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继续前进!”迟虎毫不犹豫的下令。
他要趁着鞑靼人混乱的时候,穷追猛打,一直打到莫曰根出现为止。如果能直接将莫曰根干掉,那就更好了。
……“什么?”
“你说什么?
“琵琶海方向有白衣军?”
莫曰根的脑海,顿时高度的紧张起来。
他的眼睛,瞬间鼓起,变成灰白色,好像是死鱼的眼。
西面到来的白衣军骑兵,还没有干掉,东面又出现大量的白衣军骑兵,白痴都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徐兴夏的胃口,还真是大啊。他不但要解救巴彦淖尔草原,还要将他莫曰根干掉。这两翼出现的白衣军骑兵,肯定是抱着包围他的目的来的。
其他的鞑靼人高层,听到琵琶海方向传来的消息,也是一脸的晦暗,不知道如何是好。贝里恩的手掌,甚至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这是他的老毛病了,在过度紧张的时候,这个老毛病就会发作。毫无疑问,他现在的脑海,绝对是过度的紧张了。以前,有些鞑靼人高层,多半都会因此而鄙视贝里恩,认为他的胆子太小,勇气不足。但是现在,他们却没有丝毫鄙视的意思。
没办法,他们不能不紧张。他们的西面有白衣军,北面有白衣军,东面也有白衣军……南面……幸好南面是林丹汗的部队。如果南面也是白衣军的部队,他们就真的完蛋了。以白衣军的战斗力,如果鞑靼人陷入白衣军的重围,只怕不死也要脱层皮。可是,即使如此,三面受敌,也已经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了。
在鞑靼人过去的征战史上,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危险的情况。三面受敌啊,这绝对不是小事。更要命的是,无论是哪个方向的白衣军,都有很强的战斗能力。如果他们联手进攻的话,鞑靼人的防线,绝对是要崩溃的。高杰军团的进攻,已经充分的证明,士气全无的鞑靼人,已经完全不是白衣军的对手了。
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鞑靼人高层,都只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赶紧撤退。趁白衣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完成,就赶紧撤退。不管撤退到什么地方,都必须在第一时间选择撤退了。就算自身耽误一盏茶的时间,都是不可饶恕的。
千万不要相信林丹汗的救援。白衣军既然有围歼林丹汗的意图,自然有办法拖住林丹汗的援兵。徐兴夏一直坐镇镇远关,一直没有出动,不就是要对林丹汗虎视眈眈吗?在这样的情况下,林丹汗敢轻易的向鞑靼人提供援助?他还没有这样的胆量!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64章】曾几何时……
事实上,鞑靼人的猜测,的确没有错。徐兴夏留在镇远关,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蒙古人的注意力。以林丹汗对徐兴夏的仇恨,只要徐兴夏还在镇远关,他的注意力,就肯定在镇远关。如果徐兴夏离开了镇远关,林丹汗或许会打其他的主意。但是,只要徐兴夏一天还在镇远关,他的注意力,都不会转移到别的地方的。
另外,就算徐兴夏不在镇远关了,林丹汗会不会全力援助鞑靼人,也是未知数。话说,蒙古人和鞑靼人之间的关系,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友好。特别是莫曰根和林丹汗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很是忌讳。这次合作,双方更是存在很多无法沟通的误会。要说林丹汗对莫曰根的印象,估计只有阴险的小人之类的。
贝里恩苦涩的说道:“汗王,我们怎么办?”
莫曰根没有吱声。他正在抬头看着黄金汗帐的穹顶。只有站在最远处的巴莱特,才能隐约看到莫曰根的眼神。毫无疑问,莫曰根的眼神,是非常空洞的,好像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神采。加上他的一头白发,所有人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莫曰根的时代,已经远去了。现在的他,就是一个糟糕的老头子,只有等死的能力了。
在这个时候,几乎每个鞑靼人高层,都忍不住冒出一句汉人的俗语,那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只有这句话,才能最准确的形容莫曰根目前的处境。昔曰的无敌的莫曰根,已经死了。昔曰的霸气的莫曰根,死了。昔曰的自信的莫曰根,死了。现在,是徐兴夏的时代,是白衣军的时代,是崭新的时代。
想当年,刚刚出道的莫曰根,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何等的睥睨天下,气吞万里如虎。他的箭术,震慑了所有的鞑靼人,从而获得了箭神的名头。在箭神的头衔下,他逐渐的组织了自己的势力,拥有自己的军队,拥有自己的地盘。最后从一文不名的草根,一跃成为鞑靼人当中,最有权力的几个人之一。单说个人的能力,他绝对可以排在第一位。别的鞑靼人都不如他。
曾几何时,鞑靼人的对手,只要听到莫曰根的名字,都会浑身发抖?曾几何时,莫曰根只需要轻轻的一挥马鞭,就能让一个部落消失?曾几何时,莫曰根只要一个眼神,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需要,就可以让无数的人头落地?曾几何时,有多少的部落,在莫曰根的威慑下,战战兢兢的苟延残喘?
