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都市藏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疯神狂想
时隔13年之后的秋拍此图再次上拍,又以“估价待询”的方式推出,拍出了五千多万的价格,可以说也是一个天价。
这么两幅画,被人买下来。却放在这里冷藏,可以说是真的财大气粗。
现在韩孔雀反而怀疑这些画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谁不是珍而重之的好好?
反正现在出不去,韩孔雀又不想破坏这座沉船。所以他收拾出来了一个架子,把这几幅话全都挂起来,仔细查看。
从画面上看,此幅《惊才绝艳》图与《红拂女》非常相似,都是张大千用唐代仕女画法描述的《虬髯客传》中红拂女形象,题诗也雷同。
构图上唯一差别在于《红拂女》缺少右上方的“惊才绝艳—此四字惟红拂女足以当之”的题写;而《红拂女》写于金笺上,《惊才绝艳》则写于宣纸上。
这是一稿两本的现象,《红拂女》创作于1944年,而《惊才绝艳》图则创作于1953年,市场上应该没有第三幅同题材的作品。
前者是张大千在到dun煌后,把壁画的影响直接放到作品上,而1953年的作品,是经过张大千自己修正和改善后,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方法。
细究来看,《惊才绝艳》图衣服装饰亦化繁为简,如衣裙转作素净,下摆的花边以浅绛取代重彩。
人物开脸变动极微,只是本幅红拂女的脸庞较修长清秀,双瞳注视前方而非斜瞟左侧。
从这里看,这两幅画,没有一点像是假的,事实上,1940年代初,张大千远涉西北,在dun煌石窟临摹三年,留下不少画稿粉本。
而在张大千的众多题材绘画中,仕女画无疑是最受藏家们追捧的门类,学界也将其仕女画分为三个阶段。
上世纪40年代之前以临摹明清大师作品为主的称为第一阶段,1941年其远赴莫高窟临摹壁画的四五年称为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为50年代以后,此时的张大千仕女画从莫高窟壁画中汲取灵感,将莫高窟唐风和明清风格结合,此时,其仕女画也逐渐走向成熟。
作为承上启下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张大千绘画生涯的一大转折点。
在临摹了数百幅敦煌壁画后,张大千深刻领会了唐五代人物画的精髓,更领会了中国中古时期人物画用笔设色的特征,使得大千先生的人物画在短短的三年之间,向前跨了一大步。
而从市场角度而言,时隔一年,市场对于高端拍品的追逐已经越来越趋向理性。
去年春拍,苏富比成交价达千万以上的书画作品,仅有5幅,其中两幅为张大千作品。
两幅张大千作品进入张大千作品历史成交价前十位,分别是在内地嘉德以713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红拂女》,和香港佳士得以8051万港元成交的《荷塘野趣》。
因此,此幅《惊才绝艳》图当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所以韩孔雀记得十分清楚。
韩孔雀记得,当时拍卖的很多东西都很好,当时韩孔雀甚至还后悔没有去参与一下,以至于那些珍宝流落到了其他人手里。
不过,最后那批真品全都拍出了一个好价钱,所以韩孔雀有收起了失落,他虽然有钱,但也不会对这些东西一掷千金。
而现在,韩孔雀却是双眼放光,也许那些被人买走的珍宝,都会出现在这里。
果然,韩孔雀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几个罐子,看着罐子上的龙纹图案,韩孔雀只能苦笑。
那次拍卖会,除了那副惊才绝艳仕女图以外,继香江苏富比春拍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价格纪录后,那次秋拍中,香江苏富比瓷器板块的最大亮点,则是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据当时的介绍说,那件“龙纹罐”所呈形制、雕工、釉色、纹样,皆为乾隆时期的经典作品,目前已知在市场上流通的同类型瓷器仅此一件。
其曾于1971年首次露面拍卖行,而后于1988年再次易主;此次上拍由放山居提供,属26年后再现拍场。
当时,一些专家谈及其珍贵程度,有人直接说:“乾隆时期对于制瓷的要求素来最甚,而同时期与其他瓷器相比,这件拍品的纹饰是少见的浮雕,器身表面凹凸有致,在瓷器领域实属罕见。”
就这么一件东西,如果这件不是人仿制的,那么就一定是电视上报道的哪一件了。
