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宦海风云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温岭闲人
常宁摇着头道:“具体原因我也不大清楚,要我说,逃不过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湖城是之江省会,又以风景名闻天下,现在的定位是旅游、休闲和商业城市,对外招商引资的项目,也都和商业服务业有关,而范氏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是以实业为主的,两边恐怕对不上号吧。”
“嗯,有些道理。”计明远陷入了沉思。
茶室里的气氛有些冷,和外面的气候差不多,幸亏计明远的手机“及时”的响了。
接完电话,计明远站了起来,“小常,对不起,我老婆乘火车到了,我得接她去。”
“呵呵,模范丈夫,请吧。”常宁笑着起身相送。
“咱们回头再聊。”
握手道别,计明远上车走了。
站在雪地里,常宁久久的望着远去的车影。
秘书方同讯走了过来,“领导,感觉好象,好象不太融洽么。”
“看出来了?”
“嗯。”
常宁淡淡的问道:“知道为什么吗?”
“我想,你一定是疏忽了一件事情。”
“哦,有话直说嘛。”
方同讯道:“去年底的中央五中全会上,补选中央委员的事,你应该还记得吧?”
常宁噢了一声,自嘲的一笑,伸手直拍自己的额头。
“呵呵,他娘的,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呢。”~





宦海风云记 1140做兄弟也是有条件的
秘书方同讯的提示,让常宁如梦初醒,在与计明远的交往中,他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节点。请使用本站的拼音域名访问我们.
去年十月中旬,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补选空缺的中央委员人选。
从十五大一中全会到五中全会期间,先后在有三名中央委员因病去世,另有三名中央委员因违纪被除名,前面的四位留下的空缺,都被排位前四的中央候补委员所递补,到五中全会召开前夕,尚有两个中央委员的空缺,按照正常程序,应该是从中央候补委员里按次序递补,这样,常宁和排在他后面的一位老同志,将正式递补为中中央委员。
可是,在五中全会开幕的前一天,中组部领导突然找常宁谈话,书记处有个建议,在原中央候补委员名单中,现任东闽省省长计明远名列第九,北河省省长方晋成排在第一百十一,考虑到工作的需要,建议常宁和那位老同志放弃递补资格,转由五中全会确认并增选计明远和方晋成为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
老实说,常宁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反对,因为他有理由反对,这个临时动议不符合党的任何一条规定,只要他不亲笔签字,书记处的建议等于一纸空文。
更何况,两个要超越游戏规则上位的人选中,有一个是方家老三方晋成,常宁更没有理由要支持他。
不过,当时排在常宁身后的老同志,年愈六十有三,早已退居二线,想也没想,也没有和常宁商量,已经“发扬风格”地签了字,另外两个排在计明远前面的人也跟着响应,一下子让常宁陷入了被动的境地。
还有一个关键,那就就是计明远的父亲刚去世,计家的对手们,乘机打压计明远,使其在党内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急需有人出来支持一把。
尽管常宁心有不甘,尽管他知道,方晋成要借此机会超越自己,但他还是同意了,并最终让计明远和方晋成成功当选中中央委员会正式委员。
雪停了,风还在刮,常宁走出茶馆来到溪子湖边,在一张堆着积雪的长凳上坐了下来。
“同讯,这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计书记现在成了你的上级,问题更严重了。”
方同讯不满的说着,他也是去年众多反对常宁决定的人当中,比转激烈的一个。
常宁笑道:“你呀,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说说你的想法吧。”
“第一,别人破坏了党所制定的规则,你为了帮助自己的兄弟,而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实际上也是在破坏党的规则,你让结果得以实现,所以你的行为的破坏性更大。”
“嗯,有些道理,继续说。”常宁慢慢的收起了笑容。
“第二,你那样做,无形之中为自己增加了两个敌人,那就是排在第七第八的两位同志,排第六的老同志发扬风格,那是无话可说,可那排第七第八的同志,属于不上不下之类的,下一届也许就名落孙山了,即使第五第六放弃了,也该轮到他们第七第八了,是你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又看到了希望的泯灭,他们不恨你才怪呢。”
常宁点着头道:“这一层我倒没想过,我承认,我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第三,依我个人的看法,把计书记和方晋成绑在一起,本来就是方家的阴谋,现在九老只剩方家一老,他在京城很有话语权,他想在有生之年,把儿子的地位往上升一升,单独一个拎出来操作,肯定难以服众,你这一关他就过不去么,有计书记陪着,他们就能利用你的江湖义气成功的上位了。”
常宁不好意思的笑了,“关于这方面,我想过,但没你小子想得深远。”
“第四,据我的判断,很可能计书记和方家达成了某种协议,他们才能携手成功的上位,你不是说过么,计方两家关糸非浅,计书记和方晋成私交不错,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常宁喝道:“臭小子,你敢怀疑计书记?”
