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藏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疯神狂想
“我去码头看看,顺便出海看看这里的渔业情况。”韩孔雀道。
“行,我带你过去,要不然你也找不到停船的地方。”老吴道。
“那谢谢了。今天晚上我请你吃海鲜。”韩孔雀哈哈笑着道。
老吴也笑了:“那我就等着你的海鲜了。”
走出房间,老吴收拾了一下,拿了一个背包背上,才走出他的店铺。
韩孔雀跟着老吴,穿过街道,直接向着海边走去。
海边还算平坦,这边要比刚才的村子更加热闹,而且建筑物也上了点档次。最起码不是刚才那种茅草房了。
“这里的外国人不少,有日本人。印尼人,澳大利亚人、葡萄牙人,还有一些是葡语国家,这些人在这里不是捕鱼,就是收购公司的,要不就是谋划着想要承包一片海域。准备搞养殖的。”老吴道。
“我们国内没有过来的?”韩孔雀问道。
“有,不过,大多数是渔民,要不然就是在这码头上做工的,准备做生意的不多。”老吴道。
“看。那边一排全不是当地的小渔船,那边是深水区,国外的一些小渔船停在那边,在这里,几百吨以上的渔船,都是国外的,澳大利亚和印尼的最多。”老吴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韩孔雀看到远处的不少小船,当地人的小船果然小,都是那种五六米长的小型渔船,船尾挑着一个东西,应该就是一个小马达。
而外国的渔船就大多了,最大的那艘应该有五百吨,这应该算是远洋渔船。
“你打到了海鲜,就去那边卖,那边一早一晚有两次渔市,现在我们过来的晚点了,那边的早市差不多要散了。”老吴指着一片棚户区道。
韩孔雀看到那边到现在还有一些零散的摊位,不过前去买东西的人好像不多,也许是因为快要散市的原因。
“看,这个就是日本公司,收购鲍鱼什么的,八十头鲍只给五十美元,五十头鲍也不过一百美元,真是坑人。”老吴指向的是一个两层小楼,小楼外面有一个大招牌。
韩孔雀看到招牌上有不少数字,刚开始没有看懂,现在才明白,原来是收购价格。
上面只有一些普通海鲜,比如刚才老吴说的八十头鲍,和五十头鲍。
在国内八十头鲍如果晒干了的话,要七八百块钱,五十头鲍,肯定要上千,而在这里收购只要三百或者六百就能够收到,这样运回国内,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走,我们进去看看,既然是出海,就需要一些装备,看看这家渔业公司有没有。”韩孔雀一马当先,向着那家日本公司走去。
虽然不太愿意,不过韩孔雀已经过去了,老吴只能跟上。
“先生,你好,有什么能够帮助你们的吗?”刚刚走进去,就有一个带着明显日本人特征的小个子走了过来道。
小个子脸上那小胡子,实在是太过惹眼了,只要是个中国人,就能够认出来。
“我要出海,想要捕捉一些鲍鱼,过来询问一下价格。”韩孔雀开口道,他说是的英文,刚才那个日本人因为看到他们是华人,所以说的也是英语。
“我们这里的价格都是透明的,价格并不能浮动,如果这位先生是从中国来的,应该知道,我们的收购价格并不低。”小日本很直接的道。
“嗯,我主要是想要询问一下,十头鲍以上的价格,这些你们没有写出收购价格。”韩孔雀笑着道。
“十头鲍?如果您真的能够捕捉到,我们可以一千美元一斤收购。”小日本一愣,接着毫不犹豫的出了个高价。
“九头鲍呢?”韩孔雀再次追问。
“一千二百美元,八头鲍两千,七头鲍给你三千,六头鲍五千,如果还能捕捉到更大的,那么我们在谈,那种的价格已经可以上拍,我想这位先生你应该很清楚。”小日本说的很快,因为他更不不相信韩孔雀能够采集到大的鲍鱼。
六头鲍也就是六只鲍鱼一斤沉,这样的鲍鱼在东帝汶这边还有人采集到,至于更大的,就十分少见了,毕竟是野生的,七八年才能长得那么大。
现在可不是古代,各种潜水设备齐全,加上印尼、澳大利亚还有他们日本人,都来这里好几年了,所以大点的鲍鱼,他们早就扫荡了无数遍,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你们这里有采集鲍鱼的工具吧?我买一套。”韩孔雀早就看到了这里的工具,里面就有他需要的工具。
韩孔雀这么一说,这个小日本更加不上心了,连专业工具都没有,还想采到五头鲍?简直是痴心妄想啊!
