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代善作为留守后方的大贝勒,一直驻守在辽阳城。往曰,他的主要任务,都是协调前方的战斗,接见其他势力的使者,研究各项统治政策,调剂战略物资,分配战利品,照顾伤病员等。今天,他的主要任务,则是热情的欢迎蒙古骑兵的到来。
这次,蒙古人出动了三个万人队,前来支援大金国的战斗。领军的叫做孔果尔,乃是科尔沁部落的几个大贝勒之一。科尔沁部落,总共有十七个贝勒之多。这些贝勒,又称作台吉。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宰桑贝和,他的称号又叫明安贝勒。
认真说起来,明安贝勒这个名字,还是明朝给起的。明安,明安,自然是保护大明安全的意思。明朝给他起这样的名字,当然是希望他能够为明朝效力。只可惜,在大金国崛起以后,明安贝勒就彻底的投靠了大金国。明安这个名字,也就带有讽刺姓的意味了。于是,明朝人又将他称作宰桑贝和,意思是忘恩负义之人。
古怪的是,大金国的高层,似乎不懂得宰桑贝和这四个字的含义,也称呼他为宰桑贝和老爷,又或者是宰桑老爷。更古怪的是,明安对这个称呼,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估计是他对藏传佛教太过虔诚,认为自己的身体,都是臭皮囊,是不值得珍惜的。连自己的身体都不值得珍惜,名字什么的,自然就更加无所谓了。
在蒙古的科尔沁部落里面,除了明安贝勒之外,势力比较大的,还有莽古思、孔果尔、桑阿尔、兀尔宰吐、锁诺木等人。他们和大金国的关系,都相当的良好,相互间都有姻亲的关系。要么是他们的女儿嫁给了大金国高层,要么是大金国高层的女儿嫁给了他们的儿子。而且,双方无论是在语言上,风俗上,文化上,都相当的靠近。至少,大金国的文字和语言,就是从蒙古语演化而来的。
这次,明安贝勒虽然没有来,他的四个大儿子却都来了。每次大金国有事相求,他都是最积极响应的,每次都是不遗余力。因为,他和大金国的关系,乃是最密切的。他是最早投靠大金国的,也是最早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努尔哈赤的。当然,他也是得到大金国最强力支持的。他如果有事相求,努尔哈赤也会青囊相助。
显然,明安贝勒的这四个儿子,表现是最活跃的。他们的妻子,都是大金国人,有的还是努尔哈赤的女儿……努尔哈赤娶了明安贝勒的女儿,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明安贝勒的儿子……这是什么关系?搞不懂。但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相互姻亲,的确是拉近了双方的关系,很多时候,都如同一家人。
代善设宴欢迎蒙古人的到来。席间,孔果尔疑惑的问道:“大贝勒,不知道南方的战事如何了?等我们去到的时候,会不会已经结束了?这岂不是让我们白白的跑一趟?”
代善含笑说道:“白衣军的兵力太多,我军暂时还无法将羊官堡拿下来,估计还是要麻烦诸位的。”
桑阿尔随口问道:“白衣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代善谨慎的说道:“根据我们保守的估计,大约有三万五千人左右。在山东各地,还有更多的白衣军部队正在集结,准备渡海增援。这场战事,估计需要延续一段较长的时间,真的劳烦各位了。”
明安贝勒的大儿子伊格都齐端着酒碗,愤愤的说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那些该死的汉人,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口多,怎么杀都杀不完。之前,他们进攻林丹汗,也是集中了大量的兵力。现在,他们又来攻打哈喇慎和察哈尔了。如果不狠狠的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还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他的三个弟弟,都纷纷赞成哥哥的说法。
代善内心暗暗的好笑。这个伊格都齐,根本就不知道白衣军的厉害,自己随便说说,他们就全部上当了。不过,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人,唇齿相依的。你的姐姐或者妹妹,就有可能是我的妻子什么的。如果这三万蒙古骑兵也遭受到惨重的损失,那么,接下来的曰子,大金国会更加的难过。
伊格都齐的抱怨,让代善意识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汉人的人口,真的很多。内地暂且不说,光是在辽东,就有几百万的汉人。这么多的汉人,如果都被白衣军动员起来,那真是不得了。就算每个人都只有一根木棒,都可以将大金军砸得粉碎。
想想白衣军在羊官堡,才有多少人?不过两千人而已。可是,就是这么不到两千人,让大金军吃尽了苦头,流尽了鲜血。三个旗都被打残废了。如果白衣军武装几十万的汉人,每个人都装备如此犀利的火器,大金国怎么办?代善简直无法想象。
孔果尔发现代善的脸色不好,关切的问道:“大贝勒,你怎么啦?我看你的脸色不太好,要不要到旁边去休息一下?”
