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不错,这些人就是马尼拉不安定的因素,他们不敬上帝,沾污了上帝的名益,贪婪的追逐财富,给马尼拉只会带来脏乱及危险,我们应当及时地处理掉他们。”
桑切斯对传播宗教有病态的狂热,他一到马尼拉,就规定马尼拉不准有异教徒,马尼拉的华人并不是不愿加入天主教。相反,在西班牙人的命令下,每一个人都加入天主教,但华人对宗教的态度可以说有点漠视,他们加入天主教,同样信佛教,信道教,信所有的神仙。对于上帝也只是认为是众多神仙中一员,这让桑切斯严重不满,认为他们不配做上帝的子民,应该彻底消灭。
桑切斯的话,让穆迪奥大为震惊:“天,他们可是有数万人。”
桑切斯满不在乎地道:“那又怎样,华人最喜内斗,数十年前我们只有二千人就可以杀了他们数万人,现在有四千军队,杀他们数万人又有何难。”
穆迪奥虽然不在乎数万华人的生命,但还是有顾虑:“主教大人,若我们再次在马拉尼掀起大屠杀,如果大唐派遣大军来攻,又如何是好?”
桑切斯冷笑道:“他们来攻,就把他们打回去,不过,没有内应,我怀疑他们是否敢来进攻?三十年前我们对华人的大屠杀还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如果当时不是清除了华人,说不定马尼拉早就不在西班牙手中。”
发生在1603年的第一次华人大屠杀,起因是万历皇帝听信了一个商人的胡说八道,说马拉尼长有一种可以产金银的树,这种树每年都会自动长出金豆,银豆,西班牙人都是直接用从树上采摘的金银和大明贸易。
对于这样荒诞不经的说法,一心追求长生,信仰各种神仙的万历皇帝却深信不疑,他不顾大臣地反对,派出几名官员到马尼拉查找金银树,马尼拉西班牙当局误以为明朝即将渡海来攻,访查金银之事只是藉口,目的是与马尼拉的华人联络,以便里应外合将西班牙人赶走。因此,当明朝官员离开不久,西班牙人便开始杀戳华人,将岛上二万多华人全部杀绝。
事后万历虽然震怒,想发兵攻打马尼拉。但被大臣劝阻,最后只是派人向西班牙人宣读了一封问罪信,此事就不了了之,西班牙人至今还相信那场大屠杀阻止了大明派兵攻打马尼拉的企图。
听桑切斯如此一说,总督列加斯比顿时定了下来:“好,就按主教大人所说处理,准备清理掉马尼拉的所有华人。”
四人在总督府商量了一天,才定下了这次大屠杀的所有步骤。第二天,马尼拉的各个港口都停止了作业,总督列加斯比发布命令,由于担心大唐对巴达维亚的战争会波及到马拉尼,总督阁下宣布马尼拉开始戒严。
同时西班牙地士兵开始进入各个华人地社区收剿各种刀具等武器,理由是为了安全需要,马拉尼的华人以前多是以福建漳州移民为主,福建多山,种田难予维持生计,导致沿海边沿的人纷纷出海讨生活。而南洋各国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容易谋生,自万历年间开放海禁以来,福建沿海民众纷纷出海,定居在南洋,三十年前西班牙大屠杀后。漳州移民多视菲律宾为畏途,但却由泉州移民填了空白,以前的血腥似乎大家都选择了遗忘。
西班牙人收取各种刀具,甚至也菜刀也被收走时,华人并没有反抗。他们老老实实的交出自己手中唯一可以作为武器的东西,根本没有料到西班牙人马上就要来的大屠杀,他们自以为西班牙人说得对,只要手中没有武器,就不会被怀疑。
