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以甘肃镇的这么点资本,根本就不够莫曰根塞牙缝的。和宁夏镇相比,甘肃镇真的一无是处,要什么东西都没有。光是粮食和草料,都足够莫曰根头痛的。如果没有大量的物资补充,他最多在这里呆两三个月。一旦下雪,大地冰封,他的行动,会更加的困难。换言之,两人决战的战场,应该就在古浪城的附近。
莫曰根的手上,至少有四万左右的精锐骑兵。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野战几乎是无敌的。白衣军除非有两万的骑兵,否则,正面迎战,几乎没有胜利的把握。更要命的是,在莫曰根的身边,还有数万协同作战的甘肃镇叛军。他们都是步兵,又有攻城武器,在鞑子的监督下,他们是有一定的攻坚能力的。
因此,镇守古浪城的白衣军兵力数量,绝对不能太少。起码不能少于鞑子兵力的五分之一,也就是一万人左右。然而,目前的白衣军部队,暂时还没有集结到这么多。鹫骑军,獒骑军、狮骑军、龙骑军、虎骑军,甚至是加上他的警卫部队猎骑军,总兵力也不到一万人。除非是攻打西宁城的部队,能够尽快的赶来增援。
兵力的缺口,从哪里弥补?当然是从眼前的这些叛军了。莫曰根可以利用甘肃镇的叛军,他徐兴夏当然也可以利用甘肃镇的叛军。比如说,艹作大炮,修建工事,清理战场,这些叛军都能用得上。必要的时候,从后面运送来大批的火枪,他们就能够临时担任火枪手使用。有足够的兵力,面对莫曰根的时候,就会淡定很多。
“你,这边!”
“你,那边!”
“你,中间!”
高一功带着狮骑军的战士,将叛军的军官和士兵分开。军官肯定是要进行仔细甄别的,不能继续留任。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有主动投降叛军的意向,都不能继续留在部队里面了。投降过的军官,是绝对没有威信的。但是,一般的士卒,则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只需要推选出新的军官即可。对于这一招,白衣军已经越来越有经验了。在金家台的时候,徐兴夏就使用过这一招了。
徐兴夏要求高一功,将这些官军的降卒,尽管的组织起来,进行初步的思想教育,然后就尽快的投入到战场。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大炮拖回去古浪城,协助白衣军战斗。其次,就是帮助白衣军组织后勤运输,满足前线作战的需要。这一次白衣军远途奔袭作战,对后勤运输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不保证后勤供应,前线就无法打仗。
白衣军这次出动的最主要任务,就是控制古浪城。毫无疑问,在甘肃镇的官军投降以后,部分的大炮,肯定会被鞑子利用起来的。如果鞑子用大炮来攻打古浪城,白衣军没有大炮的话,就会吃亏。曰月铳的威力再大,射程再远,也不如火炮啊!这一点,在宁夏城和榆林城,都被充分证明了。未来的战斗,火炮才是王道。
相反的,如果这八十多门的大炮,白衣军都能利用起来的话,到底是谁轰谁,那就不好说了。我占据着城墙的高度优势,又有大威力火枪的掩护,鞑子想要攻上来,想想都觉得有点困难。只要有城墙的掩护,莫曰根就算再厉害,都只有干瞪眼的份。
“高一功!我先走!这里交给你了!”徐兴夏沉声说道。
留下高一功的狮骑军处理后续事务,徐兴夏带着猎骑兵继续前进。他是越来越迫切赶到古浪城了。他有种奇怪的直觉,好像察觉到莫曰根也在急匆匆的向古浪城进发。谁首先赶到古浪城,谁就能抢占先机。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这是很有道理的。
这时候,夏可舞和刘横两人各自带领的部队也相继到来了。猎骑兵、龙骑军、虎骑军等部队互相拥挤在一起,道路上浩浩荡荡的都是白衣军的骑兵。加上处理后事的狮骑军,数量就更多了。峡谷本来就不大,拥挤了这么多的白衣军骑兵,一时间蔚为壮观。蔚蓝色的军装,不同颜色的帽子,闪闪发亮的刺刀,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正在峡谷两边列队的明军降卒,发现如此之多的白衣军部队到来,那神色自然更加的精彩了。很多人都从原来的惊恐不安,转为了羡慕向往。有的人,甚至在悄悄的流口水。毕竟,没有人是喜欢天生做卖国贼的。卖国,可不是造反、闹饷、暴动之类的姓质。这是卖国啊!任何一个军户,都很明白,卖国的意义。
卖国,这是比谋逆还要重的重罪啊。无论是谁沾上了,一辈子都难洗掉。被迫做了卖国贼,他们的心情,都很不爽。他们从官军变成叛军,完全是因为上级领导的缘故。如果上级领导坚决抗击鞑子的话,他们也不会做叛军的。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现在他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洗脱自己的罪名,做回一个正常的军人。
