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79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狼途
作为乌苏里江两岸的军事要地,沙俄军事要塞哈巴罗夫斯克也成了中国的军队进攻的重点所在,驻守哈巴罗夫斯克要塞区域的俄远东第二军,开战前大约有六万人,在前三周的作战中,阵亡28500多人,负伤的军民超过了50000人次,中国的军队基本上是海陆空协同作战,炮火猛击俄军,一开始俄军还顽强反击,但128毫米加农炮集中定点打击,很快就完全压制了俄军的炮火。刘铭传指挥工程兵部队装载着木板,从穿越中俄两军边疆两岸的乌苏里江上游开始搭桥,组成宽十米、长十五米的组合桥面,串联起来,沿着沙滩铺向乌苏里河,半个月拿下哈巴罗夫斯克、别洛戈尔斯克,进而夺取斯沃博德内火车站这一要地,远东第二军军长伊凡洛夫斯基中将战死。
至此,中国在远东战场大获全胜,收复了海参崴、库页岛、尼布楚等地。中国不仅收回了清政府割让给沙俄的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占领了沙俄的大片土地。至此,中国的国土包括今天的中国、朝鲜、越南、菲律宾、关岛、琉球、外东北、外蒙古、库页岛等,面积将近1500万平方公里,贝尔加湖重新成为中国的“北海”,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国土重新成为一片美丽的“海棠叶”!李经述签发大总统令,把这块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新国土,一部分划入东北三省和蒙古,另一部分单独设置远东省,驱逐那里的斯拉夫人,向这块美丽富饶的新国土移民五百万,开发矿产资源和各种资源,这里处处都是黄金,开发大远东为中国初期工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下,国内沸腾了,报纸纷纷发表评论,盛赞李经述总统的英明,以前对他发展国防军工业不理解的,现在也理解了,几十万工人和学生走上街头游行庆祝!
纽约时报登报纸也派驻了更多的驻华记者,报道中国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势力的增长。他们预言由于中国拥有稳定而众多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支出,因此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纽约时报甚至发表社论,说:“如果我们画一张世界地图,欧洲就在中心。200年来,一直都是这样。然而,时过境迁。世界正在更戏剧化倾斜它的重心,比起欧洲崛起的那时候。我们正亲眼目睹世界的巨大变化,这是前两百多年来都不曾发生过的。不管西洋国家的反应如何,中国好像也不是特别在乎。因为,中国已经有了军事力量的自信。”
李经述觉得中国的崛起虽然是现实,但这时候还应该韬光养晦!于是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回应说:“中国在很多方面有别于西方。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西方国家大多形成于民族,而中国则是形成于文明。这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中国那么强调团结和稳定,中国的军事自信,不是中国要对外展现强国的侵略性,而是彰显大国、强国保卫国家以及世界和平的能力!”
穿越1879 第160章 建设海军强国
中国和俄国开战后,基本将俄国势力赶出了远东。俄军接连丢掉赤塔、尼布楚、乌兰乌德后,为了防止中国的军队再往前推进占领整个西伯利亚,沙皇尼古拉二世按照陆军大臣比斯特洛夫的建议,不惜炸毁花费重金修建好的西伯利亚铁路,还有关键地段的桥梁,中国的军队的运输距离越来越远,后勤保障线拉得太长。
沙俄军队在远东的惨败,彻底让沙皇尼古拉二世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国内革命的希望,加上“流血星期日”惨案,沙皇在国民中威严的“小父亲”形象彻底崩塌,李经述转而支持乌里扬诺夫在俄国各地的革命,搞乱俄国的后方。但是李经述对乌里扬诺夫的支持力度不大也不小,仅限于让俄国发生流血革命,但不至于让乌里扬诺夫的布尔什维克取得沙俄的政权。因为李经述知道,如果乌里扬诺夫过早革命成功,将有损中国的利益,而且乌里扬诺夫领导的政权将会比沙皇尼古拉二世要难对付得多。
沙俄内忧外患,沙皇尼古拉二世决定和中国人谈判。此时俄国与美国的关系还不错,因为俄罗斯在北美洲亦曾经于1787年占有土地,但在1867年将其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即今日的阿拉斯加州。沙皇尼古拉二世让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联系美国驻俄大使,请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中俄战争。
