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马克沁住的三层公寓本来面积就不大,但每层竟分隔成三十多间“鸽子笼”,让一百余人居住。“鸽子笼”里空气极为污浊不堪。在一条被临时用作走廊的狭窄通道里,堆满了汗臭气味熏人的脏衣裤,残羹剩菜和破旧垃圾。做饭的地方也就是大小便的地方。每天晚上,“鸽子笼”里百无聊赖的人们有些正光着身子打牌赌钱。每到半夜时分,痛苦者的呻吟声,孤独者的叹息声,男女野兽般的呻吟声,在沉静的波威里街夜空飘荡。
在鸽子笼里住了一个月,马克沁的精神差点奔溃。李经述见到他时,马克沁蓬头垢面,口中喃喃自语:“我一定要掐死爱迪生那混蛋!”
李经述用英语对马克沁说:“海勒姆,对仇人最狠的报复,不是从*上消灭他,而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马克沁看到眼前出现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人,穿着昂贵的西装,他的身后还有四个穿着黑西服、戴着墨镜的保镖。他从未见过李经述,问道:“你是谁?”
李经述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你是谁!我是万能的上帝派来拯救你的。此刻,我只问你一句话,你想不想在美国重新开创事业?”
马克沁说:“美利坚,这片自由的热土,我梦开始的地方,我不想走!但我不得不离开美国了,我的生意失败了!爱迪生那混蛋要我离开!”
李经述让人给马克沁送去了爱迪生不再起诉他的承诺书,马克沁对李经述的身份更加奇怪,问道:“先生,你这么帮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李经述道:“我的天龙公司,将为你准备一份20年的工作合同,把你的化学和电学扔到一边吧,如果你想东山再起,就发明一种可以让欧洲人更容易自相残杀的武器,发明一种让中国的军队可以在日本长驱直入的武器!我可以保证你可以全身心投入你的发明工作,你将有丰厚的回报,还有得力的助手!当然,如果你不愿意,你可以在这鸽子笼里再呆上一段时间。”
说完,李经述转身准备离开,他在心底刚默念数字,默念到“3”时,马克沁追了出来,对李经述说:“等一等,先生,我一天也不愿在这里呆下去,我签天龙公司的合同。”
从此,马克沁便开始为李经述的天龙武器公司从事自动武器设计,设计了多种自动步枪和自动手枪,李经述选择其中一些进行了商业性生产。
有了天龙武器公司的团队和资助,马克沁的发明速度大大加快,自己设计的第一个全自动武器机构提前问世,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成功的自动武器机构。马克沁设计了一种可拆卸的枪托底板,在步枪的枪托内有一条通道,用通过通道的连杆和弹簧将枪托底板与扳机护圈杠杆连接起来。射击时,火药燃气驱动枪机后坐,压缩枪托底板和步枪自身间的弹簧,推动连杆作用于扳机护圈杠杆,使枪机开锁并抽壳,被压缩的弹簧推动枪机复进,将下一发弹推入弹膛并使枪机闭锁,即可击发下一发弹,使武器实现全自动射击,这一机构在温彻斯特1866式步枪上使用取得成功,李经述立即将之应用到天龙i代步枪和天龙ii代步枪上。
此后,马克沁的发明在天龙武器公司的许多武器上也得到应用,如最早研制成功的全自动步枪——天龙速射滑膛运动步枪。
天龙武器公司的第一挺试验型机枪也于1882年6月获得成功,使用的是一根半英寸加特林枪管,试验时在进弹口放置了6发枪弹,在半秒钟内可全部射击完毕,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一种装弹333发的大弹链研制成功了。
而这一年,李经述的研发团队还发明了无烟火药。李经述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通过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制成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火药。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生烟雾或只发生少量烟雾。使用无烟火药可认增加弹丸的射程,提高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天龙武器公司的军用步枪弹基本上从大口径黑火药枪弹演变为较小口径无烟火药枪弹。而且马克沁重机枪也是因为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具有实用的价值。
申请了机枪和无烟火药的专利后,天龙武器公司还集中改造了德国毛瑟步枪,采用螺旋形膛线,金属壳定装式枪弹,使用无烟火药,弹头为被甲式,提高弹头强度,由射手操纵枪机机柄,实现开锁、退壳、装弹和闭锁,弹头仓容八发子弹,并改用8毫米口径枪弹,解决毛瑟枪杀伤威力不足的缺点,并配上半米长的单刃刺刀,另外还和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合作,生产八百磅子后膛大炮和四十磅子的全钢快炮。加上来自大清帝国的订单支持,天龙武器公司在军火界可谓异军突起,站稳了脚跟!
