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回国后,李经述便命人将这次考察的见闻和感想全部记录下来,在全民展开热烈讨论,对国人进行思想解放,为中华帝国下一步的深入改革做准备。
就在李经述回国后的一个月,英国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海域扣押了一艘中国商船,这艘船当时运送纱布前往德国。英国人虽然早从《纽约时报》中得知了中美强硬的联合声明,但傲慢的丘吉尔认为,中国人此时绝对不敢对大英帝国和协约国开战。
李经述得知后大怒,让外交总长伍廷芳知会美国后,马上召集段祺瑞、袁世凯、刘步蟾、邓世昌等高级将领开会,决定给英国人以沉重的教训,以武力来维护中国的贸易自由!
穿越1879 第230章 出兵新加坡
英国扣押了中华帝国的一艘货船,李经述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下令早已做好准备的中国海陆空三军,迅速出兵占领新加坡、马来西亚、阿富汗等地,用武力逼迫英国人承认中国在欧洲的贸易自由。
李经述之所以觉得中国出兵的时机成熟了,因为特斯拉历时十余年为中国研发的新型武器“死光”电磁炮也终于获得了成功。在远东的实验场,特斯拉利用圆锥形线圈最高制造出了2000万伏特的电压。特斯拉还对李经述报告说,“1亿伏电压绝对能实现。”这种超高的电压装置,就是特斯拉研发“死光”电磁炮的基础装置。
特斯拉在中华帝国政府的全力资助下,发明无数,最华彩的乐章是交流输电系统和无线电的发明,由他设计完成的葛洲坝水电站带领中华帝国进入了真正的电气时代。不仅如此,他也拍摄了世界第一张x射线照片,发明了第一台无线控机器、发动机火花塞、霓虹灯等。
特斯拉研发的“死光”电磁炮,是一种粒子束武器,基本构件也包括了特斯拉线圈,这种谐振变压器电路是特斯拉在1891年就发明了,可以生成高压低电流的高频交流电。基本原理是交流电源先通过高压变压器给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达到放电器的放电阈值时,放电器打火,高压电容和初级线圈形成高频振荡器,向次级传送能量。特斯拉正是利用它制造了大名鼎鼎的人工闪电和无线通信设备,研发“死光”电磁炮。
特斯拉在雷雨中得到了灵感,他发现闪电就是一种电能的无线传输,他改进了特斯拉线圈,发明了放大发射机。这是一种空气芯多级谐振的变压器,可以产生极高的电压。空气在高压作用下电离成为导体,在发送和接收的两个导体间形成人工闪电,从而输送电能。
在中国收复远东之后,中国政府资助特斯拉在西伯利亚的无人区建了高塔,特斯拉用无线电点亮了约40千米外的氖气探照明灯。但因为无线电波的弥散,对无线输电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空间距离增大,电能传输会迅速衰减,传输效率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在西伯利亚的高塔并没有实现特斯拉的全球输电设想,却启发他提出了粒子束武器的概念,这种武器最后被李经述命名为“死光”电磁炮,由中华帝国的国防部直接启动了这武器研发的绝密专项,李经述之所以将这种武器取名为“死光”,是因为这武器威力太惊人了,几千米范围内,不要说人,就是动物、植物都会死光。
特斯拉设想,把地球电离层看做线圈,通过巨大的天线阵列向电离层发出高频电波,激发部分电离层,以研究电离层在发展无线电通讯增强技术和监视技术的潜力,最终,在这些设想的启发下,特斯拉和他的团队研发了一种远距打击武器。这是一种带电粒子束发射器,它由特斯拉线圈和特制开放性真空管组成,根据特斯拉的设想,它可以把液态的钨或汞粒子加速到音速的48倍,通过静电斥力把粒子定向射出。他提出了建设死光射线设备的地点,放在西伯利亚,后来又为中华帝国的国防部做出了方案,最终得到采用。
在“死光”电磁炮的研发过程中,也就是1908年,通古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爆炸!原来沙俄境内的通古斯,那里已经被中国占据,附近的沙俄军民全部被强制性赶走了。那场爆炸,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多万棵树焚毁倒下,当时周围一片废墟,有的只是那些木屋没有燃尽而留下的灰炭痕迹,树木都被烧焦枯死了,地上没有野草等一点绿色的存在,只有一片灰黑。。