西奥多·罗斯福,人称老罗斯福,1900年当选美国副总统。1901年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被无政府主义者刺杀身亡后,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他由副总统继任成为美国总统,时年42岁,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在任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此时刚就任总统,需要政治资本,很乐意居中调停,专门为此访问了中国,和李经述在北京进行了会谈。
考虑到赤塔、尼布楚等远东城市离莫斯科还有五千多公里,铁路又被俄军炸毁,西伯利亚地区的秋天很短,不久就会进入寒冷的冬天,会不利于中国的军队的作战。而且此时俄国国土面积将近两千万平方公里,中国一口气吞不掉沙俄这庞然大物。这时,远东的国土中,中国的军队已经占领300多万平方公里,而且多是矿藏丰富的地区。李经述和段祺瑞、冯国璋等高级将领商议后,决定根据当时“只有实际占领才能证明对一个殖民地的统治权”的国际原则,先巩固中国占领的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国土,防止俄国今后在此地区的扩张,于是中国把满洲、蒙古、远东连成一片,制定了建设经营新大陆的基础,计划分三年移民500万人,于是李经述和老罗斯福会谈,同意美国的调停。
此时,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也很复杂,从1885年至1900年,欧洲列强基本完成了对非洲的瓜分。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政治上独立的国家外,传统的非洲王国如阿散蒂、达荷美、索科托、布干达,以及欧洲裔阿非利卡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等国家均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埃及名义上为独立国家,但完全受英国的控制。
而在亚洲,法国先后征服了老挝和柬埔寨,英国占领了马来半岛和北婆罗洲,控制了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大洋洲,新兴的德国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了加罗林群岛殖民地。除了直接征服殖民地外,殖民国家还将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如暹罗、波斯、阿富汗、奥斯曼帝国等,在这些国家攫取了海关、交通、通商、筑路、开矿、建厂、开办银行、训练军队等权益。
此时,各殖民国家为了争夺新殖民地或保护既有殖民地而纵横捭阖,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利害冲突关系:德国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提出挑战;英国利用法国牵制德国;英国利用中国牵制俄国;法国利用俄国牵制德国;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包围俄国,李经述知道,随着争夺殖民地的手段趋于激烈化,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中国得尽快集中精力发展类似于英国的“无畏”级的战舰,制造生产无烟火药,研发原始的战机等,他下令将中国的陆军扩充到80万人,操练新军,做好打世界大战的准备。
而且此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有很多棘手的民生问题要解决,比如卫生问题,虽然盛宣怀的政府已经大力发展西医,努力建立一个现代医疗和公共卫生体制,各高校都设置了医学专业,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的医药技术和卫生条件,常见的感冒、发烧、咳嗽、闹肚子等症状在当时常常是致命的。而呼吸道与肠道系统的疾病,是中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当时中国的婴儿和儿童的死亡率很高,一位母亲生五六个孩子,到最后能养活两三个就很不错了。
中俄开始和谈后,尼古拉二世刚开始竟然异想天开: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打了胜仗还不要割地赔款,这种表面的“仁慈”简直虚伪,是对那些为国流血牺牲的战士的生命不尊重,李经述坚决不做那样虚伪的领导人,他强硬对老罗斯福表态,“俄国割地赔款是对牺牲在远东的中国的军人最起码的慰藉,如果俄国不割地赔款,那就没得谈了,中俄将继续处于战争时期”。
