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新传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老茅
柳如是手抚胸口,道:“我还以为那些说书人所讲都是假的,没想到真有如此厉害之人。”
李鸿基见她不经意的动作,说不出的迷人,尤其是心中惊讶太甚,胸膛起伏有致,更显出了那惊人的曲线,恨不得放在胸前的那只手是自己的,这当然只是想一想而已,口里道:“飞檐走壁或许夸张了,但确有武功高功之人,一人可敌数十人。”
李慧梅见柳如是好象有点害怕,道:“姐姐不用慌,那人被我用火枪打中,恐怕数月也不能动武。”
柳如是顿时埋怨起她来,道:“妹妹怎么可以随便开枪伤人,那不就和人结仇了吗。”
李慧梅毫不在乎的道:“姐姐,你不知那人有多凶,一掌就向我拍来,若不是廖护卫接住了的话,我可就要脑袋开花了。”
柳如是听她说的惊险,心中也是一紧,李慧梅活泼可爱,柳如是不愿她受到伤害,不忍再责怪她,李慧梅眼睛一转,道:“姐姐只有数人,住在这里太过危险,不如我赠给姐姐两把火枪吧。”
柳如是个性坚强,魄力奇伟,很有男子气概,那天见到了火枪的威力,知道这是唐军赖以至胜的火器,心里也颇为羡慕,但方以智碰了一鼻子灰后,她就死了心,知道唐军不会把火器轻易流出去,见李慧梅主动提出给她们火枪,怀疑道:“不是每把枪都有编号,不能流传出去吗。”
李慧梅骄傲的道:“当然不能随便流传出去,但只要爹爹答应了就可以,我想爹爹不会那么小气。”转向李鸿基,缠着他道:“爹爹,我想送给两个姐姐一人一把火枪,你不会不答应吧。”
李鸿基无奈地道:“好,答应你。”
李慧梅欢呼一声,叫进来几名侍卫,道:“把你们身上的枪都拿出来。”
侍卫看着李鸿基,见他点头,无奈着把枪取了出来,这些短枪跟着侍卫都有一段日子了,每个人都象宝贝一样爱护,听了李慧梅的话,自己的枪可能要送人,都心疼的要命,虽然知道马上就会补上,但总是没有原来的好,心中都在保佑,千万不要让这个女子选中自己的火枪。
五把乌黑发亮的火枪放在桌子上,柳如是看看这把,摸摸那把,只觉得每一把都爱不释手,顾媚虽然不象柳如是那么喜爱,见了短枪也是心动,拿了一把就舍不得放手,李慧梅见柳如是不能定,拿出一把编号为300058的火枪道:“就这把,这个数字好。”
柳如是看着上面的编号道:“这是什么意思。”
李慧梅道:“前面这个为三,表示是第三种火器,后面是生产的顺序,这把是生产出来的第五十八把。”
顾媚道:“那我这把就是第五十六。”
李慧梅道:“不错,走,我们出去试枪。”
李慧梅又让选中他们枪支的两个侍卫把子弹献了出来,两名侍卫大叹倒霉,当初正是看中了这个编号才选中了这把枪,没想到今天又是因为编号把它丢了。
三人幸冲冲的跑到了院中试枪,开始柳如是和顾媚都没有想到短枪的反震力会有这么大,颇吃了一些苦头,多打了几次后,才渐渐掌握了一些决窍,一时之间,院中枪声大作。
两人直到手都震麻了,才结束了试枪,李慧梅见天已经晚了,又让侍卫给她们留下了足够的子弹才回去。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四十九章吃瘪
柳如是和顾媚两人见唐军精良的火枪,李慧梅说送就送,李鸿基一点为难的样子也没有,对李鸿基的身份更加不敢猜测,李鸿基走后,顾媚埋怨道:“姐姐,我要问出那个李本的来历,你为什么不让我说下去。”
柳如是道:“他不告诉我们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又何必让他为难,只要我们知道他对我们没有恶意就行了。”