三天后,所有华人手中的铁器都被收剿一空,西班牙地军队全幅武装,开始了对马尼拉华人的第二次大屠杀。不过,西班牙的这次大屠杀还是引起了一些华人的警觉,毕竟离上次大屠杀才过去了三十年,大屠杀的记忆留在漳州移民心中,他们的许多前辈就在那次大屠杀中死于非命。只是生活的艰辛逼得他们地后代又到达了马尼拉,不过,他们比泉州移民时刻多了一丝警觉。
屠杀前收剿刀具,彻底断绝华人反抗地可能,这几乎是上次大屠杀的翻版,西班牙人竟然不愿意换一个方式。漳州移民在西班牙人开始收剿刀具时就多了一个心眼,将一两把刀具藏了起来,并力劝那些泉州移民也如此。
只是没有人会听从他们地劝解,华人内斗的天性在这次大屠杀前发挥得淋漓尽致,许多人不但不听劝,反而向西班牙当局告发那些私藏刀具的邻居,那些人很快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藏有刀具的华人纷纷自危,再也不敢和别人透露。
西班牙地军队手持火枪,一进华人社区,马上开枪射杀。老人、妇女、儿童全部不放过,此时华人才惊觉到不妙,只是他们手中连一件铁器都没有,哪里是西班牙人的对手,西班牙的军队走过一路,便杀过一路。
西班牙人还怕军队屠杀会有漏网之鱼,又鼓励当地的土人对华人展开屠杀,每杀一个华人,土人可以领到两比索的报酬,当地的土人顿时疯狂起来,他们的武器并没有被收剿,对上华人也有优势。
西班牙人对殖民地进行残醋的压榨,当地土人大多生活在底层。而由于华人有贸易的优势,又勤劳肯干,虽然也受到西班牙人地压榨,但生活相对于土人来讲还是要好不少。
土人对西班牙人不敢反抗。但对生活条件对他们好的华人却是恨之入骨。西班牙人稍一挑拔,土人就把所有仇恨就都转到了华人身上,他们杀起华人来比西班牙人还凶狠。
很快,杀戮华人的主力就由西班人转到土人身上,西班牙人只是在旁边嘻嘻哈哈的监视。并挑出年轻的女人发泄,发泄完毕,也毫不迟疑的杀掉。
大屠杀整整持续了五天,除了少数警觉的华人先一步逃到城外躲避,马尼拉的数万华人被屠杀罄尽。到了第五天,马拉尼再也看不见一个华人了,遍地都是血腥,土人将华人居住地地方抢劫一空,他们地房屋被放火烧成灰烬,华人的尸体直接被抛进河流,把马拉尼附近的河流都造成了堵塞。
虽然西班牙人封锁了消息,但大屠杀的事十多天后还是传了出去,南洋各国听到这个血淋淋的消息都觉愕然。现在大唐正是如日中天时,西班牙人选择在这时候对马尼拉的华人进行大屠杀,冒然得罪大唐帝国,西班牙人是不是疯了。
消息传到长安时,大唐的官员顿时哗然,西班牙此举是**裸的挑衅,各个番属国也都睁大了眼睛,看大唐对这个事件到底如何处理。
李鸿基得到这个消息时,正在书房处理番属法之事。经过数次修改,番属法已初步成型,如果再看一遍没有问题就可以对外颁布,贺景将这个消息一讲完,李鸿基大为震怒,将手中地番属法恨恨的摔在地上:“可恶!可恶!”
李鸿基眼都要红了,三十年的马尼拉的大屠杀毕竟已经过去。虽然在李鸿基的记忆中,西班牙人以后还会接二连三的对华人进行大屠杀,但那毕竟是面对清朝,对海外子民巴不是死净的朝代,却没有想到这种大屠生会发生在自己统治时期。
“马守应呢,他是死人不成,朕让他做了南海舰队的总督,就等于将南海子民地安危托付到他手上,他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西班牙人对朕地子民屠杀!”
