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二十八章僵持不下 上
李鸿基在信中要求周凤梧放了秦王全家,并让他带给朝庭闯军和谈的要求,只有答应三个条件闯军就可重新归附朝庭。
第一条:要求曹文诏把当初闯入李鸿基家里的士兵全部送入闯营,让闯王能为父亲报仇。
第二条:朝庭承认李自成闯王的封号,并不得干涉闯军在控制区施行的各项政策。
第三条:官兵不得进入目前闯军的区域内,双方以现在的实际控制线为界。
若朝庭能够满足这三个条件,闯军不但停止与官军的冲突,可以派兵帮朝庭对付蒙古和后金的入侵。甚至可以考虑帮助官府清剿流寇。
周风梧接到李鸿基命令后,才把秦王从牢内放了出来,秦王何曾受过如此之罪,把洪承畴恨的要死,两人同处一个监牢,秦王每天都对他破口大骂,若非实在太胖,自已体虚,秦王真有每天把洪承畴提起来打一顿的想法,洪承畴这些天比用什么刑都还要痛苦不甚,回骂不行,要打更不行,让他有时真想自杀了事。
对闯军来说,秦王一家的价值都已利用完,干脆大方一点,显出闯军的诚意,把秦王一家都放了回去,省得浪费米粮,还是让崇祯去养这一大家子吧。
朱存枢大喜过望,至于还有两个女儿,他管也不管了,生怕再有什么差错回不去就完了,所以他提也不提。
此时的陕西,西面由高一功率领两万人马,一路上杀向了宝鸡,收复宝鸡后,留下了五千人看守,防止甘肃派兵进入陕西,其余一万五千人马不停蹄,连续收复了汉中和安康,又分了两千人取了原先拒不投降的洛南县,历时四个月才返回西安。
而高杰也率两万大军从北面出发,收复了铜川和延安市,除了各地留守人员,还有一万五千人,和高立功汇合后,兵力达到三万,俞忠霄只有一万人,如何能挡,本来和高立功交战就吃力,只好投降,到崇祯六年底,李鸿基治下已有二十多万大军,六七百万人口,一省半地。比得上当年的西夏王朝了。
秦王回到了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本以为番王失陷不死也会被关,没想到一家子人还能完完整整的回来,此时朝庭才真正知道闯军的实力和来历,许多人主张对曹文诏严惩,若没有曹文诏,李自成怎会造反。
但曹文诏手握重兵,又是一员良将,崇祯虽然恨他惹出来的麻烦,但还得靠他收拾,只好暂时按耐下了怒气。
又由于王承恩是李自成当时的顶头上司,又牵进了王承恩,此时王承恩已是宫中的秉笔太监,两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朝庭顿时大乱,互相攻击起来。
不过李鸿基的条件却谁也没有去认真考虑,这样等于裂土封王,以皇上的性格怎么也不会同意,也没有人会傻到向皇上提,只得严令曹文诏赶快进剿。
秦王回到了京中,他的封地财产全没了,崇祯虽然对他没什么好感,但倒也不能失了皇家的面子,重新在京里给他赐了宅子,奴婢,宫女,不过银子倒没给多少,皇帝现在也穷,秦王叫苦连天,和西安的生活相比那是天嚷之别,不过他现在也没办法,多次求见崇祯,崇祯都避而不见。
曹文诏每天都接到朝庭推他进军的旨意,但闯军防守森严,他毫无办法,此时朝庭的风声传来,他吓了一大跳,弄清了闯军的来历更是心烦意乱,若再不与闯军决战,恐怕朝庭耐心一去,自己就得丢官去职了。
监军孙茂霖更是每日推促进兵,曹文诏无法,只得派人挑战,李鸿基理也不理,稍近一点。闯军不是大炮,就是火枪,官军只得后退。
唯一能逼闯军决战的方法就是断其粮道了,但闯军守得死紧,大队人马根本到不了闯军的后方,小队人马又连闯军的运粮队也打不过,曹文诏苦恼万分,他虽然有贺人龙,李卑,艾万年这些勇将,但闯军不接战,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曹文诏无奈,召聚众将相商,孙茂霖见了闯军的威势也知不是曹文诏怯敌不战,强行接战,实在是徒损将士,也停止了推促。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他们勇则勇矣,但要想什么办法还真难为了他们,众人都默默不答,以前众人和义军交手都是撵着他们跑,就是要攻城也是官兵武器精良,通常强攻数天都能得手,那遇到过这种局面。
