个好孩子。到了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常遇春。对,就去找他,这事儿只能让他帮我摆平了。
朱文正草草结束了本该由他亲自主持的招降大会,他让兵士将这些俘虏严加看管,他自己匆匆忙忙地去见那个既像师傅、又像大哥的常遇春去了。
常遇春猛然间听得这个消息,也是心中大惊。
这么大的事情,他也一时拿不定主意。好在常遇春虽然吃惊,但心中并未慌乱,他立即派人去请徐达将军过来,说是有要事相商。
就在常遇春和朱文正等徐达过来的约两刻钟时间,二人也是就这个事情开了个小会。
在徐达到来之前,二人的这个小会讨论出的结果就是,如果要掩盖此事,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将这三千多俘虏全部给杀了。
徐达闻听常遇春说有要事相商,也是立即赶了过来。
徐达入座后,常遇春也没多废话,直接将刚才朱文正斩首张疤子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
徐达听闻此事,也是大惊失色。
当初为了掩盖朱文正被俘之事,徐达、常遇春是这事儿的主要谋划者和参与者。眼下这事儿如果要被捅出来了,徐达、常遇春、朱文正三人都没好果子吃。
徐达愣在当场,半晌都没作声。
朱文正见两位老大哥半天都没拿个主意,也是横下一条心,将这个杀光全部俘虏的计划讲了出来。
听了朱文正这话,常遇春肯定是没什么反应。因为在刚才他与朱文正开的小会中,他也认为眼下只好如此了。
可徐达听了朱文正这要杀光俘虏的计划,立即表示了坚决地反对。
徐达的理由是,就在昨天,他与常遇春二人是已经共同拟定了一封报捷的军报,派人送到应天朱元璋那里去了。
在这封报捷的军报中,大致讲述了朱文正率部先是在池州假装抵抗天完军进攻,后又迅速撤退,将敌军主力引诱至青阳县一带。以及徐达、常遇春二人在青阳县设伏重创敌军,并乘胜追击,复克池州的整个过程。
对于此战的成果,这封军报中也详细提及。这俘获三千多人的事儿,肯定也是写在这封军报之上了。
也就是说,朱元璋肯定会知道他们俘获了三千多俘虏的事。如果他们现在擅自将这三千多俘虏全部杀掉了,在朱元璋那里也交不了差。
问题的关键是这封军报昨天就已发出去了,按照路程估计,今天晚间朱元璋就会收到军报。也就是说,即使他们想采取补救措施,派人去把这封军报给追回来,都不可能了。
另外,徐达还摆出了一个理由。就是自古就有“杀降不祥”的说法,历史上可是有许多杀降的将领最后都没有好下场的。
徐达这个理由说出来之后,三人又是一阵沉默。
朱文正实在是忍不住了,说道:“我事儿我只能豁出去了。这三千多俘虏是由我收容,也是由我看押的。到时叔父追问起来,就是我一人所为,与二位将军无关。”
朱文正这话一说出来,徐达、常遇春二人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人接朱文正这话。
许久,徐达才缓缓说道:
“就算灭了这三千多俘虏的口,还有你自己手下的兵士的口又怎么堵住?
他们也听见了张疤子临死前那几句话。这下突然就杀光了这些俘虏,是不是更让那些兵士觉得,你朱文正曾经真的被那死去的张疤子给俘虏过?”
徐达这话一出口,立即就把朱文正给噎住了。
的确如他如说,自己兵士的嘴又怎么堵呢?
又是许久的沉默。
终于,常遇春开口说话了。
常遇春说,这帮俘虏得杀,而且由他常遇春亲自来完成这事儿。
常遇春的这个杀俘计划是这样的。
先派人出城物色一个理想的坑杀俘虏的地点,然后迅速派人挖坑。
到晚间的时候,将这三千多俘虏全部带到坑杀地点,除留下两个人,其余全部活埋。
执行活埋任务的就是朱文正的那些手下。
待将这些俘虏全部活埋之后,常遇春再当着那些执行活埋任务兵士的面宣布,说这些俘虏之中,有人大放厥词,侮辱吴国公朱元璋大人。
对于胆敢侮辱吴国公大人的人,绝对能放过他们。所以,今晚坑杀这三千多人,就是要昭告世人,敢辱吴国公大人者,死!
同时,也告诫在场所有的兵士,在他们看押这些俘虏这几天,从这些俘虏口中得知的任何言论、消息都不足可信。以后,不得以讹传讹。谁要是胆敢违抗此令,也是一个字,死!
如此一来,那张疤子临死前说的那些话,就没人再敢提及了。
因为坑杀了这三千俘虏,也会让朱文正手下的那些兵士的心理受到强烈的震憾。以后,谁还敢多嘴谈论此事,那就是嫌自己命长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常遇春立即回应天向朱元璋请罪,就说是因为俘虏之中有人出言侮辱吴国公大人。常遇春一时气愤不过,就将这三千多俘虏全部杀了。
常遇春说到这里,朱文正表示,还是由他来承担这个杀俘的职责。毕竟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元璋不会把他怎么样。
对于朱文正的这个想法,徐达、常遇春都表示了反对。二人的理由是,朱文正在这次作战中只是负责收押俘虏。如果说他真能擅自杀死这三千多俘虏,而徐达、常遇春却毫不知情,这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如果真让朱文正独自去承担这个罪名,以朱元璋的机智,定会发现其中另有隐情。那样的话,这事儿反而会越搞越复杂。
徐达认为,这个擅自杀俘的罪名,他得和常遇春一起扛。毕竟当初朱文正被俘之后的事,是他与常遇春一起扛的。
1...187188189190191...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