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都市藏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疯神狂想
所以这样的大家伙,能够存活下来,绝对属于一个小奇迹,所以这样的单头鲍的价格才会那么贵。
在国内市场上,这样的野生单头鲍,价格绝对超过百万,就算论美元,也要十万美元以上。
“这个应该不是印尼鲍,看着也像是澳洲青鲍,不过就算是澳洲青鲍,也是价格不菲。”这个时候,韩孔雀认出来了这种鲍鱼。
相比起来,普通的澳洲青鲍的价格要便宜一点,鲍鱼出水是需要保鲜的,不管是带壳冰鲜,还是不带壳冰鲜以及活鲜三种,售价每斤一两百元。
但那些都是普通品,像五头鲍以上的野生鲍鱼,不管是哪个种类,价格都不会便宜了。
所以,就算这只单头鲍不如日鲍那么贵,但也足够让人疯狂,这样的一只鲍鱼,就能够卖十万美元,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如果是在国内,这么一只鲍鱼,就能够在二三线城市换到一座小户型的房子了。
其实达到单头鲍这种程度,已经无所谓品种了,除了一些很特殊的,那种生长比较快速的单头鲍,不管是印尼鲍,还是澳洲鲍,甚至是日本鲍,只要是单头鲍,其实价格都差不多,就算味道有点差别,差别也不大,所以到了这种程度的单头鲍,价格绝对逆天。
鲍鱼的价格,完取决于质量,而质量则取决于它们的生长环境。
比如说,国内普通的小鲍鱼每斤售价仅几十元,澳洲鲍鱼每斤则要几百,这完全是因为澳洲鲍鱼是野生的,生长在无污染海域。
澳洲的黑边鲍鱼为上品,青边鲍鱼次之,黑边鲍鱼一般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纬40°左右东部的太平洋沿岸,而青边鲍鱼则生活在澳大利亚南纬40°左右西部的印度洋沿岸。
所以看到这里的青鲍,韩孔雀才认为属于澳洲青鲍的范围,普通的澳洲青鲍一斤的价格超过百元,在这里的收购价格怎么也要五六十元,也就是说一斤要十美元。
这里的生长环境生态很好,海水纯净,水流也快,就是捕捉起来有点麻烦。
由于鲍鱼是牢牢地粘在海里岩石上,潜水员要潜到20米以下的海里去逐个撬起来,所以这样的东西,价格怎么都便宜不了多少。
野生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潮流畅涌、藻类繁茂的潮间带约10米以下的险峻岩礁间,以啃食海底藻类为生。
这种青鲍生长十分缓慢,大约需要经过八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长到一公斤大小,而韩孔雀手里这只鲍鱼,绝对超过了一公斤。
野生鲍鱼,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所居岩礁区域的海水要冷,盐分要高,水质要清,水流要快,又要背风背流,具有足够的海藻,所以能够长到一公斤的八年生鲍鱼,更是难得,要不然价格也不会那么贵。(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偷袭
这样的鲍鱼,自然是要小心静养,鲍鱼捞上来可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在捞上来之后,就需要在人工海水中静养,让鲍鱼适应低水压,并把体内杂质排干净。
“怪不得小日本要在这里建立收购点,这种鲍鱼的品质肯定不低于澳洲青鲍,而且还没有捕捞限额,这样利润就有了保障。”韩孔雀自言自语的道。
澳大利亚政府,对海洋捕捞业实施了严格的配额法律限制和监督机制,严禁竭泽而渔。
以塔州为例,当地政府允许的年捕捞量是1800吨,澳大利亚各地允许捕捞的鲍鱼尺寸不同,北部允许捕捞的鲍鱼尺寸比南部大。
当地政府对于超过规定数量捕捞、不按尺寸大小捕捞以及没有执照捕捞的违法者,一律根据情节轻重,没收所得、扣押渔船、吊销执照,甚至罚款,追究法律责任。
澳洲鲍鱼捕上来之后,先要放入按照比例配置好的人工海水中静养,这样是为了令鲍鱼适应较低的水压,才能避免伤害,顺利多活几天。