其幕僚汪民相见此献计道:“部堂大人,如今两县贼军紧守,我军急切难战,不如绕开交城和祁县,从娄烦县过去,攻击贼军的后方。”
孙茂霖是监军,不想绕远路,反对道:“不可,不可,若被贼军发觉,举兵进攻太原怎么办,到时失陷晋王,谁负责。”
这个问题谁都不能接话,否则被人参上一本那哪受得了。
汪民相只得又道:“那只有我军先偷偷离开大原,假装要攻击贼军后路,若贼军上当,只有回救,或者干脆进攻太原,到时贼军若回救,我军就重新杀到交城,祁县两城,贼军主力离开,必不能再挡,若贼军敢攻太原,到时我军回转,也可和贼军战于太原城下。”
众人都点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曹文诏想了想,道:“如果贼军见我大军回转,重新退回两县怎办。”
汪民相道:“部堂大人多虑了,闯贼若要攻太原,没有大炮怎么成,到时闯贼带着大炮,必定不便退回,如果他敢丢弃大炮,我军还用再怕闯贼吗。”
曹文诏大喜:“此计可行,明天大军就拨营出发,贺将军我命你部为先锋,带五千人马往攻临县,务必在作出声势浩大的样子,我率大军随后,暂停在太原与娄烦中间,能不能调动闯贼,就看贺将军的攻击了。”
贺人龙大声应令,率大军先行,第二天,曹文诏也带领五万大军向娄烦出发,太原只留下一万守军。
----------------------------------------------------------------------
多谢兄弟姐妹们的票票了,没想到能所把老茅送入了五十多名,老茅有点得寸进尺,能不能将老茅送入前五十名,就看各位兄弟姐妹们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二十八章僵持不下 下
李鸿基马上接到斥候报告,官军的外围大军已拨营而走,向娄烦方向而去。
李鸿基找齐众将商议,拓养坤道:“闯王,官军既然敢撤,我军干脆攻下太原,到时也不用我军动手,让崇祯小儿直接砍了曹文诏的头。”
拓养坤的话让崔尔达,黄龙,白广恩,等一班降将听得直皱眉头,他们刚投降闯军不久,对崇祯还有相当敬意,见拓养坤如此称呼皇帝,自然不喜。
崔尔达道:“闯王不可,曹文诏攻不下我军,无可奈何才作出要攻我军后翼的样子,其实要绕过目前我军的防线,官军不但要多行数百里,何况我军还有临县,离石两地作为屏障,等到官军打通两地的通路,我军早已拿下太原,官军如此做,必定有诈。”
拓养坤大为不耐:“有诈又如何,还会怕了官军不成。”
闯军起兵起来,除了西安稍受挫折以外,一路上都是势如破竹,连潼关这样的坚城都不能守上一个月,自然人人信心十足,对李鸿基避而不战都感到奇怪,虽然李鸿基再三解释,但这些理由都不能令众将信服,李鸿基总不能说出女真再过数月会在山西再次入关抢掠,自己怕便宜女真的话来吧。
只是在李鸿基的策划下,只用数年时间闯军便一步步壮大到如此地步,众人实在对李鸿基有盲目的信心,才接受了按兵不动的建议,不能以老张飞,拓养坤,混天猴这些人的性子还不马上与官兵大战一场。
点灯子赵胜倒是有才,他本是一个秀才,因家贫,便在深山中搭建了一个茅屋,日夜苦读诗书,想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那知乡邻见他一个文弱书生独自一个敢在大山居住,还每夜点灯苦读,大为好奇,对他的传闻渐渐多了起来,后来越传越邪,竟有人说他读的是兵书,能呼风唤雨,想学黄巢,为的是学好兵书便要造反,赵胜听了大惊,只好抛下投军。
赵胜见此道:“官军可能正是想引我军出动进攻太原,那时大军再返回,到时我军顿于坚城之下,失去防护,官军的胜算会大增。”
李鸿基点了点头,看来必是如此了,吩咐道:“即如此,我军就如他所愿,出动就是,等官军回来,我军再退。”
赵胜道:“闯王,到时我军大炮不便移动,恐怕要退也不能退回来。”
李鸿基一愣:“谁说要带大炮。”
众人都发呆,白广恩硬着头皮道:“若不带大炮,要攻太原,我军岂不死伤惨重,而且耗废日久。”