怎么才能洗脱自己的罪名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着鞑子的人头来恕罪!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直接更有效的办法了。可是,以他们的本事,怎么才能杀鞑子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跟着白衣军一起杀敌!白衣军打主力,他们在旁边捞偏手就行了。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474章】我就是专门吸引仇恨的
“都在愣什么?立刻回去古浪城!杀鞑子有功的!将功赎罪!畏缩不前的,就地斩首!”高一功怒气冲冲的喝道。
峡谷内的明军士卒,顿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要白衣军不大开杀戒,他们就算是逃出生天了。听高一功的口气,好像是真的给了他们将功赎罪的机会。只要他们侥幸能够杀死一两个的鞑子,卖国贼的罪名,应该就可以洗掉了。有白衣军的帮助,似乎达到这样的目标,不是很困难。有这样的心理,他们自然配合多了。
很快,所有的大炮,都被重新拖拽起来。原本凌乱不堪的道路,也被重新打通。一心想要洗脱卖国罪的明军降卒,干活都十分的卖力。有些人刚才藏在血泊里面,爬起来的时候,浑身都是鲜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鲜血渐渐的干了,就好像是板甲一样覆盖在他们的身上。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他们的行动。真的是干劲冲天啊!
从鞑子那里缴获到的战马,自然是用来拖拽大炮了。这次战斗,白衣军缴获的战马,数量还真是不少,足足有七百多匹。部分的战马用来驼运后勤物资,部分的战马,则用来拖拉大炮。在战马的拉动下,一门门的大炮,顺着它们到来的道路,又重新走了回去。
……高杰率领的獒骑军,一路向北,向古浪城急行军。这一带的道路,都是在峡谷中前进的。总的来说,地面还算平坦,就是两侧的山地很高,很容易被人伏击。当然,暂时来说,战斗的双方,都还没有伏击对手的机会。急行军一天以后,高杰他们首先到达了镇羌堡(今天祝藏族自治县),补充了部分的粮食和物资。他们前进的速度太快,以致托运物资的马队,根本就无法跟上。
镇羌堡居然没有鞑子驻守,只有原来千户所的三四百名明军军户。从理论上,他们也是属于投降鞑子的“叛军”。否则,东进的鞑子,早就将他们都收拾了。不过,在白衣军到来的时候,他们坚决否认这一点。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他们给了白衣军很多的协助。可惜,高杰是个冷酷的家伙,他留下一个小队的火枪手,将这些军户,都全部集中监视起来,交给后面的部队处理……
稍作休息以后,高杰、张逸他们就开始向分水岭(即后世的乌鞘岭)前进。这是横亘在他们前面的最大的困难。自古以来,分水岭都有天险的说法。根据向导的说法,白衣军根本不需要到古浪城去,只需要在分水岭上设置防线,就可以让鞑子寸步难行。汉朝和明朝,都在分水岭上面修建长城,阻挡游牧民族的南下。
但是,白衣军的目标,不仅仅是阻止鞑子越过分水岭,还要为以后进攻甘肃镇建立桥头堡。如果白衣军不占据分水岭,让鞑子控制了古浪城,以后白衣军想要进攻甘肃镇,就比较麻烦了。因此,古浪城是必须占据的。简单的思想动员以后,各部队就开始翻越山岭。进入山区以后,道路不是很好走,行军速度大大的降低。高杰和张逸两人虽然耐心急躁,却也没有办法,只能龟爬前行。
分水岭附近的山路,一直都是河西走廊和关中地区的瓶颈,由于年久失修的关系,有些地方走起来特别困难。分水岭上,有汉朝和明朝先后修建的长城,还有斩龙壕之类的地名,又有抓喜秀龙草原。自然风光其实是很美的,欣赏起来的确是赏心悦目。可是,空气显得很稀薄,很干燥,还带着浓浓的寒意,让人很难受。
战马走在这样的道路上,其实跟步行差不多。遇到一些狭窄或者陡峭的地方,战马甚至战战兢兢的,需要犹豫很久才能前进。有部分的獒骑军战士,为了节省马力,干脆下来步行。晚上宿营的时候,气温骤降,还不断的有风沙吹来。如果没有准备的话,晚上会十分的难捱。好在,白衣军的准备也是比较充足的。食物和御寒的衣物,都已经准备好了。反正战马数量多,多带几件衣服不算什么。
走了足足三天两夜以后,白衣军终于翻过了分水岭的最高端,开始走下坡路了。从分水岭下来,依然是狭长的峡谷,只是地面逐渐的平缓了,赶路也不需要下马了。到了半山腰的时候,骑兵疾驰的速度,已经相当快。一阵子爽快的飞奔以后,他们终于下山了。从千里镜里面可以看到,一座孤零零的小城镇,横亘在峡谷的中间。
“高统领,张统领,前面就是古浪城了。”负责带路的斥候说道。
“好!兄弟们,目的地到了!古浪城是我们的了!”高杰狠狠的点点头,挥挥手,让战士们继续催动战马,加速前进。
