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路弯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拾寒阶
“多谢顾老的指点,我明白了。只是我心里还有些障碍。”
“老实说吧,如果在南方省,你的报告永远没有通过的机会。这次进京,其实是李老的安排,就连我下南方省,也是受李老之托,去助你一臂之力。李老对你的期望,很高啊!”
“是吗。”李毅虽然早有预感,此刻听顾衡亲口说出来,他还是有些惊诧,同时对那个瘦削的老人多了一分感激。
的确,如果没有这个老人的帮助,照李毅的所作所为,在官场上难免要四处碰壁,起码不会这般一帆风顺。
“别想太多了,人总不能活在过去和回忆中!多往前面看吧。”
李毅嗯了一声,随着顾衡出来。
李老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墙壁上一幅地图沉思。李毅进来的脚步声也没能将他从思绪中拉回来。
李毅站在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地图,这幅地图他很熟悉,他在温玉溪的办公室里见到过,这是一幅南方省的政区图。他很奇怪,李老为什么要挂一幅南方省的政区图在自己的书房里?而不是挂一幅国家地图或者世界地图?
“我在想,你下一步该怎么走!”老人忽然开口,声若洪钟,吓了李毅一跳。
“您挂这幅图,就是为了我?”
“我是为了我们李家!”老人转过头,看着李毅。
李毅神情一震:“为了李家?李家那么多人,我能力有限,只怕会辜负您的期望。”
“今天你也见识过李家的众人了,你说说看,他们当中,哪个能胜过你?哪个能挑起振兴李家的重任?”老人目光如炬。
李毅一个个想过去,黯然摇摇头:“众人之中,大伯和二伯老成稳重,守成有余,开拓不足,小叔虽然聪敏,但为人豁达不羁,无意仕途,姑姑已做冯妇,成就有限。第三代中,世龙哥憨厚有余,机变不足;吴豪吴杰两兄弟,气量狭窄,难成大器;娟妹顽皮淘气,现在还不好说。我倒觉得芷姐为人不错,聪明机灵,是块可造之材。”
“你瞧瞧,你不是看得挺明白嘛!”老人赞许的点点头:“所以,我们李家要中兴,重担就落在你的头上。你认不认我这个爷爷,我都无所谓,我也没几年好活了,我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尽量帮你安排好前进的道路,让你走得更远更高!”
李毅心绪澎湃,有些感动地道:“只要您承认我妈是您媳妇,我就喊你爷爷。”
“你妈不一直是我李家的媳妇吗?这个还用我来承认?我连你这个孙子都认了,会不认她吗。”老人叹道:“我几时说过不认她这个媳妇了?我只是生气,气她夺走了我最疼爱的爱子!如今,一切都有如风吹灰灭,不计较了!你回去后,跟你妈妈商量一下,择个日子,来看看政元吧!”
李毅眼眶一热,知道李老爷子这是接受方芳了,这对一生执拗的李老来说,实在是莫大的改变。
“爷爷!”
李毅终于喊出这句含在嘴里很久没有喊出来的话。
“哎!”李老伸出枯瘦的手,抓住李毅的手臂,用力的摇了摇,或许此刻,老人才明白,有些事情,放下与宽容,远比执着与坚决更加海阔天空





官路弯弯 第七十四章 初见
宽敞明亮的国务院第一会议室,四季长青的罗汉松和五针松以最饱满的姿态和最明媚的姿势,迎接即将到来的贵客。
李毅跟着顾衡,在走廊上走着,厚实的地毯,踩上去软绵舒适,发不出一点声音。
迎面来了一个人,一见顾衡就笑着上前握手,两人欢快地聊天。顾衡对李毅道:“小毅,你先去会议室,我等下就来。”
李毅应了一声,往第一会议室走来,走到门口,往里一打量。
里面只有一个女孩子,正背着他,在整理主席台上的东西。她穿着得体的套装,完美的背影,乌黑的秀发,衬着细致玲珑的身材,配合着第一会议室庄严肃穆的环境,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
“你好!”李毅轻轻敲了敲门板。
女孩回过身子,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有如春日般和煦,照亮了李毅的心和眼。
“你好,你是?”女孩看到一张陌生的年轻的脸,有些疑惑的问。
“我是来参加参事会议的。我叫李毅。”
女孩微微讶了一声,拿起桌上会议名单看了一下,笑道:“哦,李毅,最年轻的参事!会议名单还特别说明了一下。我是总理办公室的新人,对参事工作尚不熟悉,请见谅。唔,会议还有十分钟才开始,其它参事都在旁边的休息室喝茶,你要不要也去喝一杯?”
李毅笑道:“不用了,我就在这里等吧。”进来在椭圆形会议桌旁边坐下,问道:“总理是怎么样一个人?”