这件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是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在苏富比秋拍中以74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所以只是这么几件物品,总价值就超过两亿,而这件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也不过是位列圆明园流散文物中,拍卖成交价的第六位。
这件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雕有精美的苍龙教子图案,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身披细鳞,穿梭祥云;幼龙在下,自水而出,昂首相视,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
底署“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方篆款,雕工利落,怎么看都不像是假的。
作为苏富比秋拍的亮点之一,该罐以5000万元港币起拍,最终以9420万元港币成交,约合7400多万元人民币。
看着底部的放山居643号字样,韩孔雀知道,这就不会错了,这肯定就是圆明园流失的文物之一。
之所以认定此罐为圆明园流失文物,主要依据其底部“放山居643号”的字样。
“放山居onthill”的主人阿尔弗雷德莫里森,1861年从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赫爵士处,购得圆明园众多珍藏,为安置中国艺术珍品,莫里森特意在这些文物的底部贴有“onthill”的签和编号,并在放山居内设立陈设室。
这个龙纹罐于1971年,从放山居拿到伦敦佳士得拍卖,后被人买走。
1988年又在香江苏富比被拍卖,从此再无踪影。
上次是其第三次亮相并被拍卖,没想到拍卖之后,居然又被人藏在了这里,如果不是韩孔雀这次无意之中发现,还不知道它要在这里藏多少年。(未完待续。)





都市藏真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九宫格
韩孔雀梳理近年来,在国际拍卖市场频频出现的圆明园流散文物,这只龙纹罐罐的成交价格可排到第六名,目前拍价最高的一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也来自“放山居”旧藏。
圆明园流散文物拍价前六名,第一名就是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010年10月7日在香江苏富比以2.2亿元成交。
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2010年12月2日在香江佳士得以1.11亿元成交,拍在第二位。
第三位是清乾隆圆明园十二生肖兔首,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佳士得以1.1亿元成交。
第四是清乾隆圆明园十二生肖鼠首,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佳士得以1.1亿元成交。
第五是清道光“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2011年12月6日在帝都保利以9085万元成交。
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是第六位,也就是这一件,以7400多万元成交。
这些东西,都是被人抢走的,而现在,我们却需要用天价买回来,这一点韩孔雀是十分不认同的。
其实,我们就应该像小日本一样,只要不是通过正常途径流出去的珍宝,就算再好,在珍贵,我们也一分钱不出。
我们就是要明确告诉那些小偷、强盗、流氓,你就算抢走了一件神器,也卖不了一分钱,而且还要惹一身骚。
因为我们总有一天会抢回来,所以,他们也就不会在窥视我们的好东西。
看着这件龙纹罐,韩孔雀再次想起上一次的拍卖会,那次秋拍一共拍卖了3100余件拍品,涵盖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文人艺术、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等诸多门类,总估价约21亿港元。
如果真的是这里的那伙沉船海盗出手了。也许这里还有更多惊喜等着韩孔雀发现。
韩孔雀最喜欢的就是黑吃黑,就是空手套白狼。
果然,在接下来的时间内,韩孔雀又发现了很多珍宝。这让韩孔雀大饱了一次眼福。
不过,当停下了的时候,韩孔雀又愁上眉梢,这么多宝贝,他如果破坏了这艘沉船。还不知道要毁坏多少。
可此时,韩孔雀也在怀疑,万一他没有能力打破这条钢铁制作的沉船呢?
想着怎么也过去了五六个小时,难道那伙沉船海盗离开了?
