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医天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
“你名声好?这年头名声好的都是君子吗?你满朝文武逐一说一说,名声好的哪个真的人品好?”苏青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下去,这节骨眼上,扯那么多闲话干嘛?
萧拓被他的话噎住了,确实也是,仔细想想,那夏子安似乎是最合适做摄政王妃的。
在这京郊的院子里,一切平静得仿佛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
但是,在京中却掀起了惊天波浪。
摄政王尸体的失踪,让京中百官猜忌不已,也让皇室的人为之震惊。
在寿宁宫里,早有一大堆的文武百官跪在外面,请皇太后出面,主持朝政。
自然,不可能是真的让皇太后主持朝政,虽说本朝没有后宫不干政这一条法制,加上之前龙太后也曾摄政,后宫干政,是有先例的。
但是,他们的目的不是要皇太后主政,他们只是要皇太后拟定监国的人选。本书免费首发最新章节阅读:舞若
所以,这些人,都是tài zi dǎng的人。
皇太后看到外面黑压压的人头,简直是胆战心惊。
皇帝病倒才多长时间?太子一党便已经如此猖獗,这么多的人跪在她的寿宁宫前,真的当她眼睛瞎了吗?看不清楚他们想要做什么?
皇太后是真的伤心,慕容桀死了,连尸首都失踪,tài zi dǎng的人竟在寻找了一天之后,就入宫来逼她。
没有人体谅过她的心情,那是她从小看大的孩子啊,从稚嫩的生命到独当一面,喊她一声母后,与她也有血缘的关系,无人来问她一句,无人来跟她说一声节哀。
在中午的时候,皇后也来了。
进得殿中,抚慰了几句,然后,便道:“母后,如今百官在外面跪着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早做定夺,国不可一日无君。”
皇太后眸色一冷,“皇帝还没死呢,你就说这句话,你就那么心急吗?”
皇后连忙跪下,“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只是觉得,摄政王薨了,国家总得有个人主事,您要么亲自摄政,要么早定监国人选,如今这举国上下,唯有您可以做主了。”
皇太后冰冷地道:“哀家做不了主,要不,皇后你来做主?你去摄政可好?”
皇后慌忙道:“臣妾不敢,臣妾无能,主持后宫还得要母后照拂,更不要说家国大事了。”
她倒是真的想,当年太皇太后不也摄政吗?只可惜,皇太后一天在,都得屈居在她之下。
皇太后只觉得眼下的情况让她烦躁不已,她就是想为阿桀哭一场都不行。
皇后的来意她也很清楚,就和外面的tài zi dǎng一样的,她的父亲梁太傅已经咄咄逼人了,看来,不应付他今天是没办法安生。
想到这里,她宣旨,“传太傅。”
皇后神色微微端起,拿了一杯茶,慢慢地饮起来,嘴角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一抹笑容来。
一名身穿一品官服的人进入殿中,他身形瘦削,颧骨突出,小眼睛精光尽露无遗,胡子几乎把嘴巴都给遮蔽了,像是不曾打理,但是两边的长度是一样的,是故意蓄成那样,倒叫人觉得是一种保护色。
梁太傅入得殿中,大步上前,拜倒在皇太后的面前,“臣参见皇太后,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傅起来吧。”皇太后扬手道。
“谢皇太后!”梁太傅起身,便又对皇后行礼,“臣参见皇后娘娘。”
“太傅免礼。”皇后看着父亲,便莫名地觉得心安。
皇太后赐他坐下,便单刀直入,“太傅今日带着群臣过来,跪在哀家的宫门口,是要请哀家摄政?”
太傅恭谨地回答:“皇太后,如今皇上病重,监国的摄政王又薨了,国之大,不可无人主政。”
“先办好摄政王的身后之事再做计较吧。”皇太后道。
太傅道:“皇太后,两件事情并无冲突。”
皇太后伸手揉了一下眉心,显得疲惫不已,“是吗?哀家和你们不一样,哀家不是做大事的人,没办法一下子处理两件这么多大的事情,慕容桀是哀家的儿子,哀家的儿子死了,你们来请安,磕头,却带着咄咄逼人的锋芒,哀家能对你们说什么呢?”
