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越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国之祯祥
另外,陈友谅认为张士诚不过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没有什么大的器量,对他不可抱以太大的希望。
因此,陈友谅认为,派人去联系张士诚与立即进攻太平这两件事同时去做。如果他派去的使者还在与张士诚交涉中,这朱元璋失守太平的事就传到了张士诚那边,岂不是更有利于达成这一临时的战争同盟?
众将见陈友谅也分析得在理,便不在发表反对立即进攻太平的意见。但欧普祥还是据理力争,认为立即进攻太平的风险太大。
陈友谅便激将欧普祥道:“欧将军不会是被朱元璋打怕了吧?怎么老是长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呢?”
这话一出,确实把欧普祥给噎住了,谁叫自己上次栽了大跟头呢?
但欧普祥也绝非是个草包,见陈友谅如此看轻自己,便涨红脸争辩道:“在下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只不过明知前面有危险,而不去阻止,这不是我欧普祥的为人。”
陈友谅懒得跟他继续掰扯,问他道:“你在安庆还有多少人马?”
欧普祥答道:“水军两万、步军一万七千、骑兵五千。”
陈友谅道:“既然欧将军这么怕打太平这一战,那么,这攻打太平之战,你们安庆的人马就不用参与了。不过,你得率着你的这点人马水陆并进,拿下枞阳,继续向东,作出欲图和州之势。也算是为我江东部队减轻一些压力。如何?”
欧普祥本就不想去打太平,听陈友谅如此说,正合他意,便一抱拳说道:“末将领命!”
陈友谅接着说道:“不过,本王想向你借点儿东西。”
闻听此言,欧普祥心中一惊。今天,他可是只带着亲兵随从入的池州城。如果这会儿陈友谅将要对他不利,他可是砧板上的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啊!
欧普祥担心陈友谅所说的借点儿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指的他的项上人头。毕竟,当初赵普胜那事儿可是都传开了的。
其实,欧普祥是神经太过敏感了。
他还不知如何作答,陈友谅便说道:“这安庆守军中肯定是有不少池州籍兵士。我想向你借五百池州籍兵士,作为我们此次攻打太平的向导。如果有太平籍的兵士,那是更好了。”
听了陈友谅这话,欧普祥心中是松了一口大气。此地不宜久留,还是速速回安庆为妙。
于是,欧普祥二话不说,满口应承了陈友谅这事儿。并保证明天午时之前,这五百兵士立即到池州来报到。
陈友谅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先去准备吧!”
欧普祥立即转身迈开步子,刚走到门口,只听得耳边又响起了陈友谅的声音:“欧将军且慢,本王还有一事。”
欧普祥立即又紧张起来,他极不情愿地停下脚步,回转身过来。
陈友谅笑道:“欧将军,如果这一战攻下了太平。那么下一步必定是要准备进攻应天了。那个时候,水军的力量就显得更加重要。这欧将军的两万水军到时候可是要听从调遣的哟!”
欧普祥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呢,原来是惦记上他的水军了。但人家是上级,而且现在还“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有什么好说的。
于是,欧普祥表态道:“汉王身兼东征大元帅,所到之处,节制当地军政大臣。安庆的军队听从汉王调遣,那本是无可厚非之事。”
听了欧普祥这个表态,陈友谅还算是满意。他早就打了欧普祥那些人马的主意,但这欧普祥是徐寿辉的坚定支持者,他一时还来不及收拾他。
毕竟收拾赵普胜的手段不能多用。用多了,可能会激起兵变。最稳妥的办法还是逐步剥夺这些非嫡系力量的兵权,达到“温水煮青蛙”的效果。
欧普祥走后,陈友谅立即安排进攻太平城的详细作战计划,大军东进太平的日子就定在了四月初九。
欧普祥果然是说话算数,第二天就派来了池州籍的五百兵士。陈友谅让人迅速将这五百兵士全部编排到进攻太平的各支部队里。
四月初九一早,除留下水军一万、步军一万驻守池州,其余十三万大军水陆并进,直取太平。与此同时,江左安庆的欧普祥部向枞阳发起攻击。
枞阳之地,本也无险可守,康茂才不过是在此屯田,顺便窥探安庆。这下安庆大军来犯,康茂才当然是率军撤退。眼下虽正是插秧的时节,但敌军来犯,只能是放弃今年的收成咯!
