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总之,两个人有些臭味相投,惺惺相识,初次认识于王群骥的家中,双方一见如故,遂成至交。
就连两个人的长相,也同是又瘦又高的竹竿型,还都是性格比较外向的人,梁山喊常宁为资本家,常宁喊梁山为草寇。
“玩现代政治,没钞票可玩不转啊。”梁山大发感慨。
常宁微微一笑,“你要想非法敛罪,我帮不了你,你要想合法赚钱,我倒是可以帮你。”
“真的吗?”梁山果然来了兴趣。
常宁点着头道:“我问你,你认为我们宁州经济开发区三期扩建项目,上面能不能批准?”
靠在沙发上的梁山,伸出五指道:“这事我听说过,中央正在讨论中,外界还不知道呢,要我看么,是五个手指抓田螺,十拿九稳。”
“嗯,那我帮你赚第一桶金吧。”
“怎么操作?我可是身无分文啊。”梁山笑道。
“你先让可靠的人在海外注册一家公司,我再借给你一个亿,然后你的这家公司作为外资企业进驻宁州,用我借的这一个亿,在宁州经济开发区三期扩建范围内购买一块地,等到三期扩建项目一批下来,土地价格应该会往上疯涨,按现在的价格,这一千万至少能买一千五百亩吧,等涨到一定的价位你再出手,卖给那些急于进驻开发区的企业,不就可以赚到第一桶金了吗。”
梁山笑着说道:“合法合理不太合情,但值得一试,可你就违规违纪了。”
“呵呵,我只能帮你一次。”常宁也笑着。
想了想,梁山说道:“干了,我恰好有个同学,在m国定居五年了,身份没有问题。”
“要抓紧时间,最好年底落实此事,因为据我的估计,明年春节以后,经济开发区三期扩建项目就要水落石出了。”
两个人头碰头,正在商议此事的细节,客厅的门被推开,钦门市委书记计明远和南岭市委书记柳仲先并肩而进。
“好呀,你两个又在琢磨阴谋诡计了。”柳仲先打趣道。
常宁起身迎接,梁山还是坐着,嘴里骂道:“柳举人,你***见面就损人,找抽啊。”
四个人里,柳仲先学历最高,是京城大学文学糸博士,就被常宁和梁山封为了举人。
柳仲先这几年不当秘书了,身体有些发福,站在高大的计明远身边,就显得有些矮小了。
计明远不愧为年长者,宽厚的笑着,颇有计老的风采。
几个人坐下,常宁先敬了烟,“计大哥,你怎么和柳哥同乘一机啊?”





宦海风云记 1129四杰聚宁州(中)
计明远吸着烟,指着柳仲先笑道:“这回柳举人也急了,昨天上午就飞到了我那里。”
柳仲先也笑,“哈哈,我和计兄一合计,反正你是资本家,吃不穷,就上你这里来了。”
梁山坐直了身子,对计明远说道:“支书同志,这回我可咽不下这口鸟气,,***,非得想个办法治治方家老三不可。”
计明远不但是在座四人中的年长者,还是唯一上过山下过乡的知青,因为在农村当过两年支部书记,所以就被梁山戏称为支书同志。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嘛。”计明远性格沉稳,总是这样的从容不迫。
常宁为每个人倒了一杯红酒,一一的递到手上,心为暗暗自己庆幸,都说祖上积德,才能福泽子孙,能和这几位兄弟无话不谈,全仗老爷子一辈子的苦心经营。
宁家与方家和高家素来不和,所以,主持北江市的方晋成和掌控齐滨市的高剑龙,注定是一生的对手,而眼前的三位,分别出自计家、许家和程家,正是老爷子一生的挚友或至交,有了他们这些盟友,未来的道路上,不用太过惧怕别人的阻挠和破坏。
梁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看着柳仲先问道:“柳举人,你在红墙里待了这么多年,人头熟,情报多,快说说这研讨会是怎么个情况?”
