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木匠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獨坐池塘
这下全明白了,说到底还是因为任家的事情,看来自己没做什么,对方居然要动手了。什么也没调查清楚,上来直接就是置人于死地,无论你是之情或者不知情,只是想杀掉你!
“本公子是去看过任长乐,说道这件事情本公子还想问一句,大明律上面写的很清楚,哪怕是死囚也能探监。为何那日本公子去见人家父子,却不可以?”天启皇帝盯着扬州知府,既然知道了发生在子身上的事情,天启皇帝大致都能猜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任家父子最大恶疾,本府如此做乃是为了防备有他的同党进到里面去和他串供,你千方百计的想要进去,同时还包藏任家的女儿。本府怀疑你乃是任家父子的同党,决定暂且把你收押,择日再审!”扬州知府似乎丧失了耐心,对着左右的衙役一招手,显然是想把天启皇帝弄到大牢里去折磨。到时候罗织好罪名,直接就把天启皇帝推上断头台了,想喊冤都没办法。
“大人,在这之前本公子觉得,你还是应该知道一下本公子的身份比较好!到时候可就晚了!”天启皇帝笑呵呵的看着扬州知府,天启皇帝知道这个官死定了。如果还有其他的事情上,那就不止是死罪那么简单了()





我是木匠皇帝 第四百一十五章 打草惊蛇
微微蹙着眉头,扬州知府沉思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天天启皇帝,大声的道:“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做何营生,还不给本官速速招来!”
慢慢展开手里的折扇,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本公子姓白名玉,京城人氏,家里面是做生意的。在京城有些小生意,本公子是龙昌商号的少东家!”
“区区一个商贾,竟然敢在本府堂上大放厥词,今日本府就要好好整治你!”扬州知府顿时大怒,恶狠狠的看着天启皇帝,高高的举起了惊堂木!
“大人,大人!”一边的师爷赶忙拉出扬州州府,在他的耳边小声的道:“大人,是京城龙昌商号的少东家啊!”满脸的焦急,师爷的声音中都带着颤音。
扬州知府把眉头一皱,带着怒色对师爷道:“什么龙昌商号!不就是个商人吗?本官堂堂四品皇堂,还畏惧他一个商人!”
“大人,龙昌商号不一样,这个可是皇商!现在整个皇宫里面的采购全是龙昌商号的,据说和宫里关系匪浅。前一段是时间,龙昌商号去了张家口,那里的生意就被他们拿去了。现在龙昌商号的少东家到这里,不知道有什么目的啊!”师爷满脸的焦急,脸上都流出了冷汗,他想到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倒吸了一口冷气,扬州知府脸色也不好看了,如果龙昌商号的少东家在这里出了事情,那是一定会有人过问的。自己做了什么。这扬州城是怎么回事,扬州知府的心里可是一清二楚啊!
回头看了一眼二堂的方向。扬州知府心里不禁埋怨了起来,你说你得罪谁不少,偏偏得罪这么一位。看了一眼外面的人,扬州知府皱着眉头对师爷道:“现在怎么办?”
如果现在让天启皇帝这样回去,他这个扬州知府脸上无光啊!可是真的把面前这位抓起来,下一次在来的可能就是锦衣卫了。当初顺天府尹找了龙昌商号的麻烦,直接就被锦衣卫找上了。自己虽然是扬州知府,可是和顺天府尹可是差着太多了。
“大人。这个好办!”见扬州知府不在坚持,师爷顿时动了一口气,在扬州知府的耳边小声的嘀咕了几句。
缓缓的点了点头,扬州知府把惊堂木一拍,正气凛然的道:“本官奉皇上圣旨,牧守扬州,时刻小心行事。不敢有丝毫懈怠。刚刚本官想了想,案件当中疑点重重,本官需要重新查察,以防有冤屈。白玉,本官今日让你回去,但不代表你无罪。带本官将案件查清,择日在审。本官没有将案件查清之前,你不得离开扬州!退堂!”
在衙役们的威武声中,扬州知府一甩袖子,向着后堂去了。没有人看到。此时扬州知府的脸色实在是难看至极。
天启皇帝玩味的笑了笑,自己的目的已经答道了。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看着迎上来的袁可立等人,天启皇帝笑着说道:“有什么事情回去再说!”