三天之后,鲍鱼适合了新环境,同时也将体内的杂质排泄干净,渔民再开始分配这些鲍鱼将来的去向。
身强体壮的可做鲜鲍空运出国,体质稍逊的马上处理做成冰鲜鲍鱼,最普通的就加工成罐头鲍鱼。
而要把新鲜的鲍鱼运出去,首先要将活鲍鱼放入泡沫箱,撒上冰末以及木屑,鲍鱼呆在这样的“冰箱”里,所需的氧气很少,加之木屑有很好的透气性,这样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行程,鲍鱼活度仍很好。
可以说鲍鱼的产地,都会有这么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来消化捕捞上来的鲍鱼。
所以,鲍鱼的价格虽然不低。但要想把活鲍鱼运出去,换成钱,还是比较麻烦的,韩孔雀现在是做不到的。所以就算他捕捞了鲍鱼,也要卖给日本商人。
当然,现在日本人也做不到像在澳洲和新西兰那样的一条龙产业链,但人家有好的运输系统,完全可以把这里的小量出产。运输到印尼或者是新加坡那边的加工厂里。
这一点也是韩孔雀要学习的,但却不是韩孔雀现在就能够办到的,所以韩孔雀也只能是把利润转交给别人。
找到了这么一只大鲍鱼,就说明这片海域能够支撑这么大的鲍鱼生长,也说明这里有条件让鲍鱼长的那么大,这样就说明韩孔雀的选择不错。
这只鲍鱼的个头不小,韩孔雀的网兜已经装不下,所以他小心的慢慢上浮,害怕水压的急剧变化,让鲍鱼的内脏破裂死亡。
等韩孔雀把这只大鲍鱼放进了单独的一个水槽之中时。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
韩孔雀在渔船上休息了一下,主要是看了看周围有没有其他渔船,等没有任何发现之后,韩孔雀才拿出保温桶,吃起了午餐。
午餐虽然很简单,但韩孔雀干了一上午的活,还真是饿了,所以吃的很香甜。
吃过了午餐,喝了一杯水,稍微休息了一下。发现这片海域一条船都没有,韩孔雀才再次放心的跳入海中,如果能够多找到几只单头鲍,他的计划就可以实施。
而这可不是韩孔雀妄想。既然刚才的那片海底能够孕育出一只单头鲍,就说明这边的环境足够好,也足够安全,这样也就给了其他鲍鱼机会成长。
所以找到了一只,就有可能找到第二只,第三只。如果找到的多,这次韩孔雀出海的目的就达成了,想到这个,韩孔雀就干劲十足。
再次跳入海中,韩孔雀专门寻找礁石多的地方,鲍鱼不喜欢沙滩,一般有大石头, 很多海带的地方都有鲍鱼。
大鲍鱼一般在1米以下的岩石下面,当然越深的地方鲍鱼越大越多,在澳洲和新西兰那边,法律规定不可以戴氧气瓶深潜装备抓鲍鱼,所以在那里潜水抓鲍鱼更难。
而在这里就不同了,因为没人管,所以小日本才会在这里建立渔业公司,他们不止是收购鲍鱼,还自己亲自派人下水捕捉。
韩孔雀不需要潜水设备,他直接潜入深水区,游到一块岩石下面,立即发现一窝鲍鱼,这窝鲍鱼的个头都不算大,但也不小,看样子也有十头鲍的样子。
这一窝鲍鱼,达到十头鲍程度的更少,所以韩孔雀只能选择大点的开始捕捉。
韩孔雀选择了一个个头最大的,直接把手中的钢钎,从鲍鱼和岩石的结合处插进去,一撬就把鲍鱼和岩石分离。
这个时候,韩孔雀的动作不停,他快速的一下一下的撬动其他看准了的鲍鱼,接连几下,韩孔雀就撬下来了四五只鲍鱼,这些鲍鱼是这窝鲍鱼当中个头最大的。
这个时候,虽然这窝鲍鱼当中还有两三只大点的,但韩孔雀也不准备出手了,因为他已经惊动了这窝鲍鱼,现在这些鲍鱼都有了警惕性。
既然这些鲍鱼警觉了,韩孔雀自然不会再次出手,不要说这种没有遭受攻击的了,就算刚才他第一次没有撬下来的,韩孔雀也没有再撬第二次了,因为它已经紧紧的贴到了岩石上面,有功夫跟它较劲,还不如敢快放弃它,去抓它那些没有警觉的小伙伴。
韩孔雀猜的的不错,这片海域的环境保持的很好,所以水下海藻等海洋植物就十分密闭,海藻等职务多了,生活在这片海域的鲍鱼就多。
刚刚收获了四五只十头鲍,韩孔雀在不远处就再次发现了一窝,七十米海深以下鲍鱼一般个头都不小了,而这一窝个头大的不少,但单头鲍却没有。
韩孔雀再次悄悄的进村,在不惊动这窝鲍鱼的前提下,再次发动了偷袭,等其他鲍鱼警觉了,韩孔雀才慢条斯理的捡起落在海底的鲍鱼,它们就是韩孔雀的战利品。