柳仲先道:“据说,今年上半年,有位中央领导视察北江市的工作,方晋成好大喜功,做了不少表面功夫,中央领导一高兴,临走时说道,北江市的工作搞得不错,在六个计划单列市中,是排在前面的嘛,要好好的总结,向其他计划单列市推广……得,人家领导这么随口一说,好事者就当作了重要指示,方晋成自吹智商二百一,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就先跑到社科院经研所,几个所谓的大专家,喝了几口马尿就不知东西和南北了,写了个报告给国务院经济研究室,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北江模式’,就这么着,国务院经研室的领导就说,那行啊,你们可以在北江市召开一个研讨会,先总结一下吧。”
常宁微笑道:“拿着鸡毛当令箭,亏他想得出来,还‘北江模式’,这不是找骂么。”
梁山也笑道:“气人的是,这家伙居然以居高临下的身份发给我一份传真,他一个市长召集我们这些市委书记开会,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哎,梁哥,你说他是把传真直接发给你本人的?”常宁问道。
“对呀,是直接发给我的。”
常宁奇道:“方晋成搞什么名堂,我这边,他是把传真发到我们常务付省长崔红日那里的。”
梁山问道:“有意思,咱们先凑一凑情况,计兄柳兄,你们那边呢?”
计明远道:“方晋成给我打了个电话,还给我们市委办和市府办发了备忘录,好象说国务院领导也要莅临,七个部委负责人和一批国内知名经济学家都会出席,可能还会邀请国外的经济学家,希望我组织一个代表团过去,人数在十人以上二十人以下,最好是一二把手带队。”
柳仲先微笑着说道:“那是方晋成对计兄客气了,谁让你们当年上山下乡时,你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呢。”
“柳举人,你那边呢,他怎么通知的?”梁山问道。
柳仲先先端起酒杯喝了几口,然后说道:“他知道我是光脚不怕穿鞋,通知得还算正规,先让国务院经研室发了个传真通知,然后又由北江市委办市府办联名,以北江市委市府的名义,发来了会议邀请函,程序很正常,无懈可击。”
梁山听罢,开口便骂,“***,我的待遇就差多了,人家只是以通知的形式发了个传真给我,好象我非去不可的样子。”
“那是他认为,只要计兄和我去,你必定也会去。”柳仲先笑道。
常宁听得直乐,“你是被招安的梁山草寇,人家理解你不会讲究吧。”
“去去,你这个大资本家比我更惨,人家根本不尿你,连传真都没直接发给你。”
柳仲先哦了一声,“小常,怎么回事啊?”
“呵呵,他把传真发给了常务付省长崔红日。”
柳仲先道:“那是他认为,之江省一把手是他方家的门人,有恃无恐嘛……传真上怎么说的?”
常宁念道:“经国务院批准,兹决定于十一月三日至十一月八日,在北江市召开沿海地区计划单列市经济合作及发展研讨会,请贵省促成宁州市派团准时到会……落款是,计划单列市经济合作及发展研讨会发起人、北海市市长方晋成。”
柳仲先脸色一变,“真是这么写的?”
“我不大读书,但读过的书,都能过目不忘。”常宁微笑着说道。
柳仲先正色道:“好个方晋成,他这是在给自己挖坑呢。”
“有这么严重?”梁山问道。
“一个计划单列市的市长,敢代表国务院,直接给一个常务付省长下命令,他还自吹智商两百一,我看他也就比我那傻瓜外甥聪明一点点。”
计明远点着头道:“这个方晋成,是有点犯浑了。”
柳仲先对常宁说道:“你想办法把那份传真弄到手保存着,我敢断定,将来会用得着的。”
常宁乐道:“放心,老崔是我的人。”
“这个方晋成,就因为这次中央候补委员选举,落在了百名开外,心理一下子失衡喽。”计明远叹息不已。
柳仲先也点着头道:“没错,本来就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家伙,就拿他跟小常比好了,论年龄,他长一轮,论辈份,小常得喊他叔,可是,小常是市委书记兼市长,全国独一份,他呢,当选市长时还有百分之十七的弃权票呢,现在就更惨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这个方家二代的代表,落后宁家第三代人一百多名,他这脸往哪搁哟。”
梁山拿起一瓶红酒,一边往杯子里倒,一边不屑的说道:“他不过一个市长而已,以他那付德性,和在北江市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没有资格参与中央候补委员的选举。”
柳仲先看着计明远问道:“计兄怎么看这件事?”




