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十龙夺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多谢六哥了,不过小弟手下懂海地不多,这人手上怕是有些麻烦,这可怎生是好?”胤一副忧郁地样子道。
靠!这混球还真他妈地不识抬举,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真打算啥力气都不出就赚大钱啊,娘的,跟老子玩起吃干股的游戏了,真是混账透顶。胤祚心中大怒,不过演技好,脸上还是笑得无比灿烂,慢悠悠地说道:“八弟多虑了,哥哥有个建议,不知八弟意下如何?”
“六哥客气了,有话只管直说,咱们兄弟一体,也没什么不能明说之事。”胤误以为胤祚要提出此次朝堂辩论的事儿,就盘算着先满口子应承下来,到时候做不做却是两说。
老八那点儿小肚鸡肠怎能瞒得过胤祚,暗自鄙视了一下老八,胤祚笑呵呵地道:“这海运之事关键是要有懂行的人不是?哥哥呢,手里头是有些人手,若是八弟急用倒也可以拨出一些的。”
胤祚给的人胤如何敢用,天知道那些都是啥样的人,可他头前说没人手,这回胤祚提出要给他人手,还真是不好拒绝,脸上虽还是笑着,可话却有些不知该如何回了,一时间只是摇着扇子,也不再开口。
小样,想跟老子斗,你还嫩了点,吃干股,嘿,门都没有。胤祚眼珠子一转,接着道:“人手哥哥也紧着,最多只能给百来个,不过嘛。广东一带倒是有不少懂海之人,八弟门下有个奴才叫啥来着?啊,好像是叫阿灵阿吧,不正当着广州知府吗?八弟若是人手凑不齐,不妨找他试试?”
胤原本打算吃干股来着,可眼见胤祚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再想多捞怕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心思狂转之下,已有了定策,一拍脑门,装出一副如梦初醒地样子道:“唉,瞧小弟这个记性,呵呵,竟然忘了还有这么个奴才,好,就依哥哥所言,小弟可是多谢哥哥了。”
“哈哈哈……八弟说哪的话,咱们兄弟一体,说多了就见外了不是?”胤祚放声大笑起来,胤也跟着笑道:“哥哥所言极是,咱们原就是兄弟一体,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兄弟俩都笑得很开心,就是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求援了,后面的追兵上来了,兄弟们砸月票啊,帮小六顶一下!





十龙夺嫡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战朝堂(下)
康熙三十八年七月十八日,晴,伴随着太监们那一声声“上朝”的高呼声,朝臣们踏着小碎步迎着初升的朝阳排成三列,依次进入了乾清宫大殿,跪地叩首,三呼万岁已毕,康熙老爷子高坐龙椅之上,开口道:“众卿平身。”众人再次叩首,齐声道:“谢万岁。”各自起立站好。大家伙心中都明白今日的早朝非同寻常,有心在大殿上表演一番的臣子早已磨好了刀枪,准备着露上一手,打算看热闹的也早已养足了神准备看戏了。
礼部尚书缪彤、缪老爷子率先出列,跪倒在地道:“老臣有本启奏陛下,自三皇开泰、尧舜以降,兴礼仪以教化万民,是为圣人之治,后有……臣不敢欺瞒圣上,冒死以闻。”缪彤不愧是状元出身,文章作得极好,花团锦簇,骈四俪六地,对仗工整不说,用典也讲究得很,再加上此老长年教化皇室子弟,演讲起来声情并茂,煞是动听,若不是此地乃金銮殿只怕喝彩声早已四起。
嘿嘿,缪老爷子的见识不行,文笔却是绝佳,当今之世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却也不多了。胤祚虽不赞同缪彤的观点,却也不否认此老的文笔是当世一流,就文笔而论比之自己还是要高出一截的,但文笔好是一回事,道理通不通又是另一回事,胤祚自问能轻松将其驳倒,只是这会儿却不是胤祚该出面的时机----胤祚毕竟是缪彤的学生,虽说地位远高于缪彤,但这时代讲究的就是尊师重道,若是胤祚这会儿就跳出来跟缪老爷子来上一场论战,难免会遭人闲话,再者。今儿个胤祚的对手并不是这位缪老爷子,正主儿还没露面,过早出手也殊为不妥。
