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木匠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獨坐池塘
“他们这是一石二鸟,如果能把本国公拉过去最好,拉不过去也要搞臭本国公,最好能够把本国公弄倒!”魏国公脸上带着几分狰狞,愤怒的道。
缓缓的摇了摇头,沐天波沉声说道:“扳倒国公爷那是不可能的,他们也不会这么做。他们只是想拿掉国公爷的兵权,或者退而求其次,让皇上换人主持这次的军制改革。小侄相信他们肯定有办法左右皇上选择新的人选,这或许就是他们的目的。”
叹了口气,魏国公沉声说道:“这些人真是阴险歹毒,实在是太过卑鄙了!”
“国公爷,现在不是感叹这件事情的时候,为今之计一定要上奏着。把两件事情都写上,一来彰显国公爷大公无私,为人坦荡。二来能给皇上提个醒,不要让这些人的阴谋得逞!”沐天波沉吟了片刻,开口说道,显然这是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两份奏折
月亮挂在的半空中,银色的光辉洒满了整个自己城,让这座巨大的宫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忙碌的一天的宫女和太监,在这个时候终于得到了难得安歇。每个人都准备睡去了,不过暖阁的里的太监和宫女全都噤若寒蝉,因为天启皇帝正在发脾气。
天启皇帝坐在龙书案的后面,借着灯光翻动着手中的奏折,目光中闪动着幽暗的光茫。扬州和滦州的地震虽然严重,可是也不至于影响到天启皇帝。朝廷对震灾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有得力的官员主持,那也就没有了什么大的问题,这些天启皇帝都很放心。唯一困难的就是钱粮,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当初了,天启皇帝还不至于为这些银子发脾气。
见天启皇帝又拿起一本奏折,王承恩连忙走了上去,颇为担忧的道:“皇上,现在夜深了,春寒露重,皇上还是早些休息吧!皇上的龙体要紧,国事可以朝议上在解决,皇上养着那些大臣们,也不能让他们不干活啊!”
将手里的奏折猛地扔了出去,天启皇帝大声的呵斥道:“这就是朕的臣子,平日里齐家治国平天下,满嘴的仁义道德,仿佛都是不是人间烟火的圣人。为了大明朝似乎能奉献一切,忠心的不能在忠心了,可是你看看,这些人都在干什么!”
“皇上,大臣们什么样的都有,皇上不必为此有心。自古人心就是难测,大明朝还是忠臣多。皇上不必国语忧心!”一边的王承恩连忙劝解道,在他看来这些大臣也实在是有些不知进退了。确实需要好好的收拾一下了。
叹了口气,天启皇帝看了四下的宫女,开口说道:“让这些人都下去休息吧!天色这么晚了,不要在这里陪着朕了,这些大臣也没什么新意,翻来覆去就是上天示警,朕为政不仁。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青史会对朕有评价。朕会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明,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
让所有人都出去了,王承恩将天启皇帝扔掉的奏折一本一本的捡了回来,有些为难的道:“皇上,奴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每次这么说都是要说出来,这里就你和朕两个人,就当闲聊了!”天启皇帝将身子靠在龙椅上。双脚搭在一边的扶手上,摆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道。
“皇上,其实这些人就是朋党,做这些事情的理由也很好理解,千里当官只为财。这句话奴卑觉得非常的有道理。贫苦家的孩子读书是希望光耀门楣,改变自己贫苦的家庭,那么当官之后难免不贪。那些家里有钱的官员,虽然不缺钱,可是总要维护自己家里人的利益。整个大明朝。正经做生意的人有多少?这些人自然需要权势维护,除了官商勾结。自己家的官当然更靠得住。”作为天启皇帝最宠信的太监,王承恩有着远超一般人的智慧,说出来的话往往也都是直至本质。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汉族一直以来的官点,这个可不好改变。想了想,天启皇帝沉声说道:“南京有消息了吗?现在的南京恐怕很不平静啊!”