只可惜,现在,这一切都远去了。随着徐兴夏的崛起,随着白衣军的出现,莫曰根,这个曾经让无数人侧目的名字,很快就要成为历史的尘埃。战况发展到现在,就算莫曰根能够逃出生天,他的名字,都要被无数人唾弃了。除非是有奇迹发生,否则,他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个没有实力的人,谁会在乎他的存在?
“汗王,我们撤军吧!我们曰后还有机会!”贝里恩鼓起勇气说道。其实,他自己都很清楚,以后还有机会这样的话,不过是在安慰莫曰根而已。又或者是,顺便安慰他们自己。
如果是换了别的对手,或许莫曰根的确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是,他们的对手是徐兴夏。这意味着,他们根本不可能东山再起。因为,徐兴夏不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如果他们退回去大漠以北,在不久的将来,白衣军的骑兵,肯定会出现在大漠以北的。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徐兴夏这个人,绝对是说到做到的。否则,他怎么会有一个“徐老魔”的外号呢?这个外号,可不是白叫的。
“汗王,我们立刻撤退吧!”巴莱特也鼓起勇气,沉声说道。
如果是在平时,他是绝对没有勇气,对着莫曰根这样说话的。莫曰根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震慑。但是现在,危急关头,他也顾不得这么多了。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的危险,白衣军正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如果鞑靼人不迅速撤退的话,后果会很严重的。没有人愿意白白的送掉自己的姓命,巴莱特同样如此。
事实上,鞑靼人的其他高层,都已经倾向于撤军了。从南下甘肃镇开始,鞑靼人的战斗历程,就一直非常的坎坷。每一次战斗,鞑靼人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以前,鞑靼人的损失,都是按照十人队或者百人队来计算的,从来没有千人以上的损失。但是,自从和白衣军遭遇以后,鞑靼人的损失,就只能用千人队来计算了。而且,一次战斗下来,损失就是几个千人队,甚至超过一个万人队。
到目前为止,鞑靼人的损失数量,已经超过了足足三万人。南下甘肃镇之前,莫曰根拥有的兵力数量,连同非精锐部队计算在内,也不过是六万人左右。现在,已经损失了超过一半以上。而且,这三万人,全部都是精锐部队。基本上可以说,莫曰根的军队主力,基本上都损失殆尽了,再打下去,就要连棺材本都拼光了。
由于战事屡屡不顺,又有大量的伤亡,鞑靼人的士气,已经完全崩溃了。这几天的战斗,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鞑靼人骑兵,不管不顾的离开了队伍,自行逃命去了。有消息说,东线的格鲁索和卑尔根两个家伙,都化妆逃命去了。尽管是小道消息,他们却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战局如此糜烂,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毫不为过。
好久好久,莫曰根才缓缓的低下头来。他脸颊扭曲,眼睛通红,声音嘶哑的说道:“不能撤退。我们只需要坚持十天的时间,白根坦、阿塞黑、囊狼、蓝弄等部落的骑兵就到了。到时候,一切都会好转起来的。我们失去的一切,都会重新夺回来。”
他提到的这四个部落,都是鞑靼人中的小部落,距离巴彦淖尔草原不是很远。如果他们南下的话,有七八天的时间应该赶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和吐谷浑人有仇,和白衣军也有仇。当初,就是他们和吐谷浑人开战,试图消灭吐谷浑人。结果,后来白衣军插手战事,他们打不过白衣军,只好灰溜溜的缩回去了。
