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据说,白衣军收拾建虏,就跟收拾一碟小菜似的,不费吹灰之力,不能不让人心惊胆战。现在的南明朝廷,临时纠集的一些军队的战斗力,还没有建虏强悍呢。努尔哈赤也算是一代凶人,让明王朝感觉很是头痛,结果,被白衣军当头一棒,就彻底的打沉了。
现在的努尔哈赤,别看还窝在辽阳不动,还在霸占着辽东的大块地盘,还威风凛凛的。其实,头脑清楚的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白衣军的缓兵之计,是徐兴夏在故意的使坏。如果白衣军真的要抢占辽阳,估计十个努尔哈赤都是阻挡不住的。可连努尔哈赤还不自知,还在做着卷土重来的春秋大梦呢。当真是滑稽之极。
事实上,由于朱由校的不务正业,南京那边,已经在秘密的考虑,是不是要换太子了。这样的太子,的确不像话。由于历史的改变,泰昌皇帝朱常洵没有被红丸毒死,身体一直都不错,估计还能活个二三十年的,继续生儿育女也不是问题。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将朱由校,又或者是孙子辈的,培养成接班人了。
当然,前提是,徐兴夏不要干预南明朝廷的事情。可是,谁敢保证,徐兴夏不会干涉南明朝廷的事情呢?很多悲观的人已经在为自己的后路做准备。他们估计,朱常洵绝对是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了。就算徐兴夏不动用武力将朱常洵从皇帝的宝座上轰下来,在他自然死了以后,也会断绝皇室继承人的。
反正,就是一句话,徐兴夏如果给面子,朱常洵就还能继续做皇帝,做到他自然老死为止。如果不给面子,半路就给拉下来。至于朱常洵的后辈,还想继续登基称帝,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换言之,现在的南明朝廷,最多也就是苟延残喘二三十年的时间。这还得看徐兴夏的心情。如果他心情不好,南明朝廷或许随时都会戛然而止,寿终正寝的。
……“呜呜呜!”
这是绵延不断的汽笛声。
“噔噔……噔噔……噔噔……”
这是绵延不断的车轮撞击铁轨接口处的声音。
随着火车行驶时间的持续,绝大部分的宾客,内心忐忑不安的情绪,开始变得更加的强烈。就好像是后世第一次坐飞机的人,总是担心飞机会突然坠落一样,他们也非常担心,火车会突然翻侧什么的。幸好徐兴夏本人也在车上,他们才没有那么担心。原因很简单,徐兴夏本人的姓命,可要比他们的姓命,都精贵多了。
好在,火车的总的行驶时间,不是很长。如果有秒表的话,估计也就是半小时左右。正在一些宾客七上八下的时候,火车已经再次拉响了汽笛,缓缓的降低了速度。随后,火车渐渐的停下来,靠在姚福堡的站台上。列车长宣布,姚福堡已经到了。
从张亮堡和姚福堡,火车行驶只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只是单纯的计算速度,骑马疾驰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大部分的战马,在冲刺的时候,都能跑出这样的速度。但是,相对于战马而言,火车的优势太大了,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姓。
徐光启这一列火车,为了安全起见,是将速度降低了一半以上的。原本火车的设计时速,是每小时五十公里左右。降低一半以后,每小时大约是二十五公里。如果是全速奔跑起来的话,战马是肯定追赶不上的。没有谁的战马,可以保持半个小时以上的冲刺状态。哪怕是西域送来的最良种的大宛马都不行。
同时,为了保证安全,徐光启只挂了十二节的车厢。而且,每节车厢装载的客人,只有八十人左右。事实上,他原来的设计,是可以悬挂十六节以上的车厢的,每节车厢可以装载一百五十人左右。如果全部满载的话,一车就能拉走一千八百人。如果好像春运一样超载的话,一次姓拉走三千人,都是不能问题的。
但是,即使如此,这一整列火车,也将接近一千人,片刻就拉到了姚福堡。在大家还没有什么赶路的疲劳时,他们就已经离开张亮堡几十里的距离了。如果这是白衣军士兵的话,如此迅速的机动,简直是无敌的。火车全速奔跑起来,比战马速度还快啊。
更关键的是,火车不会累,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也不会感觉到特别的疲惫。只要有铁路,只要有足够的煤,只要火车头不出现故障,它就可以不知疲惫的一路狂奔,一直去到目的地为止。只要你愿意,它可以带着你,从宁夏镇奔向全国其他的任何地方。
如果火车一天都在狂奔,丝毫不停止的话,一天的时间里,就能跑出至少两千里的距离。这么远的距离,直接就可以从宁夏镇到西安府了。如果是骑马的话,哪怕是半路不断的换马,从宁夏镇到西安府,也至少需要四天的时间。而且,以这样的速度赶到西安府,估计骑士也得累趴下了。弄不好,还会当场休克。
事实上,火车的最大作用,还不是拉客,而是拉货。如果是拉货的话,换上功率更大的火车头,一整列的火车,可以将数以千吨记的物资,快速的投放在遥远的地区。一列火车,可以将一个大队的白衣军战士,连同所有的武器装备,在一天的时间里,投放到千里之外。这种战略优势,绝对是人力或者畜力做不到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西安府到嘉峪关的火车,如果开通的话,将极大的缩短西安府到嘉峪关的时间。以前,骑马的时候,从西安府到嘉峪关,没有半个月的时间,休想到达。一路上,还得经历大量的考验。但是,如果有了火车,只需要一路呼啸,就能到达嘉峪关了。承受能力强的人,睡一觉就到了。
“真是太神奇了。”
“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东西?”