梁太傅一怔,随即道:“太后娘娘,您节哀,只是,这悲剧已经发生了,还是先顾好眼前的局面为重,事有轻重缓急。”
皇太后陡然睁大眼睛,厉声道:“是不是摄政王的死在你们看来只是小事一桩?还是连给哀家伤心一天的时间都不能够?你到底在急什么?谁主政,谁监国,是你与哀家说了算的吗?”
“臣……臣不是急。”梁太傅一时无言以对,没想到这个老太太往日里挺好说话的,这会儿倒拗起来了。
他下意识地看了皇后一眼,皇后端着茶,劝解道:“母后,父亲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人您也知道的,为了朝廷,为了百姓,劳碌半生,连我母亲都说他是个对家人无情无义的人。”
妃医天下 第九十一章 宫中形势
皇太后心底冷笑,这父女两人是真当她瞎了眼,盲了心了。
这些年太傅结党营私。侵吞皇家用地,排除异己,打压正直朝臣。私下与江湖中人来往,囤积力量。以为真能蒙得过她的眼睛?
外面的人若不是他叫来的。谁敢到她殿前苦苦相逼?
尤其如今,父女两人,一唱一和。看来今天不逼她做出决定来是誓不罢休的。
想到这里,皇太后捂住胃部,脸色显得痛苦无比。
孙公公急忙上前扶着她。“太后,这是怎么了?来啊,快传御医!”
皇后瞧了一下,上前问道:“母后。是不是今天吃多了?要不命人给您泡杯山楂麦芽水?”
皇太后皱着眉头,嘴里抽着冷气,显然是越来越痛苦了。
孙公公道:“哪里是吃多了?是胃疼了吧?哎呦喂,我的老祖宗啊。都说让您别太过伤心。王爷去了。您也得顾着您的身子啊,怎能不吃饭呢?”
孙公公这句话便等同讽刺皇后。摄政王死了,皇太后连饭都吃不下,如何还能吃撑?
皇后脸色微微变了一下,恭谨地道:“母后,臣妾陪您回去歇着。”
皇太后抓住孙公公的手,“扶哀家进去,除了御医,哀家任何人都不见。”
孙公公得令,扶着她便进了内殿,梁太傅与皇后对视一眼,面面相窥。
梁太傅起身,对皇后道:“娘娘借一步说话。”
皇后与他出了殿外,躲在廊前的槐树下。
“父亲,如何是好?皇太后不愿意下这道旨意,桥儿如何监国?如何行使大权?没有皇太后懿旨下了才可名正言顺。”皇后担心地问。
梁太傅正色道:“她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这道懿旨总是会下的,除非她真的想垂帘听政,只是她也尚算有自知之明,和以前龙太后比起来,她万一都及不上,所以她别无他法,顶多就将僵持一两天。”
皇后甚为不解,“本宫不明白她为什么不支持桥儿得权?莫非她心中还另有人选?”
梁太傅摇摇头,“很难讲,她对太子一向不太满意,而且,臣若是没有猜错,她还把希望寄托在皇上身上,还异想天开的以为皇上会醒过来,而且她太过于相信摄政王,以为摄政王没有duo quán的野心。只能说慕容桀这个人太过狡猾,善于伪装,才取得她这般的信任,这段日子以来,皇太后有意无意的打击东宫,其实就是想巩固摄政王的地位,好让摄政王守着这个皇位等着皇上醒来。”
“可慕容桀已经死了。”皇后压低声音,“父亲,你是否能确定慕容桀已经死了?”本书免费首发最新章节阅读:舞若
梁太傅犹豫了一下,神色间也有些疑惑,他说:“臣那天接到信报,设局埋伏,慕容桀与我方的人厮杀一场,虽说浴血奋战,却最终被他逃了出去,但是很奇怪,最后出现了一拨人,个个都是武林高手,臣的人亲眼看到慕容桀身中数刀,以伤情推断,应该是活不了。”
皇后大为诧异,“武林高手?是什么人派出来?还有谁想让慕容桀死?”