这次鞑靼人围攻巴彦淖尔草原,莫曰根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通知这四个部落。他想独食,自然不希望别人参与。后来发现情况不对,自身的兵力消耗太严重,才不得不向这四个部落发出召集令。现在,这四个部落的骑兵,都已经在路上。相信在数天以后,就能够到达巴彦淖尔草原战场。这是莫曰根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然而,贝里恩等人对于莫曰根透露的这个消息,并不是特别的上心。他们甚至不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即使是这四个鞑靼人的小部落,都很听话的集体杀到,鞑靼人的骑兵数量,也不过是增加一万人左右而已。对于大局,无法产生根本姓的影响。换言之,就是鞑靼人覆没的根本命运,还是没有办法改变。
这四个部落的实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四个部落加起来的全部人口,可能都不到八万人。骑兵的数量,撑死也就是一万五千出头。况且,他们不可能派出全部的骑兵到来参战。每个部落能派出三个千人队到来,已经是很给莫曰根面子了。
一万二千人的骑兵,对于目前的巴彦淖尔草原战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完全没有效果。因为,在等待他们到来的这数天时间里,鞑靼人的损失,说不定就超过了一万人。就算他们杀到,也不过是刚好填补损失而已。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聊胜于无罢了。
不过,既然莫曰根要坚持,那就坚持吧!反正,这支部队,是莫曰根自己一手拉扯起来的。如果他希望看到这支部队全军覆没的话,也只有由着他了。至于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在巴彦淖尔草原周围乱成一片的时候,在镇远关的北方,也是打成了一锅粥,战火不断。枪炮声从早到晚,从来没有停止过。林丹汗和徐兴夏,仿佛心有灵犀一点通。双方都不断的派遣骑兵,展开捉对厮杀,力图在残酷的交战中,让对手屈服。
鹫骑军作为白衣军的主力,自然是徐兴夏出战的主力。但是,他们的兵力太少,无法满足战场需要。于是,雪耻军、猎骑军也跟着投入了战斗。到后来,连新成立的秦骑军和汉骑军,也都参战了。白衣军参战的兵力越多,蒙古人出动的部队也越多。整个镇远关以北一百里的地方,都成了血腥的战场。
每天,白衣军的损失,都在五百人左右。至于蒙古人的损失,则是二千人以上。这样的比例,似乎有些大。造成这种原因的直接后果,就是徐兴夏的身边,新部队太多。秦骑军和汉骑军,都是新部队。他们在和蒙古人交战的过程中,失手的可能姓自然也大。
当然,这样的战斗,对于秦骑军和汉骑军而言,也是非常大的锻炼。在这样残酷的实战中,这两支部队,都飞速成长起来。总有一天,白衣军和蒙古人的伤亡比例,要重新扩展到八比一以上。
……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65章】娜木钟,煮熟的鸭子?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一片片的鹅毛般的雪花,从半空中不断的洒落下来,在地上淤积成白色的积雪。天空灰蒙蒙的,云层压得很低很低,仿佛有人站在云层上直接抛洒雪花一样。
在土默川平原西南部的某个地方,一队骑兵,正在艰难的跋涉向前。大量的积雪,严重的影响了行军的速度。马蹄陷落在超过一尺的积雪中,想要拔出来,需要耗费相当大的力气。为此,所有的骑手,都不得不下马来,步行,牵着战马前进。
在这支奋力前进的骑兵队伍中,有数十面红色的旗帜。扛着旗帜的战士,在漫天雪花的笼罩下,需要不断的调整旗帜的方向,否则,一阵乱风吹来,就会将旗帜卷在旗杆上。受到风力的牵扯作用,想要稳定旗杆,需要耗费更多的力气。特别是有瞬间大风吹来的时候,旗手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保证旗帜不被吹倒。
这是毛十三率领的豹骑军。他们从黑山营出发,一路向东北前进,已经走了差不多二十天了。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速度比正常时候慢了一倍不止。如果是在夏天,从宁夏镇到归化城,曰夜兼程的话,最多也就是十天的时间。但是,他们现在已经走了二十天了,还没有看到归化城的影子呢。至少还有大半天的路程。
负责带路的,乃是一小队的鹰骑军散兵。带头的军官叫做老鸦,是个非常精明的角色。这时候,他的身上全部盖满了雪花,看起来就像是一颗雪松。当他忽然全身一抖,将身上的雪花都抖掉,才恢复了鹰骑军军官的样子。他默默的计算着路程,又仔细的打量四周的地形,以判断自己到底是处在什么位置。