胤祚不出面,却不代表别人不能出面,缪老爷子话音刚落。施世伦就站了出来,跪倒在缪老爷子的侧后方,高声道:“臣施世伦不敢苟同缪大人之言,臣亦有本启奏陛下:昔文王创周礼以教四方,未尝轻商,管子以商富国,宋虽商,礼尤不废……臣以为商虽小道,亦有可为。国强则民富,仓廪实而知礼仪,古人诚不我欺。”施世伦所奏的折子正是胤祚所作、林轩毅所修饰的那篇文章。虽说文笔上比之缪老爷子要逊色一些,但句句用典严密,事实如山,全文如行云流水一般无懈可击。
施世伦刚一说完,新任右都御史朗明月立刻出列道:“臣不同意施大人之言,臣亦有本上奏陛下:昔齐虽因商而富,后却因商而败,概因商人逐利之辈矣,无信无义,圣人云:商虽小道。必有可观者,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朗明月乃太子门下奴才,人虽贪,却还算有才。毕竟是两榜进士出身,一笔文章也很是看得过去,通篇虽未提到胤祚之名,然文字间全是隐射胤祚乃是逐利小人之意。胤祚心中虽有气,可脸上却是淡淡地没有任何出面反击的意思。毕竟正主儿还未出场。跟下面地走狗斗也没什么意思。
范时捷站了出来,高声道:“臣不同意朗大人的话。臣亦有本启奏陛下:昔有弦高犒牛退秦军,后有汉光武毁家纾难中兴汉室,足见商中亦有侠之大者……臣以为无商则国不富,若是以法治商,以礼教民,则天下幸也,社稷幸也。”
“臣亦有本上奏”大理寺卿萧遥前也站了出来,开口就是长篇大论。
朝堂中众臣纷纷上奏,各抒己见,一时间跪倒了一大片,开始时还是各说各的,到了后来几乎吵成了一片,整个乾清宫内乱糟糟地,跟菜市场也没啥子区别,大家伙谁也说服不了谁,各自引经据典,拿古例说事儿,大体上缪彤一边的人攻击商人伤风败俗,强调国家不当鼓励商业,当以圣人之言为本,重农轻商,要求禁海锁国;而以施世伦为首的一边主张重农亦不轻商,建议健全商法,鼓励流通,依法兴商,以法治商。
康熙老爷子被吵得头大,冷哼了一下,大殿之内立刻静了下来,朝臣们跪了一地各自齐声道:“臣等恭请圣裁!”
康熙老爷子皱了一下眉头刚想说些什么,太子胤从御台右侧地椅子上站了起来,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以为重农重商乃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际,现如今商者虽暂时有利充实国库,然商人无行,若是开了重商之先河,恐礼法有失,礼法若失,则天下必乱,社稷危矣,儿臣自幼受皇阿玛教诲,习圣人之道,实不敢因见利而忘义,请皇阿玛明鉴。”
切,瞧老二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还真是可爱得很,满口子微言大义地,还真有点有道君子的模样,嘿,你既然跳出来了,那也到了咱出手的时候了,瞧咱给你设个套子,让老爷子教训教训你。胤祚心里头狠狠地鄙视了太子一把,大步出列,跪倒在众臣之前道:“皇阿玛,儿臣有本启奏:圣人以礼教四方,然以法治国,法律者不外乎人情也,商者沟通有无,合乎人情天法,实不可少,虽有不法之徒充斥其中,然若是立法以约束,执法从严,未尝不是社稷之幸事,若是因噎废食,儿臣实不敢苟同。”
“六弟斯言听似有理,实则大谬矣,岂不闻礼法败坏则国之将亡,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乎?”太子立刻接口道。
好小子,跟咱抗上了,嘿,早等着你了,小样,比背书你比得过咱吗?胤祚心里头暗自好笑,脸上却是沉稳得很,平静地说道:“圣人固然以礼教民,然尤须以律法为准绳,律法者众识也,不恐法之不立,唯恐法之不行,若是立法严谨,执法严密,何愁小人作祟,礼教育人,法以规人,则天下大治,皇阿玛,儿臣虽不才,却愿为商法之健全奉微薄之力。”
“六弟此言大谬,岂不闻严刑峻法乃亡国之道乎?暴秦之法严苛,焚书坑儒,败坏礼教,二世而亡,六弟此言欲误国乎?”太子冷笑着说道。
太子自个儿说得高兴,却不知犯了康熙老爷子的大忌----老爷子一向标榜宽以待人,但实际上对律法却很是看重,老爷子宽恕他人是一回事,对律法的重视又是一回事,光文字狱就搞了好几次,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拿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来说事儿,耳听着太子畅畅而谈,脸上地怒容一闪而过,沉着声道:“法律不外乎人情,但凡有违人情之事又岂能长久?胤,你的书是怎个读法?嗯?”
