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隋第三世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碧海思云
这时,一名宦官走了出来,行礼道:“太子殿下,圣上宣晋见。。”
“好!”李建成收回心思,快步走入了御书房。
李渊乐呵呵的说道:“应该遇到世民了吧?”
“正是!二弟向儿臣道歉了。”看到父皇欢欣的模样,李建成心下苦涩,情知李世民以退为进的苦肉计成功获取父皇之欢心。
李渊捋须大笑:“他早就应该向皇儿道歉了,对于他的觉悟,朕很欣慰。”
李建成闻言,勉强一笑道:“父皇,从晋阳起兵至今,我们兄弟姐妹各忙各的,这几年没有聚过一次,大家都生份了许多,而且很多误会也是往往由生疏所发生,儿臣这个当大哥的,想好生宴请一下兄弟姐妹,畅述同胎情义,以消除这份年长日久形成的生疏。恳请父皇批准一天假。”
“好,好,好!”李渊顿时龙心大悦,心花怒放的说道:“你准备好了,朕随时都可以批准,到时候,朕这个当父亲的也要出席。不过咱们事先申明,到时只聊家常,不谈国事。否则的话,我这个当爹的可饶不了你。”
“请父皇放宽心。”
李建成笑了一笑,转而问道:“二弟是为关陇权贵之事而来?”
“正是!”李渊点了点头,“他还针对当前危机提出了三个解决的法子,朕一时半会之间有些举棋不定。”
李渊也不废话了,直接就把李世民的上中下三策说了一遍,最后道:“朕倾向中策,皇儿认为呢?”
李建成满心不高兴,自己稳定发展的战略到了李世民嘴里,居然沦为下下之策了,不过他也知道经过父皇这一闹,近期确实不可为了,看了堆得高高的请命书,心下无奈长叹。
迎着父皇期待的目光,李建成思忖一会儿,才说道:“父皇,二弟这三策各有其妙,但不管哪一策,都关系到我大唐的生死存亡,儿臣一时之时也无法优劣,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不如请相国、尚书和大将们一起商议。大家群策群力,必然选出最稳妥之策,并能完善到万无一失。”
这话也提醒了李渊,失笑道:“皇儿所言极是,朕几乎把政事堂忘了。对了,窦轨怎么说?”
李建成苦涩道:“窦相国说他感染风寒、不良于行,拒不受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之职。”
李渊脸色顿时铁青一片,拳头紧握了起来,发出一阵愤怒的咆哮:“嘿,好一个感染风寒,好一个不良于行!朕看他是要和独孤派联为一体,让关陇权贵以一个整体来跟我皇族对抗到底。”
“父皇息怒。”李建成面露无奈之色:“他们是吃准我们不敢内乱才如此过分,这件事由儿臣承担责任好了,儿臣去跟他们谈,就说是儿臣表述有误,让他们放心。”
李渊脸色更加难看了,长子是自己的继承人,他低声下气上门解释,实则跟自己登门没什么区别,这是皇族尊严和威严的丧失,这一退,以后关陇权贵会更过分,但当下的时局却不得不尔,好半晌,才语若寒冰的说道:“今日之辱,朕会深深的记在心上,委屈皇儿去平息此事。”
“喏!”父皇的对关陇权贵的杀机,让李建成深感担心。
……
祝大家开开心心的度过美好新一周。





大隋第三世 第545章:廷议
不久,李渊在武德殿偏殿召开了军政会议,由太子李建成、晋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相国、大将军、各部尚书,以及内史侍郎封德彝等人参加,相国窦轨“生病”不来,其弟右屯卫大将军窦琮、民部尚书窦琎却是参与了,而独孤派则由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将作大匠于筠作为代表。
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众人分坐两边,各有坐榻,人人挺直腰板,神情肃穆。
“诸位爱卿,事到如今,朕也不藏着掖着,实实在在的跟大家算笔账,什么账?隋军人数。朕现在就自西向东的一一数出来,让大家有个心里准备,同时,也是让大家了解到暴隋亡我大唐之心。”
高高坐在玉阶龙榻之上的李渊,对众人缓缓的说道:“暴隋在我大唐边境陈兵数十万,西北方向有三个军团,首先是临洮郡的隋军第十军,人数四万,主帅是薛万彻;其次是汉阳第九军,人数四万,主帅是王伏宝;第三、是汉川第七军,人数六万,主帅是尉迟恭。正北的关中京兆、上洛则以郡兵为主,往少里算都是六七万。而在淅阳、南阳分别是薛万均的第七军、杨善会为首的第五军、秦琼为首的第二军,此为暴隋的主战军队,各军满编六万,不算奴兵在内,至少有三十八万人。其他地方估且不说,单是荆襄方向,就有三大军团,人数高达二十万,这里的压力无疑是最大的。”