“第五,计书记此次奉调前来之江,很有可能是他和方家协议的一部分,如果真是这样,那分明就是针对你的,俗话说得好,一山不容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或是两败俱伤,除非你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否则,你和计书记难免要有分歧,到那时,方家就可以乘机出来收拾你们了。”
常宁凝重的说道:“这很有可能,以前我和计明远各据一方,可以惺惺相惜,遥相呼应,现在距离没了,心却感觉远喽。”
方同讯应道:“领导,我自学过心理学,你们这种现象,在心理上叫做思维性障碍。”
“呵呵,什么意思?”
“计书记呢,他认为他欠了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他心里装着堵着,而且你这个债主就是他的付手,你说他能没有心理负担吗,无形之中,他会变得自我封闭,自我猜疑,因为他怕你向他讨债,而他又一时还不起,他担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好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糸,另一方面,或许他对方家作过某种承诺,要对你做一定的压制,可你毕竟是他的兄弟,天下人都知道的么,而且可以说有恩于他,因此,他心里非常矛盾,怕失去你这个兄弟,怕你和他反目,怕落下一个忘恩负义的恶名。”
常宁微笑道:“不会吧,我们以前以兄弟相称,现在即使有地位高低之别,也不至于会搞僵关糸嘛。”
这时,旁边的司机郑风笃声笃气的说道:“做兄弟也是有条件的。”
“哟,你小子也得瑟起来了,他娘的,你知道什么人可以做兄弟吗?”
“起码得同过学。”郑风道。
“还有那?”
“一起扛过枪,流过血,共过患难,要么……”
“要么什么?”
郑风直着脖子道:“要么是一起做过坏事。”
“呵呵……”常宁大笑着起身,一边朝轿车走去,一边说道,“你们两个家伙,越说越离谱了,杞人忧天,只要我坐得直行得正,就不会发生你们担心的事。”
方同讯小心问道:“你准备怎么做?”