宦海风云记 1130四杰聚宁州(下)
在座的四个人中,常宁除了这次全国党代会上的点头之交,还从未和方晋成接触过,柳仲先和梁山是尽量避免同方晋成打交道,据传说,梁山还吃过亏,只有计明远,和方晋成同属红二代,一个大院里住过,还在同一个地方当过知青,回城后又一起上的大学,算是对方晋成有相当的了解,从私交论,够得上朋友的级别了。
“方老三也许是一时之气吧。”计明远为人厚道,不愿说朋友的坏话,尽管面前的三位,是他心里认定的知己。
梁山道:“柳举人,别理支书同志,他们是朋友呢,你继续说你的。”
计明远憨厚的笑了笑,“我认为,你们才是我的朋友。”
常宁很是佩服计明远的大度和淡定,性格决定命运,他交朋友,首先看重的是性格,计明远忠诚、正直、内敛,在个人修养上,是让常宁钦佩的少数几个人之一,围棋上有流水不争先的说法,计明远堪称范例,第一次见面时,常宁看过他的面相,就认定他是个忠厚长者。
柳仲先在最高首长身边待过,作为人处事尤其严谨,擅长判断未知人事的变化大势,和他比,常宁常常自愧自己的想法只是雕虫小技,他了解过柳仲先的底细,柳仲先和方晋成的弟弟曾是同学,因为未婚妻被方晋成的弟弟害死,两个从此断交,柳仲先也引为平生大恨,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的原则,这样的人,常宁当然愿意当作朋友。
至于梁山,那就是最简单不过的关糸,程家的二代老大王群骥和常宁是忘年之交,梁山又是王群骥着力打造的接班人,常宁没理由不和梁山成为朋友,何况两人在官场里有以“邪”和“坏”而出名,第一次见面就称兄弟道了。
“方家老三这样做,是在着力为自己造势呢。”常宁说道。
柳仲先点着头道:“小常说到点子上了,开研讨会是假,借此造势是真,六个计划单列市是中央的六块试验田,是未来政策的风向标,大家各自为政,至少目前没什么值得研讨的,更没有合作的可能性,方晋成之所以要策划这种研讨会,目的就是沽名钓誉,为自己造势,你们可别小看造势,这一次我们要是都屁颠屁颠的去了,屁股后面还跟着一大帮人,别人会怎么看?外界就会认为他是我们这帮人的老大,不少人会借势而上的倒向他的怀抱,无形之中,方晋成的地位就能大大的上升了,政治上的运作,往往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就能让人青云直上,方晋成用心良苦啊。”
众人尽皆默然,可问题是,方晋成出招了,大家该如何的接招。
梁山说道:“我来宁州之前打听过了,国务院没有领导会参加这次研讨会,最高级别的参与者,就是经济政策研究室的蔡主任,不管你们去不去,我反正是不去的。”
常宁咧嘴一乐,“总得找个理由吧。”
柳仲先指着计明远笑道:“还是明远兄老谋深算,接到方晋成的电话时,当场就借故推辞了。”
常宁和梁山一齐看着计明远,梁山嚷道:“老计啊老计,你可真行啊。”
计明远微笑着道:“我不是不和大家共同进退,十一月一日到十一月十日,我要随省政府代表团出访德英法三国,这是上个月就定下的事,研讨会总比不上出访重要吧,还过,我不好剥方晋成的面子,准备让我们市长带几个人过去。”
梁山又冲着柳仲先问道:“柳举人,你准备找什么理由?”
“我么,很简单,我老父亲的胸脯长了个良性肉瘤,本来定在十一月下旬手术,我准备提前到月初,百事孝为先,老父亲动手术,就是总书记召见我也可以不去,他方晋成算老几?派个付市长去,已经给他面子了。”
梁山看向了常宁,“资本家,你有什么办法不去?”
“呵呵,我想起了小时候逃学逃课找理由的那会了,我发扬一下风格,让你先找。”常宁一脸的坏笑。
梁山骂了一句“***”,挠着头想了想道:“我准备下乡一趟,躲得远远的,我们江州市正在进行第二轮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工作,我这个市委书记当然要重视了,另外,你们派市长付市长去捧场,我再降个档次,派个经贸委主任过去,这个办法怎么样?”