众人事先知道要商议的内容,事实上也都知道下一步要来攻打荆襄,但是当李渊说出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数字时,莫不感到心惧。
“前方之敌声势浩大,朕找不到获胜良机,这才迅速退回襄阳,若是长期对峙于南阳,那么隋军便会从其他地方攻入兵力空虚的大唐腹心,所以朕必须将这支军队完整带回襄阳,应对可能出现的敌军,只有保证自身安全,才能再说其他,否则的话,敌军便会长驱直入,灭我大唐国祚。”
一些人听了,也默然点头!李渊为保有生之力,果断撤军,也无可厚非。
高坐上首的李渊见众人露出理解之色,不由满意一笑,他将隋军的数字数出来,虽有涨敌人之威的嫌疑,但这是铁打的事实,等会谈到军事部署的时候也会说出来,索性率先借隋军之浩大,为自己的不战而退的举动洗白,“现在国难关头,大家畅所欲言吧!无论说什么,朕都不会计较什么。”
李渊这回学聪明了,没有急着把李世民所定三策说出来,事先也没有与任何一个臣子说,而是准备看看大家的意思。
见迟迟无人说话,相国萧瑀走向道:“圣上,就由臣来抛砖引玉吧。”
“萧相国请说。”李渊双眼饱含鼓励之色。
“谢圣上!”萧瑀拱手一礼,然后说道:“李密前不久也遣使朝唐,陈说唇亡齿寒之理,希望两家携手,共抗暴隋,微臣认为暴隋势大,非一家可敌,可以联合李密。若是隋军来犯,让他为我大唐牵制一定兵力,同理,若是暴隋伐魏,我大唐亦振兵响应。”
“臣,附议”
“末将,附议。”
众人纷纷支持。
李渊点头道:“李密是个聪明人,深知坐视大唐败亡的下一步就是他了。礼部立刻派人联系李密!”
“喏。”
“等等!”只见另一名相国刘文静站了起来。
“刘相国,怎么了?”李渊好奇的问道。
“圣上,暴隋南下之后,发展势头令人震惊。微臣觉得光是一个李密还不够。”刘文静肃然道。
李渊问道:“萧铣、杜伏威皆为暴隋效命,这天下,除了李密,还有谁可以与朕抗隋?”
“萧铣!”刘文静淡淡的说出了两个字。
“萧铣?”
“萧铣都已归降隋朝了,这怎么可能?”
“……”
众人惊讶出声,圣上都说萧铣是杨侗的人了,刘文静现在居然说要联合萧铣?这不是开玩笑吗?
“刘相国确实没有说笑吗?”李渊颇为期待的看着素有奇谋的刘文静。
“当然不是!”刘文静肃然道:“萧铣寡恩绝情,猜忌之心极重,而且还是杨侗必杀江南士族,我们可以利用他的这些缺陷,派善辩之士光明下大去游说,并许以重利,就算不能拉拢过来,但也可以大张旗鼓的说他已经和我大唐联合抗隋!”
“反间计?”李渊双眼一亮。
刘文静点头道:“杨侗看透了我们的反间计,但多疑的萧铣却害怕遭到清洗,只能跟着我们一起隋抗!就算不成功,反正我们也没有损失。这策也适用于杜伏威。”
“哈哈!好!”李渊大笑着看向礼部尚书温彦博,道:“依朕之见,萧铣那里非温尚书出马不可,杜伏威就派善辩之士过去。”
“微臣遵命。”温彦博慨然道
“林士弘也需要联络。”刘文静接着说道。
“不错,此时的暴隋,就如当年的大秦,不,比大秦还要可怕,需要各路诸侯同心齐力。”萧瑀大表赞同。
“好!一并联合。”
“喏。”
“联络盟友一事由礼部负责,接下来,该到我们自己的了。”李渊说完,看了李世民一眼。
“儿臣有三策呈献父皇……”李世民会意的起身,把三个应对之策一一的详细说出。
李渊故作思索之色,表现出来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让大家三选一。
众人也知道不可能选择放弃荆襄的下策;如果李渊有魄力就选上策,但风险太大,要是陷入关中,十万唐军就会成为瓮中之鳖,搞不好被隋军吃个干净。如果求稳则选中策了。
这时,陈叔达说道:“圣上,臣首先明确一下态度,荆襄不能失,失去了荆襄,就只剩下巴蜀了,我们恐怕支撑不了三十万军队,所以臣支持中策,朝廷需要派兵支持舂陵,但在细节上臣有不同意见。”
李渊说道,“有不同意见尽管说。所有不同意见,朕都听。”
“关键就是中策所用的十万大军,晋王殿下的意思是支持舂陵七万,支持竞陵三万,但问题是除了晋王在淅阳的四万军队,襄阳方向只剩十三万左右的军队。首先安养县不能少到五万,京城至少也要留下五万,那勉强挤出来的只有三万军队怎么分?”