常宁拉开车门坐到了车上。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折腾去吧。”~




宦海风云记 1141二桃杀三士
新千年的第一个春节刚过,还没有上班,常宁就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刚刚调整完毕的之江省委领导班子,又不合常理的被调整了。
常务付省长崔红日被调往苏东省担任代理省长,苏东省付省长梁山调至之江,接替了崔红日的位置。
这完全是突然袭击,事先毫无任何征兆,前来之江宣布决定的中组部领导,也没有任何解释。
对崔红日来说,这是好事,常宁也为他高兴,千年的媳妇熬成了婆,以他的能力和成绩,五年前就该进步了。
可是,这事透着怪异,尤其是梁山的到来,让常宁觉得,之江省要“热闹”起来了。
四杰中的三位齐聚之江,另一位也没闲着,正月初七,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南粤省付省长柳仲先悄悄飞到了之江湖城。
他只通知了常宁一个人,一下飞机,就被常宁的司机郑风接到了一个秘密去处,他不想让自己的之江之行,引起计明远和梁山的猜疑。
“柳兄,莫非你也想调来之江工作?”常宁哈哈大笑。
“我?你们三位是红二代红三代,我还不够格啊。”柳仲先看着常宁说道:“不过,看你的心态不错嘛,我就知道,你是最沉得住气的。”
“呵呵,不就是二桃杀三士嘛,不新鲜。”
柳仲先凝重的说道:“不能掉以轻心啊,这完全是方家的精心策划,活脱脱的二桃杀三士现代版,”
二桃杀三士,那是一个古老的故事。
那是齐景公时期,当时齐国有三位著名的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武艺高强,勇气盖世,为国家立下了赫赫功劳,是齐国武将里的明星,三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彼此互壮声势,甚至对国相晏子也不够尊敬。
晏子看在眼里,忧在心里,这些将军如果势力越来越大可不是好事,将来出什么祸患就不好办了,于是晏子拜见齐景公,把心里想法一说,齐景公虽然觉得除去三位勇将未免可惜,可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而且晏子那时很有势力,齐景公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得,你就看着办吧。”
晏子准备停当后,由齐景公宣来三位猛将,说要赏赐他们。
三人兴冲冲地前来,到了殿前,却看见案上有一个华丽的金盘,是两个娇艳欲滴的大桃子,一阵芬香扑鼻而来。
晏子不慌不忙地对他们说:“宫廷后院新引进了一棵优良桃树,国君要请您们品尝这一次结的桃子,可是现在熟透的只有两个,三位都是国家栋梁、钢铁卫士,就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功劳来分这两个桃子吧。”晏子露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公孙接抢先发言:“想当年我在密林捕杀野猪,也曾在山中搏杀猛虎,密林的树木和山间的风声都铭记着我的勇猛,我还得不到一个桃子吗?” 说完他上前大大方方取了一个桃子。
田开疆也不甘示弱:“真的勇士,能够击溃来犯的强敌,我老田曾两次领兵作战,在纷飞的战火中击败敌军,捍卫齐国的尊严,守护齐国的人民,这样子还不配享受一个桃子吗?”他自信地上前取过第二个桃子。
古冶子因为客气了一下,不料一眨眼桃子就没了,怒火顿时燃烧他的脸庞,“你们杀过虎,杀过人,够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当年守护国君渡黄河,途中河水里突然冒出一只大鳖,一口咬住国君的马车,拖入河水中,别人都吓蒙了,唯独俺为了让国君安心,跃入水中,与这个庞大的鳖怪缠斗,一番激战要了它的狗命,像我这样,是勇敢不如你们,还是功劳不如你们呢?可是桃子却没了。”
前两人听后,不由得满脸羞愧,论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杀半日之久,我们赶不上;论功劳,古冶子护卫国君的安全,我们也不如,可是我们却把桃子先抢夺下来,让真正大功的人一无所有,这是品行的问题啊,暴露了我的贪婪无耻,两个自恃甚高的人物,看重自己的荣誉,比生命还重要,此时自觉做了无耻的事,便羞愧难当,于是立刻拔剑自刎,
古冶子看到地上的两具尸体,大惊之余,也开始痛悔:“我们本是朋友,可是一会的功夫,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这就是不仁;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感到悔恨,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我这样一个三无的人,还有脸面活在世上吗?”于是他也自刎而死。
区区两个桃子,顷刻间让三位猛将都倒在血泊之中。
这故事,反映了一种政治层面上的悲凉和残酷,狡兔死,走狗烹,当天下太平、歌舞一片时,就是他们谢幕的时候了。
晏子利用三人弱点,并非是他们的鲁莽与骄狂,而恰恰是他们的君子风度,他们开始时比较骄傲,都看重自己的事功,是古冶子的一番话让另二人感到了羞耻,当他们觉得自己做错事情时,宁愿用生命去弥补耻辱,这是一种很高贵的精神,古冶子后来的举动同样如此。
他们都以君子的规范来要求自己,而君子在严酷卑鄙的政治斗争中,必然是处处碰壁,难逃失败命运的。
……
常宁笑着说道:“柳兄,谢谢你的故事,很有现实意义,不过,现在的之江可不是齐国,二桃杀三士,士倒有三个,可只有一个桃,杀不起来的。”
“我为你们三个担心啊,只要你们斗起来,方老头就有理由收拾你们了。”
“听说,方老头很受重用?”常宁微笑着问。
柳仲先点了点头,“九老只剩一老,难免有所倚重,离**还不到两年,人家是在为未来打算了。”
常宁冷笑道:“未必会如他所愿。”
柳仲先道:“老计现在是省委书记,地位已超越你我,心态肯定与以前有所不同,梁山一付臭脾气,难免呕气相向,你夹在中间,够难的了,你好自为之啊。”
“恐怕一上班,就有一场好戏了。”
“怎么回事?”