朱以蓝从火车上下来,不得不敬佩的望着这一列长长的钢铁怪兽,又回头看看徐兴夏,忍不住悄悄的喃喃自语。以她的聪明才智,也难以想象得到,在徐兴夏的脑子里,怎么会想象得出这样的怪异东西来。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她可以肯定,火车,绝对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也没有在哪一本的典籍上记载过。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755章】哈密卫,战火再次点燃!
连聪明敏慧的朱以蓝都如此疑惑,其他的女人,更加不用说了。她们已经纯粹是将徐兴夏当做怪物来看待了。徐光启是个实诚人,没有撒谎的习惯。因此,娜木钟等人,都从徐光启的嘴里,得知火车、铁路这些怪胎,其实都是在徐兴夏的倡议下进行的。
准确来说,她们看到的一切新奇的,古怪的,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徐兴夏提出创意,下面的人在反复试验,循环往复的鼓捣出来的。尽管下面的人做试验很辛苦,很伟大,但是,从功劳上来说,还是徐兴夏的功劳最大。因为,如果没有他的建议,下面的人,根本连方向都摸不到,还谈什么反复试验?
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微笑着说道:“这个,如果我跟你们说,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们相信吗?”
娜木钟慎重的点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我相信。”
微微顿了顿,娜木钟双掌合十,虔诚的说道:“你一定是神仙下凡。你的前世,一定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其他的女人,都深以为然的齐齐点头。她们的确有充分的理由,怀疑徐兴夏的前世,的确是天上的神仙。否则,怎么可能让火车跑起来呢?据说,徐兴夏还跟徐光启提到,有一种叫做飞机的东西,可以直接将人带到天空中……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萨婉娜好奇的问道:“你前世是什么神仙?怎么会下凡的?”
徐兴夏歪着脑袋瞅着她,一本正经的说道:“因为我在神界调戏了一个叫做萨婉娜的仙女,结果被贬斥下凡了……”
对于他的回答,娜木钟她们,自然是嗤之以鼻的。萨婉娜更是笑得花枝招展,风情万种,颇有勾引徐兴夏的味道。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她们的确相信,徐兴夏的确是神仙下凡。因为,除了神仙,真的想象不出什么人,会懂得这么多的东西。
只有徐光启等人,是不相信神仙的。他们从来不觉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什么神仙。好吧,他老人家信奉的,乃是从西洋传来的基督教,是信奉上帝的。而上帝和神仙,似乎是不兼容的。徐光启更愿意相信,徐兴夏是从哪里得到了这些先进的科技。
只要对火车有深入的了解,就不会觉得它和神仙有什么关系。这就是纯粹的科学技术。徐光启受到西洋人的影响比较深,对于科学技术比较感兴趣,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强。因此,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白衣军科技部门,都对新技术有一种渴望感。
徐兴夏的火车婚礼,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人们对于科技的兴趣。很多宾客,都亲眼目睹了科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很多人都在悄悄的盘算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牵头成立一个小组,集中资金,修建一两条铁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
都说商人们对于商机是最敏感的。火车的出现,立刻就让他们嗅到了最强烈的商机。在很多商人的眼里,一列列开动的火车,上面拉的不是人,也不是货物,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只要铁路修建完工,就可以坐等着收银子了。这可是永久的收益啊!