“五美元。”小日本直接出价。
韩孔雀也没有还价,收拾了几个网兜,还一根简单的钢钎,有这个东西,就能够把黏在礁石上的鲍鱼弄下来,如果遇到了那种藏在沙子里面的,那就更加容易了。
韩孔雀付了五美元,拿着东西,走了出来。
“这些小日本就是这种德性,用得到你,又是鞠躬,又是哈腰的,用不到你了,就衣服高傲的样子,看了让人恶心。”老吴有点看不惯小日本的样子。
当然,韩孔雀也是看不惯的,不过现在他却没法跟他们计较,因为现在也只有日本人,愿意高价收购他采集来的海鲜了。
当然,一些西方公司也是能够收购的,但绝对没有日本市场成熟,因为日本人那边的海鲜交易更加繁荣。
走到了岸边,老吴开口道:“就是那条渔船,如果你要出海,现在赶紧去,下午早点回来,这是一点我们早上吃的米饭,我给你放在了保温桶里面了,中午就将就着吃一点,晚上回来我们好好喝一顿。”
在韩孔雀要上船的时候,老吴居然给了韩孔雀一个背包,背包里有一个大的保温桶,还有一个保温水杯,看到这个,韩孔雀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谢谢。”韩孔雀道。
虽然老吴有需要韩孔雀帮忙的地方,但这些都是未知数,而就是因为这样,老吴居然那么细心,连出海的午餐都给他准备好了。
“不用谢,快走吧!”老吴笑着摆手。
韩孔雀打火,操纵者小渔船嗡嗡的离开了码头。
这也的小渔船很好操作,韩孔雀稍微适应就很容易的操作了起来。
这个时间渔船出海的并不多,所以韩孔雀也不用害怕跟别的船相撞,等到开了出去,他就更不怕了。
看着岸上的老吴离开,韩孔雀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船上。
鲍鱼古称明目鱼,自古以来,就在中国菜席中占有尊贵的位置。
“新潮”皇帝王莽和三国时代的曹操,都是鲍鱼的热烈拥护者。
此后,鲍鱼作为珍贵的名菜出现在宴席之上,直至现在,鲍鱼已成为中国经典宴菜之一。
既然有人在这里收购鲍鱼,那么说这一片也是产鲍鱼的,其实全世界的海域都有鲍鱼出产,而干鲍鱼只要有日本鲍、非洲鲍、中东鲍、澳洲鲍。(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巡视
现在韩孔雀所处的这片海域,肯定是以印尼苏格鲍等大类当红,印尼苏格鲍的品质肯定比不上日本的网鲍、吉品及窝麻,但品质相差已经很小,所以在这里印尼苏格鲍最为有名,这边如果有鲍鱼,肯定是苏格鲍最好。
鲍约五十头个体不小,五十头数是指500克约50个的意思,头数越小就代表体积越大,价格相对就更高了。
而不同品种的鲍鱼价格相差是很大的,就算全都是单头鲍,价格也是天差地别。
印尼苏格鲍、日本大鲍鱼,澳洲、新西兰鲍鱼为什么会那么贵?
完全是因为这几种鲍鱼的质地非常细腻,口感非常顺滑,吃进去有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所以市场上价格很贵,往往要超过一千块,而在这里的收购价有六七百,其实这个是比较有良心的价格,并不像是老吴说的那样黑心。
之所以相差那么大,这完全是由鲍鱼的产地决定的,产地的环境好,出产的鲍鱼质量高,味道好,自然就价格高。
而出产了鲍鱼,不是立即就可以卖了,要知道从产地收购开始,就要小心处理,最好是能够让鲍鱼活着,不能就要炮制、冰储,再运输出去,这样才能卖到世界各地的高端市场之中。
这个过程都是需要成本的,现在这样的成本,却不是韩孔雀能够承担的起的,所以他才需要找一个下家。
驾着小船出海,韩孔雀这还是第一次,而这条小船虽然简陋,不过也有一些好处,比如船上没有储藏室,而是在渔船上隔离出来了四个水槽。水槽可以抽上海水,用来储存捕捞上来的活海鲜。
这样,韩孔雀有了一些收获,也就不用担心不能储存。
渔船出海,韩孔雀开始围绕着近海海域巡视,想要快速获得第一桶金。自然要花费功夫,要不然凭什么让你发财?
如果发财是那么简单,哪还轮得到韩孔雀过来?