欧普祥得了枞阳,大军并未继续东进和州,只是派出小股部队向和州方向挺进,做出一个佯攻和州的姿势就行了。
从内心深处来讲,他并不希望陈友谅此次能顺利拿下太平。如果陈友谅真的拿下太平,不光是要打他手下那两万水军的主意。下次在庆功大会上,指不定陈友谅又得拿他当初池州战败之事说事儿。那样一来,欧普祥脸上更加无光。
正是因为如此,拿下枞阳就足够了。派出小部队向和州佯动,这已经完成了陈友谅安排给他的任务。
再来说说陈友谅攻打太平的情况。
说实话,太平守将花云也没料到陈友谅竟然这么迅速就来攻打太平了。而且陈友谅采取的战略战术更让花云没有想到,太平危险了。
按照正常的作战方针,一定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那是一个冷兵器时代,更谈不上陆海空天立体式作战了。
但陈友谅这个人才,他不按常理出牌。他并不是从池州顺江而下,直取太平。他采用了现代战争中才有的跳跃式攻击。
陈友谅的大军水陆并进,四月十一日,就已兵临太平城下。守将花云当然是早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
明越坡
明越坡





明越坡 第四百五十七章 采石矶失守
花云一面派人向应天的朱元璋报告军情,一边组织人手利用防御工事抵抗兵临时城下的陈友谅大军。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o
但让花云没想到的是,陈友谅留下两万水军,配合四万陆军摆开阵势,大有一举拿下太平之势。另外七万水军,于当日夜间,偷偷顺江而下,直取采石矶。
当时,采石矶只有五千人马驻守,面对陈友谅突然而至的七万水军,顿时就慌了神儿。
这采石矶的守将立即派人向太平的花云求援。
当日夜间,当太平城花云的营帐得到采石矶告急的紧急军情之后,在场的所有文臣武将都慌了神儿。
眼下,太平城内及周边地区共有四万人马,按照花云的估计,不出两日,应天方面的援军必到。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利用太平城坚固的城池能固守两日,问题就不大了。
可这个陈友谅,突然进攻采石矶,这可打乱了花云的整个作战计划。
这采石矶的防御工事远不如太平城,那五千守军要想顶住陈友谅的大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采石矶一失,太平城内军心必乱。因为一旦陈友谅控制了采石矶,就相当于切断了太平城与北边应天的联系。那这太平城内的守军,也就成了孤军。
如果分兵救援采石矶,不但是太平城内防守兵力吃紧,极有可能援军还未至,采石矶已失守。
怎么办?
这是摆在花云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难题。
太平知府许瑗认为,必须火速救援采石矶。如果采石矶失守,太平城内将不攻自乱。
许瑗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甚至有人提出,应派出主力立即驰援采石矶,要确保太平与应天的通道不被敌军切断。
朱文逊反对派出主力驰援采石矶的方案。他认为,一旦主力尽出,太平城肯定顶不住陈友谅水陆大军的进攻。如果太平城失守,应天就失去了南边最坚固的屏障。
对于朱文逊这个太平不能失的说法,花云是完全赞同的。但知府许瑗也分析得有道理,如果采石矶失守,太平城内军心必乱。
怎么办?怎么办?
