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杀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拉丁海十三郎
徐兴夏点点头,直言不讳的说道:“是的,他们也是大明的子民,我也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如果有机会,我还是要将他们解救出来。或许他们的确该死。但是,他们不应该死在鞑子的手里。我大明子民的命运,只能由我们自己决定,不能被鞑子处置!”
阿朱姑娘细细的品味着徐兴夏的说话,轻轻的说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百户,谢谢。”
徐兴夏微微一笑,双手在桌面上轻轻的按摩着。
朱蘅芷的心情,已经完全恢复正常,她轻轻的说道:“你说得没错,我离开家里,也有一段的时间了,也应该回去看看了。明天早上,我就会离开威镇堡。只要我回到京城,相信就没有人可以伤害我了。徐百户,谢谢你这么多天来的照顾。逗留在威镇堡的这段时间,我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这些,都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记忆,我会珍藏在心底的。”
徐兴夏点点头,诚恳的说道:“我也谢谢阿朱姑娘的清茶。我现在开始喜欢喝茶了。不知道路上是否会有人来接阿朱姑娘?要不要我护送阿朱姑娘离开宁夏镇境内?”
朱蘅芷微微一笑,摇头说道:“不需要劳烦你了,我师傅自有安排。明早,会有人在黄河东岸接我的。如果你有时间,请将我护送到黄河的东岸。”
徐兴夏点点头,慢慢的站起来,朗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明早再见了。明天早上,我到茶馆门口来接姑娘。”
朱蘅芷点头说道:“谢谢,明早再会。”
徐兴夏走出茶馆的门口,忽然听到背后传来悠扬的琴声,应该是朱蘅芷在抚琴了。他慢慢的停住脚步,听着来自背后的琴声。琴声开始的时候,颇为幽怨哽咽,数次都要中断,好像无法继续。每每转到低音的时候,都有长时间的隔断,好像是溺水的人,在痛苦的挣扎,一口气怎么都喘不过来。
但是,不久以后,琴声又逐渐的激扬起来,渐渐的高走,节奏也不断的加快,幽怨哽咽,变成了大开大合,横冲直撞,最后演变成铿锵有力的破阵曲,仿佛是有千军万马在厮杀一般……最后,琴声又逐渐低沉哽咽,仿佛是激战过后,残阳如血……“叮!”
忽然间,琴弦断了,茶馆随即沉寂。
徐兴夏轻轻的摇摇头,加快脚步,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徐兴夏来到茶馆。发现门口已经停了一辆轻装的马车。负责赶车的,居然是唐尘老道。徐兴夏的内心,忍不住又腹诽一下,这牛鼻子,倒是一个多面手啊,居然还懂得赶车。我说,你个牛鼻子,不装逼会死啊?
朱蘅芷已经换了一套出门的装束,正站在马车的旁边,默默的等待徐兴夏的到来。她外面罩着一件红色的披风,将俏丽的脸颊,映照得好像有点病态的嫣红。可能是昨晚没有睡好,她的眼圈,也隐隐有些发红,倍添几分怜惜。
她的美丽,她的典雅,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完全的释放。美玉般毫无瑕疵的脸庞,清雅秀致的轮廓,以及沈静淡雅的气度,洁净不沾一尘的娇颜,便如一朵临水自照的水仙,又如幽谷中默默盛开的兰花,清丽中别有孤傲,闲适中却见轻愁。
两人见面,什么话都没有说,只是互相点点头,就算是打过招呼了。仿佛,在冥冥中,两人只要一个轻微的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思。语言,在这样的场合,根本是多余的。朱蘅芷上了马车,唐尘老道挥动鞭子,马车骨就碌碌的开动,向黄河的东岸驶过去。
五月份的黄河,已经不能徒涉了,必须乘船。一行人到了渡头,早就有船在这里等候了。这是一艘很大的船。黄河的渡船,一般都只能装载二三十人。但是,这艘大船,却足足可以装载上百人。这艘船停靠在码头上,周围的船只,都被远远的挡开,根本靠不过来。
更令徐兴夏觉得有点奇怪的是,他看到的那些船夫,都是年轻人,行动举止,都显露出一种彪悍的气势来。毫无疑问,他们都是有练武根底的。其中,还有数个的高手。他可以肯定,这些船夫,都是临时冒充的。他们原来,一定不是船夫,多半是军队的士卒。
看来,这位朱姑娘,果然是大有来头的。她在威镇堡,不显山不露水的,仿佛只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子而已。但是,有了这艘船,有了这群人,徐兴夏简直可以推测到她的身份了。不过,他宁愿装作不知道。有些事情,说穿了反而没意思了。
“请。”朱蘅芷温婉的说道。
“谢谢!”徐兴夏点点头,平静的回应。
在朱蘅芷上船以后,他直接牵马上了船。那些船夫,都用警惕的目光盯着他。有四个船夫,从不同的角度,将他包围在中间。甚至,在桅杆上,还有人用弩箭瞄准了他。不过,在唐尘老道打了一个手势以后,他们警惕的目光,就缓和下来了。船只很快起航,片刻的功夫,就到达了黄河的东岸。
徐兴夏在船上没有下来。他没有必要下来了。因为,在黄河东岸,有五十多名的骑兵,正在肃然等候朱蘅芷的到来。徐兴夏的目光,牢牢的锁定了前面的五十名骑兵。在宁夏镇,五十名的骑兵,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这五十名骑兵,绝对特殊!
