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重生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橘子奏鸣曲
听着贾鸿渐说道了这里,叶静顿时打断道:“所以你就想现在干脆接收几千个工人?”再看到了贾鸿渐点头承认之后,她又有些担心的问道:“那这样咱真的能控制选票么?工人们就那么听话?他们就不会对外爆料?毕竟咱们这控制选票的做法,是见不得光的吧?而且美国这边父子分别属于不同的党派都正常,父子投票给不同的人都可能,就算咱们能影响到几千个工人。那也没办法影响到他们家人吧?”
谁知道此时贾鸿渐笑了一下,搂着叶静那就很温和的解释道:“咱们不需要明摆着去干预选票,不需要去公开对工人们宣扬要求他们投票给谁谁谁,这种手段太低级了!其实看看日韩那边的农民合作会啥的,人家是怎么控制议员的?很简单,谁要在当地上台。一定必须提出来对农民们好的政策或者至少保留现在对农民好的政策才行,否则这人就上不了台!同时农会还会游说其他的国会议员,于是任何想要加大进口粮食冲击日韩本土粮食价格的提案,都不可能被通过!
而这一点咱们也可以学习。比如说咱们这里有个议员往年老是在国会里面反华,一天到晚说中国这个中国那个,那么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在换届选举的时候,资助一下选区里的竞争对手?让这竞争对手跳出来对咱们的工人说,在台上的议员怎么怎么反华。潜在倾向对于中资机构怎么怎么不好,对于这些工人们怎么怎么有潜在影响?要说服别人按照咱们的想法干,就要把咱们的想法包装解释成符合别人的利益!只要解释的让工人们觉得投票给一个不反华的议员是对他们自己负责,那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就不需要咱们自己出头了!如果咱们渐渐的在美国50个州里都控制了不少的议员,然后用钱去砸其他的议员,那么在美国国会里面还能听到什么反华的声音么?真不容易!唯一可能听到的就是来自于美国军方的反华声音,毕竟美国军方需要中国这个假想敌来从国会要钱!”
“说的也是啊!鸿渐你怎么这么聪明呢!”叶静听到了这里恍然大悟!甚至她往下多想了几步,“那也就是说咱们控制了议员的话,实际上也是能控制美国总统大选中的一部分?比如说在初选中咱们控制选民选谁。实际上也能影响最终是谁站出来作为党派总统候选人?”她是知道的,美国总统选举那步骤是很多的。首先到了选举季的时候,就会纷纷有一些政客跳出来表示自己要参选,然后在这么一个准备参选的时候,他们就要吸引人气了。一般在这种时候,这些候选人会首先选择吸引党内的国会议员,因为如果党内的一部分议员选择了支持他,就会给他背书,于是支持这议员的老百姓们,在未来的初选中就很可能投票给该候选人!然后当这候选人的得票率最高的时候。那就可以成为党派的总统候选人!接着就可以代表党派和另外一个党派的候选人pk了!
这时候看起来可能两万票或者是四万票并不多,但是问题在于本来美国总统大选本身的投票率就不高!常年不到50%甚至40%的都有!美国3亿人,有选举资格的也就两亿多未成年的和各种被关在监狱里剥夺了政治权利的自然是不能投票的,然后算两亿人可以投票的话。40%的投票率就代表最终只有1.2亿人投票。这1.2亿人投票呢,还不是说谁赢了6000万张票以上就可以获得总统席位的。在美国有个很奇葩的规定,分成每个州进行选举,只要在某个州赢了,那么就赢家通吃,就可以算成这个州的选票都支持一个候选人!
而像是加州这种人口已经很多的州。其实也不过3800多万人,如果按照3000万人有投票资格来说,只有40%的人会去投票,那最终就是1200万人会投票,这其中每50万人就能分配一名议员,也就是说一个议员如果下背书了,很可能能给一个候选人吸引来二三十万张的选票,而且还是至少!这1200万人除以50万,那就是24个议员,如果说这24个议员都是被华夏高科控制的……那么是不是说这州里投票人的至少一半选票就被咱间接控制了?这样以来的话咱们支持的总统候选人那就可以赢家通吃,把3000万张选票都吃到肚子里!所以实际上要从某些从面上影响美国总统选举,还的是可以通过一层控制一层的办法,来间接影响到的!(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四千零七九章 美国大下岗?