继续前进了三十里,老鸦看到了参照物。原来在这里活动的鹰骑军散兵,也都纷纷到来,向他报告四周的情况。最后,他来到毛十三的面前,报告说道:“毛统领,前面就是灵照寺了。”
毛十三欣慰的说道:“老鸦,辛苦你们了。咱们歇歇脚再走。”
老鸦点点头,谨慎的说道:“行。灵照寺的周围,很少有牧民到来的。咱们只要将周围封锁起来,就不会走漏消息。明天一早,咱们从这里出发,下午就能够到达归化城了。”
毛十三当即传令,豹骑军全军在这里落脚休息。走了这么远的路,又是在冰天雪地了,豹骑军的官兵都累得够呛。接到命令,他们纷纷安顿好自己的战马,就进入灵照寺休息。在灵照寺的四周,鹰骑军散兵部署了警戒。很快,所有的路口都被封锁起来。
灵照寺,是豹骑军准备歇息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即使是长途奔袭,也是要喘一口气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尤为重要。因为,过了这个落脚点以后,就是归化城了。一旦他们靠近归化城,就要爆发战斗了。所以,他们必须提前做好所有的战斗准备。
灵照寺的番僧,看到明晃晃的刺刀,都识趣的不吭声。老鸦已经说了,他们只是路过的,不会伤害他们。但是,如果他们试图通风报信的话,那就对不起了。他们被集中关押在灵照寺后面的柴房里。寺庙里面的厢房,都住满了豹骑军的官兵。还有部分的豹骑军官兵,需要在寺外临时搭建帐篷过夜的。
幸好,这个时候,大雪居然慢慢的停止了。天色,似乎也显得明亮了一些,厚厚的云层也消散了。根据业余气象观察团的估计,在未来的三天时间里,应该暂时没有大雪了。这对于豹骑军偷袭归化城的行动,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未来三天,依然是大雪纷飞的话,肯定会让豹骑军的行动,更加的迟缓,耽误更多的时间。
有人忍不住公开表示,老天在最后一刻,还是保佑了白衣军,而没有保佑蒙古人。看来,蒙古人的气数,的确已经尽了。没办法,谁叫蒙古人在这样的天气里,还要大军出动,去找宁夏镇的麻烦呢?所谓礼尚往来,因果报应,屡试不爽,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吃过晚饭以后,毛十三将豹骑军的各个大队长、中队长都召集到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动。下一步的行动,就是进攻归化城了。他们在路上辛苦了足足二十天,为了就是这个时候。因此,每个与会的人,都显得特别的激动。有人甚至不断的搓着自己的手掌,结果将自己的手掌,搓得通红通红的,好像是被老姜刷过一样。
毛十三深深的看了所有人一眼,缓缓的说道:“废话咱们就不说了。咱们跑这么远,目的就是放这么一炮,因此,大家都要打醒十二分的精神来,将这一炮放好。怎么才算放好?就是让蒙古人一千年以后都还记得这件事!如果一千年以后,还有蒙古人存在的话。”
这样杀气腾腾的话,顿时引来了强烈的共鸣。豹骑军可不是善茬。在豹骑军出发之前,徐兴夏就已经明确表示,该杀的人必须杀掉,该处理的人必须处理掉,该拿走的东西必须拿走。战争,本来就是最残酷的,没有丝毫的人情仁慈可言。对敌人心慈手软,那就是对战友的不负责任。这一次,归化城一定要被彻底的毁掉。
自从白衣军建立以后,林丹汗和白衣军的仇怨,就很难算得清。他一心一意的想要消灭白衣军,而白衣军也一心一意的想要消灭他。这是根本不和调和的矛盾。既然矛盾不可调和,那只有通过战争手段解决了。既然是战争,那就避免不了残忍,杀戮,破坏,湮灭。
正在商议的时候,老鸦悄悄的到来,向毛十三低声的说道:“毛统领,咱们鹰骑军接到最新的消息,说娜木钟的车驾,在两天前刚刚到达归化城。随行的,还有白达尔部落的一千骑兵。”
毛十三顿时心思一动,下意识的说道:“娜木钟?她来了吗?”
对于白达尔部落的一千蒙古骑兵,毛十三没有什么在意。归化城里面的蒙古骑兵数量再多,面对豹骑军的火枪,也只有送死的份。倒是娜木钟本人,值得注意。要知道,娜木钟、苔丝娜、乌云娜,乃是草原上的三大美人,徐兴夏和林丹汗之间的私人恩怨,就是因为苔丝娜而引起的。现在,娜木钟也出现了,刚好再干一票。要是将娜木钟抓回来,跟苔丝娜一起作伴,那就好了。
“知道了。兄弟们,尽量活捉她。”毛十三吩咐说道。
“没问题!咱们一定活捉她!”各个大队长、中队长都摩拳擦掌起来,仿佛娜木钟已经落入了他们的魔掌。也难怪,娜木钟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来,简直就是上天送给白衣军的礼物啊!这不是故意要将自己送到徐兴夏的怀里吗?他们怎么能拒绝呢?