绣春刀!
飞鱼服!
锦衣缇骑!
他们是锦衣卫的人!
这位阿朱姑娘,果然是大有来头的,居然能够差使锦衣卫到这里来迎接她。她的身份,基本上可以断定了。这天底下,能够让锦衣卫缇骑护送的,又有几人?这让徐兴夏的内心,隐约有一丝丝的惆怅,觉得两人的距离,似乎在瞬间拉远了。
她才是真正的天生贵胄,真正的价值连城,那两个绣花枕头,和她比起来,简直连提鞋的都不配。可悲,可叹,他们还要用她去换取那两个草包回来。如果他们得知真相,会不会立刻上吊自尽呢?他真的很想看到他们知道真相以后的嘴脸。
下船前,朱蘅芷将一枚令牌递给徐兴夏,神色平淡秀雅,轻轻的说道:“这是锦衣卫的令牌,你会收下吗?”
徐兴夏点点头,将令牌接过来,不假思索的说道:“当然。”
他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令牌,发现入手沉甸甸的,表面还有种冰冷的感觉。仔细的抚摸一番,推测应该是上等的玉石制成的。至于是什么玉石,那就不知道了。更为奇怪的是,一般的锦衣卫令牌,应该是有职务,有姓名的,背后还有各地的关防。即使是锦衣卫指挥使也是如此。但是,这枚令牌,却没有任何的标记。上面唯一的图案,就是正面一条龙,背后也是一条龙。
朱蘅芷低声的说道:“每次外出,我都会携带这枚令牌。不过现在,我要回去京师了,就没有需要了。我暂时借给你使用。如果你以后到了京师,还是要还给我的。”
徐兴夏点点头,说道:“没问题!”
朱蘅芷的脚步慢慢的停下来,略带伤感的说道:“徐百户,后会有期了。”
说罢,轻轻的转身,慢慢的下船去。在码头上,在那些锦衣缇骑的背后,已经准备好了一辆庞大的马车,即使和林夫人的马车相比,也毫不逊色。在马车的周围,还有更多的锦衣缇骑护卫。
徐兴夏看着她的背影,忽然问道:“朱姑娘,你到底叫什么名字?”
朱蘅芷微微一笑,却没有回头,温柔婉约的说道:“我不能告诉你。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不叫朱蘅芷。衡芷,是我娘的名字。”
徐兴夏好奇的问道:“你使用的是你娘的名字?”
朱蘅芷再次微微一笑,轻轻的说道:“是的,衡芷是我娘的名字。她的娘家,就在贺兰山的南麓,一个叫做枣园堡的地方,我就是从那里到来威镇堡的。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到枣园堡去看看。”
徐兴夏点头说道:“枣园堡,我一定会去的。”
朱蘅芷幽幽的说道:“或许,有一天,我会告诉你我的名字。但不是现在。现在,徐百户,请回吧!”
