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虞丘春华
“哪一位风水先生?”忠国公请的风水先生多了去,没有十个,也有八个,管事也弄不明白小管事说的风水先生是谁。
小管事把萧溍与宓月二人的相貌模样描述了一下,“一个男的二十左右,长得极有贵气,可有气势了。另一个男的是个书生,长得矮一些,体弱一些,但也是个能人。欧管家昨儿说,是国公爷让他护送过来住一晚,把风水再瞧一遍,同行来的,还有国公府的护卫。”
管事一听,就知道不对劲了。
风水先生名头好听,但地位不高,属于中九流。
时下阶层森严,分为三教九流。
三教,指儒、道、佛三大教派。这三大教派属于宗教,代表着三种精神信仰。
九流,才是真正的社会分层。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从上到下分为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九个阶层。
中九流,为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举子,指的是被荐举之人,并非是后来的举人。在世家勋贵当道的时代,底层的读书人想要为官,须获得世家勋贵的荐举,这些举子,便需要依附于世家勋贵,听从于世家。
(隋朝隋文帝建立了科举制度,唐朝进行完善,底层人才能够通过读书提高社会地位,在这之前选官走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风水先生,与相命同属中九流。
下九流,指的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及拐骗)、盗、窃、娼。
时下有人骂人下流,是极大的贬低之词,只比骂猪狗好一些。
由此可见,风水先生在此时的地位并不高,以管事对忠国公的了解,还没有哪位风水先生的本事能厉害得让忠国公当作贵宾来看待。
这会儿一听小管事的描述,更加确定不曾见过那两个男子。
“欧管家后来去了哪?”
小管事迷糊了,“小的派人去给两个贵客准备吃食等物,回来时,欧管家就不在了,兴许那会儿走了。”
那管事听得恼火之极,“你就没有发现一丝的不妥吗?来了如此之多的风水先生,哪个能得国公爷的厚待,你就不能长点脑子!”
“可、可那两位先生不一样,是有本事的人。而且、他们、他们一看就不是平常人,还有欧管家给他们作证,又有国公府的护卫护送,小的哪里敢不听?”
管事怀疑,那些护卫也是假的。“他们昨晚宿在哪里?”
“主院,说是国公爷的意思。”
管家脸黑了,“国公爷的主屋?”
“对。”
管事可以肯定了,那两个风水先生就是骗子!
三爷的失踪,应该就是他们干的!
管事匆匆回去禀了忠国公,忠国公一听还得了,亲自跑了过来,朝着小管事就一脚踹下去,“蠢货!敢把本公的屋子给两个来路不明的人住宿,你死有余辜!”
小管事忍着疼痛说道:“是欧管家带进来的,也是欧管家让小的带去主屋,小的都是听管家的吩咐。”
“他人呢?”
“不知道哪去了。”
忠国公怒不可遏,朝着主院走去,直往主屋奔去。
主屋这边,被褥早就收拾完拿下去了,里面空荡荡的,什么线索都找不到。
忠国公有气无处耍,正要拿小管事泄愤,忽听厢房那边传来阵阵声响,“那贼子还藏在此地?”
“不能啊,小的亲眼看到他们走的。”小管事惶恐地说道。
忠国公喊上十几名护卫,把厢房的门踹开,便看到被绑得跟粽子一样,又堵了嘴的欧管家与胡三爷。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1645章 古怪
欧管事与胡三爷热泪盈眶地看着忠国公爷,喉咙里呜呜呜个不停,示意把他们解绑了。
护卫认出人后,就忙地上去松绑扯开布团了。
胡三爷的嘴一得救,就朝着忠国公爷哭喊了起来:“爹啊!儿子以为再也见不到您老人家了,您得给儿子报仇雪恨啊!儿子差点被那些绑匪给打死了!”
“你们给本公仔细说来,那两个绑匪都做了什么?”忠国公府沉声说道。
胆敢爬到他头上撒野,还敢动他的儿子,忠国公震怒了。
小管事生怕被忠国公给灭了,抖着身子,把知道的都说了。“……就是这些了,他们只提了风水的事。”
忠国公听完,觉得匪夷所思,“他们住进来,除了风水的事,没有拿走任何东西?也没做其他的?”
