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晋王杀猪般的叫起来:“不要,我真的没有藏,真的没有藏啊。”
直到老远,还传来的晋王的喊声,李鸿基对晋王的那些家人出没心情看了,挥手把他们都押走,叹了一口气,明朝的宗室番王都是这个要财不要命的得行,真是难为崇祯了,他等于是在独撑明朝这栋大厦。
现在太原城的居民只有平时的一半,其它人听了官府的宣传都对闯军惧怕得不得了,逃了近一半,闯军其实可以追回来,但李鸿基下令除了晋王和朝庭重要官员,其它人要逃一概不管,这一方面是怕引出平民的恐慌,另一方面是李鸿基根本对太原没有兴趣,让那些人逃不逃都无所谓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三十三章黯然收场 下
太原城中,许多留在家中的人都惶恐不安,生怕闯军真把人剖成两半喂马,听到街上传来闯军整齐的脚步声后更是大气都不敢出,闯军进城后除了初时的纷乱外,安静的让闯军都认为进了一座空城,所有的人都逃光了。
李鸿基听了已方细作的报告后,才知官府把自己形容的多可怕。只好让闯军一边巡逻一边大喊:“闯王军令,不杀一人。”
不过好象效果不大,第二天还是没有多少人出门,第三天出门的人才陆陆续续多了起来,此时太原城每个显箸的位置都贴满了闯军的安民告示,有人小心的撕下来带回家中,闯军也不管,百姓才遂渐胆大起来。
李鸿基不禁感慨谣言的威力,这时闯军已问出了晋王所有的财物,晋王虽然爱财,但他怎能经受过贺珍手下那些搞情报人员的逼供,很快便什么都交待了。
李鸿基马上传令,拿出一半的粮食来,太原城内人人有份,每人先发半石。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后来见有大胆之人真的领到了粮食,顿时全城都动了起来,李鸿基怕引起混乱,将全城划全成数十个区域,派出军队,一一分发粮食,后来发觉全城的人发完,晋王的粮食才发了五分之一,而要想把粮食都运回闯军所在的祁县,起码也需数千俩大车拉个一月以上。
现在闯军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最多十天半个月官军就会返回,虽然闯军不怕官军,但没必要的交战还是避免为好,所以又给全城每人发了半石,还把粮食拉到了城门口,每个进城的人都发一石,许多离城的人其实没走多远,只是在观望情况,听到了城中分发粮食,纷纷赶回来,一石粮食可不少,省着点一个成年人可以吃上数月了。
此刻的太原城热热闹闹,到处都是欢歌笑语,太原城的南门已经清理了一条道路出来,闯军正一车一车的运送着晋王府里的财物,许多粮食运不完的就分发给居民,
闯军进城的那一天正是大年三十,许多人在家躲着,也没有心事过年,现在有了闯军所分发的粮食,手头顿时宽松了许多,大家都拿着粮食来换点年货,太原的粮商全都由卖粮改为收粮,这些粮食就算在太原暂时买不了好价钱,可运到其它地方都是供不应求。太原城中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商人小吏,都过了一个好年。唯一受损的就是晋王和官仓了。
闯军直到第十天才把粮食发完,自己还拉回了二十多万石粮,除了晋王和官府的库房,闯军没动太原的一毫财物,百姓还得了实惠。闯军仁义之名,随着太原的数十万百姓口口相传,整个山西和相临的几个省份全传开了,拿着晋王的财物买人心,这笔生意划算的很。
等到曹文诏风尘扑扑的赶回太原时,已是闯军攻破太原的第十五天了,闯军的前锋刚一接触官军就往后退去,曹文诏此时带着三万残兵,不敢追击,慢慢的一步一步逼近。