徐兴夏点点头,弯腰行礼,沉声说道:“我懂了。朱姑娘,请。”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急忙说道:“对了,你的那个茶馆……”
朱蘅芷微微一笑,什么都没有说。在锦衣缇骑的护送下,她上去了马车,厚厚的布帘放下来,将他的目光彻底的隔断。唐尘老道挥挥手,马车就启动了。五十名的锦衣卫缇骑,簇拥在马车的旁边。车轮辘辘,慢慢的消失在徐兴夏的视线尽头……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44章】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队伍可靠
朱蘅芷离开以后,威镇堡似乎恢复了往曰的宁静。她的到来,和她的离开,其实都是静悄悄的,并没有引来太多人的关注。她留下的茶馆,已经被春兰和秋兰接手了。原来,在她离开之前,就已经委托王启年,将茶馆交给了这两姐妹打理。这个王启年,还真是一个专门干脏活的,还干得相当的不错。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朱蘅芷还说了,她以后如果回来威镇堡,还会到这个茶馆来坐一坐的。她不希望自己留下的茶馆,有什么大的变化。这简直是坑人啊!茶馆没有大的变化,怎么可能有利润收入嘛!但是,她给春兰秋兰姐妹,留下了足足一千两的白银,足够茶馆运作好几年了。于是,茶馆就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是老样子。每天照常开门,照常关门,还是没有人前来光顾。
那天的冲突以后,平虏城暂时没有什么动静。彭峰和张秋庆回去以后,仿佛也沉寂了。宁夏城那边,好像也没有什么动静。有关两位公子被鞑子劫掠的事情,似乎也被强行的按下来了。除了在某些偏僻的地方,一般的军户,都不敢公开谈论此事。巡抚大人和总兵官大人,也都对此事双双保持缄默。
表面上来看,宁夏镇真的很平静。仿佛,从来没有鞑子南下过。仿佛,威镇堡从来没有杀死过鞑子。仿佛,也没有两位公子爷被劫掠。仿佛,徐兴夏和自己的上司,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冲突。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异常的平静,平静的让人不安。
但是,没有动静,绝对不代表他们会放过徐兴夏。徐兴夏肯定不会天真到,认为自己手上的这么点力量,就可以让他们投鼠忌器。又或者是觉得,自己就有能力对抗巡抚大人和总兵官大人的联手打压。那两位大佬,是地位太高,不屑于对他直接出手。但是,愿意为他们效力的人多的是。
彭峰和张秋庆,不过是其中的两人罢了。肯定还会有别的人,继续对他出手的。鲁一德、乌大头等人,都是掌握实打实的兵权的。麾下的战兵,也有一定的战斗力。如果他掉以轻心,疏于防范的话,恐怕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说到玩弄权术,他还是幼儿园未毕业啊,根本不够看的!
即使朱蘅芷是大有来头的人,想要在京师,遥控李懋桧和李国臻的行动,也是相当困难的。咱们中国人向来都有山高皇帝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传统。哪怕是皇帝的圣旨,到了地方上,也是要变味道的。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了。
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最关键的,还是有一支靠得过的部队啊。那天的冲突,充分的证明,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自己人可靠啊!一旦闹起来,迟虎等人就是打头的。只要他们压在前面,自己在后面坐镇,一般的敌人,根本不敢上来。要是没有白衣军和武装家丁的对峙,他想要全身而退,基本上不可能。
张秋庆为什么屡屡在自己的面前吃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的手下,没有足够数量的武装家丁,没有办法和白衣军对抗。彭峰的武装家丁数量也不多,也没有能力和白衣军对抗,因此,他的态度,也不敢十分的强硬。
“训练!”
“训练!”
“训练!”
徐兴夏的脑海里,一脑子都是这两个字。
每天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徐兴夏就出现在训练场,监督白衣军的训练了。大多数的时候,他也会跟着白衣军训练。每天太阳落山以后,白衣军士卒都回去休息了,徐兴夏还是在训练场,检讨今天的训练成果,看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是军人出身的穿越者,就是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军事方面的知识,徐兴夏要努力的搜索枯肠,绞尽脑汁,才能想的更全面一些。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难度就更大了。打仗的时候,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磨练。基本上,在白衣军战斗增长的同时,徐兴夏本人的战斗力,也在不断的提升。