柳仲先评价道:“这个办法还算说得过去,小常,该你了。”
“我么,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呵呵,传真是发到省里的,跟我宁州有什么关糸呢?”常宁笑着说道。
梁山问道:“不会吧,你准备直来直去,跟他明着来?”
“我是准备这么做的。”
常宁心道,朋友归朋友,政治归政治,要想玩转政治,有时候是需要有个对手的,没有对手也要创造一个对手出来,反正宁家和方家之间的恩怨天下共知,既然方家老三咄咄逼人,那就索性就敞开了来,谁怕谁啊,方家在华夏树敌颇多,只要我亮明自己的立场,方家的敌人就会纷纷前来联络,权衡利弊,还是得大于失么。
“我看也未尝不可,我们这几个人,就是小常有这个资本啊。”柳仲先多少看出了常宁的心思,他有强大的海外影响力,这足以让他立于不败之地,只要他不太过分,方家倾全力也难奈何于他。
计明远对常宁说道:“小常,最好别搞得太僵了。”
常宁笑道:“他娘的,方家老三已经对我下手了。”
“哦,咋回事?”梁山一下来了精神,他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巴不得有人斗起来呢。
“就在前不久,方家老三唆使我们之江省的三驾马车,想把我从宁州弄走……”常宁把不久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众人沉默了一会。
“这招好毒啊。”柳仲先感叹道,“小常到了省里,有三驾马车牵制,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喽。”
梁山说道:“我听说,他还在你们宁州按了个钉子,叫什么金太平的,看来,方晋成把火力都先集中在你的身上了。”
“呵呵,那个金太平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已经扇了他一个大耳光了。”
计明远终于也说了句硬话,“小常,既然这样,我也支持你反击他一下。”




宦海风云记 1131为了明天
常宁说到做到,既然是公开的反击,就索性公开的大张旗鼓的演起了戏来。***
从十一月三日到十一月八日,接连六天,常宁都让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
三日,常宁亲自上阵,参与了他率先创造的“领导与群众面对面”活动,四日,他率领市委市府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参与清洁市容活动,五日,他又参加了宁州市第三届万人马拉松比赛,并获得了中年组第六名,六日,常宁接连视察了十多家“台资企业”,七日,常宁又参加了宁州市第五届围棋业余大赛,八日,常宁主持召开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对象,是来自六省一区的五十名农民工,会后,常宁还和农民工们一起用餐……
一糸列的活动,无非是要告诉人们,我就是不去参加北江市的什么研讨会。
钦门市委书记计明远和南岭市委书记柳仲先也没有食言,两个人分别只派了市长和付市长前去北江市,而且柳仲先派去的十多个人,在研讨会开了三天的时候,就陆续的溜回了南岭市。
更绝更坏的是江州市委书记梁山,竟然派出了一个五十多人的所谓代表团,带队的是市经贸委主任,但其余的全是市人大市政协的老头子老太太,出发前就强调了去参观和旅游,结果这帮老头老太把承办研讨会的宾馆搞得“怨声载道”……
五个计划单列市,只有鲁东省齐滨市,是正儿八经的参加了这次由北江市牵头的经济研讨会,市委书记高剑龙亲自带班,给足了方晋成面子。
一台精心策划的大戏唱成了“二人转”,方家老三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惜,官员都象铁路警察,各管一边一线,即使他有心找茬,也是鞭长莫及。
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宁家和方家的人,隔空唱起了对台戏。
没有人会出来制止这种对台戏,相反,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希望这曲对台戏来得更剧烈一点,持久一些。