“没,这边除了桌椅之物,也没放过于贵重的东西。”
“带本公去一趟。”
于是,小管事把忠国公带到人工湖边,把宓月指过的一些地方说了。哪里种蕉,哪里种无患子,哪里种银杏等。
忠国公一处一处瞧去,竟觉得非常有理。
那座小楼建好后,他迟迟没想好在小楼前后弄些什么东西显得雅致一些,若是种芭蕉……
坐在小楼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然后与几个好友品茶畅谈天下事,果然雅得很。
再说无患子,何患无子这个吉意就令谁也拒绝不了。
银杏树,因其长得慢,有公公种树,孙子得果的说法,又称为公孙树。这也是一个吉头极好的树,有代代传承的意思。
“到园子里瞧瞧。”忠国公府率先往园子去了。
一进月亮门,便看到两棵造型奇特的古松,被一些铁棍、竹竿等扭成古怪的形状。不等忠国公来问,小管事就一五一十地说了,并且把宓月如何给树造型,如何教种活移植树的事都细细地说了出来。
“迎客松?对,是迎客松。”忠国公仔细一瞧,两棵树的造型,一左一右立在门前,就像是两个优美的侍女伸出请的姿势一样,可不就是传说中的迎客松嘛,那从楚国兴起的迎客松。他让人寻古松来移植,便是看到晋阳城中有人家从楚国弄了一棵迎客松种在府中,他曾去看过,瞧上去极有格调。迎客松不好弄,一棵迎客松从定型到养出枝叶,需要不少时间,叫价极贵,有钱也难买到,加上他与楚国的关系不好,没法子弄来,便让人去挖。
没想到潜入新府的人,竟懂得这一手。
忠国公暗中惊了惊。
“国公爷,您瞧,小的都记在本上呢,都是那个矮一点长得好看一点的风水先生说的。”小管事把记的小本本送给了忠国公。
忠国公翻了翻,看完之后,极为不解,正好这会儿有府丁来报,失踪的护卫都找到了,与胡三爷马车在一起,也是被绑成了粽子。
忠国公听后,沉思了好一会儿。
对方若是绑匪,却没有拿走一物,伤害一人,也没有拿三子威胁要钱。在新府所做的事,看上去似乎都极友善,对方费尽心机进来,图的是什么?
忠国公一指三子,“他们抓了你,就没有干别的?”
“有。”胡三爷回道:“他们对我严刑逼供。”
忠国公追问:“逼问你什么了?”
“忠国公府的事,晋阳府尹、王临等人的事,又问了晋阳城内各勋贵世家的事,还有问了豫王的事。”
“豫王?”
“对,问我们打算怎么对待豫王?”
忠国公一愣:“难道对方是豫王的人?”
胡三爷摸了摸脑袋,“可是,豫王不是还没到吗?”
忠国公也犯迷糊了,对方若是豫王的人,为何又放过了三子?对方知道了忠国公府的打算,该是拿三子要挟他,或者借机收买忠国公府,以对付其他势力,好在晋阳城坐稳的。
可对方,什么都没有做,忠国公府也毫无损失,奇怪,太奇怪了。
忠国公府想不明白,但对于冒犯国公府的人,他不会饶过,派人去全城搜查。
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对方一行人数不少,同伙就在昨晚歇在一间客栈里。
只是,等国公府的人围住客栈时,客栈老板说人早就走了,走了有两个多时辰。
忠国公正要派人往他们离去的方向追去,晋阳府尹突然来请忠国公前去府衙商议大事。
晋阳府衙里,晋阳府中有头有面的人物都到齐了,府尹李世昌把刚得来的消息告诉众人,“豫王到豫国了,正从浪淘江中过来,不日将至。”
众人还道是什么要紧的事要把他们全聚一起,听是豫王,一个个面带不屑,“来了就来了,难不成还要咱们去迎他不成?他真道此地是皇朝,大家还卖他皇长孙的面子?”
“咱们还真得去迎他。”府尹李世昌说道。
忠国公听出些不寻常来,问:“此话怎讲?”
“对,我们不是约好了,对他置之不理吗?一个无兵无卒的亲王,到了晋阳城,就是离了水的鱼,是死是活,还不是全得看咱们的心情?”