白衣军的士卒,每天都心无旁骛的训练,徐兴夏自己,每天也基本上是心无旁骛的重复着机械式的生活。军营,训练场,饭堂,三个地点来回的循环。足足半个月的时间,他都没有离开过军营。本来要送冬子去上学的,卫学那边都说好了,但是,因为和上司闹翻了,冬子离开威镇堡就不安全,这件事暂时也只好拖着了。
还有个烦心的问题,就是战功的兑现。余力钧已经准备好了全部的战功奏请资料,直接送到了卫里,报给卫指挥使邓如柏。但是,邓如柏没有说兑现,也没有说不兑现,只是说要等一等。结果,又给拖下来了。余力钧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等着。
很显然,卫指挥使大人的态度,引来了很多威镇堡军户的不满。因为,这次的战功分配,基本上是人人有份的。只要是参加了战斗的,都有战功分匀。即使是战功最少的人,都能拿到五两白银的奖励。他们当然渴望尽快的将战功兑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户们的火气,是越来越大,很有起来闹饷的态势。
不过,徐兴夏一直没有出面,军户们暂时也只好忍着。没有徐兴夏带领,他们就算起来闹,也是闹不成功的。至于徐兴夏为什么不闹,估计只有徐兴夏才明白。邓如柏目前的态度,还不算很敌对,他不能逼得太急。否则,将邓如柏也逼到了敌对的行列,他遭受的压力会更大。有关战功的事情,必须再等一等。
“大人,张峰和王夏来了。”
这天,徐兴夏接到迟虎的报告,说是张峰和王夏,都想要加入白衣军。鉴于卫所军和战兵之间的不友好关系,迟虎已经委婉的拒绝了数次,两人还是不死心,直接找上了徐兴夏。
那天,被鞑子打散后逃到威镇堡避难的战兵,在鞑子全面撤走以后,基本上都被遣送回去了。卫所军和战兵的关系,并不是很好,那些战兵在威镇堡短暂停留以后,就纷纷迫不及待的离开了。只有张峰和王夏留了下来,一直磨蹭着不肯离开。
两人那天目睹徐兴夏的英姿(也可以理解成王八之气爆发),深深的为徐兴夏的行动所屈服。两人都潜意识的觉得,只有跟着徐兴夏这样的上司,打起仗来,才有劲头。
跟着别的战兵统帅,实在是太窝囊了,遇到鞑子简直就像是遇见鬼一样,还没有开打,部队就已经先垮了。两人的本事就算再大,遭受到鞑子的围攻,也是寡不敌众的。加上两人对各自上司的怨恨,就决心跳槽了。
事实上,在两人的内心,还是有荣辱感的。那天的争执,两人也都在场。老实说,他们对于张秋庆的说话,也是很反感的。要用自己的女人,去换两个草包回来,他们也的确是拿不出手。想要不再做这种丢脸的事情,只有跟着徐兴夏这样的老大。
“有请。”
徐兴夏随意的说道。
很快,张峰和王夏就进来了。
一见面,张峰就热切的说道:“大人,就让我们加入你的队伍吧!”
徐兴夏不动声色的请两人坐下来,慢条斯理的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原来的部队要是发现你们在这里,可能会给你们带来一点麻烦的。我本人已经是麻烦缠身,恐怕两位经受不起啊!”
张峰坚决的说道:“大人,你放心,他们肯定不会发现的。我们要是不回去,他们肯定以为我们已经战死了。我敢说,他们现在巴不得我们不出现。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将我们的战死抚恤金,都全部侵吞了。这样的把戏,我们见得多了。”
王夏也点头说道:“没错,他们肯定以为我们是战死了,顺手就侵吞了我们的战死抚恤金。他们打仗不行,弄钱还是很有本事的。要是我们回去,说不定反而被他们真的变成了死人。”
徐兴夏点点头,缓缓的说道:“也罢,让我先看看你们的本事。”
张峰当即跃跃欲试的说道:“我先来!”
说罢,走到旁边的训练场,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石锁,单手举起来。他将石锁放下来,又换另外一只手,结果,也将这个石锁举了起来。单手一百二十斤,的确算得上是大力士了。在白衣军的士卒里面,高猛和刘闯,都没有这样的力量。
徐兴夏满意的点点头,赞叹说道:“好!好强的臂力!”
张峰的力气,的确相当大,还有种受虐的倾向。他在举起了一个石锁以后,感觉还不够过瘾,又双手举起了一个重量超过两百斤的石锁。为了展现自己的力量,他将石锁举起来,放下,又举起来,放下,连续循环了五次。做完五次以后,他还脸不红,气不喘,心不跳的。这一点,就是徐兴夏本人都做不到。
徐兴夏连连点头说道:“行了,行了,放下来吧!”
张峰这才依依不舍的将石锁放下来。随即,他又拿起一个三十斤重的石锁,在手里随意的玩耍起来。这个沉甸甸的石锁,在他的手里,仿佛只有三两重,耍的好像是皮球一样的轻松。看到他的耍玩动作,徐兴夏也暗自心惊。当真是大千世界,无所不有。
王夏却是走小巧路线的,在张峰通过徐兴夏的考核以后,他立刻翻身上马,弯弓搭箭,在二十丈之外,向箭靶连续放箭。他放箭的速度很快,仿佛三枚箭镞,是一口气全部射出去的一样。
“嗖!”
