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桑非白
“嗯。”
萧姝得了准话,心中稍安。
余大夫人派人送她出门,然后去了书房,找自己的丈夫余大老爷。
余大老爷听完了事情原委,皱了皱眉,道:“二弟虽冲动,但还分得清轻重。不过你的顾虑也有道理,呆会儿我便与他谈谈,决不许他做出对家族不利的事。”
余二夫人知道自己丈夫的脾气,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余家正值风雨飘摇之际,他断不会为给女儿撑腰而置余家于水火之中,所以她直接回了娘家。
“娘,伶儿无端受此羞辱,我怎能咽下这口气?”
余二夫人抹着眼泪,“那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从没受过半分委屈,我连打骂一句都舍不得。那江家一低贱平民户,竟这般打她的脸。要不是我拦着,她怕是都活不成了…老爷一心想着他的官途,不肯给伶儿做主,我实在没办法,只能来找您了,您一定要给伶儿做主啊,娘…”
卢老夫人看着她哭泣,轻轻叹一声。
“你们当初有心和江家联姻,但说到底此事未曾戳破,知道内情的也就余家人。为了整个余府的名声,也不会有人糊涂到外传。至于江家,不过就是小门小户,自知配不上,另配良缘,又与你们何干?不曾下定过,他们也不敢乱说。此事你又何必揪着不放?”
“娘!”
余二夫人继续抹泪,悲戚道:“老爷无端请江沅入府,我又去萧府打探消息,那邱姨娘和江夫人是姐妹,哪还不知咱们欲结亲的心思?江家不过小门小户,我余家肯将女儿下嫁,是江沅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他却宁可娶平民女子,也不肯娶我的伶儿,这便是羞辱。不过一个区区六品翰林修撰,便如此的清高自傲目下无尘,这分明就是挑衅。娘,我如何能忍得下这口气?”
这就是强盗逻辑。
合着余家看中江沅做女婿,江沅就得千恩万谢的接下这个‘大馅饼’?
江家又不曾直接上门拒绝,这面子都是自己挣的,她自个儿要上赶着去结亲,丢了脸也不关人家的事。却还端着苦主的模样,来兴师问罪,妄图加以报复。
卢老夫人知道女儿的性子,此刻道理是说不通的。
“你早该听我的,好好的世家贵女,哪怕是嫁个小官,也比一个商户好。江家再是家大业大,能比得上贵妇的体面?你忘了当初联合你那小姑子贪萧府中馈被揭穿后,受的罪了?人家都是吃一堑长一智,你怎么就好了伤疤忘了痛?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女儿家脸面最重要。”
余二夫人被母亲揭短,神色羞愧。
“娘,都是些陈年往事了,您还提它作甚?”
“是陈年往事,可你记不住教训啊。”
卢老夫人摇摇头,“好好的大家闺秀,非得贴一个平民,当时你夫妻二人怎么就没觉得丢脸呢?照我说,这亲不结才好。江家有眼无珠,伶儿可算是逃过一劫,正好另觅良缘。你非要计较,岂非闹得人尽皆知?到时候人人都说,余家闺女倒贴平民小户遭拒,不甘屈辱事后报复。那你夫妻二人不光脸面没了,姑爷的前程也尽数化为乌有,还有闲哥儿,清姐儿,一辈子都得搭上。伶儿怕更是得一根白绫了事。这便是你想看到的?”
“娘…”
余二夫人还欲哭诉,卢老夫人已道:“好了,这事儿到此为止,别再惹是生非了。也别想着去你哥哥跟前哭。你婆母如今缠绵病榻,作为儿媳,你不在榻前伺候汤药,成天到处串门,早已落了不孝的名声。再这么下去,你也别想着给伶儿说亲了,她就等着你婆母病逝,乖乖的守三年孝再议亲。”
“那怎么成…”
“不早了。”卢老夫人不为女儿的眼泪所动,“你婆母还病着,伶儿又伤了颜面,怕是郁郁不快,你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可不清闲,我也就不留你用午膳了,回去吧。”
余二夫人没想到母亲竟如此心狠,任她怎么说都不肯帮忙。哥哥…母亲都这么说了,哥哥也必然不会松口。
她咬咬牙,眼神幽怨。
卢老夫人只当看不见。
自己的女儿,她当然心疼。但心疼也得有个度。余家现在为何置身风雨之中?还不是因为余老夫人宠女儿宠的?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她岂会再重蹈覆撤?
