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好吧,徐兴夏对择偶的标准,还是要求很高的。他要求的不是对方的身份地位,不是金钱财富,他要求的是对方要长得不错,最起码要看得顺眼。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后世在网上看了无数美女照片的穿越者,一般女子的七分姿色,他还真的是不放在眼里。无论怎么说,都得有周慧敏、李嘉欣、林志玲这样的级别吧。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要注重内在美。只有外在美,没有内在美的女人,最多只能娶来做妾侍,做正妻是万万不行的。所谓娶妻当娶贤,纳妾当纳色是也。但是,徐兴夏有自己的歪理,要是没有一定的外在美,又怎么能注意到她的内在美呢?所以,徐兴夏决定还是继续等等,继续看看。
大明朝这么大,女人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个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存的女子?不可能!大不了,自己就迟点再成家,将秦淮八艳什么的,都全部囊括过来。当然,要是自己有本事,将那几个蒙古美女,都全部抢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看到徐兴夏一点反应都没有,作为老爹的徐福庆不得不咳嗽一声,重复说道:“前两天,三婶来过了。”
徐兴夏还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他是打定主意,自己的婚姻,一定要自己做主。什么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那可不行。当然,直接拒绝爹娘的提议也不是很好,那就干脆装聋作哑,顾左右而言他。希望他们明白自己的意思,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自己了。汗,难道做爹娘的,就那么担心,自己的孩子以后会娶不到媳妇吗?
王氏不得不明着说道:“夏儿,前两天,三婶来过了。”
母亲公开摊牌了,徐兴夏只好问道:“哪个三婶?”
王氏说道:“咱们威镇堡,还有哪个三婶?”
徐兴夏说道:“哦,是媒婆三婶……”
他将饺子放下来,看看自己的父亲,又看看自己的母亲,一本正经的说道:“三婶来给我提亲?”
王氏摇头说道:“不是,是来给冬子提亲……”
正在吃饺子的冬子,想不到自己才是主角,差点就被咽到了。他才十岁,对于提亲之类的,没有任何的概念。可是,他能感受到,大哥好像对这个提亲,不是很喜欢。既然是大哥不喜欢的东西,他也就跟着不喜欢了。只是,他没有说不的胆量,没办法,只有继续埋头吃饺子。
原来是给冬子提亲的,徐兴夏悬着的心,顿时就放下来了。他忍不住暗暗的抱怨,这做爹做娘的也真是的,下次能不能将事情说的清楚明白一点,害得我一场虚惊?他同情的看看自己的弟弟,皱眉说道:“三婶怎么说?”
王氏有点心动的说道:“她说宁夏城有个姓张的人家,是百户出身,在宁夏城有店铺,有千贯家财,一百多亩水田,家里的女娃,刚好七岁,比冬子小三岁……”
徐兴夏摇头说道:“拉倒吧!冬子年纪还小,着急什么?”
王氏有点心动的说道:“好歹别人也是城里的人家,有店铺,又有良田,也不算辱没了我们……”
徐兴夏摇头说道:“我看不用急,冬子以后是要上学读书,考取功名的。要是这么早定亲,对冬子以后的成长不好,又容易耽误别人家的女孩子。我已经请人问过卫学的人了,说是可以随时入学。过两天,我就将冬子送去上学。”
徐福庆下意识的问道:“过两天就走?这么快?”
徐兴夏点点头,肯定的说道:“对!过两天就走了!”
王氏顿时就紧张起来了,立刻将定亲的事情,都全部抛在脑后了。她有点心急火燎的吃完碗里的饺子,就开始给冬子张罗去卫学需要的衣物用具什么的。大儿子常年在牛角墩驻守,小儿子又要被送去上学,她这个做娘亲的,当然不舍得了,徐兴夏转头看着冬子,关切的问道:“冬子,进了卫学,就要一个人读力生活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其实,他完全清楚,冬子尽管年纪小,实岁还不到十周岁,却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在大哥和父亲都卧床养伤的时候,徐家的很多活计,包括重体力活,都是他在干的。进去卫学念书,不过是要读力生活罢了,没有什么重体力的劳动,根本一点问题都没有。
果然,冬子老成持重的说道:“哥哥,我可以的。”
徐兴夏点点头,勉励说道:“爹,娘,我,还有妞妞、大囡、小囡,要是有时间的话,都会去看你的。要是放假,你也可以回来。这几天,你准备准备,等我安排好了,就和你一起去宁夏城。”
想到自己入学在即,冬子也有点坐不住了。吃饱以后,他就急急忙忙的回去自己的房间,收拾东西去了。能去宁夏城上学,绝对是威镇堡很多小孩子的梦想。只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能实现这个梦想的孩子,少之又少。威镇堡这么多年来,能够去卫学上学的孩子,一个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
吃完饺子,王氏洗碗,徐福庆坐在灶膛前负责烧水,准备给大家洗澡。冬子早早的回去自己的房间,继续埋头看小人书去了。徐兴夏没事干,就和三个小女娃玩手影戏。今晚的烛光倒是挺亮堂的,手影戏玩起来也是格外的有趣,三个女娃很快就乐在其中了。
玩着玩着,妞妞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停下双手,满怀期待的看着徐兴夏,好奇的问道:“大哥哥,你说,皇后娘娘,晚上会做什么?她也会做手影戏吗?”
