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王自用看得目瞪口呆,眼看自己就要胜利了,新兵一乱,自己的百战老兵也败了下来,还想斩杀溃兵,挽回败局,见王嘉胤和毕忠两人拔马便走,顿时气得吐血,心知大势已去,也跟着败下来。
王承恩正在后方督战,眼见官兵已是无还手之力,再退就要败了,声嘶力竭喝着官兵前行,甚至斩了退到自己身边的几名士兵,突然见敌军潮水般退去,官军都欢呼起来,往前追杀,王承恩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见敌人确实混乱起来,忙吩咐全线压上。
官军一路追击,直到府谷县城才停止,王嘉胤和毕忠两人已关上城门,若不是马快,王自用也差点关在城外,不过城外还有数千义军,见城门已关,走头无路,只好投降。
王承恩到了这时对自己先败后胜,还摸不着头脑,直到问过前方的士兵才知道是李自成杀入对方的新兵中间引起了混乱,大喜,对李鸿基道:“此战李都司当记首功,本部一定会向上面保举。”
李鸿基连忙回道:“多谢总兵大人,首功当记大人才对,若没有大人在后方的指挥,我军早已败了,哪能取得如此胜利。”
王承恩对自己能在官兵要败时还能督军作战也感到自豪,见李鸿基说了出来,心中高兴道:“不必多言,这次能大败贼军众将都有功劳,但首功还是算你。”
众将听了大喜,刚才官军危急时有几人都往后退去,准备一有不妙就开溜,王承恩既然如此说了就表示不会追究,还会记功,心里暗暗感激起李鸿基来。
王承恩曾在宫中打滚多年,对这种勾心斗角之事了如指掌,哪里不会明白众将的心思,眼下官军虽然胜了这一仗,但府谷城还在贼寇手里,需要这些人卖命,只得先安众人的心,有账不妨以后再算。
王自用回到城中,对毕忠,王嘉胤两人破口大骂,两人心中有愧,倒是不敢还口,王自用见两人如此,想自己的部下这次损伤怠尽,倒也不能对两人逼迫太过,否则翻起脸来自己可不是对手,又想起这次自己的百战老兵都在后面,也不知逃回来几人,顿时伤心起来,眼泪都要流下来,也没心思再骂两人了。
王嘉胤见到王自用这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安慰道:“兄长不必担心,目前城中尚有一万多人,守城是没有问题,我这里先拔五千人作你的部下,算小弟给兄长赔罪了。”
王自用闻言,见王嘉胤愿意拔五千人马给自己,虽然比不上自己的损失的精兵,心里也稍稍安慰。
王自用抹了眼泪吩咐亲兵统计自己的损失,一统计眼泪又哗啦啦的往下掉,自己的精兵一直冲杀在最前面,回来时当然都在后面,大部分被关在城外,只有几百人跟着回来了。王嘉胤见他如此也不好再安慰,起身走了,还是让他自己静一静好。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十三章攻城
这次官军虽然大获全胜,但自身的损失也不小,五千官兵,重伤死亡的加起来有一千五百多人,其余三千多人也大多或多或少的带伤,若是王自用的新兵晚上一点崩溃,这五千官军可以说要全军覆灭也不一定。
李鸿基的手下也伤亡了二百多人,让李鸿基觉得心痛无比,官军暂时对府谷是没有进攻能力了,何况官军手里还有数千俘虏,若不解决引起哗变又是一件头痛的事,王承恩无奈只得吩咐官军先押着俘虏回榆林,然后再调援军过来。
这些天官军只是在城外扎营,并没有进攻县城,而且由于要分出一部分人押送俘虏,人数也只有二千人左右,但义军却也不敢出城,城中虽然有一万多人,但老兵只有一千来人,其它都是新兵。
通过这次的失败,王自用已经看清楚了,上次自己带着那些新兵出去和官兵打野战决对是败笔,如果仅率自己的四千子弟兵出战,这会儿官军早已败了也不一定,趁着官兵休整之时,王自用也在城中加紧练兵,把老兵分派下去,务必尽快练出一支强兵,要让官兵在府谷的城墙前碰个头破血流。
一个月后王承恩从各个地方抽掉的援兵已经到了,这次王承恩丝毫不敢大意,将榆林能调的兵都调来了,整个小小的府谷会聚了二万余名官兵。
