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凤鸣岐山
从总的来说,这时节大清朝地军事实力守有余、攻不足,守住大陆固然没有问题,但要想争霸大洋,乃是站在世界地最巅峰却是办不到的事情。守是守不住地,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只有积极进取才是取胜之道,只有走出国门才能有争霸世界的机会,走出去胤祚已经初步做到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走得稳,还得不让世界列强的势力走入中国,至少在胤祚没上位之前,不能让那些自由化思潮席卷中国,这里头就存在着个度的问题。
打发走了两位英国使节,胤祚就一直独坐在后花园的亭子中默默地沉思着,心中反复地权衡着各种利弊,思索着应对之道---英国使节算是打发走了,可接下来来华的使节却多得很,不整理出个条例来是不成的,此事乃是国策万万轻忽不得,偏生两大谋士对此都不在行,胤祚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这一思考就思考到了天黑,直到丫环们来催着用膳了,才算是有了点眉目,在心中拟定了份折子,打算次日一早上朝时,当庭上本请奏康熙老爷子。
在兰月儿的房中用了晚膳,胤祚又检查了一番弘扬的功课,交待了几句,匆匆向书房走去,先写好了折子,又派人去请邬、林二位谋士前来议事,将折子交给两位谋士过目之后问道:“二位先生以为如何?”
“折子本身理应可行,不过若是由王爷单独提出却有些不妥,王爷向来未主理过礼部,没来由地上了这一本,怕是要召物议。”林轩毅看完了折子,没有对折子本身提出什么看法,毕竟对于此道并不熟悉,别说是林轩毅,放眼这会儿的整个朝野,也没有人能看出胤祚此折的重要性。
物议?娘的,还真是有这种可能性,那帮子老冬烘上回在老爷子训斥太子后,愣是没敢再发起禁海的呼吁,可难保这次咱上折子的时候不跳出来攻击,即便是私底下搞些流言蜚语也够咱喝上一壶的了,这事情是不好整,不过再难也得上,难不成咱来到这时代还得看着未来的历史再上演一番?胤祚咬了咬牙道:“本王也知道此折一上,必然会有小人作祟,但本王之意已决,此折必须上。”
“王爷,若是真要上此折,何不让三爷出面?”邬思道幽幽地说了一句。
老三?嗯,这货管了好多年的礼部,负责的就是这块迎来送往的事儿,虽说目下跟自己一般没了差使,但毕竟礼部上下大多是他的人,由他出面却也未尝不可,不过若是就这么将折子送了上去,以老三那个德性未必就会当这个出头鸟,这事儿还得好生琢磨一下才成。胤祚计较一定,笑着道:“邬先生此言有理,不过该如何让老三出面却还得好生琢磨一下才是。”
“此事易耳,王爷只需如此……便可。”邬思道淡笑了一下道。
“不错,本王这就去安排一、二。”胤祚笑呵呵地点了下头道。
今儿个的早朝无甚大事,议了阵朝务,督察院弹劾了几个小官,康熙老爷子准了奏,眼瞅着没事了,正打算起身退朝之时,胤祚站了出来,一头跪下道:“皇阿玛,儿臣有事上奏: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我大清乃是堂堂天朝上国,自应有上国之气度,现如今欧罗巴州英格兰国来使已在京中迁延数月,即不叫走,也不予理会却未免有失我上国之体面,儿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为好,儿臣奏请皇阿玛责成礼部速行决议,以供皇阿玛圣断。”
“嗯?”康熙老爷子不动声色地哼了一下道:“缪彤。”
缪彤一听胤祚提起此事正寻思着对策,冷不丁听见康熙老爷子召唤,忙出列道:“臣在。”
