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1990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李氏咸鱼
张口结舌一阵,李瑜觉得“地域黑”这个词还真不太好解释,便把话题又扯了回来,他还是不想把后世太多的“糟粕”,灌输给淳朴的老猫。
“可我觉得沪市更有钱,咱们留这里不是挺好的么?再说那证券交易所多气派啊,看起来里面就都是钞票的样子!”老猫委委屈屈的嘀咕一句,看起来很舍不得离开的样子。
“嘁!我看你不是舍不得沪市,是舍不得沪市满大街光后背的漂亮姐姐吧?!”李瑜翻着白眼,很不客气的揭穿了老猫的真面目。
听到李瑜这么说,老猫一下子唬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了一阵才吭哧吭哧的说道:“你、你这人,怎、怎能凭空污人清白?!”
“还多乎哉不多也嘞!让你跟着小土豆学点知识,读两篇鲁迅的文章,就是让你用来耍贫嘴的?!”李瑜的白眼都快翻出眼眶,他对自己当初安排老猫学知识,感到有些许后悔。
原本多么淳朴可爱的小少年,现在知识学得怎么样不好说,嘴是越来越贫了,一点没有以前那么好欺负,不对,是可爱天真了。
见老猫面红耳赤的样子,李瑜也不好意思再继续逗他,不过也不能和他讲实话,总不能告诉他:“福耀啊,华夏第一善曹德汪的玻璃厂,搞头大大滴!”
这也是李瑜直到坐上南下的火车,还是一直避而不谈的原因所在,可是见老猫实在是想不通的样子。
他也只好编编瞎话:“沪市却是机会更多,咱们这不就得到机会了么?如果还在雪城,肯定是不能第一时间直到胡建要发行股票的消息!”
不等老猫接话李瑜继续说道:“至于证券交易所,里面现在只有八只股票,确实是每天都在飞涨,但是有价无量啊,所有手里有股票的全部惜售,咱们去了也是干等着而已!”
其实李瑜这么说多少有些亏心,现在的股市从大方向上看,确实是每天交易量很少,因为总共八只股票,总是在涨很少有人卖出来。
不过这是从整个市场来看,每天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零散的卖单进入市场流通,并不是一直没有交易量的。
而李瑜手里五十万多点的资金,其实在沪市等上十天八天,也就能把所有资金都换成股票了,毕竟五十多万对于个人是笔大钱,对于金融市场来说。
即使是华夏这个刚刚新生的“婴儿期”金融市场,也只是沧海一粟而已,完全可以满足他的购入量。
“那、那瑜哥咱们怎么不去深城啊?你不是说那里也有卖股票的么?!”老猫听了李瑜的解释,多少算是放心了一些,只要瑜哥不是昏了头,他就不太在意别的事情了。
“深城?”李瑜轻声重复了一遍,语气多少有些怪异:“那可是一个大坑啊,我这五十万可填不满!”
沪市的证券市场和深城的证券市场,用一个词就能概括九十年代初期,这两地的金融初生期,那就是“冰火两重天”。
沪市的老八股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从开市的那天起就是一路飞涨,弄的整个市场全民惜售,光见每天涨停,就是没有交易量。
可是深城的老五股,那可就是冰天雪地了,弄得深城市政府九一年到九二年没干别的,天天开会研究救市,企业家都被召集了无数次。
想去深城炒股,还是得等那位老人家画完圈圈,明确了深城的地位再说,现在过去真就是给后人栽树了。
“不过”听了李瑜的低声自语,老猫虽然还是晕头晕脑,多少也明白,瑜哥是有自己的考量,但是他现在又想起了交易所门前的一幕。
听完老猫的顾虑,李瑜轻轻哼哼了一声:“那两个也不知道是干嘛的,他们说玻璃没搞头就没搞头?!”
“可是那两个看起来很像、像那种很专业的、很厉害的人啊!”老猫纠结一阵,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形容词。
不过李瑜却听懂了他的意思,接口帮他解释一句:“你是说很像专家吧?!”
“唔唔!就是这词,还是瑜哥有文化!”老猫连连点头,然后看向李瑜,想听听瑜哥和“专家”的看法有什么区别。
“嘁!不说我知道福耀有搞头,就算我不知道曹德汪以后多犀利,就凭专家笃定玻璃不行,我也得去参一脚啊!”