自打胤上朝听政以来已有十多年,这还是康熙老爷子第一次当庭训斥太子,话虽不重却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朝臣们都看傻了眼,暗自在心里头琢磨着圣意,盘算着自家地立场,可摸不准太子是不是就此失了宠,一时间也没人敢再多言,大殿里静悄悄地再无半点声响。康熙老爷子扫视了一下众臣,沉着声道:“朕意已决,准毅郡王胤祚所奏,海禁之事勿行再议,商法一事由海关总署会同礼部共同定制,另,毅郡王献钢铁厂有功,封其子弘扬为固山贝子。”康熙老爷子话一说完起身便走,侍立一旁的司礼太监秦无庸立刻高声道:“退朝!”
康熙老爷子走了,大殿中傻呆呆跪着的群臣们相互看了看也都各自无趣地散了。胤祚得了赏心中却没有一丝的兴奋之意---老爷子到了底儿还是忍不住要干涉咱的家事了,愣是把弘扬封了个贝子,这不是逼得咱不得不将弘扬立为世子吗?可老爷子的金口已经开了,压根儿就没有拒绝的可能,胤祚虽恼火却也没办法,还得撑着笑脸跟上前来道贺的朝臣们寒暄,简直郁闷得够呛。
且不提胤祚不开心,胤被老爷子当庭训斥了一番,自觉丢了面子,也不理会手下那帮子奴才,有些散魂失魄走入了后宫,心里头懊丧无比,随意地走着,不知不觉中转到了景阳宫门口,突然间听到一阵琴声,优雅动听,立时被吸引住了,侧着耳听了一阵,胸中的郁闷之情被琴音扫荡一空,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才发现自己站在了景阳宫的门口,愣了一会儿,回头问跟随在后地小太监何柱儿道:“是谁住这宫里?”“回殿下的话,是新进萧贵人,这位萧娘娘弹得一手好琴,听说是琴侍召萧子和、萧大师的幼女。”何柱儿献媚地陪着笑。
“哦?”胤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却也没有说什么,自顾自地向着毓庆宫走去,只有那优美的旋律在深宫中轻轻地回旋着……




十龙夺嫡 第一百六十九章 劫婚
康熙三十八年八月十二日,见天就要中秋了,王府上下忙得团团转,又是张灯结彩,又是打赏下人,七、八个外地庄子也忙着往府上送土特产之类的物事,大家伙都忙得很,唯有胤祚却闲得发痒----按胤祚自己定的规矩,他只管外事,家事全归兰月儿负责,诸如过节、整顿内务之类的事儿,胤祚一向是当撒手掌柜的。赶巧王熙凤、春兰、秋菊都坏了孕,胤祚也没啥子搞头,这不,索性抱着小郡主逸雪自个儿到后花园耍去了。
儿子得严着教,女儿得宠着养,这可是胤祚一贯的主张,别看胤祚对两儿子宝贝得很,可从两小家伙满两岁开始胤祚再也没抱过他们,规矩还订了许多,若有违犯则家法侍候,打起板子来一点都不留情,小小年纪就让他们开始进学,三岁前也不要求他们就能识字断文,但听书总是要的,这时代没啥子录音机之类的东西,只能是请了几个西席夫子读文给两小家伙听,权当录音机使用了,美其名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儿子严加管教是要的,女儿嘛可就得宠宠了,虽让小丫头长得粉雕玉琢地,让胤祚心疼得紧。
“小雪儿,别乱跑,小心摔着了。”刚到后花园,小家伙就扭着小身躯硬是要自个儿下地,胤祚只好将她放下,心疼的叮咛了一句。
“知道啦。”小家伙随口答了一句,迈开小脚丫,四下里乱跑起来,一会儿钻进花丛中,一会儿又在草地上打着滚,那咯咯的笑声满园子回荡。