那是在1908年6月30日,在中华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欧洲许多国家的人们在夜空中看到了白昼般的闪光;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也感觉到大地在抖动。大约当地时间早上7:15分左右,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若。数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并且观察到了蕈状云的现象。这个爆炸被横跨欧亚大陆的地震站所记录,其所造成的气压不稳定甚至被当时英国刚发明的气压自动记录仪所侦测。在美国,史密松天文物理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观察到大气的透明度有降低的现象至少数个月,通古斯大爆炸相当于广岛原子弹1000倍能量的释放。
其实这次大爆炸,只是尼古拉“死光”电磁炮的一次试验。在此爆炸发生前期的夜晚,经过精准的运算后,特斯拉准确将强大的交流电集中于通古斯这个杳无人烟之地。当时,
特斯拉先是搞出一个谐振变压器,就是特斯拉线圈,然后不断提高它的电流和电压,在空气中放电时电弧可以长到135英尺。正是特斯拉这位旷世奇才是有能力制造出通古斯大爆炸。
特斯拉还得意给李经述发电报,说了一句“狂妄”的话:“我可以把这个世界劈开,但我永远不会这么做,我的主要目标是传播新的设想,让它们变成现实,我非常希望它们能成为未来研究者的一个。”
当时,李经述不想中国这项绝密研究对外泄露,就对外封锁了所有消息。后来,特斯拉运用新技术,把3克弹丸加速到了2公里每秒。这一成就从实验上证明了用电磁力把物体推进到超高速度是可行的。李经述下令中华帝国国防部成立了专门的“电磁炮联合委员会“,协调军队、科技部,配合特斯拉进行“死光”电磁炮的研发工作。
不久,特斯拉先后两次试射电磁炮。电磁炮主要由两条轨道组成,炮身装在拖车大小的长方形枪管,轨道中间放着铝制20磅炮弹。电磁炮接上电源后,电流会通过两条轨道,从而生成强大推力,将铝弹以高速弹射。最终特斯拉研发出了实战级的电磁炮,射程最远可达68公里,可让军舰在敌舰射程范围外发动攻击,远远超过了同时代无畏级战列舰的不超过20公里的最远射程。“死光”电磁炮的优点不言而喻,首先是射速快。此外,由于电磁炮毋须火药,既可提升船员安全,亦可令军舰携带炮弹数量增加10倍。而且威力巨大,60公里外轻松穿透三堵混凝土墙。
中华帝国最后在“科学”号新型战列舰上装备了这种“死光”电磁炮,有了这种逆天的武器,英国皇家海军李经述就不放在眼里了。
李经述先下令中国的海军拿下狮城!狮城是新家坡的别称,英国人在这块殖民地上深耕多年。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正在扩张其在印度的版图以及与中国的贸易,他们急需找到一个能够让其商船和军舰停泊、维修的港口,以及与荷兰人的贸易竞争中取得优势。1818年底,英国总督莱佛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莱佛士于1819年1月29日在新加坡河口登陆之后,发觉新加坡具备发展为港口的优越条件,该水域宽敞很少风暴影响,邻近的溪涧也有可靠和充裕的水源。新加坡最初是隶属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管辖。到了1820年,新加坡开始为大英帝国产生利润,并于1826年成为海峡殖民地。1867年4月1日,新加坡正式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由位于伦敦的殖民地办公室直接管辖。到了20世纪初,新加坡从沼泽遍布的荒地,跃升成为全世界第7大港口,被誉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
这一次,李经述想先取下大英帝国皇冠上的宝石,让大英帝国的皇冠黯然无光。新加坡地理位置特殊,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南口。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李经述觉得中国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而且,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李经述早就想将新加坡纳入中华帝国的版图。只是此前一直忌惮英国的远东舰队,还有陆军,才没有动手。现在有了“死光”电磁炮,就不怕英国远东舰队了,正好可以试验一下中国这种新型武器!这一次,李经述决定干一票大的,要向英国展示一下中国海军的“肌肉”。不仅要拿下新加坡,还有马拉西亚,缅甸,横扫整个东南亚,恢复中国在东南亚这一地区的霸主地位!