贺景从来没有见到皇帝如此震怒的时候,他小心的回答道:“皇上,马守应正在围攻荷兰人的巴达维亚,他即使得到消息也赶不及。”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朱玉莹端着一杯香浓的暴叶站在门口,她刚刚被皇帝封为婕妤,正受到皇帝宠爱,经过书房时对听到书房内皇帝几乎是咆哮出声,大为好奇,学着姐姐的模样给皇帝端上一怀香茶,想探听一下到底发生了何事让皇帝如此发怒。
李鸿基愕然的望着门口的朱玉莹,下意思的吼了一声:“出去!谁允许你进来的!”
朱玉莹的笑意顿时僵持在脸上,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对她恩爱无比的皇帝会如此对她,将手中的香若重重的放在桌子上,大哭而去。
李鸿基心中有几分懊恼,西班牙人的事,迁怒到她身上干吗,但这点小事转眼就被忘记:“调兵!朕要调兵!踏平整个马尼拉,将所有的西班牙人全部杀光,犯下血债的土人也一个不放过。”
贺景回道:“皇上,是否让马守应放弃对巴达维亚的攻打,直接进攻马尼拉。”
“难道除了马守应就没有其他人不成,朕不会放弃巴达维亚,也不会放过马尼拉。”李鸿基还有一丝清醒,此时马守应对巴达维亚的围攻已快一个月,一旦抽走,对巴达维亚的进攻就前功尽弃。
贺景连忙道:“那皇上是要调东海舰队不成,东海舰队的力量已抽调了一半给马守应,万不可再抽力量,大唐帝国的万里海疆,无数的商船不可以没有水师的保护。”
李鸿基冷静了下来,马守应的兵力不可调。东海舰队要维护大唐的海疆和海外贸易的安全,大唐的两支水师一时全被绊住,虽然若是等到马守应攻下巴达维亚后,马上就可以抽身。但李鸿基却一刻也不愿等下去。
“没有水师,朕就用陆军,朕不相信,大唐数十万大军灭不了区区一个马拉尼,朕可以征集商船,只要将陆军送上马尼拉,西班牙人在朕的陆军面前将会不堪一击。”
贺景见皇帝下定了决心,不再相劝,将丢在地上的番属法拾了起来放在了桌上:“皇上,如果没有他事,微臣告辞了。”
李鸿基挥了挥手,贺景悄声的退了下来,将书房的门轻轻关上,李鸿基在贺景退出去后,就这么在椅子上呆呆的坐着,直到天黑,才惊醒过来。自语道:“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西班牙,你准备承接朕的怒火吧。”
西班牙在十七世纪对马尼拉的华人进行过三次大屠杀”馏年是第一次。第二次大屠杀是在,捌年,这里老茅推后了二年。算是蝴蝶效应。毕竟,网年西班牙人敢对华人大屠杀是因为那时明朝自身已是焦头烂额。而现在大唐早已完成统一,西班牙人应该有顾忌,第三次大屠杀发生在,锭年,郑成功收回台湾时,西班牙人害怕华人和郑成功里应外合。进攻马尼拉。西班牙人三次大屠杀都将当地的华人屠杀一空。老人。小孩,妇女一个都不放过,每次所杀的华人不下二万人。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六十三章反应
马尼拉现了大屠杀事件,现在并不是颁布番属法的时机,李鸿基只得临时将它压了下来,第二天,恰逢三日一次的早朝,所有的官员昨天都得到了马尼拉大屠杀的消息,他们都预感到今天有大事情发生,早早的来到承运殿,开始交流彼此的看法。
官员大都是面容憔悴,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昨提案的事大出所有人的意料,马尼拉在南洋各国中,除了陆地相连的东南东岛外,离大唐海上距离最近,在大唐水师大发神威时,竟然敢如此**裸的挑衅。
一些官员先是不信,得到确切消息后,一个个都激愤起来,大唐并没有明清两朝海外弃民的说法,相反鼓励子民到海外开拓。海外贸易的丰厚收入各个大臣都心中有数,而且大唐各个贵族的封地都是在海外,海外是否稳定,关系到各个有封地之人的切身利益。
许多人昨天就想到宫中求见皇帝,提出带兵惩罚西班牙人,只是皇帝将自己关在书房谁也不见。这才作罢。
赵良极是今天最困顿的一个,那些番邦使者得到消息后,一个个都想向赵良极打听大唐如何应对,甚至让赵良极昨天半夜也不得闲,今天一进承运殿,不顾各位同僚的吵闹,找了一个地方就开始打嗑睡。
正在迷迷糊糊中,赵良极只觉得一阵摇晃,他打了一个机伶:“上朝了?”