交易与妥协,极其利己的属性在国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以此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关系体系,是华夏数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大多数人以自身利益为核心,他人的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只要不触及自身利益,我绝不会干涉,一切以自己得失为核心,来计较行动的态度,虽然不能绝对的认为所有事情都会依赖关系,不过,在充斥着这样氛围的积淀下,国人在处理人和事时,更强调手段和谋略,以个人为中心,做决定前要权衡各个方面的利益。
当然,客观的说,这种社会特点也具有一定的优点,为了维持更长久的关系,为了更大更远的利益,人们的眼光放得长远,因此,他们在主观上会避免直接的、正面的、即刻的冲突,这凸显出了一种老练和世故。
于是,常宁和方晋成之间的对台戏,双方心照不宣,都很快的主动偃旗息鼓了。
更为重要的是,新一任中纪委书记仇兴华来到了之江省,说是路过,却在之江省逗留了两天,还特意去宁州住了一夜,明摆着是为常宁撑腰站台的。
深秋的夜,天高露浓,宁江河畔,冷风扑面。
一弯月牙在西南天边上静静地挂着,清冷的月光洒下大地,是那么的幽黯,洒在站着仇兴华和常宁的身上,在河坝上画出两人细长的人影。
“仇叔叔,这里风冷,咱们回去吧。”从不久前开始,常宁不叫仇兴华为老领导,而是改称叔叔了。
“怎么,你以为我弱不禁风了?”仇兴华笑着说道,“四十多年没来宁州了,我想看个够啊。”
常宁陪着笑道:“那您在宁州多住几天,我带着您到处转一转。”
“哈哈,等五年来你再来请我吧,到那个时候,恐怕连你也无暇来宁州喽。”
作为宁派现在在中央的最高代表,仇兴华很忙,这宁州一夜,还是硬挤出来的。
常宁挽着仇兴华的胳膊,在河坝上一边漫步,一边问道:“仇叔叔,京城有什么反应啊?”
仇兴华微笑着说道:“小辈吵架,老辈能帮架吗,下面斗法,上面岂能轻易表态,总的来说,方老三气急败坏,让你小半仙得分了。”
“呵呵,我怕老爷子骂我不懂韬光养晦呢。”
仇兴华道:“这次你说错了,我上星期去看望老爷子的时候,他精神很好,对你的行为大加赞赏。”
“是吗?他老人家都知道?”
“嗯,上次他们想把你从宁州弄走,这次因为所谓的研讨会而隔空互掐,老爷子都知道。”
常宁有些遗憾,“可惜不过瘾呢,要是在以往,我会做得更加痛快淋漓。”
“不不不,政治上的较量,就是要这种高级的艺术的对垒,一个举动昭示自己的态度立场观点,不打在你身上却能让你痛彻心肺,用文明的方式反击对手,让对手吃了亏输了理而无处申诉,这才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境。”
常宁笑道:“我们本来还想再激烈一些,可为了把握分寸,稍微搞一下就见好就收了。”
“把握分寸也是必修课嘛。”
“呵呵,也是为了给计明远一点面子,毕竟他和方晋成还是有些私交的。”
仇兴华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们四个家伙啊,做事是四种风格,正好符合你们四个人的性格,京城里不少人认为,方老三碰上你们其中任何一个,恐怕都会头痛不己,这次他想在捞一把,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生意亏大了。”
“嘿嘿,我们也是急中生智,临机一动。”
仇兴华继续说道:“计明远为人稳重朴实,他不去参加研讨会的理由是既定的出国访问计划,显得堂堂正正,无可指责,柳仲先是秘书出身,考虑问题周全细致,让人挑不出毛病,身为人子,老父手术时岂能远离,一个孝字,足以堵上所有人的嘴,而那个梁山,在体制里可以称之为搅屎棍,做大事不行,整点事并不事整大是行家里手,邪性的人干邪事,可你又不能从正面去批评他,只能是哭笑不得,不了了之。”
常宁笑着问道:“那我呢?”
“哈哈,你就是宁州湾里桃花岛上的那个黄药师,亦正亦邪亦恶亦善,让人又爱又恨又敬又怕啊”
笑过之后,两人转身往回走。
“仇叔叔,我和他们来往,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抓住不放,多多益善,记住,为了明天,这是必由之路啊。”




宦海风云记 1132告别的年代
光阴似箭,日历翻到了二零零零年底,常宁在之江平稳的又渡过了三年。
人生四十,正当中年,常宁的额头上,多了道抬头纹,再也不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小半仙了。
很少有人再喊小常了,除了老爷子为首的长辈们,就连儿子和女儿们,都在电话里喊着老常。
1...427428429430431...4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