余二夫人竹篮打水一场空,白跑一趟,走的时候满心愤怒。回到家后仍旧不解气,将整套的青釉茶盏摔了个粉碎。
余二爷跨门而入,碎片正好落他脚下。
他皱眉,驱散了屋子里的丫鬟,抬脚走过去。
“你这又是发的哪门子脾气?”
“你还说!”
余二夫人余怒未消,见他非但没有软语宽慰,还敢质问自己,当即发作。
“当初是你在我跟前把江沅夸得千般好万般好,我才同意将伶儿许给他,如今江家另娶她妇,生生打了伶儿的脸,伶儿伤心得要死要活的。你倒好,竟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连给自己女儿出气都做不到。我还能指望你什么?干脆让我们娘俩一起死了干净,省得碍你的眼。”
第276章 迁怒(一更)
她说着便哭了起来,既怨恨又委屈。
余二爷脸色也不大好看,谁能想到,江沅一个平民进士,居然敢甩世家的脸子?虽说这事儿外界不知道,但余府上下几乎都知道内情。那些个下人还不得在背后议论嘲笑?这让余伶怎么做人?
“行了,伶儿也是我的女儿,难道我就不心疼吗?”
他走过去,扶正妻子的肩,柔声道:“但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你约束好下人,别让他们乱嚼舌根就是,再另外给她择一良婿,过不了多久,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div
div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213节
“你说得轻巧。”
余二夫人一把甩开他的手,“都怪你,也不打听清楚,就带江沅入府,给伶儿瞧见了,一颗心都扑了上去,他却又另娶他人为妇,伶儿不光丢了脸,心也给丢了。她一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哪里经历过这个?半条命都得丢了去…”
这下余二爷不知该如何劝了。
“我的伶儿好好的世家贵女,多少贵公子哥儿排着队等着求娶,如今为什么婚事艰难?难道是我的错?”
余二夫人想到江家的‘不识抬举’,以及母亲的‘冷漠无情’,害得她求助无门,女儿伤心欲绝,便忍不住心生怨恨,挖起了陈年旧账。话里话外,都在指责余老夫人和余氏。
余二爷听得皱眉,虽说母亲是有过,但如今已因小妹的死而缠绵病榻,命不久矣,他们做小辈的,还有什么可说的?
“你说这些作甚?”
“我不说这个还说什么?”余二夫人冷声道:“当初就不该上萧家闹。小妹出嫁为妇,犯了什么就该由婆母责罚。她便是仗着有娘家撑腰,才肆无忌惮。母亲一心护着,护成了个杀人犯,败坏了整个余家的名声,可怜我的伶儿才十四岁,还没嫁人,就被她连累得快嫁不出去…”
“胡说八道!”
余二爷素来对妻子还是不错的,女人有点小毛病在他看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人无完人。可若是不知分寸,只顾自己私欲,就不能再纵容了。
“你要与我论这些陈年往事,那我就问一问,当初是谁猪油蒙了心贪图萧家富贵,和小妹联手贪人家中馈?”
余二夫人心虚气竭。
“当初见你有悔改之心,我才在母亲面前替你求情,原以为你只是一时糊涂,你我夫妻一体,你犯了错,我自当也有责任。如今你若再提旧事,将所有过责都推到小妹身上,岂非和小妹一样?”
余二爷沉着脸,沉声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年若非你纵容小妹,养大了她的野心,她又岂会一步错步步错?如今余家落得这般地步,若要追究起来,你也是真凶之一。”
余二夫人瞪着他,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半晌,又掩面低低哭泣。
“好,都是我的错,你既这般厌弃于我,嫌我丢了你的脸,给余家丢了脸,那干脆一纸休书休了我便罢…”
“你又在胡说。”
余二爷见她哭得伤心,也不忍再责怪,叹息一声。
“我何事说过要休了你?只是这些话,以后别再说了,尤其别让母亲听见。小妹犯了错,已遭了报应,母亲如今也是病入膏肓。再去计较谁的责任,没有任何意义。”他语气柔和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伶儿的婚事定下来。她年纪小,对江沅不过就是一时迷恋而已。等定了亲,她也就慢慢忘了。”
“那江家呢?”余二夫人不甘心,“难道就这么算了?”