当然了,贾鸿渐也是要详细计算一下能接收多少工人的。↗,按照时薪28美元来计算的话,一个工人一年下来差不多税前是要花费掉6万美元,1000个工人一年就要花费6000万美元。单看6000万美元好像并不多,但是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的话那就不少了三亿多人民币呢!这要是2000个工人,感情就要六到七亿人民币了?这也太夸张了吧?特别是对比一下中国工人同样人数花费可能才在1亿人民币左右的数据的话,更是会显得美国工人需要花费的钱太多太多!说真的,难道有什么东西是只有美国工人能生产而中国工人生产不了的?还是说美国工人生产的产品品质特别好?不可能啊!他们生产的又不是发动机等等一系列的核心部件,而是各种零配件啊!咱中国的汽车厂也就是没有太多的知识产权,否则啥不能做?毕竟这德尔惠做的东西都不是最顶尖最高档的,不是供应给什么兰博基尼法拉利跑车的啊!
所以说实在的,最好让这个德尔惠脱困的方式,那就是只在美国这边保留研发中心,然后工厂给搬到中国去!到时候中国工人只需要六分之一美国工人的工资,就足够了!产品质量不会差,甚至效率还可以更高!在这么一个情况下,20000人的工人团队一年可是能给德尔惠省下来10亿美金的人工钱!要知道前两年德尔惠的亏损也不过就是5亿美元一年啊!如果能够省下来10亿美金一年的人工成本,直接就扭亏为盈,不仅仅不亏损了反而还盈利了5亿美元好么!这也是为啥美国企业这些年来这么热衷于把生产线给转移到中国来,甚至哪怕自己的生产线搬不过来,那也是会把生产外包给中国这边的工厂的缘故!
可是问题就在于,这德尔惠就是没有办法直接把工厂搬到中国去啊!因此德尔惠能做的也就是先找其他的办法,看看能不能连带着把不太赚钱的部门卖掉的时候,顺便“卖掉”一部分的工人。至于之后下家怎么处理这些工人,是不是把工人开除之类的事儿,那就不归德尔惠管了不是?而且把一些不太赚钱的部门给卖掉。实际上也是让他们轻装前进,他们当年从通用分出来的时候,是把通用旗下所有的零部件业务都打包到一起的,其实其中有些业务真的不咋样。当然了。如今要卖掉一些部门的话,肯定不可能说只卖掉完全烂的部门,这是不太可能的,肯定还要搭着一些盈利能力还不错的部门,但是总体不再这德尔惠未来计划中的。这才容易卖掉,这才容易换现金度过危机啊!
贾鸿渐看了一下大张发过来的邮件,里面对德尔惠的各种部门大概的进行了一下分析。在大张的分析中,这德尔惠现在不可能放手的核心部门呢,那就是行车电脑部门了。显然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那就是非常倚重电子部件以及行车电脑,这是汽车行业内部人人都知道的事儿,所以德尔惠要改革要重组的话,是不可能把引导未来方向的部门放出来的,换贾鸿渐也不可能把这种核心部门给放出来。而且这么一个行车电脑。说白了就是一系列的芯片,现在多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上。而德尔惠的核心部门主要就是研发放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上的行车电脑的!
发动机呢,那就是可以通过选择模式的不同,来对空气和燃料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从而表现出来经济性或者是性能的不同……大概就是这意思吧,反正贾鸿渐也不是专业人士,他理解的行车电脑就是这么回事儿。然后这么一种行车电脑芯片呢,除了像是发动机和变速器上可以装之外,像是轮胎那也是可以装的,像是abs防抱死系统也是可以装的。甚至未来悬挂系统也可以装!到时候就可以主动的通过对行车电脑的操作来改变悬挂调整!可以说未来行车电脑芯片在汽车上的存在是越来越多,会有越来越多的部件会采用行车电脑芯片,而这些芯片之间互联什么的那也是一个问题。而现在还没有厂商是把行车电脑给统合起来做一个前端出来让消费者直接可以操控的!这么一个事儿却是华夏高科以后要做的!
所以实际上真的说起来,这事儿除了靠并购之外。还是要靠华夏高科和华夏汽车的工程师们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就算是购买不到这德尔惠的核心部门,问题也不大。贾鸿渐大概的看了一下德尔惠旗下的各个部门,首先看上的就是悬挂部门。虽然说悬挂这玩意儿吧,各家厂子都能产,甚至国内很多所谓的“副厂”那都能产!当然了。只要性能达标,到底是谁产的根本不重要,甚至像是一些汽车改装部件里面的悬挂部件,那真是全世界都有很多第三方配件厂做的产品!所以悬挂这玩意儿把,其实技术含量并不算太高,那么为什么贾鸿渐看重了德尔惠的悬挂部门呢?