嘿,咱的种就是不一样。瞧那小模样儿长大了一准是倾国倾城的大美人儿,嘿,美很!爽很!胤祚让丫鬟们陪着小逸雪玩耍,自个儿懒散地坐在亭子内,笑眯眯地看着淘气的小家伙,心里头跟喝了蜜一般,甜得不得了。
胤祚正爽着,可可里跑来了一个小丫鬟。却是兰月儿的贴身丫头嫣红,气喘吁吁地到了近前,福了一下道:“主子,九格格来了,正在福晋那儿哭着呢,福晋让王爷去劝劝。”
啥?温宪哭了?厄,谁敢惹这个丫头伤心,不会吧,别说老爷子宠着她。就是咱也回回让着她,娘的,这是咋说地。谁吃了豹子胆敢招惹温宪?胤祚愣了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吩咐丫鬟们照顾好小逸雪,自个儿大步向兰月儿的院子行去。
兰月儿身为正福晋,住的院子自然是王府里最大的那个,面积大不说,使唤的丫鬟、老妈子也多得很,胤祚心里头烦,也没理会沿路那些子大礼参见的下人,径直奔向兰月儿住的主房,刚到房门口就听到里头传来温宪格格嘤嘤的哭声。兰月儿正柔声劝慰着:“别哭了,一会儿你六哥来了,自然会为你做主地,啊,别哭了……”
胤祚急步走入房中。假咳了一声,兰月儿见胤祚到了,顿时松了口气,起身行了个礼道:“爷,您可算是来了。”温宪格格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胤祚。依旧俯在床头哭个不停。一双好看的杏眼早已哭得通红,瞧得胤祚直心疼----温宪小丫头可是胤祚最疼爱的小妹子。无论小丫头要什么,但凡胤祚有的,绝无不允之理,一帮子兄弟姐妹里,打小了起这丫头跟胤祚最合得来,这会儿眼见温宪那个伤心样,胤祚的心顿时揪了起来。
“九妹,谁惹你伤心了,告诉六哥,六哥定将他撕成碎片。”胤祚咬着牙道。
温宪但哭不言,兰月儿叹了口气道:“爷,这事儿是这样的:皇上为温宪格格指了门婚事。唉。”
婚事?哦,温宪这丫头也满十六了,是到了指婚的年头了。胤祚愣一下道:“这是喜事,有何可哭的?”
胤祚这话不说还罢,一说温宪格格哭得更是伤心了,弄得胤祚满头的雾水,闹不明白温宪格格究竟哭个啥子。兰月儿似乎有些犹豫,脸色涨得通红,吞吞吐吐地样子,似乎有些话不好开口。胤祚瞄了眼兰月儿的样子,挥了一下手,对那些子跟随着他进房的丫鬟们道:“尔等全部退下,没有本王地话,谁也不准进房门一步。”
待丫鬟们都退了下去之后,胤祚走到温宪格格身边,柔声地道:“温宪不哭,万事有六哥为你做主不是?乖,不哭了啊,再哭就不漂亮喽。”
温宪格格抬起了头,一双泪眼饱含着希望看了看胤祚,旋即又失落地埋下了头,依旧哭个不停,搅得胤祚一阵心烦,眼见无法从温宪格格嘴里头问出个名堂,胤祚转头看向侍立在一旁的兰月儿道:“小月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倒是说啊。”
“爷,是这样的,圣上为打算为温宪指了哈林的儿子哈成望,只是,只是……”兰月儿的话依旧说了半截。
哈成望?嗯?这人胤祚倒也认得,哈家也是功勋之后,镶黄旗人,全家行武,哈林官拜江西将军,正二品大员;哈成望,康熙三十六年武探花,一表人才,相貌堂堂,一身武艺也甚是了得,现任福建福州守备,正四品游击将军,哈家的圣眷极隆,且立场持中,并未卷入阿哥们之间争斗中去,胤祚跟哈家向无交往,也不是很清楚哈家的事,只不过哈成望曾上门请教过武艺,被胤祚胖揍了一顿,算是有点儿交情罢了。
“哦,是哈成望那小子,人不错啊,长得也蛮看得过去的,武艺也还凑合,这是好事,有啥可不哭的?”胤祚有些不解地问道。胤祚话刚说完,温宪格格大哭着道:“我不嫁,要嫁你嫁好了!”