不仅如此,李经述知道,创新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且任何时候,公司最宝贵的都是人才!于是他在天龙武器公司专门成立天龙研究院,招收世界各地的怪才,无论学历,无论过去,只要有特殊的一技之长,就给予特殊待遇。李经述高薪聘请一大批当时还没有崭露头角的大科学家,比如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鲁道夫·狄塞尔,他在一次实验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弹碎片一样四处飞散,差点儿造成人员伤亡,狄塞尔的资金也渐渐耗尽,他不得不回到制冷机工厂谋生。李经述到德国考察时,派人在当地报纸上登巨幅广告,找到了他,并高薪聘请他到了美国。
招聘这些科学家,爱迪生的名气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有发明天赋和梦想的年轻人,一听说爱迪生也在为龙兴集团工作,也迫不及待为李经述工作了!其中就包括了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他当时才刚刚成为一名工程师,设计出第一台感应电机模型。爱迪生对于李经述考察欧洲时,要他亲自到斯特拉斯堡不惜一切代价找到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很不理解。但是,李经述知道,历史上特斯拉的发明:特斯拉线圈,交流电摩打,无线通信,太阳能系统。设想雷达装置、机器人、测谎仪、死光、电磁射频武器……这些发明和发现,超越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几个时代,有的理论连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无法完美解答。
当爱迪生把羞涩的特斯拉带回纽约时,李经述欣喜若狂,马上把特斯拉从爱迪生手下调走,让他成立了新的发明团队,研发改进交流电的相关装置。这引发了爱迪生的不满,李经述也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十个爱迪生,也抵不上一个特斯拉。
有了这些顶尖的人才,李经述知道,天龙武器公司虽然现在还不起眼,若干年后,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牛的军火商之一。
穿越1879 第13章 回国走仕途
天津港码头,天空飘着毛毛细雨。一身灰色长袍的李鸿章带着李经方,还有一大帮随从,等候着从美利坚归来的李经述。李经方站在李鸿章身后,为他撑着一把黑色油纸伞,不停劝说李鸿章:“父亲,外面风大,您还是回马车上等吧。”
最近因为在朝堂上和翁同龢等人斗智斗勇,李鸿章有些心力憔悴,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笑道:“大儿,不碍事,不碍事,快三年没见着你弟弟经述了,虽然他经常发电报给为父,但还是有点想念他呀,看来老夫真是老了。”
远处的汽轮鸣响了靠岸的汽笛声,客轮减速停靠码头,甲板上的乘客陆续下船上岸,人头攒动。李鸿章很快看到了李经述那张熟悉亲切的脸。十九岁的李经述已经完全成年了,穿一身黑色西装,个子长到了一米八二,脑袋后面拖着一条假辫子,比以前消瘦了许多,脸上的青春痘让他看起来成熟了许多,身后的家仆提着两个大箱子。
见了李经述,李鸿章派人上船,将一千五百支天龙步枪,还有两挺马克沁试验机枪卸下带回。
李经述见了李鸿章,跑过去请安,还给了李鸿章一个热情的拥抱,道:“父亲,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李经方这时很不悦,但脸上还是虚与委蛇笑道:“弟弟,别瞎胡闹!”
李经述微微一笑,道:“哥,你懂什么?这是西洋的拥抱礼。”
李鸿章这时穿着便服,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道:“经述,回来就好,你真是长大了!”
李经述这时也过去和哥哥李经方拥抱了一下,顺便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以后,我给你的东西,才是你的,否则,你想都不许想!”
李经方明显感觉到弟弟彻底变了,再也不是那个任他欺负的小弟了,便只好强颜欢笑。
回去的路上,李经述和李鸿章同坐一辆马车,给他讲了讲在美国的发展与见闻,还告诉李鸿章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也完成了四年的学业,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其他留美幼童的学业也安好,其中有一位叫唐绍仪的,学习很不错,用九年时间完成了十五年的学业,这次也跟他一起回国了,还有詹天佑,这人在修铁路方面很有天赋!