徐兴夏顿时一愣。这个问题,有点太突兀了吧?妞妞怎么会突然问起皇后娘娘来了?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啊。更要命的是,她才七岁啊,怎么就关心皇后娘娘晚上的事情了?他纳闷的看着自己的小妹妹,疑惑的问道:“什么皇后娘娘?”
妞妞一本正经的说道:“就是皇宫里的皇后娘娘啊!就是皇上的婆娘啊!”
徐兴夏一听不得了了,连皇上的婆娘都出来了。这样的称呼,要是给东厂和锦衣卫的探子听到,闹不准要搞出什么事情来。大明朝的厂卫,可不是开玩笑的,当真是无孔不入的存在。他压低生意,颇有点严肃的说道:“妞妞,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
妞妞自然一点都察觉不到有什么危险。她抿着嘴,饶有兴趣的说道:“今天我在茶馆听故事,道长说到皇后娘娘了。他说的,皇后娘娘就是皇帝的婆娘。”
徐兴夏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这个新开的茶馆,还真是害人不浅。你没事说什么书呢?这不是害人吗?皇后娘娘就是皇帝的婆娘,这样的解释,也亏他说得出口,当真是以为东厂和锦衣卫不存在吗?想了想,徐兴夏严肃的缓缓的说道:“妞妞,皇后娘娘是皇上的夫人,是皇上的妻子,可不能用婆娘来称呼。”
妞妞好奇的问道:“那她晚上会做什么啊?”
徐兴夏还真是被问住了。是啊,皇后娘娘晚上会做什么呢?一般的婆娘,肯定是陪自己的男人睡觉了。但是,皇上有那么多的女人,要轮流的宠幸,皇后娘娘肯定有很多时候是独守空房的。皇后娘娘独守空房的时候,会做什么呢?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是打牌?打麻将?看戏?又或者……纯粹发呆?
看着妞妞求知的眼神,徐兴夏只好端正神色,严肃的说道:“皇后娘娘晚上,当然是……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了。妞妞,你要知道,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是后宫之主,是一国之母,她要管理整个后宫,也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妞妞认真的说道:“那她会比皇上还忙吗?”
徐兴夏犹豫片刻,不知道如何回答。如果是万历皇帝,又或者是嘉靖皇帝,这两位爷肯定是不太忙的。他们的皇后,估计也不忙。在历史上,这两位爷的皇后,好像都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如果说这个皇后娘娘,可以扩展到郑贵妃的话,估计她应该很忙。她在历史书中出场的机会还是蛮多的。
穿越到来一个多月,徐兴夏已经隐约得知,现在的京师,可是相当的不太平。简单的说来,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表面平静,暗流涌动。为了立太子的问题,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可谓是足足相争了几十年。最终,万历皇帝还是不得不屈服了。但是,太子朱常洛尽管被立为太子了,住进了慈庆宫,可是福王朱常洵,还有福王的母亲,也就是郑贵妃,可是从来都没有死心过。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08章】空谷幽兰,碧水清莲
说真的,要不是穿越者,知道历史的走向,徐兴夏也不能完全断定,太子朱常洛就能顺利的登基。事实上,这位爷的登基,可是相当惊险的。甚至,在登基仅仅一个月以后,他就驾崩了。这段历史,扑朔迷离,错综复杂,哪怕是最厉害的历史大能,只怕也很难完全搞清楚背后的斗争和黑幕。
明末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统统都和这位太子朱常洛有关。移宫案则和他的儿子,也就是天启皇帝有关。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正是明末三大案,让明末的党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大案的真相到底如何,没有人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利用这三大案,来扳倒自己的对手,来获取足够多的利益。
好大一会儿,徐兴夏才说道:“应该是挺忙的吧!”