扬州知府怒气冲冲的回到二堂,这里早已经有一个人子在等候了,似乎对这个人有怨气,扬州知府也没搭理他,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大人,事情似乎不顺利啊!有什么难处吗?”那人将桌子上的茶杯端了起来,轻轻的吹着茶叶末子,不过没有喝。
“你知道你让抓的是谁吗?你李家在扬州城是大户,乃是最大的纲商。这个人虽然是个商人,可是你们李家要是和人家比,未见得够看!”扬州知府看了一眼李博,语气中带着嘲讽的说道。
微微一愣,李博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杨知府,脸色一变,不过依旧笑着道:“杨大人,无论对方是谁,事情好不好办,杨大人也不用这个态度吧?咱们两淮盐商,这一年的银子可是一分没有少给杨大人。因为住在这扬州城里,这一年的三节六供咱们可是格外的加倍,我们似乎没有什么对不住大人的地方吧?”
轻轻的叹了口气,扬州知府苦笑着摇了摇头,颇为无奈的道:“李公子,本官略微心急了些,言语有些失当。不过这事情确实是这个事情,这次的事情很棘手,不是我们互相埋怨的时候。你现在还是回去吧!把事情和令尊说一说,恐怕要想些办法了!”
没有在说什么,李博面色也变得凝重了起来,能够让四品的扬州知府如此事态,事情恐怕真的很棘手。严肃的点了点头,李博沉声道:“大人请讲!”
“李公子,今天外面的人本府没有抓,也不能抓。他是京城龙昌商号的少东家,这龙昌商号就不用本府多说了,相信李公子也明白这里面的份量。回去和令尊商量一下吧!龙昌商号来意不明,不过这扬州城里能把他们招来的,恐怕也就只有我们的命根子了!”扬州知府嘴上虽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他的心里却异常的沉重。
对于天启皇帝的为人,扬州知府还是知道一些的,毕竟天启皇帝登基以后可是做了很多大事的。如果真的将目光落到盐上,恐怕这次真的凶多吉少,自己恐怕也会落下个吵架灭门的下场。
李博的脸色顿时变得非常难看,迅速的站起身子,对着杨知府一抱拳,道:“大人,来日方长,我要快点回去将事情告知家父!”
“去吧!事情非同寻常,一定要谨慎!”扬州知府点了点头,端起了一边的茶杯,送客!
没敢有一点耽误,李博出了知府衙门,迅速的回到了家里。陈圆圆姐妹的事情早已顾不得了,李博已经没空去想他们了!
回到家里之后,李博直接来到了父亲的书房,急切的道:“父亲,不好了!”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和你说了多少次了,稳重一点!如此毛毛躁躁的,如何能成大事!”看着走进来的儿子,李昌狠狠的呵斥了一句。
李博顿时一愣,不是因为李昌呵斥他,对于父亲的呵斥他早就习惯了。只是每日这个时候,自己的父亲李昌都在练字,今天这是怎么了?
刚要开口说什么,李昌轻轻的挥了挥手,皱着眉头说道:“你不是想说龙昌商号的少东家已经来了!”
“父亲已经知道了?孩儿鲁莽!”此时李博才知道自己差远了,父亲这种不动声色,让人捉摸不透,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步!
“你先看看这个吧!看了之后你会更明白一些!”李昌将一封信递给了自己的儿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显然他的心里也不轻松!
不敢有丝毫的迟疑,李博将信纸抽了出来,快速的看了起来。越看他就越着急,脸色也变的越来越难看,道:“父亲有什么打算吗?”
“现在说什么都没用,朝廷派来的这位杨大人,乃是代天巡狩。龙昌商号的少东家这个时候到这里,朝廷的钦差也要到了,这里面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啊!我们要找人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办法!毕竟这不光是我们李家的事情!”李昌的脸上很是凝重,说起话来脸色很是难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天启皇帝也没什么动静,仿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不过扬州城里却是异常的喧闹,一部分人在探讨龙昌商号的少东家!另一部分则是关注着钦差的消息,代天巡狩的钦差,已经很多年没见过了。
一时间扬州城内人心惶惶,这个以食盐为商业的城市里,商人的心里很清楚他们这里有多赚钱。既然是要查,那扬州肯定是会查的。
虽然要查的是官吏,只要有当官的被抓起来,他们这些人恐怕就要被抓起来了,到时候抄家灭族也不是可能。
在天启皇帝下榻的客栈里,天启皇帝笑呵呵的对袁可立道:“现在蛇惊了,朕到要看看他们准备怎么办!”