顾媚道:“可是不知道他的身份,总觉得有一层东西隔着,让人心里不舒服。”
柳如是道:“傻妹妹,难道身份真得有那么重要吗,你是不是心动了,想嫁给他。”
顾媚脸上一红,反击道:“我看你才是心动了,我可没看到两人手碰手的样子,不过,听李慧梅说她还有二个姨娘,你嫁过去就只能排第四了。”
柳如是大恼:“你这个小妮子,自己心动了就不要扯上我,我若是第四,那你就只能排老五了。”
顾媚笑道:“这可不是我说得,是你自己说排第四。”
柳如是不依,过去哈她的痒,两人互相攻击,顿时笑成一团。
鸿安客栈此时热闹非凡,赵财见到了李良辰和青猴儿的武功,大起招揽之心,一改以前和他们漠不往来的态度,见青猴儿受了伤,买了许多名贵的药才补品来看望青猴儿,李良辰本待不和赵财这样的人亲近,林若灿得知赵财的身份后,心中却一动,若能把赵财拉笼住,不是又多了一个帮手,才把赵财让了进来。
双方都有意笼络对方,赵财豪爽的在大院里摆下酒席,请黄宗羲一行人赴宴,听到黄宗羲的名字,赵财更是热情,黄宗羲虽然看不起象赵财这样全靠盘剥穷人发财的粮商,但受不了赵财强拉硬扯,而且锦衣卫中人也有意赴宴,只得入席。
青猴儿刚刚受伤,不能喝酒,只能郁闷的看着别人大碗喝酒吃肉,越想越气,道:“奶奶的,那个臭丫头太欺负人了,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赵财连忙劝诫:“青兄弟,这侍卫都带有火枪的人,一定是唐军中的高官,报仇就别指望了,反正也不算吃太大的亏,等青兄弟手好之后,又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好汉子。”
青猴儿冷笑道:“高官又怎样,就是那唐王我们也要……”
林若灿连忙喝住:“青猴儿,你没喝酒,怎么也说胡话。”
青猴儿顿知自己失言,连忙止住了嘴,转道:“我听说唐王最是公正严明,他就是唐军高官也不能胡来。”
李良辰对自己徒弟道:“不是双方误会吗,男子汉大丈夫,何必和一个小女孩计较。”对其他人道:“喝酒,喝酒,不要理他。”
众人又干起来,青猴儿气闷,起身离开,黄宗羲听到青猴儿刚才的话心中却起了疑,青猴儿是什么意思,就是唐王也要怎样,想到这,他吓了一身冷汗,忙让自己的书童悄悄跟着青猴儿。
青猴儿直接找到客栈老板,问道:“今天来的那个丫头是什么来历。”
老板回道:“客官,对不住了,小老儿也不知道,她们又不住在本店,只是经常来这里寻她们的朋友玩,小老儿才熟悉了。”
青猴儿问道:“那她的朋友是什么人。”
老板知道青猴儿吃了亏,可能要找人报仇,哪肯直说,道:“客官,你这不是为难小老儿吗,本店要对客人的身份保密。”
青猴儿大怒,用左手一把揪住老板的衣领,道:“跟爷还保什么密。”
老板只觉得脖子一紧,连气都喘不过来,忙道:“客官住手,住手,他们本来有四个人,好象都是来参加科考的士子,还有四名下人和四名保镖,有两个人考中了,其中有一个还是探花郎。”说到本店出了一个探花郎,老板也觉得脸上有光,不觉挺直了身子。
青猴儿大为不耐:“什么探花郎,说说他们现在住在哪里。”
老板顿时迟疑起来,见青猴儿的手又要揪过来,忙道:“好,我说,我说,他们就住在北门大街,第三个院子就是,上面写着的是杨宅。”
青猴儿点了点头,警告道:“不准乱说,知道吗。”
老板见青猴儿眼中射出一股凌利的杀气,想起白天他血流满地却一声不哼的情景,打了一个冷颤,忙道:“小老儿知道,客官请放心,小老儿不会多嘴。”
青猴儿满意的离去,老板越想越不放心,叫来一个伙计,让他赶快给衙门报信。
众人喝酒喝得正开心,突然数名捕快闯了进来,老板趾高气扬的站在一边,指着青猴儿道:“官爷,就是他逼问我客人的住处,我怀疑他要图谋不轨。”
一名捕快冷冷的道:“有没有这回事?”