主要原因在于人家德尔惠采用的是一种分开研发的方式,也就是说实际上他们的悬挂部门,除了工厂负责生产悬挂之外,他们的悬挂研发部门还有一个小组专门是研发加入行车电脑芯片的未来悬挂的!像是发动机方面行车电脑芯片,萨博有足够的经验,而像是变速器方面的行车电脑呢,d私是比较有经验的,其他相关方面需要行车电脑的地方,可以说除了悬挂以及abs防抱死之类的的玩意儿之外,基本上华夏汽车以及华夏高科都可以自己尝试研发,因此买个悬挂部门对咱显然是有一定好处的!同样,除了悬挂部门之外,贾鸿渐看上的也就是有abs防抱死系统产品在内的刹车研发部门了。这么两个部门如果收购进来的话,差不多是要吃进2000个工人左右,这样以来也差不多也就能够达到贾鸿渐控制选票第一步的一个要求了。
对此,贾鸿渐回复了大张,表示可以开始跟德尔惠以及通用谈收购股份以及独立部门的事儿。并且这事儿他贾鸿渐并不会太多插手,谈判什么的流程都会交给大张他们来全权负责说白了这么一个德尔惠整体虽然大,但是这么两个部门实际上并大不到那里去,估计最多几亿美元怎么都能搞定。虽然说萨博差不多也是这报价,但是人家萨博毕竟底子在。只是因为几乎没有盈利过价格才低,贾鸿渐要的就是人家那个底子啊!而德尔惠这边呢,两个部门效益还行,虽然说赚的钱不多。但是毕竟是赚钱的!而且到时候也能把这两个部门全部知识产权弄过来的话,花钱多点和划算啊,让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省下来一些时间!
不过就在贾鸿渐给大张回复了之后,转头刚想关注一下其他的事儿的时候。叶静突然想到了什么“鸿渐,你说这通用也真是挺惨的,之前又是卖萨博,现在又是卖德尔惠的股份,这子品牌什么卖的多了之后,通用自己总部会不会也裁员挺多的?嗯?应该吧……按照美国企业的特性,到了这时候不可能不裁员,就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处理那些工人……”贾鸿渐耸了耸肩帮说道。叶静听了之后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就自顾自的开始刷手机看网页了。这边贾鸿渐看着叶静不说话了。他扭头准备去做自己的事儿,结果谁知道刚没两分钟,叶静突然惊呼了一声:“鸿渐!看,通用还真是准备裁员!他们刚发布公告,说是准备年底之前一次性裁员7.5万名工人,其中一部分为提前退休,另外一部分为买断……怎么弄的跟咱们中国似的?”
贾鸿渐赶忙伸手接过了叶静手里的手机一看,可不是咋的!只见着新闻上写着:“通用计划在2008年年内裁员7.5万名工会工人,其中在通用汽车公司任职的工人中约有46000名符合所要求的26年的服务年限、有资格加入提前退休计划。其他29000人可根据服务年限获得70000到140000美元不等的一次性买断方案,之后将与通用汽车公司无任何关系……”看到了这里。贾鸿渐真是觉得这新闻似曾相识啊!十年前的时候咱国内大下岗,那是怎么弄的?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工人们,直接就内退了。啥叫内退?一半来说也就是没什么技术,不能安排新岗位。然后距离退休又不远的一批老工人,让他们直接跟退休一样的在家呆着,厂子每个月发类似退休金一样的钱给他们,同时实际上也在帮他们交社保。也就是他们白拿钱可以不用到岗上班,然后等几年真的到了退休年龄了,才真正的退休!
除了内退之外。那就是各种买断工龄了,按照国内通行的做法来说,就是企业给一笔钱,比如一年工龄2000块钱,一个30多年工龄四五十岁的工人可能就拿7万块钱,然后就跟企业再无瓜葛,等到了退休年龄了办理退休手续了,直接领退休金。然后退休之前呢,那就自谋出路!然后新闻里美国通用的做法看起来跟中国这边一样一样的啊!什么提前退休之类的,其实不就是跟内退啥的差不多么?而买断工龄啥的,那更是跟国内一模一样,只不过咱那边买断的是人民币,他们这边是美元罢了!
