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帝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兵魂(书坊)
陈侗羽亲自率军,当做前锋,准备时刻阻击来犯之敌。
楚军处境糟糕,却依然会坚持拼死到底,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然而,燕军却没有全军出击,仅有万名骑兵冲击上来,抵达前方,阻挡玄甲兵退路。
为首曹阿蛮跃马前行数步,挥动手中铁锤,爆喝道:“楚军上下听着,燕军乃仁义之师,不愿造成太多杀戮,楚军若识趣,就缴械投降,免得激起刀锋战士杀戮,十余万楚军被活活绞杀。”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万名刀锋战士在曹阿蛮言语落音后,忽然齐声喝道。
燕军声音低沉,声音却非常响亮,十余里之遥内的楚军,皆可清楚听到。
烈日下,双方直接对峙,楚军内心有斗志,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烈日下,他们饥饿,困乏,眼花缭乱,摇摇欲坠,精神状态根本不适合作战。
然而,若投降燕军,楚军又放不下自身的骄傲,他们在南方是不败之师,长胜之师,踏入北方,屡战屡败不说,这次燕楚联军尚未短兵相交,便直接缴械投降,简直是楚军的耻辱。
但在生与死面前,特别在有明确选择的情况下,楚军之中,许多人不想白白惨死。
这时候,大家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在联韩炙潼与陈侗羽身上,希望两人拿定主意!
半天路程,却生生变成楚军死路,韩炙潼仰天长叹,老天不公,可惜却无可奈何。
韩炙潼没有犹豫,直言喝道:“备战,大军向全力向西突围!”
不战而降,韩炙潼做不到,倘若他率军投降,不仅会给他带来耻辱,更会给楚军带来耻辱。
十万出头的楚军全部投降,将会让楚军变成诸侯国中的笑话。
韩炙潼的将令与楚军士卒内心想法不谋而合,一声将领,十余万楚军,快速行动起来,盾阵,箭阵,形成一道道防御。
而且,防御形成之后,楚军没有选择以守为攻,相反,迅速主动进攻,希望在困境中,教训刀锋战士。
此刻,韩炙潼苍老的手臂,举着战刀朗声喝道:“拼死一搏,宁死不降!”
“拼死一搏,宁死不降!”
“拼死一搏,宁死不降!”
楚军疲惫不堪,生死存亡之际,依然气势如虹!
一步一喝,抓着盾牌,长枪,短剑,声势浩大的前行,做着困兽之斗。
空中箭雨,簌簌直扑燕骑,三排盾阵上面,夹着长枪,一个个面色坚毅,死不投降。
大军前方,目睹楚军表现的曹阿蛮,示意身边侍卫,向四面刀锋战士通报楚军举动,一时间,空中响起悠扬号角声。
声音未落,刀锋战士躁动起来,不久,十万部队,向着数量几乎等同的楚军,发起攻击。
两日前,追击到楚军时,曹阿蛮就做好率军战斗准备,可惜,全军上下大战的念头,被林枫暂时压制下来。
这会儿,燕军劝降不成,楚军率先发出反击,正好让他满意,可率领大燕精锐部队,酣畅淋漓一战了。
此刻,楚军就像鲜血流光,凭借最后一口气,支撑着身体巨人,看似高大威猛,可若遭遇重击,会迅速轰然倒塌。
林枫清楚楚军处境,因此,冲击中,没有任何部署,全军上下只需在冲级中乱杀,这群曾经气势恢宏,而今不堪一击的部队。
“全军出击,不留俘虏!”冲锋中,林枫大喝一声。
楚军主动投降,燕军兵不血刃,取得战争胜利,此乃林枫最为期盼的。
可惜,楚军将领韩炙潼太不识时务,准备死战到底,当年,他亲自率领部队,可重创赵国虎贲军,而今,南方的玄甲兵,他亦没有放在眼里。
楚国不是南方霸主吗,他亲自两次歼灭二十万楚军,使得五国伐燕的三十五万玄甲兵,全部葬身燕地,看看熊武接下来,还敢不敢与燕国叫板。
“全军出击,不留俘虏!”
“全军出击,不留俘虏!”
林枫榜样作用下,十万刀锋战士,一边冲击,亦一边齐声呐喊!
极品帝王 769.第766章 两难抉择,一锤定音
十万铁骑,四面八方冲击过来,铺天盖地,江山失色,滚滚铁骑,使得地面震动,宛若平原之上,地龙翻身,翻天覆地。
这些战场百战老兵,一经出发,浑身杀气腾腾,像猎食野兽,露出凶残爪牙!