王自用这个月也没闲着,这一万多名新兵也训练的差不多了,另外又抽调了全城的青壮二万余人,这些人守城是不可能的,但让其在义军的监视在搬运物资,打造守城工具却没问题,虽然大部分人都不愿帮贼对抗官兵,但在义军的刀枪下也不得不低头。
一切准备妥当,王承恩很满意,自己上次太小看贼兵了,只带了五千人,差点大败而归,这次自己再也不会大意了。
兵马到齐后,第二天王承恩就升帐点齐众将,宣布攻城,此时账内人头攒动,其中副将,参将数十名,李鸿基一个小小的都司只能派在最后面,李鸿基也是乐得没人注意自己。
其实攻城战是李鸿基最不愿意打,只会令自己手下白白送命,对自己来说全无意义,但又知道自己躲不过,若是攻城顺利还好,若是不顺,自己带来的一千人不知还会剩下多少。
这次攻城,由于准备充分,人员充足,王承恩倒是没有派上次血战下来的官兵上场,令副将杨嘉谟,左光先负责,分攻南北两门,西门由另一副将李国奇负责,三人手下各有五千精兵,王承恩亲率中军八千人在东门,主攻也由一副将宗元率领。
王承恩望着府谷的城墙,只见上面人头攒动,看到官兵大举出动,义军显然也知道官军今天会攻城,城头的守卫人员立马增加了不少,府谷的城墙不是太高,大概有四丈左右,但这样的高度只有借助云梯才能上去,象一般的叠人法,甚至抛钩攀沿的方法都用不上。
王承恩看着城头,吩咐道:“开炮。”
这次官兵准备充分,带来了五门大炮,可惜不是那种红衣大炮,而是上万斤的铜炮,不然直接就可以把城墙轰塌了。不过这五门大炮也够那些土包子喝一壶了。
随着传令兵开炮的喊声传来,顿时炮声隆隆,碗大的炮弹直向城头砸去,城头的义军听到官军的大炮一响,确实吓了一大跳,这些人从来没有见过大炮,第一次难免被吓坏,许多人转身就想逃,还有一些人蹲在地上哆哆嗦噎的发抖。
这次王自用吸起了教训,将新老士兵混杂在一起,那些想逃的新兵马上被老兵逼了回来,而在地上哆嗦的新兵也被老兵踢起,多挨了几炮后,新兵也发现这些大炮虽然响声挺大,但只要不直接砸上就没事,慢慢地也放下心来。
王承恩见城上的慌乱停止后,知道再开炮也不会有多大效果,吩咐道:“停止射击,全军前进。”
整个府谷四周顿时响起了官军雄壮的彭声,城下的官军都踩着鼓点向府谷城前进。
王自用站在墙头冷冷的看着不断逼近的官兵,心理一股热血涌了上来,上次的耻辱必定要在这里洗刷,
吩咐道:“等官兵到五十步内再放箭。”
传令兵一声一声的传去下:“统领有令,五十步放箭,统领有令,五十步放箭。”
随着官兵的一步步逼近,城头上的新兵有的已是脸色发白,拉弓的手不可控制的发抖起来,王自用默默的数着,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步,突然有一个新兵的手太紧张了,手指一松,一箭已经射了出去,这一箭顿时引起许多新兵的反应,箭纷纷射出。
王自用一叹,这些新兵毕竟只训练了一个月,第一次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能够不跑就不错了,当机立断,马上吩咐道:“放箭。”自己一箭射出,顿时将前面一个军官射倒。
义军一听吩咐,紧绷的弦一松,利箭纷纷向官军射去,刹时传来卟卟的官军中箭的声音,但绝大多数还是由于力道不够,射在了官兵的前方。王自用看着想起自己的老兵,心中又是一痛,若是开始就守城,有自己的老兵在,这一阵箭雨起码也可以射死数百名官兵,而不是象这样只有廖廖数十人。
官兵见义军的箭软弱无力,士气大振,一声呐喊,向城头冲了过去,城头顿时箭如雨下,官军进入了五十步后伤亡增多起来,而此时的官军明白只有冲过去才能活命,都毫不迟疑,五十步的距离很短,只几箭的功夫已冲到城下整个府谷城墙顿时架满了密密麻麻的云梯。
义军早有准备,向长矛对着爬上来的士兵乱捅,滚炀的热油往下倒去,刚往上爬的官兵发出一声声惨叫,更多的云梯被推倒,往上爬的官后被压在云梯下,成了义军的活靶子。
攻城战一开始就残酷无比,官军的弓箭手也在尽力的往上射箭,试图压住守军,让墙下的官兵能够顺利地住上爬。义军也开如有了伤亡,有些被官军射中还没死却倒霉的载下了城墙发出的惨叫声,冲击着守城新兵的心灵,但刚刚敌人还没有接近时害怕的新兵见了血也眼红起来,身后有明晃晃的督战队,唯有向前堵住官兵才有生路,虽然有人因为第一次见血而呕吐,但也有人变得凶狠起来,见官兵从云梯上探出的脑袋便一刀剁去。