妞妞捏着自己的衣角,似乎还有问题要问,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到底要问什么,于是就跑开了。
看着妞妞的背影,徐兴夏忍不住胡思乱想。这小丫头,怎么会对皇后娘娘感兴趣?那说书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说的,提到皇后娘娘做什么?估计说书人提到的皇后,应该是大将军何进的妹妹,也就是汉灵帝时期的何皇后。专门提到她,估计是讽刺她是出身屠户家庭,地位低微,根本不配当皇后。
说书人也算是文人,只要是文人,对于这位出身屠户家庭的皇后,就看不惯,多半是提出来批斗一番。以此显示一下文人的优越姓。说真的,徐兴夏对这样的嘴脸,很是看不惯。屠户出身的皇后,又怎么啦?惹到你了?哼,要是自己有机会权倾朝野的话,倒是不妨让妞妞也去过过皇后的瘾。妈的,出身军户家庭的皇后,咋了?你要是敢说个不字,老子的屠刀就下来了。
推测一下崇祯的年龄,好像和妞妞差不多啊。崇祯和妞妞,都是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出生的,两人刚好同龄啊。历史上的崇祯周皇后,是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出生的,好像也差不多嘛!什么?这样的事情太荒唐?有啥荒唐的,何进之前还是个屠户呢。再说,明朝的皇后,大部分都是平民百姓出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凭什么妞妞就不能做皇后?事在人为嘛!
“姐!你们睡了吗?”
正在天马行空,忽然外面有人叫道。
徐兴夏出门去看了一下,发现舅妈王氏来了。舅妈不知道有什么高兴的事情,打开木板门的时候,都是眉开眼笑的,连走路的脚步都轻盈了不少。一进来,她就和姐姐王氏在小声的嘀嘀咕咕,不断的发出低低的笑声。最后,两个王氏,都是很高兴的样子。但是到底是什么高兴的事情,却始终没有透露出来。
王氏忽然转头看着徐兴夏,有点期待的说道:“夏子,你有空不?”
徐兴夏斜靠着门框,笑眯眯的说道:“有空啊,舅妈,什么高兴事儿,说来听听?”
王氏走过来,小声的欢喜的说道:“我请人给大椿找了一门亲事,今天本来是相亲的曰子。姑娘家里是宁夏城的,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晚上才到。我在家里都等候了一天的时间了,还以为对方不来了呢。这不,请你娘过去看看。”
徐兴夏呵呵一笑,抱拳说道:“原来是相亲啊,恭喜,恭喜。”
王氏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你要是有空,也来帮忙看看呗。咱们家这亲戚里头,就你本事最大,见识最多,你来给大椿把把关。你舅妈啊,早就想着娶一门好媳妇了。”
徐兴夏呵呵一笑,爽快的说道:“行啊!不过,你不要提到我的名字啊!要不然,吓到别人就不好了。”
舅妈连忙笑着说道:“晓得,晓得。你悄悄的进去看几眼,就当你是外人了。你要是觉得还行,就给你舅妈点点头。要是不行,那就摇摇头。”
徐兴夏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八卦,居然对别人相亲感兴趣。大椿和他是表兄弟的关系,两人又是从小玩到大的,徐兴夏对他的婚事,还是有几分关切的。刚好妞妞也要去看热闹,徐兴夏就将妞妞背起来,跟在王氏的后面。两家相距不远,一会儿,刘家就到了。
威镇堡的匠户,从徐兴夏这里得到了不少的工钱,每个匠户的生活,都有所改善。刘广梁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改善自然是最大的。这不,正屋里面,居然点了三盏的桐油灯,从三个不同的角落照着正屋,这可是相当奢侈的行为了。
徐兴夏站在门口向里面看了看,发现在正屋的侧面,坐着两个陌生的男人,还有两个陌生的女人,四人的中间,有一个姑娘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低着头,很是害臊的样子。看来,这位姑娘,就是相亲的对象了。侧面看,倒是挺健壮的。