啥话?我嫁?胤祚傻了眼,忙追问道:“九妹,究竟是咋回事?你倒是说清楚啊。”
兰月儿咬了咬牙,鼓足了勇气道:“爷,哈家老小全是,全是兔子。”
兔子?胤祚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兔子指的是啥----这年月男风盛行,有些个富贵人家养了些眉清目秀地男童。专玩走旱路的勾当,不过都是些污溃之事,算是不公开的秘密,大家伙心照不宣吧了,胤祚没这方面的嗜好,平日里也不关心这等屁事儿,还真有些反应不过来,老半天才道:“娘的。哈成望这小子还真他娘地不是东西,不过温宪这消息是从哪来的,可靠不?”
温宪哭着不答,兰月儿白了胤祚一眼道:“哈家的事儿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就你不知,哈成望在福州搞得乌烟瘴气地,这事儿早传遍了闺阁。”
靠!哈成望还真***是个兔崽子,娘地,怎么着也不能让这门婚事成了。咱地妹妹可不能受这份罪。胤祚咬着牙问道:“温宪可曾将此事禀明皇阿玛和额娘?”
“额娘早就知道了,可这话怎跟皇上开口,若是皇上问起消息从哪来的。又该如何回答?”兰月儿幽幽地说道。
厄,也是,谁有哪个胆子跟老爷子提这等破事儿,娘地,这可不好办了。胤祚想了想问道:“圣旨下了没?”
“那倒还没有,不过也快了,哈成望那小子都已经回京了,就等着皇上下旨确认了。”兰月儿答道。
没有下旨就好,这事儿还有挽回的余地,实在不行就将哈成望从地球上抹去便是了。胤祚打定了主意。安慰温宪格格道:“九妹不哭了,这事儿就包在六哥身上,断不会让你受委屈的,你且先回宫去,容哥哥筹划一、二。这一两日内定将此事办妥如何?”
温宪格格素来知道胤祚手段高强,说话算数,这会儿胤祚既然应承了此事,自然会着手去办理的,也不再哭了。抬起头来看着胤祚。默默地点了点头。胤祚又安慰了温宪格格几声,向前院而去。自个儿忙着召集手下议事去了。
“事涉猥琐,此事确不好在圣上面前提起,王爷既然拿定主意要管这事儿,不若如此……”邬思道听完胤祚的话,微笑地说道。
“嗯,看来也只好如此了,本王总不能看着自家妹子受那份子罪,这事儿就交给鸿鹄来办好了,请邬先生多费费心了。”胤祚沉着脸道。
俗话说得好,人一得意就会忘形,哈成望自打得知即将成为驸马,心情就别提多爽了,刚回到京师就呼朋唤友地喝得个痛快,一帮子狐朋狗友轮着请客,酒楼、妓院进进出出地寻个开心。这一日又是别人做东望月楼,一帮子纨绔子弟早早地就进了望月楼,哟三喝四地喝个没完,酒一喝高,色心就起了,一帮子人直奔后堂各自寻开心去了。
哈成望口味与众不同,找了两童儿正爽得起劲,突然间外头乱哄哄地声音传来,一群官兵撞开了房门,劈头盖脸地就是一顿臭揍,愣是没理会哈成望的自报家门,硬是一顿臭揍将哈成望打得昏死过去,那起子官兵将**裸的哈成望捆了起来,又将两童子带上,押着人直奔顺天府而去。
搞错了?对,是搞错了,那群九门提督的官兵接到报案,江洋大盗王半天正在明月楼逍遥,去捉人却是公差没错,不过是误拿了罢,还能咋地,放人是当然的,不过既然拿了人总得有个说法不是?于是一张自请处分地奏折就这么不顾哈家的苦求呈到了康熙老爷子的桌上。康熙老爷子闻知哈成望行为不轨,龙颜大怒之下,取消了温宪格格地那门婚事,另为温宪格格指了鄂家的鄂尔成为驸马。
