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韩炙潼始终不相信岳云山率领的十五万玄甲兵,在无声无息中被燕军歼灭,因此,不管今后该怎么部署,都必须先查清楚事情原委。
毕竟,此事影响力实在太大了,消息仅仅在诸将中传开,已经引起恐慌了,若消息传入联军之中,必须引起军心混乱,今后,联军怕是不攻自破,成为一群类似惊弓之鸟的部队。
“韩将军,单单彻查,似乎太过草率了,若岳将军率领的玄甲兵,当真被刀锋战士全歼呢,我觉得,为保险起见,联军主力西进,争取转移到蜀国在江北的势力中,我们将进可攻,退可守,一旦确定消息,不管真假,我们都可作出针对性决策!”
今天,温知明似乎专门与韩炙潼作对,先前不配合对方继续北上作战建议,这会儿又否定韩炙潼建议。
燕军有多强,战场诸位将领,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温氏多年在燕国经商,燕国朝堂更有十名温氏官员,燕军情报,温氏自己较为了解。
此刻,他心中怀疑的问题,仅仅在于刀锋战士是否悄无声息南下,若对方成功南下,刀锋战士歼灭十五万玄甲兵,他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他对蜀帝为争取利益,与燕国撕破脸皮,内心变得不支持了,只觉得这是蜀帝数年来做出最糟糕的决定。
此番,他建议联军撤向蜀国在江北势力,一方面,避免粮道被南下的刀锋战士阻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联军转移到蜀国在江北的势力,可帮助蜀国阻击燕军,争取保住蜀国在江北的势力。
“嗯,我支持温将军提议,联军不能再遭受无妄之灾,白白浪费有生力量了!”吴捷邵说道,与其说联军不能遭受无妄之灾,还不如说蔡军不能遭受无妄之灾。
许久不曾言语的王政文,此刻,亦点点头,非常认同温知明提议,建议道:“韩将军,早些撤离为妙,虽说前往蜀国在江北势力,与联军在意图相违背,但是,我们必须尽可能减少伤亡,不是吗,特别岳将军率领玄甲兵,有可能全军覆灭。”
韩炙潼在思考,思考今后该怎么做,岳云山若战败,全军撤向西面,固然是件好事儿,然而,若岳云山没有战败呢,联军撤向西面,将会导致岳云山部队陷入孤立之地,一旦燕宋部队察觉,岳云山部队将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地。
那时,十五万玄甲兵,真的会葬身在江北地区。
更重要,西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那里依然有燕军部队,继续西进,自会遭遇燕军阻挡,前往蜀国势力,也是一条血途。
何况,西面燕军部署,他们没有掌握丁点情报,联军行动,将是前往一片未知区域。
沉默良久,韩炙潼做出决定,非常果断,亦再让诸位将领做出选择,朗声道:“不管消息真伪,老夫始终相信岳将军能力。因此,假如消息乃谣传,联军西撤,我们恰恰中了燕军诡计。
此刻,既然大家提议撤离,老夫觉得,对楚军有信心的部队,可继续留下来,待消息确定,证明乃燕军阴谋,大军直接挥师北上,前往广陵城。若消息证明岳将军率领玄甲兵大败,我等再快速撤离西面。
倘若大家对楚军没有信心,即刻前往蜀国在江北的势力,老夫不会有半点阻挠。
但是,老夫必须提醒一点,西面依然有防御蜀军的燕骑,此去之路,未必一帆风顺,将来联军大败,将与楚军没有丁点关系。
这条路,该怎么走,诸位将军自己拿主意,好自为之。”
听闻韩炙潼言语,诸位再次沉默下去,对方所言,似乎又有一定道理。
不过,这时候,温知明依然率先站出来,道:“韩将军,我相信楚军力量,但是,此事关乎各国部队生死存亡,在下不敢意气用事。
西进之路凶险万分,可联军将与蜀国地界内蜀军,两线作战,东西夹击燕军,情况再糟糕,也会好过粮道被阻挡,联军逐渐被燕军消弱,乃至全部歼灭!”