“吾儿有出息了!”李鸿章点头夸赞李经述。
这时,李鸿章还不知道李经述在美利坚秘密成立了中国复兴会,对他在美国的表现很满意。不过在李鸿章的意识里,经商毕竟是末流的东西,上不了台面,光耀不了祖宗,他还是希望李经述回国走仕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当官治国才是大道。李鸿章说:“痴儿,你这次回来,就别回美利坚了。为父已经花钱给你捐了一个中书科中书的七品京官,想找机会让你独当一面、建功立业,这也是为父这次急招你回国的原因。”
李经述这次回来,也没打算再回去,在美国的公司,他大多已经请了职业经理人经营,他幕后操控就好,便回答李鸿章道:“孩儿谨遵父命。”
李经述回国,李鸿章已经提前召集了幕僚,当晚到天津直隶总督署议事厅座谈。他坐在议事厅中间的大木炕上,上面铺了一层虎皮褥子,中间摆了一矮脚茶几,张树声、刘铭传、盛宣怀、吴长庆等人都在炕下的两排太师椅上就坐。李经述看了一眼,到场的都是淮军集团骨干成员,袁世凯的叔父袁保龄也坐在太师椅上,他预感可能发生什么大事了,掐指一算时间,应该是朝鲜发生壬午军乱了!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又称汉城士兵起义,发生在1882年7月23日,朝鲜王朝京军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士兵,因为一年多未领到军饷,军粮里还被掺了石子,便对*的闵妃外戚集团十分不满,另外,他们对闵妃请日本人训练新式军队很反感,便聚众哗变了。大量仇日的汉城流民加入了造反队伍,他们焚毁了日本公使馆,杀死民愤极大的大臣和一些在汉城的日本人,并且攻入王宫,推戴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执政。执政的闵妃吓得逃出了汉城。
刚见面,淮军将领闲聊了一下各自的近况。李鸿章咳嗽了两声,议事厅里安静下来,李鸿章先介绍了刘铭传、张树声的新职务,说:“除了我儿经述从美利坚归来,今天老夫有两件喜事向大家宣布,一是东宫太后病逝后,圣母皇太后恐各地生变,把省三从台湾调回,任直隶提督,守京畿门户,汉臣能担此重任,是圣母皇太后对我等的信任;二是振轩最近也升任了两广总督,官位越大,肩上的担子就越重了。”
省三是刘铭传的字,李经述刚还奇怪在台湾的刘铭传为什么也回来了,原来他调任直隶提督,算官复原职了;振轩是张树声的字,他也是李鸿章的合肥老乡,淮军的元老级人物,比李鸿章小一岁,他有过科举功名,属于“马上会杀敌,马下能读书”的复合型人才,这次升任两广总督,成为清朝九位最高级别的封疆大臣之一,除了李鸿章保举有功,也算是实至名归。
李经述和盛宣怀等人对刘铭传、张树声的升迁表示祝贺。这时李鸿章话锋一转,神情严肃说正事,现场便又鸦雀无声。李鸿章说:“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朝廷局势有变,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老夫才急召集诸位前来。在国内,东宫太后去世,恭亲王和翁同龢、李鸿藻、左宗棠走得越来越近,圣母皇太后对整个军机处已经不再信任;在国外,英吉利在缅甸,法兰西在越南,都野心不小。刚刚朝鲜还发生了兵乱,日本国也开始派兵了,圣母皇太后要我们淮军务必要妥善处理此事,大伙先议一议。”
李经述心想,1882年缅甸、越南、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名义上都是大清国的地盘,大清这艘破船可真是漏洞百出,都进水了,自己或许可以再凿几个大洞,让这艘破船加速下沉。但首先自己先要在体制内混得风生水起,执掌乾坤,至少要等到自己接管李鸿章的淮军和北洋水师。他正想说话,刘铭传这时站了起来,一甩辫子问李鸿章道:“中堂大人,从台湾回来的路上,卑职听闻了一些谣言蜚语,说东宫太后的死是西宫太后的一场阴谋,不知是真是假?”
李鸿章说,东宫太后病逝,圣母皇太后慈禧即命恭亲王、醇亲王、毓庆宫行走翁同龢、内务府大臣荣禄、军机大臣左宗棠、李鸿藻等人到东宫寝殿钟粹宫瞻仰遗容,按祖制第二日大殓,朝堂之上并无争议。不过以翁同龢为首的一干清流大臣,最近和恭亲王联手,将内务府大臣荣禄免职,老夫现在也处处受制,好不容易落实经费的修筑铁路计划也泡汤了。清流们现在也正在谋划对付老夫和诸位淮军将领,这段时间大家行事务必小心谨慎。
李经述听李鸿章这么一说,心想看来尽信书不如无书,现代一些不学无术的历史专说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太后就一人专权,无所忌惮,完全是胡说八道,慈安太后过世,慈禧太后连亲信的荣禄都保不住,看来人心有多复杂,政治的权力斗争就有多复杂,自己以后要多个心眼,不能纸上谈兵!