韩炙潼眺望着远处快速奔袭来的骑兵,他情不自禁倒吸口冷气,燕军凶悍,此战,怕危险万分。
他亲眼目睹,密集箭雨下,浑身铁甲包裹的燕骑,依然不畏生死,利箭似得从四面八方涌过来。
矫健身体,忍不住一震。好似倒春寒一样,烈日下,冷汗津津!
林枫命令刀锋战士,杀无赦,不留活口。
铁骑滚滚袭来,卷起地面烟尘,不断集聚,像平湖之上,出现巨大涡流,源源不断燕骑顺着水流灌入。
旋转的燕骑,好似利刃,迅速消除楚军外围零散步兵,并快速交织,收缩,似乎要把楚军全部勒索。
在楚军目睹下,燕骑迎着箭雨,包括燕帝在内,亦亦是一马当先,拼死冲锋。
在他们印象中,强劲箭雨,时常可射杀骑兵,可惜,今日对付刀锋战士,几乎毫无效果。
楚军,包括韩炙潼,陈侗羽在内,根本不清楚,燕骑之威力。数日前,岳云山亦不了解燕骑,若他清楚,亦不会轻易被歼灭。
刀锋战士丝毫不惧怕箭雨,依然强势冲锋,许多骑兵抵达盾阵前时,利用手中斩马刀,左劈右砍,来回阻挡。
虽说一路冲杀,燕骑亦有伤亡,可楚军盾阵,好似巨石滚动,纷纷整体后退。
哈!楚军惊愕时,曹阿蛮英勇杀出,一柄铁锤,狠狠在盾牌上,巨大力量,使得连续三名盾兵,当场暴亡。
失去兵刃后,曹阿蛮抓起刺来的长枪,猛地用力,快速把盾牌背后的长枪兵,甩出盾阵之外,落地时,不知被那名刀锋战士斩杀。
在他旁边,罗达手持双刃,两柄利刃,相较于刀锋战士手中七尺斩马刀,他手里的利刃,更长,刀锋更利,一刀挥出,能迅速把对方分成两半。
更重要,这两名燕将,纷纷跳跃下战马,在乱军中,像两个楔子,不断深入,打破了楚军盾阵防御。
不久,燕骑前锋全面与盾阵后楚军接触,积攒两日的斗志,一时间全部爆发出来,何况,曹阿蛮,罗达,勇不可挡的战斗力,越发激起燕骑斗志。
当初,岳云山带队,气势如虹时,都不能阻挡燕骑冲锋,体力严重损耗的楚军,而今岂有机会阻挡。
当刀锋战士左右突进,盾阵后楚军,随着盾阵破裂,纷纷退后,遭遇横冲直撞的燕骑,只会变成燕骑刀下亡魂。
加之,临战之前,林枫鼓舞三军,全部歼灭,不留活口,因此,但凡楚军遭遇燕骑,就好像遭遇恶魔似得,很快被吸干血液。
即便刀锋战士的对手为玄甲兵,曾经创造南方不败神话,这场战争依然没有任何悬念。
黄昏时,战场搏杀已经彻底结束了,血洗草地,尸体层叠,盾牌,长枪,短剑,横七竖八刺满地面。
通过尸体分布状况,足以看出这是场围猎式的绞杀,最后在极小范围内,全歼玄甲兵。
十余万楚军,仅仅韩炙潼,陈侗羽因林枫要求留下活口,才侥幸从斩马刀下逃过一劫。
此战尘埃落定,林枫内心轻松许多,三十五万楚军被歼灭,不管说使得楚国力量严重被消弱,却也狠狠重创了楚军。
若熊武是个明白人,就该及时撤兵,不然,北方战场将会成为联军,包括楚军在内的坟墓。
快速清理战场,林枫没有久留,率军急速前往西蜀,准备横扫西蜀蜀军,将蜀军彻底赶往江南。
半月后,楚国,郢城,皇宫中。
宫殿中,气氛肃杀,充满剑拔弩张味道,半月时间,两个噩耗先后传回楚国。
使得南方霸主楚国,上至朝堂,下至民间,全部沉浸在哀痛中。
一月时间,楚国损失三十五万玄甲兵,军中头号人物韩炙潼,三号人物岳云山,双方被俘虏。
这在楚国百年对外战争史上,乃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而今,在北方,楚军却遭遇雪崩式的败北。
且事情先后发生在一月之内,若非韩炙潼,岳云山均为楚国悍将,极少有人取代,他甚至怀疑两人故意惧战,怠慢!
