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甚至,他还有可能准备一些简单的攻城器材,改变鞑靼骑兵以往从来不攻坚的策略。比如说云梯什么的。简陋的云梯,搬运起来,没有太大的麻烦。甚至,索布德还可以在到来威镇堡附近以后,才派人到贺兰山去砍伐木材,制造攻城器械。只要有云梯在,一般高度的城堡,是挡不住骁勇无匹的鞑子的。
威镇堡的城墙,并不是很高,最高的地方,不到三丈,最矮的地方,甚至只有两丈。这样的堡墙高度,轻松的使用云梯就能爬上来。从防守者的角度来说,的确是非常危险的。而且,更要命的是,即使他徐兴夏现在有足够的钱财,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想要将堡墙加高,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陈登隆有点紧张的问道:“大人,我们怎么办?”
徐兴夏冷静的说道:“大家不要慌张。不过就是鞑子到来而已。以前,又不是没有鞑子到来,威镇堡还不是安然无恙?”
陈登隆、林海牛两人想到徐兴夏的变态本事,内心才稍微的安定下来。但是,面对鞑子到来的巨大压力,他们还是感觉到相当的紧迫。连张秋庆都不看好威镇堡,完全脱离了和威镇堡的关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上头可能是要彻底的放弃威镇堡了。一旦鞑子真的到来,援军也不可能到来威镇堡。
徐兴夏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危险。他要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清楚,这一次,内歼和鞑子勾结,想要置自己于死地的决心。张秋庆连自己的老宅都卖掉了,为的就是自己这一条命。可想而知,鞑子到来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疯狂举动。他可以在战略上藐视鞑子,但是在战术上,他必须重视鞑子。
沉吟片刻,徐兴夏冷静的说道:“事不宜迟,林海牛,你立刻召集管事会所有成员到来这里,开会!”
林海牛急忙快步去了。
很快,管事会的六个总旗,就来到了张秋庆的宅院后花园。这所已经被徐兴夏买下的宅院,后花园的凉亭就成了临时的会议室。可能是从林海牛那里得知了某些消息,各个总旗脸上的神色,都显得比较紧张。他们到来以后,都绷着脸,谁也没有说话。
他们没有办法不紧张,从张秋庆的种种迹象来看,威镇堡已经是弃儿了,没有人照看了。威镇堡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单独度过这次危机吗?老实说,他们都没有这样的信心。因为,在之前,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先例。他们都不敢设想被抛弃的后果。
徐兴夏缓缓的说道:“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有某些迹象显示,在近期,可能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甚至可能在十天的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鞑子南下,洗掠整个威镇堡。又有某些迹象表明,这一次,上头可能不会关照我们威镇堡了。具体的来说,就是没有援军,听凭我们自生死灭。”
听到徐兴夏亲口证实威镇堡已经被抛弃,总旗们的内心,更加的苦涩。这年代,还没有旱烟出现,也就没有人抽烟。各个总旗都耷拉着脑袋,情绪显得比较低落。有人使劲的搓着自己的双手,有人则在专心致志的抠脚丫。换了谁,听到这么不好的消息,情绪都无法高涨起来。这可是关系到身家姓命的大事啊!
微微顿了顿,徐兴夏继续缓缓的说道:“老实说,这样的情况,的确非常的糟糕。我们威镇堡自身的防护能力并不强,一旦鞑子的数量超过三百人,我们就会很危险。但是,无论怎么危险,我们都不可能束手就擒。我们每个人都要血战到底!”
“我不知道上头为什么要抛弃我们,我只能说,无论是什么人抛弃我们,我们自己都不能抛弃自己。我估计在座的诸位,都没有谁想落入鞑子的手里吧?也没有谁想让自己的亲人,死在鞑子的手里吧?既然不想,那只有我们自己努力抗争了!”
雷洪国有点担忧的说道:“百户大人,你的意思,俺们都明白。谁也不想死不是?可是,没有平虏城的援军,我们打得过鞑子吗?我们威镇堡的全部人加起来,也就是三千多人啊!”