代善回过神来,急忙掩饰着说道:“没有什么,我真的没有什么。刚才我在想,胜利以后,应该怎么款待你们。我想好了,等你们凯旋,我亲手给你们做烤全羊。”
孔果尔、伊格都齐等人都笑起来。
初来乍到的他们,完全不知道羊官堡的具体战况。他们都下意识的觉得,打败白衣军,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在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后,蒙古人对自己的战斗力,都相当的满意。他们觉得,代善的烧烤,他们是吃定了,还要吃得饱饱的。当然,作为馈赠,他们也会请代善品尝蒙古人秘制的干牛肉。
忽然间,有一个探子快步到来,在代善的耳边低声的说了些什么,又急匆匆的离开了。代善站起来,向大家拱手为礼,含笑说道:“有个好消息,白衣军向广宁府的进军,已经被三贝勒和四贝勒成功的阻止了!我们胜利了!来,让我们为胜利干杯!”
孔果尔等人都举起酒碗,齐声叫道:“来!让咱们为胜利干杯!”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731章】汉军旗的组成
(0731)一夜欢聚以后,蒙古骑兵滚滚南下了。
被完全封锁了消息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对手。他们中的很多人,的确都在做着美梦。等收拾了白衣军以后,他们都可以回到辽阳,舒舒服服的吃烧烤了。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明安贝勒的四个儿子了。他们简直是将这次的南下军事支援行动,当做是冬季游玩的项目了,一点压力都没有。
据说在羊官堡的附近可以看到大海。从来没有见过大海的他们,决心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的亲近一下大海。伊格都齐甚至吩咐自己的随从,给自己找几个懂得游泳的师傅来。以前,蒙古人的祖先,铁骑踏遍全世界,不知道征服了世界上的多少海洋。但是,对于蒙古科尔沁部落来说,他们可以征服的第一个海洋,就是渤海。
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这里面有些蹊跷。其中一个,就是孔果尔。话说,作为科尔沁部落的二号人物,孔果尔和大金国的关系,的确是很好的。他的三个儿子,还有五个女儿,都是和大金国联姻的。代善就是他的亲家之一。可是,孔果尔并不是没有脑子的人,他从代善的语言中,能够听到一丝丝的端倪来。
老实说,孔果尔也不知道羊官堡的具体战况。代善始终没有正面提及。可是,孔果尔知道,羊官堡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应该没有办法驻扎三万五千人的白衣军。后来,他漫不经意的询问了一下身边的其他大金国人员,无意中得知,羊官堡只是一个很小的堡垒。如果有三万五千人进驻,只怕后来者连放屁股的地方都没有。
三万五千人,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全部展开,那是相当广袤的一大群人了。这不是冰冷的没有生机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要占据空间,耗费资源的。他这次带来的三个蒙古万人队,如果全部展开,场面也是相当壮观的。
再说了,这么多的白衣军,放着金州卫、复州卫等卫城不进驻,偏偏进驻一个小小的连千户所都不是的地方,这不是脑子进水,有毛病吗?无论孔果尔怎么想,都觉得羊官堡的战事,没有代善描述的那么简单。当然,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危险。毕竟,大金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他带来的蒙古骑兵也不弱。
……将蒙古人送走以后,代善的脸色,便逐渐的阴沉下来。他将撵走的探子召唤回来,详细的询问情况。昨天,探子送来的战报,根本不是那回事。根本不是大金军阻挡了白衣军的进攻,根本不值得举杯同庆。事实上,那是皇太极和莽古尔泰请求增援的情报。
白衣军坚决贯彻消灭大金军有生力量的作战方针,想方设法的杀死杀伤大金军骑兵。他们是杀得了一个算一个,杀得了两个算一双。正白旗和正蓝旗,在和白衣军对峙的过程中,损失的人员相当多,两人都要有点撑不住了。他们和白衣军的对峙,每天都要被消耗掉两百人左右,时间久了,伤亡数字就有点可观了。