码头上各家渔业公司都不是吃素的,特别是那几家收购公司,他们的背后都是世界各国的大型捕捞公司,如果这里真的有那么容易发财的机会,人家肯定早就发现了,绝对不会留到现在。
现在这片海域的情况韩孔雀大体已经清楚,如果他是普通人。肯定就跟这里所有渔民一样,使用这条普通小渔船,每天撑死了也就收获个几百美元的渔获,这已经算是顶级渔民了。
这也是那些外国渔业公司,没有在这里大肆捕捞的一个原因,这完全是因为这里没有太大的捕捞价值。
如果真的过来一条大型拖网渔船,在这里作业几个月,这里的海底肯定会变得一干二净。
所以这是东帝汶政府不允许的。印尼政府也肯定不允许,既然不能大干。那就只能小打小闹,反正怎么样也发不了大财。
近海鱼类的捕捞价值,不足以让大型渔业公司付出太多,而一些经济价值很高的海鲜,又不是依靠资本可以获得的,所以这片海域就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也是新西兰和澳洲岸边开放鲍鱼,让普通游人下海捞取的一个原因,鲍鱼、海参等珍贵海鲜,可不是拖网渔船。或者是大型钓船能够捕捉上来的。
鲍鱼和海参差不多完全依靠人工捕捞,这样一来,海水的深度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没法下去,那就没法采集,就算能够下去,也肯定没法大规模捕捞。
这才是限制海参、鲍鱼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像象拔蚌等东西,也是这样的,这些捕捞行业,更重视的是单个的人工,所以人工的支出费用是非常高的,但就算这样,也是不能大批量捕捞的,因为产鲍鱼的地方,水文环境都不算好,这是有鲍鱼的生长环境决定的。
全世界最好的鲍鱼集中在南纬40°和北纬44°附近,位于这个纬度范围的海域海水冰冷、清澈、未受污染。鲍鱼吸附在水底,吃食海藻、青苔,肥美异常。
鲍鱼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海水要冷、盐分要高、水流要急、水质要清,且还要背风、背流的岩礁区。
韩孔雀不是普通人,所以他也不会去这里的传统渔场,而是想要找一个普通人不能去,而只有他可以下去的地方。
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有点意外收获,让韩孔雀获得第一桶金。
这样的地方水深要超过七十米,因为这个深度,已经达到了一般潜水员的极限,既然潜水员都潜不下去,那么海下的生态环境就不会受到破坏。
这样,韩孔雀只要找到一些适合海参、鲍鱼、龙虾等高价海产品生活的水域,就能够有一些大点的收获。
围绕着近海转悠了三个多小时,查看了几个地形复杂,海水汹涌的海域,这些海域当中,都有这鲍鱼生活,而且鲍鱼的品种还不少。
韩孔雀每到一片海域,就会下水查看一下下面的情况。
也许是因为鲍鱼需要潜水员潜下水捕捞,所以就算是浅水区,留下了的鲍鱼也不少,耳边是水下礁石密布的地方,鲍鱼就越多。
不过,潜水区域由于有人经常下来,韩孔雀也没有发现大个头的鲍鱼,想来大点的鲍鱼都被人采集走了。
捕捞鲍鱼的要诀是手快,鲍鱼成群地吸附在岩石上,一旦感受到轻微碰撞,它们会瞬间紧紧吸住岩石,再也没办法徒手捞起。老练的潜水员会隔一只捞一只,快、准、狠。成功捕捞之后,用网兜运回船上。
由于潜水是个体力活,又危险,所以下水之后,老练的潜水员自然是首先挑选大个头的鲍鱼来抓。
在这些海域,韩孔雀见识到了各种鲍鱼,鲍鱼的分类是以色来分,在这里最多的就是青边饱,这种应该属于澳洲青鲍一类的,这种鲍鱼的唇边呈绿色,肉质细嫩,味道浓郁,多以冰冻鲍或熬汤之用。
除了青鲍,就是黑边饱,黑边鲍唇边是黑色,此鲍鱼作罐头成鲜活鲍销售,肉质香糯粘牙。
再就是棕边鲍,唇边呈棕色,因其味浓色重成名,多作干鲍之用。
这三种鲍鱼,韩孔雀挑选个头大的捕捞了一些,不过这些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只,而这三十多只鲍鱼制作成干鲍,恐怕也没有半斤重,所以这些也不过是六十头鲍。
三个小时,弄了半斤鲍鱼,这些能够卖个几百块钱,所以算起来一天的收入应该不低,但这可不是韩孔雀想要的。
如果一天就赚个千二百八的,韩孔雀又何必在海下浪费这个时间?