“皇上,扬州城以盐为主,这些盐商盘踞在这里多年,他们不会这么轻易就范的。现在杨大人还没有来,我们能做的也就是静观其变了!”袁可立脸上也带着笑容,他心里可是非常的清楚,只要能把盐税收上去,大明朝的国库可就充盈了。
到了那个时候,无论是北疆练兵,或者是赈灾都不成问题了。不过直接征税,天启皇帝肯定会被奏折淹没,当年的万历皇帝就是个教训。
袁可立知道,天启皇帝也打着和万历皇帝一样的注意,甚至要更加的彻底。不过袁可立不知道,天启皇帝准备从哪里下手呢?就算查处了一批贪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底要怎么办呢?
“皇上,臣有一事不明,不知道陛下能否赐教?”袁可立恭敬的施了一礼,准备将自己的疑问问出来。
“爱卿有什么话尽管说!”天启皇帝微微一愣,笑着说道。
袁可立想了想,总觉得开不了口,最后颇为迟疑的道:“陛下,扬州这些盐商都是国之蛀虫,行贿官吏,中饱私囊。欺压良善,实在是罪大恶极,不知道陛下想要怎么处理他们?”()




我是木匠皇帝 第四百一十六 钦差驾到
天启皇帝看了一眼袁可立,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对袁可立道:“这些人自然是按照大明律惩处,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情,而是怎么打开这个口子!”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袁可立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不知道皇上有了什么想法?”
“我们手上不是有陈芳芳姐妹吗?任家贩卖私盐既然是一个诬陷的案子,那我们就可以从这个案子下手。只要将这个案子幕后的李家挖出来,那就是找到了绳子的一头。扯着绳子的一头,就能把整根绳子上的蚂蚱全都拽出来!”天启皇帝胸有成竹的笑了笑,显然是早就有了计划。
袁可立倒是没有天启皇帝那么乐观,低着头沉思了一下,他带着顾虑道:“皇上,扬州城内这些人经营了很多年了,恐怕应天府那边为他们办事的人也不少。想要彻查这个案子,恐怕并不容易!”
“锦衣卫东厂在暗中查察,左都御史杨鹤在名面上审理,就算这扬州城是铜墙铁壁,朕也要把他钻出一个眼。大明到了这个时候,这些人都在干什么?既然他们对不起朕,那也别挂朕对不起他们!”天启皇帝冷冷的哼了一声,眼中冷光一闪,到了这时候,自己也顾不得许多了。
坐在一边的袁可立神色微变,脸上的神色变得有些复杂,他心里明白天启皇帝这么做没有错。当初的辽东就是一个例子,天启皇帝杀的那些人每一个愿望。现在这些盐商也一样。
不过袁可立心里也有些担心,天启皇帝如此杀人。恐怕会引起官吏的恐慌。又一想,袁可立也就释然了,当年太祖皇帝可是没少杀人。官吏全都被剥皮填草,不过世道清明,大快人心啊!
“皇上,那需要臣怎么做?”一直以来党寒都不怎么说话,只是执行着天启皇帝的圣旨,不过他觉得现在自己要说话了!
“党爱卿。朕知道你是骆爱卿身边得力的人,当初辽东的事情就是你去办的,做的也是非常不错。这次骆爱卿让你跟在朕的身边,朕非常的满意。你接下来调动扬州的锦衣卫和东厂,尽一切力量将这些盐商摸清,不能到时候两眼一抹黑!”天启皇帝看着党寒,神态严肃的吩咐道。
党寒连忙站起身。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大声的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一定完成!”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一切都要等到杨爱卿到来!朕要让天下震动,让天下的臣民看到朕的决心。让他们知道违背朕之意愿者,是什么下场!”天启皇帝脸上没有一丝表情,说话时也不带一丝感情,可是一边的几个人却觉得不寒而栗。
这一日,扬州码头上聚集了很多人。为首的扬州知府,在他的身边则是知府衙门的官吏。在扬州知府的身边。则是扬州另外一个衙门,那边是扬州转运使丁千里!转运使的官职不高,可是地位却是非同一般,因为这位转运使主管的是扬州的盐。
在大明朝,文武分制是特别明显的,文官可以做督师,可是鲜有文官统领官兵的。转运使则是一个例外,因为是运输,所以转运使衙门有官军。另外因为主管的是食盐,转运使也是归属与户部的,与地方上关系不大,并不用看其他的人脸色。
扬州城里面,扬州知府杨夏禹虽然是知府,可是对转运使丁千里也要让着三分。那些盐商们,更是逢迎巴结,无所不用其极。
此时扬州码头上,官员们都翘首以盼,扬州城内的盐商们也都在这里。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虽然强颜欢笑,可是一转身大家的眼中则全是忧虑。
许久,江面上出现了一条大船,船头高挂这一面大旗,上面写着:奉旨钦差,左都御史杨!
