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他顿了顿,说道:“但是投资商的钱,是那么容易拉来的吗?只怕比较困难吧?修路是公益事业,又不是高速路,还可以设卡收钱。投资商们没有收益,他们肯把钱拿出来?”
李毅道:“关于这个问题,我在规划里面说了,可能同志们没有看到,在这里我再重复一遍。投资商们投入的钱,并不是没有回报的。只不过,这些回报,并不是用利息来支付,而是用广告收益来抵偿。”
石志飞道:“广告收益?”
李毅道:“任何一条线路,都会有很多公交站牌,咱们就把这些公交站牌的广告使用权交出去,让他们去经营,获得收益。”
石志飞道:“这个,可行吗?”
李毅道:“天底下投资商那么多。总有谈得拢的。这些事情,全部交给我来办!只要咱们市里,能同心同德,通过这个规划。那其它的困难,都不是个事!”
石志飞道:“李市长,我想,你本末倒置了。并不是我们不同意这个规划方案,而是没有条件去实施。我们就算通过。最终也是不了了之,没有办法完成。反过来讲,如果你能谈妥投资,能拉到中央和省里的支持,能从银行贷回款子,那么一切就绪,只欠东风时,我们这股东风自然而然就会吹起来。”
李毅道:“不能这么说,如果咱们市里的意见都不统一,这个反对。那个使绊,我跑到中央和省里去,跟领导们要钱,领导们能把钱给我吗?咱们项目都没有立起来,谁会支持你?”
石志飞道:“说起来好听,但这事我看很悬,很难成功。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其它同志,请各抒己见吧!”
市委政法委书记张尚新马上说道:“我不看好这个项目。”
陈伯年道:“大家不要急于反对,有什么困难。先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李毅同志刚才说了,办法总比困难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咱们这里。有十一个臭皮匠,顶得上好几个诸葛亮了,我就不信,咱们办不成这件事?”
刚才的讨论,一直都是张尚新和石志飞发言,其它同志理性的保持沉默。
这时。副书记曹连山说话了。
“前几次讨论这个议题时,我是投了反对票的,因为我觉得,当时市里的情况,还不够成.熟,太过激进,非但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曹连山的话速很缓慢,说到这里,稍微一顿,又继续说下去。
“当然了,时代是在变化的,现在的西南市,比之前两年,又有了很大的改变,最大的变化就是换上了新的市长。”
张尚新忍不住嘿嘿一笑:“换了个新市长,你就要改变主意了吗?换个把人,对咱们市里能产生多大的影响?难道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曹连山道:“有句话说得好,事在人为!同一件事情,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就得看由什么人去做。”
张尚新道:“我不否认李市长的能力,但我也从来没小看过以前的曾市长。”
曹连山道:“我并不是说曾瑞同志不行,只不过,他跟李市长比起来,稍微少了一点魄力。李市长这么年轻,刚刚上任,就敢上这么困难的项目,可见他是有想法、有能力的领导。我坚信,在陈书记和李市长的带领下,我们西南市一定能打好这场翻身仗。”
张尚新道:“把我市几千万人口的幸福生活,寄托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不是有些太冒险了?”
曹连山道:“冒险?修路筑桥,扩建交通,这是利民的大好事,何来冒险一说?”
张尚新道:“因为要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却达不到应有的收益。这就是冒险。”
曹连山道:“这话就好笑了。交通是公共事业,何来收益一说?”
张尚新道:“同样的钱,要是用来扶持几个大型企业,说不定就能救活我市的重工业市场。那样一来,咱们市的经济,就真的能腾飞!路修得再好,也只是一个政绩工程,除了面子上好看之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李毅恍然大悟。
他一直没闹明白,张、石等人,为什么一定要反对这个规划?
任何一个领导者,都应该明白交通建设的重要性。
难道张、石等人会不明白吗?
听到这里,李毅这才明白,为什么张尚新和石志飞他们要坚决反对这个规划,原来如此!