陈叔达的意思是巧妇难倒无米之炊,顿时引来一片私语。
李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十三万军队确实不少,但他之前忽略了襄阳本身的防御,如果抽了走了十万,人家还打什么舂陵?直接奔着襄阳杀来就好了。
李世民也承认道:“陈相国的分析很有道理,但调十万军队已是底线,因为现在竞陵和夷陵兵力空虚,驻军只有一万五千左右的郡兵,还住要集中在竞陵,如果没有三万军队去防御,一旦隋军和萧铣合兵,从夷陵进入巴东,巴蜀和荆襄就被一刀两断,另外,隋军在淅阳和南阳的兵力少说也有二十万,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他们处于随意调动的一方,而我们只能被动防守;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十几万人攻打舂陵的局面,况且隋军还有奴兵,陈相国,十万大军,其实很是保守的数字了。”
李世民这话给大家一种捉肘见襟的感觉,大唐明明还有三十万大军,到头来居然无兵可用。
陈叔达沉声说:“如果这样的话,只能再征兵了。”
他话音刚落,窦琎和独孤怀恩独孤竟同时冷笑出声,李渊想到两派两人以请命书要挟自己一事,顿时一肚子的气就冒了起来,不过刚才他已经说畅所欲言,不能言而无信,只得忍气道:“窦将作,你有什么建议吗?”
窦琮起身道:“圣上,微臣觉得陈相国说的募兵,想当然了?”
大家闻言默然,这几年募兵太狠,前后强征的军队不下五六十万人,差点就到扫地为兵的程度了,如果再次强行募兵,恐怕民间就会造反了。
独孤怀恩也说道:“窦将作说得不错,现在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已经不多了,我也担心强行募兵会使得民众大量逃入隋境,从而引发更大危机。”
李世民道:“独孤尚书和窦将作说得确实有道理,不过现实就是这样子。如果不募兵,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与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隋军一步步蚕食荆襄大地,还不如干脆利落的退入巴蜀。所以我们必须在募兵和不募兵之间作出一个决定,募兵就执行中策。不募兵就执行下策。”
独孤怀恩、窦琎寒着脸不说话了,李世民的态度很明显,不募兵那就迁都,将战火把巴蜀引,大家一起死在巴蜀好了。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李建成说道:“如果募兵,就只能在巴蜀招集,因为荆襄这边即使有也不多了,同时这也是以防万一,能够及时就近的补充军队。我想,以从未经过战乱的巴蜀而言,招募七八万军队并不是难事。”
被允许参与的李孝恭说道:“圣上,我之前败在襄城的军队九成是荆襄人,也就是说,巴蜀方面实际并没募集过多少军队,说扫地为兵实在太夸张了。”
这下,独孤怀恩和窦琎更没话说了。
李渊见二人都没说话,便点头道:“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这么决定了,先调七万大军紧急援助舂陵,另外在巴蜀招募军队十万,把人数分摊到各郡、各县,每个人必须完成募兵数量,否则就别当太守县令了。”
但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谁可为帅?