韩孔雀不会竭泽而渔,所以他只是捡了几个大的鲍鱼撬下来,稍微清理了一下,韩孔雀把这些收获放进自己的网兜里。
这里的水深达到八十米以上,所以能见度非常低,这也就是韩孔雀的感知十分灵敏,才能准确做到提前发现鲍鱼,还能偷偷摸摸的靠近,靠近了还能快速发动几次偷袭。
这样的本事,普通潜水员可不能做到,所以他们下了采集鲍鱼,要花费更大的功夫,消耗更多的体力。
除了这些,限制普通潜水员进入深海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气,在深海区域,只能接着微弱的阳光看清楚周围的情况,所以采集鲍鱼,一般都是选择天气要好, 太阳大, 暖和的时候,最好风小的时候去,这样浪小, 能见度高。
韩孔雀有灵识帮助,所以并不需要太多的阳光,他就能够发现鲍鱼,而他的身体是直接融合在水中的,由于控水神通的帮助,让韩孔雀在水下移动起来更加流畅。
这样一来,韩孔雀操纵海底洋流,就可以避免引起太大的动静,这样就不用惊动海底的各种生物,而这样对采集鲍鱼,可实在是太有利了。
鲍鱼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顾名思义,它的“腹”部就是“足”部,也就是我们食用的部分那个大块肌肉,学名“腹足”。
鲍鱼平时就是靠腹足在海底的礁石上缓慢爬行的,如同田螺,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
任凭狂风巨浪袭击,都不能把鲍鱼掀起,所以捕捉鲍鱼时,只能乘其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铲铲下或将其掀翻,否则即使砸碎它的壳也休想把它取下来。
海水深点儿的地方抓鲍鱼,鲍鱼一旦被他们发现,都是一窝一窝的,数量差不多都是超过10只的一群。
鲍鱼的贝壳颜色很好看,绿色里面透着五彩的光芒,所以用贝壳制成的烟灰缸和一些装饰品是当地特产店的主要商品。
在水下,韩孔雀被自己制造的水流推动着,慢慢的游向一些地形更加复杂的地方。
鲍鱼大多生活在深水石头上,那石头多是悬崖峭壁类型,且海流湍急的地方。
海流带来的食物流过悬崖峭壁上的鲍鱼身边时,鲍鱼捕捉食物必须保证自己不让海流卷走,它必须以较大吸附力吸附在礁石上,也就是需要较大吸盘面积附在礁石上,而吸盘就是鲍鱼的软足,人若想揭开它,须付出较大力气。
韩孔雀把腿伸到空中,腿的重力就把他继续推向更深的海底,当然,一般韩孔雀是拉着海带的根继续深入海底的,这样更有效,很快就可以到达海底了。
现在韩孔雀所在的海域,所有的地方都是深水区,一般的深度都在七十米左右,这样的地方来的人不多,所以鲍鱼都是一窝一窝的。
而浅海区域,特别是十米到二十米左右的深度,能够潜下去的人就比较多了,而且水底下的能见度很高,所以就很少会有大的鲍鱼了。
七十米以上的地方比较难,潜水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下来的人也不多。(~^~)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满足
韩孔雀顺着海底悬崖继续深入,这里能够下来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收获也更大。∷
这样的地方,找到了就是一窝,而韩孔雀只挑选个头大的,但就算这样,韩孔雀只是一会儿,就找到了十几窝鲍鱼。
这十几窝鲍鱼就让他装满了一网兜,里面全都是十头鲍以上的极品鲍鱼,不过单头鲍或者是双头鲍,韩孔雀却是再也没有发现一只。
“这片海域不可能没有单头鲍了啊!怎么就是找不到了?”韩孔雀带着满满的一网兜鲍鱼,满满的浮出水面。
他的判断应该是准确的,这片海域的鲍鱼也确实不少,但怎么就找不到大个头的鲍鱼了呢?
按理说,这里的鲍鱼生长环境不错,又没有认为破坏,这样没有了人类这个天敌,能够活到八年以上的鲍鱼,应该不在少数。
韩孔雀坐在船上一边休息,一边查找原因,但他就是百思不得其解,难得这里单头鲍就真的那么罕见?