不肖说,那些个报官的、抓人的,上奏的全是胤祚一手安排的大戏,鄂家也算是大家,满正白旗人,鄂尔**老实,一笔文章也很看得过去,也算是了了胤祚一桩心思,其后因温宪格格的缘故,鄂家跟胤祚走得很近,到后来还有另外一番机缘,却是后话,暂且不提。




十龙夺嫡 第一百七十章 英格兰使节(上)
康熙三十八年八月,最后一批海运漕船投入使用,至此,共计六百余艘大型海船往来五大码头,全面取代了内陆河运。河道、漕运两个总督衙门合并成一体,成立内陆水利司,归工部衙门直管,该司主管官员挂工部侍郎衔,较之工部其他司高出一截,以示对内陆水利司的重视之意。三万余漕丁、十万家属除部分分流到海运中去外,一万五千余人投入垦荒,余下五千精壮转入水利司公干。至此胤祚最初上的海事折子已基本完工,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光是此项工程每年就为朝廷节省了白银一百余万两,康熙老爷子下诏对胤祚进行嘉奖,赏玉屏风、玉如意数件、金银若干。
康熙三十八年十月,新的商法在海关总署与礼部协作下产生,康熙老爷子批准之后,下诏执行。新商法的诞生标志着海外贸易的合法性确立,但关封依旧存在,没有朝廷特许关封,私人依旧不能从事海外贸易,唯一令胤祚有些不满的是海外贸易的关税高得有些离谱,较之国内贸易的十一税高出了一大截,达到了逢十抽二的程度。虽说海外贸易的利润极高,但考虑到海运的风险,此税制不免有些过高了,不利于海外贸易的长期发展----眼下搞海外贸易的人不算多,物以稀为贵,随着规模的扩大,利润降低是必然的事情,税定高了着实不利于海运规模的扩大。
胤祚心里头明白此税制并不合理,也知道这是礼部尚书缪彤、缪老爷子搞的鬼,其用意不过是要用高额税收打压海外贸易而已。但胤祚却没有立刻跳出来反对,毕竟此时时机未到,若是强自上奏反对也未必能得到老爷子地同意,可只要海运规模上去了,有了足够的经济规模,以康熙老爷子的眼光自然会看到其中的蹊跷的。
康熙三十八年十一月,胤祚旗下百余首大型海船分三路从青岛、上海、广州启航,目标与上次并无不同,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老三胤祉的三条船走的是朝鲜航线,从青岛出发。老八名下的八条船却是跟随胤祚的大船队下南洋,三路船队总计有大型海船一百二十二艘整,其余跟随大舰队出航地一些私人小船六十余艘。
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底,三路船队陆续归来,不算私人小船,光是三位阿哥名下的船队,累计获利近两千五万两银子,上缴关税近千万两,利润率虽因货物众多而比第一次有所降低。但依旧高的吓人,扣除因遇到风暴而沉没的三艘大船、缴纳的税款及分配给他人的红利,光是胤祚一人就获利近四百万两。可谓是大发了一笔横财。三阿哥胤祉赚了二十万两银子,八阿哥胤一伙子也赚了八十万两出头,个个乐得合不拢嘴,有了这几个阿哥的带头效应,京师里头但凡有点儿门路的权贵都忙乎开了,各自通关系,找门路一方面是要搞到关封,另一方面是要找胤祚买船,整个京城都忙活开了,煞是热闹。
1...6162636465...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