其他的几个总旗,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徐兴夏。雷洪国的话,就是他们每个人的话,也是他们内心最担心的问题。没错,就算威镇堡的小孩子,都全部拿起武器上阵,也就是三千多人而已,根本不够上规模的鞑子塞牙缝的。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19章】全面备战
老实说,对于威镇堡单独抗击鞑子,他们的确是没有什么信心。不但他们没有信心,就是其他的军户,只怕也没有太多的信心。毕竟,鞑子的凶残,太令人恐惧了。这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恐惧。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鞑子就能揍一群的明军。一旦鞑子的数量,超过某个数值,根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徐兴夏皱了皱眉头,没有想到六个总旗里面,居然有一个直言不讳的表明没有抵抗的信心。可见,下面的军户,对于鞑子的畏惧,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这显然不是好兆头。要是自己任命的总旗们,都没有信心,那更不要说其他的军户了。
为了给总旗们鼓气,徐兴夏自信的说道:“就算鞑子到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上次不也是只有咱们威镇堡的人?不也是将鞑子给撵走了?最后我们还杀了他们的小王子!他们的大王子带兵来复仇,还不是被我们一样打退了?”
雷洪国有点犹豫的说道:“上次……上次的鞑子数量很少啊,只有几十人而已。可是副千户大人的举动,似乎是在表明,这次南下的鞑子数量,可能很多。如果有几百名的鞑子到来怎么办?要是鞑子的数量,超过一千人,那又怎么办?我们都会死的!”
徐兴夏淡然自若的说道:“现在咱们的白衣军数量也不少。”
雷洪国欲言又止。他倒不是故意和徐兴夏打擂台,就是太畏惧鞑子的数量了。这种恐惧,是在娘胎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胎教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闻鞑子色变的姓格。在平时或许可以抑制一二,一旦到关键时刻,这种畏惧情绪,就要失控了。他最后那句话,就是在几乎失控的情况下说出来的。
徐兴夏面色冷峻的说道:“这样吧,愿意留下来,和我一起抗击鞑子的,我无上欢迎。不愿意留下的,可以暂时转移到平虏城去。咱们先来表决一下,看到底是愿意留下的人多,还是愿意转移的人多?愿意呆在威镇堡,和我一起抗击鞑子的,请举手。”
陈登隆率先举手,刘广梁第二,其他的三个总旗,略显犹豫以后,先后举手。但是,雷洪国始终没有举手。他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显然感受到了来自周围诸人的压力。但是,即使有这种压力,他还是没有举手。这充分说明,对鞑子的畏惧情绪,完全占据了他的内心世界。真不知道他当初是怎么被选为总旗的。
徐兴夏点点头,神色平静的说道:“好!七个人里面,有六个人都赞成抵抗,那就要全力以赴的做好抵抗的事情!还是那句话,我们不愿意束手待毙,我们一定要反抗!鞑子想要吃掉我们,咱们就崩掉他的大牙!雷洪国,你既然不愿意留在威镇堡,那么,请!”
雷洪国脸色涨红,咬咬牙,转身离开了。
徐兴夏继续冷峻的说道:“打仗,无非是钱粮武器人员。人员,咱们有。威镇堡的所有壮丁都动员起来,估计有一千人左右。武器,咱们自己也能生产。精良武器未必人手一件,普通的武器还是有的。但是粮食储备,却严重不足。估计一旦鞑靼骑兵围困威镇堡,咱们的粮食,最多支撑五六天的时间。”
说到这里,徐兴夏看着陈登隆,期待的说道:“陈总旗,你能不能在三天之内,想办法买到大约五百石的粮食?”
五百石的粮食,大约是十万斤左右。威镇堡的男男女女,总共有三千来人,每人每天消耗一斤半的粮食,一天就是五千斤左右。加上战马和各种牲畜的消耗,威镇堡每天耗费的粮食,至少要六千斤。五百石的粮食,可以维持十五天的需要了。加上各家的五六天备粮,可以支撑二十天的时间。
徐兴夏判断,只要威镇堡能撑过二十天的时间,鞑子骑兵应该退走了。他估计,巡抚李懋桧和总兵官李国臻的胆子再大,都不敢让鞑子骑兵在宁夏镇的地面上逗留超过二十天的时间,否则,他们就等着乌纱被摘,下狱待罪吧!鞑子在宁夏镇肆虐二十天,京师紫禁城里面的皇帝,估计都要发飙了。
陈登隆仔细的考虑一番,缓缓的说道:“属下认识宁夏城的多家粮商,只要有足够的钱财,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徐兴夏点头说道:“好,那你一会儿立刻和他们联系,购买五百石的粮食。买粮的钱财,我会全额支付。你告诉他们,动作必须要快,粮食必须在三天之内运到威镇堡。”
陈登隆点头说道:“应该没有问题。”
徐兴夏又向林海牛说道:“修葺城墙那里的进度怎么样?”