花云最终是狠下心,两头都要顾。一面是派出两万兵力连夜驰援采石矶;一面由他自己、朱文逊、知府许瑗、院判王鼎四人各率五千兵马亲自带头,在太平四个城门上坚守一线阵地。→?,↓o≥
花云坚信,只要他们太平城内职务最高的四人能在一线坚守,就一定能够大大鼓舞城内守军的士气。坚守太平城两日,等待应天方向援军的到来,应该不成问题。
至于那两万驰援采石矶的援军,不说一定能够击退陈友谅的部队,至少能僵持一阵子。待得应天的援军南下,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两头都要顾,往往就成了两头都顾不了。
两万驰援采石矶的人马到达采石矶的时候,已经是近黎明的时分。此时,采石矶已被陈友谅的人马拿下了。
之所以驰援采石矶的人马并未得到采石矶失守的消息,是因为那五千守军除开战死的,其余的都向北边的应天方向逃窜了。
这也不难理解。敌人从南边来进攻,城池失守了,当然是向北边逃啦!哪有向南边逃,去自投罗网的道理了。
当驰援采石矶的两万人马到达采石矶后,立即遭到了陈友谅部的袭击。这两万援军本以为采石矶还在自己人手中,这下遭到突然袭击,立即是乱了套。
首先,他们没有做好采石矶已经失守的心理准备。这下,突然得知这个消息,而且是以这种方式得知这个消息,岂有不乱之理。
另外,连夜急行军,都没休息过。这将近黎明时分,正是人极度犯困的时候。这时遭受突然袭击,再加上采石矶已失守的心理慑作用,两万援军瞬间崩溃了。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两万援军,近六千人战死,三千多人被俘。余部全部被冲散,大部分向北边和东边溃逃,只有不到五百人选择向南逃回太平城。
这五百人逃回太平城的时间四月十二日中午。此时,太平城也正在遭受陈友谅大军的攻击。
陈友谅大军攻击太平城的战斗在四月十二日早上就打响了。围攻太平的有四万陆军,两万水军。水军攻西门,四万陆军分成两部分,分别进攻南门和东门,唯独留下北门不攻。
这五百残兵正是从北门逃回了太平城。
陈友谅的大军三倍于太平守军,他完全可以把四个门都围住。但陈友谅故意留下北门不围,这正是围师必阙之计。
而他的这个计策,终于随着这从采石矶方向溃逃而来的五百残兵的入城,成功地达到了目的。
这五百残兵带回来了采石矶已失守的消息,加上只逃回来五百人,太平城内顿时大乱。
首先是城内的一些大户开始收拾金银细软,携家带口从北门逃跑。很快,普通民众也跟着跑。
本来在这种关键时刻,北门是应当紧闭的。但因为有大批民众要求出城,坚守北门的院判王鼎只好向花云、许瑗报告。
花云、许瑗一合计,这战争归战争,但普通民众是无辜的,给他们一条生路吧!
就这样,太平城的北门涌出了大批人群。这其中,有豪绅大户,也有普通民众,还有一些换上民众衣服开小差的兵士。
求生是人的本能!我们不必要有太多的苛责。
当日傍晚,太平城内普通民众几乎跑光。守城的两万多兵士,除去战死的近三千人,开小差的有近五千人。也就是说,此时的太平城内,守军兵力已不足一万五千人。
陈友谅军的攻城行动从早上一直打打停停地持续到现在,目的就是在不断消耗、疲惫太平守军。同时,也是给一部分立场不坚定的守军创造开小差的机会。
很明显,精于算计的陈友谅的目的达到了。
这太平城依江而建,毗邻长江的西门及西城墙在枯水季节离江面还有些距离的。
而现在是阴历四月中旬的时节,这一年长江中上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的时间格外地早。
受上游降水的影响,江水上涨,江面离西城门的垂直落差已不足一米。由于地形条件所制,大部分西城墙的墙根都已被江水淹没。
本来在汛期,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西城墙都是由条石、青砖所砌,根本不怕江水。往年水位还有比现在更高的时候,江水都能淹没到西城门约一米处。
当然,这西城门处还是经过处理的。一旦江水淹过来,城门会紧闭。城门内部会有一些防水措施,根本不用担心江水会顺着西城门灌入城内。
但这江水的上涨,却让陈友谅攻城一方受益匪浅。本来陈友谅军的优势就在于水军,现在江水上涨,他的舰队可以直接对西城门发起攻击。
要是在枯水季节,水军想要攻击西城门,首先得从岸际滩头登陆,然后才能从陆地上向西门发起冲击。
冥冥之中,似乎真是天意,陈友谅成了上天眷顾的一方。
陈友谅也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收到攻克采石矶的捷报之后,陈友谅立即调回两万水军加强对西城门和西城墙的进攻。
对于驻扎在采石矶的五万水军,他也是早有交待。密切关注应天方向的动静,切断应天过来的援军;至于太平城方向,只需在交通要道埋伏数千人,伏击从太平方向北逃的残兵即可。
从采石矶回援的两万水军,约未时的时分就投入了进攻西门的战斗。
陈友谅的旗舰停泊在太平城西门对面的江心岛处,他陪着徐寿辉站在甲板上,密切关注着战场上的一系列变化。
傍晚时分,双方经过一天的厮杀,似乎都是有些疲累。但天完军的情况肯定是要比花云的守城一方好多了,人数上有巨大优势,可以采取车n dà战嘛!