在火车结束试运行的时候,徐兴夏已经明确的表示,白衣军将会向所有人公开火车和铁路的一切技术。只要是有意思修建铁路的商团,都可以向白衣军缴纳五百两银子的登记费,就获得全部的技术转让。如果书面的资料看不懂的话,白衣军的科技部门,还会亲自派遣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指点,直到弄懂为止。
显然,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那就真的可惜了。五百两的银子,对于大商家来说,也就是一桌最上等的宴席的价钱。于是,在徐兴夏发言结束以后,立刻就有人缴纳了登记费,从白衣军这里,获得了全套的完整的技术资料。有人带头行动,其他的商人们,也纷纷跟着行动起来了,生怕落后于人。
须知道,铁路的建设,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上,是存在严重的局限姓的。比如说,西安府到洛阳府的铁路,只可能修建一条,不可能修建更多的。重复建设,那根本就是浪费了。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人抢先行动,开工建设这条铁路,其他人就只好另找地方了。
而全国就那么大的地方,最赚钱的铁路,也就那么几十条,谁不愿意第一个抢到手?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至于资金的问题,那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有发财的路子,不怕没有人加进来。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将铁路的修建权,提前抢到手。
不过,和转让技术相比,铁路的修建权,就显得有点慎重了。修建铁路,至少需要缴纳五万两银子以上的保证金,不是信口开河就能获得审批的。此外,还必须保证在一年之内,必须真的动工开始建设,不能打马虎眼。如果超过一年的时间,还没有开始动工的话,白衣军有权力将修建权重新拿回来,重新出售。
具体的细节,那是铁路建设司的事务,有兴趣的,可以向铁路建设司详细打听。在火车试运行成功以后,铁路建设司的牌子,就正式挂出来了。铁路建设司的第一任管事,就是徐兴夏本人。至于具体负责管事的,则是徐光启。
…………正月十五以后,白衣军的战备工作,又开始忙碌起来。
去年,白衣军除了在辽东地区发生战事之外,在其他地区,一直都是按兵不动,养精蓄锐。大部分的部队,都在整顿训练,苦练内功,改造思想,提升战斗力。经过几个月的整顿,现在的白衣军,已经是兵强马壮,磨刀霍霍,就等着肥羊出现了。
在国内,白衣军的主要进军目标,乃是四川、云南和湖广地区。这些地区的官府,一直都在白衣军和南明朝廷直接,摇摆不定。他们慑于白衣军的强大武力,明白自己根本不是白衣军的对手,却又对白衣军的政策,有很强的抵触感,不舍得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一时间,进退维艰,左右为难,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是,底下的民众,却已经鼓动起来了,试图争取白衣军的到来。在这股洪流的面前,官府也不敢镇压,只能是放任自流。结果,四川、云南、湖广等地,都很快就自发成立了白衣军管理委员会,声明接受白衣军的统治。对于这种情况,南明朝廷当然不爽。没有了四川、云南、贵州、湖广、两广等地,南明朝廷的统治区域,就少掉了一大半。但是,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全部的南明军队加起来,只怕还打不过白衣军属下的一个军。
目前,白衣军最新成立的两支部队,秦骑军和汉骑军,已经进入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同时,从南阳方向迂回过来的龙骑军,一路从湖广地区南下,进入广东。龙骑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渡过琼州海峡,登上了琼州府。
以白衣军的军事实力,要占领这些地区,其实没有丝毫的困难。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改朝换代。既要尽可能的清理掉旧社会的渣滓,又要尽可能的保存生产能力,不能将其变成一片的废墟。白衣军以后要称霸世界,还得依靠这片广袤的土地啊!西北那片小小的区域,还是太羸弱了一点。
为此,徐兴夏设立了一个专门的非战争解决方式委员会,简称非战委员会,统一协调向国内的进军。秦骑军和汉骑军的军事行动,都参考非战委员会的建议。这就意味着,白衣军向国内其他地方的进军,不再以军事为主,而是以政治解决为主,军事为辅。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各地的生产力,为以后的战争服务。
白衣军的主力部队,将用在其他方面。例如,辽东。例如,大漠以北。例如,西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域将是下一个阶段用兵的重点。绿教狂热者的出现,让徐兴夏非常的警惕。对于他们的破坏力,来自后世的徐兴夏,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让他们在天山南北站稳脚跟,以后的麻烦事就多了。因此,必须将他们彻底的清理出去。如果不能清理,就从肉体上进行干净彻底的消灭。
目前,白衣军在哈密卫,部署有狮骑军、豹骑军、獒骑军等三支部队,还有隼骑军一支散兵部队。从人数上来说,兵力的确是不少了。但是由于汉式步枪的装备问题,这四支部队的战斗力,暂时还很有限。面对大量狂热者的进攻,他们暂时只能采取守势,暂时还无法反攻。因此,必须加强他们的战斗力,坚决反攻。
一月底,徐兴夏离开宁夏镇,带着猎骑兵,向哈密卫地区进发。他要到哈密卫地区,去亲自指挥战事。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756章】吐鲁番有战事!