那天,金色的夕阳,照在青色的海水之上,稀松的三艘英国驱逐舰,安静地停在狮城(新加坡)章宜海军基地,巨大的船坞中,不远处的高地上,威严耸立着一群群的炮台,十二英寸的巨炮指向大海,充分显示着的大英帝国的实力。三三两两的英国水兵,悠闲地穿梭在炮台之间,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些大炮无法转向后方。
马来西亚半岛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称为“远东直布罗陀”的新加坡,更是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大英帝国已经在新加坡经营多年。其章宜海军基地更是规模不凡。但世界大战开战后,英国已无余力顾及这块属地,把远东舰队调集了一半回国,陆军也因为伤亡消耗太大,调走了大部分军队回国,在新加坡的部署已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到1910年夏天,不仅东南亚地区,英国在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殖民地的军队十有*也都消耗在了欧洲的战场。
此时,英国在新加坡,主力旗舰只有“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和两艘护航舰只组成新太平洋舰队,舰队司令华莱士少将。这就是防守新加坡的海军全部主力。这时马来半岛和新加坡陆军部队只有约2万人,还由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和马来军组成,特瓦尔西中将负责指挥陆军。
按照李经述和段祺瑞等人商定的作战计划,中国的军队对马来半岛的进攻兵分两路:一是袁世凯带领三万陆军,进入暹罗(泰国),占领曼谷后,沿马来半岛南下。在中华帝国的陆军士官学校里,暹罗(泰国)的留学生最多。所以从那时起,虽然英法依然对泰王国的军队插手很深,但是泰军里依然始终存在着一个实力不小的亲中国的军人集团。在暹罗的泛泰政治运动中,亲中军人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一股势力。1910年,暹罗表面上是君主立宪。而实质是军人专权的制度。军人执政的暹罗对传统上控制暹罗的英国和法国的离心倾向日益明显,而中国作为亚洲唯一的超级强国,成为暹罗亲中军人集团依靠的对象。中国的军队在暹罗登陆,驻越南、老挝、柬埔寨的军队也从陆上进入暹罗。暹罗军队看到中国的坦克、飞机,还有凶悍的炮兵部队,基本上吓得屁滚尿流,恨不得长了四条腿往首都撤,除了在曼谷,泰军做了象征性抵抗外,中国的军队很快就顺利进驻暹罗了。暹罗南边狭长的半岛与马来西亚相连,中国的军队就从这里出击马拉西亚。
另一路,是海军副司令邓世昌乘坐装备了“死光”电磁炮的旗舰“科学号”,带领的一万海军陆战队,从海上登陆。为了支援登陆行动,李经述命令海军中将萨镇冰指挥的中国南海舰队,包含4艘战列舰,就是江南船舶集团设计制造的特别战舰:排水量在1万吨左右,安上305毫米口径的炮,把战列舰的装甲搞得厚厚的,续航能力超强,这些战舰甲最厚,防空火力最强,还有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4艘以及护卫舰只10艘,浩浩荡荡的登陆舰队从海南三亚启航,向马来半岛进发,炮口直指新加坡!