从开始守军的慌乱到慢慢镇定,官兵只觉得进攻变得越来越困难起来,毕竟守军占着居高临下的便宜,而且能够爬上城墙的官兵也有限,往往一人上去,便有四五个义军围了过来,很快便被砍死扔下了墙头,又砸到正在往上爬的官兵,严重得打击着官军的士气。
王承恩见天色已晚,再攻下去也没有效果,便鸣金收兵,正在进攻的官军大喜,顿时潮水般的退去,义军又送去几顿箭雨,此时义军经历过这次战火,射出的箭顿时凌利起来,趁着官军撤退又杀伤了不少。
当晚官军统计伤亡时也暗暗吃惊,一个白天的攻击了伤亡了二千余官兵,宗元自己的手下也伤亡了五百多人,十分之一的兵力只一天就没了。
对王承恩谏道:“总兵大人,不能如此强攻了,否则就是攻破府谷县我军也是惨胜,得不偿失啊。”
王承恩苦笑道:“本部还有选择么,你看这是刚收到朝庭的旨意。”说罢拿出一副圣旨出来。
宗元忙跪地接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小心翼翼得打开。
只见上面写道:“将三边总督杨鹤革职拿问,加延绥巡抚洪承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赐尚方宝剑,代杨鹤总督三边军务,所遗延绥巡抚一缺,以佥都御史陈奇瑜补授,援剿总兵官俞忠霄,榆林总兵官王承恩,均着革职,暂留军前效力,所有陕甘两省及抚镇文武,总归洪承畴节制调遣,限期平贼,并命山西总兵曹文诏督率大军,入陕合剿,贺人龙仍督部大兵,由西安北上,截堵高迎祥南下之路。
王承恩等宗元看完圣旨后又拿出一封公文,道:“这是新任三边总督洪大人的公文,要求我必须在十日破城,扫除二王。”
宗元大讶,问道:“大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高迎祥败俞忠霄后,另两路官军不战而退,高迎祥顿时军威大振,分遣诸将连陷北山各处郡县,延长知县万代芳,教谕谭恩,驿丞罗文奎等,一齐战死,三边险要尽被高迎祥占据,而此时也是杨鹤倒霉,以前招抚的土寇刚好哗变,又攻陷了数县,陕西巡抚练国事,巡按吴生飞章入奏,崇祯览奏,勃然大怒,才有了这道圣旨。
宗元听闻后叹道:“如此我军只有不惜代价,加紧强攻才能完成任务。”
王承恩点了点头,叫过传令兵,道:“分传副将杨嘉谟,左光先,李国奇三人,令其明天务必加紧攻打,不计伤亡,不拿下府谷不许停止攻击。”
传令兵应了一声:“是,”重复道:“加紧攻打,不计伤亡,不拿下府谷不停止攻击。”
这时府谷城内正是喜气洋洋,今天的攻城战除开始义军有所混乱外,很快就稳住了阵脚,新兵经过一天的战火洗礼,迅速成长,官军要想短期拿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王自用大爽,今天总算出了一口恶气,吩咐士兵加紧巡查,防止官兵趁夜偷城外,在府中大摆庆功酒。王嘉胤和毕忠两人看了今天官兵的攻城战后,对守住县城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不由也佩服王自用来,只有他能短短一个月将新兵训练如此,对自已将所有新兵交给王自用训练一点也不后悔。
第二天,天一亮,官军攻城的鼓声就已响起,三军得到王承恩的死命,不敢怠慢,鼓声一起就呐喊着向城墙冲去,残烈的攻城战在天亮时就开始了。
王自用大为惊讶,昨天官兵承受了如此大的伤亡,今天还敢如此猛攻,简直是送死,不过他现在一点一不担心官兵今天能攻上来,府谷各种守城器具齐全。
当时自己攻下此城时是用偷袭的方法拿下此城,守城器具一点也没有损坏,除了大炮没人会操作外,其余的各种投石器,滚木,擂石等一个劲得朝官军砸去,各种滚炀的热油也向官军拔去,这些本来是官军用来对抗贼寇身上的,用在官兵的身上同样有效。
王自用就站在离城头不远的地方,身边亲兵如临大敌,偶尔有一两支越过城墙的箭支朝这边飞来,亲兵都要紧张一下,王自用却很轻松,他在享受着官兵的惨叫。