闯军马上大张棋鼓的撤离,当天,全太原的百姓都扶老携幼来送行,有许多怕官军回来报复的人都想跟着闯军走,虽然故土难离,但有些人已经听说过官军有杀良冒功的事,何况这十几天来,也有很多人帮过闯军做过事,万一事后官军说是通匪,岂不是有口难言,但大部分人虽然觉得这支队伍不错,到底还是不愿意离开故土,留了下来,闯军也不强迫,愿意留的留,愿意跟着的就带走。
李鸿基收拾好东西,命令把晋王府全部锁上,防止有人趁机破坏,李过在旁道:“闯王,我们管这个干什么,一把火烧了得了。”
李鸿基用手拍了一下李过脑袋,道:“胡说,以后我们还会回来,干吗烧了。”
等到闯军退回了交城祁县两县,曹文诏轻而易举的收复了太原,迎接他的却是百姓冷漠的眼光,此时城中的富壕乡绅都已逃亡,官员也被闯军带走,留下的都是一些普通百姓,曹文诏的大军所带粮草不多,官仓又都已空了,只得就地措粮,许多刚分到粮食的人又被官军征去了不少,但百姓可不会考虑这些粮食本就是官府和晋王所有,只知道官军从自己手里抢了粮,太原的人心顿时皆向着闯王。
随着官军收复了太原,原先逃难的富户壕绅陆续回城,曹文诏才从他们嘴里得到确切情报,晋王已被闯军所俘,曹文诏的希望全部落空,只得向朝庭请罪,还没等他的请罪折子发出。
朝庭已来旨意:“曹文诏身为两省总督,作战不力,失陷省城,至使番王蒙羞,落入贼手,着其革去山陕总督职务,由原大同布政史陈奇愉接任。曹文诏由锦衣卫押解回京,再行问罪。”
可以想象,崇祯听到太原失陷的消息是何等愤怒,虽然有秦王先例,估计闯军不会杀害晋王,但番王一个个被判军所擒,这个奇耻大辱怎么受得了,若不是看在曹文诏英勇善战,手下又有一群精锐, 怕杀了他会引出军士哗变,崇祯非来个阵前斩首不可。
曹文诏恭恭敬的接过圣旨,自己将官衣官帽脱去,陈奇愉见曹文诏威名显赫十几年,转战数省都是常胜,如今却在闯贼面前闹了个灰头土脸,想到以后就是要自己面对,不禁问道:“本官对闯贼还一无所知,曹大人不知有何教我。”
曹文诏摇了摇头:“败军之将,还有何面目说教,贼军守就守得密不透风,攻则攻得犀利淋漓,我曹某人败得不冤,我的建议便是调集全国数十万精兵,趁其还立足末稳,全力扑灭,否则再过几年,恐怕倾全国之力,此贼再也难制。”
陈奇榆也多次和义军接战,都取得了胜利,听曹文诏如此说,以为他故意夸大闯军实力,好为自己庶丑,认为曹文诏虽威名显赫,也喜欢夸大其词,遂有点不以为然,但口里还是说道:“谨受教。”
曹文诏看到他漫不惊心的样子,知道他没有听进去,还想再提醒几句,又想起到自己已是待罪之身,纵使说了,他也不会听,徒惹人厌罢了,到口的话又咽了下去,头也不回的跟着锦衣卫走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三十四章兵与贼 上
陈奇榆接手太原后,重新整顿了兵马,曹文诏带去攻离石府的四万多人还有三万完整回来,加上艾万年的一万人马,倒还有四万多人,但众人都败在了闯军手里,以前那支气势昂扬的队伍却个个垂头丧气,让陈奇榆看得暗暗吃惊,这还是天下闻名的三边精兵吗。、
陕西的南边城墙已被闯军大炮轰击得多处倒塌,城池也得维修,更麻烦的还在后头,此刻太原城内府库空空,官兵又数次丢弃了军用物资,此刻许多官兵的甲仗都不全,虽然曹文诏一回来就搜集粮草,但到了百姓手里的东西,再想全拿回来就难了,这可是救命的食啊。谁也不肯交出。
虽然官兵听说闯军分粮后就挨家挨户搜查,要求大家把粮食上交,但这年头,说不定几斤粮食就能救一命,哪家不是把粮食藏得严严实实,官兵也只能搜到少量粮食而已,眼看着再过十天就要断粮了。
陈奇榆急的团团转,连忙招聚众将商议。艾万年,贺人龙,李卑等人本来就对陈奇榆不太服气,听到军队快要断粮,马上就吵吵嚷嚷起来。
艾万年道:“大人,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若是没有粮食,我可带不了兵。”
贺人龙更是威胁道:“大人,我的兵都是陕西人,如今家乡被闯贼所占,本来就军心不稳,若是断了粮,恐怕马上就会哗变。”