穿越1879 第231章 中国的胜利
根据李经述和段祺瑞等高级将领商定的兵力部署,海军中将萨镇冰指挥中国南海舰队转向西北,佯装开往曼谷,声称“中华帝国要切断印度与英国之间的运输线”。
6月7日上午,英军侦察舰发现了中国南海舰队,英军海军少将华莱士判断中国的舰队将先在暹罗登陆,命令英国的陆军做好迎战准备。但是,6月7日中午12时,中国的南海舰队突然转向,分兵数路,驶往马来西亚东海岸北部的哥打巴鲁、泰国西南部港口的北大年和泰国南部的宋卡。
6月8日凌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南路运载的5千多名陆军,在4艘驱逐舰交叉火力的掩护下,在马来西亚哥打巴鲁登陆。两个小时后,中国的军队登陆,击溃了哥打巴鲁的守军,控制了第一个滩头堡。天亮之后,中国的航空兵对马来半岛尚未被其地面部队占领的新加坡航空基地进行多次空袭,大英帝国的航空热气球损失殆尽,死伤无数。
此时中华帝国士兵战斗力大大提升,因为按照帝国的军规,平时不作战也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来保持或者提升士兵身体素质和危机意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李经述的这一句指示,成了中国的军队座右铭,所有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懂得:只有在军事上变得更加熟练才能减少伤亡和增强胜率。
收到中国的南海舰队转向登陆的消息后,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大怒,立即率领新太平洋舰队冒险出航追击,“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等主力舰都出动了。
“很好,我们加速前行,让英国人尝尝‘死光炮’的厉害。给各舰发报,这一战,各舰全力开火,务必打出中国人的威风,全歼英国人的战舰!”中华帝国海军副司令邓世昌上将命令中国的舰队前往拦截。
不久,中英双方就开始了一场海上大战。英国的新太平洋舰队,由战列舰组成的战列线,在海面上高速穿行,始终想要缩短双方的交战距离,以便能够提高命率。但是,拥有“死光炮”的中国舰队,却却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始终将双方的距离控制在20公里的范围外。在这个距离上,死光电磁炮能够发挥很好的攻击力。同时,英国海军的巨炮命率又极低,这对于中国的舰对非常有利。
上午11点20分,中华帝国“科学”号战列舰的一发电磁炮弹,准确命中了英国海军的旗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炮弹命的地方是“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左舷部,爆炸的地方,刚好在水线以上三米的位置。炮弹击穿了“威尔士亲王号”的侧面装甲之后,将里面的两个舱室炸毁。如果弹着点能够往下移两米的话,“威尔士亲王号”就废了。
而且幸运的是,中华帝国的“死光电磁炮”刚研发出来,威力还有待提高。“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舰桥内,大爆炸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发生了剧烈摇晃,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摔倒了,帽子都掉在了甲板上,显得有些狼狈。从地上爬起来后,他不顾自己的帽子,连忙问副官本杰明上校道:“战舰的情况怎么样了?中国人的战舰怎么回事?射程这么远?”
副官本杰明下去查看了战损,回来后脸色非常难看,汇报道:“我们的战舰没有致命的损伤。但是,现在的战局,对我们非常的不利!‘反击’号战列舰被击沉,‘苏格兰号’巡洋舰战列舰遭到重创。我们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英国海军因为有战列舰被击沉,有战列舰被重创,士气低迷,一片愁云惨淡。而反观中国的海军,士气高涨。战斗从早上一直进行到傍晚,所有人都坚守岗位,连饭都吃不上一口,又累又饿,但大家都在咬着牙,只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
“轰!轰!轰!”海风呼啸而过,海面上,中国的战舰发射的炮弹一直在天空穿梭,英国战舰处于绝对的劣势,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只能祈求上帝保佑了。但是,上帝似乎没有忘记这里是亚洲,应该是中国人的地盘!
“将军,海军大臣丘吉尔阁下来电,询问现在的战局!”不久,副官本杰明上校拿来一份电报对英国海军华莱士说道。很显然,丘吉尔一直在关注着亚洲的战局,战斗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小时,他都已经等不急了。
“回电,现在战局对英国皇家海军不利。但我们会为大英帝国拼死一战!”英国海军少将华莱士面无表情地说。
华莱士的这句话,很快就变成了现实!在中国“定远”号战列舰的一次齐射中,一枚炮弹又命中了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左舷水线附近。在水线下方二米处,炸开了一个三米多长的口子,汹涌的海水,顿时涌入战列舰里,战列舰上的英国士兵立刻进行了抢救。他们用钢板企图将破开的口子堵住,同时用抽水机将涌入战舰的海水抽出,不过,他们的努力没有用了。半个小时后,进入到“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海水已经已经蔓延到了四个舱室,整个战列舰向左倾斜了35度,动力急速下降。紧接着,“共和号”战列舰抓住这个机会,用一枚电磁炮弹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击侧翻,“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缓缓沉入海平面以下。