陈友谅笑呵呵地对徐寿辉说:“皇上,你看今日这战况如何?”
此时的徐寿辉能说什么?当然是把陈友谅夸了一通,说他治军严谨、用兵如神之类的。
说完了,徐寿辉还来了句,今日将士们也累了一天了,天马上黑了,是不是让进攻的将士们撤回来,明日再战?
陈友谅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笑过之后,他对徐寿辉说道:“皇上,拿下太平就在今晚!此时焉有撤退之理?”
虽然太平守军此时疲累,但这太平城实在太过坚固,想要今晚就拿下来,势必攻方要付出不小代价。
徐寿辉疑惑地望着陈友谅,惊讶道:“今晚就拿下太平?那可能我们也要遭受一些损失。我看不如明日再战,说不定今晚这城内守军又有不少开小差的呢?”
陈友谅笑道:“皇上不必担心。本王自有妙计,拿下这太平,就在今晚!”
徐寿辉以为陈友谅是在吹牛b,如果当时在场在的还有其他人,肯定也会认为陈友谅在吹牛b。
可是陈友谅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11
明越坡
明越坡




明越坡 第四百五十八章 陈友谅发大招
陈友谅传下军令,南门和东门的攻城部队分批继续轮番进攻,不要给城内守军喘息之机。手机端 m.vodtw.la江面水军由小型战舰继续轮流向西城门和西城墙施压,大型战舰都泊到江心岛这边来。
这次陈友谅带来的十万水军中,像他乘坐的旗舰这么大号的战舰有近两百艘,而此刻在太平江面上的也有近一百艘。
这种大型战舰每条船上乘坐五百人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要放在现代根本算不上大船,但在当时,已经算是很大的了。
这种大型战舰空载的时候,甲板至吃水线足有五米的落差。这太平城西城墙此时与江面的落差也就十米左右。也就是说,在这大型战舰的甲板上进攻西城墙,也就相当于在地面上进攻约五米高的城墙。
这比起陆军在地面上进攻南城门和东城门,就轻松了许多。毕竟东城墙和南城墙也是约有十米高。进攻十米高的城墙与进攻五米高的城墙,难度系数肯定是有差距的。
而此时的陈友谅让这近百艘本来占有优势的大型战舰不去进攻,而回泊到江心岛。他想干什么呢?
陈友谅要发大招了。我们拭目以待。
陈友谅吩咐兵士们在江心岛上抬些石头堆在这些巨型战舰的尾部。
渐渐地,随着石头的堆集,船头翘了起来。为了保持船体平衡,陈友谅安排一些身强力壮的兵士聚集在船头休息,顺便进食晚餐,蓄集体力。
约亥时初的时分,随着石头的大量堆集,船体已经吃水很深了。
陈友谅召集众兵士做了个简短的战前动员。
陈友谅向将士们说出了他的这个怪招。待会儿这些战舰立即过江去攻击太平城。
由于船尾有大量石头堆集,只待战舰驶到太平城那边,船头待命的众多兵士立即分出一部分向船尾移动。
此时,由于受力发生变化,船头定会高高翘起。本来这巨型战舰的甲板离太平西城墙也就不到两丈的高度。此时船头高高翘起,那船头的甲板与西城墙的高度差几乎就没多大了。
此时,船头的兵士立即可以用短梯、跳板等简易工具搭上城墙头,然后迅速冲上城墙。
如果船体的位置把握的合适,甚至可以不利用任何工具,兵士们可以从船头的甲板直接登上西城墙。
当先头部队登上城墙之后,刚才撤向船尾的兵士在保持这船头高高翘起的姿势的情况,立即分批向船头移动。最后,当然也是登上城墙,一举拿下太平城。
众兵士听了陈友谅这个方案,也是显得十分兴奋。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夸陈友谅一句,你丫真是个战术鬼才!