李鸿基在后面看着在城下死伤累累的官兵,心里一阵阵抽痛,那里也有他的部下,今天王承恩完全没有留手,全军都参与了攻击,李鸿基的部下也末能幸免。
李鸿基看着自己的部下冲锋在最前头,只是冲上一半,还没有冲上城墙就被热油浇了下来,随即全身都起了大火,李鸿基仿佛听到了部下发出的惨叫声。
心痛得大骂:“张城这王八蛋,叫他不要卖命,一打起仗来就什么都忘了。”
张城是李鸿基刚参军时的一个小头目,两人本来同级,李鸿基升迁太速,张城便成了李鸿基的部下,现在是李鸿基这队人马的第二号人物,此次攻城他便亲自带队冲锋,在昨天李鸿基知道自己的队伍今天要参与攻城后便对张城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一攻城,张城便带头不要命的往前冲。
一天很快就结束了,官军除在城下丢下上千具的尸体外一无所获,在官军不要命的攻击下义军也有了伤亡,但比起官军来损失却要小得多,官军舐着伤口,准备着明天的攻击。
——————————————————————------------------------------------————————————————————————————---
各位支持啊,把本书顶上去。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十四章对射
当晚李鸿基看到了张诚,一只臂膀已经垂了下来,脸上乌一快,紫一快,身上还有多次炀伤,那凄惨的情形让李鸿基脱口要骂的话缩了回去。
这慰他道:“你先去休息,让军医看一下。”
张诚下了战场就记起了李鸿基的吩咐,心里忐忑不安,生怕李鸿基责怪,听到此话,大喜,连身上的伤好象也不痛了,连忙下去。
李鸿基这次行军带来了四名大夫,上次和不沾泥战后请到军中的大夫一个也没有放回去,李鸿基编成了一个军医队,有一百多人,这次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带来了四名,但这四名大夫已帮了大忙,上次伤亡的二百多人最终只死了五十一人,其它都救活了过来,而官军其它营受伤的死亡率可高过八成以上。
今天张诚的一阵猛攻又带来的近百人的伤亡,这四名军医今夜可有得忙,第三天的进攻开始了,李鸿基让张诚养伤,这次让李过带队进攻。
李过可比张城聪明多了,见官兵大部分箭支只能射在一百步以内,选出军中的强弓手二百余人在一百步外向城墙射击,这些人以前都是猎户,在军中又经过严格的训练,射箭可比义军强多了,在城下竟然把城墙上的弓箭手压制的无法抬头,城上的义军竟然只能躲在城墙后往下扔石头来阻止官兵的登城,但还是不时有人被射中,发出阵阵惨叫声。
幸亏这两百余人的官兵只能压制一小段城墙,侧面的弓箭手还是可以射击到爬城的官兵。不能这一小段就要让官军突破了,王自用很快也注意到这边的情景,勃然大怒,城上的人射箭竟然被城下的人压制,那还了得,调来了五十名老兵,住城下射去,毕竟城上城下的差距太大,虽然是一比四。但这一次对射义军还是很快占了上风,李过无奈,只得转移。
李过转移一个地方后,干脆前方只留弓箭手,又故施重技,很快又把一段城墙的义军压制的抬不起头来,城下正在攻击的官兵,突然没有了城上没完没了的箭支和石块,大喜,拼命的住上爬,前头的十几个人竟然一下子上了城墙,官兵都欢呼起来,但很快这先上去的十几人就被义军射成了刺猬,毕竟这时的官兵已经失去了掩伏,要射站在城墙上的官兵还是很容易,官兵的欢呼很快便变成了哑然。
王自用见此情景又忙让刚才选出的五十名射手赶过来,和官兵对射,李过见沾不到便宜,马上又转了个方向,城上的义军见此也连忙跟着转移,这样两队人在城上城下象捉迷藏一样转来转去,先是李过先到一个地方,把城上的义军压制,官兵便能轻松的攻上去,但马上城上的那队弓手便会过来,接下来就是攻上的官兵倒了大霉,一个个都被射成刺猬,李过又转一个地方,义军跟着转移。
王承恩也看到了这队士兵,毕竟李过转来转去的,不引人注目都难,忙向部下询问:“这是那一队人马。”
身旁的人却一个个摇头,见王承恩的目光转向了后面,李鸿基不得不出来回答:“总兵大人,这是属下的亲兵。”