旁边一个声音接道:“赵大人,现在离上朝还有一个小时。”
赵良极定眼一看,推他之人正是吏部尚书许鼎臣。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他摇了摇脑袋,想让自己清醒一点,埋怨道:“许大人,你就不能让我多睡一会儿。”
赵良极突然感觉到周围静得出奇,他抬头一瞧,所有的大臣目光都对准他,赵良极顿时浑身一阵不自在。
“看来我们赵大人是胸有成竹,现在还睡得着觉,赵大人不会还想感化那些西夷吧,可惜还没等你感化他们已经杀了我大唐数万子民了。”说话的是兵部侍郎兼金吾大将军李过。
赵良极在前明为官多年,难免承袭了一些前朝对番邦优待地传统,这一点被和皇帝一起打江山的嫡系官员多次责难,许多人都想让皇帝将他免职。只是李鸿基对赵良极的任命却毫不动摇,礼部的主官必须是一个让各个属国尽量能接受的人,如果换了跟皇帝本人打江山的那些将领担任礼部尚书,天天喊打喊杀成何体统。
赵良极冷冷的道:“怎么,朝庭有规定在承运殿中不能睡觉么?”
承运殿本来就是皇帝供各位上朝前早到大臣休息所用,睡觉也好,聊天也罢,都无关紧要,李过脸上顿时一窒。下不来台,怪声的道:”我听说某位大人昨天府上人来人往。出入尽是番邦使者。不会是乘机想要胁天朝吧。”
赵良极心中涌起一片怒火,李过已不是第一次针对他了,土菩萨比且有三分火气:“李大人,接待番邦使者咚藤就是礼部边常,李大人未免管得太宽了。”
许鼎臣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两位都少些火气。眼下我们是要拿出一个对付西夷的策略来,免得等下皇上问起,我们还分成数派,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许鼎臣是吏部尚书,虽然派在三省之下,但还是八部之首,李过多少给他一点面子,放过挤对赵良极,接过许鼎臣的话柄:“那还用商量什么,一个字,就是打,将冒犯天朝地西夷斩尽杀绝。”
“不错,这邦西夷不知礼议,犹如禽兽,不打疼他们根本不知进退,等下朝会本官亲自向皇上请兵出征。”说话的是兵部尚书马维兴,马维兴一直对打仗情有独钟。若是皇帝肯让他打仗,他宁愿作一个带兵的将领,也不愿当一个只能呆在京师的尚书,殊不知皇帝恰恰是看中他这一点,才放心一直将兵部地大权放在马维兴手中。
“马大人,杀鸡岂用牛刀,你就不用争了,我看还是从南方军团抽调一员将领就绰绰有余。”陈宇跳出来反对,开玩笑,兵部尚书亲自带兵出征,用得着吗,就是皇帝同意,他也要坚决反对。这次出征的费用可没有预算,只能临时调用,真要是马维兴带兵出征,用的军费起码也比一般将军扩大数倍以上,今年地财税大增。户部虽然有钱,也不能这样胡乱花费。
马维兴也只是说说而已,知道他即使请战皇帝也不可能真让他去,悻悻的道:“也罢,南方军团共有六万野战军,只有抽调出一到两万人也差不多了,陈大人,你们户部这次不会拖后腿吧?”