亥时正,这近百艘巨型战舰载着约一万五千人在夜色的掩护下,向江对岸的太平城驶过去了。
此时,进攻太平的战斗仍然断断续续地进行着。目的,就是不给太平城内的守军任何喘息之机。
此时太平城内的守军的确也是累的够呛。这晚饭都是在城墙上随便解决了一下。
按照花云的安排,他自己带着三千兵士守南门。因为,陈友谅军是从南边过来,所以,据他们分析,这南门定是敌军攻击的重中之重。
朱文逊带着三千兵士守西门,主要是忌惮陈友谅军水军实力强大。
知府许瑗则带着三千兵士守东门,这里虽然不是敌军的主攻方向,但敌军进攻东门的战斗也一直断断续续没停歇。
只有镇守北门的院判王鼎倒还好,没有受到陈友谅军的攻击。不过,这后勤保障、临时机动的任务就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的担子也不轻。
很快,陈友谅的巨型战舰编队就驶到了太平城西城墙边。按照陈友谅的部署,偷袭西城墙的战斗打响了。
当朱文逊率领的守城部队发现敌军采用了这么个怪招登上了西城墙之时,一切都来不及了。不少兵士被这突然出现在城墙之上的天完军给吓傻了。
如果站在陈友谅的角度,他应该这样描述:一万多攻击西城墙的勇士,犹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太平城的西城墙之上。
朱文逊可是个不要命的主儿,立即招呼众兵士结阵抵抗这突上西城墙的天完军。奈何天完军越来越多,他这受到惊吓的三千疲惫之师哪里是对手?
很快,朱文逊战死,这三千西城守军如羊入虎口一般,全军覆没了。
西城门一失,陈友谅的兵士犹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太平城内。
当镇守南城门的花云和镇守东城门的许瑗得知西城已失,敌军已从西城进入太平城之时,他们想跑都来不及了。
花云和许瑗各自带了些残兵从城墙上撤下来,一边在城内巷战,一边寻求机会突围。
可要突围,谈何容易!
花云和许瑗都被俘了。只有院判王鼎捡回了一条命,他带着两千多残兵仓皇从北门逃出去。
逃出北门的王鼎没有立即北上应天,而是选择了先向东、再向北的迂回路线,避开了采石矶的陈友谅伏兵。算王鼎这小子还聪明!
当被五花大绑的花云和许瑗出现在陈友谅面前之时,已经是四月十三日子时末的时分。
陈友谅拿下了太平,下一步的目标自然是应天。既然要攻应天,那么眼前这两个人就有利用价值。至少他们对应天熟悉嘛!
陈友谅的招降工作十分不成功。
这花云和许瑗根本不吃他那一套,除了对他和徐寿辉破口大骂,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话了。
陈友谅顺利拿下太平,自然是有些飘飘然的。这两个人既然这么不识相,那就送他们上西天吧!
另外,上次欧普祥在池州栽了个大跟头,三千多被俘兵士遭到活埋。常遇春还偷偷送回两个又盲又瞎的兵士回安庆,这对天完zhèng án是极大的羞辱。
这次,陈友谅没有理由不报复。
就这样,花云和许瑗都在五花大绑的情况之下,被乱箭射死了。其余被俘兵士,也全部被斩杀。
应天方面,朱元璋在四月十一日晚间就收到了花云从太平城传来的紧急军报,天完军大军来犯,太平城告急!
朱元璋临时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议题当然是如何迅速驰援太平城。
当时,应天周边还是有不少部队的。光是城南牛首山一带就有原属于常遇春的两万人马,还有邵荣的五千人马。
牛首山在应天城南,离太平城最近。如果要派援军,这两支人马应该是最合适的。
另外应天城东及城东北,还有应天城内,也有不少驻军。只不过是驰援太平的话,反应速度没有这两支部队快。
当然,应天城沿江岸边,还驻有不少水军。但因为水军实力比起天完方面相差太过悬殊,外加上如果水军驰援是逆江而上,就更不占优势。因此,就没必要派水军了。
朱元璋和众幕僚一致认为,太平城告急,牛首山的两万多人应当立即前去支援。至于下一步是否要继续增派兵力,待这两万多兵力投入战斗后,再视情况而定。
1...194195196197198...3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