李鸿基解释道:“我军此次不是要攻太原,只是作个姿势而已,各位莫忘了太原城中有个晋王,只有我们一包围太原,晋王肯定会惊惶失措,要求曹文诏回来救援,曹文诏明知不妥也不敢不听。”
众人大笑起来,拓养坤挠了挠头:“他奶奶的,莫不成朝庭的番王都是我军的助力。”
众人仔细一想,可不是吗,西安若没有秦王,闯军要收降那么多官员,肯定得费力不少,这太原有了一个晋王,曹文诏就得乖乖听闯军的调动。
曹文诏离太原不足百里便停了下来,同时严密封锁消息,令贺人龙大张旗鼓向临县进发,守临县的闯军只有一千人,千总叫李劬,也是李断迁寨中人,是在商洛接受过基础军官培训中升官较快的人,因这些人的培训很多都是李鸿基亲历亲为,而且校长还是李鸿基亲自担任,后来这一批人被称之为闯王门生,原先培训时这些人都是小武总,现在大多数人是百户,副千总,升千总的不过十之一二,或许是他这么快升千总是沾了李鸿基同乡的光,但也经历过数次战斗,在闯军中算得上经验丰富。
李劬见贺人龙虽然旗号众多,营房也扎得密密麻麻,好象有数万人的样子,但见攻城器具带得不多,遂不在意,紧守城门不出,只是派人通告了一下离石府。
李鸿基很快接到官军攻临县的报告,全军马上行动起来,四万人马大举出动,将太原团团围住,密聚的箭雨射向太原,同进火枪兵也出动,城外枪声大作,山西巡抚许鼎臣不甘示弱,亲率布政史赵建极,副将应时盛,参将牛勇,朱孔,王水奎,兵备副史毛文炳,商刚中,按家金等人上城督战,同时城头炮声大作,太原的大炮全部轰向闯军。
闯军没有大炮很是吃亏,但火枪弥补了不足,弓箭的射程也比官军要强,一时之间杀的难分难解,闯军虽是虚攻,但架势也拉的十足。
许鼎臣见闯军攻势猛烈,但登城的云梯却很少,知道太原暂时无恙,但晋王朱求桂听到如此猛烈的攻城声,却吓得不行,马上派人去招曹文诏,说贼军攻城猛烈,太原已是岌岌可危,曹文诏反复向来人确认太原的攻城状况,那人是晋王家将,自然知道晋王的意思,极力夸大闯军的攻城强度,还说闯军的火器已经全部出动,大炮声响数十里,若曹文诏再不返回,太原守不了两日就要被贼军攻破。
曹文诏不惊反喜,终于引出闯军了,马上快马加鞭,全军回撤,半路上果然听到大炮的声音,官军更急,丢弃了所有东西,轻装赶路,等回到太原时,闯军早得到消息退回祁县和交城,曹文诏看到完好无损的太原城墙,双眼差点要喷出火来,这就是岌岌可危,原来自己听到的炮声都是太原城所发,曹文诏有苦说不出,又怎能去责问晋王。
曹文诏无法,只得再招众将商议,汪民相再次献计道:“部堂大人,如今我军只有改虚攻为实攻了,在太原城下留下一万人马,其余四万大军秘密直扑临县,快速拿下后,再攻离石,在贼军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抄了他的后路。”
曹文诏一呆:“若贼军发现我军离去,那城外一万大军岂不危险。”
汪民相道:“大人,如今不得不冒险了,如果贼军发现,可令大军暂时进城死守,就看谁先攻破对方要害了,否则再僵持下去,皇上耐心一失,对部堂大人不利啊。”
曹文诏思付了一下,也只好如此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二十九章闯王门生上
当晚,曹文诏趁着黑夜,秘密将部队调离,大军的营帐不拆,作出还有五万大军的样子,闯军没想到官军当晚就会撤离,虽然派出众多斥候,却没有发现,被蒙在鼓里。
贺人龙已经攻打临县五天了,自己已死伤了千人,这个县城动也不动,尤其是县城的两门大炮更是讨厌,自己的士兵就有数百人死在炮火下,大大打击了官兵的士气。
本来曹文诏交给他的任务只是虚攻而已,主要是想吸引闯军的注意力,但贺人龙一向争强好胜,自己有五千精兵,那惧一个小小的县城,干脆由虚攻转为实攻,把他拿下岂不更好,哪知全力攻击之下,这个县城竟然稳如泰山。
周国卿看到城下层层叠叠的尸体,大为心痛,劝道:“大人,不能再如此攻下去了,这些可都是大人的家底呀,拼光了再到哪里补回来。”
贺人龙虽然也心痛,但还是咬牙道:“不行,我军伤亡如此惨重,怎可半途而废,那些兄弟不就白死了吗,给我继续进攻。”