常宁笑道:“有人提出了之江省和北河省的经济合作问题。”~




宦海风云记 1142方红军发飚了
果然,春节后的第一次省常委会议,省长张华顺拿出了一个策划已久的方案,《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
决定书做得很漂亮,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列出了十七个具体的的合作项目,由省委办公厅主任谢晖分发,人手一册的发到每个常委手中。
北河省的省长,正是方家老三方晋成,在座的人都明白,方晋成是常宁和梁山的死对头,这个《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正是方晋成炮制出来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合作是幌子,政治图谋才是真正的目的。
省委书记计明远说道:“给大家半个小时吧,看完了我们再作讨论。”
常宁看也不看一眼,往座椅背上一靠,径自点烟吸起来。
现在的常委会,可以用四分五裂来形容,如何摆平这些背景深厚的家伙,就看省委书记计明远的能耐了。
百闻不如一见,常宁也想亲眼看看“计大哥”的本事。
崔红日调走以后,常宁只剩下刚进班子的省委统战部长方天正,一下子没了抢着说话“定调子”的底气,省长张华顺也是难兄难弟,他只有省委宣传部长郑志伟一个高派嫡糸,方派也是两个人,省纪委书记陈瑞星和省委组织部长陶成然,倒是余派,现在是力量最为强大的,他们有三票,湖城市委书记孙华洋、省政法委书记赵青、省军区司令乔安山,新任常务付省长梁山也行,他还有省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谢晖这个程派铁杆,相比之下,作为计派的计明远和吴派的方红军,都是单枪匹马。
所谓定调子,那是势力相对强大一方的惯用手法,率先抛出自己的观点,以便震慑并赢得中间力量的支持,从而达成班子里的多数支持。
此一时彼一时,常宁当然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应该是忍字当头。
梁山率先看完了《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啪的一声,扔到了面前的会议桌上。
张华顺微笑着问道:“梁付省长,你感想如何?”
梁山瞥了常宁一眼,对张华顺说道:“张省长,常付书记早就看完了,你应该先问他。”
计明远笑道:“常付书记根本就没有看。”
众人一阵轻笑。
常宁说道:“上有计书记张省长,下有你们这么多人,我就不用看了。”
梁山乐道:“常付书记,你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吧。”
“呵呵,经济合作是你们省政府的事情,我这个管党务的人,可不敢乱弹琴,还是按规矩来办,你们先说话,我们再决定举不举手。”
梁山更乐了,“我是刚来的,对之江情况一点都不了解,照你这么一说,我是更没有发言权了。”
张华顺说道:“我看,这个《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做得不错,主要是十七个项目,有实际内容嘛。”
说完,张华顺扫视一遍与会者,想看看众人的反应。
见没有人接话,郑志伟说道:“我们省委宣传部准备跟进,对两省的经济合作,做一个专题宣传。”
常宁笑道:“郑部长,你有得忙了。”
看了常宁一眼,郑志伟微笑道:“常付书记,到时候请你光临宣传部指导。”
常宁淡淡的说道:“我不会耍嘴皮耍笔杆,讲经济问题么,我还是有资格给你那些秀才上课的。”
这话有点火药味了,谁都知道两个人的关糸的,没人敢傻傻的往上凑。
只有梁山,又开始发挥搅屎棍的作用了,“郑部长,我有些不太明白。”
“梁付省长请说。”郑志伟微笑道。
“这个《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通不通得过还不知道,你们宣传部拿什么去宣传,即使通过了,万一合作不成,你们宣传部岂不等于等于炮兵演习,尽放空炮吗?”