在张、石等人眼里,修路只是一个面子工程,就跟人买漂亮衣服穿一个道理。
这批领导,小时候都是苦过的,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高,平生最恨的事,就是浪费。
在现在的交通规模上,再大兴土木,大动手术,投资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只不过是为了扩宽一下路面,多建几条车道,这对他们来说,就等于守着一箱子衣服,还要去购买新衣服一样,简直就是最大的浪费,坚决不能容忍。
曹连山道:“这怎么能叫面子工程呢?这是惠民工程,这是基建工程!”
李毅很感激曹连山对自己的声援。
刚才曹连山自己也说了,他之前是反对这个规划的,现在却表态支持,而且改变的原因,就是因为换了市长,也就是说,他就是冲着李毅这个市长的面子,才同意了这个规划!
这个人情,不可谓不大。
听到曹连山再次替自己说话,李毅心生感动,说道:“严格说起来,这其实也算是一个面子工程。但是,我们要的就是面子!”
他提高了声音,朗朗说道:“谁不要面子?面子也是很重要的,我们人活在世上,不就是为了一块皮吗?面子不搞好,老婆都难讨!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是不把市里的面子工程做好,怎么吸引外来的投资客?”
“哈哈!”有人发出笑声。
陈伯年道:“说得在理!面子不搞好,老婆都难讨!就是这个理!”
李毅道:“我们要修脸,刮须,理发,穿衣,爱美的人,还要去做个护理什么的,临出门,还要照照镜子,看看是不是整洁,走出去后,是不是够面子,对不对?由人及物,也是如此。如果我们不顾及市里的面子,任她邋遢下去,又怎么有卖相,怎么把我们的产业嫁出去,怎么把资金吸引进来?”
这一席话,说得形象生动,极有说服力。
张尚新抹了抹嘴巴,说道:“好吧,我必须承认,我也是个很要面子的人,那么咱们市里的面子,当然也要顾及。可是,这个面子工程,要花的钱,也太贵了一点吧?”
李毅道:“这既是面子,也是实绩工程!这跟我们穿衣服是一样的。我们把投资商拉进来,结果却光着身子、或得穿一件破烂衣裳跟他谈判,他们能不跑吗?”
张尚新道:“要修路,也是可以的。面子工程,也是要讲一讲的嘛。不过,有必要动这么大的手术吗?改造一两条路,也就够了!其它的,咱们可以慢慢来。”
李毅道:“同志们,我是这样想的。趁着这个机会,咱们就把主干道全给扩建了,一步到位,惠及后人。免得到时候,今年修这两条路,明年又修另几条路,搞个十几二十年,还在修路,市民天天生活在封路闭桥的情况下,带来的不方便将更大!”
张尚新道:“那你的设计图,也很不规范!有些道路,明明不需要扩建那么宽的,你却偏要扩建,为难了人民群众!我想,这完全是你为了搞政绩,而做出来的决定吧?”
李毅犀利的眼神,落在张尚新身上。
后者夷然不惧,和李毅对视。
这个问题,在楼下时,张尚新就跟李毅提及过,现在,他又再次提到。
刚才,张尚新提出反对意见,全是于公于民去设想的,现在这个质问,就是替他自己提出来的。
看来,如果不绕过他的政法大楼,张尚新是不可能投赞成票了。
李毅微微一笑,说道:“张书记,你对规划中的那一条线路不满意?或是有更好的建议?请提出来,我们再行相商。”(未完待续。)
官路弯弯 第十一卷 第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
李毅看出来了,所有常委里面,提出反对意见的,以市政法委书记张尚新和市宣传部长石志飞两人为代表。
其它人或许也不支持这个项目,但他们不会如此激进。
因此,只要能够说服张、石二人,其它的反对派,也就没有多少跳跃的余地了。
现在张尚新再次发难,和李毅针尖对麦芒的吵了起来。
面对张尚新提出来的问题,李毅不急不迫,从容应对。
张尚新道:“我觉得吧,城区三条主干道路,改造一下是应该的。不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里子,这都是大好事。但是像其它几条交通路线,暂时就没有改造的必要了。”
他说得很委婉,没有明说要绕过自己的政法委。
李毅道:“全市一盘棋,为什么不分批改造的原因,我之前也讲过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本市的主要交通,来一个全部的梳理,提质改造,这对西南市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张尚新道:“就算如你所说,三、五几年之后,我市经济发达,车子增多,对路况的要求提高,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几条主干道上,对周边的影响,不会太大。”
李毅道:“我们规划中的十条线路,就是整个市里的交通枢纽,这十条路线要是搞好了,整个交通就畅达了。如果只改造其中几条线,是没有用的,就好比一条长河,窄的地方,就会成为瓶颈,阻碍整条长河的运转。”
张尚新道:“我们的工作,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就咱们市现在的情况来看,先建设三条主干道,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石志飞马上附合道:“对啊,有句老话说得好。多大的面,团多大的饼。咱们只有这种条件,为什么不就着现在的条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呢?非得打肿脸充胖子不可?”