“不算了还能如何?”余二爷苦笑,“难道我还要以权谋私,去打压报复吗?给御史抓住了把柄,再来参我一本?再说,无缘无故的,我对付一个进士,这不是让人怀疑?”
这话说得简直和卢老夫人如出一辙。
余二夫人抿唇,“好,不对付江家,但是,可以用别的法子。”
余二爷又皱眉。
“你还想做什么?”
余二夫人看他一眼,没说话,起身去了隔壁女儿的院子。
余伶自打知晓江沅‘另结新欢’,便郁郁寡欢,竟是染了病,这才短短两日,脸都瘦了一圈,躺在床上,憔悴极了。
十岁的余清坐在床边,一边给她擦眼泪一边道:“二姐姐别哭了,眼睛都肿了。”
余伶只觉得悲苦,眼泪如断线的珍珠般一颗颗往下掉。
余清见了又着急又无措,“二姐姐,爹和娘一定会给你做主的,你别哭…”
余伶苦笑。
怎么做主?难道还能绑了江沅跟她拜堂成亲么?
“我现在,是整个余府的笑话了。”她声音嘶哑,带着哭腔,“那些个丫鬟婆子,小厮家丁,全都在背后议论。我还能怎么办?不如死了干净…”
“胡说。”
余二夫人走进来,听见这话,立即斥了声,“什么死不死的?不许说胡话。”
“难道不是吗?”
余伶哭得更伤心了,“全府上下都知道您和爹在准备给我议亲,也知道相中了江家,可江家另聘贤妻。我这个低就的贵女,反倒被人嫌弃,我以后还怎么见人?”
余清让出位置给母亲。
余二夫人轻柔的给女儿擦眼泪,道:“你放心,娘不会让你受委屈的,一定给你讨回公道。”
“我不要什么公道。”
余伶也是一根筋,哭着道:“他为什么宁肯娶个平民也不要我?我堂堂一个世家女,居然被一个平民比下去了。那女子就真的这般好,值得他舍弃官途捷径,也要求娶?难道我就那么不堪吗?”
余二夫人心疼的搂着女儿,“我的伶儿当然是最好的,是他有眼无珠,不识金镶玉。这种人不值得你伤心,他不会有好报的。”
余伶还是哭,“我倒是想知道,那女子究竟是怎样的天仙,亦或者是那书里狐媚人心的妖精。否则,怎会让他如此神魂颠倒?”
女儿钻进了死胡同,余二夫人只好安慰,“什么天仙妖精?不过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贱民罢了。我们伶儿是世家贵女,她连给你擦鞋都不配,你若要与她比个高低,那是自降身份,懂吗?”
她拍拍女儿的背,低声道:“听我说,娘不会让那女人好过的。”
余伶一心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母亲说的话,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除了哭还是哭。
余二夫人瞧着女儿这模样,心中更恨。
隔日她便差人悄悄打听江家到底聘娶的是谁,得知不过商人之女,心中更为唾弃鄙夷。
江沅如今好歹是个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大小也是个官。历代阁老忠臣,那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如今已沐休的周老太师及其子周言,那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只不过以江沅的出身,想要混出头,大底有得熬。但无论如何,也算是清贵门楣了。
而商人最是低贱。莫说是入了翰林院的,哪怕是个九品芝麻小官,都不可能娶商户女为妻,顶多就是纳妾,还是冲着对方的嫁妆来的。
小门小户,果然还是见识浅薄。
江沅现在在京城,若是针对他,被查出来了,确实不妥。所以余二夫人改变方针,直接对付江沅那个未婚妻严茗。
严家不是做生意的吗?
那她就让她们做不成。
严家是盐商,最重要的,便是盐引!
没有背景的商人,想要获得盐引,通常都会给县令或者知府塞一大把银子。若无盐引,便是贩卖私盐。而贩卖私盐,是死罪!
余家现在纵然不显了,但人脉还是有的。这种事,只需要吩咐一声就行了。
余二夫人直接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了当地知府。
------题外话------
要搞事了!