此时的贺人龙已经和临县赌上了气,周国卿见劝不动,叹了口气,举起自己手中的大刀,喊道:“弟兄门,贼军马上就支撑不住了,冲啊。”带头冲到了最前面,有了大将冲锋,官兵的勇气重又鼓了起来,呐喊着冲向城头。
李劬站在城头,轻松无比,官兵虽然摆出数万人的样子,充其量也就五千人,古人云,五倍攻之,十倍围之,但官军虽然英勇,武器却相差不是一个档次,李劬有三百火枪兵,配合大炮向下射击,轻轻松松就瓦解的对手的攻击,偶有漏网之鱼爬了上来,也被长枪兵一捅就死,只有官兵的弓手对城头还有点威胁,守了三天,伤亡不到百人,真正失去战斗力的不到五十人。
见官兵呐喊着冲了上来,骂了一声:“找死。”命令大炮开始射击。
李劬旁边站着的是他的一个副手,叫刘检,和李劬是同时在商洛的军校学习,两人刚出来时并无不同,不过现在已是上下级了。
见官兵的攻势好象这次更胜以往,对李劬道:“大人,离石到此不到一天路程,我们要不要向黑虎星大人求救。”
李劬道:“求什么救,你看官军能攻上来吗。”
刘检往下一看,官兵虽然气势如虹,但在闯军火枪兵的打击下死伤惨重,刘检还看到一个大将模样的人突然倒了下去,腿上鲜血直流,被官兵扶了下去,官军的进攻再也无以为继,这次的进攻除了城下又多了数十具尸体外,官军什么也没得到,刘检暗叹可惜,没有把敌人的大将击毙,但也放下心来。不求救是对的,官兵奈何不了临县。
贺人龙铁青着脸,这么窝囊的仗从来没打过,明明对方只有千把人,自己五千大军硬是啃不下,亲兵将周国卿扶了过来,贺人龙见他腿上血肉模糊,下衣破了一个大洞,再往上一点命根子就没有了,连忙吩咐亲兵赶快给他找郎中。
周国卿制止了要扶他走的亲兵,开口道:“大人,不能再战了,再攻下去我军也只有白白送命。”
贺人龙的脸都快要扭曲了,沉默了一会儿才痛苦的道:“我会下令停止攻击,你先去治伤吧。”
周国卿见贺人龙点头答应,才放心的下去。
官兵终于停止了徒劳无功的攻击,不过贺人龙没有得到曹文诏的命令,也没有撤走,停在临县,不时骚扰一下县城。
这天,李劬还有县衙办公,其亲兵匆匆赶来:“大人,大人,城外来了好多官兵,足足有数万人。”
李劬斥道:“慌什么,数万人了不起啊。”话说完,也急匆匆赶上了城头。
刘检连忙迎了上来:“大人,看来官兵是要主攻这里,抄我军后路,必需马上向后方报告。”
李劬一看,城外人欢马腾,足足有数万官兵,将小小的临县围了个水泄不通,顿时一呆,现在派人报讯已经来不及了,只有趁官军立足末稳强冲出一条路来,才有向后方报讯的希望,马上下令道:“刘千总,你马上带一百人出城,我用大炮全力掩护你,只有还有一个人在,就要把信送到。”
刘检一呆,官军人数如此众多,留下来是万无生机,出城还有一线希望:“那大人你呢。”
李劬道:“我是临县的主将,我在,临县就在。”
刘检道:“不行,我也不能走,要死死在一块儿。”
“胡说,你死了我还不一定死呢,快去准备,不要担搁时间。”
刘检只好行了一个军礼:“大人保重,卑职一定完成任务。”匆匆带队下了城。
李劬马上道:“来人,把大炮都拉出南门,用大炮给刘副千总开出一条路来。”
众人应了一声,马上推起了大炮,好在城不大,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搬好了,趁着官军还在扎营,李劬马上命令开炮,“轰”的两声炮响,炮弹准确的射入官兵的人群中,官兵一惊,顿时慌乱了起来。
曹文诏来到后,已询问了贺人龙,知道闯军只有二门大炮,而且都在北门,射程将近二十里,所以北门的部队是离城远远的,但其余几个门却只能离城二里,否则都离城二十里,官军就是再有几万人也围不住一个小城,哪曾想贼军把大炮又搬到了南门,顿时打了官军一个措手不及。
闯军的大炮一刻不停,虽然只有两门,却也声势惊人,趁着官军慌乱,临县的南门大开,一百骑兵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向官兵杀去,狠狠的冲进官兵的阵营,溅起一朵朵血花,本来已经乱了的官兵更加纷乱,竟然对闯军的骑兵一刻也没挡住,南门的主将李卑没想到贼军敢出城,知道这是要去报信,连忙大喊:“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可是官军一点准备也没有,慌乱中如何拦得住,被刘检的骑兵挥刀猛砍,很快就冲出了官军的重围。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二十九章闯王门生 下