英国海军华莱士少将一脸失望,眼神落寞,举枪自杀。
那个傍晚,夕阳如血,落日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预示着日不落帝国的陨落。海面上那些漂浮着的正在燃烧的英国战舰残骸,以及海面上漂浮着英国皇家海军的尸体和英国国旗,无一不在诉说着大英帝国的陨落。这一战过后,英国在东南亚的海军主力基本不复存在了,意味着英国海军在亚洲彻底失败。
随后,中华帝国的精锐部队主力在战舰火力支援下,从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陆,而后向马来半岛西南穿插,然后沿西海岸向南推进,而牵制分队从哥达巴鲁登陆。而后,从马来半岛东海岸南下,中国的军队在轻型坦克和空军的支援下隆隆南下。
6月11日早上,由英军特瓦尔西将军指挥的印度第十二师首先和中国的先锋部队交火,尽管印度军队在数量有三比一的优势,但此时英国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早被调往了欧洲战场,这些部队大多是新兵,训练很差,装备处于略势,这样一支军队与中华帝国训练有素的军队对抗,结果可想而知。
英军遭到中国的军队猛烈射击,中国陆军的机关枪和坦克炮的钢管都通红的。接近上午10时,能见度已达二三十米的距离,中国发现英军阵地主力位置,于是在先头分队的射击掩护下,用坦克开始冲击。中国的军队西路部队很快占领了槟榔屿,消除了英联邦军队从印度、缅甸方向对马来半岛守军进行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东路部队三天攻占关丹,然后向柔佛州前进,西路部队于6月13日攻进马来亚首府吉隆坡,然后继续前进。
失败的阴影,像瘟疫一样在英军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变得无法控制,越来越多的英国装备落在中国的军队手中。中国空军可以在英国的阵地上投炸弹,坦克可以充分压辗,而中华帝国重炮部队震耳欲聋的炮声,更让这些新上战场的英军斗志全无。
中国步兵旅乘着运输坦克紧追赶撤退的英军和印度阿三,数以百计的车轮汇成嘈杂一片,溃退的英军和印度军队惊恐万分。马来半岛大部分地区很快已失守。英军指挥官卡尔莱特司令下令英军向新加坡作最后的撤退,他还下令炸毁了连接新加坡与柔佛州的一千余米长的海峡堤坝,新加坡成了一座真正的岛屿,英国人寄希望于章宜海军基地港口密密麻麻的大炮守得住新加坡。
但是,英国人忘了,新加坡的防御是针对海上进攻的,岸炮只有极少数可以作大角度旋转,所以对付后面的登陆毫无用处。
6月16日,中国的军队炮兵和航空兵对新加坡岛上的火炮阵地设施进行了猛烈轰炸。随后,近卫师团在新加坡东北角的开阔地带佯装登陆。
6月18日夜。中国的军队主力乘军舰在长堤以西灌木和沼泽地登陆,守在这里的是疲惫不堪且疏于防范的澳大利亚军。
中国的军队登陆后,着手建立并巩固登陆场,随后近卫师团也向西转移并在登陆场登陆。袁世凯指挥3个精锐师团并肩向南推进,先后占领了提马高地、因保丁水库等要地,并对新加坡城区造成三面包围之势,同时加紧空袭。
不到一周时间,英军无条件投降书,这座“东方第一坚城”落入中国的军队之手。之后,中国的军队花了三天时间,拿下了文莱,并将其与近邻沙捞越和沙巴合并为一个行政区。
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自从新太平洋舰队被中国南海舰队彻底摧毁之后,完全丧失了在东南亚的制海权,从而面对中国海军的攻势,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力量,这等于向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世界宣告了大英帝国已经无力再保卫自己的殖民地。
中国的军队又随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进仰光,拿下了缅甸,缅甸人民对中国的军队的到来表示欢迎。这里本来就是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1885年,英国发兵灭缅甸,并入大英帝国所下属的印度,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份,中国清朝政府还命驻英公使曾纪泽向英国强烈抗议。1886年,英国再度赢得第三次英缅战争,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还规定中国承认英国对缅甸有支配权,但缅甸对中国仍照往例,每十年一贡。至此,中华帝国的军队横扫整个东南亚,把英国人彻底赶出了东南亚。
整个东南亚都纳入了中国的疆域管辖范围,南海成了中国的内海!整个亚洲都几乎是中国的地盘了,国内的民众热血沸腾,中国从此再无南海问题了!
“这是中国的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历史将铭记那些为国开疆拓土的英勇军人!”神州大地万众欢腾,李经述也在报纸上发表讲话说!
“英国殖民史上最沉痛的浩劫,最耻辱的投降和失败,就在东南亚。”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听说新加坡沦陷后,立即跑去唐宁街首相府找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他强烈要求英国政府对中国宣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