刘铭传一听“清流”要对付李鸿章,一拍桌子说:“这些个鸟书生,我们在战场百死一生,他们天天没事就在朝堂空议论,说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纯粹是把牛屁股都吹破了!他们还能反天,参倒中堂大人不成?那我刘六麻子第一个带兵把他们全杀了。”
李鸿章微微一笑,道:“他们要扳倒老夫,倒还嫩了些,不过在背后捅刀子,他们倒有办法。最近左宗棠也入了军机,处处攻击海防;翁同龢也管着户部,购军舰的银子迟迟不到账,北洋水师的发展受钳制。所以这次朝鲜兵变,我们必须谨慎处理好,以免授人以柄。听说日本国也准备派兵了,谁愿带兵入朝戡乱?”
朝鲜这时毕竟是中国的地盘,和大清国的龙兴之地东北又很近,不能任由日本人撒野,李经述道:“此前我和刘叔叔在琉球痛击过日本兵,孩儿愿再去朝鲜会会日本人。”
李鸿章召李经述回国,摆明了是要给他这建功立业的机会,在座的淮军将领纷纷都表示支持李经述带兵入朝。李鸿章道:“老夫也是这样想的。但省三现在督师直隶,肩负重任,万万不能动,谁愿陪吾痴儿入朝鲜戡乱?”
这时,淮军另一位身经百战的虎将吴长庆站起来道:“中堂大人,末将愿往汉城杀敌!”
“好,筱轩宝刀未老,壮志可嘉!”筱轩是吴长庆的字,他跟着李鸿章出生入死二十年,他所率的庆字营战斗力也很强,在淮军里和刘铭传的铭字营相差无几,李鸿章便点点头,命吴长庆回登州准备,让李经述和他率精兵一千五百人,搭乘福建马尾造船厂造的三艘军舰和一艘运兵船,火速开往汉城平乱。
李经述心想,自己从美国带回的一千五百支天龙步枪刚好装备吴长庆的部队,还有两挺马克沁的实验机枪,正好也派上了用场,可以拿日本兵试验一下!
穿越1879 第14章 初见袁世凯
光绪八年八月,李经述带着从美国归来的唐绍仪、詹天佑,从天津走水路到了烟台,又雇了一辆马车从西门进城,和驻扎登州的吴长庆部队会合,然后一起去朝鲜平乱。登州处山东半岛一带,历史上是山东地区重要的行政区划,在咸丰年间就开放为通商口岸,登州府治所于1862年从蓬莱迁往了烟台,这里南来北往的商贩不少,海风拂过,空气里微微带着湿咸的鱼腥味。
那天,李经述在马车上闭眼休息,脑子里却起了强烈的狂飙,他对朝鲜历史的了解,仅限于知道泡菜和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这次大院君的政变,本来应该是袁世凯去搞定的,结果李鸿章把这建功立业的机会给了他。如果不出意外,自己会在登州碰到历史上臭名远扬的袁大头。
李经述想起三年前自己闭门群书时,和容小雪聊起过法国的拿破仑。容小雪跟李经述讲起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说他个子虽矮,几乎征服大半个欧洲,是法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当时李经述就摸着自己的下巴问容雪:“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取消法兰西共和国,恢复封建君主制,登基做了皇帝,这不是拖历史的后腿吗?要是拿破仑在中国,肯定得被历史教科书定性为独夫民贼和窃国大盗呀!”
蓉蓉不以为然,反驳说:“中国人误以为有皇帝就是封建*,其实不然,拿破仑1802年颁布《共和十年宪法》,1804年颁布《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这些法典成为法兰西乃至西洋各国的法律典范,法兰西今日的强盛,他功不可没!所以法国人认为拿破仑是他们的民族巨人,西洋各国也给予拿破仑极高的评价,尽管他的人生最后遭遇了滑铁卢。”
容雪的话,让李经述当时一声叹息!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勾心斗角的权谋,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从来不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比如袁世凯号称“中国的拿破仑”,在中国三千年未遇的大变局中,以不流血的方式当选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民选总统,中国早期的警察制度、铁路建设、现代学校、无线电产业、电力产业、轻工产业大半是他抓起来的,虽然他和拿破仑一样当了皇帝,却把年号定为“洪宪”,国外有历史学者考证袁世凯是取“弘宪”的谐音,表达要搞君主立宪的决心,纵观当时世界各国,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德国是君主军国体制,美国乃是合众国体制,法国是共和国体制,英国和德国的实力明显比美国和法国要强。拿破仑和袁世凯两人都背叛了共和称帝,后世评价却悬殊很大!说实话,如果袁世凯再多活几年,估计中国历史也会因此改写。所以这一次到烟台,李经述对见袁世凯并不反感,内心反而有几分期待——李经述觉得,袁世凯至少是一位乱世枭雄,治世之能臣,可以好好利用。不过李经述也意识到,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历史的车轮易辙了,未来是什么样子,有点难以预料,还是只能顺势而为!