第277章 (二更)
江严两家的婚期定在八月,那会儿天气凉爽,新娘子长途跋涉来京城也不至于太辛苦。
这会儿严大夫人便已在给女儿准备嫁妆了。
严家是新水一带有名的富户,家财万贯。最宠爱的小女儿出嫁,尤其还是高嫁做官夫人,嫁妆自然非比寻常的丰厚。除了明面上的古玩字画绸缎首饰庄子铺面等,严大老爷夫妻俩私底下还给了她五万两银子。
“你表哥有出息,考上了探花郎,将来前程似锦,你嫁过去便是享福的命。”严大夫人已年过四十,虽已能见眼角皱纹,但五官还是能看得出年轻时候的貌美,她拉着小女儿的手,“虽说有一个继母邱氏,但你祖姑姑是咱们严家人,她会护着你的。”
严茗羞涩的低下头。
“嗯。”
声如蚊蚋。
严大夫人看着容貌肖似自己的女儿,既欣喜又感慨,“江家世代行商,你表哥如今入朝为官,改换门庭,作为江家媳妇,也少不得和一些官夫人打交道。只是江家出身低,想来会受些排挤。你以后出门做客,言行举止,得小心谨慎些。”
严茗虽自小娇生惯养,却并不是江老夫人想象的那般不谙世事。作为嫡女,又是商户出身,从小再母亲身边耳濡目染,日常出门做客也见过些世面,很多事情,还是懂的。至于管家权,她十二岁就开始学,只是还未亲自上手罢了。
“娘,我晓得的。”
严大夫人点点头,“江家人丁单薄,你表哥是长子,那邱氏带来的儿子将来成年也会单独立府,幼子江跃才七岁,尚未成年,你嫁过去便是长嫂,不会有妯娌为难。就剩个继女,不过也快要定亲了。这门亲事,算起来是咱们高攀,所以你定要谨言慎行,莫要给你表哥添乱。”
严茗依旧点头。
严家往上数,祖辈里也是做过官的,后来无奈才行商的,和普通商户还是不一样的,多少有些眼界。
严大夫人正在叮嘱女儿为妇之本分,却不知大祸已临头。
奶妈子忽然急匆匆闯进来,气喘吁吁道:“夫人,不好了,官差…外面全是官差,把咱们府团团围住了…”
严大夫人陡然变色。
“到底怎么回事?”
奶妈子神色慌张,“官府说咱们贩卖私盐,大老爷同他们理论,却被衙门的人用枷锁拷上带走了,老太爷气得晕了过去,现在官差正朝内院而来…”
“我们早已向官府购买了盐引,盖章的引根在官府立,咱们手上有引纸,何来的私盐?”
严大夫人不愧是见过世面的,到现在还能稳得住。
“不知道。”奶妈子满脸惶惑,“引纸…引纸不见了,知府大人说,府衙里也没引根,说咱们伪造盐引,贩卖私盐…”
严大夫人勃然变色,短短数息已明白,自家这是遭人算计了。严家能把生意做那么大,在官场上也是有人脉的。但所谓人脉,也都是拿钱买来的。人家若翻脸,严家的生意也是做不下去。
这就是平民的悲哀。
无权无势,永远都为人践踏。
“走,去看看--”
严大夫人话还未说完,外头已响起喧哗声。
她忙出去,满院子的下人仆役早已跪在地上,七八个官差自院门口而来,身穿青色差服,腰悬佩刀,脸色沉冷肃穆。一进来就将整个园子围得水泄不通。
奶妈子丫鬟吓得面无人色。
严茗也早已过来了,一见这阵仗,也是花容失色。
“娘…”
严大夫人脸色发白,却还镇定的拍拍女儿的手,然后走过去,先是对着捕头屈了屈膝,道:“陈捕头,不知这是何意?”
盐商都是要常年和官府打交道的,陈捕头自然也是熟人。见她一个妇人这时候还如此稳得住,倒是有些意外,语气倒也没太过尖刻。
“夫人想必已经知道,贵府贩卖私盐,已然被查获。但此案还有疑点,故而入府详查,还望夫人配合。”
他说罢便一挥手,官差们立即挨个屋子搜查。
严茗到底年幼,吓得跑到母亲身边,紧紧抓住她的手,“娘,这到底怎么回事?我们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盐商,怎么可能贩卖私盐?这一定是有人陷害…”
“住嘴!”
div
div




农门秀色之医女当家 第214节
严夫人立即呵止,对上望过来的陈捕头,她不卑不亢,道:“小女年幼不懂事,言语冲撞,往陈捕头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陈捕头深深看了两人一眼,没吭声。
院子里杂乱的脚步声,翻东西的声音此起彼伏,砸在母女俩的心上。严大夫人搂着女儿,心中纵然波涛汹涌,面上却也镇定自若。
府里的女眷全都涌了出来,个个面无人色,惊呼连连,纷纷看向严大夫人。
“大嫂,这是怎么回事?”