万幸损失三十五万玄甲兵,虽给楚国造成严重损失,却非灭顶之灾,不过,依然是不可愈合的伤痛。
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韩炙潼,熊魁,岳云山乃楚军中领军人物,两人被俘,举国震惊,使得楚军气势暴跌。
另外,韩炙潼麾下有许多具有潜力的将领,北伐之处,楚国上下均认为会得胜而归,是故,派出许多年轻有潜力的小将,前往燕国历练,不想却葬身燕国。
金銮殿内,熊武大怒,朝臣垂头,不敢言语!
熊武年纪约二十七、八岁左右,蓄著一头长发,黄衬衫领口微微敞开,衬衫袖口卷到手臂中间,露出小麦色的皮肤,眼睛深邃有神,鼻梁高挺,嘴唇性感,搭配在一起之后,显得魁梧,彪悍。
此刻,熊武俊朗面孔中,却充满了怒气,冷若寒霜,不可靠近。
五国伐燕大计,乃熊武亲自提出,可惜,三个月后,三十五万玄甲兵葬身,更有数十万联军,葬身燕骑之手。
这么大损失,远远超出熊武预料之外,甚至,可以说,临战之前,他不曾考虑过联军会败,楚军更败的一塌糊涂。
熊武愤怒面孔下,有几分想与林枫会面的意思,两人年纪相仿,又均迎娶段氏女子,且双方为南北方两大霸主的君王。
若不出意外,今后,南北方争霸,将会在两人之间拉开序幕。
他很好奇,非常想亲自与林枫谋面,了解这个棘手的对手,究竟有什么能耐,短短数年,不仅将昔日处在灭国边缘的大燕,迅速挽回,且数年内,率领大燕铁骑,踏着北方大国尸体,成为北方霸主,俨然要威胁到南方诸侯国。
不过,纵然要与林枫会面,也必须是在楚军占据优势之下,他想看看,林枫会怎么应对。
所以,当前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是否继续派兵北上,是否复仇,该怎么赎回韩炙潼,岳云山等将领。
另外,楚军在南方两次败北,隐约中,使得燕楚争锋中,楚国落了下乘,他必须想方设法扳回一局,再不济,也要有针对燕骑的克制方法,不然,楚军将不能深入北方了。
依照熊武强势性格,不会轻易服输,更不会轻易认输,纵然当前楚军处于不利局面,也要强行扭转过来,实在不行,他将亲自御驾亲征,与林枫过招。
熊武坐在龙椅上,舔了舔嘴角,虎目扫了眼大殿中央群臣,向诸位大臣问道:“关于北方战场失利,大家有什么看法?”
皇上面色缓和,百官长长松口气!
楚军中,三位统帅全部征战燕国,两位将领麾下部队全部折损,连自己也被生擒,而熊魁至今没有传回消息,生死未卜。
这种军事上败北,在群臣看来,不仅仅在军事领域,经济,政治,各方面都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
特别在经济领域,五国伐燕时,大批北方商人。为躲避战乱,转战南方。而今包括楚军在内的联军新败,即使燕国依然处于战火中,依旧会有大量敢于冒险的商人,前往燕国置办商铺经商。
毕竟,当前诸侯国的战争,已经不单纯是扩张领土了,更重要,关乎江山一统,谁军力强,谁更容易引起商人投资,更容易振兴经济。
此刻,熊武询问楚国接下来走向,一时间,在朝中形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
文官领袖段春翰,也段氏重要成员,他挺身而出,反对继续派兵征战北方,依据是三十多万玄甲兵折损燕国,使得楚军势力大减。
当前失去韩炙潼,岳云山等将领后,在没有合适将领的情况下,继续北伐,只会加重消弱楚军实力,增加百姓负担,引起楚国大乱。
另外,五国伐燕,五国皆败,吴越蔡三国部队,已经有不少逐渐南归,仅有蜀军,为保住江北势力,依然在与燕军死战。
不过,照着燕军战斗力,蜀军迟早必败。
楚国冒然出兵,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实在太危险了。
然而,武将领军人物,韩炙潼的弟弟,韩炙骁却坚持出战,他认为,虽说五国伐燕大败,但燕国依然两线作战,南面入侵西蜀,燕东抵抗楚军。
两线作战距离遥远,燕军调兵遣将难度极大,此刻,楚军若派出精锐部队继续北上,燕军三线作战,韩炙骁认为燕军很难调配军队。
大概了解朝中文臣武将想法,熊武依旧左右为难,文武两方言语似乎全部有利,一攻一守,皆有利于楚国。
这时候,探子传回消息,熊武浏览过文书,嘴角露出欣慰笑容,斩钉截铁的道:“不必细谈了,听朕旨意,韩炙骁率领三十万部队,继续北上!”