这时,沙俄内部的革命在各地风起云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地位摇摇欲坠,经过西奥多·罗斯福的大力劝说,俄国这才同意让步,中国和俄国签订《中俄停战大纲协定》,主要内容:一、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二、俄国放弃在中国取得的一切租界、租地,取消俄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三、俄国投资的中东铁路同意由中国收回。四、承认外蒙古、外东北、海参崴、库页岛、尼布楚等中国占领的远东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国拥有有完全的主权。五、沙俄对中国牺牲的军人每人给予五千两白银的赔偿。
李经述见俄国终于让步,这才同意中俄停战。李经述知道,前方的路,不会一帆风顺,但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世界虽然险恶,但人生就是一场永不停止的战斗,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就是地雷阵,他也要勇往直前,而主要的工作,还是要建立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
这时海军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李经述将建设海军强国作为国家战略。李经述从担任北洋水师提督开始,就任命英国海军少校琅威理为水师副提督,从英国引进包括实体军舰、造船术、训练体制和海军学校,建海军将近二十年,而这时候,海军还需要大力建设。从1882年到1901年,中国海军的经费增加了500%,到1900年,中国海军年度预算已经高达5930万元,占年度预算支出的10%。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海军建设完全复制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既有系统,从造船、人员训练到远航、后勤保障无不齐备。1901年,中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已经从1890年的6万吨增加到30万吨。所以,中国在古巴海战中击败传统上的欧洲霸主西班牙,占领了菲律宾、关岛等太平洋岛屿,又击败了拥有世界第三大舰队的俄罗斯帝国,歼灭、俘获沙俄27艘战列舰,取代俄国成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填补了“北太平洋大真空”,因此在1901年9月在华盛顿会议上,被欧美强国承认为全太平洋的主要控制者和世界强国之一,跻身强国。后来兴起的美国恰好也在此际鼓吹“门户开放”政策,希望维护“各国对华商业上之机会均等”,李经述指示外交总长伍廷芳,和美国加强合作,开始着手和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谈判,商讨如何取消中国和他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使得李经述在国内越发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为了拉拢英国,同时也是积极应对即将到来的“无畏舰时代”,李经述让段祺瑞马上开发尼布楚的银矿,补充海军经费,让中国海军从英国定购6艘一万五千万吨级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第一期新购3艘15000吨的“大汉”级战列舰,第二期为增购3艘20000吨级战列舰“秦始皇”号、“大唐”号、“共和二号”。为确保技术的先进性,所有这些军舰全都向英国普茨茅斯海军船厂订购。
此时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和西方也没有所谓的“意识形态”斗争,基本上没有“限购”一说,建设海军强国的时机也已经成熟。这六艘军舰是一笔令其他列强眼红的“大订单”,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积极促成了这件事,拿了大笔的回扣,和李经述的关系更进了一步。英国普茨茅斯海军船厂不仅提供了军舰,还提供了技术人员支持。根据中方的定制要求,这六艘军舰在武备、动力、防护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尤其是火力和动力装置都有了革命性的设计,一旦到位,中国将提前进入“无畏舰”时代。
这六艘军舰区别于以往战列舰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采用统一口径的10门305毫米主炮了。此前各国的军舰流行的主炮布置方式是在舰体首尾各布置一座双联280毫米或305毫米主炮,法国、意大利、俄国等海军强国的战列舰上诸多不同口径第1第2主炮混装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将第1主炮炮塔各布置在舰体首尾,而将其余的第2主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两舷,这些战列舰的设计没有经过海战的实践检验,造成命中率不高,打一百发炮弹,能命中一两发就算不错了。中国定制的这六艘战舰,通过集中控制火炮齐射对目标区域的火力“覆盖”达到提高命中率,命中率会翻五六倍。