林若灿暗暗咒骂青猴儿,成事不足,败事月余,满脸堆笑地站起来,道:“官爷,对不住了,我那位兄弟受了点伤,只是心中不忿而已,其实倒没什么恶意。”说完,悄悄塞了一锭银子到捕快的手中。
捕快面色一变,将银子摔下,道:“好啊,当众行贿,给我拿下。”数名捕快就要上前动手,林若灿暗暗叫遭,没想到这个捕快不吃这套,只得使眼色向黄宗羲求救。
黄宗羲其实巴不得能摆脱那六名锦衣卫,但他们拿了,马上就会牵连到自己,只好出来道:“几位官爷误会了,这几人是我的随从,下人粗鲁,不通礼议,其实并无行贿之意。”
捕快看了他一眼,道:“你又是什么人。”
黄宗羲连忙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明,那是朝庭发的路引,上面写着黄宗羲的籍贯,还有现在的秀才的身份,还有一份唐军发往各地邀请各地大儒前来参加鉴宝大会的请贴。
唐军对朝庭过来的秀才都有优待,捕快的脸色稍为和缓了一些,问道:“他们都是你的随众。”
黄宗羲道:“正是,这些下人出门就欠了管教,倒不是故意要惹事,我一定重重罚他们,让他们记住这次教训。”
捕快道:“不惹事最好,在我们唐军的地盘上没有贪官污史,只有你遵纪守法就可以了,强行打听别人的住处,就有惹事的嫌疑,若有事发生,我们就会着落在你头上。”
黄宗羲连忙点头:“是,我会管好那几个下人,不会再让他们惹事的。”
捕快道:“那好,人我就不抓了,以后要注意一点,不能仗着有点力气,就想横行霸道。”
众人一阵气闷,只得听任捕快的训斥,那捕快早从老板口中得到了整件事的经过,知道侍卫能持有短枪的人,一定是唐军的高层,怕青猴儿等人吃了亏,要向他的朋友寻仇,才特意来警告青猴儿他们一番,估计他们再也没胆量惹事,也就算了,这些天,进入西安的人越来越多,若这点小事就抓人,那西安的监狱就要人满为患。
众人好不容易听完了捕快的训斥,把捕快送走后再也没有心事吃喝,只能草草收场,回到房中后,青猴儿见自己这次又差点搞砸了事,低垂着脑袋不作声,众人本来地位相差不大,看在青猴儿受伤的份上也不好计较,刘良辰代徒弟陪罪后,大家还安慰了他几句。
林若灿冷笑的看着黄宗羲,道:“黄秀才,刚才好威风啊,我们这些下人粗鲁,不通礼议,你怎样管教啊。”
黄宗羲理直气壮的道:“那只是迫不得已罢了,不这样说,又怎样应付得了那些捕快,难道你们大家想尝尝唐军监狱是什么滋味,看看和朝庭的有什么不同不成。”
林若灿道:“好个嘴利的秀才,祸从口出,不要忘记你父亲是怎样死的。”
提起父亲,黄宗羲顿时气冲斗牛,害死黄尊素的虽然是宦官,但锦衣卫也充当了帮凶的角色,不过,眼前这些人当时还没有加入锦衣卫,黄宗羲才赖得跟他们计较,这时听林若灿提起自己的父亲,气道:“信不信我现在出门大喊一声,你们是锦衣卫,到时你们一个也跑不掉。”
李良辰见两人闹僵,忙打圆场,道:“好了,好了,现在大家都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若我们锦衣卫的身份暴露,黄秀才,你也脱不了干系。”
黄宗羲哼了一声,忍不住问道:“你们到底来这里干什么?”