“回皇上,南京没有什么消息,浙江那边也没消息!皇上还是先休息,天色都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在处理就好,至于这些人的奏折,皇上还是不要操劳了,除了让皇上更加的劳累,没有一点好处!”王承恩不想在和天启皇帝探讨下去了,实在是太晚了,还是休息一下比较好。
这次天启皇帝没有在反驳,点了点头,开口道:“朕到坤宁宫去,好久没有好好陪陪皇后了,这些日子太忙了。明天不用上早朝,朕也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
“奴卑给皇上掌灯!”王承恩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招呼外面的人拿过灯笼,在前面的给天启皇帝照着。
天启皇帝来到坤宁宫的时候,张皇后居然还没有睡觉,这让天启皇帝很是诧异。看到张皇后似乎在绣一件东西,顿时把眉头皱了起来。
“皇上!”感觉到有人站在自己的身后,张皇后连忙回过头,看到天启皇帝站在自己身后,顿时惊叫出声。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将手里的东西放下,忙着站了起来。
一把拉住要行礼的张皇后,天启皇帝脸上带着一丝无奈,道:“宝珠,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绣东西?什么东西这么重要?好好的保重身子,那比什么都重要!”
听着天启皇帝关怀的话语,张皇后的脸上闪过一抹感动的神色,笑着说道:“妾身知道了,以后尽量白天做,不过皇儿白天总是缠着妾身,实在是有些脱不开身。”
天启皇帝的目光落到了张皇后刚刚绣的东西,天启皇帝就是一愣,因为那是一件龙袍。上面的花纹非常的细致,看得出是出自一个人的手,出自谁的手,自然是不言而喻。伸手将张皇后的手拉过来,看着那纤纤玉手上的针眼,天启皇帝想说什么,可是却觉得自己的嘴仿佛被什么堵上了,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了。
“皇上,这是妾身给皇上绣的龙袍,从织布开始就是妾身一手操办的。娘子要给相公做衣服,妾身嫁给皇上这么久,从没有给皇上做过衣服,实在是有愧做妻子的责任。这件衣服妾身偷偷的绣了好久,原想给皇上一个惊喜的,现在去让皇上先看到了。”张皇后自然能够觉察出天启皇帝的情绪,笑着拿过一边的半成品龙袍向天启皇帝解释。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没有在继续这个话题,笑着说道:“皇子最近怎么样?有没有不乖?朕这段时间太忙了,也没有关心一下他,小家伙有没有怪朕?”
见天启皇帝聊起儿子,张皇后的脸上顿时闪现出异样的光彩,笑着道:“皇儿很是乖巧又懂事,怎么可能怪皇上。不过妾身有一件事情,皇儿已经不小了,皇上是不是该找个老师交皇儿识字了?”
天启皇帝顿时一愣,接着便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宝珠不要说笑了,皇儿才多大啊?现在就读书?”想着一个小不点,整日子曰书云的掉书袋,天启皇帝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张皇后虽然心里不满意,不过却没有说出来,乖乖的点了点头。其实张皇后想的很明白,天启皇帝册封了孙承宗为太子太师,而且孙承宗本身就是两位皇帝的老师,如果能让自己的皇儿拜在孙承宗的门下,这太子之位就来了!
不过天启皇帝并不想说这个,张皇后自然不会露出痕迹,转移话题道:“皇上,天色已经不早了,臣妾伺候皇上休息吧?”
缓缓的点了点头,自己也确实是累了,在躺下之后,天启皇帝便昏昏的睡了过去。不过天启皇帝想要睡了懒觉的愿望并没有得达成,第二天一早便被吵醒了。吵醒天启皇帝的不是别人,正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
张皇后一边给天启皇帝穿衣服,一边皱着秀眉抱怨道:“骆思恭挺懂事的人,这次怎么这么让人讨厌?”
大笑了几声,天启皇帝开玩笑道:“如果骆思恭知他得罪了大明朝的皇后,不知道他还敢不敢早上来奏事!”
“皇上,你又取笑妾身!”张皇后轻轻的敲打着天启皇帝的肩膀,脸上带着几分羞红,娇嗔着说道。
天启皇帝拉住张皇后的手,沉声说道:“这次骆思恭如此着急,恐怕又是大事情,朕必须去看看。如果事情解决的早,朕就到坤宁宫来。”
“皇上不必如此,一切国事为重,妾身不是那种不知轻重的人,皇上快去吧!”感受着天启皇帝那浓浓的关爱,张皇后顿时觉得心里暖和了很多,温柔的为天启皇帝整理了一下衣服,柔声说道。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离开了坤宁宫,脸上带着几分凝重,能够让骆思恭如此焦急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南京的事情。看来自己的担心到底成了现实,京城这里对自己施压,南京那里也没闲着啊!