这六艘战舰在动力方面最大的改进就是使用蒸汽轮机。当时万吨级以上的战舰,能够保持巡航速度15节,就只能维持在8个小时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对相对复杂的蒸汽机的可靠性和寿命都是致命的,同时主轴过热,引擎过载,面对这些故障,即使是最有经验的轮机兵也无计可施。而在“大汉”级战列舰15000吨级以上的战列舰上采用新式蒸汽轮机,在当时世界范围内还是首次,被认为是一种设计思想的跳跃,英国设计师很多都惊呼“中国人是不是疯了”。根据中国的定制设计图,“大汉”级军舰的动力部分安装了18台三涨式蒸汽锅炉,4台帕森斯蒸汽轮机组24000马力,最高航速24节,这些蒸汽轮机可以保证这些军舰以20节以上航速持续行驶13个小时而保持良好的可靠性,这在战斗状态尤其重要。
另外在装甲防护方面也有所突破,这些巨无霸战舰的防护更全面,炮塔、机舱、弹药库、司令塔等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达到280毫米,舰体舯部装甲带最厚处也是,全部包覆舰体,一般的炮弹根本打不穿。而且,军舰两端的装甲部分为64毫米,注重了水线处和水线以下对付水雷和鱼雷的攻击。甲板采用多层布置,最厚处装甲3层共75毫米,主甲板采用蛋壳原理设计,为穹型,中间隆起两边稍低下与舷侧装甲对接。在舰体结构上,舱室尽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结构增加浮力储备,隔仓间的支撑壁,采用强化钢结构以提高隔仓的强度和韧性。水线下和水线处的舱室间全部取消横向联络门,水密门的数量被尽量缩减。另外取消了传统的舰首撞角。这些改进的设计,对于提高战舰的防护能力特别是抗沉性效果显著。
李经述的要求是,这六艘军舰必须在1902年9月28日中国国庆节之前交货,英国普茨茅斯海军船厂方面说“保证没有问题”。
同时,中俄战争一结束,李经述马上着手解决黑龙会在日本闹事的问题,坚决武力镇压,取缔黑龙会。因为列强主要是英国和美国在日本有利益,为了防止美国干涉。在老罗斯福总统调停中俄战争时,李经述就郑重提出条件,让美国不要干涉中国在日本的行动,当时美国的国力跟中国差不多,都是新兴的共和国。核心利益都在美洲,于是同意中国在日本的“行动自由”,保守的英国佬也对中国在日本的行动采取绥靖的政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经述调整了中国的外交策略,将重点放在了亚洲,要使亚洲成为中国人的亚洲。
穿越1879 第161章 五年工业化
美国和英国表态不干涉中国对日本的行动后,总统李经述派冯国璋领新军十万驻扎东京,剿灭黑龙会等*组织。冯国璋到了东京一周后,马上带五千兵包围了“江户城”,进皇宫去见日本明治天皇。
在日本皇宫的正殿,明治天皇正襟危坐,见到了一身戎装的冯国璋,还有四名全副武装的中国亲兵,赶忙从御座上站起身来迎接。按日本传统礼仪,冯国璋等人进日本皇宫是不能带武器的,明治天皇惶恐望着冯国璋那双乌黑泽亮的小眼睛,冯国璋的眼神不怒而威,充满杀气,见过大场面的明治也有点心虚发毛。
明治天皇除了皇后一条美子,还有柳原爱子、千种任子、叶室光子、桥本夏子等妃子,最近有点操劳过度,患有糖尿病和尿毒症,此时一头冷汗,问冯国璋:“不知冯大将军前来所为何事?”
冯国璋面不改色,手扶腰间的黑色毛瑟枪,漫不经意地对明治天皇说:“本将军听前任中国驻日本联军司令曹锟说,日本南北朝时期里,出现了南、北两个天皇,刚被黑龙会刺杀的‘熊泽天皇’,就是南朝天皇的后裔,你应该下诏书,告知日本四千万臣民这一事实,南朝也为日本皇室正统!”
冯国璋这个人,办事一向粗中有细,他这一招看似普通,其实很有谋略,他打算一步步来,要先逼明治天皇承认南朝为正统,这样一来,前不久黑龙会刺杀“熊泽天皇”,就等于谋杀日本天皇,对日本皇室大不敬,这罪名在日本宪法中是重罪,足以宣布黑龙会为非法,头山满、内田良平等黑龙会头领就犯了“弑君”死罪,接下来就好办了。
在日本南北朝时代,日本皇室的确开始了长达四五十年的对立,1392年,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致函南朝后龟山天皇,要求南北朝统一,条件是将象征皇权的镜、玉、剑三神器和皇位让给北朝,今后皇位由皇室两派交替继承。同年,后龟山天皇答应了足利义满的条件,返回京都将神器交给了北朝的后小松天皇,至此,半个多世纪的日本南北朝对峙基本结束,所以冯国璋的这一要求是合理的。
“这没有问题。”明治天皇点点头,他不知道冯国璋接下来要干什么,刚开始还以为是黑龙会触怒了中国,冯国璋带兵来要废了他,见冯国璋此时只提出了这一“合理”的要求,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一些,便答应下旨奉南朝为正统,但要冯国璋保证自己的天皇地位及待遇不变。冯国璋点头答应了。明治天皇还带着后怕地补充问了一句:“将军没有别的要求了吧?”
冯国璋冷冷地说:“暂时没有了,请你马上下旨吧!”