女孩正摆放着桌上的文件,一听这话就笑了:“总理是怎么样一个人?你没看过新闻联播吗。”
李毅道:“我是想问,总理生活中是一个严厉的长者,还是一个和蔼的老人?”
“他有时和蔼,有时严厉。等你见了他就明白了。”女孩继续摆弄桌上的东西,笑道:“我也说不好。”
李毅点点头,道了声谢,拿出报告,最后看了一遍,确定没有任何纰漏。
女孩时不时抬眼看看李毅,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每个初见总理的人,见面之前都特紧张,就算是一省大员也不外如是,更别提这个小年轻了!
几分钟后,参加会议的参事陆续进来,顾衡也走了进来,在李毅身边坐下,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不用紧张,就跟平时汇报一样就行。”
李毅点点头,却显得有些僵硬。
会议室里忽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毅虽然背对着门坐着,此刻也知道是总理来了。跟着众人起立,双手用力的拍掌,微微侧头,看向门口。
电视上那张熟悉的脸孔真实地出现在面前,总理微微挥手致意,向参事同志们问好,进来跟大家一一握手。当握住李毅的手时,总理说了一句:“李毅同志,我看过你在钢铁峰会上的表现,不错!继续努力。”
这一刻,李毅脑子居然有片刻的短路,只觉得身子飘飘然的,似在云端飞舞。但他很快镇定心神,向总理问了句好。
会议正式开始,李毅看到刚才那个女孩,坐在一侧的角落里,手里拿着纸笔,看来是会议速记员。
总理的开场很幽默:“这是一个老同志的聚会,却有两个年轻人来偷听啊!希望你们不要感到太过枯燥无聊。”
两个年轻人,指的是李毅和那个女孩。他们这两个年轻人,在这一帮子老同志面前,的确有些抢眼,难怪总理会拿他们说事。
老同志们都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参事工作,是我党建国以来十分重视的统战联谊工作,各位都是国务院特聘的资深参事,是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老同志,这次会议,我主要是来当听客的,想听听各位对我们政府的意见。这是一场和平民主的会议,不论各位是我党党员,还是无党派人士,或者民主党派人士,我相信大家都是爱国人士,是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强盛的爱国人士!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各位不要顾虑,畅所欲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总理侃侃而谈,从始至终,都没有看过桌上的演讲稿一眼,他始终面含微笑,有礼有节,表现了对国务院参事的足够尊重。
参事们畅所欲言,就当今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下的经济发展和党政建设,提出了许多十分宝贵而有益的建议。
参事室素有政府智囊团一说,建国以来,国家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参事工作,每届政府班子都会聘用一些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和人民有特殊贡献的社会人士。历史证明,这些参事为国家出谋划策,为祖国的发展发挥余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许多重大国策的产生,都离不开这群智囊的参与。
古语旁观者清,或许,执政党以外的党派人士,少了某些束缚,在某些方面,更能看明白当今社会的某些大趋势。
当政者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前提。
总理认真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提问和建议,他都耐心地做了回应。
有关国家政治体制的建设这种大问题,李毅作为一个官场新人,还只有聆听的份,虽然他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但他脑海里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还没形成系统的理论,此时还不能完全清晰的表达,从而发出自己的声音。
等所有参事都发完了言,总理笑道:“今天在座的,还有我们国家最年轻的参事,李毅同志,下面我们来听听这位年轻参事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吧!”说着,率先鼓掌。
参事们紧接着鼓掌,全场的眼球全部聚焦到了李毅身上。
李毅起身,向众位领导前辈微微躹躬,带着一种自信而平和的微笑,不疾不徐地说道:“总理,各位参事前辈,您好。第一次参加这么高级别的会议,我内心里很激动,很兴奋。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向众多前辈学习,实乃李毅之幸!”
总理笑道:“别整虚的,这是一个务实的会议,我们可没时间听你在这里吹牛拍马。”
众人呵呵地笑了。
李毅却脸色如常,没有丝毫尴尬,他知道总理故意这么幽默,是在打消他紧张的情绪,心里对总理又多了一分尊敬




官路弯弯 第七十五章 书生报国无他术
??毅道:“礼多人不怪嘛,该有的场面话还是要的。下面我就说说我此次带来的一份报告。《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水利南方省水利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
这个报告的题目,是李毅经过再三推敲,最终定的稿。
按他最初的设想,题目叫做《南方省水利安全隐患调研报告》,目的是要危言耸听一番,如实描述水利现状,引起国家高层的关注。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得罪不少人,政治斗争的最终目的,是要达成发展和建设的目标,而不是一味的得罪人和整人。当然,必要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一群人。
李毅相信,南方省各地市县,只要看到了兴修水利的利益,不信他们不动心,不信他们不倾力建设!