“对,利益面前,我们必须坚守各自国家利益,我依然选择与温将军前往蜀国!胜与败,吴国自己承担!”吴捷邵道。
他算看明白了,韩炙潼似乎在赌博,拿岳云山胜败在赌,而赌注则是数十万联军性命,作为参与者,他不敢参与这场赌注。
王政文亦站出来,不过,这次他不再支持韩炙潼,道:“楚军战斗力,无可置疑,但是,楚军不败之师,踏入北方,却已经连续两次败北了,早被燕军打破楚军不败神话。
何况,岳云山将军若遭遇刀锋战士,依照石岩城的结局来看,肯定难以抽身逃离,毕竟,刀锋战士上马为骑,下马为步兵,战斗力远远超过铁甲步兵和铁甲步兵,因此,我选择与蜀蔡联军一起撤离。”





极品帝王 767.第764章 进退维谷,身陷重围(四千字大章)
帅帐中,韩炙潼目光集中在张雨亭身上,三国联军将领,为帝国利益,确定选择主动撤离。
此刻,唯有越军将领张雨亭尚未表率。
虽说楚越有矛盾,他与张雨亭不和,在众叛亲离时,依然对张雨亭抱有非常大期待,希望对方选择支持自己。
况且,五国联军中,楚越实力最凶悍,若越军留下来,纵然没有蜀蔡吴三军,大军数量减少,却越发精锐,亦有资格与燕军一战。
再说了,东线岳云山部队生死存亡,扑朔迷离,若探子传回的消息,乃谣言呢?
可惜,张雨亭给出的答案,让韩炙潼大失所望,只听对方语气淡淡的道:“韩将军,五国联军,皆为各自国家利益,当各自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或者面临伤害时,我想韩将军亦会坚持选择国家利益,所以,越国亦西进,确保越国利益不受损害。”
连张雨亭亦不想为韩炙潼的冒险买单,纵然韩炙潼明白,数十万生命的代价,张雨亭也负担不起!
奈何临危之时,众叛亲离的局面,依然让韩炙潼受不了,只觉得有种背叛的感觉。
黯然伤神,神情冷漠,再也不言语,盯着一个个转身离开的将领,许久,语气轻飘的对陈侗羽道:“陈将军,迅速整军,派出探子,快速侦查刀锋战士动向,打探岳将军行踪。”
“将军放心,两日之内,必有岳将军与燕军消息!”陈侗羽朗声道。
此刻,四国将领全部率军离去,使得陈侗羽有种严重被羞辱的感觉,内心憋得怒火,更甚于被燕骑击败。
兵贵神速,中午时,吴越蔡蜀四军迅速迁移,向西面而去,空荡荡大营内,楚军则原地驻扎,寂寞,空旷,有几分萧条。
不管联军分也好,合也罢,出发点全为在保全有生力量的情况下,争取歼灭燕军。
所以,在联合达不到预期目标时,解散不可避免。
而各国将领做法,非消极应对,相反,在积极备战,力争获取更大收益。
大军分裂,为确定刀锋战士踪迹,各军纷纷派出大量探子,详细侦查燕军动向,希望在短时间内,掌握刀锋战士动向。
若说起初联军将领,尚不清楚刀锋战士实力,当岳云山军团被全部歼灭,及温知明有意无意宣扬,使得诸将,大概清楚刀锋战士实力。
特别温知明那句,联军遭遇的军团,均非燕军最精锐部队时,他们对燕军的恐慌,更甚于几份。
沿途行军时,联军将领不断加强防御,派出更多探子,提防四面可能随时随地出现的燕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万幸一切顺风,西进之路中,暂时没有发现燕军踪迹,使得心绪紧张,提心吊胆的诸位将领,稍稍松懈下来。
两日过去,驻扎在越城北面的楚军,及西进的四国联军,先后收到有关刀锋战士的消息。
消息远比想象中糟糕,燕军率领刀锋战士,不但击败了岳云山麾下楚军,更在南下途中,击败联军运粮的部队,彻底切断联军粮道。
燕帝亲率刀锋战士,气势汹汹从南面而来,好似长江之水,冲击北岸之上,向内陆蔓延。
越城,韩炙潼率先获得消息,浏览消息后,身体微微晃动,面色一刹那,变得苍白,捂着胸口重重喘息,内心几近崩溃。
他相信岳云山能力,相信玄甲兵战斗力,唯独不相信刀锋战士会击败楚军。
可惜,事实与他期待中,截然相反,玄甲兵败北,岳云山被生擒,刀锋战士大获全胜。
更重要,刀锋战士南下,先抢夺了联军粮草,又断绝联军粮道,使得联军处境,忽然变得非常糟糕,处在一个非常可怕地位。
对他麾下的玄甲兵而言,更有遭遇燕军南北夹击,大军孤立无援的状态。
一句话,岳云山军团失败,使得战场局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作为出色将领,曾经塑造出不败神话的将领,韩炙潼至今没有想明白,林枫怎样获悉岳云山消息,又怎么会在联军探子密切监视下,率领部队南下呢?