“马大人说的什么话,户部什么时候给朝庭拖过后腿,只要该花,户部无论如何也会凑出所需的军费。”见马维兴质疑户部,户部尚书李守信连忙保证。
李过连忙道:“户部还需准备充足一点才行,这次皇上真是发怒了,我听说昨天皇上听到消息时摔了不少东西,还把自己关在房中大半天。”
这一条消息昨天想进宫的人几乎都知道,李过一说,大家都明白过来。皇帝决对不会放过西班牙人,今天早朝说不定就会将出兵之事确定下来。
现在是七月,上半年的赋税都已入库,今天地税收比去年增长了两成。上半年达到七千万银币,扣给各种开支,有一千多万银币的盈余。陈宇财大气粗,满不在乎:“放心,不就是攻打一个马尼拉吗,户部将会列出一百万银币的特别军费,足可以踏平马尼拉了。”
“嗤”的一声轻笑,李过摇头道:“一百万银币,踏平马尼拉就可以了?户部未免太小气,西夷如此穷凶极恶,仗着的是什么,不就是他们地老巢在数万里之外吗,既然他们敢来东方肆无忌惮,为什么我们不能杀到西方去?”
众人顿时“啊”了一声,经过这么多年地学习,大唐的高官并不是对世界一无所知,相反大部分的地理众人几乎都知晓。不过,杀到西方去,就是最想打仗的马维兴也没有想过,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都是数万里的距离,真要杀到西方,困难可想而知。
看了众人的脸色,李过耻笑道:“怎么,难道我堂堂天朝自认连那些蛮夷也不如,只许他们来东方,我们不能到西方?”
“好,如果兵部能拿出计划,派出合适的人选,户部首先支持!”被李过一激,陈宇马上表态,李守信张了张嘴,没说什么。按理他才是户部尚书,要作主也需要他来。不过,李守信是皇帝的亲叔叔,早晚要从户部尚书地位子上退下来,到时陈宇就是最合适地人选。而且陈宇还是户部银行地行长,实际上财政的调动都需要经过陈宇过手,对于陈宇的越位,李守信还是以沉默来支持。
”户部没有问题,那我们兵部就更没有问题。”李过也拍着胸部连忙表态。马维兴同样表示了沉默。
“赵大人,那不知你们礼部有没有什么问题?”
众人地眼光连忙向赵良极看去,却发现赵良极倒在一张椅子上,又已呼呼睡着。
李过轻蔑的一笑:“赵大人昨晚可能操劳过度了。不过,有了兵部和户部的合作,礼部根本无关紧要,难道要他派人去西方教化西班牙人。”
“不知这次情报部又能提供什么支持?”一名吏部地官员小声的嘀咕了一句,情报部由贺景、贺珍两人共同执掌,贺景对内,贺珍对外,有时又相到配合,贺珍很少留在京师,即使在也不会出席朝会,众人只能看到贺景的身影。
贺景从来就是独来独往,不会和官员在一起扎堆,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嫌,一方面也是没有几个官员不会对贺景产生惧怕心理而愿意结交。
此时贺景就站在这群人十数米远的地方,他们的谈话贺景自然听得见。众人都拿眼向贺景瞄去,不过,等贺景的眼光一扫来,众人却又都避开,没有一个人想到贺景面前问上一问。
情报部地工作这些年无疑成绩斐然,马拉尼也有不少大唐的情报人员。可惜西班牙人在在屠杀之前就封锁了各个港口,有情报也传递不出来。等到大屠杀一起,这些情报人员也只能逃命。有不少人员也死在这次大屠杀中,大屠杀之后,侥幸逃过一劫的情报人员才把消息发出来。不然,大唐也不会在十几天后就得到马尼拉大屠杀的消息。
只是现在唐军完成全国一统也不过二年时间而已,情报不可能延展到那么深,在西方,情报部还是一片空白,贺景虽然听到众人谈论,也根本不想插嘴。
众人很快将情报部的事丢下,又热列讨论起出兵西方的可能性,直到早朝地钟声响起,众人才结束了谈论,向太和殿走去。
众人三呼万岁完毕,回到自己的位子,还没有等到李娃开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皇帝已先发言:“昨天,朕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西班牙蛮夷悍然杀害我大唐数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这种行为简直禽兽不如!以前有人说蒙古人是率兽食人,可是他们尚且会留下高过车轮的男子,年轻的女子,而西班牙人,连婴儿都不放过,情报部传来的消息显示,我大唐在马尼拉的子民除了逃到森林里暂时躲起来廖廖无几地人外,在西班牙人的大屠杀,无一生还,朕昨日……昨日……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肝肠寸断!”