顾衡听到李毅说出这个题目,微微诧异了一下,同时欣慰的点了点头。他心中感叹,不知不觉中,这个年轻人已经在逐步走向成熟!
有时,必要的妥协与让步,反而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李毅带点磁性的男音在国务院第一会议室里回荡:“在新的历史时期,水利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南方省水督办带着这个问题,调研基层,先后到10多个县(市、区)与基层干部、基层水利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水利发展的建议,感到人民群众对近年来水利发展表示满意,从中得到了实惠,同时,也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调研,很受教育,深受启发,对破解水利发展难题,加快水利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但从调研来看,水利发展现状距离这些期盼和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一是防洪减灾的问题突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的需要;二是水资源问题突出,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是民生水利的问题突出,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用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需要;四是水利投入体制机制不顺,不能满足水利加快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省目前的情况,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富民强省、建立人水协调现代水利体系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水利问题,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保经济、保民生、保增长,我感到要抓住6个重点。”
接下来,李毅紧紧围绕着六大重点,一一展开分析和说明,并相对的提出了解决之道。
水利工作的重点,一是湖区的综合治理,二是江水流域防洪体系建设,三是抓好民生水利建设,四是抓好城乡统筹的水资源管理,五是抓好水利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六是抓好水生态保护工作。
李毅提出六大重点问题,再针对这六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我们调研的目的,不是去找碴,更不是无事生非去找基层干部的麻烦,我们发现了问题,目的是要改善这些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工作的重心和目的!”
李毅在报告中指出,水利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构建“六大体系”:一是湖区和江水流域防洪保安体系。二是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体系。三是粮食安全农田灌溉体系,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水资源水环境保障体系。五是诚信健康的水利建设市场管理体系。六是廉洁高效的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支依法行政、作风过硬、技术优良、攻坚克难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队伍。
李毅的报告做得有理有据,行文有条不紊,擘肌分理,层次分明,让人一听之下,就觉得这是一篇经过实际调研的好文章,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公务文,没有流行的机关文的那种病态的呻吟和空洞的吹捧。
李毅对所有的数据都烂熟于心,娓娓而谈,一篇长长的报告谈了近个把小时,中间连丝毫的停顿都没有。讲到入神时,嘴唇干裂了,就伸舌头舔一舔,连桌面上的水也忘记了喝。说到动情处,时而悲愤,时而激昂,愣把一篇枯燥的调研报告,说得引人入胜。
会议室外,国务院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正一边看表,一边小声的讨论。
总理日理万机,等下还要主持一个重要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可这时间都快到点了,总理却还没出来。总
理一向守时,每个会议的时间也控制得很好,左右不会相差五分钟。可是今天,会议时间足足过了半个小时!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偌大的国务院会议室里,回荡着李毅那抑扬顿挫的男音,所有人都被李毅的报告所吸引,专注地听,用心的想。
角落里那个女孩,一边快速的记录,一边拿眼不断的瞥李毅。
这个名叫李毅的男子,从一刻起,注定要在她多彩的人生中,留下特殊的记忆。
“通过以上措施,我相信,我们能为人民群众真正提供山清水秀的生产环境和人居环境,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支持!”
“书生报国无他术,唯有手中笔如刀!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各位。”
李毅再次躹躬。
一阵短暂的沉默。
李毅心里有些忐忑,自己的报告做得如何,他心底共实也没有底,国家政策的制定,毕竟是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从宏观上做出指控。这是他第一次提出这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面对的又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结局如何?能不能得到他的认可?李毅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总理微垂着眉,略偏着头,似乎陷入了深思。
一干参事们也没有开口说话,各自想着李毅的报告。
良久,总理说道:“李毅同志,你个人以为,在全国范围内,像你报告中的情况,是普通的情况,还是个别的情况?”
李毅道:“长江流域森林乱砍滥伐,中下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江两岸有4亿人口居住,50年代中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22%,这些年来,由于不断进行的农地开垦、建厂和城市化,使两岸80%的森林被砍伐殆尽。据可靠资料表明,川西省193个县中,森林覆盖面积超过30%以上的仅有12个县,一些县的森林覆盖面积还不到3%。”
趁着众人还在消化这些数据的当儿,李毅继续说道:“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有20%发生水土流失,每年丧失表土24亿吨,每年从上游携带下来5亿吨以上的土砂顺着长江流入了东海。由于年复一年的土砂淤积,长江的河床从多年前开始就已高出了地面,成为继黄河之后的又一条‘悬河’。长江的‘碧水’早已荡然无存,其浑黄程度可以和黄河媲美。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有蓄洪功能的湖泊则在迅速地萎缩着,这一切迹象表明,我国的水利安全防范工作,已经火烧眉毛,非做不可!如果碰到百年难遇的洪水,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毅道:“我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清同治九年,长江流域发生过一次特大洪灾,1931年再次发生特大洪灾!1954年也发生过一次特大洪灾!从时间上可以看到,洪灾发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缩短!谁又能预料,下一次大洪峰会在什么时候来到?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后年!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去做准备工作?”