时间不长,天启皇帝走进了暖阁,看着要行礼的骆思恭,摆了摆手,道:“是不是南京有消息了?而且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皇上,臣这里有两本奏折,其中一本是锦衣卫同知党寒的密折,上面写的是杭州兵变的调查结果。这份折子臣已经看过了,事情似乎比想象的要严重。党同知在那里等消息,一时不敢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另外一份奏折乃是户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官大人上的,不过是让随行的锦衣卫送来的,说的什么臣不得而知”!骆思恭将手中的奏折交给了王成恩,将自己的知道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很满意骆思恭的态度,该我管的我绝不放过,不该我管的我绝不过问。拿过王成恩递过来的奏折,天启皇帝慢慢的看了起来,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
ps:今天一章,明天补上!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五十三章 吴亮嗣的决断
轻轻的将手里的了了两份奏折放下,天启皇帝面色变得很凝重,杭州饷银贪腐,扬州倒卖国库粮食。这两件事情天启皇帝都觉得比较棘手,真让天启皇帝是扬州倒卖国库粮食。这些当官的实在是太肆无忌惮了,真是什么都敢做。
当初杭州兵变发生之后,天启皇帝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情,这贪污军饷肯定存在。不过让天启皇帝诧异的是居然还牵扯出了那些走私商人,这可真是一个大收获。沉吟了片刻,天启皇帝拿起手中的奏折,对一边的王承恩吩咐道:“将这份奏折拿给骆爱卿!”又转头看向一边的骆思恭,开口道:“这是官应震的奏折,你看看吧!”
骆思恭恭敬的接过了奏折,这是天启皇帝给他看的,自然没有什么忌讳。快速的将奏折看完,骆思恭终于知道天启皇帝为何如此为难的了,事情实在牵扯太大了。真的追查起来,恐怕整个南直隶还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参与进去,更何况南京还有六部等衙门,可以说各种官吏俱全啊!
看着来回走动的天启皇帝,骆思恭的一脸严肃,恭敬的道:“皇上,臣看完了!”
“骆思恭,你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天启皇帝看着骆思恭,面容严肃的道。
见天启皇帝又恢复了清明,骆思恭知道天启皇帝已经想到怎么办了,连忙躬身行礼道:“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皇上乾纲独断。锦衣卫乃是陛下的刀,陛下剑锋所指。臣和锦衣卫定当义无反顾!”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面容严肃的道:“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朕能够掌控的了。算算日子,吏部尚书周嘉谟应该已经到南京了。在临行前,周爱卿和朕说的很清楚,此行就是查查贪腐!现在遇到这两件案子,周嘉谟肯定是不会放过,肯定要一查到底。”
下面的骆思恭算是听明白了,这恐怕不光是周嘉谟要这么干的,天启皇帝恐怕也想这么干。不过骆思恭自然是不会说出来的。脸上带着几分迟疑道:“皇上,难道要静观其变?等待周大人的消息?”
摆了摆手,天启皇帝皱着眉头说道:“周爱卿一个人势力单薄,在南京群狼环绕之下很难有什么作为,单单靠周爱卿一个人是不行的。”
骆思恭先是一愣,很快就明白了天启皇帝的意思,连忙撩起衣服跪倒在地。面容严肃的道:“扬州和浙江出了这样的事情,锦衣卫责无旁贷,臣愿意带人去这两地。周大人一人略有单薄,臣愿意前往助其一臂之力。”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好!爱卿去准备一下,将京城的事情安排一下。然后就离开了京城吧!这次的差事一定要办得漂亮,还有你要悄悄地走,不要惊动任何人,多带一些精锐的手下。”
“去吧!带着好消息回来见朕!”天启皇帝看着骆思恭,带着鼓励的眼神说道。
直到骆思恭消失在了大殿里。天启皇帝慢慢的走回到龙书案后面,拿起一份折子。冷笑着说道:“朕倒要看看你们能怎么样!这次朕就好好陪你们玩玩,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不过事情往往会出乎人的预料,天启皇帝原本准备重拳出击,可是那些上奏折的人,居然大部分上了请罪的折子。一夜间风向掉了过来,那些人仿佛一夜之间全都想通了。
接下来的几天,天启皇帝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这些官员的共同点,让天启皇帝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部分上折子的人都是浙江人。看来这是浙党在发威了,看来杭州的病变案小不了,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不然这些不会不顾一切的阻止军制改革。
可是怎么又调风向了,这让天启皇帝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刑部尚书吴亮嗣。看来是这位浙党的大头目出手了,可是怎么是约束自己的手下呢?这让天启皇帝百思不得其解。
在吴亮嗣府邸里,吴亮嗣此时比天启皇帝着急,整个人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的走来走去。眉头皱的紧紧地,时不时的变唉声叹气。
“老爷,何事如此操劳?妾身给老爷煮了最爱吃的翡翠粥,老爷趁热喝一些吧!”一个中年妇人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托盘,笑吟吟的走到吴亮嗣的身边。
看着自己的发气,吴亮嗣的眼中闪过一抹柔光,压了压自己发燥的心情,笑着说道:“你怎么来了?春寒露重,还是早些休息吧!我有吴德照顾,不会有事情的。”
将手中的托盘放下,吴陈氏脸色闪过一抹黯然,沉声说道:“老爷一生经历过很多事情,可是能够让老爷如此焦躁的可不多。几十年来,也就是那么三两次。今天在看到老爷这样,妾身怎么能不担心呢?”