李卑也不甘示弱:“大人,若是缺粮,士兵也不能饿死,只有就近打粮了。”李卑的意思更是明显,西安的百姓家中肯定有余粮,再来就不只是搜查了,恐怕是要直接抢夺,不给当匪杀了就是。
陈奇榆见这帮人直接威胁自己,他知道自己是文官,这些人对自己不服气,若这次不把这些骄兵捍将镇住了,以后就别想指挥得动,大怒道:“我叫你们来是要找解决办法来的,不是听你们威胁的,若你们带不了兵,自有人能带。”
众将见总督大人发了火,倒也不管太放肆,艾万年道:“大人,我们只是武将,只知带兵打仗,若要我们筹措军需,确实是难为我们了。”其它数人也点头称是。
陈奇榆见他们低头认输,道:“那好,筹措军资由我负责,但目前军容不整,士气低落,这些事情你们就不能推脱了。”
众人连忙拍着保证没问题,只有有了粮饷一切都好办,官兵随时都能战。陈奇榆见整住了这帮总兵,吩咐散会后,马上发出令箭,从附近州县调拨粮草过来,又连忙上奏书,要求朝庭补发粮饷。
崇祯收到陈奇榆任总督的第一道奏章就是催要粮饷,顿时不悦,但考虑到山西局势重要,还要靠陈奇榆来剿灭闯贼,只得先调拨了四十万两军饷,太原的官兵有了粮饷,士气才慢慢恢复起来。
让崇祯麻烦的还不止是闯军,此时河南的贼军交给左良玉进剿,左良玉倒是尽心尽力对义军进剿了几次,开始对付的是王自用和王嘉胤两人,双方在驻马店附近撕杀了一场,义军大败,被斩首数千人后
王自用和王嘉胤被杀的狼狈而逃,此时两人不敢再归高迎祥,两人只得进入湖广,暂时依附张献忠,后来左良玉与高迎祥交战时,两军却大打和战,向朝庭报今天杀贼多少,明天杀贼多少,实际上却是虚张声势,只是为向朝庭催粮催饷找借口罢了。
原来高迎祥见左良玉勇猛难敌,王自用和王嘉胤差点被左良玉所擒,对左良玉大为惧惮,招聚众将商议如何迎敌。
此时高迎祥手下还有赫摇旗,革里眼贺一龙,混天王张应金,改世王许可变,九条龙马士秀,混十万马进忠,顺天王梁时正,过天星惠党相等大将,但军士却只有四千多人,而且大多都兵革不全,虽有很多金银珠宝,可以再向闯军购买兵器甲仗,但左良玉的危机迫在眼前,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官军已经收复了河南和陕西相临的县市,要买兵器只有从湖广经张献忠的郧县再入陕西,张献忠离开高迎祥招呼都没打,若把银两运过去他劫了怎么办。
众人议来议去没有个主张,许多人甚至提出现在闯王势大,不如暂且过去托避,高迎祥大为不悦,他做惯了统领,如何愿意寄人篱下。
牛金星本也想去投靠闯王,但心想如今闯王正是如日中天,挥下必定人才济济,我等落魄去投,定不会受重视,见天王为难,献计道:“天王,此事易办,只需花上数十万两银子足可保得平安。”
高迎祥眼一亮:“说来看看。”高部虽然大败,失落了不少财物,但此时身边还有近百万两银子,更有价值上千万的珍玩珠宝,所以对银子并不在意。
牛金星道:“我听说左良玉出身低微,后来全靠候询的赏识才得以重用,为人最是贪财,手下军纪也是最差,若能派人接触,献上金银,左良玉必定心动,对我军网开一面。”
高迎祥大喜:“如此甚好,但派谁人去好。”
牛金星自告奋勇道:“属下愿往。”
高迎祥道:“军师不亏是我左膀右臂,此事就交给你办了。”
牛金星从义军中挑出一颗拳头大的夜明珠,一个栩栩如生的玉雕美人像,还有两箱珠宝,刚好从军中挑出了一个左良玉的同乡,叫刘安,一同往官军阵营而去。
刚到官军阵营就被拦住:“站住,什么人敢闯大营。”
牛金星不慌不忙的道:“我是左大人的家人,特于前来投奔大人。”
哨兵盘问了几句,刘安对左良玉的事知之甚详,遂凛报了左良玉,左良玉听说有同乡来投他,也很高兴,接见了两人。
牛金星见了左良玉,一拱手道:“左大人,在下牛金星,特来拜见大人。”
左良玉对贼军中的头领很熟悉,一听是牛金星,马上拨出了长剑:“好胆,你竟敢自己前来送死。”