“缪爱卿,此事耽搁已久,尔身为礼部尚书,该做何解释?”老爷子淡淡地问道。
“臣以为区区须弥小国不足挂齿,既不愿遵循我上朝之礼仪,可其国必是野蛮生番,臣建议将该国使臣驱逐出境,以示效尤。”缪彤一脸子正气的样子答道。
“皇阿玛,儿臣以为缪尚书此言缪矣,我大清乃礼仪之邦,岂可行如此失礼之事,儿臣以为此事须慎重,三阿哥久管礼部,乃我朝有名的谦谦君子,儿臣提议此事交于三阿哥处置为好。”胤祚一本正经地抬出了老三胤祉。
康熙老爷子点了点头开了金:“准奏。胤祉。”
老三正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胤祚将他推出来究竟是何用意,心里头正猜测着呢,猛然间听到老爷子的召唤,忙不迭地出了列,一头跪下道:“儿臣在。”
康熙老爷子看了眼胤祉道:“你素来掌管礼部,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下次早朝前将决议呈上。”
礼部大都是胤祉的人,这起事情他倒是清楚得很,也知道其中的关节所在,只是不明白胤祚为何要推他出来,也不清楚背后究竟有些啥陷阱,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可老爷子已经开了口,不接是不成的了,也只能低头称是。
十龙夺嫡 第一百七十三章国策(下)
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小弘扬忘了文,郎朗的背书声顿时停了下来,小脸蛋憋得通红,一边的弘历偷眼看了看满脸严肃的胤祚,一边用手比了个四的手势,小弘扬没注意到,胤祚却看见了,冷着声道:“弘历,到一边跪着去。”弘历缩了下头,没敢反驳,老老实实地走到墙角处跪好。
弘历三岁半,弘扬两岁半,年纪都还小,不过胤祚却从没有放松对他俩的教育,不但请西席夫子为他们启蒙,自己也时常检查他俩的功课进度,不要求他们能立马成为文章大家,但《三字经》这一启蒙的读物却是要求能背得出,搞得清的。严苛是严苛了点,可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按胤祚的话说既然生在了帝王之家,不打小了起吃苦用功哪能有将来。
弘历、弘扬虽年幼但都天赋极高,虽没有胤祚那般变态到离谱的记忆力,可也是上上之选,弘历进学早,《三字经》早已能通背,典故也清楚,弘扬刚进学没多久,已能背出大半《三字经》,今儿个原本想在胤祚面前露一手的,抢在哥哥前头急着要表现,不料却忘了词,那张小脸顿时像红透了的苹果一般,低着头不敢吭气。
“手伸出来。”胤祚从桌子上拿起戒尺,冷着脸道。
小弘扬低着头,畏畏缩缩地伸出了左手,张开了小手掌,胤祚不轻不重地打了小弘扬三下,疼得小家伙一缩脖子,双眼发红就想哭。可又不敢,若是哭了出来,不但得不到安慰,反倒还要加罚,这可是胤祚定下的规矩,小弘扬曾吃过苦头,没敢再犯,强忍着眼泪,一声不吭地站着。
“去,把书背熟了。否则不准吃晚饭。”胤祚毫不怜惜地将小弘扬打发回书房继续用功,接着冷着脸道:“弘历,过来。”
小弘厉站了起来,脸色平静地走到胤祚的身前,乖乖地伸出了左手手掌,胤祚拿起戒尺就是三下,小弘厉疼得眉头直皱,却一声都不敢哼。
“知道为什么罚你吗?”胤祚沉着脸问道。
“嗯。”小弘历点了下头道:“阿玛,孩儿错了,孩儿不该在这个时候提醒二弟的。”
“知道就好。帮助弟弟是好事,但帮助弟弟作弊就不成,你既已知错。阿玛就不多罚你了,去把《三字经》抄写三遍,抄不完同样不准用晚膳,去吧。”胤祚面无表情地说道。
“是,阿玛,孩儿告退。”小弘厉鞠了个躬,转身出了内书房的门。