休息了十几分钟,韩孔雀重新跳下海,他还真不信这么大的一片未开发海域,就真的找不到第二只单头鲍了。
如果是在国内,韩孔雀肯定早就放弃了,因为那里都被国人翻找了无数遍了,能够找到一个,那就算是老天保佑,实属运气逆天,要想再找到第二个肯定是比登天还难,但这里不同,所以韩孔雀不会放弃。
韩孔雀不认为自己判断错了,这里是什么情况,韩孔雀也清楚。
这里的渔业并不发达,就算小日本也不过才过来了十几年,而且这片海域已经被韩孔雀证实了,这里确实是没有遭到过破坏。这样的环境,肯定还有单头鲍,就是不知道它们隐藏在哪里。
“海域那么大,也许是自己的运气不好,没有遇到。”韩孔雀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但他的这种安慰还真就应验了,这次韩孔雀刚刚沉下海底。就踩中了一只鲍鱼。
“哈哈?这果然是运气问题。”韩孔雀哈哈大笑起来,他这运气也应该算是狗屎运了,下来就踩到了。
“难道大个头的鲍鱼都喜欢平坦的地方?”看着一块平坦的礁石上,被自己踩中的鲍鱼,韩孔雀收起了笑容,向着两次都是在一块平坦的大礁石上发现了单头鲍,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刚才那只大个头的单头鲍是在海底一块平坦的大礁石上,而现在这只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偶然,那也太过巧合了。
快速的用钢钎撬了几下,发现撬不动,这时韩孔雀也不再硬来了。
刚才只顾着高兴了,忘了偷袭这只鲍鱼,现在这只鲍鱼肯定抓牢了下面的礁石。
韩孔雀害怕伤到了这只鲍鱼,所以只能另外想办法,如果真的硬来。这样这只鲍鱼就算他再怎么小心保存,也不会存活多少时间。
没办法。不能动这只鲍鱼,那就只能针对礁石,韩孔雀运足力气,直接把鲍鱼吸附的礁石砸了个稀巴烂,这时,这只鲍鱼也只能从礁石上脱落下来。
轻轻地清理了一下鲍鱼身上的杂物。韩孔雀仔细看了看,这居然是一只黑边鲍,这个可是比青鲍的品质还要好的鲍鱼,就是不知道这只鲍鱼具体属于哪个种类。
韩孔雀毕竟不是真正的专家,所以也认不出来。不过这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品质不差,个头又大,谁又在乎它具体是什么品种?
收拾好了这只黑边鲍,小心的装进网兜里,韩孔雀才看着周围的环境,若有所思。
“鲍鱼这东西虽然不太喜欢运动,而且运动速度很慢,但它也是会动的,所以大个头的鲍鱼,应该会在一些利于它们出行的地方,所以大个头的鲍鱼,往往会生活在比较平坦的礁石上。”
韩孔雀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海底寻找比较平坦的地方。
在海底行动起来可是十分不方便的,就算韩孔雀有神通控制海水推动着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海底可不是一马平川的。
加上现在韩孔雀的神通感知距离只有三十来米,所以韩孔雀寻找海底平坦礁石的行动,并不是那么顺畅。
“没有啊!是不是自己想错了?”再次发现了一块大礁石,礁石也比较平坦,可这里并没有大个头的鲍鱼,不要说单头鲍了,连小个的普通鲍鱼也没有。
韩孔雀不死心,这才找了多长时间?
就这样,韩孔雀在水下游荡,虽然没有发现第三只大鲍鱼,但十头鲍、八头鲍的他却找到了不少。
这些鲍鱼的价格也不低,如果真的找不到足够的单头鲍,那么依靠这种品质的鲍鱼,积攒百十万美元也不是太难,只不过需要时间积累罢了。
这个过程是极其枯燥的,这还是韩孔雀有着普通人没有力量,所以才会在这黑暗的海底下长时间待着,如果是普通人,早就受不了这种压抑,浮出海面了。
深海的地下,不止是地形复杂,水压大,最主要的是黑暗,光线不好,看什么都有点张牙舞爪的感觉,特别是海底的海带还有一些海洋植物,在海水之中飘动,因为看不清楚,就好像是群魔乱舞一样,如果胆子小点的潜水员,是一分钟也在这里待不下去。
“对了,海带。”看到不远处飘忽起伏的海带,韩孔雀恍然大悟。
刚才他只是寻找平坦的礁石了,却忘了海带,如果没有植物,只是有礁石,那些鲍鱼怎么可能留在这样的礁石上?
韩孔雀差点就要骂自己猪头了,鲍鱼爬行的速度可是十分慢的,如果它们生长的地方距离食物原来,那还不得饿死?