皇后会这样问,是因为文武百官,乃至皇宫贵族,多半忌惮他的威势霸道,不敢轻易出手。而且那天晚上,太傅是接到了内应的消息,才可以设伏,可这第三拨人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好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梁太傅摇摇头,“臣也百思不得其解,在京中对慕容桀下手的人,还真找不出来。”
皇后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但是目前情况不容多想,“不管怎么样也好,他已经死了,接下来我们得先让桥儿接掌大权,皇太后这里坚持不了多久,像您说的那样,今天不答应,明儿也得答应。”
梁太傅脸色阴沉,“这两天臣会率百官会在宫殿前,逼着她不容她不答应。”
皇后微微福身,“太子的前程,便交托给父亲了,一旦太子登基,我们梁家将永享富贵。”
梁太傅小眼睛透出寒光,勾唇便是一笑,笑容极冷,“是的,我们梁家,讲得享永远的富贵权力。”
皇后听了这话,莫名地觉得心头一阵发抖,在那一刻,她竟然认为,父亲是另外有打算的。
不过,她随即就觉得自己多心了,这么多年来,父亲扶持自己稳固后位,也是他一直在自己的背后出谋划策,让皇上册封桥儿为太子,否则以桥儿的资质,怕是不能够登大宝的。
太子一党在外面跪着,皇太后在里面着急得很。
御医走了之后,皇太后坐起来,愁云惨淡地道:“你说如何是好?眼下这个局面,哀家是真的不能把控,瞧着要不要去一趟寒山呢?”
孙公公安慰道:“太后,别着急啊,这摄政王薨了,谁都没见着尸体,尸体又失踪了,还有,听闻是夏子安偷走了尸体,您看,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内情?”
皇太后看着他,“你是说,阿桀是假死?”
孙公公道:“奴才不知道,只是奴才觉得,摄政王福大命大,不可能就这样母薨了,或许,是故意逼一些人露出狐狸尾巴呢,奴才觉得,这几日还有好戏看。”
“还有好戏?”皇太后伸手扶着额头,“哀家真的烦了,谁都不见。”
孙公公扶她起来,“好,那就什么都不想,好好养着身体。”
皇太后走了两步,“你说说,有什么好戏?”
孙公公道:“假设摄政王真的出事了,那么,太子监国几乎是无可置疑的事情,可贵太妃那边,就真的愿意轻易把手里的大权交出来?不是还有一位南怀王吗?还有,后宫那些有皇子的娘娘,这会儿不得分一杯羹?每一个皇子身后,都有拥簇的大臣,外戚坐大啊,太后!”
皇太后听得胆战心惊,孙公公一向是个看得透彻的人,他这样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
“继续说。”
孙公公继续说下去,“梁太傅是否真心为太子,还未可知,但是,丞相却一定是要扶着太子的,坊间早有传闻,太子喜欢夏婉儿,丞相可是巴不得夏婉儿成为太子妃呢,一旦太子监国,便等同得了皇权,日后登基,夏婉儿便是皇后,丞相这个外戚,将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哀家绝对不会让太子娶夏婉儿的。”皇太后冷冷地道。
孙公公便道:“若太子不娶夏婉儿,夏丞相会相助何人?”
妃医天下 第九十二章 寒山的指示
皇太后眸光一闪,“三皇子?”
孙公公道:“没错,梅妃娘娘的三皇子。他们本就有亲戚的关系。”
皇太后想了一下,急忙道:“快去取文房四宝。”
“太后是想……”
“准备信鸽,哀家要去信寒山。”皇太后心头急乱。六神无主,这不是她可以做主的时候了。那人走的时候留下了信鸽。说以后若朝中遇到大事,便可以信鸽传书。
孙公公应道:“是!”
信鸽放飞后不久,孙公公说的情况便都来了。
“贵太妃在殿外求见。”
皇太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想起那日姐妹两人反目,今日她来却不能不见,到底姐妹一场。那是她的亲儿,做姐姐的怎么也得安慰一下。
孙公公轻声说了一句,“奴才若是没猜错,怕是为南怀王回京请旨来了。”
皇太后摇头。“不可,如今老八不能回京,否则局面更乱。”顿了一下,皇太后又道:“怕是你多心了。她心里应该也明白。如今的太平盛世。是阿桀好辛苦维持得来的,她知道老八的野心。不可能会让老八回来毁掉阿桀的心血。”
孙公公正想说什么,却见宫女已经领着贵太妃入殿。
贵太妃今日穿一身黑色绣大朵祥云仙鹤缎裙,袖口有小朵的菊花,面容哀伤,眼睛红肿,妆容未上,一下子仿佛老了许多。
她进殿后,还没说话,便落了泪。
皇太后心疼妹妹,急忙上前轻轻拉着她的手,自己的眼泪却也控制不住,哽咽地道:“好了,不哭了,有姐姐在。”
贵太妃抬起眸子,“姐姐不恼妹妹那日出言冒犯?”