韩孔雀可是知道鲍鱼是好东西,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因为受到中医理论的影响,所以吃鲍鱼的人特别多。
中医认为鲍鱼具有滋阴补养功效,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珍品,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
《食疗本草》记载,鲍鱼“入肝通瘀,入肠涤垢,不伤元气。壮阳、生百脉。”
鲍鱼壳具有清热平肝、滋阴壮阳的作用,可用于医治头晕眼花、高血压及其他类症。
当然,欧洲人也不是不吃鲍鱼的,早在1200年前,欧洲人已把鲍鱼当作一种活鲜食用,誉作“餐桌上的软黄金”。
而中国在清朝时期,宫廷中就有所谓“全鲍宴”,据资料介绍,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圣时,大都进贡干鲍鱼为礼物,一品官吏进贡一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鲍鱼与官吏品位的高低挂钩,可见其享有“海味之冠”的价值。
现在鲍鱼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秋季是吃鲍鱼的最佳时节,那个时候是鲍鱼最肥的时候。
鲍鱼内脏是有毒,而且呈季节性,与海藻的生长有关,有毒时期在每年的2-5月份,这时期鲍鱼内脏不能吃。
国内吃鲍鱼的历史很长,而且珍品鲍鱼也不少,我国渤海海湾产的叫皱纹盘鲍,个体较大,东南沿海产的叫杂色鲍,个体较小,西沙群岛产的半纹鲍、羊鲍,是著名的食用鲍,由于天然产量很少,因此价格昂贵。
当然,这是指个头大的春野生极品鲍鱼,韩孔雀不辞辛苦,在水下折腾了三个多小时,可不是想要拾人牙慧,他想要的是未开发的海域。
所以在转悠了三个多小时之后,韩孔雀最终才确定了一片渔场。
虽然没有在水下待太长的时间,但韩孔雀认为下面肯定适合鲍鱼生长,因为这样的海域,他在东南太平洋那边遇到过。
重新回到韩孔雀发现的那片地形复杂,海水比较深的地方,韩孔雀操纵着渔船,向着这片海域的中心行驶出一段路,就关了马达,让渔船自己在海上飘着,他的心神则放在了海底。
近海浅水区域,不管是鱼类还是各种海洋贝类,数量都很少,这完全是因为长时间的捕捞造成的。
幸亏深海区域这里的渔民没法捕捞,要不然这里的渔业资源早就被破坏了。
一直到二十多米的深水区域,韩孔雀才发现了一些小型渔区,到了三十米的区域,韩孔雀才发现了一些鲍鱼。(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单头鲍
韩孔雀驾着小船,在周围转悠了两个多小时,才停留在了一片海域,这片海域在上前就是深水区,那边的水深平均深度超出了韩孔雀的探测范围。≧
而韩孔雀停留的这边海域,平均深度则不超过三十米,在这片海域里,有着大量鲍鱼,不过海底地形比较复杂。
韩孔雀利用灵识查看海底,这片海域的水深平均深度在三十米,算是比较适合潜水的,所以不管这里有什么,都是应该能够捉上来的。
三十米的深度,韩孔雀不用玄元控水旗帮助,正好将将能够探查到。
韩孔雀收拾了一下,停好船,稍微准备了一下,就直接跳入了海水当中,感觉海水有点冰凉,韩孔雀反而高兴起来,因为这种环境更适合鲍鱼生长。
果然,潜入海底,只是一会儿,韩孔雀就发现了鲍鱼,而且韩孔雀发现,这里的鲍鱼有两种,青鲍和黑鲍。
黑鲍鱼和青鲍相比,黑鲍为上品,青鲍次之,不过,这里的黑鲍并不多,大多数是青鲍。
之后韩孔雀还发现了大量贻贝、老虎虾、对虾、肺鱼、鱼贝、扇贝等海产品。
这些东西捕捉起来都不太容易,正好是本地人害怕麻烦,不采集的种类,所以这里的这些东西都比较多。
现在韩孔雀需要钱,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柳絮才会安排人过来接应他,所以他不想在等,他想要筹集一大笔资金,先在这里发展着。
而鲍鱼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里的鲍鱼都是野生的,不管是青鲍还是黑鲍。只要看到了,韩孔雀就捡起来,由于韩孔雀的速度很快,往往在鲍鱼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抓住了它们,所以采集起来还算容易。