此时看到那些海底植物,韩孔雀的心情好了点,因为在黑暗环境当中,这些海底植物十分的不讨喜,所以韩孔雀下意识的避免进入海带丛林,因为那样的环境让人十分压抑。
现在却是不同了,有食物的地方,才有鲍鱼,而在这里,只要周围活动面积稍微大点,想来大个头的单头鲍应该喜欢。
有了明确的目的,韩孔雀加快了速度,此时他不在海底慢吞吞的游荡,而是升上几米,掠过海底多变的地形,直接从上面向下俯览。
如果是普通人,这样做肯定是白费功夫,因为他们肯定什么都看不到,但韩孔雀却不一样,只要不多里三十米的范围,他就能清楚的感知到隐藏在海带之中的各种贝类。
贝类的习性虽然哟差异,但相差不大,但由于鲍鱼是紧贴在礁石上的,所以韩孔雀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礁石上。
这样一来,韩孔雀的速度自然不会快了,因为就算韩孔雀发现了适合大型鲍鱼生活的区域,他也没法第一时间发现鲍鱼,他只能一次次的潜下去,一次次的确认是不是鲍鱼。
不知道失望了多少次之后,当韩孔雀再次搜索了一片上千平方的海底珊瑚群,韩孔雀终于再次有了收获。
在一块很小的珊瑚礁上,韩孔雀再次发现了单头鲍,这里有一窝鲍鱼,而在中心位置的那一只最大,如果不是看到它张开了壳,猛然一看,还以为它是一块大石头呢!
看着被一次撬下来的单头鲍,这一只肯定超过了两公斤,这么大的鲍鱼,应该是今天他最大的收获了。
这个时候,韩孔雀已经完全证实了自家的推断,知道自己的方法有用,韩孔雀加快了速度。
现在他再次看到普通鲍鱼,已经不再停留,就算是那些十头鲍、八头鲍,韩孔雀也不再感兴趣了。
只有遇到了双头鲍和单头鲍,韩孔雀才会停留脚步,采集下来。
至于其他的三头鲍或者是四五头鲍,韩孔雀都没有动,不是他不想动,而是他更加贪心。
反正这里没有几个人能够下来,就算下来了也不太容易发现,所以韩孔雀打算把这些三头鲍放养在这里,也许明年这个时候过来,这些三头鲍已经变成了双头鲍。
如果不是急需用钱,就算双头鲍韩孔雀都不打算动,因为长到双头鲍的程度并不容易,只要在耐性等两年,这些双头鲍肯定都会长成单头鲍,到了那个时候,价值可是成百倍的增加。
现在韩孔雀继续用钱,所以也就不会想的那么长远,但这样的计划,却已经出现在了韩孔雀的规划当中。
以后一定要带个全球定位下来,到时候只要发现了大点的鲍鱼,就要标记下来,并且做下记录。
到时候这些鲍鱼长大了,就可以有计划的下了采收了,这样只要规划几年,到时候每年都会有大收获。
想到高兴之处,韩孔雀几乎笑裂了嘴,他有多长时间没有因为有点收获就高兴成这样?
其实一头单头鲍才多少钱?而他的玄元控水旗当中能够出产多少单头鲍?
但就是这样,韩孔雀也从来没有因为玄元控水旗之中的出产而高兴过。
反而是现在没有了玄元控水旗,有了这么一点收获,让韩孔雀欣喜非常。
好像自从韩孔雀的事业起步之后,这样赚到钱之后的兴奋感觉,已经慢慢的消失了,而现在,他身无分文的来到东帝汶,却又让他找到了这种满足感。(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海胆
不再采集那些小点的鲍鱼,让韩孔雀的速度提升了不少,加上采集鲍鱼的时间长了,经验自然也有了那么一点。⊥
这个时候韩孔雀才发现,鲍鱼好像也是有自己的领地的,一片海域生活着多少鲍鱼,好像是有数的,虽然数目不会相同,但相差肯定不大。
所以如果一片海域适合鲍鱼生长,那么这片海域能够采集到多少大个头的鲍鱼,也肯定有一定规律的。
寻找了一个下午,韩孔雀总算找到了点规律,所以在后面,他寻找到的单头鲍就比较多了。
当然,其中还是双头鲍要更多,韩孔雀稍微计算了一下,他最多的时候,在半个小时之内,就找到了十几个人头大小的鲍鱼,这样的鲍鱼如果只做成干品,最多两个就超过一斤,这种肯定达到了两头鲍。
俗话说得好,有钱难买两头鲍,从这里也可以知道,两头鲍的价格也肯定不低。
鲍鱼的品种很多,像我国的旅顺鲍,黑边鲍或者南非鲍,澳洲鲍,价格都相差挺多的。
1...627628629630631...7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