无奈的叹了口气,几十年的夫妻了,自己的这点心思终究没有瞒过自己的发妻。吴亮嗣苦笑着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这次的事情很麻烦,弄不好就是杀身之祸啊!而且最重要的还不是我一个人,很可能是抄家灭族啊!”
吴陈氏一愣,不过却没有一般人的惊慌失措,脸上带着几分笑容,缓缓地走到一边坐下,道:“妾身还以为什么事情,想不到老爷这么大学问的人,居然也学会了杞人忧天。事情还没到那个份上,想它做什么?该来的到什么时候都会来,想挡时挡不住的。不该来的怎么都不会来,想求也求不着!”
看着发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吴亮嗣的心似乎也平静了下来,沉吟了片刻,叹了口气道:“浙江那边的事情闹出来之后,我就一直在担心,恐怕事情闹大了。浙江巡抚给我写了信,让我帮着把这件事情压下去,这种事情能压的下去吗?现在到了这种地步,他们想到居然不是控制事态,找替罪羊把事情平息,反而要逼着皇上停止军制改革。”
“老爷,这个浙江巡抚放弃了也无所谓的,老爷又没牵扯到浙江的事情里,这件事情怎么也找不到老爷的身上。”吴陈氏笑着看着吴亮嗣,脸上带着笑容道。
“你知道什么啊!户部侍郎邹城带头上书,扬州和滦州的地震乃是上天预警,皇上为政失当,希望皇上能够停止军制改革。老夫不知道说他们天真好还是不知死活好,看看辽东的军队,萨尔浒一战败成什么样子了,在看看现在,建奴还敢轻易犯边吗?”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吴亮嗣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当今皇上是什么胸襟?是什么抱负?他们还以为皇上是先帝,皇上是万历皇爷。看看他们在干什么,事先都不合我商量一下,到底把我当什么了!”吴亮嗣身子都在颤抖,胡子都在不断的抽动。
快步的走过去,吴陈氏轻轻的给吴亮嗣捏着肩膀,笑着说道:“老爷不用管他们,浙江的官员大部分都不是浙江人,他们也都是咎由自取!”