“额”感觉自己的大脑实在跟不上李瑜的思路,老猫两眼蚊香圈的挠了挠头皮,决定不想那么费脑子的事情了。
“专家说不行,还要去掺和,真不知道瑜哥是什么心态啊!好高深、好难懂!”老猫的心里纠结着,默默不语起来。4





逆流1990 第二百九十二章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晃晃悠悠好像醉酒一般,走下火车的李瑜和老猫二人面色苍白头发蓬乱,在午夜的胡建胡州火车站前举目四望。
“瑜哥,咱们找个旅店歇歇?”老猫的声音有气无力,当初从善洞钻火车的货运车厢,北上雪城的时候,他都没有这几天心力憔悴。
那时候虽然是在货运车厢猫着,可是距离毕竟还不算很远,这一周他可是跟着李瑜,从华夏最北面的雪城,一直坐到了华夏最南面。
“今天几号了?!”李瑜的嗓子也有些沙哑,不过满是血丝的双眼,却还是显得神采奕奕,身体上的疲惫,并不能掩盖他精神上的兴奋。
“额……二十一?不对过了十二点了,二十二吧应该是!”老猫有些不确定的看了看站前广场边上的钟楼。
“唔!”李瑜点了点头,稍一犹豫拍了拍老猫的肩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左右也熬了这么久,咱先去把股票弄到手!”
听到李瑜这么说,虽然身心疲惫仿佛随时都要瘫倒的老猫,也只好跟着李瑜一起在站前广场打车。
“师傅……洋头口金融市场!”李瑜尽量将语速放慢,就怕司机师傅听不明白,要知道胡建人的普通话,基本可以当方言听的。
“嗯嗯……”司机师傅也听出来李瑜二人是北方口音,所以一路上也没有闲聊的兴趣,毕竟双方交流确实有些费力。
站在凌晨三点多的洋头口金融市场门前,路上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见不到,老猫见状凑到李瑜身边说道:“瑜哥?这股票是不是不行啊?怎么都没人来排队的?!”
前几天虽然没有进到沪市股票交易所里面,但是大门口都是人潮滚滚的景象,可是给老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他的想法里,胡建第一支股票,听李瑜说还是什么第一支b股,还是第一支民营企业之类,反正名头很大的股票今天发行,怎么也不该门可罗雀。
虽然现在还是凌晨,但是如果真的像李瑜一路上说的那么好赚,这种摆明抢钱的事情,现在应该早有人来排队站位置了。
“你管他人多人少,少点更好!要是都像沪市老八股似的,全在别人手里攥着,有钱你也买不到啊!”李瑜却浑不在意的样子,一矮身坐在了马路牙子上。
老猫见状也坐在了李瑜身边,两人都侧过身子,彼此依靠着缓解一下身体的疲劳,不多时年少贪睡的老猫就打起了轻微的鼾声。
仰望还很是璀璨的星空,李瑜顺手从兜里掏出烟盒,犹豫了一阵又放了回去,百无聊赖的四下看了看,他低低的哼起了《同桌的你》。
朝阳初升,早上七点多终于有人来到金融市场这里排队,不过随便聊了两句,发现双方口音都很重,李瑜也就没有继续和他谈下去的**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稀稀落落的也有十一二个人等在洋头口金融市场,他们看起来应该都是胡建人。
嘴里说的全是方言,李瑜偶尔能听懂一两个词,好像是“国库券、邮票”之类的,这倒也无可厚非。
最早一批炒股的人,基本都是炒国库券和邮票的那批人,毕竟他们在这些有价票据上赚过钱。
等到股票发行的时候,大家都是把这东西当做邮票一类的东西,对“实物”进行收藏来达到投资的目的。
早上八点前后突然一群人呼呼啦啦的来到洋头口金融市场门口,站在十余人排队最前面的李瑜,一下就被这群人围在了中间。
一直半靠在李瑜身上打瞌睡的老猫,马上惊醒过来,下意识的往李瑜身前站了半步,目光谨慎的凝视着这些不速之客。
“小同志不要误会,我是《南风窗》的记者,你这是来排队买股票的?!”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人,被老猫的眼神唬了一跳,马上往后退了下半步,然后连连摇手说到。