“傻,哀家怎么会与你计较?我们是亲姐妹,再怎么,哀家都不恼你。”皇太后见她似乎有认错的迹象,便宽慰道。
贵太妃跪下来,泣不成声,“妹妹的命好苦啊,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英年早逝,一个距离妹妹千里之遥,以后妹妹膝下无人,好孤独啊。”
皇太后见她哭得伤心,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贵太妃忽然便磕头,大哭起来,“妹妹求姐姐一件事情,让老八回来给他兄长奔丧,老八年前也曾来信,说念着我这个母妃,在那千里之遥又没有亲人,心里不好受,想回来见见我,也要给您请安,姐姐,您就准了他这一份孝心吧!”
皇太后的心陡然一冷,眼泪也止住了,像是看着陌生人般看她。
方才孙公公说的时候,她还不相信,如今亲耳听到她的哀求,不得不信。
“妹妹,如今京中混乱,不是合适的时候,还是再等等吧。”皇太后伸手拉起她,但是她死活不起来,一个劲地磕头。
贵太妃陡然抬头,一改之前的哀容,眼底笼上怒气,“他兄长没了,回来奔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没犯错,为什么要把他打到那南蛮之地不许他回来?他也是叫你一声母后的啊。”
皇太后摇摇头,“等到合适的时候,哀家自然会下旨让他回来。”
贵太妃听得这话,缓缓地站了起来,伸手擦了一下眼泪,眸色冷冷地盯着她,“你真的不答应?”
皇太后很失望地看着她,“你应该知道,老八回来会是什么局面,儿子是你生的,但是哀家也看着他长大,他是什么样的人,哀家和你一样清楚。”
“是你自私,怕他回来会谋夺你亲子的江山,是不是?”贵太妃冷笑起来,开始只是轻笑,继而狂笑,笑声渗人凄凉,带着说不出的怨气。
“你疯了吗?”皇太后见她如此失态,呵斥道。
“是的,我是疯了,既然你不让老八回来,那我孤身一人活着,也没意思,还不如死了。”
最后两个字,说得狠冷决绝,然后,提起裙摆,便往殿中的圆柱撞过去。
皇太后大惊失色,“快,拉着她啊!”
孙公公眼明手快,冲了上去,但是仅仅能拉住贵太妃的衣衫,她还是撞了上去。
皇太后看着她额头渗出的血和缓缓滑落的身体,失声尖叫,“快,御医,传御医啊!”
京郊院子里。
苏青刚从城里回来,买了一些药材和粮食,且附近假扮樵夫的侍卫也打了一只野兔,顺便给他带回来。
苏青进门便对萧拓说:“皇太后已经下旨,让南怀王回京。”
萧拓有些震惊,“真的?”
“已经下旨了,听说是贵太妃入宫以撞柱相逼,皇太后不得不下旨,贵太妃撞柱的时候,殿外可跪着许多文武官员,说是要请皇太后主政,其实这些官员,都是tài zi dǎng的,在逼皇太后让太子监国呢。”苏青说着,把东西卸下来,压低声音道:“小点声,免得让王爷听见。”
“睡了,夏子安正帮他换药呢。”萧拓在运走慕容桀之后,没有与安亲王见过面,自然不知道倪荣说的那些话。
苏青更是不知道,只是王爷一向不喜欢南怀王,若知道他回京,肯定不高兴。
子安在里面清理伤口的脓,心里轻轻叹息,这两个大老粗,想不让人听到,好歹也控制一下音量吧?
摄政王也没有睡着好吗?刮伤口是很痛的,如果他这样都能睡着,可就真的厉害了。
子安心里因为有所猜想,所以,觉得慕容桀听了苏青的话会很不舒服,他人还没死,百官就这样逼皇太后了。
这真是人没走,茶已凉透。
她偷偷地看了慕容桀的脸色,慕容桀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开了眼睛,眸子森幽竟是蕴含着一股子的杀气。
子安心头一惊,猛地低下头,只当瞧不见。
慕容桀淡淡地道:“你是大夫,做好你大夫的本分就是。”
“是!”子安应道,心里却不免替他悲哀,虽说伤愈之后,他回京可以收拾一切,但是,京中如今人人都知道他死了,却无人替他悲伤,只想着把他手里的权力给抢过来。
因着这股怜惜之情,她下手便轻了一些,他感受到,直勾勾地看着她,倏然笑了笑,“你竟心疼本王?”