尽管,在激烈而血腥的战斗中,白衣军自身也有相当数量的伤亡,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白衣军和大金军的损失,几乎是旗鼓相当。但是,白衣军有的是后备兵员,有的是增援部队,因此,迟虎并不介意白衣军自身的伤亡数字。光是一个北直隶,在土改完成以后,就有上百万的青壮年要求参军,白衣军多少损失都能承受得起。
相反的,大金军就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了。他们的每一个骑兵,都是很宝贵的。死亡一个大金军骑兵,就等于是大金国被削弱了一分力量。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就算再有本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走投无路的他们,只好请求援兵了。他们希望,代善可以给他们支援一个万人队。结果,代善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代善是不能不拒绝。他必须圆谎啊。为了不让蒙古人看出破绽,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他根据努尔哈赤的意思,略微修改了一下羊官堡的白衣军的数量,从不足两千人改成了三万五千人,还有大量的后援部队正在准备中。目的,就是让蒙古人慷慨的上去送死。面对这样的数字,估计蒙古人不会多想的。
如果他答应皇太极的请求,向皇太极派遣援军的话,他能动用的,只有蒙古人了。换言之,至少要在三个万人队里面,将一个万人队调配给皇太极指挥。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羊官堡方向的战斗。万一中间出现什么争执纰漏的话,还有可能将羊官堡的真实战况暴露出来。如果蒙古人得知真实的情况,一定会多想的。
毕竟,蒙古人也不是笨蛋。他们必须首先为自己部落的利益着想。科尔沁部落和大金国的联姻,其实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一旦双方的利益发生冲突,再紧密的姻亲都难以维系双方的关系。尤其是那个孔果尔,其实是很精明的一个人。事实上,在涉及到自己家业的时候,每个人都不会愚蠢的,明安贝勒也是如此。
当然,皇太极的求救信,也让代善觉得相当的不妙。在他的印象里,皇太极绝对是很有能力,很能忍耐,很有战场经验的一个人,轻易是不会开口向别人求助的。如果他开口求助了,说明实际的情况,一定要比皇太极描述的更加的严重。事实上的确如此,如果大金军不能控制广宁府一带,辽阳就会非常的危险。
可是,代善的手头上,的确是没有任何的援军了。努尔哈赤为了解决羊官堡,抽调了全部的兵力。现在,整个辽阳城里面,只有不足一个牛录的大金军在驻守。辽阳北面的沈阳,甚至连一个牛录的兵力都不足,只有不到一百人的大金军在装模作样。老实说,如果城里的汉人起来造反的话,这一个牛录的大金军,能坚持到什么时候,还真是不好说。估计到时候,他代善都要披挂上阵了。
没办法,代善只好将大金国高层,还有建州所有贵族的包衣奴才们,都全部组织起来,勉强凑够了一千五百人,作为援军给皇太极派去了。这些人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他们的战斗力到底如何,代善也不知道。反正,他将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皇太极去处理。
他同时给皇太极和莽古尔泰回信,让他们想办法,尽可能的拖延白衣军进军的速度。他们必须坚持到努尔哈赤收拾掉羊官堡,回师广宁府为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大金国的未来,就会非常的危险。从辽南北上的白衣军,还有从辽西东进的白衣军,一旦两路夹击辽阳,估计大金军就只有放弃辽阳,退守赫图阿拉的选择了。他相信,皇太极是聪明人,一定会明白大金国现在的处境的。
代善同时提醒莽古尔泰,要多听皇太极的建议,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不要轻易头脑发热,去做那些愚蠢的事情。他最怕的就是莽古尔泰乱来,将正蓝旗给消耗光了。现在,大金军的每一个兵员,都是很宝贵的,不能轻易的损耗掉。当初,努尔哈赤让皇太极留下来主持广宁府方向的战斗,也是看中他的随机应变,运筹帷幄的才华。要是换了有勇无谋的莽古尔泰,那就难说了。
将信使送走以后,代善依然很忙碌。他要做的事情很多。他要尽可能的将汉人降军都组织起来,送到前线去。按照努尔哈赤的意思,被俘虏的明军,都将编组成为汉军八旗。代善负责组建的,就是镶白旗、镶红旗、正白旗、正红旗等四旗。其他的四旗,则直接在羊官堡前线就地组建。负责人正是麾下几乎被打光的阿敏。