刘检带人一口气跑了将近三十里,来到一片树林才放慢速度停了下来,向众人数了一下,一百人一个不少。这次打了官兵一个措手不及,竟然无一伤亡。
刘检知道官军肯定不会死心,马上有可能追来,必须有人留下来阻敌才行,刘检望了众人一眼道:“家中独子的出列。”
有十来人出了队,
“家中老母在堂的出列。”
又有了十来人出了队。
“家中有幼儿抚养的出列。”
只次只有五人出了队,刘检道:“好,你们所有人赶快返回离石城,向黑虎星大人报告这里的情况。其它人跟着我走,咱们准备阻敌。”
刘检的一个亲兵道:“大人,我们一起走吧,你也有老母在堂。”
刘检厉声道:“一起走一个也走不脱,你们还不快走,想让我们死的毫无意义吗。”
众人含泪拜了一拜,打马向离石方向而去,刘检下令道:“快,各人马上砍树挡在路中央。”
剩下的六十多人一个个行动起来,用单刀砍伐树木,不一会儿,砍倒了数十颗碗口粗的树木,横在了路中间。刚刚放好,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响起,官兵已经来了。
李卑被闯军小队人马冲出县城,心里顿时大急,又惶恐不安,若让贼军提前得到消息,先攻破太原,所有人都逃不掉惩罚,所以退出大炮射程后,李卑顾不得众人马不停蹄的从太原赶来,已经疲累之极的身体,点了两千人马每人双骑亲自追了出来。
官兵到来这里,见道路被堵不得不停下来,李卑看到被树木挡住的大路,心里格登一下,贼军不急着逃命,还有人留下来阻敌,心中明白,只要担搁上半个时辰就再也追不上前面的贼军,但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命令士兵道:“下马,马上搬开树木。”
前面的士兵很快跳下了马,搬起了树木,刘检等后躲在树后,见官军搬树,刘检一声令下:“放箭。”
数十支长箭向官兵射去,顿时官兵响起了一阵阵惨叫声,搬树的官兵全倒在血泊中,李卑大怒:“下马,从林中包抄。”
官军派出数百人进入林中,向刘检的侧面袭来,刘检等人稳稳的守住两旁,官军一露头,就是一箭射去,李卑急得大叫:“从后面包抄。”
官军恍然大悟,终于出现在刘检等人的身后,刘检等人马上弃马,躲入林中,继续向搬树的官兵射箭,李卑心急如火,但又不能摆脱纠缠,只得吩咐官兵继续入林,将所有贼军射杀,官军与闯军马上在林中展开了追杀。
双方躲躲藏藏,本来若刘检等人要想逃走,只要钻入林中深处,恐怕官军也没有心思去追,但刘检为了让报信的人走得更远一点,只是围绕着堆放树木的那段路躲藏,继续射杀搬树的官军,刘检身边的人很快越来越少,官军渐渐将他们都包围了起来,刘检望了一下身边仅剩的几个人,刚想对他们说话,突然觉得胸口一痛,低头一看,一支长箭已经穿过了自己的身体,刘检挣扎着把话说了出来:“已经完成任务,你们可以走了。”
几名闯军看着已经没有了气息的长官,彼此对望了一眼,拨出自己的长刀,反向官兵迎去,口里喝道:“杀。”
等到官兵将闯军全部清除时,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天都已经黑了下去。
李卑叫人数了数,一共只有六十七具尸体,那领头之人看年龄刚刚二十出头,嘴角还露出了笑意,仿佛是在嘲笑李卑的失败,李卑大为沮丧,再也不可能追到先走的那批贼军了,只得吩咐将数百具官兵的尸体埋了,返回大营,至于贼军,就让他们暴尸荒野好了。
曹文诏听了李卑的汇报,大怒,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吩咐天亮马上就走,留下二千人监视临县,贼军已经知道消息,能早一天攻下离石,就离胜利更近一步,小小的临县一个时辰也不值得担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