这时候,鞑靼骑兵的斥候也出现了。这些鞑靼骑兵的斥候,自然是属于古浪城的。他们根本没有想过,白衣军会出现在这里。因此,当他们正无聊的四处察看,赫然发现白衣军的时候,他们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好一会儿,才有人大叫:“白衣军来了!白衣军来了!”然后急急忙忙的掉转马头,向古浪城的方向逃窜。
“白衣军来了!白衣军来了!”原来还算安静的古浪城,顿时混乱起来。驻守城内的鞑靼人弓箭手,急忙跑到城头,一个个弯弓搭箭,严阵以待。原本驻守在古浪城的一个千户所的明军叛军,也在鞑子的鞭打下,急急忙忙的跑到城头上面来。一时间,整个古浪城,都是慌里慌张的,甚至连城门都忘记关闭了。
那些鞑靼人的斥候,也不要命的往回跑。白衣军骑兵的数量,的确是太多了。鞑靼人的斥候,几乎被吓坏了。没办法,一路过来,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白衣军的骑兵,浩浩荡荡的足有几千人。就算是白痴,都知道白衣军不好惹了。鞑靼人的斥候跑回去古浪城以后,古浪城的城门,立刻紧紧的关闭起来,死也不肯打开了。
到了这个份上,高杰反而不着急了。古浪城就在眼前,伸手就可以拿下来,他担心什么。高杰不着急,张逸也不着急。他从千里镜里面看出去,古浪城的守军,估计还不到一千人。以数千的白衣军骑兵,还拿不下这么一个小小的连大炮都没有的据点?让大伙儿歇歇气是真的。麻痹的,该死的分水岭,真的是太难走了,张逸感觉自己的胯下,都被颠簸摩擦得快要流血了…………这时候,徐兴夏也已经翻过了分水岭的最高点,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早上开始,他的脸颊上,多了一片乌青,好像是被谁打了一拳似的。其实,这完全是个意外。昨晚翻越分水岭的时候,深夜驻扎在安远站堡(即后世的安远镇)。说起来,这个安远站堡,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刚好横亘在山路的中间,又有高台,易守难攻。只需要驻扎三百名的火枪手,就能挡住全部的鞑靼骑兵。
谁也不知道是闹鬼什么的,半夜居然来了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的,动静相当的大,一度让猎骑兵的战士都感觉有些手足无措。徐兴夏站起来想看看究竟,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块手指大小的石头,打在他的鼻梁旁边上,结果就这样了。晚上被碎石打伤的战士,还真是不少,至少有三四十个。有几个战士的鼻梁都被打歪了,鼻血流了一地。还有人的门牙也被打崩了,一嘴都是鲜血,说话含糊不清。
但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刘闯统帅的猎骑兵,被这阵突如其来的大风一闹,还失踪了两个战士,跑丢了十几匹的战马。一直到中午,那两个战士都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让大家觉得很诡异。后来问向导才知道,每年的秋季,安远站堡的附近,都是惊风四起的,时有诡异事件发生的。
事实上,分水岭的这些风沙,和别的地方比起来,根本就是小儿科。在整个甘肃镇,比分水岭诡异的地方多的是。别的地方不说,就说嘉峪关之外吧,那里的风沙,绝对够所有人喝一壶的。如果白衣军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后要到嘉峪关的外面作战,一定会很困难。要打败更多的敌人,首先就要征服更多的恶劣复杂环境。
抚摸着脸颊上的淤青,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着战事的发展,白衣军控制的地方,会越来越大,战场也会不断的延伸,各种类型的战场都有。向北,是大草原。向东,则是平原山地。向南,也是平原山地。向西,大部分都是沙漠戈壁。不同的战场,对部队的要求完全不同。同一支部队,在训练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未必能适应全部的战场。这就意味着,白衣军需要建立更多的专业作战部队。
“未来,果然是任重而道远啊!努力!”徐兴夏默默的自言自语。
下山以后,徐兴夏很快就来到了古浪城的附近。不过,他并没有影响高杰的指挥。攻打小小的古浪城,他根本没有必要亲自上阵。倒是攻克古浪城以后,面对莫曰根的疯狂反扑,他得稍微露露面,让莫曰根知道他就在古浪城。他就是游戏里面专门吸引仇恨的那个人。只要他出现在古浪城,莫曰根一定会咬住不放的。
……高杰和张逸商量一下,决定由獒骑军负责攻城,鹫骑军负责掠阵,在周围警戒。如果有鞑子大部队到来的话,就由鹫骑军负责拦截。他俩乐观的估计,攻城应该不需要多少时间,半个时辰就可以搞定。和庄浪城相比,古浪城的城墙什么的,都要陈旧的多。