其实真比较起来,十年前咱国内大下岗的时候,那一个工人给个7万人民币,其实购买力比现在美国工人拿到7万美元的购买力强啊!咱国家工人当年拿到了7万人民币,完全是可以在上沪市区内买套房子的,然后过十年到现在,价格能涨10倍!在到2012年,能再翻4倍!当年一个7万买的房子,到了2012年直接可能就140万了!而美国工人那边呢?他们拿着7万美元,是能买辆跑车啥的没错,但是除了跑车等等东西之外呢?现在美国房地产暴跌,股票也暴跌,几乎完全没有可以投资的东西了!到了2012年,他们手里的7万美元真不一定能增长多少,甚至不变少就不错了!(未完待续。)
风骚重生传 第四千零八十章 接受下岗人员?
通用旗下大量的美国工人将要下岗,除了几万人的蓝领工人要下岗之外,白领们也不例外。; w按照通用现在公布的数字来说,光是美国这边总部,就有至少一千名白领将会被裁员!这种时候要裁员白领,那就不是什么按照岗位来了,毕竟通用自己是遇到了大危机了,人家要裁员真是壮士断腕一般!人家是直接按照子品牌来批量砍人!这通用汽车内部,那是分成了不同的品牌部门的,并不是说一个大的部门直接统领各种子品牌,实际上这些子品牌都有各自的分部。本身通用在金融危机之前,那拥有的子品牌真心是世界第一,比大众的子品牌还多!
像是什么凯迪拉克啊,别克啊雪佛兰gmc霍顿沃克斯豪尔欧宝大宇奥兹莫比尔庞蒂克悍马萨博土星,这些都是通用旗下的子品牌!足足13个之多!而按照贾鸿渐后世了解的来说,通用汽车最后只会剩下7个品牌!其余的6个品牌直接就卖的卖砍的砍!像是萨博不用说,被咱买来了,连带品牌加知识产权再加所有的萨博人力资源,直接一股脑的都给了华夏高科了。而悍马呢,历史上曾经有国内的企业想要买民用悍马品牌,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没有买成,最后悍马这品牌直接就被通用砍了,民用市场直接终结,只保持对美军的军用车供应,不再生产民用版本也不再对民用市场进行销售推广!而这么以来那可是把悍马品牌下面民用部门研发以及生产的人员都给砍了!
还有像是庞蒂克,这么一个车子品牌那可是很有传奇性的。这品牌最早开始于创始人庞蒂克先生,这人在没有发明汽车的时候,就组建了一个专门生产马车的公司,就叫庞蒂克。后来到了1907年开始研发汽车。到了1908年推出来了相当受到市场欢迎的车型。但是因为当年竞争对手太多,所以最后这庞蒂克也就跟其他很多车企一样,加入了通用的阵营。而这么一个庞蒂克品牌。在历史上那一直都是美国的高端汽车品牌,哪怕到了7080年代开始慢慢往中低端市场发展。那也是相当受欢迎的车——90年代咱国内不是放过一个美剧叫《霹雳游侠》的么?实际上这电视剧里主角开的那个智能汽车就是把庞蒂克的主推车型进行一些修改后做出来的!这车在当年那一直是美国年轻人的梦想之车啊!
哪怕在90年代中后期,这庞蒂克在美国本土那也是性能车肌肉车的代表,甚至比什么福特野马的销量都好!然后历史上,通用是想卖掉庞蒂克品牌的,但是庞蒂克是典型的美国肌肉车性能车,性能是很好但是油耗太夸张,所以基本上没有买家要来买,最后不得已。那就是关闭了这品牌了!所以这庞蒂克旗下研发什么的人才那也是一并被解雇了!
而像是韩国大宇,在97年金融危机之后被通用收归旗下。可是收归旗下之后,美国通用直接就废掉了大宇的自主研发能力,直接就把大宇当成了一个韩国生产基地来使用——把什么雪弗兰以及别克的低端经济车型拿过来在韩国大宇生产,然后直接挂大宇的牌子,实际上车型跟国外的雪弗兰或者别克那是一模一样!比如说像是雪佛兰乐驰,那跟大宇的某款车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甚至别克国产的凯越乐风啥的,那在韩国都是直接挂牌大宇然后就销售了!在这么一个情况下,通用将会直接灭掉大宇的牌子。直接就把大宇当成了通用汽车的韩国分公司,从这点来说,大宇虽然品牌灭了。不过却逃过了大裁员的风波。
另外像是土星这么一个品牌,那其实本来是被通用寄予厚望的——在80年代日本车大肆进入美国市场,通过廉价以及省油等特性打的美国车节节败退的时候,通用想到了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的方法,于是他们就在80年代创造了土星这么一个品牌。这么一个品牌说白了,就是美国人设计美国人制造的一辆日本车思路的车,说白了就是不再固执于以前美国车的设计理念是怎么样的,而是完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只做消费者需要的车!这想法是挺不错的。同时他们的车销量也挺不错,不过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这购买了通用土星车的消费者呢。基本上就是本来打定了注意要买通用,然后才被土星吸引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土星并没有完成任务去跟日本车抢市场。并没有从日本车场那边抢来一分一毫的潜在消费者,反而是把本来自己已经有的潜在消费者给分流了——土星卖的好了,肯定意味着通用旗下其他品牌卖的不好了呗!所以不管是通用高管还是其他子品牌部门,对土星的这成绩都是相当的不满意!