这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向李世民望去,但李建成却认为李孝恭比较合适,一是李孝恭常年在荆襄,对这里的地型比谁都熟悉,二是李世民太强势、太激进了,未必能够听从柴绍的意见,所以李世民去的话,一定出现将帅不合的局面,这样反而会失败得更快。
“父皇,儿臣推荐孝恭率军援救舂陵,孝恭极有谋略,且一直在荆襄作战,熟悉地型地貌,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萧瑀也支持道:“圣上,臣赞成太子提议。”
“父皇,儿臣也认为孝恭是最适合的人选。”李世民残破的军队还在淅阳,也不想去舂陵被动防守,再次经受隋军的狂轰乱炸。他现在急需一场胜利挽回他的声誉,在隋军这边很难捞占便宜,只能打萧铣的主意,如果萧铣不加入反隋同盟,那么他便当一当竞陵方向的主将,只要剿灭了萧铣,开疆辟土,就能够挽回他东征失败后损失的声望。
李渊点了点头,对李孝恭说道:“孝恭,朕今日恢复你之前的一切职务,并任命你为行军元帅,率领七万大军援助舂陵,总统揽舂陵战局。”
“末将遵命!定不负圣上重托。”李孝恭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




大隋第三世 第546章:图穷匕现
天下各大势力中,萧铣目前是大隋之外势力最大的一支,强盛时期,他的疆域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北至荆州,沃野数千里,牢牢的占据了荆襄这个产粮重地,军队在巅峰时期,高达四十万,风头一时无双。
但真实如何,只有萧铣心知肚明,军队虽然号称四十万,但大都是乌合之众,装备简陋,战力极其低下,能战之士只有五六万人,这也是他的根基所在。而数千里疆域数的那些太守、县令也只是表面上接受他的统治,实际上各郡都是国中之国,军政之权全被地方豪族把持,他的政令只对长江以北有效,内部存在的问题,也是他老挨林士弘打的主要原因。
这天,萧铣于皇宫之中接待了到访的大隋礼部尚书杜如晦。
杜如晦是从洛阳来的,到了南阳之后,由一万精骑护送入境,规格相当高调,这未尝没有威慑之意。他的主要任务是让萧铣表明态度,如果萧铣继续在降与不降的问题上模棱两可,那隋军就直接拿下义阳、汉东、安陆和永安四郡,从而对舂陵唐军就进战略包抄。
“萧公,唐军在舂陵集结了十多万精锐之师,形势相当危急,圣上担心来回交涉耽误时间,所以直接派精骑入境,事先没有商量,请萧公见谅。”
“哪里!我怎么会怪圣上,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杜尚书的到来使我不用担心北方的唐军了。”
“萧公鼎盛之时,拥有精兵四十万,雄踞南方,风头无双,怎么没从各郡调集军队吗?”
“冷暖自知!冷暖自知!”萧铣长叹一声,苦笑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用隐瞒杜尚书了,我的四十万大军包括了很多很多僚蛮部落的军队,实际上他们并不接受我的统治,也指挥不动这些军队,之所以把他们纳入管理范围,一是营造出浩大声势、震慑四方,二是安抚僚人,让他们不要在我身后搞事。而我能够掌控的军队实不足十万人,这里至少有一半在南方维护地方安全,如果地方无兵,我很担心被桀骜不驯的僚蛮人洗劫,这样一算,我能调动的军队只有五万人左右,其中三万部署于南郡,两万部署在安陆,而唐军却忽然在舂陵部署了十多万人,压力真不是一般大。我以为他们打不在朝廷大军,又调头来对付我,寝食难安呐。”
看他满布郁闷之色的脸,杜如晦不禁莞尔。其实这种事情唐军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们每次败给大隋,就拿萧铣出气,当唐军的士气上来了,又去北方和大隋干仗,战败之后还是转过头找萧铣出气。唐军这样欺负人,萧铣能不郁闷?
“萧公也不必担心,唐军出舂陵郡的时间太晚,出其不意的战机已经消失,唐军现在想歼灭你们并不现实。实际上,李渊从南阳张惶逃窜至襄阳,便迅速打造汉水防线防备朝廷大军,他以为汉水是天险,朝廷大军过不去,而舂陵的白水却没有汉水宽阔,因此派李孝恭驰援舂陵,他首要之敌是朝廷大军,而不是你们,唐军要是从城里出来攻打你们,正好给了朝廷歼敌于野外的良机。圣上就是让我告诉萧公,这个对峙不会太长,半年到一年之间吧!希望萧公做好准备,尤其是自身的粮食要保证。”
萧铣说道“荆襄是产粮重地,这个问题倒是不大,我们早有与唐军长期对峙的准备,因此在南郡、安陆等重要地方都囤积了粮食。对了,圣上也在南阳吗?”
“圣上嫌战争规模过小,觉得打着没意思,便拿伪唐淬炼练将,像罗士信、薛万均、秦琼等人,都要在战争中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帅才。”
“……”萧铣听得眼珠子都快掉了,罗士信、薛万均、秦琼这三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个个都有不凡的表现;尤其是搞死了几十万突厥精锐的秦琼,在杨侗眼中居然还不是帅才,这心,得有多大啊?这要求得有多高?