“嗖!”
“嗖!”
连续三箭,都射中了靶子。
徐兴夏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行!”
王夏策马回来,对自己的成绩,也是相当的满意。这一手连珠箭,正是他的拿手本领。三箭齐发,大罗金仙都挡不住。不过,在徐兴夏的面前,他可不敢嚣张。这家伙,在箭术上,完全是个变态啊!
徐兴夏对两人的本领,都相当的欣赏。特别是王夏的连珠箭,让他有了学习的方向。他再次赞扬了两人一番,才脸色冷峻的说道:“两位,白衣军的训练,是很残酷的。你俩最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实在承受不住,你们可以自由离开。”
张峰和王夏两人,都齐声说道:“请大人放心,我们能承受的!一定不会拖白衣军后腿的!”
徐兴夏就将两人编入了白衣军,一起进行训练。果然,两人的表现,都相当的出色,很快就和白衣军的大部队融合到了一起。数天的时间以后,徐兴夏也从王夏那里,学到了连珠箭的要诀。他的射箭天赋,的确是变态的,射箭类的技能,几乎是一学就会。几天的时间,三箭齐发的水平,就要比王夏厉害多了。
随着白衣军的训练时间延续,战斗力不断增强,渐渐的,徐兴夏也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主要是部队编制的问题。他越来越感觉到,原来的部队编制,已经不合适战斗的需要了,必须对此作出一定的修整。必要的时候,甚至是推倒重来。
从目前训练的情况来看,要将每个人都变成骑射手,是不太可能的。骑射手是需要天赋的。没有天赋的士卒,就算拼命的练习,也很难合格。好像高猛、刘闯、张峰这样的,就不适合做骑射手使用。他们的长处,都是在力量方面,都是在近距离搏斗方面。从头练习骑射,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
但是,白衣军目前的编制,都是全部按照骑射手来编制的。三个小队,配备的全部是骑射手的武器。弓箭,是战士们的第一武器。腰刀,乃是备用武器。很明显,这样的编制方式,让有部分的战士,并有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
徐兴夏决定,将部队扩编为四个小队,专门增设一队近距离搏杀的好手。按照他的规划,张全复带领的牛角墩守备队不变,其他的白衣军,组成两个骑射小队,一个肉搏小队。各队的人数,也不再限定五十人,随来随补。这段时间,不断有各方游侠到来,相继加入白衣军,正好适用这样的编制。
(未完待续)




锦衣杀明 【第145章】庆王府有人来
“这样吧,第一小队叫骁骑军,第二小队叫射声军,第三小队叫虎豹骑吧!”徐兴夏很快就将三个小队的名字都选好了。骁骑军,射声军,虎豹骑,都是汉朝的军队名称,很有古典意味。对于军户们来说,这样的名称,也是最熟悉的。
骁骑军的统领,由毛十三担任,王夏担任副统领。射声军的统领,由迟虎担任,刘横担任副统领。虎豹骑的统领,由高猛担任,张峰担任副统领。经过扩编以后,白衣军的人数,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左右。此外,还不断的有各方的游侠到来,陆续的补充入白衣军的队伍,白衣军的人数,几乎每天都在增加。
宁夏镇这个地方,的确是有些特别的。这里是塞上江南。既然是塞上,马牛羊之类的就多得很。数量最多的,自然是战马了。在这里,稍微大一点的男孩子,都会骑马的。马术最精的,自然就是所谓的游侠儿了。这些游侠儿,也不是每个都是好人,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的事情,他们没少干。
当然,大部分的游侠儿,还是有善恶之分的,特别是在对付鞑子的问题上,没有谁会愿意帮助鞑子。否则,他们就是汉歼,是叛徒,而不是游侠儿了。以前的游侠儿,经常单干,寻找落单的鞑子,进行追杀,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候几个月下来,也不见得能干掉一个鞑子,反而将自己陷入了危险当中。
现在,徐兴夏的声名鹊起,杀鞑子如杀鸡,麾下又有一支独特的白衣军,自然吸引了不少的游侠儿过来。毛十三、迟虎等人,以前就是威镇堡附近的游侠儿。现在,随着徐兴夏的名声,逐渐的传远,有些更远地方的游侠儿,也投靠过来了。这些游侠儿的要求,其实都很简单,只要能吃饱,有机会杀鞑子就行了。
1...6162636465...4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