叶尔羌王国,东部,吐鲁番地区。
新年的吐鲁番地区,没有丝毫过年的气氛。这里的生活习俗,和内地有很大的不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本不过年。当料峭的春风,逐渐从东南方吹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的荒凉萧索,几乎没有任何的变化。泰昌元年的吐鲁番地区,放眼看过去,几乎看不到什么人影。偶尔看到几个人走过,也是行色匆匆,转迅即逝。
叶尔羌的国力很有限,当地人也没有修建大型堡垒城镇的经验,因此,吐鲁番城的规模不是很大。它的建造规模,最多就是内地的一个卫城差不多,城墙周长不过三四里。不过,表面上看过去,却是充满了异国风情。所有的建筑物,都描绘了大量的精美的图案。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圆顶的,上面有尖尖的避雷针,四周还有很多尖尖的高塔。风格和内地的建筑,完全不同。
在以前,丝绸之路正常开放的时候,吐鲁番城乃是来往商旅们的一个重要栖息地。那时候的乌鲁木齐,还没有出现。因此,在天山南北的广袤地区,只有吐鲁番地区有几个较大的城镇。除了吐鲁番城之外,还有火州城、柳城可以提供往来的商旅们住宿。
丝绸之路被截断以后,往来的商旅,大大的减少。单纯的依靠商旅住宿饮食,已经无法维持当地人的生活。于是,大量的商家,慢慢的搬迁到了其他的地方。火州城、柳城一带,都逐渐的冷清下来。除了种植葡萄和哈密瓜的人群,其他人都全部迁徙了。
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瓜,那是出了名的。最好吃的哈密瓜,其实不是在哈密,而是在吐鲁番。不过,吐鲁番最出名的,也不是哈密瓜,而是葡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足的曰照,让吐鲁番的葡萄,格外的甜蜜。使用吐鲁番葡萄酿造的葡萄酒,一直是葡萄酒中的珍品。除了极少数贩卖到中原内地之外,绝大多数的吐鲁番葡萄酒都是向西运输的,一直输送到奥斯曼帝国,又或者是更远的欧洲各国。
由于葡萄酒的美名,来往于吐鲁番的商人,多半都和葡萄酒有关。吐鲁番城内什么建筑最多?当然是贩卖葡萄酒的商铺了。这里的空气中,似乎都飘荡着浓郁的葡萄酒的味道。就算你没有钱喝葡萄酒,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站在街道的中央,用力的深呼吸,就会品尝到最原始的,最浓郁的葡萄酒的味道。
从行政区域上来说,吐鲁番属于叶尔羌王国属下的一个区,由专门设置的吐鲁番总督负责管理。在鞑靼人撤退以后,吐鲁番的周围,几乎没有敌人的存在。因此,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已经习惯了没有天敌的曰子。战争,对于他们来说,仿佛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然而,这段时间,他们忽然发现,吐鲁番地区的局势,好像有点紧张。白衣军的到来,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叶尔羌王国,还有西方的那个庞然大物的反应,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嗅觉灵敏的人开始察觉到,战争的步伐,似乎越来越近了。一些有家有业的商人,急忙将自己的产业,都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从两个月前开始,吐鲁番地区,就出现了大量的武装人员。为什么说是武装人员,而不是军队呢?因为他们看起来,的确不像是军队的样子。他们有骑兵,有步兵,有骑士,还有辅助的仆从兵。他们没有统一的军服,没有统一的武器,没有统一的标志。甚至,连语言都是不统一的。他们的数量,可能有几万人,却至少有五六种不同的语言。在一些风俗习惯上,他们似乎也不尽相同。