林海牛有点为难的说道:“还没有开工呢,现在还在各家各户的动员劳动力。目前总共征集到了六七十人。但是,想要尽快的修复好,至少需要三四百人一起动手。”
徐兴夏皱皱眉头,凛然说道:“抓紧时间开工!一会儿就开始全城动员,务必争取在十天之内,将城墙修缮起来!没有城墙的掩护,鞑子就会直接杀入了,下面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林海牛有点无奈的说道:“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公家的事情,自然是能拖就拖了。如果鞑子即将到来的消息传出去,估计大家的反应,应该会积极很多。不过,也请大人注意,可能会有部分的军户,要到平虏城去躲避的。”
徐兴夏冷峻的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情,咱们不需要管。但是,留在威镇堡的军户,一定要想办法共度难关。基本的原则,还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其他的各位总旗,这几天的主要任务,也是组织人力,修缮城墙。”
陈登隆等人都答应了。
徐兴夏又向刘广梁说道:“这段时间,匠作坊必须曰夜开工,赶制大批量的武器装备,以便发放给所有的壮丁。另外,雁翎箭的产量还要加大。一张弓,要配至少五根弓弦,一百枚的雁翎箭。此外,还要大量的收集各种配置火药的原材料。对了,现在我们有多少斤的火药?按照比例配制好的。”
刘广梁谨慎的说道:“不多,只有五百多斤。”
徐兴夏皱眉说道:“怎么只有这么点?数量太少了。不行,要让工匠们加把劲,至少要增加到五千斤以上。”
刘广梁有点为难的说道:“配制火药的难度不大,就是原材料不够。木炭咱们自己有,但是硝石和硫磺,都要到贺兰山去开采……”
徐兴夏不容置疑的说道:“那就立刻派人到贺兰山去开采!不管你差遣什么人去,都必须将硝石和硫磺才回来。你告诉大家,想要活命的话,就拼命的将硫磺和硝石挖回来!”
刘广梁急忙答应了。
徐兴夏目光扫了每个总旗一眼,又说道:“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要是没有,那就散会,分头去准备,我一项一项的检查落实。要是有,那就赶紧提出来,咱们现场解决。”
张云大小声的说道:“大人,外面的牧民,要不要全部撤回来?”
徐兴夏想了想,面色深沉的说道:“威镇堡在外面,有多少牲畜?”
张云大说道:“战马的数量,估计有五百匹左右。牛,有三百三十头左右。羊,有六七百头左右。”
徐兴夏想了想,说道:“你的建议呢?”
张云大说道:“如果全部撤回来,那么多的牲畜,肯定会将威镇堡都挤满了。牲畜需要消耗的草料什么的,也非常大,我们承受不起。但是,牲畜都撤回来,有一个好处,万一粮食不够,咱们可以杀牲畜,吃牛肉羊肉过曰子。”
徐兴夏想了想,摇头说道:“还是算了,让他们都躲到贺兰山的里面去吧,尽量躲得远一点。咱们威镇堡内部,已经有不少的牛羊,想要吃肉的话,可以就地宰杀,没有必要另外拉回来。”
张云大点点头,说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邓林永接着说道:“大人,去年秋天种下的红薯、土豆,还有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收获了……”
徐兴夏果断的说道:“能收的尽量收回来。不能收的,都全部泼上屎尿之类的,让鞑子不敢靠近。另外,最好是在地里面放上一些四角钉,扎死鞑子的战马。”
邓林永有些疑惑的说道:“什么四角钉?”
徐兴夏向刘广梁说道:“这是匠作坊打造的一些小东西,可以给鞑子造成一些麻烦。到时候,匠作坊会给交给你们的。具体的情况,我会向匠作坊说明的。”
所谓的四角钉,其实是很阴险的武器,随便抛洒出去,三面落地,一面朝上,一脚踩上去,后果可想而知。当然,鞑子的战马,都是有马蹄的,四角钉的效果,应该不会很好。不过,威镇堡周围的田地里有个特点,就是土质比较松软,四角钉扔在里面,马蹄一脚踩下去,可能会踩得比较深。或许从某些角度,四角钉能够给鞑子的战马,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20章】四角钉和炸药包
当然,徐兴夏大量打造四角钉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止鞑子的步兵攻城。鞑子的皮靴,肯定是挡不住尖锐的四角钉的。想要攻城的鞑子,肯定要下马步行,才能靠近城墙。而且,以鞑子的骁勇,冲击的速度肯定会很快。想象一下,以近似刘翔的速度,一脚踩在四角钉上,会有什么后果。
更令徐兴夏喜欢的是,这些四角钉,基本上都是用各种废铁材料打造的,其中,生锈的铁料占领大多数。嘿嘿,生锈的四角钉,扎入鞑子的脚掌……徐兴夏只要想一想,都觉得有点可怕。在没有青霉素的年代,足够鞑子喝一壶的。你就算拔出来,那又怎么样?铁锈一样死死的留在伤口里面。想进攻威镇堡?先想想自己得付出多少的代价吧?不怕死就就来!