“啊,是的……过来看看!”李瑜若有所思的盯着人群中,一个穿着灰色西服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随口回答了面前的记者一句。
“咦?!听口音小同志是北疆人?!你是跟着家人来胡建……”记者听到李瑜的回答,眼睛稍稍一亮,职业本能让他觉得,似乎能从面前这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身上挖到新闻。
“哦,我确实是北疆人,这不是看到你们杂志说,胡建要发现第一支b股嘛,所以就准备过来买!”李瑜将注意力转回面前的记者这里,没觉得自己来买股票有什么问题。
那记者闻言稍稍愣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自己供职的《南风窗》发行做的这么好,连北疆都能看的到。
不过此时可不容他多想这些,他隐晦的看了看身后那些站在洋头口金融市场门前的人,然后继续对李瑜采访。
“感谢小同志对我们杂志的支持,你对股票了解么?!”此时这记者心里正不断哀求老天,让面前这小伙子多配合两句。
上面下来的任务,让各家杂志、报纸派人采访胡建第一支股票的发行“盛况”,可是他们在另一个发售点前,除了工作人员根本连一个活人都见不到。
没办法只好跟着省、市人行、兴业银行、闽发证券的许多领导和省、市的许多新闻媒体组团来洋头口金融市场这里看看。
可是到了这里一看,大家的心基本都凉透了,那些公家的媒体见状,也不给各位领导面子了,压根不上前采访。
而《南风窗》这个垫底的小杂志,就被推出来应付任务,作为现场采编记者的刘闽江,只能硬着头皮,抓住面前这个看起来很有新闻看点的小伙子问个不停。
“……”李瑜有些无语的瞄了一眼面前的刘闽江,虽然刚才他那一眼很是隐晦,可是又怎么能瞒过正在仔细打量他的李瑜。
刚才他们过来的时候,李瑜就发现那群人里大部分都是政府方面的,剩下那些挂着相机之类的,不用说也都是记者。
真正吸引他的,只是一群中山装、干部装中间,那个穿着灰色西服的中年人,原本还想上前攀谈两句,可是被这个刘闽江拦住,他一时间也没办法离开。
“股票我不太了解,只是听说是‘福耀玻璃’要募股,所以才坐了一周的火车,从北疆过来买!”
眼看那个灰西装中年人,神情有些低落的准备转身离去,李瑜马上高声回答了面前的刘闽江记者一句。
“哦?!”
“哇……”
正在一边满脸尴尬或是漠不关心低声闲聊的众人,听到李瑜这可以提高声音的一句话,几个挂着相机的记者,全都呼啦一下围了过来。
“小同志是从北疆特意坐了一周火车过来买股票?!”
“你这么看好福耀公司么?”
“你好我是省……”
一时间李瑜身边被乱糟糟的围了个水泄不通,他听着这些记者的大声提问,却只是盯着那个满脸诧异看向这边的灰西装,并没有继续再回答什么问题。
而一开始被推出来顶缸的刘闽江,此时却激动的要死,他没想到原本是硬着头皮,来糊弄一个新闻回去发稿子,却被自己挖出一个大新闻。
不过见到身边这么多同行,很多还是自己杂志的上级新闻机构,他也只能默默的往后退了半步,不敢和他们争抢新闻,可是刘闽江心里,却满是遗憾。
“明明是我先发现的,你们这帮家伙,刚才都不见你们这么热情……”悻悻的嘀咕一阵,他却发现,那个刚才还很配合的年轻人,没有再回答同行们的询问。
稍稍一琢磨,刘闽江不由得眼睛一亮,他上前一步挥着两臂阻止同行们往前拥挤的身形,大声喊道:“大家别挤、别挤,咱们别把人家小伙子吓到,一个个问……新闻是大家的!”
其实李瑜哪里是被他们的阵势吓到了,而是压根没把注意力放到他们的身上,他刚才自报家门,主要就是为了吸引那个灰西装的注意力。
现在那个原本要走的中年人,已经走到了记者们的身后,正在等着听他回答问题,此时他目的达到,才开始准备接受采访。
不过这也正好配合了刘闽江维持秩序的行为,让大家看起来,可能真的是刚才记者们太热情,把小伙子吓到了。
可是此时刘闽江心里却不这么想,他觉得面前这小伙子还真有性格,看到大家乱糟糟上前,就一言不发,非常有那种大人物的气势。
“刚才有位记者问我,是不是那么看好福耀,我其实是很诧异的,这家企业不是你们胡建的嘛?难道你们不看好?!”