极品帝王 770.第767章 群臣反驳,朝堂纷争
此刻,熊武有种喜极而泣的冲动,手中书信内容,实在太震撼了,让他为之疯狂!
之前,熊武对熊魁传回的书信,不报任何希望,只要对方不大败,他会迅速传信,命令熊魁率军撤出燕东地区,免得他麾下玄甲兵遭遇燕骑重创。
一旦大楚在连续数月内,丧失五十万玄甲兵,大楚将失去争锋力量。
纵然国库依然丰盈,可吴越蜀蔡,燕宋陈,会给楚国休养生息,恢复军力的机会吗?
然而,当他缓缓展开手中书信,详细浏览过书信内容,内心一下子沸腾起来,好似浑身充满战斗力似得。
情不自禁,独断朝纲,定下楚军继续北上计划,这绝不是突然心潮澎湃,任性做出决断。
这一切,皆因手中书信内容,信中熊魁汇报的很清楚,战船抵达大燕东海,在燕东地区登陆,半月时间内,仅仅遭遇燕军小规模阻击,楚军竟兵不血刃,连续夺下燕东两处城池。
看到小规模阻击,兵不血刃时,熊武以为派出熊魁这支骑兵,超出燕军预料之外,加之,五国伐燕,大燕主力皆在南方,燕东之地空虚。
这时,熊武对他当初决定,还有点沾沾自喜。
继续浏览,却发现他的小心思被燕帝看破,为防备楚军从东海进攻,燕帝甚至派出自己弟弟林枭,与大燕元帅柳玄远,率领二十万军队阻击楚军。
熊魁遭遇小规模阻击,兵不血刃,全因熊魁率领玄甲兵在燕东登陆,察觉晋阳城东部地区燕军,竟有叛乱迹象。
不然,依照燕骑实力,熊魁亦难以登陆西进。
当浏览到这里时,熊武心中开始澎湃起来,瞬时做出了抉择。
晋阳城以东地区,对而今的燕国,并不是一块多大的领土,但燕国大元帅,与南方世家联合,敢谋取这片区域,不管怎样,都会给大燕带来非常严重的灾难。
这一点,越发促使熊武下定决心,继续北伐了。
燕国内乱,乃大楚入侵燕国千载难逢好机会。
继续浏览,他看到熊魁在燕东征讨时,积极与燕东叛将取得联系,希望联合对方力量,两军联合,以燕东为基地,储备力量,入侵燕西之地。
虽然结果被燕东叛将厉声拒绝,率军猛攻楚军,熊魁依然觉得楚军在燕东,大有可为。
熊武连续浏览熊魁传回的书信,内心激动,兴奋,铁了心思派兵北上,才有先前激动一幕。
以前,他以为大燕在林枫治理下,铁板一块,毫无破绽,还对林枫治国之能啧啧称奇。
而近看来,大燕上下,非铁板一块,林枫用人能力,值得怀疑,身边亲信将领,竟会产生异心。
他没有及时发现不说,还放虎归山,让对方脱离朝堂限制。
这一手,势必使得燕国停止崛起的步伐,很长时间内,陷入内乱之争,国力自动消耗。
更重要,在他看来燕东叛乱,会成为楚军入侵燕国的缺口,成为大燕分裂,灭亡的开始。
楚军虽败,但此时非常有必要落井下石,加快大燕分裂,趁机消除北方这个庞然大物,渐少楚国一统天下的绊脚石。
然而,朝堂不清楚情况的文武百官,不解熊武为何忽然做出决定,大家满脸疑惑与不解,文臣互相交头接耳,武将则面露兴奋神色。
在诸多文臣看来,不管皇上因为何种方法,忽然下定决心继续北伐,都是一次非常糟糕的决定。
多年来,楚军暗中聚集力量,国家财富足以支撑大楚夺取天下了。
军力优势,亦在南方较为突出,纵然之前败于大燕,损失良多,若改变策略,大楚军力会迅速恢复,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武将之中,不少人面带喜悦,支持熊武北伐,可这些人中,却也有别的想法。
楚国定下的长期策略乃远交近攻,横扫南方诸位,奠定争霸地位,再挥师北上,与北方诸侯争锋。
岂料,大燕崛起速度实在太快,超出楚国君臣预料之外,当大燕强吞郑国,势力延伸长江北岸时,南方诸侯全部惊慌了,楚国受到南方诸侯气氛感染,亦把燕国当作当前最大敌人。
当五国伐燕提出后,意味着楚国改变了长期来远交近攻策略。
此番楚国名将在北方大败,楚军中许多将领,希望熊武继续坚持远交近攻策略。
一方面迅速兼并南方诸侯国,趁机扩充楚国领土,增强实力,一方面也权当练兵,使得玄甲兵变得更强大。
此刻,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望着朝中百官喧闹场景,熊武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忽略什么,迅速把手中书信交给朝堂百官浏览,希望武将更支持自己北伐,文臣亦改变自身看法。
书信在文武百官中传开,每个浏览完书信内容的官员,神情中都流出惊喜,惊愕,惊骇之态。
在许多武将看来,这份书信来的太突然,太及时了,若信中内容不假,楚帝派出三十万大军北上,依照燕东燕国叛将做文章,南方玄甲兵燕宫,东部穷追猛打燕骑,或许会夺下燕东地区。
然而,也有许多人担心,在韩炙潼,岳云山等将领被生擒后,楚国无将可调,纵然有少数将领,也难与燕将匹敌。
何况,在北方连续折损三十五万玄甲兵,沉重打击了楚军士气,京城许多地方百姓,暗中传播谣言,拒接从军,拒接纳税,拒接朝廷北伐。
继续北伐,不如坚守远交近攻策略。
很快丞相段春翰率先站出来,语重心长道:“皇上,书信中内容,政治方面有利于楚国,但军事方面,对楚军没有多少优势,且不说楚军士气整体低落,若再败,怎么办?”