王承恩看了李鸿基一眼,道:“你的手下很滑头,不过效果还是有,就不惩罚你了。”
李过此举其实已经违反了军令,王承恩已经对李鸿基看重,加上李过的办法杀伤了大量的义军,王承恩才轻轻放过。
李鸿基只得回道:“多谢总兵大人。”
以前官兵的弓手压制都是平均分配,每个地方都有,双方对射,互有伤亡,王承恩看到这心中一动,对身边的亲兵吩咐道:“去统计一下,中军总共有多少弓箭手。”
亲兵答应了一声,马上翻看起来,不一会就道:“禀总兵大人,中军其有二千二百名弓箭手。”
王承恩点了点头,吩咐道:“传令,收兵。”
旁边的宗元摸不到头脑:“总兵大人,天还没有黑,此时收兵是否过早。”
旁边的一个幕僚碰了他一下,然后道:“总兵大人,是否有妙计破城。”
王承恩得意的点了一下头,道:“此事可行与否,还要看明天的成果再说。”
这时官兵的呜金声响起来,官都如同大赫,一会儿就撤了个干净。
城上的义军都欢呼起来,今天又一次打退官兵了。
王自用满脸兴奋,刚才因那一小队官兵弓箭手引出的不快一扫而空,见官兵都已退下,吩咐道;“赶快收拾,明天再给官兵一个教训。”
随即带领亲兵向城下走去,王自用刚刚回府时,毕忠已跟了过来,这毕忠见王嘉胤不是成大事的料,这些天都一直都在讨好王自用,王自用已经了解了上次毕忠背主逃跑的事,对毕忠一点好感也没有,不过即然王嘉胤原凉了他,自己也就不好追究。
这时王自用见了毕忠也没好脸色,道:“你不去你主子那到我这儿干什么。”
毕忠也不生气道:“大统领这次命统领为主,自然也是我是上司,属下有事向统领汇报。”
王自用扫了他一眼,道:“有什么事,大惊小怪的。”
毕忠笑道;“统领知道今天为何官军提早收兵。”
王自用奇道:“官军怕了呗,伤亡那么大,攻不下就自然只有收兵了。”一副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你简直是白痴的表情。
毕忠假装没看到,道:“不然,从昨天官军的攻势来看,大有不计伤亡也要拿下此城的架势,决不会因为伤亡大而收兵。”
“那你说官兵为什么收兵。”
“官兵今日无原无故收兵,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想出了破城的办法,官军才不愿再伤亡,干脆收兵。”毕忠斩钉截铁地回答。
王自用摇了摇头:“你们文人就喜欢说大话,官兵能有什么办法。”说罢不想再理毕忠,转身就进府去。
毕忠大惊,连忙跟进了王府。
王自用不悦得道:“你跟着我干什么。”
毕忠连忙道:“大人,请听我说完,大人可否注意到今天一直沿着城墙向我军射箭的那队士兵。”
王自用点了点头道:“这队士兵也是精锐,我军今天的伤亡有一半是拜此队人所赐,不过我已经吩咐弓箭手压住他们了,虽然明天还会捣乱,但于大局无用。”
毕忠道:“区区一两百人自然无用,但若有几千人同时在一个地方射箭呢。”
王自用纵然动容:“你是说明天他们会把所有弓箭手聚中起来一起压制我军。”
毕忠道:“十有**会如此。”
王自用大惊:“如此一来,明天我军岂不危已。”
毕忠道:“今夜若不准备,明天便是城破之日。”
王自用诚心向毕忠拜了拜,道:“军师有何妙计破了官军此法。”
毕忠见王自用终于对自己重视起来,大为得意,道:“要想破此法也不难,统领只需照今天此法便可行。”
王自用为难起来,道:“我军大部是新兵,要想找出今天这样的士兵五百也难,怎么和官军数千弓手相抗。”
毕忠喜道:“我军居高临下,加上有投石机可使用,五百人马已经足够了。”
王自用马上发出命令,把军中的弓手集中起来,明天统一行动,看官兵攻那里,再与官兵对射。
王承恩收兵后,把方法一说,众人马上马屁如潮,道:“总兵大人真是天纵之才,想出如此妙法,明天必定破城等。”
当天官兵就将弓箭手集中起来,其中有二千零五人,其余弓手已在攻城中阵亡,又从军中选出善射之人组成三千人的庞大弓手队伍,单等明天就给义军一个教训,要把箭能到过的地方都变成死亡之地,一时官兵信心大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