“无兵无卒的亲王的确用不着在乎,但是,据本官得来的消息,豫王此行,带了几千士兵过来。”
“几千士兵?”众人一惊:“咱们从皇朝那边打探的消息是,皇朝天子并不曾发给他一兵一卒,难道我们的消息有误?”
“先前的消息没错,本官也是这会儿才知道,豫王在虞国停留了几天,虞王竟派了几千士兵护送他过来。”
这话更让在座众位纳闷了,虞王与皇朝的关系极其糟糕,皇朝皇帝恨不得弄死虞王,把富庶的虞国收回去。而虞王不止一次对各诸侯王说,那皇朝的江山本是他父亲的,只是被当今天子给借了去,天子死了还给他才是正统。
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
按虞王对皇朝的不满,豫王经过虞国,该诸多刁难才对的,怎么反过来派士兵护送?
王临公子说道:“漳王刚给本公子送了加急的消息,漳王得知豫王要经过漳江,本想动手让豫王出个意外,查到虞王派兵护送,这才不敢轻举妄动,让他们安然过去了。”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1646章 仪仗
忠国公猜测,“莫非是虞王怕水匪拦路,又猜到漳王会暗中下手,这才派了兵护送豫王到豫国?”
“水匪?虞国官匪勾结,又有说虞王暗中也养了一支水匪,谁知道谁是官谁是匪呢。”
“不管怎么说,事实真相如何,咱们要商议的是,带着兵马前来的豫王,不同寻常,为谨慎起见,得要想个法子应对。”
忠国公想了想,说:“就依李大人的意思,咱们主动出城去迎接豫王。”
“这是要我们放下身段,奉他为大王,受他差遣了?”王临不满说道。
忠国公狡猾地一笑,“这是试敌。几千士兵,没一个诸侯王会舍得送人,更别提与皇室有隙的虞王。先试准是不是护送,若是,等士兵一走,还不是由得我们作主?”
“忠国公之言,就是本官之意。”李世昌说道。
“那我们……”
“今日回去准备,明日一道去迎驾,船我已经备好了。”李世昌说道。
“要坐船?李大人的意思是要我们巴巴地赶去浪淘江迎驾?这也太瞧得起他吧?咱们可不是怕他,而是看在虞兵的脸面上!”
老奸巨滑的李世昌说道:“既然决定了要把姿态表出来,就尽量做到最好,把姿态放在最低的位置。众位别急,一旦确定虞兵何时离开,届时如何打算,便可尽看各位的心情了。”
忠国公多了一层顾虑,“如果虞王与豫王私下交情好,只怕豫王这边出事,虞王必会出兵。”
“忠国公多虑了。”王临自信说道:“本公子曾去过漳国,漳王亲口与本公子说过,虞王有推翻皇朝之心,并且与许多诸侯国都有往来,暗中也在资助一些与皇朝对抗的诸侯国。先前皇城几位皇子大乱,更少不了虞王的推波助澜,如今上位的九皇子,据说早就与虞王暗中结了盟。”
“王临公子的话,本官可以作证。”李世昌出身世家,李家在虞国那边也有一脉分支,知道的东西不少。“虞王是无利不起早之辈,就算他与豫王暗中有交情,只要许之以利,必会倒戈。”
忠国公听了王临与李世昌的话,仍然面带忧色。忠国公与楚国之事牵涉甚多,而豫王妃又是宓中昱之女,他不得不防。
忠国公决定明日与众人坐船迎驾前,先给两个儿子送信,让他们调遣大军,暗藏在晋阳城外。只要一有不对劲的地方,立即举兵造反。
想到手中的两万兵马,忠国公定了许多。即使有几千虞兵相助,在人数上他稳压豫王一头。一旦兵变,以忠国公府在晋阳城盘根错节的关系,胜算十足。
忠国公府是晋阳城的老派贵族,人丁兴旺,姻亲几乎遍布整个权贵圈子。
还有宋国,与他暗中订有盟约,姜国那边,他刚送了一个孙女给姜文公做小妾,必会乐意相助。豫王一死,几个接壤的诸侯国,会极愿意多占豫国的城池。
为防豫王突然发难,忠国公多长了一个心眼,献计给众人,在他们的船后,另藏兵马,以防不测。
这一点,得到众人的赞同,如此一来,两手准备,才真正是有备无患。
浪淘江上,几艘大船朝着晋阳城的方向驶去,走在最前头的,是一艘高达三层的楼船。
在楼船后面,跟随的船便是萧溍从漳国乘来的船。再后面的几条大船,是载着虞兵的船只。
从晋阳城回头与众人会合之后,萧溍留在这边的人手也到了一部份,这艘楼船以及几百私兵便是萧溍留在附近的人手。
萧溍在楼船上,任命手下的将领。
按皇朝法例,郡王只有两百名侍卫的名额,萧溍手头上的人手再多,也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但在封为亲王之后,便有一千人的配额。这配额,自是法例上的,在皇城,是没有哪个亲王敢配满的,要不然,皇帝这么多儿子,一个个都在府里养了一千的私兵,联合起来,皇帝能安心吗?