“夫人糊涂啊!邹城在京城如此联合上奏,绝不是他邹城的意思,他没这个胆子也没这个能力。浙江那些人你有不是不知道,除了银子他们眼里什么都没有。这次肯定是他们的事情败露了,才会这么火急火燎的。可惜他们算错了,当今皇上可不是用神鬼之事吓唬吓唬就行的,那是要成就霸业的皇帝。”吴亮嗣叹了口气,满是无奈。
现在吴亮嗣是骑虎难下,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如果管那自己难免就要参合进去,这样不但对不起天启皇帝的知遇之恩,很可能到最后连全家的性命都弄没了。如果不管,这些人都是亲族乡梓,里面还牵扯到很多浙党的官员,自己不管难免让人心寒。手下的人心肯定就散了,自己的队伍也就不用带了,直接回家养老吧!可能那个时候自己连老家也回不去了。
“老爷,这件事情其实简单的很,妾身有一个办法,或许可行!”吴陈氏笑着看着吴亮嗣,胸有成竹的道。
微微一愣,吴亮嗣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发妻,笑着点了点头,道:“你有什么好主意就说吧!现在我已经是焦头烂额了,一头的浆糊。”
“老爷,以不变应万变,无论大局怎样,老爷岿然不动。他们不找你,你就装作不知道。如果皇上询问起来,那就该怎么说怎么说!按照老爷的说法,他们肯定是斗不过皇上,那就等到有结果的时候在说。他们如果要求到老爷的身上,那怎么办就是老爷说的算了。如过他们没有求过来,那老爷也乐得清闲!”吴陈氏笑着看着吴亮嗣,柔声的说道。
点了点头,这种方法看似有些缩头乌龟的味道,而且颇有墙头草的意味。不过这种方法却能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皇上那里,大不了就是一问三不知。或者随机应变,该说的说,不说的不说。
笑眯眯的转向吴陈氏,吴亮嗣忽然觉得发妻如此光彩照人,一如洞房花烛夜。()




我是木匠皇帝 第五百五十四章 密谋
南京的局势已经越来越复杂了,表面上一片祥和,可是整个南京都笼罩在一片怪异的气氛里。杭州和扬州的消息已经慢慢的传回来了,虽然很多人还不知道,可是南京的广场也就那么大,很多消息是瞒不住的。
杭州的贪污军饷案,一个守备已经被抓了起来,现在虽然看起来很是平稳,可是傻子都知道这件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扬州的事情更是震慑了整个南京官场,南直隶巡抚的事情已经传得是沸沸扬扬。很多人都能想得到,这件事情一旦传到京城,那将是一场怎样的震动。
很多人都是人人自危,整日呆在家里,生怕什么事情牵扯到自己。在这些事情中,魏国公府也牵扯在其中,这样的留言更是甚嚣尘上。不过时至今日,魏国公府也没有丝毫的的消息传来,军制改革的事情也仿佛不存在了一样,没有人在提起。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一个人的到来而打破了,这个人就是吏部尚书周嘉谟,代天巡守的钦差大臣。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要动手了,虽然很多人心中满是忐忑,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一日码头上人头攒动,无论是南京六部官员还是其他衙门,又或者南直隶的地方官员,全都集中到了这里。军方的人自然也都来了,魏国公一身戎装的站在码头上,意气风发的和身边的人指点着什么。仿佛前一段的传言并未有什么影响,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大人。魏国公似乎有些不对,我们的计划是不是出了什么差错?”南京户部尚书钱哲的脸色很是难看。看了一眼身边的老者,小心翼翼的问道。
“钱大人,我们和你们联手,又联合了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失手?不要自己吓自己!南京早已经是一张铁网,周嘉谟撞进来也不怕困死他。这些事情我们会安排,洛阳的事情你们办的怎么样了?那可是唯一的后路,不容有失。”看老者身上的官服正是南京吏部尚书程颐。此时的程颐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捋着自己的胡子,胸有成竹的道。
钱哲的眼中闪过一抹灰暗,不过却没有在说什么,缓缓的点了点头,面容严肃的道:“大人放心,洛阳那里已经派人过去了。这次没有动用京城的那边的人手。也没有告知他们,不会走漏消息的。不过有一件事情我很担心,洛阳那里会不会同意我们的意见,那位似乎并不是有野心之人啊!”
摇了摇头,程颐笑着说道:“人都是有野心的,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机会。更何况那位怎么可能甘心?只是没有办法而已,我们给了他一个机会,他怎么可能放弃。更何况这次去的可是苏秦张仪之流,自然是有几分把握的。实在不行就逼上梁上,当然这是最后的办法!”
点了点头。钱哲没有在说下去,而是转移话题道:“这次周嘉谟到南京来肯定是来者不善。不过不到最后还是不要那样做,毕竟非同小可啊!”
程颐的面色也凝重了起来,点了点头,道:“这个我自然知道,那不是没办法的办法啊!不然怎么办?等着被抄家灭族?东林党就是前车之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没有在和程颐争论,在既定的事情多说无益,钱哲还是叹了口气,无奈的道:“无论怎么样魏国公始终是个绊脚石,不把他搬开,我这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可是魏国公府根基实在是太过深厚,以前做的布置似乎也没什么效果,程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轻轻的叹了口气,程颐也有些无奈的道:“想要搬到魏国公谈何容易啊!不过想些办法搬走魏国公,或许还能行。让我想想办法,不过希望不是很大!”
“程公,我觉得应该从锦衣卫那边想点办法,我们的办法似乎不多。”钱哲脸上闪过一抹狠辣,沉着脸说道。
1...203204205206207...2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