不等那些记者尴尬的开口回答,李瑜继续说道:“再说这可是华夏第一支b股,还是民营企业,我为什么会不看好呢?!”
“正是因为这是第一支b股,所以才会有不确定性啊,而且这还是民营企业……”一个财经类的记者接了一句,完全忘记刚才李瑜说过,他对股票不太了解。
“b股怎么了?正是因为有了b股的发行,才体现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吧,再说民营企业有什么问题?”
似乎找到了一些,前世酒桌上和客户侃大山的感觉,李瑜口沫横飞的继续说道:“现在不是市场经济么?把生活过好,永远也不是罪过!”
谈兴正浓的李瑜,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个去而复返的灰西装,听到他这句话,眼睛亮的吓人。
“国家总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这才是社会主义啊!”足足长篇大论了五六分钟,李瑜最后以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作为结尾。
不过话音一落,李瑜却发现周围的记者也好,那些一起跟来的银行、政府的省市各级领导,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
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李瑜,不知道他们这么目光诡异的看着自己干什么,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自己好像刚才嘴上没把门的,话说的有点多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逆流1990》,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逆流1990 第二百九十三章 张志宇的“幸运日”
人在身体极度疲惫的时候,即使精神再兴奋,大脑也会有不受控制的现象,而李瑜刚才就是明显的说话没过脑子。
倒不是他说了什么“反人类”的言论,而是现在的华夏大形势,虽然一直高喊改革开放,可是很多事情还不像几年后那么明晰。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这块,不仅仅是民间心存顾虑,就是在很多地方政府,也是模棱两可的态度。
而李瑜所说的“先富带后富”,这都是九七年、九八年时候的宣传腔调,虽然只是提前了六七年的时间。
但是在华夏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每一年都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意识形态和舆论风向。
现在这番话带来的震撼效果,远不是没有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所能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李瑜到是宁可不出这个风头。
万幸的是,那些银行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听了李瑜的话没有更多的表示,不过原本几个想要上前攀谈几句的,此时也稍稍往后退了退。
至于记者们却很是兴奋的往手里的本子上记录着,这次来的大多都是财经类记者,他们从经济角度解读李瑜的话,心里的顾虑到是少了很多,没有往别的方面去想。
话已经说了出去,李瑜也没法往回收,只能是在记者们询问身份的时候,要求给自己保密,尤其是照片不要发到报纸、杂志上面。
熟知后世华夏改革开放不存在什么反复的李瑜,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话引起什么麻烦,而是不想出这么个风头。
已经挖到了大新闻的记者们也不为己甚,很是痛快的同意了李瑜的要求,今天的新闻只要发表,肯定是够他们出风头的。
至于到底是谁说的,其实并不重要,就算放出了李瑜的照片和身份信息,也不能给新闻的轰动性加分。
弄不好因为李瑜的年龄之类的,反倒会降低新闻的效果,所以记者们也就顺水推舟,都说会在新闻稿里用“春秋笔法”,隐去李瑜的具体情况。
洋头口金融市场在八点半的时候准时开启,领导们和随行的记者摆了几个造型,拍了点照片就相继离去。
毕竟整个股票发行的“盛况”只有十余人来排队,实在也没什么继续留下去的必要,站在队伍最前面李瑜,侧头看了看,发现那个灰西装中年人没有走。
此时他正站在洋头口金融市场门口,饶有趣味的打量着李瑜,见李瑜看过来,很是友好的点头对他笑笑。
指了指洋头口金融市场,李瑜示意自己现在要办正事,那中年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两手搭在小腹位置,站在一边等着也不上前。
“同志,咱们这个福耀股票,是随便买的么?”李瑜走进洋头口金融市场里面,直接问正等在那里的一个工作人员。
虽然他心里多少能猜到,这种一级市场的股票肯定没有无限量供应的道理,不过九十年代初的华夏股市,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万一不限量呢。
可能已经习惯各种匪夷所思的问题,张志宇也不惊诧于李瑜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的讲解了一下,股票购买的问题。
不过听了两句,李瑜就知道对方误会自己的问题了,他只是想知道是不是可以有多少钱,就买多少股票,哪里是来听股票基础知识讲座的。
“同志,股票知识就先别普及了,我的意思是,我有多少钱是不是就能买多少股票,这个数量上有没有限制!”