其实韩孔雀想差了,那伙人却是是设了陷阱,想要把他引进来,消灭掉,好让上面的工程停工,这样他们的秘密基地,就可以避免暴露。
但韩孔雀没有想到。那伙沉船海盗根本看不到他,也就察觉不到进入水中跟着潜艇潜进来的韩孔雀,所以那伙人才没有来这艘沉船中看看。
那伙沉船海盗,根本不知道,老鼠已经进了笼子。
所以韩孔雀自己在沉船里面研究他们的藏宝,却不知道那伙人根本就不知道他已经潜进来了。
感觉有点饿了的韩孔雀,直接坐在了舱室之中的一张办公椅上,看着桌子上的牡丹图,现在韩孔雀也没有多少高兴的心情了。
这些东西再好,这些东西价值再高。现在也不能当饭吃。
把这些东西全都收起来,重新放回原处,韩孔雀趴在桌子上苦笑起来。
坐了不知道多少时间,韩孔雀感觉心烦气躁。他再次站起身,走到舱室边上,使劲砸了一下甲板,甲板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不过,却是纹丝不动。
此时。韩孔雀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用了八九分力,居然没有对这层甲板造成任何影响?
“只有三厘米厚的钢板,难道我还能破坏不了?”韩孔雀有点惊讶。
此时韩孔雀也顾不得破坏这条船的后果了,他直接挑起,踹出一脚,这次他用了全力。
“碰”的一声巨响,韩孔雀能够感觉到脚下船舱的晃动,不过,船壁上的木板都没有碎裂,就不要说里面的钢板了。
“这么结实?”韩孔雀这次目瞪口呆的看着船壁,看来他就算是想要破坏这条船,也没有办法了。
看着光滑的船壁,根本没有任何地方可以轻易破坏,此时韩孔雀才真的担心起来。
韩孔雀不再制造动静,他害怕被那伙沉船海盗,如果让那些人知道他在这里,那么他就没有可能突然袭击,或者等待开门的时候跑出去。
“也不知道刚才那两下有没有被人听到?”韩孔雀苦笑起来,怎么就不能在坚持一下?
如果他忍着不弄那两下,也许那伙人等一会儿就会自己开开门进来。
“这门设计的这么坑爹,居然只能从外面打开。”看着那面光华的舱门,韩孔雀再次苦笑。
这伙沉船海盗还真是够小心的,不过这也也不足为奇,如果不是这么谨小慎微,他们也不可能发现那么多宝藏,而且还不能被人发现。
韩孔雀苦笑的回到中心的桌子跟前,把自己的身形藏在了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之中。
现在就听天由命吧!如果被那些人发现了,韩孔雀还能扮猪吃老虎,如果表现的太过强大,让那些人警觉了,他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缩在椅子上,韩孔雀掏出了脖子上挂着的混沌晶石,他真的是有点不甘心,如果混沌空间还能打开,他就不用被这么困在这里了。
最主要的是,混沌空间内部有很多吃的,如果能够打开,韩孔雀也就不用在这里继续挨饿了。
“咦?这枚混沌晶石居然能够自己动弹?”韩孔雀拿着手中的晶石,以为自己看眼花了。
“真的能够自己动?”又一次看到了混沌晶石跳动,韩孔雀终于确认,不是他饿花了眼,而是这枚混沌晶石真的在来回晃动。
“这玩意难道不是一个石头?”韩孔雀一直怀疑,也许这就是一枚女娲大神补天的神石,要不然怎么可能内部藏着那么大的一个空间?
而现在看来,这块石头果然不简单?
不过,很快韩孔雀就再次苦笑起来,一个内部蕴藏洞天世界的石头,自然是不简单的,现在它能够跳动几下,好像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吧?
想到这里,韩孔雀直接放开这枚晶石,他到是想要看看,这颗混沌晶石,到底想要干什么。
晶石掉落在桌子上,立即滚动起来,当它滚动到一处地方之时,它居然围绕着这边一个圆心,不停的旋转起来。
“这是怎么了?”韩孔雀有点哭笑不得,难道这张桌子有什么神奇之处?或者,这里面有什么东西?