这次杨鹤准备巡查江南吏治,可是动身就直奔扬州,让所有官吏都纷纷侧目。无论是朝中的官员,或者是各个地方上的官吏,全都在盯着扬州这里。
“来了!”岸上的人们喊了一声,所有人都不断的整理自己的衣服,让一边的人看看是不是有不妥的地方。
大船慢慢的靠岸,让人没想到当先走下来居然是锦衣卫,果然是代天巡狩,护卫都是锦衣卫。一百名锦衣卫在码头两侧站定,手按着刀柄,面无表情的盯着众人。
在锦衣卫之后,几百名士卒从船上开了下来,他们身后背着鸟铳,腰上带着钢刀。和那些锦衣卫不同,这些人身上都带着杀气,一看就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将士。左右顾盼之间,双眼中带着冰冷和对生命的漠视。
岸上的人全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有些不知所措。很多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如果真的是皇上来了,这样的队伍中自然是不行的,可是这毕竟不是天启皇帝来了。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船舱里面再一次走了出来一个人,身上穿着大红的蟒袍,腰系玉带,足蹬薄底官学。三缕须髯飘洒前胸,面容严肃,双眸顾盼之间带着威严,让人不敢直视。正是代天巡狩,左都御史杨鹤。
在杨鹤的身后,一侧一个锦衣卫怀里抱着一把宝剑,上面黄色的绸缎包裹着。虽然看不到剑身,红色的剑穗飘在外面,这就是传说中的尚方宝剑!另外一侧,同样的一个锦衣卫怀里抱着王命旗排,面容严肃的站在杨鹤的身后。
见杨鹤走出来,所有人全都跪了下来,扬州知府带头喊道:“扬州知府杨夏禹,供应钦差!”
杨鹤迈步走上码头,一边的一个太监也走了上来,杨鹤笑着对太监说道:“郑公公,还是您来宣旨吧!”
这位郑共公正是这次的钦差副使,御马监的掌印太监郑立。在皇宫大内,御马监的地位仅次于司礼监,这位御马监的掌印太监统领着皇宫中的禁卫,权势非同一般。谁都没想到这位居然和杨鹤一起下江南,足以看出天启皇帝的重视。
在场的人到没几个人认识这位郑公公,可是从他的服色上看,也知道这位是不同反响。
“杨大人,这份圣旨可不中旨,又是给杨大人您的,怎么也轮不到咱家来读啊!咱家这次跟着杨大人出来,明白皇上的意思,杨大人不必如此,咱家不会见怪什么的!”郑立看着杨鹤,笑着说道。他的心里也明白,自己的任务是看,什么也不说。
无论杨鹤做什么,自己都不能干涉,否则自己吃不了兜着走!郑立在宫里多年,能够做到御马监的掌印,自然不会连这个都不懂。自己的任务就是好好的看着杨鹤,以后皇上问起里,自己知道怎么回答!
杨鹤微微一愣,不过他也明白郑立的意思,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杨鹤在心里苦笑。这次到这里来,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傀儡?恐怕以后做什么,怎么做,全都是天启皇帝安排好的了!
“既然如此,把老夫就不客气了!郑公公莫怪!”说着杨鹤拿过一边托盘里面的圣旨,慢慢的展开。
在场的人全都恭敬的听着,杨鹤把圣旨大声的朗读一遍,将圣旨收好之后,大声的道:“诸位起来吧!”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不过能凑上来的说话的人却不多,为首的正是扬州知府杨夏禹和扬州转运使丁千里。两个人来到杨鹤的身边,再一次的施礼。
这次杨鹤可没有受礼,刚刚的礼是代替皇上接受的,毕竟是代天巡狩。现在轮到自己,杨鹤笑呵呵的将两个人搀扶住,客气着说这话。
“杨大人,当年京城一别,已经是第九个年头来了!如今已经是四品皇堂了,杨大人的官做的不错!”杨鹤看着杨夏禹,笑呵呵的叙旧。
“大人说笑了,当年下官游学京城,多蒙大人教诲,如今思之依旧受益匪浅。时隔九年之后,下官能够在大人身边聆听教诲,实在是下官的荣幸!”杨夏禹倒是一脸的谦恭,以弟子之礼对待杨鹤,看的一边的人羡慕不已。
笑着摇了摇头,杨鹤沉声说道:“杨大人,当年不过是探讨学问而已。如今我们已经是同殿为臣,用不着这样!”