本就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加上外面还有一个灰西装等着自己,李瑜的语气多少有些不耐烦的意思。
正在当老师当的过瘾的张志宇,听到李瑜直接打断他的长篇大论,一时间心里觉得非常不爽,上下打量了一下李瑜和老猫二人。
他们两个前后坐了一周多的火车,身上的衣服也没换过,全都是皱巴巴的,加上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的样子,看起来就不像什么大老板。
“有多少钱就买多少,每股面值一元,溢价发行一元五角,每张五百股,股票实物由个人保管,遗失不补!”轻蔑的神色在张志宇的眼里一闪即逝,他声音平淡的说了一遍政策。
不过在他讲解的时候,恰恰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个人最高可以购买十万股”,这也是他轻视李瑜所致,十万股光看面值就是十万元华夏币。
如果算上溢价发行的百分之五十,那就是十五万元的巨款,他们两个人可就是三十万,这也怨不得张志宇小瞧人,实在是这个年头的三十万,可是真真正正的一笔大钱。
“没有限量?!”李瑜却哪里想得了那么多,他现在就知道自己发达了,没有限量的一级市场原始股,而且是福耀玻璃,这可是要上天的节奏。
此时李瑜心里一个小恶魔不断的仰天大笑:“一块五一股啊,以后躺床上吃啊,借钱、必须借高利贷,买它几百万股!二十年后七百倍的利润啊!”
一时间李瑜不由得陷入了以后美好的养猪生活,连张志宇在他面前一直询问,到底要买多少股票都没有听到。
还是老猫实在看不下去,在他身后拼命扯了半天衣角,才将李瑜从想入非非中唤醒,而他们面前的张志宇,脸上的不屑已经根本无法掩饰。
“一块五一股就觉得便宜了?哼哼……这可是每张五百股,也就是说最少也得买一张,价值七百五十块!”张志宇的语气有些阴阳怪气。
他觉得刚才李瑜发呆,就是觉得价格很低,毕竟一股才一块五,但是股票可没有一股两股零散着卖的。
所以他很是“好心”的提醒一下面前的两个土包子,一张股票可是五百股,这可是七百五十块钱,都顶的上他这种高福利单位的成功人士,两三个月的工资了。
心情正极度兴奋的李瑜,哪里还在意张志宇的嘲讽,他手脚麻利的从自己衣服内袋,取出用塑料袋密封好的汇票。
然后一脸激动的对张志宇说道:“我这有五十万汇票,还有两万三千块的现金,先给我来三十四万八千五百股!”
“一股两股的……什、什么?你刚才说多少?!”张志宇刚想说一股两股的不能分着卖,结果听到李瑜要的数量,一下就惊呆了。
不过李瑜却没有想那么多,他很是诚恳的又对张志宇说了一遍:“五十二万三千块,一股一元五,我要三十四万八千五百股。”
李瑜以为对方是觉得自己算错了账,所以连忙继续解释:“不是一张五百股么?我没要零头,剩下一百六十股你也没法卖给我,直接找钱就好了!”
可是这时候的张志宇脑海已经一片空白,哪里能听到李瑜现在是在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在脑海里翻腾着“五十二万三千块和三十四万八千五百股”这两个数字。
“喂!喂喂……你有没有听到啊?我说你把手续给我办了好不好?!”等了半天不见对方答话,李瑜不由得有些着急。
虽然这是一级市场的原始股,而且看来买股票的人也不太多,可是李瑜还是害怕夜长梦多。
这种不限量供应原始股的机会,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反正在李瑜的脑海里,貌似只有上个世纪,美帝曾经发生过这种奇葩事。
现在好不容易自己命这么好,有了敞开购买原始股的机会,还是注定会一飞冲天的福耀原始股,李瑜哪能不着急。
1...9596979899...13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