张尚新强调了一句:“这就是典型的跃进思想!为了政绩。不管不顾!”
这两个人,一唱一和,想影响其它常委们的思维和想法,从而左右常委会的决定。
李毅拂然不悦,但还是心平气和。等他们说完之后,这才缓缓说道:“各位同志,我想问问,什么叫力所能及?打个比方,我们提三公斤的东西,这是能力所及,使把子力气,提五公斤东西,也是可以的,如果再咬咬牙。加把油,提十公斤甚至更重的东西,难道不可以吗?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三公斤的重量,当成自己的力所能及?”
“嗯?”张尚新没想到,李毅用这么形象的比喻,把自己设置的条件给打破了。
副书记曹连山道:“对啊,力所能及,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达成目标!我们现在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也不敢做。连力气都不敢使出去,怎么能算力所能及呢?”
常委副市长关越山声援李毅道:“就是因为这种得过且过的心理,阻碍了我们西南市的发展。如果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这也不去做。那也不敢行动,咱们市里的经济,就休想发展起来!”
李毅道:“同志们,咱们现在是在打翻身仗,就必须拿出大魄力,大手段来。做前人不敢做之事,做别人做不到的事!西南市,该让别人刮目相看了!”
顿了顿,李毅道:“当然了,要上这么大的项目,困难肯定是有的,影响到一部分人的生活住行,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整个西南市的发展,我们该忍耐的时候,还得忍耐,能包容的时候,就得包容。”
李毅又加重语气,强调道:“咱们当干部的,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行动,支持市里的政策和工程。”
张尚新道:“嘿嘿,能支持的,当然要支持。只不过,这项提议,还没有通过,也就成不了政策,也动不了工,咱们想支持,也无从谈起啊!”
这话含着冷嘲热讽的口吻。
李毅道:“所以才上常委会讨论,得尽快通过决议,好及早动工!时不我待啊,同志们,这岁月可是不等人的,眨眨眼,闭闭眼,一天又一天,流水般就过去了。”
陈伯年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沉声说道:“大家还有什么异议吗?”
张尚新道:“疑问还多得很呢!我还想问问,改造沿线拆迁的市民,往哪里搬?这可是头等大事,如果这个不解决好,别说修路了,只怕咱们以后连出门都不敢出!”
陈伯年道:“尚新同志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之前也跟李毅同志交谈过了,经过反复讨论之后,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李毅同志,还是请你来介绍一下吧。”
李毅道:“原则上来讲,是给予一定的拆迁补偿款,由市民自行安置,如果个别确有需要的,就近进行协调安排。至于党政机关等场所,能搬迁的就搬迁,不能搬迁的,就近安排场地重建。”
张尚新道:“那也不对吧?打个比方说,一所学校要拆迁,师生们搬到哪里去?”