李经述在美国呆了将近三年时间,这时已经长成一个成熟干练的青年,他努力让自己镇静下来。当时烟台城规模已经不小,他雇的车夫不熟悉路,马车走了大约一个时辰,才停到登州提督府官署的门口。
那是一栋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哥特式红房子,门口却也有庄严的石狮,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当时已是中午,外面的太阳热烈晃眼。吴长庆带着一帮将领在登州提督府官署外面等候,等的时间有点长,手下的将领有一些已经不耐烦了,比如记名提督黄仕林。
李经述和唐绍仪下了马车,见吴长庆身后立着五六个人穿灰色长袍的文职人员,是吴长庆的幕僚,还有一排精神奕奕的戎装将领,一律站得笔挺,红顶花翎,穿箭袖马褂,腰佩军刀,脚下黑色战靴,便是武将了。
李经述来之前就做过功课,袁世凯算下来应该二十三岁,他在1881年10月就投奔了吴长庆,并被破格任命为帮办营务处。但李经述扫视了一下吴长庆身后的武将,一个个都是高大的山东大汉,没有体型如蛤蟆,头特别大,双目炯炯有神的矮个将领,也就是说,不见袁世凯的踪影,便好奇地问吴长庆:“袁世凯怎么没来?”
吴长庆见李经述也知道袁世凯,颇为惊讶,说:“李公子也知道袁项城?今年正好为乡试年,他在准备应举,今日就没叫他。”
李经述这才反应过来,确实,现在的袁世凯连秀才都没考上,他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便道:“前两日袁项城的叔父到府上拜访家父,提起过他。”
吴长庆便也没有多想,便把李经述迎进了提督府的议事厅,一一介绍了身边的幕僚和武将,他首先介绍了一位瘦高个幕僚张謇,江苏南通人,幼时有神童之名,早早考了秀才,但就是考不中举人。后面一排都是中年淮军营官,有前营管带、记名提督黄仕林,后营管带王得功等,李经述朝他们行礼,两人因为久候李经述,竟假装没看见。他俩从太平天国时就跟着吴长庆出生入死,对李经述这样的高官二代很不感冒。吴长庆那些幕僚对李经述也是虚与委蛇,他虽留过洋,但没功名在身。
吴长庆看出李经述因为迟到没受到欢迎,但那些都是他的老部下,有点脾气也是吴长庆能容忍的,他自己也不喜欢纨绔的官二代,便道:“仕林、得功,你们不要小瞧经述公子,他乃是龙子下凡,三年前就和刘六麻子一起收复了琉球。此次入朝,他虽只是七品中书,但本帅准备让他当中营管带,你们每人领一营五百人,谁英雄谁好汉,到时战场上见分晓。”
黄仕林看了李经述和唐绍仪一眼,轻蔑笑道:“三年前?他还是乳臭未干的孩童吧?恐怕是沾了六大帅的光。瞧瞧眼前这两位公子哥,油头粉面,细皮嫩肉,末将敢拿头上顶戴打赌,他们一听到枪炮声估计就吓尿了。”
王得功也凑热闹,道:“我跟着黄大哥赌了。”
在场的将军和幕僚除了张謇,都一脸嘲笑。初来咋到,是立威的时候,当然不能被人看扁了,否则以后没脸混了,李经述不动声色地道:“看来黄管带,王管带都很喜欢赌,咱们来点大的,别赌头上顶戴了,有种就赌项上人头吧,我保证十日之内平息朝廷的兵乱!”
李经述这话一出,连吴长庆都大吃一惊,这李经述看似文弱书生,说话行事却像他爹一样果断刚毅,不过军中无戏言,万一出了什么乱…他正想出来阻止,
黄仕林被李经述一激将,一拍胸脯:“赌就赌,谁怕谁呀,军中无戏言,到时候就请吴大帅裁定,看我们前中后营谁的功劳最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