于是,作为北朝天皇后代的明治天皇,马上下旨,作了裁决,认定日本南朝天皇也为日本皇室正统,北朝各天皇不列入天皇传承系列,但北朝天皇地位及待遇不变。明治天皇发诏书承认“南朝天皇为正统”后的第三天,冯国璋再度带兵入宫面见明治,要求日本政府以“弑君”罪,宣布黑龙会为非法组织,解散黑龙会,并在日本警察厅在全国通缉黑龙会的头子,要求明治下圣旨,宣布“黑龙会”为非法组织,让日本警察逮捕头山满、内田良平等黑龙会头领。
明治天皇这才察觉到冯国璋的阴谋,但为时已晚,只好下了圣旨。头山满、内田良平等人接到消息,大为吃惊,仓皇出逃。冯国璋在东京等地展开大搜捕行动,铁血手段镇压黑龙会,屠杀黑龙会成员三万多人,从此冯国璋在日本也有了“冷血屠夫”的外号,日本人吓唬哭闹的小孩子,都用上“冯国璋”的大名。
解决了日本黑龙会的后顾之忧,李经述开始在国内大力推进第一个五年计划,加速工业化。从李经述当总统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工业化。第一个总统任期内,继承了晚清近三十年“洋务运动”留下来的枪炮、船舶等重工业基础,李经述一直强调发展中国的重工业,建立工业和军事后勤体系。发展的资本除了日本政府每年的三千三百万两白银战争赔款,还有慈禧留在皇宫里的一亿两白银。另外,席家栋发行了大概八亿银元的国债。为了发展工业,李经述还拍卖了满清皇宫和贵族家里的珍宝。从1896年到1901年,这五年多时间,民间的一些纺纱、瓷器、茶叶、制糖公司迅猛发展,不过因为战争刺激了军火需求,中国的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轻工业和农业。
李经述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苏州洋炮局、西安机器局等近代机器军火工厂整合成了中国国防工业集团,使用进口自英国、荷兰、德国和瑞士的机器生产火炮、子弹、火药等,不过坦克的发动机,潜艇用的电动机等还只能从国外购买。
1899年中国成为日本保护国后,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死灰复燃,中国还将日本的军工厂都拆卸了,把能搬动的机器都搬到了东北,还限制日本钢铁厂的规模。大的钢铁锅炉都拆迁到了中国。1901年占领远东后,中国加快了对尼布楚等地区银矿的开采。另外,中国对朝鲜、菲律宾、越南等殖民地也加大了掠夺,积累发展的资本。
中国初期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当然也是带着汗血的。因为要大力发展工业,中国对菲律宾、朝鲜、越南等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还是压榨型的,比如菲律宾的女人,基本上都是被卖到世界各地当佣人,用“菲佣”给中国赚取大量外汇,有一些越南女人,被免费送给中国广西山区的农民做老婆,延续后代,这个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而菲律宾、越南和朝鲜的男人,则是远东地区矿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生活还是比较悲苦的。长期在井下,每天工作16个小时那是常态。美国有时会因这个拿人权来抨击中国的一些政策。中国政府则以华工和黑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来揭露美国人权的黑暗。
工业化需要大批人才,李经述1882年就在天津推动成立了北洋大学,1889年在山东就成立了山东大学堂,这两所大学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技术实力超过了后来创办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刘铭传1885年就在台湾成立了铭传大学。这些大学当年就派出了大批的留学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1895年之后,学新学的大学生日渐增多,到1900年。将近二十年后,本国技术人员的逐渐培养成材,留学生也大量归国,越来越多的科技骨干进入近代产业部门,在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活动中,中国已经拥有两万多名技术人才。
而且,李经述还通过成立了国家科学院,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在全球网络高端技术人才,包括现代潜艇之父霍兰等一大批技术专家受到中国的礼遇,到1902年,在中国工作的约有五千名各国的专家和技工,其中不少是担任过总工程师等职务的第一流技术专家。这对于改变技术落后的面貌,加快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的作用。
李经述任命严复为教育总长后,他和蔡元培等人在中国重新建立系统而科学的教育体系。1897年,科学教育部颁布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重要改革法令——《学制》,《学制》把全国分为七个大学区,确立了学区的细分原则和每个学区所需设立的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数目,还规定了大中小学的学制年限,规定小学实行五年制,中学四年制,大学采取分科制,先普及初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初等教育中部分实行义务教育,课程也仿效美国,着重灌输近代文化思想和传播初步的科技知识,开设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等科学课程,还改革中等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中国还兴办起各种类型的实业学校,如实业补习学校、实业学校和实业专门学校等,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初级和高级技术人才,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工业人才队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