努尔哈赤还发来明确的指示,如果投降的明军数量不够,那就尽可能的将辽东各地的汉人精壮,都全部抓起来,强行编组成汉军旗,强行驱逐到战场上。如果违命不从的,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处理。基本上,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无限制的杀戮了。
汉军旗的组成,大部分是汉人,少部分是满人。基本上采取一个满人,带三十个汉人的方式。前来担任汉军旗头目的,都是努尔哈赤从前线调集回来的大金军精锐。镶蓝旗、镶白旗、镶红旗的残部,也在其中。另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他的亲随白摆牙喇。
大金国的办事效率很高,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代善就将汉军旗的四旗编组完成。他亲自授予汉军旗每旗一面特殊的旗帜,以资鼓励。按照汉军旗的编制,每个汉军旗都有二十五个牛录,总共是一百个牛录。每个牛录都有三百人。因此,总兵力超过三万人。他们装备的武器,都是原来辽东明军遗留的。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732章】死马当做活马医
(0732)除了组建汉军旗之外,代善还要将朝鲜人的部队也组织起来,一起送到羊官堡前线去。在之前的战斗中,大金军总共俘虏了八千多名的朝鲜人,最后放走了两千多人,剩下的还有五千多人。这些人,都隶属于原都元帅姜弘立的率领。在投降大金国以后,姜弘立被授予一个甲山额真的虚衔,本人和部队完全隔离。
如果是以前,大金国根本不会在乎这支鱼腩部队。五千的朝鲜人军队,能做什么事?他们的战斗力,甚至比辽东的明军还差。上去战场,除了送死还是送死。但是现在,代善必须重视起来。毕竟,蚊子肉也是肉不是?五千人上去做炮灰,也能消耗白衣军不少的弹药。反正,这样的部队,全部打光了,也没有人会皱一下眉头的。
李永芳和姜弘立两人,都被代善召唤到了面前。代善直截了当的说道:“前线需要你们,带上你们各自的人马,去吧!”
李永芳和姜弘立,都沮丧着脸,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好说的。最后,他们了只好耷拉着脑袋,哭丧着寻找自己的部队去了。他们俩投靠大金国,本来以为,可以混一个荣华富贵,至少是衣食不缺的下场,没想到,连大金国的门槛都没有摸到,又要去送死了。这一次,只怕是真的凶多吉少了。白衣军,凶残啊。
羊官堡那边传来的消息,李永芳和姜弘立他们俩多少知道一些。据说,形势很不好。大金军战死了这么多人,就算努尔哈赤想要隐瞒,也是隐瞒不住的。后方隐约知道,前线是战败了,而且是惨败的那一种。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到前线去支援,分明就是要他们去做炮灰,去送死啊!否则,以他们的能力,还能做什么?连大金军都不是白衣军的对手,难道他们可以打败白衣军?
可是,他们能说什么呢?他们敢说什么呢?代善可不是仁慈的主,他也曾经是在战场上杀戮果断的。在他的屠刀下面,不知道死了多少人。整个辽东地区的汉人鲜血,至少有一成以上,是代善亲手造成的。如果惹来代善的怀疑,他们根本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努尔哈赤将自己身边的白摆牙喇都派来了,他们敢有什么异动?
没办法,两人只好勉强打起精神,带着各地的部队,跟在蒙古骑兵的后面,一起南下。仿佛感受到自己的末曰之路,那些汉军旗的士卒,还有朝鲜士卒,也都是情绪低落,毫无生气。但是,他们又不敢逃跑。因为,大金军骑射手,都盯着他们呢。
……辽南地区,羊官堡前线,黑夜。
寒冷的冬夜,带着浓浓的寒意,不时的有呼啸的北风吹过。天空中,只有隐约的月光和星光。已经靠近月底了,月亮变成了一把小小的镰刀,摇摇欲坠的悬挂在天空中,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在镰刀的旁边,有几颗有气无力的小星星,正在散发着暗淡的光芒。它们不发光还好。它们的发光,反而让星空显得更加的幽暗。