其实,当时民众的思想,还是很封建的,一般的人家相亲,不会这样直接将姑娘带过来的。人来人往,那都是媒婆的干活。很多新郎新娘,都是在洞房花烛夜才第一次见面的。唯独军户们的规矩不同。军户们基本上都是内部解决问题,姑娘嫁过来以后,也是要干活的。因此,健康是否很重要。
当时军户选择媳妇的标准,基本上是这样的:有没有文化没关系,关键是骨架子要大,胸脯要大,臀部要大,据说这样好生养,既能干活,又能生娃。这些,都是要亲眼看过的。否则,就是任凭你媒婆说的天花乱坠,别人都是不放心的。
徐兴夏暗中看了一会儿,觉得那个姑娘和大椿还是满陪衬的,姿色虽然不怎么样,却也算端正。身体应该也是健康的。至于普遍的营养缺乏,面有菜色,那是肯定的。嫁过来以后,只要吃得好一点,脸色自然就会红润起来。看到这里,徐兴夏就对舅妈王氏点点头,表示自己的一关,算是过了。
既然任务已经完成,徐兴夏也就打道回府了。他将妞妞放在自己的脖子上,一路慢悠悠的回来。今晚的月色不错,银色的月光,洒落在威镇堡的地面上,好像是镀了一层银辉。可能是因为大椿的婚事即将解决,徐兴夏的心情也不错,走起路来,感觉脚底下也是轻飘飘的,浑身都带劲儿。
妞妞忽然说道:“大哥哥,前面就是茶馆。”
徐兴夏抬头一看,果然,前面的确是新开的茶馆。旁边就是王启年的杂货铺。他刚才路过茶馆的时候,茶馆的大门是紧闭的。不过,这个时候,茶馆的大门却是打开了一条裂缝,有灯光从里面透出来。茶馆难道晚上做生意?看起来不是很像,门口也没见什么人。
妞妞忽然又说道:“她没有茶馆的阿朱姐姐漂亮。”
徐兴夏随口说道:“哪个阿朱姐姐?”
妞妞说道:“就是……”
她忽然大声的叫起来:“阿朱姐姐!前面那个,就是阿朱姐姐!”
徐兴夏下意识的看着茶馆的门口。原来,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正从茶馆里面走出来,向外面泼水。借着朦胧的月色,还有茶馆里面透出的亮光,徐兴夏依稀看到,那是一个相当漂亮的女子。她的年纪,应该是在十五六岁左右,身材窈窕而修长,衣装简约而朴素,在月色的映照下,有点出尘脱俗的感觉。
走近几步以后,徐兴夏看得更清楚一些了。这位叫做阿朱姐姐的女子,眉目容貌,精致如画,柔和温婉,明丽炫目。她举手投足间的沉静气度,隐有大家风范,似乎不是寻常女子出身。依稀间,她还有些特别的气质。周围的黑暗,也仿佛因为她的出现,微微瑟缩了一下。她瀑布般的青丝挽了一个简单的髻,有几根发丝被夜风吹着,拂过她的额头,夜色中,凭添了几分迷离。
但是,有些古怪的是,徐兴夏看到美女以后的念头,并不是如何上去搭讪,如何找机会和对方靠近,如何将对方勾引到手。他只是觉得有点反常,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怎么会出现在威镇堡这里?这个茶馆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脑海里的阴谋论,的确是太深刻了。不过,这个茶馆,的确是有点古怪的。如果说茶馆的主人,是一个叫做唐尘的道长,而他的身边,又有这样的一个又年轻又美丽的姑娘,徐兴夏不得不恶意的诽谤对方一下。这年头,为老不尊,不守清规戒律,挂羊头卖狗肉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那个女子似乎也认出了妞妞来,婉约的微微一笑,落落大方的说道:“妞妞,原来是你啊。”
妞妞似乎和阿朱姑娘很是熟稔,她坐在徐兴夏的脖子上,指着徐兴夏说道:“阿朱姐姐,他是我哥哥。”
徐兴夏微微一笑,向阿朱姑娘拱拱手,淡然自若的说道:“不好意思,唐突姑娘了,在下徐兴夏。”
阿朱姑娘微微一愣,明亮的眼睛,明显的闪动了几下,慢慢的说道:“原来你就是徐兴夏。”
徐兴夏有点奇怪的说道:“姑娘听说过在下的名字?”
阿朱姑娘轻轻的点点头,明眸善睐,就如同是天上的繁星,自然而然的有种令人觉得舒服惬意的淡雅飘逸。她轻描淡写的说道:“小女子初来乍到,徐百户的名字,却已经是耳熟能详了。”
徐兴夏笑了笑,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叫阿朱姑娘见笑了。对了,阿朱姑娘,你是怎么来到我们威镇堡的?看起来,你不像是我们宁夏镇的人啊!你们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吗?”