“好,散会!”
徐兴夏随即宣布。
散会以后,徐兴夏专门将刘广梁留下来,讲解有关四角钉的打造办法。这些粗糙的武器,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明白。它又不需要什么质量,也不需要什么工艺,纯粹是工匠学徒都能完成的作业。关键是,它的数量要足够多,要基本上将堡墙外面五丈之内的区域,都能全部撒一遍。靠近堡门的地方,更是要反复撒。
“火药的事情,必须抓紧。”徐兴夏又慎重的叮嘱。
“我会尽快安排的。”刘广梁点头说道。
略微迟疑片刻以后,刘广梁又有点疑惑的说道:“夏子,威镇堡的火铳,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货色,五百斤的火药足够用了,你要那么多的火药做什么?”
徐兴夏说道:“当然有别的用途。”
刘广梁试探着说道:“五彩斑斓大蜘蛛地雷?”
徐兴夏摇头说道:“不是。那东西制造难度太高,还不好用。”
刘广梁看到徐兴夏不愿意解释,也就不再问,急急忙忙的安排人手去了。其实,挖掘硝石和硫磺,也不是十分困难,贺兰山就有现成的硝石矿和硫磺矿,含量还相当的丰富,矿坑、矿洞也是现成的,只要派人去挖掘就行了。以前之所以不去做,主要是不重视而已。现在重视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徐兴夏要这么多的火药做什么?当然是有大用处的。他要用来大量制造炸药包。地雷之类的,要鞑子准确的踩上了,才有用处,完全没有土制的炸药包给力啊。想象一下,鞑子一窝蜂的从云梯上爬上来,结果上面一个炸药包下去,轰隆一声巨响,会有什么效果。绝对比什么弓箭、火铳、虎蹲炮、佛郎机火炮都厉害多了。关键是,土制的炸药包,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他这个宅男都会搞。
现在的徐兴夏,只有两个担心。第一个,是刘广梁能不能弄到的足够的火药,能不能制造数量足够多的炸药包。第二个,就是鞑子的数量太少。要是鞑子的数量太少,炸药包的威力,就不能显示出来。当然,他还有第三个担心,那就是上头彻底的不兑换战功了。那无论杀死多少的鞑子,在经济上,自己都没有好处了。
……“什么?有鞑子要来?”
“什么?有很多的鞑子要来?”
“什么?我们威镇堡已经被上头放弃了?”
管事会凉亭会议结束以后,各种各样的传言,就在威镇堡内传开,军户们的反应,果然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关系比较广的人,不假思索的就收拾东西,全家都先到平虏城去避难再说。特别是雷洪国这个总旗也离开了威镇堡,更是引起了不小的搔动,他带走的军户,足足有十几户之多。关系不怎么广的,就将家里的孩子送走。剩下的,自然是乖乖的呆在威镇堡了。
后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得知鞑子到来的消息以后,逃离威镇堡的军户数量,只有三十三四家,大约两三百人。相对于几百家的基数而言,基本上不值一提。显然,鞑子到来的消息,给军户们带来的震撼,的确是巨大的,但是,还没有大到将他们完全吓坏的地步。影响比较坏的,主要是雷洪国这个典型。
为了将雷洪国带来的坏影响消除掉,徐兴夏迅速的委任高正城担任总旗,接替雷洪国。高正城就是高猛的父亲,在威镇堡也有比较高的威望。上次的票数略微少一点,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脾气比较暴躁,喝醉酒的时候,就和人打架,导致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在杀鞑子方面,他是绝对不含糊的。
果然,在高正城成为总旗以后,威镇堡的军户士气,都为之一振。高正城每天都提着一把大砍刀,在威镇堡的街道上溜达,气势汹汹的就要去找鞑子厮杀。当然,鞑子是没有的,他的大砍刀只能劈劈空气。但是,他的行动,还是让威镇堡的军户,都感觉到了越来越近的战争脚步,无论做什么事,都好像是上了发条一样。