一行人一边客气着,一边向前走。杨鹤提出要看看扬州城,一行人便没有骑马也没有坐轿,浩浩荡荡的赶奔扬州驿馆。
在一座阁楼上,天启皇帝看着下面的队伍,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回头看了一眼党寒,沉声说道:“都准备好了吗?不能有什么纰漏!”
“皇上放心!万无一失,下面早就准备好了,不会有什么纰漏的!”党寒连忙施了一礼,像天启皇帝保证道。
将目光转向下面的杨鹤,天启皇帝笑呵呵的道:“杨爱卿,可别怪朕不疼惜你,到了这里就要干活啊!”
钦差队伍正在向前走,前面忽然出现了一群人,为首的是两个小姑娘,拦在了路中央。
“你们是什么人?快点让开?钦差也是你们能拦的?”来路的锦衣卫大步的走上前去,握着腰间的刀柄,大声的呵斥道。()




我是木匠皇帝 第四百一十七章 拦路喊冤
“大人,我们有冤情!我们是拦路喊冤的!”少女带着身边的小女孩跪在了地上,跟在少女身后的十几人也都跪在了地上,听到小女孩的喊话,身后的那些人也跟着喊了起来。
杨鹤和扬州知府的都走在队伍的中央,原本只是觉得前面有些杂乱,倒也没觉的会有什么事情。毕竟这里戒备森严,应该不会出什么纰漏。
不过当喊声响起,在场的人就全都听到了,杨鹤脸上闪过一丝厄愕然,他没有想到自己刚到扬州居然就会有人喊冤。将目光看向一边的扬州知府,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这扬州也不是太平之地。
站在杨鹤身边的扬州知府此时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且不论这喊冤之人是不是真的有冤情,代天巡狩的钦差刚到扬州,已经有人拦路喊冤了。这件事情无论最后怎么解决,他这个扬州知府都已经是脸上无光了。
前面的锦衣卫自然不敢做主,他们和街上横行的校尉不同,这些人都是卫戍皇宫的锦衣卫,身上全都有着军人的作风。领头的百户丝毫不敢耽搁,让人看好拦路的人,自己亲自来找杨鹤。
“杨大人,前面有人拦路喊冤,如何处理,请大人示下!”百户对着杨鹤施了一礼,语气异常的恭敬,他不过是一个七品的百户,就算锦衣卫权势大一些,在正二品的督堂老爷面前,骆思恭都要礼让三分,更不要说他一个锦衣卫百户了。
此时的杨鹤乃是代天巡狩。无论走到哪里都入天启皇帝亲临,谁都不敢造次。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鹤的身上。想看看这位督堂大人怎么说。
“杨督堂,这次您是奉旨钦差,查察江南吏治!些许小事就不烦劳杨督堂了,下官会亲自询问这件事情,一定会给督堂大人一个交代!”扬州知府虽然心里不愿意,可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表露,一副公忠体国的样子。
看了一眼扬州知府,杨鹤目光中闪过一丝诧异。脸色顿时一边,声音带着不悦道:“杨大人,区区小事?不知道在杨大人心里,什么才是大事!皇上以牧养生民为社稷,那百姓的事情就是社稷的事情,在杨大人这里就成了些许小事?”
听了杨鹤的话,扬州知府心里一沉。脸上就有些不自然了。原以为自己这么说,杨鹤就坡下驴,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杨鹤居然这么说,看样子事情麻烦了。
在扬州做官多年,扬州知府深知自己这么多年的官是怎么做的。前面拦路喊冤的,十有八九是真的有冤情。如果真的让杨鹤查下去,恐怕自己这官也就当到头了。不过此时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连忙对杨鹤施礼道:“督堂大人恕罪,下官失言!”
缓缓的点了点头,杨鹤没有在看扬州知府。凭这件事情自然不能把一位四品皇堂如之何。迈步向前走去,杨鹤准备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人在喊冤。自己碰上了怎么可以不管?
刚走出几步,杨鹤的脚步走停了下来,也没头,声音,冷淡的道:“杨大人,还有一件事情本官不得不提醒你,你做官不是为了给本督堂交代,更不是为了给皇上交代。你审理案件,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是为了给治下百姓一个交代。”说完也没有理会杨知府,大步的向前走了过去。
1...146147148149150...2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