至于出了皇城,皇帝想管也管不着了。
萧溍从皇城离开时,就借了一千亲卫的名额,把追随他的旧属算入这配额里头。
如今到了豫国,藩王拥有兵权,萧溍便不用顾忌,直接把暗中养的兵召集过来,过了明路。
亲王护卫军,朝廷是设有军职的,并有专门管辖的机构,分为亲事府与帐内府,各设典军二人,正五品;副典军二人,从五品……
萧溍看了下名单,尚有几人未到,但可以先任命好,待建立王廷后,这些有亲王府官职的军官,便有名正言顺入朝的机会。
这也是把私兵洗白的一个极好手段,往后这些人的出身,就是亲王府出身,而不是草莽之辈。
“王妃,还有一日,就到晋阳城了。”靳嬷嬷把备好的亲王妃服捧过来,给宓月掌眼。
宓月看了一眼,见没有什么出错后,让魏紫收好,明日入城再穿戴。
“明日就要入城,晋阳城的情况很复杂,你们得要谨记,绝不可随意离队,谨守职责。”
“奴婢遵命!”
小宓熙跑了过来,冲到宓月跟前,叫道:“姐姐!又来了一艘大船!”
宓月走到窗口望去,便见来船上面竖起了一个旗帜,上面书着豫字大旗。
小宓熙踮脚望去,指着那站在船头的武士说道:“姐姐,我记得那人,跟咱们一起游过泳。”
宓月笑道:“你记性倒是不错。”
来的这艘船,也是萧溍的私兵。
萧溍在这边藏了不少兵马,也藏了不少家业,虞王那些被搬空的宝贝,就是由这些私兵保管的。当时她教庄卫水功时,这支私兵来了几个头领来学。
萧溍将到来的兵点了点,有三千人,加上后面借来的八千虞兵,他对即将的入晋阳城有了更足的打算。
“传令下去,摆仪仗!”
命令一下,楼船便立即行动起来,把仪仗抬了出来,一样一样地摆出来。
亲王仪仗有令旗一对,清道二对,刀盾一十对,弓箭二十副……
残王邪爱:医妃火辣辣 第1647章 天威难测
旗、鼓、钲、锣、笛等等,东西极多,光这副亲王仪仗,就占了行李的好一部份。
当仪仗亮出来,整座楼船都气势非凡起来。
那在风中招展的旗幡,令江边的豫国人纷纷驻足望去。
“那船是什么人坐的?好是气派!”
“比当年荆王出宫还要气派呢!”
“不用说了,看那旗幡上的颜色,有黄绫等物,这是只有皇室才能用的颜色,来人必是从皇朝过来的王爷无疑。”
“咦?皇朝来的王爷,莫非是豫王到了?”
荆国改为豫国,封豫王,这个消息早已传遍了豫国,一见这仪仗,江边百姓便知道,他们的新大王到了。随着他们的奔告,越来越多人知晓豫王来了。
虞兵大船上,君莫笑走到了船头,眯着眼睛望着前面的亲王仗仪,足足出神了好一会儿。
副将李兴上来,啧啧赞叹:“这就是亲王仪仗?当真威风!据闻先王从皇朝过来时,也是带着一副亲王仪仗,威风凛凛地来到虞国。这件事,一直为虞国百姓津津乐谈,我只道再见皇家仪仗,得要攻打进皇朝才能过这个眼福,没想到今儿得见了。”
君莫笑只是嗯了一声,目光仍望着那仪仗出神。
李兴悄声说道:“我听闻,大王私下也打了一副仪仗,是照着记忆里先王的那副打的,可惜,大王不能用,不然——”
不然依虞王好显摆的性子,时不时都会带着那副仪仗在大街上招摇。
君莫笑终于说话了,“大王没有皇朝的册封,只能用藩王的仪仗。皇家仪仗,是宗正寺发下来的,每副仪仗都有专造徽记,死后还要收回去。先王的仪仗在薨逝时,陪葬到陵墓里了,皇朝派人来要,无功而归……”
李兴说道:“皇朝虽然样样怂得很,但不得不说,这面子上搞的一套套,很能唬人。”
“怎么说,萧家也做了几百年的皇帝。”
李兴看出些君莫笑与平时的不同,他虽是个糙汉,也有细心的一面。“将军想起在皇朝的君家了?”