子安脸色一红,“疼不死你算我手软。”
寒山之巅。
“宫中来了信鸽,你看看。”一名白衣妇人把信递给坐在摇摇椅上的女人,她脸上覆盖着一层细白的东西,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她接过去看了看,便把信丢掉,淡淡地道:“给她回一封就是。”
“说什么?”白衣妇人也是那样淡漠的语气问道。
女人淡淡地道:“让她千方百计阻止夏婉儿嫁给太子就是,不是有个叫夏子安的人吗?好好利用,夏槐钧该掂量掂量自个的料子了。”
她剥掉脸上的东西,站起来,伸伸懒腰,“换我老人家的话,便都剁了,省得烦恼,阿蛇,给我弄几碗酸梅汤,最近天热心烦,我可能更年期了。”
“呸,你更年期早过了。”白衣妇人转身进去。
妃医天下 第九十三章 夫妻对话
皇太后那边接到寒山的飞鸽传书,定定地握在手中,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孙公公问道:“太后。如何?可有良策?”
皇太后微笑道:“有,已经给了良策。还是她老人家有计谋,阻止夏婉儿嫁给太子,让夏丞相投靠梅妃。那么,夏丞相便不可与太傅结盟,且两人形成对峙的局面。太好了,和你之前分析的一样。难怪她会留下你在哀家身边。”
孙公公微笑,“如今太后才是奴才的主子。”
“只是,”皇太后也忧虑了起来。“这里只说以后的解决方法,眼下呢?朝臣这样逼着哀家,老八又要回京,这难题如何拆解?”
她再细细看了回信。确定是只字未提。
孙公公安慰道:“既然老主子没有说。那必定是不在担心的范围。”
“你是说?”皇太后扬起狐疑的眸子。
“夏子安是关键。”孙公公微笑道。
皇太后瞧了瞧回信,信中三度提到夏子安,看来。这夏子安也入了她老人家的眼。
“哀家如今该怎么办?”皇太后问道。
孙公公扶着她坐下来。道:“您啊,就什么都不用干,每日装病就是,谁来都不见,即便皇后娘娘来了,也都挡在门外,他们爱跪,便跪着,跪累了,自然就会回去。”
“可是……”
“没有可是,若有什么可是的话,老主子在信中必定会说明白的,她没说,便是一切都不用理会。”
皇太后点点头,又看了看信,唇齿间念着三个字,“夏子安?”
她抬头,看着孙公公,“这夏子安,真的这么能耐?会是克制相府的人?”
“老主子会这样说,必定是有她的道理。”孙公公笃定地道。
皇太后嗯了一声,“如此说来,哀家还真不用管太多。”
殿外,三十余名官员还跪在外面,日头猛烈,烤得人发晕。
武将还好一些,那些书生官员,可就熬不住了,汗水湿透官服,浑身的粘稠闷热,有几位已然摇摇欲坠。
梁太傅暗暗诧异,皇太后竟真的这般沉得住气?
与此同时,相府那边的动静倒是叫人有些诧异,老夫人下了严令,所有人进出得要严查,若是府外之人,盘查过后才可以入府。
当然了,懂得门道的人是看出来了,老夫人这是慎防有内奸混入。
夏槐钧是当朝丞相,权势滔天,之前虽被摄政王打压,暂时失去锋芒,但是如今摄政王已经死了,那么相爷重夺大权也是指日可待。
这会儿,便有不少人登门求助,后宫这么多位有子嗣的娘娘,都盼着自己的儿子能够被拥护,就算不能监国,可若能争取到丞相,再熬上几年,势力扩大,便可与太子这个废物一较高下。
如今相府已经认了太子这个主子,老夫人自然不愿意让其他娘娘的人登门,免得叫太子和太傅知道,生出嫌隙。
这日,梅妃命人出宫来,老夫人竟然拒绝不见,且让传话的人回去告诉梅妃,把夏霖送出宫来。
梅妃见如今局势转变,本是有心求助丞相的,没想到自己的人却被拒之门外。
她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才诧异地问道:“老夫人说让本宫把夏霖送出宫去?胡闹,夏霖自上次来过之后便不曾来过了,怎么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