“王爷待世子们过苛了些吧?世子们都还小,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不容易的了。”林轩毅虽已见过几次胤祚训子,可等小哥俩退出后,还是忍不住劝了一句。邬思道则默默地坐着,一声不吭。
苛?是苛,咱也想让自家孩子能有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可惜不行啊,谁让他们生在帝王家呢。唉,打在孩子的手心上,可疼却在咱心里,委屈了孩子们。胤祚一阵心烦,不想谈论这个话题。只是淡淡地说道:“当本王地儿子就要有吃苦的准备。他俩下面还有弟妹,不为弟妹做好榜样怎成。不谈这个了。本王料定老三这几日定像没头苍蝇般坐立不安地,若是按时日算,他也该来本王府上了,这事儿会不会出纰漏?本王还是有些担心。”
俗话说关心则乱,这国策关系到胤祚的全盘计划,胤祚这些天也有些心神不定,生恐老三那货瞎整一气,到最后变得不可收拾,几次打算到老三府上去瞧瞧,到了底儿还是强自忍了下来,这会儿忍不住又问起了这个事儿。搜书网
邬思道虽不是很明白胤祚为何如此重视那些化外之民,但却知道此事对胤祚的重要性,眼瞅着胤祚那副心神不宁的样子,出言安慰道:“王爷且放宽心,后日就是早朝,玉露料定今日三爷必至,三爷没搞清王爷的行事动机之前,断不会轻易上本的。”
不错,老三那货向来多疑,没搞明白咱的动机之前,他是没胆子上本的,可话虽如此,这货到现在还没出现,却不知在玩啥把戏,莫非打算跟咱比比耐心,等着老子上门去?胤祚点了点头道:“邬先生说的有理,本王就再等等,若是今日老三不至,明日一早本王再打上门去也不为迟。”话音才刚落,一丫环就前来报信:“主子,刘管家传话:三贝勒到了府门外了。”
嘿,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来得好,咱就好生忽悠一下老三去。胤祚心中一阵激动,定了定神,稳定了一下情绪到:“知道了,让刘全大开中门,本王这就去迎接。”
待丫环出去后,胤祚笑了一下道:“二位先生稍坐,本王去会会老三,回头再议如何?”邬、林二人但笑不语。
“六弟,三哥这回算是被你给害惨了。”兄弟二人刚在银安殿内落座,胤祉立刻一脸子愁容地率先开了口。这些天来胤祉也是烦得很,英格兰使团地事儿他早就知道了,原本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对他而言,那些“生番”不识礼数,赶走就是了,难道还要跟化外野人一般见识不成?原本不想管这等小事的,可没想到胤祚会当庭举荐他,这可令胤祉有些疑神疑鬼,不知道胤祚是不是想借此机会整自己一把,可又觉得不像。胤祉也不是傻瓜,隐约间察觉到胤祚此举必然有其用意,也就耐着性子在家里头等着胤祚上门,根本就没去见那些个“生番”,连让手下人去交涉一下都免了,只是胤祚始终未露面,甚至连口信都没有一个,无奈之下胤祉也只好亲自到胤祚府上问个明白了。胤祉一向明白胤祚的能耐,也没打算跟胤祚斗心眼儿。索性一见面就道明了来意。
嘿,老三这货还真是上路,没跟咱兜***,直率得可爱,有意思。胤祚笑了一下道:“三哥说哪的话,例数本朝重臣、阿哥,唯有三哥能担此重任,小弟是举贤不避亲啊。”
“六弟就别兜***了,三哥正烦着呢,按说些许生番不识抬举。撵走就是了,何必顾忌太多,六弟究竟怎个章程就说来给三哥听听罢了。”胤祉苦笑了一下道,这货可是见识过胤祚整人的手段,自知玩不过胤祚,索性直来直去了。
“三哥,但凡能增加国库收入之举,便是利国利民之事对吧?”胤祚笑嘻嘻地问道。
胤祉一脸子迷糊地看着胤祚,实在闹不明白胤祚究竟想说些什么,愣了好一阵子才接着道:“话虽如此。可与化外之民何干?”