孙锡君在旁道:“不是告诉过你,我们只是来确定一下和氏璧的真假,回去好向皇上禀报吗。”
黄宗羲道:“但愿如此,那就不要惹事,你们平安离去后,我也落得个轻松。”甩手出了房间,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青猴儿悻悻的道:“这么一个破书生也敢对我们指手划脚,若是以前,我一掌就要了他的命。”
李良辰怒道:“你住嘴,今天你惹了多少事。”青猴儿乖乖闭上了嘴巴,当他发现自己的武功好象还要高过李良辰时,心中的恭敬慢慢减少,但李良辰毕竟做了他十几年的师傅,余威还在,今天的比武就是想确定一下是否能赢,才会步步紧逼,现在受了伤,青猴儿却怎么也不敢得罪师傅了。
黄宗羲的资料很快放到了李鸿基的桌子上,他并没有改名换姓,在客栈里登记的资料都是真实的,不过,这六个人作为他的随从却都用了化名,贺景的情报部再历害,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也没有那么快查到他们底细。
李鸿基看了贺景情报上对黄宗羲的评价,此人似乎还对唐军颇有好感,数次在公开场合说李自成是汉人的英雄,没被锦衣卫抓起来,算他运气好,恐怕还跟他得到了崇祯的亲口称赞有关。
难怪黄宗羲敢大摇大摆的进入唐军境内,也不更换姓名,既然黄宗羲是这样的人,李鸿基暂时放下了心,他的随众应该不会是来作奸犯科的,只是在贺景的情报上批了知道了三个字,没有再叫贺景特别监视他们。
李双喜终于从草原归来,关于草原之行的收获,李双喜已用快马通报了李鸿基,得知李双喜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李鸿基亲自到西安城外十里迎接他的归来,加封李双喜为归德大将军,从三品衔,在武将中仅列于马维兴,高立功两人之后。
得知蒙古人火拼,各部死伤惨重的消息后,顾君恩已无顾忌,放弃了以前的建城计划,将以前按设想建成的大城全部缩小,改成了只能容数百人到千人的小城,却大大增加了建城的数量,若不是唐军的人力不够,顾君恩想把整个草原都纳入进来。
蒙古各部已毫无抵抗力量,唐军一进,其部落不是远迁,就只能投诚,数月时间,已有十几万蒙古老幼投靠,顾君恩征发了全部部落的男丁用来在草原上筑城,其妇孺给她们重新划分牧场放牧,蒙古各部已没有了抵抗力,待遇自然比不上前面投诚的蒙古人。
这些筑城的蒙古人吃饱肚子是没有问题,唐军的土豆,番薯,玉米等杂粮多的是,工钱却是没有,每人必须做满三年才能放回去,分到的牧场就是他们三年筑城所得的报酬,这大大降低了唐军在草原筑成的成本,顾君恩雄心勃勃,三年后,要将整个草原建成为唐军的栅栏,每个城就是一道屏障,将广阔的草原分成一块块小的草原,蒙古人就能在栅拦里老实生活放牧,一旦有反意,分布在各城的唐军就会将之剿杀。
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蒙古人实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苏布台深知仅靠三部的力量与唐军相比只能是以卵击石,面对唐军的咄咄逼人,苏布台只能率人一退再退,避过唐军的锋芒,等他们退到安加拉河附近时才暂时安顿下来。
苏布台等人以为草原广大,避过唐军就会没事,那知不远处就有远比唐军更加凶残的哥萨克火枪手,这些人在征服寒冷的西伯利亚时,可是经常靠吃人肉过活。
在崇祯五年时,沙俄已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然后从北方的曼加结亚沿下通古斯卡河,从南方的叶尼塞斯克沿上通古斯卡河,这些哥萨克马上就又走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来到勒拿河流域,到时必定会与敖汉、奈曼、喀喇沁三部相遇。