倘若刀锋战士从燕国南下,联军散布在燕国南部探子,岂会探查不出来。
莫不成,刀锋战士飞过燕南地区吗?
自己对岳云山,对玄甲兵的过于自信,导致麾下十余万玄甲兵,忽然间,处于非常危险的地位。
此刻,北上有强军,南下被堵死,粮道不通,韩炙潼不敢有半点耽搁,与陈侗羽短暂商量,带着麾下十余万楚军,直奔西线,追击四国联军。
之前,他在赌,堵岳云山不会失败,可惜赌错了,导致在联军主力撤离后,楚军彻底变成一支孤军。
更可怕,燕帝亲率十万刀锋战士,轻而易举击败十五万玄甲兵,其实力之可怕,不敢想象。
亦表明,对方手下部队,有力量,击败他麾下军团,因此,若不迅速逃离,楚军损伤将会越发严重。
一旦三十五万玄甲兵葬身燕国,即使熊魁率领部队,从东线登陆,成功击败燕军,对楚国来说,亦是非常可怕的解决。
此刻,玄甲兵要保全力量,他必须率领军团马不停蹄追上四国联军,不然,若与燕骑遭遇,事情会变得非常可怕,也许会造成他军事生涯的终结。
前往西线的联军,在得到岳云山军团大败的确切消息后,四国将领短暂谋面,准备迅速前往蜀国在江北势力,之后,率军南下,渡江回国。
五国伐燕,联军屡战屡败,此番,十五万玄甲兵,又彻底被全部歼灭,他们见识到燕军真正战斗力。
坚持在北方作战,对联军而言,没有任何好处,相反,还会不断损兵折将。
他们彻底明白,连玄甲兵亦不是燕骑对手,联军在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之前,绝对不能轻易与燕军对战,不然,陆地之战,将会成为联军坟墓。
相反,联军转战南方,可利用长江天险,倘若燕军南下,滔滔长江,将会是燕骑坟墓。
而且,南方江河湖海众多,每一处,都有可能让燕军损兵折将。
加之,北伐之战,联军损失数十万部队,需要两三年时间恢复,才有机会继续与燕军作战。
张雨亭,王政文,吴捷邵快速渡江南下,准备训练新军,专门对抗燕骑,温知明却想将联军留下,共同抵抗燕军,争取保住江北势力。
温知明心似明镜,蜀与燕主动分裂,却与联军伐燕,无疑是捅了马蜂窝。
此番联军大败,燕军被吸引至西线,江北势力肯定会成为新的战场,若没有联军在协助,蜀军怕很难对抗燕骑。
更重要,燕军若有机会渡江,蜀国孤悬西面,不可避免成为燕军率先攻击的目标。
思前想后,温知明没有任何解决方法,相反,有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南面,杀气腾腾而来的林枫,率领部队迅速北上,在他预料中,五国联军得知岳云山军团大败,该积极备战,与燕军进行一场决战。
那时,燕军全力以赴,争取一战击败联军,一劳永逸,转而肃清四面残余势力。
可惜,他收到消息,联军却望风而逃,向西线撤离,这使他异常恼火,觉得联军太过无能,让燕军失去全歼联军的大好机会。
局面与他预估中稍稍背离,按照他的预定,战争结束,燕军该多数集聚燕宋边境,好穿过宋国,抵达燕东,袭击熊魁,平息燕东军事叛乱。
而今局面与之截然相反,大量燕骑将向聚集西线,陈兵燕蜀边境。
万幸,事情没有想象中糟糕,虽说局势与预料中不符合,但若稍稍调兵遣将,依然会向着有利于燕军的方向发展,更重要,他无需调遣兵力,可一举横扫蜀国在江北势力,给对方重重教训。
长期来,林枫都把蜀国当做燕国进入南方的跳板,即使燕军在没有战船的情况下,借助蜀国水师,依然可轻松进入南方。
节骨眼上,蜀国却出尔反尔,与南方诸侯联合伐燕,给燕国带来不小危害,眼见局面越来越好转,灭蜀,将要逐渐提上日程了。
不过,燕军目前任务,还是要先歼灭联军,特别是歼灭楚军,像林疏影所言,擒贼先擒王,狠狠教训楚国,严重消弱楚国力量,对方肯定会蛰伏。
这个时期,便是燕军开疆辟土的大好时机。
他行事向来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确定想法,就派出探子,给赵鸿儒等人去信,力争大军迅速西进,联合追击联军。