总理再次陷入了沉思,他的双眉紧紧拧在一起,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或许,历史性的一刻,将因为李毅的这篇报告和总理的英明决断而改变!
“李毅同志的报告,有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啊!”总理沉声道:“这是一篇好报告,附合当前经济建设发展方向,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驾护航!我们要发展经济,基础建设绝对不容忽视!这是立国立民的根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一点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能否认!我们要发展经济,离不开这个基本点。李毅同志的报告,我会转发国务院各个委员,并转发各省党委,让大家认真学习,共同探讨,尽快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出来!”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毅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自己的报告得到了总理的认可,这就意味着,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也更加坚定了他沿着官场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决心。
或许,前途叵测,或许,道路弯弯,但李毅的一颗赤子之心,绝不会改变!
重活一回,就要有重活一回的精彩!要有重活一回的担当




官路弯弯 第七十六章 批示
??毅的报告很快就发回到了南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手一本,外加一封国务院总理对此报告的批复函。
温玉溪端着茶杯,注视着这份报告书,前不久,这封报告书也曾这样静静地躺在他书房中宽大的办公桌上。上面鲜红的信标和批复,和桌面上插着的国旗和党旗一样醒目。
“报告已阅,兹事体大,其中所述情况,不独南方一省所有,特转发各省党委常委详阅,望诸君以国事民生为重,严查彻查,大办特办,将水利工作落到实处!”
这是总理的批复,语气虽然温婉,但其中隐藏的不满与怒火,却是隐约可见!
报告已阅,说明总理很认真的读了这篇报告!可是,这只是南方省一个副科级调研员写的调研报告啊!
兹事体大,说明总理很认同报告中所讲之事!
不独南方一省所有,说明总理对水利工作很重视,对各省的水利现状,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转发各省党委常委详阅,这句话含义颇深,这是不是说明,总理已经知道,南方省委常委已经看过这份报告,但总理以为,这些常委看得不够详细?
最后那句,就隐含愤怒与不满了!望诸君以国事民生为重!难道我们以前不曾以国事民生为重吗?
严查彻查,大办特办,落到实处。这几个短句子,其力千钧!等于直接指责各省领导,你们以前的工作,马虎得紧,水利工作,现在已经到了非查不可,非办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再落不到实处,中央后续的手段,将是雷霆之怒!
温玉溪将这些关节窍门想通想透了,觉得充分领会了文件的精神,这才缓缓合上眼,思索着下一步的对策。
这是一个危机,水利工程这一块,向来是个肥衙门,不知道养肥了多少贪官污吏,不查不办则相安无事,一旦严查严办,那将牵一发而动全身,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一剑挥下去,不知道会砍倒多少干部!
这一点,从一个小小的涟水县水库工程案件就可见一斑!
同样的,这也是一个锲机,一个让温玉溪全面整肃南方官场的一个良机!
温玉溪必须善加利用,从中获得最大利益!分得最大一杯羹!他要好好谋划。
李毅!
温玉溪双手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想到了这个年轻人。第一次和他相遇的情景,再次浮上脑海。
那个一身寒酸背着一个大大的画筒前来参加铁钢峰会的年轻人,现在居然跑到国务院跟总理对话去了!
他又想到那次常委会上,除了他和少数几个常委表示支持外,其它大部分常委都否决了这份水利调研报告,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这才多久啊,这份报告却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回到一众常委手中,这算不算打脸呢?
当时还是不够坚持啊!如果态度再坚决一点,闹出的动静再大一点,让矛盾冲突表现得再激烈一点,让那些反对派们蹦跳得更高一点,那么,现在收到的戏剧效果将更加明显!他们摔得也将更惨!
此刻,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南方省的常委家属大院里,一定殊不平静吧?
一个女孩悄悄地摸进书房,走到温玉溪背后,偏着脑袋做出各种怪脸,但温玉溪陷在沉思中,对女孩的表演恍如未觉。
女孩不满的哼了一声,突然伸手抢走桌面上的报告,撒娇似的道:“爸,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连我在你身边站了半天都没发觉!”
“我在想李毅呢。”温玉溪呵呵一笑,看着女儿调皮的笑脸道:“你啊!从小到大,就爱跟爸玩这手!我告诉你,你爸现在老了,经不起你这么吓唬,万一吓出个好歹来,你哭都来不及了!”
1...3738394041...1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