而在之前的时候,这通用甚至还专门的给土星组建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投入多大啊?前前后后光是在美国市场就投入了50亿美元了,结果弄了半天还是抢了自己家品牌的饭碗?这不等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不是等于白白浪费了50亿美元么?于是在十年左右这土星还是没有从别家抢来消费者,还是在分化自家消费者的情况下,最终通用选择了把土星品牌给冷处理,变成了跟大宇一样,只负责挂羊头卖狗肉的存在——一方面用雪弗兰的车型挂自己的牌子,另外一方面就是用了欧宝的车型然后挂自己的牌。其实到了这时候就知道,土星这品牌以后肯定没有什么出路了。这部,到了经济危机了,这土星不被处理谁被处理啊?
而且这土星要卖掉的话,还不是太好卖。因为土星毕竟是80年代通用自己建立的品牌,可以说没有任何底蕴存在。而另外一方面呢,最近这十年土星自己都不受通用待见,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土星本身品牌价值不高,口碑也不高,谁会吃撑了非要买土星这品牌?于是不出意外的话,土星这品牌最终还是会迎来关闭的结局。这品牌被关闭的话,曾经通用为土星组建的销售渠道,那绝对全部解散,然后土星自己的研发部门啥的,估计也直接解散拉倒了——虽然看起来好像有点可惜,但是对于通用来说,别说是土星这种不受待见的品牌了,就算是欧宝这种相对比较被待见的品牌,那照样要各种裁员!所以土星整体被关闭,相关人员直接被清退那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按照通用的说法,这欧宝汽车呢在年内会被清退5900人!这5900人要么是转为临时工,要么就是滚蛋!什么叫临时工?说白了就是劳务外包啊!本来之前是欧宝的人,可能之后就要变成派遣工过来,然后各种待遇当然下降很多了!这事儿弄的像不像是中国常见的情景?在咱国内,很多公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因为编制被限制了加上各种关系户,所以最终正式工真不一定干活!真正干活的都是一个个的临时工派遣工!这帮临时工派遣工拿着正式工一半的工资,还没有各种节假日发东西的福利,然后干的活儿还比正式工多多了!结果谁能想到,美国这浓眉大眼的通用居然把这招也学了过去了!
看着通用要裁员这么多人,贾鸿渐当然不会脑抽的就想要从这些工人中聘用一批人过来了。哪怕他之前还想着自己要吃掉2000的美国下岗职工,但是这次的人太多了!光是美国五大湖地区的工厂就要裁员4万多人,这怎么聘用?贾鸿渐要是全把他们聘用过来的话,的确被各种歌颂了,但是特么的一年要多付出多少钱啊?给这些人的工资怎么都要一年十亿甚至快二十亿美元了吧?他得吃撑到了什么样才会做这种事儿啊?他又不准备在美国开场造汽车,他雇佣那么多美国汽车工人干嘛呢?就算要继续执行跟******合作的方案,那也就是帮着他们再就业罢了,不至于说咱们直接聘用他们啊!
那么贾鸿渐想到的是啥?他看到了通用要裁员这么多人,他首先关注到的并不是四万多工人要被解雇,而是说最少一千人的白领要被解雇!这其中有多少美国这边的汽车销售渠道人员?有多少是汽车设计人员?说真的如果咱们这时候吃进来一千人规模的团队,整合一下是不是就代表咱们可以拥有一个美国地区的销售渠道了?这之后不管是咱们销售特斯拉电动跑车,还是说把华夏高科在中国产的汽车往美国市场拓展,那都是挺有好处的——凭什么当年日本人可以把他们的车打入美国市场,凭什么咱们就不行呢?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可以?再怎么说美国市场未来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市场,来拓展一下是非常有必要的啊!哪怕咱们手里抓着中国市场,那也不能放弃美国市场这大肥肉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