有人笑有人不笑,泾渭分明,笑的是宁派程派的人,不笑的是方派高派余派的人。
郑志伟一时语塞,他的话说得有点早,难怪梁山找茬。
计明远打起了圆场,“大家还是就可论事,就这个决定里的十七个合作项目进行讨论吧。”
“计书记,我有意见。”
说话的是新任宁州市委书记方红军。
常宁心里一乐,你也该站出来“呐喊”了。
“红军同志,你请说。”
方红军问道:“这个《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是北河省单方做出的吧?”
计明远点着头道:“是的,确切的说,是北河省的建议和设想,表达了他们和我们之江省的合作愿望。”
方红军一听,脸便沉下来了。
“这我就不明白了,我还以为是国务院的决定呢,我们宁州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我们有我们的经济发展计划,我们的计划由市政府制定,市委市人大通过,是科学的,符合宁州实际情况,凭什么由北河省来‘决定’,你们看看,北河省的这个《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有五个项目是针对我们宁州市的,按他们的说法,这个五个合作项目如果通过的话,未来三年我们宁州市要拿出三十个亿的财政拨款,不要说我们没有钱,就是我们有钱想投资,也用不着北河省来指手划脚吧。”
梁山笑着说道:“方书记,可能你们宁州市划归北河省领导了吧。”
“岂有此理,我一个宁州市的生产总值,抵得上他北河省全省的百分之六十,以我看,北河省的领导不怎么样,将北河省归我们之江省领导还差不多。”
方红军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矛头直指北河省省长方晋成,方派的人坐不住了。
省纪委书记陈瑞星冷冷的说道:“方红军同志,计书记说过,就事论事,不要搞人身攻击嘛。”
方红军的口气更冷,“怎么,陈瑞星同志想教我怎么抓经济工作吗?”
谁都知道,方红军属于吴派,是中常委周永庭的人,而周永庭是下届最高领导的候选人,他不发飚则已,一旦发飚,一般人不敢接招。
也是方派干将的省委组织部长陶成然说道:“方红军同志,有话慢慢说嘛,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啪。”方红军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




宦海风云记 1143方家的挑战
方红军盯着陶成然道:“什么问题?根本就没有问题,是你们非要听人家的话,这才是问题,是大问题,党性问题,政治问题。”
这话说得,让常宁也闻到了硝烟,不禁精神为之一振,方红军敢主动出来应战,一定是作了充分准备的。
梁山乘机的添上一把火,“这个《关于之江省和北河省经济合作的决定》,我是越看越不是滋味了,好象是北河省在指导我们之江省的工作,我同意方红军同志的意见,我建议,建议省委也作出决定,指导一下北河省的工作,北河省的下岗工人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我们可以指导一下他们,如何解决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
这说到了方派人的痛处上,北河省有着众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工人,已成为北河省的一个沉重负担和社会问题,让掌控北河省的方派情何以堪,还有什么资格与别人洽谈经济合作。
常宁斜着眼,不易察觉的看了看统战部长方天正。
方天正心领神会,看向计明远和张华顺问道:“计书记,张省长,我想说几句。”
计明远和张华顺同时点头,张华顺道:“天正同志,你请说。”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都知道,我是从青阳市上来的,全省的工作不太了解,青阳的情况,我还算有点发言权,我觉得吧,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是趋势是好事,特别是我们青阳,这些年的发展,全靠走出去请进来,内联外引发展起来的,说到经济合作,我方天正首先举双手赞成。”
1...430431432433434...4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