严二夫人比不了严大夫人的镇定,被官差一吓便两腿发软,头上珠钗碰撞,摇摇欲坠。
严大夫人抿着唇,没说话。
女眷们均一脸惶然失措,但碍于官差们的‘凶神恶煞’,尖声惊叫也慢慢平息,拽着身边人发抖。
一炷香后。
“头儿,没可疑之物。”
“头儿,我这边也没搜到。”
“头儿,没有…”
严大夫人并未因此而放松下来,自家行事素来小心,每年都花大把银子打点官府。赚了银子,知府也得好处,若有人陷害,官府那边必然会提前派人来打招呼,不可能这么直接就派官差入府索拿。
也就是说,直接针对严家的,是官府。
为什么?
匆忙之间,严大夫人没有任何头绪。唯一的希望,便是眼前的陈捕头。
“陈捕头。”她道:“我们严家世代经商,从来都安守本分,您也是知晓的,突遭此祸,必有因果,还望陈捕头告知一二,民妇一家感激不尽。”
陈捕头挑眉,笑了笑,“我等也是奉命行事,不知详情,恐无法为夫人解惑。贩卖私盐可是死罪,若严家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怕…”
严茗已经快哭了。
严二夫人语气颤抖,“盐引是官府发放的,我们卖的是官盐…”
“闭嘴!”
严大夫人冷冷呵斥。
既明白是官府有意刁难,任何分辨之词只会是不识抬举的挑衅,严家便别想再翻案。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看向陈捕头,道:“内宅妇人,没见过世面,一时惶然,口不择言,还望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夫人客气。”
商人之妇,倒是难得有这般气度。
陈捕头眼中划过几分欣赏之色,也不欲为难,只道:“冤不冤的,不是我说了算,也不是贵府说了算,还得知府大人说了算,得朝廷说了算。”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道:“今日打扰了,告辞。”
言罢一挥手,便带着官差走了,不曾捉拿任何内眷。
等官差出了门,严二夫人立即上前,“大嫂,这到底怎么回事?盐引不是大哥亲自去官府买的吗?怎么会被举报贩卖私盐?那可是死罪…”
严大夫人冷冷看她一眼,看得她脖子一缩,立即噤声。
“不想死的话,就闭上你的嘴巴,别乱说话,否则惹来杀身之祸,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严二夫人胆小,听得她这般‘恐吓’,当即脸色发白。
“大嫂,此话何意?”
这时候,严茗也回过味来,小声道:“娘,咱们一直和知府关系不错,如今摊上这事儿,知府大人却二话不说直接派人搜府。如果是有人陷害,那必然不可能无功而返。可盐引也确确实实是官府发放的,除非…是咱们得罪了什么贵人,知府大人也无法为咱们做主。官差今日未曾将咱们一并抓获,莫非,是提醒我们自救?”
严大夫人赞赏的点头,又冷睨了眼胆小畏缩的严二夫人,“亏得你还是一房夫人,眼界还不如茗儿,白活了这几十年。”
严二夫人素来畏惧长嫂威严,如今被她训斥,也不敢反驳,羞愧得红了脸。
“来人,准备笔墨。”
男丁全都被抓了,府中上下皆以严大夫人为首,全都指着她度过这一关。
严大夫人写了封信,派人送往京城江家,寻求帮助。
巧的是,严府的人在送信途中,碰上了举家归京的齐家人。求救信,就这么落在了齐二公子手上。
第278章 妥协
说起齐府,也是波折。
年初六叔公亲自跑了趟延城,和齐向文父子俩达成默契后便回京与忠勇伯府老夫人母子俩商量。老夫人原本以为有六叔公出马,齐向文必定会妥协,乖乖的将家产充公,支撑整个伯府。岂料父子俩如此决绝,非但只肯交出一成产业,还要把她儿子赶出去单独分府。老夫人气得七窍生烟,当即一拍桌子。
1...111112113114115...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