“三哥,化外之民也是聚宝盆不是?三哥名下的船队这回可是盈利不菲啊。”胤祚笑道。
“呵呵,托福。托福,全是六弟仗义,哥哥还没好好谢过呢。”一提起这回的海外贸易的收益,胤祉笑得格外的甜。
“那不就结了,从化外之民手里头赚钱不是好得很吗?”胤祚反问道。
胤祉想了想道:“也是,不过若是按那些生番所言,让其在我大清海岛、港**易,这船运不就可节约下来了吧?”
嘿,老三还真是傻得可爱,娘地。老子费那么大地劲就是为了不让这些列强过早地进入中国,你倒好,一张嘴就把国家利益全给卖了,不过嘛,这也怪不得老三。这时代能看得透的除了咱也真没有旁人了。胤祚想了一下道:“三哥,小弟问个事儿:一尺绸缎得多少银子?”
“厄,好像是一两银子吧,这个三哥还真不是太清楚,六弟问这干啥?”胤祉迟疑了一下道。
靠。这货还真是不解民间疾苦的家伙。娘地,整日里就知道舞文弄墨。搞些子狗屁文章。胤祚在心里头鄙视了一下胤祉,脸上却带着笑道:“在产地一尺绸缎是六钱银子,可运到了京师就是一两八钱,若是运到海外,那就是八两整,扣除人工、成本、关税,也有个十六倍的利,若是让那些生番上门来收购,能有这个价吗?”
“哦?”胤祉原本还真不明白其中的奥妙,被胤祚如此一说立刻恍然大悟的样子道:“六弟的意思是生意是要做的,不过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买,是这样地吧?可若是让他们来,咱们来定个高价不成吗?”
小样!这货还真是傻得可爱。若不是要你小子去出面上奏,咱还真懒得跟你废话。胤祚又好气又好笑地反问道:“盐铁向来是国家重利,可自古以来,哪个朝代缺了私盐贩子?盐铁不过是五倍多的利而已,尚且如此,这十六倍的重利之下,能让多少人疯狂,那些生番又为何不去私下收购,要买你十六倍的东西?再者生番原本就不识礼教,若是任由他们进出民间,蛊惑人心,一旦出了事,又该当如何?”
“不错,是这个理儿,六弟之言甚是,不过皇阿玛那儿又该如何回话?”胤祉算是听懂了胤祚话里地意思,又担心胤祚还另有埋伏,接着追问了一句。
嘿,上钩了,咱早就在等你发问了,不过嘛,咱不能急,先逗逗你再说。胤祚心中大乐,脸上却平静得很,淡淡地道:“三哥,这是您的差使,小弟实在不敢献丑。”
胤祚把话搁到这个份上了,逼得胤祉一脸子的尴尬,自嘲地笑了一下道:“六弟这话就不对了,这差使是哥哥的没错,可却是六弟举荐的,莫非六弟打算看哥哥地热闹不成?”