“大家做好准备!上吧!”獒骑军做好战斗准备以后,高杰立刻下达作战命令。獒骑军的战士,立刻潮水般的扑上去。
一阵阵的枪声,顿时将古浪城覆盖起来。一颗颗的米尼弹,呼啸而去,将城头上的鞑子弓箭手,全部压得抬不起头来。有些不甘心的鞑子弓箭手,想要站起来还击,结果转眼间就被打倒了。身上至少有一个或者是多个的血洞。古浪城的城头上,城垛不断的飞溅起阵阵的灰尘,那都是被米尼弹给活生生的打起来的。
在火枪的掩护下,獒骑军的爆破手,熟行熟路的上前去,准备将城门炸开。感觉到不妙,古浪城的鞑子守军,急忙放箭反击。结果,他们遭受到白衣军火枪手的更猛烈的射击,又连续的倒下了一大批人。还不足一个千人队,自然不是白衣军的对手。很快,獒骑军的爆破手,就将炸药包安放完毕,点燃导火索以后,又迅速离开。
“轰隆隆!”
一声巨响,古浪城的南门被全部炸飞。
接下来的战斗,就没有丝毫的悬念了。被炸的晕头转向的鞑子弓箭手,基本上都呆住了。獒骑军的战士,端着刺刀,率先冲入古浪城,清除鞑子弓箭手。残存的鞑靼人,纷纷跑出城去,却又遭受到鹫骑军的拦截。城外布防的鹫骑军战士,人数也是相当的多。十个白衣军抓一个鞑子,鞑子如果能逃出生天的,简直就是奇迹了。
徐兴夏随后带着猎骑军也跟着入城。古浪城里面的一切,都没有大变样。徐兴夏很快就调整了部署。獒骑军、猎骑兵、龙骑军、虎骑军都负责守城。张逸的鹫骑军,远远的散布开去,监视莫曰根的动静。莫曰根的大部队,肯定要从这里路过的。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什么时候到来。因为,这严重关系到古浪城的守备力量。
占领古浪城以后,徐兴夏最关心的,就是那些大炮什么时候能够运过来。他们可是对付鞑子的利器。可惜,在翻越分水岭的时候,高一功等人的动作比较缓慢,估计,大炮要运送到古浪城,还需要一点时间。
“大人,莫曰根来了!”
这天傍晚,徐兴夏接到了张逸的报告。
鹫骑军的散兵,发现了莫曰根大部队的踪影。初步估计,有三四万人。换言之,就是莫曰根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出动了。此外,还有协同作战的叛军,他们都拖拽有大炮,估计有上百门。
古浪城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没有大炮的古浪城,能挡得住有大炮的鞑子骑兵大部队吗?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475章】付出两万人的代价?纠结啊!
徐兴夏举着千里镜,站在古浪城的城头上,细心的观察着西面原野的动静。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响,很快,几个零星的鞑子斥候,陆陆续续的出现在千里镜的视野里。这些鞑子斥候的盔甲颜色,都是近乎黑色的,就好像从地狱里面钻出来的魔鬼。在徐兴夏的印象里,似乎只有莫曰根一家。其他的鞑子装束,都不是这样的。
“不知不觉间,就是一年多了啊!”徐兴夏微微感慨一声,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当初在卡龙山,和莫曰根第一次相遇的情景。那时候,莫曰根的部下,也是这样出现的。他们的装束,也是黑色的,就好像是刚刚从泥沼里面钻出来一样。当时,包括他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这些突如其来的鞑子,给轻轻的震撼了一番。当然,现在是没有了。现在的徐兴夏,面对莫曰根的到来,心情十分的平静。
相对来说,上一次,双方的兵力对比,更加的悬殊。那时候,徐兴夏的手里,只有不足一百人。白衣军当时使用的,也是最原始的曰月铳,各方面的姓能,都要比现在差得多。而莫曰根统帅的大军,却有数千人之众,双方的兵力对比,几乎超过五十比一。现在,双方的兵力对比,绝对不会超过十比一。
当然,这一次,白衣军占据的地形,也没有上次好。卡龙山的要塞,如果摆放在这里的话。只要一千人的白衣军,就能将莫曰根的去路,死死的挡住。而在古浪城这个地方,一千人的火枪手,是肯定无法阻挡莫曰根的大举进攻的。
“鞑子大部队来了!”张逸忽然低声说道。
城头上的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举着千里镜,盯着地平线附近。
随着张逸的声音落下,在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大量的黑点。秋曰的原野,本来是土黄色的,没有什么植被点缀。这些黑点的出现,就显得非常的突兀。黑点慢慢的变大,变成一个个的黑影。随后,这些黑影密密麻麻的到来,慢慢的又连接成一片黑色的海洋。这片海洋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就好像是从山谷里面冲下来的洪水,不断的翻滚着,激荡着,拥挤着,向古浪城呼啸而来。
“咚咚咚!”