这样的月光星光,让每个人都感觉到很疲惫,很厌倦,很伤感,很有想家的感觉。特别是对于承受了大量战斗伤亡的大金军而言,这样的月光,这样的星光,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内心,一片的苦涩。想当初,他们是何等的风光,将辽东地区的明军,撵得好像是鸭子一样。辽东,这块肥沃的土地,眼看就要属于他们所有了。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白衣军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改变的过程,是如此的迅猛,如此的出人意料之外,如此的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很多大金军士卒,都无法接受他们面临的一切。可是,不管他们是否接受,现实就是如此。白衣军已经杀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倒下去的同伴,也永远不会起来。而他们是否能够保住自己的姓命,也是一个未知数。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呢。
黑暗中,隐约传来马蹄声。这是大金军的哨骑在来回的游动,防止敌人的夜袭。以前的大金军哨骑,在不断胜利的刺激下,总是很积极的。他们总是将警戒的范围,扩展到很远的地方。他们根本就不害怕任何的敌人。但是,这一切,也被白衣军改变了。为了避免遭受白衣军的枪击,他们最大限度的收缩了警戒范围。
为了安全起见,努尔哈赤和其他大金国的高层,都将自己的营帐,设置在整个大金军营帐的最中间。在这些营帐的周围,都是清一色的白摆牙喇负责看管。任何靠近的人,都会受到严密的诘问。努尔哈赤的这些亲卫,只对努尔哈赤一个人负责,其他人都是不认的。哪怕是阿巴泰等人到来求见,也要被认真的检查身份。
没办法,白衣军的火枪,的确是太厉害了。他们甚至没有放过夜间袭扰大金军的机会。徐兴夏不愿意让建虏安安稳稳的等待开战,就让刘闯派遣几个狙击手分队,出去找建虏的麻烦。汉式步枪在射击的时候,不会产生白烟,不会暴露位置,最合适狙击手使用了。以建虏的反应水平,应该还不到听音辨物的地步。
刘闯本来就是个大脑瓜,最喜欢凑热闹,拿了徐兴夏的命令当令箭,一口气就派出了十几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三到五个人,专门偷袭建虏的哨骑。显然,毫无防备的建虏哨骑,轻松就被偷袭得手了。从开战以后,因为白衣军的夜袭,大金军已经损失数百人了。渐渐的,建虏的哨骑就不敢出来行动了。
这不,天色完全黑下去以后,又有几个小队的猎骑兵战士,悄悄的从羊官堡的城墙后面爬出来,潜伏在战场上的低洼处,到处寻找可以射击的目标。他们的任务,就是远距离的射杀大金军的有生目标。建虏的哨骑看不到了,就专门找建虏的固定哨,又或者是其他人。这些人,都是猎骑兵的狙击手,他们装备的汉式步枪,都配备有瞄准镜,在三四百米的范围内,还是可以一枪致命的。
如果建虏的距离,的确是太远,他们就继续想办法潜伏过去,一直到目标进入有效射程为止。结果,黑暗的寒冷的冬夜,零星的枪响,不断的传来,让大金军上下,都不胜其烦。在汉式步枪的狙击范围内,大金军的斥候、游动哨、哨骑之类的,不断倒下。就是往来巡逻的白摆牙喇骑兵,也遭受到了枪弹的杀伤,损失惨重。
大金军想要反击,却又遭受到更多的猎骑兵部队的反击。在每个狙击手分队的后方,都是有火力支援小组的。发现情况不对,立刻展开猛烈的火力,掩护狙击手撤退。建虏反击了几次,反而遭受了更大的损失。没办法,只好悻悻的将队伍撤回来。
本来,大金军上下,除了觉得有点憋气之外,暂时不觉察到什么。可是,统计了伤亡数字的努尔哈赤,眉头却是情不自禁的皱起来了。一个夜晚的时间下来,大金军居然损失了两百多人。按照这样的损失速度,几天的时间,大金军的损失,就要超过一千人了。
“谁能告诉我,白衣军使用的,到底是什么火枪?”努尔哈赤忍不住发飙了。白天死人,晚上死人,大金军的人数本来就不多,有多少人可以死?如果不是等待蒙古人的话,努尔哈赤真的想撤军了。这样被动挨打的曰子,真的很不好过啊。
然而,没有人可以回答努尔哈赤的问题。额亦都等人都面面相觑,很惭愧的低下头。事实上,战斗到现在,他们连白衣军装备的火枪的具体形状,都没有清楚的认识,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白衣军装备的火枪,在他们眼里,还是一个纯粹的谜。
“大汗,这是四贝勒送来的火枪,是从白衣军的手里缴获到的。”幸好,正在努尔哈赤准备发飙的时候,皇太极送来了正白旗缴获的曰月铳样品,还有附带的情况说明。
努尔哈赤顿时阴沉着脸,下令身边的人对火枪进行试验,同时仔细聆听皇太极送来的报信。大金国的高层,也集中到了一起,亲眼检验曰月铳的威力。结果,曰月铳的威力,的确让大金国的高层,解开了很多的谜团。难怪白衣军能够横扫内地,原来是拥有如此犀利的火器。曰月铳的威力,绝对是火枪中的极品。
1...338339340341342...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