“三哥说哪地话,咱兄弟原就是一体的,三哥既然定要小弟献丑,小弟也只好露个乖了。”笑呵呵地道:“既要跟生番打交道又不能让他们靠近了,不若如此……”胤祉听得连连点头,笑呵呵地道:“六弟大才,哥哥生受了,这便辞了,明儿个上朝时就按六弟说得办。”
康熙三十九年六月十八日,早朝刚开始。一待三呼万岁已毕,三阿哥胤祉率先站了出来,口称:“儿臣有本启奏皇阿玛,前次早朝,儿臣领命议决英格兰使节一事,已有成算:此等生番不识礼教,为防乱我朝纲,儿臣以为不应让其进驻沿海港口,但于海外交易却是不妨,儿臣有本章奏请皇阿玛御览、圣裁。”
侍立在康熙老爷子身侧的司礼太监秦无庸快步走下御台。接过了胤祉高举过头顶地本章,快步走回康熙老爷子地身边,将老三地本章送上,老爷子细细地看了一番,想了一下道:“念。”秦无庸道了声是,将胤祉的本章摊开,用尖细地嗓音高声念道:“兹有化外小国英格兰来使面圣,因其不识礼数,不应允其觐见,然我天朝上国却不可因此有失上国体面。赏其金银若干,着其还乡可也,其所奏请在沿海设司一事按律当予以驳回。然念其万里来朝,其情可嘉,当许与之于海外交易,互通有无,方显我上朝宽仁之体面……”
“众爱卿以为如何?各自畅所欲言,朕听着。”一待秦无庸念完胤祉的折子,康熙老爷子很是平和地说道。
胤祉这份折子虽是出于胤祚地授意,但这货文笔好,一篇文章尽显天朝上国的泱泱大气,有理有节又有利。况且也提点到商法中的补充条款为准绳,众大臣一时间还真挑不出其中的毛病所在,即便是那些守旧地大臣也无话可说,整个朝堂里立时静了下来。
老八一伙正赚钱赚得来劲,这会儿也不想出头阻扰此事;胤祚则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着。啥话也不说;太子没份参与海外贸易,心中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可问题是这货上次被老爷子当庭训斥了一番之后,早已吓破了胆,在没搞清圣意之前也不敢轻易表态;老大倒是想反对来着。可惜以他那木鱼脑瓜压根儿就不知道该从哪反对起;老四冷着脸也不吭气。尽管他对此折深不以为然,只是没必要在这个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当那个出头鸟。一下子得罪三大势力。阿哥们不表态,他们手下的那帮子奴才自然也就各自偃旗息鼓静观其变了,大家伙都不说话,老爷子可就点名了:“马齐,尔身为户部尚书,对此章程有何看法?”
马齐一听老爷子点了名,忙出列道:“臣以为三贝勒所言有理,一切恭请圣裁。”
“嗯,衡臣以为如何?”康熙老爷子又点了张廷玉地名。
“臣以为此章程可行,若是以之为准绳,责成礼部主持此事,并形成惯例却也失为日后同类事情应对之策。”张廷玉缓缓地应答道。
“好,就依衡臣所言,此事交由礼部办理。”康熙老爷子开了金口,缪彤虽然心中尚有不满,可也只能出列接旨了。
哈哈,成了,也不枉咱费了如许地心血,娘的,总算是见了成效,嘿嘿,爽很!美很!胤祚面色虽平静,心里头却是乐开了花,散了朝,跟一起子大臣们寒暄了几句之后,立马回府去了,自个儿躲轿子了乐呵了好一阵子。
有人开心,自然就有人不开心,最不开心的怕要属太子胤了,海外贸易的事儿他倒是想让门下地奴才去参合一腿来着,关封也搞到了手,不过船却没有---胤祚压根儿就没打算拉上太子一把,也不说不给船,只是让太子手下那个奴才自个儿排队提船去,队是排了,不过只怕永远也轮不到他。
、眼瞅着那几个兄弟都赚得钵满盆盈地,太子心里头窝火得很,可又没地方发,散了朝也不跟着老爷子地大驾出城入住畅春园,独自在皇宫里漫无目的地四下瞎逛着,这一转悠,鬼使神差地又转到了景阳宫,或许是上次那阵琴声消除了他心中地烦闷,或许是天意,总之,胤再次听到了景阳宫内传出的琴声,巧合的这琴曲依旧是那首《阳春白雪》,胤默默地听了良久,皱着眉头想了一下还是走进了宫中……