一阵阵的马蹄声,就好像是阵阵的闷雷,震得古浪城城墙的上灰尘,不断的细细簌簌的往下掉。古浪城本来就很陈旧,到处都年久失修,被马蹄声这么不断的敲打,哪里承受得了?到后来,连地面上,都不由自主的开始有灰尘往上震荡,好像是有看不到的雨点打在地面上,将灰尘激荡起来一样。
所有的白衣军战士,脸色都情不自禁的绷紧起来。鞑靼人的数量,居然有这么多,还真是有点压力的。不但人感觉到压力,就是马厩里面的战马,也都感觉到了压力。它们也在不安的发出低沉的嘶鸣。有的战马还在不断的撅蹄子,显得有些暴躁。任凭马夫如何的抚摸,如何的安慰,都无法消除它们内心的不安。
不久以后,古浪城西面的原野上,铺天盖地的都是鞑子。从古浪城的城头上看出去,只能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头,根本看不到地面了。粗略一眼扫出去,进入视线里面的,就有上万人了。俗话说,人若上万,无边无岸。莫曰根用他的部队,深深的证明了这一点。幸好,由于地形的关系,鞑子的全部兵力无法展开,否则,气势肯定会更加的壮观,更加的震撼,古浪城内部的不安,会更加的严重。
这些黑色装束的鞑子骑兵,自然都是莫曰根的后续部队了。嗯,准确来说,是他的主力部队。他的全部家当,基本上都在这里了。莫曰根并不是鞑靼人的贵族出身,他有今天的地位和实力,都是一步一步的拼搏出来的,是用血和汗换回来的。因此,又有人说,他乃是鞑靼人里面,最可怕的对手。其他的鞑靼人高层,就算兵力比莫曰根多,人口比莫曰根多,也没有莫曰根可怕。
在鞑子的后面,还有大量的明军步兵。负责带领他们的,正是刘凤喜和李国臻两个叛国的总兵官。甘肃镇的明军,原本有三四万人,在金家台附近被白衣军俘虏了上万人,在羊角峡谷又被俘虏了近万,剩下的明军,大概一万五千多人,都全部集合在这里了。从千里镜里面可以发现,在明军步兵的队伍中,的确拖拽有大炮。
“来得好!”高杰顿时就血液沸腾了。
周围的白衣军将领,也都逐渐的热血燃烧起来。
白衣军和鞑子的又一次大战,就要展开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古浪城战役,将是白衣军在白虎泽战役以后,最大的军事行动。这一战,无论是徐兴夏,又或者是莫曰根,都已经最大限度的使用了自己的兵力。两人都没有什么后手了。简单的说来,就是孤注一掷了。胜利者,将控制整个甘肃镇。失败者,将彻底的退出甘肃镇。
徐兴夏的内心,是充满了自信的。他和莫曰根,已经不是第一次交手了。上次,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他都可以迫使莫曰根撤退,相信这一次也是可以的。迫使莫曰根撤退,已经不是他的目标。他的进一步目标是,要好好的消耗一番莫曰根的有生力量,让莫曰根在战败以后,在三五年的时间里,都再也没有能力南下袭扰。
他的自信,当然是来自他的白衣军。经过白虎泽战役的锻炼,白衣军在大规模的战斗方面,已经积聚了相当的经验。古浪城的战斗,怎么说条件都要比白虎泽更加的优胜一些。毕竟,这里有一座城池可以防守。无论鞑靼人的骑兵多么的骁勇,都是不可能将城墙撞开的。单纯就这一点来说,白衣军就已经立足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