“几十年前的事了,有什么好想的。”君莫笑淡淡地说道。
君家,在皇朝是武将世家,家族最早追溯到皇帝建立的时候,是帮着萧家打下江山的功臣之一。
不同于其他功臣都分封藩国,君家一直以来对皇朝忠心耿耿,是皇帝最为信任的武将之家。
几十年前,先帝担心幼子安危,把最忠心于他的君倾大将军指给了幼子虞王,守护虞王。
君倾,便是君莫笑的爷爷。
小时候,君莫笑不止一次从爷爷口中听到关于皇朝的事,也听说了一件件关于君家列代对皇族的忠诚故事。
对皇朝,对皇族,君莫笑脑海里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如今看到前面那艘楼船,那气势不凡的皇族天威,影子仿佛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
良久,君莫笑的目光才从仪仗离开,落在那换上亲王卫服的侍卫身上,一个个英武抖擞,英姿挺拔,透着一股不可战胜的锐气。
君莫笑回头看到自家船上这些嘻嘻哈哈,跟个痞子似的兵,莫名觉得有些屈辱。
难道他君莫笑带出来的悍兵,还不如皇朝那些没见血的软虾子兵吗?
他怒而喝道:“都给本将立起军威来!本将养出来的是兵,不是痞子流氓,别当了几天水匪,就把自己是兵的事给忘了!收起那副漫不经心,立即归队!”
八千士兵,在君莫笑的喝声中,渐渐地,纪律严明,显出虞国第一军的彪悍来。
李世昌带着众人上了船,为了显得他们有诚意,特地把大船弄得张灯结彩,远远一看,还道是去迎亲的。
“这阵仗,咱们够给意思了吧?”
“估计豫王见了,感动得要落泪呢!”
“还别说,真有可能的,据说豫王年纪不大,前两年才成亲,被老皇帝给驱逐出皇城,一路又风餐露宿的,估计这会儿心里委屈得不行,一看咱们的热情,激动得把咱们当家人了。”
“哈哈哈,若豫王是这样的毛头小子,往后老夫就少刁难他一些。”
“你们想多了,越是年轻的小子,越是容易冲动,到了晋阳城,建立王廷之后,必是要掌控豫国的。到时年轻气盛起来,是一刻也不能忍的。”
“他不忍,难不成我们忍他?要斗就斗,谁怕谁?他就是一头龙,至了晋阳城,也得在咱们这些地头蛇面前盘着!不然,老子咬下他几口血肉来!”
这话把众人的心里话说了出来,一个个笑而不语,显然都没有把即将到来的豫王放在眼里。
一艘小船如箭一般朝他们驶来,小船上的人,正是李世昌先派出去的探路小兵。
船上立即放下绳索,让小船上的探路小兵上来。
那小兵一上船,便朝李世昌禀道:“大人,豫王到了!就在前面!”
“能确定就是豫王吗?可别把商船商队当成了豫王的船。”李世昌说道。
小兵回道:“小人可以断定,就是豫王之船,船上摆起了仪伏,那气势可大了,只瞧一眼,就知道是皇朝来的豫王殿下!”
“仪仗?这会儿就立起仪仗了?这儿离晋阳城还有一天的路程呢?”李世昌生了疑心:“莫非他猜到我们要来迎他?”
忠国公摇头说道:“本公看不像,立仪仗,应该是宣威,宣告豫国人,豫王驾到。”
王临点头说:“忠国公的话有理,一般皇家人出行,到地方时,会提前把仪仗亮出来。”
仪仗一亮,除了宣威外,还有清道之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