徐兴夏,白衣军,管事会,五百石的粮食,修葺城墙……这些系列信息,都让威镇堡的军户,对抗击鞑子,多了不少的信心。通过之前的战斗,徐兴夏已经在军户们的心目中,初步的建立起一个不可战胜的神话。他们相信,这一次,徐兴夏依然可以带领他们,安全的度过难关。有乐观的军户,甚至觉得,他们会从这次战斗中,获得一些好处也说不定。
由于威镇堡的局势,骤然变得紧张起来,徐兴夏自然也不可能送冬子去卫学了。只好暂时拖一拖。幸好,上学毕竟是长年累月的事情,也不缺少这几天。幸好,朱蘅芷的茶馆,还是照常营业的,冬子和妞妞、大囡、小囡每天去听说书,倒也有趣。
朱蘅芷的茶馆,除了徐兴夏之外,好像还没有人进去过喝茶。当然,张秋庆不算。倒是不少的小孩子,出现在茶馆里面。他们都是冲着每天上午和下午的免费说书去的。每天这两个时候,唐尘老道就装模作样的开始说书,道貌岸然的样子。
有故事听,孩子们自然高兴。在威镇堡军户的心目中,朱蘅芷开设的不是茶馆,而是专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场所。温婉漂亮的朱蘅芷姑娘,自然也成了观音娘娘坐前莲花童女的化身。至于唐尘老道,则有几分天师的样子,有人就称呼其为唐天师。
徐兴夏的父亲徐福庆,这些天也拄着拐杖,在威镇堡的各个地方出现,为自己的儿子打气。世上做老爹的,无论任何时候,都是要为自己的儿子撑腰的。这一点,徐福庆可是做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每天去过的地方,甚至比徐兴夏还多。须知道,他可是双腿还不能自由走路,必须依靠两根拐杖的啊!
徐福庆对这样的走动,乐此不彼,一点都不觉得疲惫。虽然他不能做什么具体的事情,光是走路就相当的困难,但是,他还可以说话,还可以给其他的军户打气,鼓励的其他的军户做事。
其他的军户看到徐福庆出现,神经情不自禁的就会绷紧几分,做事的劲头,也要增加几分。别人一个残疾人,都这样努力,你一个四肢完好的家伙,还敢偷懒不成?
……这天,徐兴夏来到威镇堡的西南角。这里是破损得最厉害的堡墙,也是鞑子最有可能发起进攻的地段。修补城墙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个缺口堵死。工匠们必须将旧的红砖拿掉,重新砌上新的红砖。红砖和红砖中间,用石灰来连接。红砖完全砌好以后,中间再用黄土夯实。这样的城墙,还是比较坚固的。
林海牛组织的军户,正在这里努力的干活。套用一句后世的话,那就是时间紧,任务重,连晚上都得干活。但是,这里的情况,并不是很让徐兴夏满意。怎么说呢?威镇堡的军户,还没有拿出拼命的劲头来。部分的军户,还是有点得过且过的思想,出工不出力。
一个身高体壮的大男人,工作是负责搬运砖头,结果,手里每次都只拿着一个红砖,晃荡晃荡的来回搬运,仿佛不是在干活,而是在闲庭信步。这让徐兴夏感觉非常的恼火。妈的,鞑子眼看就要杀来了,威镇堡就要危在旦夕了,还有人敢磨洋工,真的让徐兴夏恨得牙痒痒的。你真的以为老子是菩萨吗?
“林海牛,看好你的人!”徐兴夏怒气冲冲的说道。
老实说,前世的徐兴夏,脾气还是比较好的,也有一定的涵养功夫,很少出现火冒三丈的情况,可是,现在,在鞑子即将到来的巨大压力之下,他的心态,的确出现了一点暴躁的苗头。发现工地上居然有磨洋工的事情,他马上就忍不住了。
林海牛发现徐兴夏真的生气了,也不敢怠慢了,也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根鞭子,对着偷懒的军户,兜头就是一鞭。军户就是军户,是属于军人的行列。那时候的军人,可没有什么不允许体罚的规定。上级对下级的处罚,基本上都是往死里打。只要不打出人命,就算是打成残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21章】我倒是想操你……的心,你同意吗?
1...4950515253...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