另外,抽调东线阻挡陈军的侯铭封部队,快速进军宋国,直接向燕东方向转移。
此后,连续两日,燕国南部地区,不断上演千里追击局面,虽说相差数百里之遥,刀锋战士短时间内没有追击楚军,但是,刀锋战士战马行进速度,依然给楚军造成非常大的恐慌。
行军途中,但凡有任何异动,楚军都会迅速备战,准备迎敌,似有几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第三日时,刀锋战士探子,已经追击到玄甲兵踪迹,而玄甲兵亦似乎察觉刀锋战士到来。
毕竟,这两日内,对燕楚两军而言,不仅仅是拼速度,更在拼情报,拼双方将领对战场情形的预估。
但是,刀锋战士速度优势,很大程度上左右决定局面。
双方距离保持在三十里左右时,刀锋战士已经变得非常从容,淡定,好似牧羊的猎人,渐渐开始对玄甲兵进行围堵了。
楚军得知四面出现刀锋战士,许多人依旧蒙在鼓里,不清楚这支骑兵从何而来。
数日前突然撤军,楚军上下至今不清楚缘由,底层士卒仅仅从上层将领口中得知,大军需要战略转移。
至今,依然不清楚联军分裂,岳云山率领部队全军覆灭的消息。
韩炙潼却开始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半点马虎。
若说,之前他不相信燕军战斗力,越城之战,楚军损失六万部队,开始让韩炙潼重新重视起燕军,而岳云山军团覆灭,则给他深深上了一课。
时代变了,燕军非早年的燕军,楚军亦不是当年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不败之师了。
加之,南北方兵种不同,玄甲兵在南方无论多么凶悍,与燕骑遭遇,仍旧处于微弱之态。
这会儿,数日前消灭岳云山军团的刀锋战士,逐渐开始合围楚军,他亦没有信心,率领十万出头的部队,战场刚刚新胜,气势如虹的燕军。
然而,让韩炙潼出乎意料是,他命令全军打起精神,防备燕骑随时偷袭,可惜,不知何故,从中午两军遭遇,延续到下午,再渡过艰难一夜,燕骑始终没有发动进攻。
起先,斗志昂扬的楚军,经过昼夜高强度戒备,思绪紧张的极致,之前,浓厚的斗志,渐渐消失全无,取而代之,惊慌,担心,疲惫,逐渐笼罩在大家心头。
这时候,韩炙潼大概猜出燕骑意图了,陈侗羽面色疲倦,怒气冲冲接近韩炙潼,轻声道:“将军,燕军太混蛋了,故意消耗我军精气神!不能在这样下去了,不然,局势对楚军将会越发不利。”
韩炙潼何尝不清楚这个道理,他敢确定,燕骑围堵楚军后,没有直接发动攻击,不是战机不佳,不是斗不过楚军,相反,对方肯定在恢复体力。
消灭岳云山军团,言语之中可轻描淡写带过,实战中,却定然会费大气力,加之,燕骑长途奔袭数百里,肯定会有严重的体力消耗。
依照林枫精明,肯定清楚燕骑处境,所以,两军接触,没有直接发动进攻。
此刻,燕骑经过一昼夜悠闲前行,体力得到极大恢复,而楚军因担心遭遇燕骑袭击,时刻警惕,长途转移,一昼夜时间,足够消耗他们所有体力了。
此消彼长,楚军一下子陷入进退维谷的状态,逃,百分百逃不掉,打,可能打不过。
韩炙潼神情完全凝结起来,好似寒冬腊月的松柏树皮上冻结的寒冰,对着身边发牢骚的陈侗羽道:“暗中部署,寻找合适地点,主动伏击燕军!”




极品帝王 768.第765章 全军出击,不留俘虏
燕西南,常年雨水丰沛,气候适宜,良田居多,一马平川土地,是南方重要产粮区域。
可惜,近些年来,战火不断,多次易手,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大片良田被荒废。
半年多前,这里不少区域再次易手,被燕蜀瓜分,来不及春耕,五国伐燕战事开始,西蜀之地,不少军队前往燕地,攻城略地。
希望在五国伐燕中,分得一杯美羹!
而今,这片区域,变得非常荒凉,极少有城郭村落出现,偶尔遭遇,亦是残垣断壁,破烂不堪!