段春翰言语,绝非危言耸听,楚军连续两次大败,且率军之人,皆为楚国名将,所以,第三次大败,不是没有可能。
若楚军连续大败,对楚国将是灭顶之灾,那时,且不说燕国,单单南方吴越蔡蜀四国,都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楚国,兴许会陷入四面环敌境遇,将有灭国之祸。
“没错,段大人所言不假,皇上,楚军再经不起折腾了,陛下志向乃一统江山,就不能重视一城一地得失!”太尉语气诚恳的道。
然而,韩炙骁却不这么看,良机千载难逢,若楚国错过当前机会,短时间内,将不会出现在入侵燕国的机会。
更重要,他长期处于兄长韩炙潼羽翼之下,纵然心怀天下,素有雄心,希望在战场上,一展实力,可惜,因兄长存在,他被强行剥夺领兵机会,仅仅在军中担任有名无实的副将。
此番,韩炙潼,岳云山被生擒,熊魁领兵在外,朝中无将可调,他看到机会。
迅速走出班列,站在大殿中央,对着段春翰道:“段大人,你拒绝继续北伐,乃文臣误国,大燕内乱,正是楚军大显身手,攻城略地的好机会,若错失良机,你负责得起吗?”
段春翰翘起眼皮,扫了眼韩炙骁,神情轻蔑,毫不留情反驳道“呵呵,文臣误国,韩将军,你好大胆子,不怕得罪楚国全部文官吗,你有几斤几两,你不清楚吗,若非受到韩家余荫,若非韩炙潼将军乃楚国战神,你也不过街头遛鸟逗狗的纨绔,登堂入朝,你有资格吗,此刻,你大放厥词,有资格吗?”
这时,还有文官站出来,指着韩炙骁,对熊武道:“皇上,大元帅曾经有言,韩将军在军事领域一无是处,烂泥扶不上墙,微臣不建议皇上继续北伐,若皇上执意北伐,也该在军中选出可独当一面的将领,让不是把三十万大军安危,交给一个不懂兵法,凭借家族余荫升迁的莽夫手中。”
“混蛋,你们两个混蛋,敢诬蔑绑将军!”听到段春翰揭开自己老底,把他贬的一无是处,韩炙骁面色滚烫,怒火中烧,冲着两人大声嚷嚷。
熊武野心勃勃,欲与群臣商量,岂料朝中重要官员,竟要在朝堂中大打出手,熊武心中怒火,一下被激起,手掌重重拍在龙案,喝道:“够了,这里是金銮殿,不是菜市场,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顿时百官变得安静,这时,段春翰继续道:“皇上,微臣不建议出兵,与其北伐燕国,消耗力量,不如近攻蔡国,趁机扩大势力,唯有楚国逐步强大,才可实现皇上雄心。
若楚国力量下降,纵使楚国分裂燕国,但皇上不要忘了,北方还有宋国,其实力不亚于燕国,那时,我楚国该怎么面对男方在诸侯,怎么面对宋军南下呢?”
熊武耐心听着段春翰的建议,问道:“若不继续伐燕,熊魁率领的部队怎么办,难道孤悬数千里之外,段春翰,别忘了,熊魁帐下可是十五万玄甲兵呢,朕不想损失这支精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