说到这里,李鸿基已经是流出了眼泪,殿上众人大吃一惊,一起伏地:“请吾皇节哀,保重龙体。”
李鸿基将眼泪擦去:“各位爱卿请起,朕身体很好,西班牙人欺我太甚,大唐与西班牙人仇不可戴天,西人连禽兽都不如,即始此,朕决定将西班牙人抹去,不知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皇帝果然不满足于仅仅打击马尼拉的西班牙人,马维兴首先站了出来:“皇上英明,西班牙胆敢冒犯我天朝神威,无故屠杀数万平民,罪当灭族!”
众人早有商议,此时也不觉有何不妥,大部分人都跪了下来:“皇上英明!”
一部分人虽然觉得此事不应当如此草率定下来,但见众人全都跪了下来,不得不跟着下跪,心里却在转动着念头,怎么想办法将盛怒的皇帝劝下来才好。
“兵部,可有灭西夷之人选?”
马维兴连道:“回万岁,臣以为可以在南方军团中选一人出任主将,派一个军足以消灭马尼拉的西班牙人。至于进攻西班牙本人的人选,还需从水师中挑选,臣无能,不知西班牙的实力如何,实在无法知晓该调动多少水师。”
李鸿基点头:“西班牙本土先不忙,进攻马尼拉的事,朕准了,你可有合适的人桩荐。”
众人松了一口气,皇帝还没有太过冲动,否则大家对西班牙一无所知,如果皇帝要马上派人攻打西班牙,那谁也没有把握。
“回万岁,臣桩举南方军团的高杰担任主帅,高将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是此次攻取马尼拉的最佳人选。”
高杰是最早追随皇帝的那批老兄弟之一,可是不知是否皇帝有意压制,从来没有独挡过一面的机会,分封时还是因功封为帝国伯爵。军队整编后,他调到南方军团,南方军团虽然是帝国最强大的军团,正因为如此。高杰的头上还有李双喜,李万成两人压着,这两人无论资格还是功劳,都超过了高杰,高杰也只能屈居第三。
高立功,马维兴等人都有点是替高杰鸣不平,这次抓到机会,马维兴马上把高杰推了出来,想让高杰赢得独挡一面的机会。
李鸿基听以马维举推举高杰,面无表情,所有官员都大为惊讶,不知为何皇帝要考虑如此之久:“准了。”
皇帝终于开口,马维兴松了一口气:“皇上,此次陆军跨海过战,还需要水师保护,臣申请从马守应处调回两艘铁甲舰,为陆军护航。”
“准!”
“皇上,臣申请户部列出此次出征的特别军费。”
“准!”
“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六十四章出兵
等到朝会一散,留在长安的各个使节便知道了大唐将出兵讨伐马尼拉西班人的消息,所有人都兴奋起来,西班牙这些来年,以马尼拉为基地,没少对南洋各国欺压,只是碍于西班牙人炮坚船利,大明的水师又已衰败,才不得不忍耐,如今大唐要对付西班牙,各国自然乐观其成。
1...245246247248249...2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