牛金星道:“非也,我不是前来送死,而是左大人将有性命之忧,在下不才,不忍见左大人死于非命,特来救左大人来了。”
左良玉哈哈一笑:“你休得胡言乱语,我马上就可以剿灭尔等乱贼,还谈什么我会死于非命,来人,把此人推出去斩了。”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三十四章兵与贼下
牛金星大叫:“岂慢,莫非将军不敢听我一言。”
左良玉挥了一下手,让进来的亲兵暂且退下:“好,你说,若不能说出个道理来,我把你乱刀剁成肉酱。”
牛金星看了一下左良玉左右的卫士道:“大人可否让左右退下,听在下密言。”
左良玉道:“不用了,在座都是我心腹之人,不必避开。”
牛金星激道:“莫非大人还怕我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暗害你不成。”
左良玉果然受不得激,叫左右离开,要听他能说出什么话来:“好,你若不能让我满意,马上就会偿到左某剑利否。”
牛金星见众人退了下去,才道:“我听说朝庭有许多御史弹劾大人纵兵如匪,杀良冒功,主张严惩大人。”
左良玉满不在乎:“那又如何,皇上圣明,自然不会被那些小人左右。”
牛金星道:“不见得,皇上容忍大人,那是要依靠大人剿匪,若匪没了,皇上还会容忍大人么。”
左良玉一窒,反问道:“没有了你们,还有闯贼,皇上只要需要我,终究不会对我怎样。”
牛金星道:“大人自问比曹部堂如何,若河南没有了匪患,皇上自然要调大人进攻陕西,大人就不怕落得和曹部堂一样下场。”
左良玉再也说不出话来,他虽然狂妄,但也自知比不了曹文诏,如今曹文诏被闯军击败,皇上马上令锦衣卫逮了问罪,如果有朝一日他被调到陕西,难免落得个一样下场。
牛金星见他不说话,知道他已心动,打开了一口箱子,里面的珠宝相印生辉,发出璀璨的光芒,牛金星左手托起了那颗夜明珠更是闪闪发亮,一下子吸引了左良玉的眼球,右手拿着的一个美人像更是活色生香,犹如真人,左良玉忍不住用手摸了一下,手里传来温润的感觉,简直和真人一样。
牛金星见他喜欢,把那个美人像放在左良玉手里说道:“这是高天王给大人的礼物,小小意思,不成敬意,你我两军虽是一个是兵,一个是贼,但实是唇齿相依,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左良玉爱不释手的抚摸着手中的这个美人像,知道单一个美人像就价值连城,何况还有这么多珠宝,心里大动,说道“好,你说说两军如何合则两利。”
牛金星悄悄说出一番话,左良玉点了点头,吩咐亲兵,送牛金星出帐,从此两军配合默契,不时撕杀一番,却一个人都没有伤到,高迎祥渐渐缓过气来。
张献忠和罗汝才趁机离开高迎祥后,两人兵马还有五千人,不过老弱都被抛弃,剩下的都是精壮,进入勋阳深山后,摆脱了官兵的追击,但一路逃亡,各种物资全被丢弃,很快就粮草不济,而且由于银两大部分是高迎祥的亲信保管,他们也没有带出多少来,眼看再过十余天就要挨饿,张献忠和罗汝才连忙招聚众将想办法。
摆在这支义军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马上攻破县城,取得补给,否则只有散伙一途,据此最近的就是郧阳县城,但义军此时士气低落,攻城器械全无,只要攻县城数天不下,这支部队马上就要散伙。
张献忠,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罗汝才等人都把眼光望向军师徐以显,让他拿个主意。
徐以显也不推辞,道:“要破郧县也不难,我料郧县守军不会超过一千,关健是我军粮草太少,不能久攻,否则围上十天半月,肯定能攻破,只是咱们手中的粮算算也勉强够用,但我们不能冒险,所以只有智取。”
张献忠大感兴趣:“怎么智取?”