至于那些已经有了警觉。黏在礁石上的,如果容易弄下来,韩孔雀就弄下来,如果不容易,韩孔雀也不想费事。
由于韩孔雀没有使用潜水设备,又没有玄元控水旗帮助他储存空气,这次他在水下待的时间长了,就只能自己利用控水神通分离氧气。
这样韩孔雀自己利用神通形成一个水罩,水罩是从海水之中分离出来的空气。让他不至于缺氧。
没有了后顾之忧,韩孔雀也不想过一会儿就浮上去。
在水下待了一个小时,采了三十多斤鲍鱼,不过并没有太大的,韩孔雀送上去了一次,直接把鲍鱼倒进了一个水池,让这些鲍鱼不至于死了。
这次韩孔雀准备继续深入,进入五六十米的深水区域。这一片地下礁石更多,而且大。所以一般渔船不敢过来,害怕触礁。
加行这里的海水很深,又是风高浪大,有经验的渔民认为这下面不适合鲍鱼生长,加上风浪大害怕受伤,所以下水捕捞鲍鱼的渔民就更少了。
这里一般人是没法潜下去。所以,下面的情况一般人也不知道,但韩孔雀利用神通探查,却能够感觉的到,虽然海面上的风浪比较大。但在水下却是很平静,十分适合鲍鱼生长,所以要想寻找更大的鲍鱼,就只能在这一片寻找了。
果然,在深入水下七十多米之后,韩孔雀立即就发现了大个头的鲍鱼,拿着一个比他的巴掌都要大一半的鲍鱼,韩孔雀笑了。
这只鲍鱼就算晒干了的干品,都要有几两重,这样的最多五六个就要一斤沉,这可是妥妥的五头鲍。
这样的五头鲍价格,一斤五百克绝对能够卖到一万美元,也就是六万人民币以上。
不过想到在东帝汶投资,最少也要一百五十万美元,好像单单采集这么大的鲍鱼也不容易凑够。
收起收获的喜悦,韩孔雀再次努力奋斗,果然,这片海域是人类不能涉及到的,所以这里的海鲜资源很丰富。
这里地形复杂,小型渔船不过来,大型拖网渔船不能过来,所以很少有人能够威胁到海底的各种生物,而这里水深又超过七十米,所以一般的潜水员也没法潜下了,这样就便宜了韩孔雀。
只是一会儿,韩孔雀就在一片海底礁石上采集了满满一网兜的鲍鱼,而且全都是大个头的。
“先送上去,不过,这里是深水区,要小心点了,不要因为水压的关系,让这些大家伙死了。”韩孔雀笑呵呵的看着自己的收获。
上浮之时一定要注意,如果太快了,因为水压的剧烈变化,很可能造成这些鲍鱼的死亡,所以要慢一点,让这些鲍鱼逐渐的适应水压的变化。
“咦?这个不会也是鲍鱼吧?”在这小片平坦的礁石上,韩孔雀居然发现了一个大个头的家伙,它就那么突兀的隆起在那片礁石之上,这个东西足有人类的脑袋大小,所以十分显眼。
韩孔雀慢慢的靠近,尽量维持着周围的海水,不让海水有一丝波动,要不然惊扰了这只鲍鱼,让它吸附在了礁石上,那就难以采集了。
快速伸手一抱,立即把它抱了起来,看着这东西,韩孔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还真是鲍鱼?这东西足有两斤沉吧?就算晒干了也足够一斤了啊!”
韩孔雀抱着这个大鲍鱼哈哈大笑,这头鲍鱼肯定就是单头鲍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单头鲍,看到它,就算韩孔雀也不能不高兴,这两天他心里一直不踏实,柳絮他们没有第一时间前来接应,而他身边的混沌空间也不能开启。
他孤身一人在国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身上没有一分钱傍身,还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如果不是遇到了一些热心的华侨,韩孔雀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好了,有人帮忙,而且他还运气逆天到真的发现了这么大个头的单头鲍,这怎么能够让韩孔雀不欣喜?
这么大个头的单头鲍,绝对要生长十年以上,而能够在自然界当中,顺顺利利生长这么大的鲍鱼,绝对不容易,所以找到这样的单头鲍,绝对是运气逆天。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韩孔雀的玄元控水旗当中,在玄元控水旗当中,有着没有一点污染的活性水海域,还有着安全的生长环境,但在自然界当中,这些条件都是没有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