旁边聆听的岑文本问道:“不是说朝廷要打李密吗?”
杜如晦微微欠身道:“朝廷确实是决定先打李密的,可薛万均大将军一不小心就打破了朱阳关,所以这边稍微快了一些,至于李密那边依旧在打,只不过进展稍微慢一些罢了!”
岑文本愣了一下,又问道:“朝廷决定同时对付二李?”
“很难吗?”杜如晦反问。
“……”岑文本感觉没办法聊下去了,他们被李唐、林士弘蹂躏得死去活来,而在杜如晦这话之中,最强的李渊和李密都成了小孩子,一推就倒。
这时,有侍卫来报:“梁公,唐国礼部尚书温彦博来访。”“呃?”
萧铣、岑文本尽皆一愣。
杜如晦将二人的脸色都看在了眼里,起身笑道:“我回避一下吧。”
“不必!”萧铣十分精明,他知道如果杜如晦回避,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反之,杜如晦全程看着听着,就什么问题都没有。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杜如晦复又座下。
萧铣微微点了点头,道:“让温彦博来见我。”
“喏!”
不一会,温彦博独自一人来到了殿内,看了主位上的萧铣一眼,行礼道:“唐使温彦博,参见梁国皇帝陛下。”
“唐使误会了,我现在是大隋的江陵郡公。”自从决定归隋,萧铣已经去了帝号,但以杨侗册封的江陵郡公自居,还是第一次,原因嘛,自然是因为旁边有个杜如晦。
“江陵郡公”
听到这个封号,温彦博眼中顿时精光一闪,立刻一脸郑重道:“拜见江陵公。”
萧铣示意道:“先生请坐!”
“谢坐!”温彦博施礼入座,目光不自主的分别看了岑文本、杜如晦一眼,都不认识,而且杜如晦因为赶路的缘故,也没有穿大隋的朝服,致使温彦博以为对方是萧铣的臣子。
“唐军陈十余万精锐之师于舂陵,眼下交战在即,唐皇却遣先生为使,不知有何指教?”萧铣问道。
温彦博拱手道:“萧公误会了,我大唐并非与萧公为敌,实乃是要与暴隋决一死战,在下此来,便是向萧公说明缘由,以免伤及两国和气。”
“和气?”萧铣嗤之以鼻,“唐军动不动就入境侵犯,侵占我大大量国土,伤我将兵无数,我不知道和气何在。”
说到这个萧铣就冒火,争霸天下是你死我活之事,你灭了我我也认,可你李渊专门拿我的兵来练兵,这就过分了。
“圣上让在下过来,便是消除误会的!为表诚意,决定将夷陵、竞陵等原属于萧公的国土尽数归还。”
“如何归还?”萧铣脸上露出一丝意外。
“等我军击溃隋军之后,便会一一归还。”
萧铣气坏了,这跟白说有什么区别?打败了隋军,李渊会退给我才怪,不过他也没发火,沉默了一阵后,问道:“不知唐皇需要什么?”
温彦博摇了摇头:“圣上只需要一个坚定的盟友,说句直白的话,若我大唐没了,贵国也是危在旦夕,萧公才学过人,必知唇亡齿寒之理。”
岑文本问道:“那你们为何不去找林士弘和李密?他们难道就不是坚定的盟友了?”
温彦博说道:“在下也不必瞒萧公和两位先生,以前有王世充和窦建德在侧,暴隋无法安然南下,我军夺取河洛,作为缓冲,徐徐图之,必可挥师北上,但如今暴隋实非一家可敌,若我南方各种诸侯继续攻伐,不抱团取暖,必定让暴隋一一歼灭,此时正需要天下英雄合力,挫败暴隋,也因此,圣上准备联合天下英雄抗隋,除了萧公,李密、林士弘、孟海公也在邀请之列,并已取得共识,只要联盟一成,必可击溃暴隋。”
“呵呵!”这时,一阵满是嘲讽之意的笑声在殿内响起,温彦博转而望去,只见杜如晦满脸不屑的看着温彦博,道:“李渊真是给了好大一个梦。”
“你是何人?”温彦博凝视着杜如晦。
杜如晦拱了拱手,道:“在下乃是大隋检校礼部尚书杜如晦,很是巧合,在下也是刚到未久。”
1...240241242243244...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