两日急行军,韩炙潼麾下的楚军,与林枫帐下的燕骑,双双抵达,一场大战,时刻会拉开序幕。
此刻,楚军按照韩炙潼吩咐,快速布防,警惕燕骑侵犯。
可惜,预料中的战事,依然没有爆发,燕骑仅仅在楚军埋锅造饭,或者楚军打算休息时,数万燕骑,会迅速冲锋,逼迫对方继续前行。
燕军故技重施,韩炙潼与陈侗羽两位楚国重要将领,对林枫举动简直恨之入骨,若可以,只怕早率军与燕骑搏杀了。
他们均非常清楚,软刀子杀人不见血,这般继续消耗下去,燕军与楚军就好像猫与老鼠,楚军迟早被燕军消耗死。
又是一段大跨度追击,转身数十里之多!
自清晨推移到中午,天空火辣辣阳光暴晒,距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漂浮妖娆空气,时隐时现,足以证明天气的燥热。
被迫连续急行军,长期来,楚军水米未进,消耗的体力,无法得到有效补充。
一个个步履维艰,每前行一步,好似千斤铁水灌在双腿之中,艰难异常。
额头滚滚汗水,宛若雨天滴在额头的雨水,不断自楚军额头滚落。
铠甲下红衫,全部被背部汗水打湿,红衫上印出大片汗渍图案。
陈侗羽手臂抹去额头汗水,不断衰甩落,干涩嘴角泛白,布满细密裂痕,带着许多血丝。
拼着浑身气力,陈侗羽来到韩炙潼身边,舔了舔干涩嘴角,嗓子眼好似要冒烟似得,道:“将军,这么下去,实在太憋屈了,末将算看明白了,燕帝这混蛋,准备活活折磨死我大楚军队。”
水壶中最后一滴水滴落口中,包括陈侗羽在内许多楚军,就滴水未进,在烈阳暴晒下,许多人,承受不了毒辣热光,甚至不顾想燕骑存在,直接丢掉身上铠甲。
韩炙潼没有亲身领教过刀锋战士实力,但楚军处境,他却非常清楚,若不快速改变局面,不要说刀锋战士了,任何一支骑兵,都可迅速冲散体力不支的想玄甲兵。
他根本没有想到,林枫战术会这么卑鄙,在围堵楚军后,明明可迅速冲击,爆发激战。
却偏偏围而不攻,不断消耗楚军体力,意志,加之,他判断失误,使得楚军处境逐渐变得非常糟糕,几乎不可扭转了。
“再坚持些许,依照地图标注,傍晚,可抵达蜀国在江北领土!”韩炙潼喉咙干涩,语音变得粗狂低沉许多。
万般无奈之际,他提出的建议,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他清楚距离西蜀的距离,燕军怎能不清楚,他们连续死咬楚军两日,绝不会是护送楚军前往西蜀。
因此,越接近西蜀,战事越有可能一触即发。
沉默许久,望着前面十余里处废弃的城郭,再次言语道:“命令全军再坚持片刻,待大军转战前面城郭中,我们可拒城而守,局面肯定会稍稍发生改变。”
陈侗羽抬头望了眼远方,心中不清楚,楚军有没有机会抵达。
一路之上,但凡楚军准备停下来休息,或者,准备埋锅造饭,亦或者,路遇水源,准备补充水分时,总会有五万燕骑追击。
这群混蛋,采取卑鄙的车轮战术,却故意声势浩大,乱翻追击,使得楚军根本没有休息,停歇机会。
此番,偶遇废弃城郭,楚军准备转移过去,燕军是否给楚军机会,很难预料。
果然,陈侗羽的担心变成现实。
楚军加快行军速度时,后面毒辣烈日当空,沉默许久的刀锋战士中,终于发生骚动。
林枫对战场局势把握,简直是炉火纯青,罕有对手!
燕军在西线的队伍并不多,又抽调侯铭封率军入境宋国,因此,西线仅有张羽,鞠文泰率领的部队,至于赵鸿儒,冯异等人率领部队,是否顺利抵达西线,当前没有收到丁点情报。
所以,绝对不能迅速歼灭韩炙潼麾下的楚军,不然消息传回西蜀,势必会加重联军攻击,张羽,鞠文泰两人肩上压力肯定会暴增。
不久前,他收到消息,昨夜联军留下五万多人伤亡,强行闯过张羽,鞠文泰两人率军形成的防线,踏入西蜀。
清晨,冯异,拓跋羽率军军团,抵达西线,与张羽,鞠文泰军团汇合。
楚军已经变成孤军,纵然要做困兽之斗,也该时候收拾他们了。
韩炙潼察觉的燕骑发生变化那一刻,苍白面色吓得宛若土色,急忙命令全军备战。
1...306307308309310...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