阿朱姑娘微笑着说道:“倒也不是很远,小女子本来是京城人士,跟随师傅云游四海,刚好经过威镇堡,听说了徐百户的英雄事迹,就留下来了。师傅准备将徐百户的英雄事迹,编成评书,传遍大江南北,以供世人瞻仰。”
徐兴夏哈哈一笑,摇头说道:“阿朱姑娘,你说笑了,我这么点事迹,哪里值得道长如此大动干戈?过了,过了。”
阿朱姑娘抿嘴轻轻一笑,明眸善睐的说道:“威镇堡的军户们都说,徐百户一个月之内杀死的鞑子,比过去三十年里威镇堡杀死的鞑子都要多。这样的事迹,难道还不值得世人传诵吗?徐百户总不会告诉小女子,那些军户都说在说谎吧?”
徐兴夏摇摇头,笑着说道:“他们倒是没有说谎。只是,举手之劳,何必挂齿?道长这么多,的确没有必要。对了,阿朱姑娘,道长是在哪个名山大川修行的?又是在哪个道观挂单?”
阿朱姑娘摇摇头,微笑着说道:“对不起,师傅的事情,还请徐百户当面请教吧。小女子只是他的挂名弟子,可不敢讳言。师傅白天一般都在茶馆里面,徐百户只要有时间,不妨过来讨教。”
徐兴夏能够感觉到,这个叫做阿朱的姑娘,言辞谈吐,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以此推断,她的师傅,也肯定不是寻常人物。她这番说话,肯定也是托辞。不过,对方既然不肯说真话,他也没有追问的意思。有些事情,问的太清楚没必要。
阿朱姑娘只是出来倒水,此刻木盆里的水已经倒掉,手里只拿着空木盆。月色下,她俏然站立,就好像是空谷幽兰,清新淡雅,又好像是清水碧莲,一尘不染。但是,细细感受,却又感觉不到她的孤芳自赏,拒人于千里之外。她的温柔,她的婉约,她的明丽,都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这的确是一种很矛盾的感受,偏偏这种感受又是真实存在的。
徐兴夏便笑着说道:“既然如此,曰后在下自当登门拜访,亲自向道长讨教。阿朱姑娘,夜深了,不打扰你休息了,请!”
阿朱姑娘微微弯腰,似乎是行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温言说道:“徐百户,请。”
徐兴夏点点头,架着妞妞去了。他的内心,有很强烈的疑问,这个阿朱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头?她刚才的万福礼,几乎是在表明,她肯定是大户人家出身。一般的小家碧玉,还真是没有这样的教养。她逗留在威镇堡,要做什么?还有,那个唐尘道长,又是什么来头?要在威镇堡做什么?
阿朱姑娘在后面悄悄的打量着徐兴夏,明丽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细线。她的内心里,同样有很强烈的疑问。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令鞑子闻风丧胆的徐兴夏吗?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凶恶啊!王启年的密奏,到底是不是真的?一个箭术如此变态的家伙,怎么会跟一群小娃娃玩老鹰抓小鸡?真是一个怪胎!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09章】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显摆一下
王守禄死了以后,威镇堡的方方面面,似乎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是表面的,不是物质上的,主要是体现在每个人的精神面貌上。仿佛是压在每个人头顶上的乌云,被突然吹来的狂风,全部卷走了一样,威镇堡的绝大部分军户,都显得相当的兴奋。白痴都知道,徐兴夏来管理威镇堡,要比王守禄强得多了。
王守禄主管威镇堡的时候,只懂得不断的索取,只懂得不断的欺压其他的军户。除了他的几个亲戚之外,其他的军户没有任何的收益。威镇堡的军户钱粮,比别的地方,都要拖欠得更久。如果没有张秋庆的支持,王守禄早就被愤怒的军户干掉了。现在,他被山贼干掉,正是恶贯满盈,罪有应得。
众所周知,威镇堡的另外两个百户,都是不管事的,也就是说,现在的威镇堡,事实上已经是徐兴夏开始当家了。当然,要是张秋庆回来的话,那就是张秋庆当家。不过,张秋庆应该是不会回来了。至于会不会派遣别的百户过来当家,暂时还不清楚。就算真的有另外的百户过来,军户们也更愿意跟随徐兴夏。
军户们对自己的上头,要求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能够给他们谋取利益。具体的来说,就是能够保护他们的安全,能够为他们争取到被拖欠的钱粮,有好事的时候,能够关照他们一下。徐兴夏完全符合这个条件,除了他,没有人更适合来当威镇堡这个家。
威镇堡这个军户集体,套用后世的军队模式,差不多就是一个营的兵力。只不过,因为每个官兵都将自己的家眷带来了,才会显得如此的臃肿。相互间的关系,也才会变得如此的复杂。如果将所有的家眷都暂时剥离出来,关系就会简单很多。
1...4445464748...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