唐军对草原的侵占,逼得不想投靠唐军的蒙古人只得重新返回西伯利亚地区,此时正是沙俄的哥萨克大举向西伯利亚进军的时候,两者相遇,必有一番争斗,沙俄想象原来一样,轻轻松松的将这一大片土地染指已经不可能,唐军的无心之举,为以后将西伯利亚地区纳入自己的怀中减少了许多阻碍。
闯王李自成新传 第五十一章(鉴宝会一)
李良辰等人从青猴儿受伤后,就老老实实呆在客栈,连练武的时间也减少了不少,这让监视他们的情报部人员放心了不少,加上上面又没有什么特别指示,监视渐渐松了下来。
赵财倒是很活跃,他派人到处打听唐军鉴宝大会的情景,想知道唐军在大会上还会展出什么宝贝,好先下手为强,他嫌银子笨重,带来了十几万两黄金,想着能全部花出去,买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他这种上窜下跳的行为,唐军倒是一点也不理会,除了先前公布的一批珍宝,其它东西赵财一点也打听不到。
赵财之所有敢在唐军境内一点顾忌也没有,是因为他曾和唐军做过大量生意,他甚至一次就走私过十万石粮食到唐军境内,还得到了唐王的嘉奖,发过一枚三级铜制郧章给他,让他视若珍宝,遇到唐军检查,他就会拿出这枚郧章来晃动,唐军士兵对他立刻会客气许多。
铜制郧章不同于铁制郧章,除了在军队中要斩首一定数量可获取外,其它除非对唐军作出了重大贡献才可以授予,更是很少能授予商人。
唐军的鉴宝大会已准备的差不多了,李鸿基令人将原先收剿的一个壕强大院改建成后世拍卖会的形式,外面交一两银子就可以让人随便参观,但到了内堂,那就要收取一千两银子的保证金才可入内,许多珍宝在外面展览完一天后,就会搬到内堂进行拍卖。
在唐军已公开的珍宝中,最让赵财心动的是一棵翡翠大白菜,翡翠本来备受商人青睐,它温润的质感,青翠欲滴的绿色,吸引着无数人热衷地追求,唐军的这棵翡翠大白菜高达四尺,宽二尺五,厚一尺,重达八百余斤,真正可称得上翡翠白菜之王。其中主体大白菜高三尺五,上宽二尺二,下宽一尺二,其叶子深绿,叶片白中透绿,色泽鲜艳,几只绿色的昆虫还悠闲地在上面匍匐。陪衬的葫芦瓜果,藤蔓缠绵。总体寓意“百财福禄到家”。
这棵翡翠大白菜是秦王最为心爱之物,据传当初云南王沐英从缅甸得到这颗翡翠白菜的原石时,重达数千斤,为了这个巨大的翡翠,缅甸的土司你争我夺,死伤近千人,后来缅甸王把它献给了沐英,沐英请了数十名技艺精湛的工匠,花费了两年时间才把它雕刻成一棵翡翠白菜。
此宝太过贵重,沐英不敢自藏,刻好后将它献给了朱元璋,把它作为朱元璋七十大寿的贺礼,朱元璋得到这件珍宝后,足足欣赏了一天一夜才舍得离开,后来,怕自己沉迷于此,将它赐给了秦王,成为秦王府世代流传最为珍贵的宝物。
唐军一公开这颗翡翠大白菜会出售,赵财就心动了,他才会带如此多的黄金过来,让他沮丧的是这些天赵财得知还有许多富商对这颗翡翠大白菜垂涎欲滴,有数名财力还雄于他的海商,赵财才想改弦易撤,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其它宝物,可惜唐军保护的太严密,不让别人知道的一点口风也没有露出。
而让读书人为之疯狂的莫过于唐军公布的三件贴了,三件贴一件是晋朝书法家王羲之写的叫《快雪时晴帖》;第二件是他的儿子王献之写的叫《中秋帖》;第三件是他的侄子王珣写的叫《伯远帖》。