老十三胤祥从远处宫殿地拐角处探出个头来,一脸子思索的样子看着景阳宫默默地发着呆。
十龙夺嫡 第一百七十四章 老三的消息
康熙四十年九月初一,承德离宫修缮工程竣工,康熙老爷子龙颜大悦,下诏摆驾承德并行秋狩事,诸亲王、阿哥随驾、百官同行,诏令蒙古诸部王宫再次觐见会盟。康熙四十年九月初八,康熙老爷子圣驾自**出京。
此时海外贸易已全面展开,年海关厘金岁入已达二千五百万两银子,一举超过盐、铁之岁入,成为朝廷财政来源的巨头,而火耗归公的实行已有五年,官员们少了亏空的由头,加之老爷子对国库银子看得紧,至此,国库存银已由康熙三十五年底的一千余万两猛增至近四千万两银子。国库里有了银子,康熙老爷子此次秋狩摆明了要逞国威,震慑已有些不安分的准格尔部策旺阿拉布坦,故此次秋狩出行办得极为隆重。
辰时,但听东西鼓楼钟鼓齐鸣,**乐声大起,十余万百姓翘首张望,但见**那边黄伞旌旗遮天盖地而来,寿字扇、黄龙双扇、赤龙双扇不一而足,十六羽杖大,四十八销金大旗迎风招展,其余诸如黄绒、金瓜、卧瓜、锣鼓、大刀、鸟铳等等诸般禁卫兵器在初升的阳光下灿烂成一片,端的是辉煌已极。待圣驾一出,十余万百姓纷纷下跪,三呼万岁声响彻云霄,端的是声势磅礴之至。
既是秋狩,阿哥们的家人也得同行,胤祚骑在马上,领着两百余王府校尉、近百家丁护卫着自家的十余辆马车也排在队列中迤逦而行,面色虽平稳,心中却是颇有些感慨:有钱好办事,这会儿老爷子有了钱。那仪仗可是了不得,较之前几次出行隆重了许多,虽说有些耗费奢侈,可威风却是摆出来了,对民心的安抚却也有奇效,老大、老八那俩货整的这个行头排场还真是有两下子,不过也怪了,礼部向来是老三的地盘。老爷子这回却让老大、老八安排车驾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咱家老爷子究竟想搞啥子名堂?胤祚对老爷子的安排有些不解,不过却也并不在意,反正这等安排车驾地事儿虽说有油水,可那点儿小钱胤祚还不看在眼里,万把两银子的小钱在胤祚看来压根儿不值得一提,随他们捞去就是了。
一行数日,却也没甚可提之事,车驾过了密云。天气突变,起了风,小雨也飘飘地落了下来。胤祚正打算到自家的马车里避避雨。老三的马车赶了上来,胤祉从车厢内探出个头来招呼道:“六弟,雨大了,进来躲躲可好?”
嗯?老三想搞啥?巴巴地让咱上他的马车,这里头定然有蹊跷,嘿,看看去。胤祚心思动得飞快,满脸子笑容地道:“成,多谢三哥了。”径自下了马,一哈腰转进了老三的马车里头。也不吭气,只是笑着。
“六弟,头前海运的事儿哥哥一直没找个好时机谢谢六弟的援手,还真有些过意不去。”老三笑呵呵地说道。
扯,叫咱上车就为这事?不错。上回咱是又给了老三四条船,可却是真金白银卖地,没啥子说头的,若是要谢也用不着这会儿来这一套,嘿。小样。看你下面要扯些啥妖蛾子。胤祚笑了一下道:“三哥说哪的话,咱们兄弟间还用得着谢来谢去不成?”
“那是。那是,咱兄弟原就是一体的,六弟这话三哥心里头欢喜得紧。”胤祉顿了一下,一脸子神秘地说道:“知道不,老大、老八这回为着排个车驾的事儿可是吵翻了,嘿,热闹得很,都没少到我府上诉苦来着,瞧他们那个熊样,都是手足,何必计较太多,要不是哥哥看在兄弟的情份上帮着,这回出巡一准闹笑话儿。搜书网”
嘿,老三想说啥来着?这话听起来咋怪怪地,有些不对味,娘的,老大、老八都没管过礼部,不找你这个老礼部头儿去整整,那帮子礼部狗才能老实听话?可在咱面前摆功劳有啥用,要摆也该到老爷子面前摆不是?胤祚心中虽有不解,可脸色的笑容却不变,微笑着道:“三哥说得极是,都是自家兄弟,能帮着也就帮着,总不能让皇阿玛不开心对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