徐以显道:“要起智取,我们必须得有内应。”
张献忠大感失望:“你这不是废话吗,我军初到湖广,那来的内应。”
徐以显道:“是没有,但咱们不会派吗,目前郧县应该还没有我军确切的情报,我们可假装传讯的官兵,先派二三十个人混进去,到了半夜再打开城门,我军一涌而上,那时官兵必不能挡。”
张献忠道:“先生所说,好是好,我军却如何有官府公文和兵符,怎能取信于官军。”
徐以显掏出一块铜制的兵符来,道:“兵符这有现成了,是左良玉的总兵府兵符,正可拿来用用,至于公文吗,那就要看潘先生的了。”
众人眼都望向潘独鳌,潘独鳌也是一个秀才,后来屡试不第,干脆投了义军,在之前专门靠出卖假字画为生,造假的技术几可乱真,见众人望着自己,潘独鳌大为得意:“没有问题,给我一天时间,我保证连左良玉的人都分不出真假。”
郧县县令李天民这些天倒也逍遥自在,刚开始陕西大乱时他整天惶恐不安,生怕闯军打过来,数月过去后,闯军也没有一个人越过来攻击郧县,而且听说在山西和官军对持,他顿时放了心,不过最近隐约有传闻说有股贼军从河南流窜到了本县,他半信半疑,但还是吩咐官兵要严加盘查可疑人员。
这天县令大人正坐在大堂发呆,一个衙役匆匆过来:“报大人,有总兵府的紧急公文。”
李天民吓了一大跳:“哪个总兵。”
衙役道:“听来人说是左良玉左总兵的公文。”
李天民道:“左良玉,他是河南总兵,怎么把公文投给我。”大感怀疑,马上问道:“来人有多少,马上派人监视。”
衙役大声应道:“是。”又迟疑的问道:“大人,他们都带了兵器,要不要先把兵器下了。”
李天民想了想道:“你只派人盯着就是,我看完公文再说。”
衙役又应了一声:“是。”匆匆下去,忙找人去把他们盯紧。
———————————————————————————————————
不得了,一下子滑落到了一百多名,各位投出你们手中的票票啊,给老茅动力吧,老茅上周已是精尽,现在给各位补上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三十五章人才上
李天民把公文拆开一看,公文上面倒不像假,是左良玉通传湖广各府的公文,言道有一股流贼进入了湖广,让湖广各府提高警觉。防止贼军偷袭。
李天民松了口气,原来左良玉只是作一下通传,这倒是有可能,怀疑心稍减,叫衙役把人喊上来。
很快衙役就把为首者带了进来,李天民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见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身官衣染满了征尘,长得高高大大,面容俊朗,一看就不象个穷出身的人,李天民道:“多谢左大人派人前来提醒,不知小哥如何称呼。”
那人面不改色道:“在下刘保国,还请大人快点将回文写好,小的还要给其它各府传送。”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李天民的回文哪有那么快写好,忙道:“莫急,不知刘小哥出来,有没有总兵大人的兵符。”
刘保国掏出了兵符:“喏,在这里。”
李天民检查了一下,这个兵符全是精铜所制,短时间可伪造不来,放下了心,心想:“左良玉虽是河南总兵,但说不定哪天就会调任湖广,这个回文得好好想想再写,不能得罪了他,否则他以后真到了湖广自己就得遭殃。
忙对刘保国道:“刘小哥赶路辛苦了,你看天色已晚,不如和同伴一起在小县住一夜,我连夜写好回文,明天小哥一早就可出发,如何。”
刘保国大为不愿,道:“大人,我还有几封公文要送,不能担搁时间了。”
李天民见他马上就想走,更是放了心:“你看,你就是现在起程也晚了,还得在野外宿营,不如休息一晚,养足精神,明早再赶路,说不定更快。”
刘保国勉强同意:“好吧,明天一大早我就来取大人的回文。”
李天民叫来衙役:“带这位刘小哥和他的同伴去驿站住下,好好招待。”
衙役连忙领命,把刘保国带下去,李天民马上叫来师爷,这篇文章可得好好润色,说不定哪天就能帮上自己大忙。
当晚,趁着黑夜,刘保国带着随行的二十多人偷偷摸到了东门,东门的官军根本没有防备县衙里面出来的人,被这群人一个个都静悄悄的割断的气管,悄无声息的死去,刘保国马上打开了大门,点燃了火把,依着约定的暗号晃了三晃,不远处马上传来了骑兵的铁蹄声。
张献忠率着五千人毫不费力的进入了郧县,马上杀气腾腾的分兵冲向官府各个衙门,郧县县令此时刚刚睡下,他和师爷将回文推敲了半天,改了又改,被街道上的呐喊声惊醒,他反应过来:“不好,今天来的是贼军奸细。”
他坐了起来,呆了一会儿,想起贼军的种种传闻,越发害怕,哆哆嗦嗦的取出一匹白凌悬在房梁上,自己上吊死了。
郧县的官兵不足五百,加上只有数十衙役,哪能挡得了这数千名义军,很快义军就控制了全城,剩下的官兵全都投降。
到了天亮后,整个县城安静下来,昨晚全城的人都听到了兵马进城的声音,众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张献忠坐在县衙大堂里,拍了拍身边的徐以显一下,哈哈大笑:“老徐真有你的,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县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