李毅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考虑过了,在十条线路上,都没有需要拆迁的学校。倒是党政机关部门有不少。”
他再次强调道:“但是,我觉得,党政机关部门的所有同志,都是有这种思想觉悟的,是肯定能理解和支持市里工作的!”
李毅一再拿话堵张尚新的口,让他说不出自己不愿搬迁的事实。
张尚新眼珠子一转,说道:“那么,在重建期间,搬到哪里去办公?”
李毅道:“这个很好办,可以合署办公,只要克服一年左右的时间,等新办公楼建成之后,就可以搬过去了。”
张尚新道:“合署办公?嘿嘿,这不是开玩笑吗?哪个单位人不多?办公场地本来就很挤,这要是再合并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了。”
李毅道:“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克服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足够了。而且,咱们要朝前看嘛,以后就可以住上新的办公大楼,岂不是更好?”
张尚新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我们政法大楼,也在拆迁范围内,那我想替下面的同志们问一声,搬到哪里去?市里怎么安排?”
李毅道:“政法大楼很好搬,附近就是统战部,就和统战部暂时合署办公吧!”
他对统战部长刘延松道:“刘部长,你没有异议吧?”
刘延松道:“支持市里工作,我们统战部上下齐心,不会有异议。”
张尚新冷哼一声,说道:“统战部那楼,本来就比我们政法大楼要小得多,装他们的人都嫌小,还要把我们搬过去?那不是挤挤巴巴,挪不开身了吗?我反对!”
李毅心想,张尚新终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
就因为自己一时的不方便,他就要反对这么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
真不知道张尚新的思想觉悟有多高?
张尚新道:“我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享乐才这么说的。我是书记,搬到哪里,都有我的单独办公室。我为的是我的手下!是为了整个政法系统的同志。还有,你们知不知道,在这十条改造线路上,有多少公安分局长派出所需要搬迁吗?凭什么啊?市里修路,就跟咱们政法委过不去?”
这话可以说是张尚新的心声了!
而这个问题,李毅无法回避,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李毅道:“这不是跟谁过不去的问题。这是市里的决策,就算有困难,也只能克服。”
张尚新道:“我个人能克服,但我不能委屈我的手下。”
说老实话,李毅当官这么久,不论在哪一任上,对政法公安方面,都是率先拉拢的,尤其是当市长这一块,如果和公安厅的关系搞不好,那将来工作上的困难就会增加不少。
以前,李毅每到一地,都能尽快的和当地政法公安部门把关系搞好。
没想到一到西南市,第一个就把政法委书记给得罪了!
而且,照张尚新的说法,李毅要是真的执行改造方案,那得罪的人,就不只张尚新一人,而是整个政法委系统的同志!
想到这里,李毅不由得皱了皱眉头,心想自己只不过是想做件好事,让西南市更快的发展起来,这对我李毅本人,是没有任何好处和利益的,为了只是百姓!
可是,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陈伯年似乎看出李毅的困境,说道:“本来嘛,在正式召开常委会之前,我应该先开个书记办公会,再跟几个常委通通气,这样上了常委会,就不会有太多的纠结和争执。因为这几天我不在家,也就没做这些前置工作。不过,我觉得吧,有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这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小我服从大我,小家服从大家!”
张尚新道:“陈书记,你这么说的话,是不是打算用投票的方式来解决争论?”
陈伯年道:“既然争论不休,难有定论,还不如用表决的方式来解决吧!”
张尚新道:“可以,我早就觉得该投票解决了。像这种工程,我相信大家都会反对的!”(未完待续。)
官路弯弯 第十一卷 第三十四章 表决
陈伯年扫了一眼张尚新,对李毅道:“李毅同志,你觉得如何?”
李毅还是头一次参加西南市委常委会议,他还能怎么样?