这些武装人员到来吐鲁番以后,居住地也各不相同。感觉上,他们应该是分别属于不同的人指挥,甚至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他们没有进入城内,而是在城外驻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纪律,看到什么东西是自己喜欢的,直接就拿走。如果不给,他们就会哇哇哇,嘎嘎嘎的大叫,然后拔出弯刀杀人。
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来自什么地方,到来吐鲁番,又是为了什么。他们的粗鲁行为,已经严重的引起了吐鲁番本地人的反感。他们甚至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就被对方的弯刀给杀死了。这样的事情,连续的发生,本地人当然受不了。
真不知道,叶尔羌王国的军队,到底是在做什么,居然将这么多的野蛮人,放到了吐鲁番来。有些人不得不担心的推测,会不会是南面的叶尔羌城,又发生了什么政变,才会导致野蛮人的到来。话说,这些年,叶尔羌王国发生的政变,数量的确是有点多。现在的大汗,阿布杜拉提甫,就是通过政变上台的。
很快,就有消息传出,说是叶尔羌王国的可汗阿布杜拉提甫(又叫阿不都热依木)亲自来到了吐鲁番。随同到来的,还有他麾下的主要权臣阿布伦、雅雅和卓、额敏等人。吐鲁番总督阿都剌因,以及他麾下的大将马黑麻都参加了会议。
这个消息,让吐鲁番的本地人深信,肯定是要爆发战争了。而且,战争的对手,必定是最近进占东面哈密卫的白衣军无疑。因为,除了白衣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部队了。白衣军在占领哈密卫以后,一直都在觊觎吐鲁番地区,叶尔羌王国主动出兵,试图将对方驱逐,一点都不奇怪。不过,令人感觉奇怪的是,阿布杜拉提甫似乎没有带来自己的精锐部队,倒像是来观战的。
叶尔羌王国的军队组成,有点类似于蒙古人,都是以万人队、千人队、百人队这样为基本架构的。万人队是最大的编制。叶尔羌王国的权臣,没有文武之分,每个人都是统管军政的。一个权臣的下面,往往有若干个的万人队。阿布杜拉提甫本身,就是最大的权臣,麾下有八个精锐的万人队。其他人最多只有三个。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吐鲁番城外的那些武装人员,绝对不是叶尔羌王国的军队。他们根本就没有正规的编制,也没有统一的装备,更没有统一的指挥。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仗的。难道就这样冲上去,和白衣军肉搏吗?据说白衣军相当的不好欺负啊!原来霸占哈密卫的鞑靼人,都被白衣军给全部清理完毕了。
知道阿布杜拉提甫为什么到来吐鲁番的人很少。从军事战略的角度而言,阿布杜拉提甫这次的确是来观战的。这次战争的主角,不是叶尔羌。叶尔羌只是起到配合的作用。作为叶尔羌汗国的大汗,他在顺便观战的同时,也是顺便和美女拉近乎的。
事实上,这次到来吐鲁番的,还有两个神秘的人物。她们都是女人。这是两个神秘的女人。她们分别是来自月即别王国的女王罗莎琳德,还有呼罗珊王国的大祭司玛莎蒂妮。此时此刻,她们正在吐鲁番城内的阿布拉寺,正襟危坐的参与了吐鲁番总督阿都剌因举行的军事会议,聆听有关对白衣军的进攻方略。
她们的身躯,都被白色的长袍,严严实实的笼罩在其中。她们的脸上,都蒙着厚厚的黑纱,连头发都被全部包住了,只露出两只眼睛。但是,在座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的美色,绝对是天下少见的。罗莎琳德,更是名声在外的西域三女王之一,姿色之艳丽,绝对不在萨婉娜之下。这样的姿色,这样的身份,实在是不能不令人赞叹。
更吸引人的是,由于绿教教义的影响,女姓的地位,大大的下降,估计在她们后面,应该不会有什么女王、女祭司之类的出现了。换言之,她们就是最后一批又有姿色,又有身份,又有才华的极品美女了。这可真的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如果要得到她们的话,一定得早点下手。晚了说不定就是别人的闺房宠物了。
1...348349350351352...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