而又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最为珍贵,王羲之书法广为流传,保存下来的却没有几件,《快雪时晴帖》篇幅不大,全文仅二十八个字,写的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据传唐太宗得到《快雪时晴帖》时,对上面的书法痴迷不已,死时要求用《快雪时晴帖》陪葬,却被一个画工偷梁换柱,用双钩填廓法临摹复制了一张一模一样的《快雪时晴帖》将真迹换了出来,双钩填廓法是用一张透明的薄纸或是涂了蜡的纸,铺在原作上描出轮廓再将它描在要复制的纸上,然后按原样用墨填写。这样的复制品几乎与原迹一样,保持了原作的神韵,太宗不察,竟被骗过,这《快雪时晴帖》才得已保留下来。
在万众瞩目下,唐军的鉴宝大会终于开始了,这天,西安城里万人空巷,在展览馆的外面人山人海,唐军出动了数千名兵丁维护秩序,一两白银的价格只是进去看一眼,却也挡不住众人的热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珍宝若不是在唐军手里,不论花多大价钱也休想看到,现在只要一两白银,值。大不了一个月缩衣节食,总能省得出来。
许多人却没想过这个鉴宝大会整整有十天,每天展出的珍宝都不相同,若有人想每件都看到,至少也得花十两银子,十两银子足可以让一人逍遥的过上大半年了,普通的老百姓也只能看一天就舍不得,因此第一天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争睹那翡翠大白菜的容颜。
唐军准备的这个大院足可以容纳数万人,里面还是挤的满满的,李守忠亲自带着户部的官员在门外收银子,看着一筐筐的银子被抬了下去,李守忠笑眯了眼,这一下子收进门费就收了几万两啊,等到晚上拍卖时又不知会有多少银子入帐,对唐王想出这个法子挣钱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以前空有那么多珍宝压在手中,靠贺珍一点一点的往江南卖,几年下来还不到一百万两银子进帐,李守忠估计十天下来,进门费就能抵得上贺珍贩卖所得的一大半了。
唐军每一件珍宝前面都有数名士兵守卫,严禁有人用手触摸,防止被人损坏,翡翠大白菜面前围的人最多,里三层,外三层,好在这翡翠大白菜够大,隔得远远的也能看见,赵财靠着护卫的帮助,挤在了最里面,望着这晶莹剔透,宛如真物的翡翠,心中一个声音狂喊:“它是我的,它是我的。”知道自己再也放不下这件东西了。
突然肩上被人拍了一下,赵财正要发怒,扭头一看,见是周府的管家周忠诚,连忙堆满了笑容,道:“周管家也来了,你们家小姐在么。”
这个周家是突然崛起的岭南大财阀,在十年不到的时间中,周家从一个小吏之家发展到有海船上百艘,矿山数十座,商铺数千间的大商家,其周家家主更是依靠雄厚的财力,由十年前广东一个小县的县丞升为现在的广东巡抚,周家子弟更是遍布广东各个要害部门,把持着广东的军政大权,俨然是广东的一个土皇帝,朝庭却毫无所察,崇祯反而因广东本是一个穷省,却能连年不拖欠赋税而多次嘉奖,据传朝庭有意让周家家主担任两广总督,条件是每年上交赋税番一倍。
可是这个周家对外主事之人却是一个女人,周家的大小姐周碧,这周碧从十岁开始就显露出做生意的才华,各种费夷所思的生意手段都是周大小姐想出来的,让周家财源滚滚,生意不断扩大,在周碧十五岁起,媒婆就踏破了周家的门槛,人人都想娶到这个财神爷,可周家却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男方须由大小姐亲自选定,还须入赘,这把许多有条件和周家攀亲的人吓跑了,因此这个周大小姐直到二十岁还云英未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