就算明知道胜算不大,自己没一个铁杆支持者,他也得同意表决。
他早就料到,表决是迟早要进行的,只不过,他想在表决之前,尽量多说服一些常委,让他们支持这个项目。
“可以,陈书记。”李毅点点头,说道:“不过,在表决之前,我还有一事说明。”
陈伯年道:“有什么事,就请说吧。”
李毅道:“这份规划,是曾瑞同志生前制订的。规划各个方面都很完美。只不过,曾瑞同志可能出于经济实力或者其它因素的考虑,并没把把地铁这个项目加进来。”
陈伯年道:“嗯,这规划书上面,的确没有地铁项目。”
李毅道:“我觉得,咱们的眼光,应该再放长远一点,要建,就把地铁也一并建成了!”
这一来,就连陈伯年也吃惊了:“建地铁?”
在这个年代,别说西南市这样的城市,就连许多一线城市,也没有建地铁的打算,只在几个重点大城市里,才能看到地铁这种新鲜玩意的身影。
李毅道:“地铁是发展趋势,国内外很多大城市,早就建成多条线路了。咱们趁这个机会,也拉出几条地铁线来,这样一来,咱们西南市的整体交通水平,又能踏上几个台阶!”
陈伯年呆了一下。
因为这是李毅临时起意,事先也没有和陈伯年通过气。
李毅道:“陈书记,上面修路,下面建地铁。正好一举两得。这么好的机遇,咱们为什么不抓住了呢?”
陈伯年沉吟未语。
张尚新冷笑道:“李市长,你想一出是一出啊?建地铁可不比道路改造!你知道修一条地铁要多久吗?”
李毅道:“一般来说。资金到位的话,三到五年时间足够了。”
张尚新道:“三、五年时间!嘿嘿。钱呢?你知道修一公里长的地铁,要多少钱吗?”
李毅道:“在西南市里,一公里长的地铁,其修建费用,可能在五个亿左右吧!咱们可以先修两条地铁线,贯通南北、东西四个大区,这四个区,是我市的交通繁华地带。人流量和车流量,也是最大的。如果能先在这里建两条地铁,那咱们市里的交通,就能在未来十年之内,保持畅通。”
张尚新道:“你算过没有,要是建两条地铁钱,要多少钱?”
李毅道:“东西线大概十八公里,南北线大约二十二公里,加起来就是四十公里。”
张尚新道:“四十公里!每公里就要五亿造价!那就是两百多个亿?”
李毅道:“差不多要这个数。”
张尚新摆了摆手,说道:“我没有话说了。你要是有钱的话。随便你怎么做吧!”
常委会议室顿时一片沉默。
李毅道:“怎么了?大家觉得很难达到吗?”
张尚新道:“这不是难不难的问题,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李毅道:“尚新同志,为什么这么说?”
张尚新道:“如果只是实施道路改造的话。东挪西借,估计咱们也能完成,可是,你还要建地铁?还要多投入两百个亿!哈哈,咱们市里,要是一下子就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来,还叫穷市吗?经济还能垫底吗?”
李毅道:“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
张尚新道:“我最烦你说这句话,什么办法?你能有什么办法?”
李毅道:“还是老办法。就是用两条地铁钱的全部广告运营权当利息,去换取投资。甚至是先借贷。再用收入去还款。”
张尚新道:“两百个亿啊!哪个投资商,能投资这么多钱进来?而且。用广告运营去吸引投资,可不可行?广告收入,远远不够这些投资的收益。”
这一次,不仅是张尚新提出异议,就连副书记曹连山等人,也持怀疑态度。
“李毅同志,这是不是太过激进了一点?地面道路交通改造,咱们就必须要倾力而为了,再想建两条地铁,完全超出了咱们的承受能力!”曹连山道,“你想快速发展西南市的心情,我们都是理解的,可是,咱们可以慢慢来嘛,先把地面道路交通做好,再发展地铁也不迟。”
关越山道:“李市长,咱们市里,要同时改造十条道路,这已经是超负荷运转了,再加两条地铁线,实在太难了,是不是稍微延后两年再做考虑?”
李毅道:“同志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大家到底在担忧什么呢?是担心资金不到位,还是担心请不到施工队?”
张尚新道:“资金!资金怎么到位?没有资金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