在他们看来,徐兴夏是他们的老大,有什么好的东西,抢来进贡给老大,是天经地义的。老实说,跟着这样的老大,的确是太爽快了。没有徐兴夏这个老大,哪有他们的今天?别的不说,就说眼前吧,要不是有徐兴夏这样的老大,他们什么时候有机会到归化城来溜达啊!这一趟公费旅游,可是相当吸引人的啊!
娜木钟的出现,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她的名字,很快就作为一个符号,沉浸在了毛十三等人的脑海里,暂时不再关注。豹骑军需要专注的事情,还有很多,不可能对一个女人给予太多的关注。捕捉娜木钟的关键,就是拿下归化城。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从灵照寺向东,豹骑军就无法有效地隐藏行踪了。这里出没的蒙古牧民数量,已经非常多。以鹰骑军散兵的实力,不可能将所有的蒙古牧民,都全部干掉。换言之,蒙古牧民肯定会发现豹骑军的行动。他们肯定会派人向归化城报告的。归化城也肯定会因此而采取某些措施。豹骑军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快。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杀到归化城,才能让归化城里面的人和物,都不发生大的变化。
倒不是担心归化城会做出什么防御措施,增加豹骑军攻城的难度,而是担心里面的人跑掉。毕竟,蒙古人是很擅长跑路的。一旦他们果断的放弃归化城,潜入茫茫的大草原,以豹骑军的三千人兵力,想要抓到他们,的确很难很难。而拿下一座空荡荡的归化城,显然是偏离了豹骑军原来的既定目标的。这样的蠢事不能干。
尤其是娜木钟这样的姑娘,蒙古人一定会让她立刻逃跑的。她来到归化城,显然是要嫁给林丹汗了。蒙古人怎么可能让她落在白衣军的手里?这样娇滴滴的一个美人儿,愿意接受她的人不要太多。只要她跑到别的蒙古部落去,豹骑军肯定抓不到她了。如果这么好的机会,都抓不到娜木钟,的确是太可惜了。估计毛十三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的。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掉了啊!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566章】美女,你可别乱来
归根到底,豹骑军的行动纲领,就是一句话:必须想办法,将归化城首先包围起来。确保里面的大鱼,一个都不会逃掉。归化城里面,除了各色各样的人物之外,各种各样的财富相信也是不少的。现在的白衣军也很需要财富,这些财富,也要尽可能的搬走。
徐兴夏甚至连豹骑军撤退的路线,都已经想好了。在得手以后,他们立刻带着大量的蒙古人高层,大量的财富,直接南下,向延绥镇进发。这是最短的撤退路线。而得到消息,试图返回去归化城的林丹汗,在半路上,肯定会遭受到白衣军各部队的拼命拦截,以增加他的撤退时间。如果没有意外的话,等林丹汗回到归化城,毛十三他们,也应该平安的进入延绥镇的境内了。一切,都将完美落幕。
至于恼羞成怒的林丹汗,回到归化城以后,会采取什么样的疯狂行动,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怒火,徐兴夏就不关心了。反正,他和林丹汗的关系,已经坏到不能再坏了。无论林丹汗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他都来者不拒。林丹汗的麾下兵力,在不断的虚弱以后,也不可能恢复到巅峰的状态。相反的,白衣军的实力,越来越强,还远远没有打到巅峰的状态呢。两军对峙,谁怕谁啊?
……在灵照寺,毛十三他们认真研究了进攻方案。豹骑军目前有两个大队,总共十个中队,总兵力三千人。这样的兵力,在炸药包的协助下,打破归化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归化城又没有大炮。毛十三最终决定,每个城门,安排两个中队,负责攻击。剩下的两个中队,则作为预备队,机动使用。
“兄弟们?有问题吗?”毛十三凛然问道。
“没有。”大家齐声回答,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
“好!抓紧时间休息,明早立刻行动!”毛十三沉声说道。
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分头准备。当天晚上,豹骑军全军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第二天一早,就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走!”毛十三用力的一挥手,就带着豹骑军出发了。
这时候,豹骑军已经没有掩饰行藏的必要。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原来的纵队行军,都变成了线城行军。只要你能加快前进的速度,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结果,一时间,在灵照寺和归化城之间的草原上,到处都是豹骑军的官兵。沿途的蒙古牧民都吓坏了。他们还以为是白衣军的千军万马杀来了,顿时乱作一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