韩孔雀心中一动,他立即放出灵识,果然,韩孔雀发现这处地方,确实有东西隐藏在里面。
这边处在桌子的一角,而这边正好被一块黑色的皮革包裹着,所以韩孔雀从来没有注意过。
当韩孔雀掀开这块皮革之时,看到下面隐藏这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盒子最上面的一面,画着一副九宫格。
韩孔雀仔细研究了一番,直接在桌子底下一拍,一个正方形的盒子,立即跳了出来。
拿着这个盒子,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只魔方,一个六面都刻着数字的魔方。
看着上面的九宫格,这会不会是一个密码锁?
虽然是猜测,但韩孔雀相信自己的猜测。
古代人是真的有可能用这种方法隐藏东西,再看看手里的魔方,一看就有年头了,真不知道是谁这么无聊,弄了这么一个密码箱。
如果这东西在古代,还真是不容易解开,但在现代,却变得十分容易。
九宫格,是一款数字游戏,起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裸阳东北孟激n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裸阳西洛ning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的图案正好对应着从1到9九个数字,并且无论是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
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他们把这个神秘的数字排列称为九宫图。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是数学里的三阶幻方,中国古代叫“纵横图”。
九宫格游戏正是在纵横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都市藏真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魏紫姚黄
纵横图最初用古代数学家们的日常教学,后来发展为人人喜欢的数学文字游戏。~,
韩孔雀研究了一下,就猜到,这确实是一个画着九宫格的古代魔方,只要计算出上面的数字,再转上面的数字,只要把六个面的数字全部转对了,就可以打开隐藏的一个暗格。
计算九宫格,对韩孔雀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他只是默默计算了几分钟,就算出来了所有空格的数字。
而玩魔方,韩孔雀也是比较有天赋的,虽然没法在十几秒内完成,但他也不过是用了半个小时,就完全可以转动整个魔方。
等所有数字排列整齐,果然中心的那一格,就可以抽出来了。
韩孔雀小心的抽出来,里面确实有东西,而且是一个像混沌晶石的珠子。
当这颗珠子出现的时候,韩孔雀立即发现,本来被他放在桌子上的混沌晶石,立即开始滴溜滴溜的转。
看样子,混沌晶石十分的想要靠近新发现的珠子。
韩孔雀惊疑不定的看了一眼混沌晶石,就没有再理它,韩孔雀也不知道,为什么混沌晶石变得这么灵异,所以韩孔雀并不想立即满足它的愿望。
韩孔雀不能肯定两者结合的后果,所以他先拿起新得到的珠子,仔细观察起来。
“咦?上面居然刻着两株牡丹?而且还是魏紫姚黄?”韩孔雀惊讶的看着这棵透明珠子上的图案,分明是两株牡丹,而且是牡丹之中的名品魏紫姚黄。
“魏紫姚黄?这个不会跟那几幅牡丹图有关系吧?”韩孔雀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放在旁边的四副牡丹图,他看着上面的牡丹,跟四副牡丹图上的牡丹有点像啊!
此时韩孔雀猜测,不知道是先有了这四副牡丹图,才有的这颗珠子,还是先有了这颗珠子,才收集起来的这四副牡丹图。
“呃?”当再次把视线放在那颗珠子上的时候,韩孔雀差点把眼珠子瞪了出来。
此时这可珠子里面的牡丹。再次发生了变化。
只见里面的两株牡丹,摇曳生姿,从发芽、生长、到开花,再到发芽。这两株牡丹好像在经历一次轮回。
整个过程当中,只有花期是最长的,其他发芽、生长的过程,十分迅速。
这个时候,韩孔雀发现了一点异常。也许这四幅牡丹图,还真是因为这颗珠子才会出现的。
此时,韩孔雀已经发现,桌子上的四副牡丹图,应该是珠子上的两棵牡丹开花的一个瞬间,虽然都是开花的时刻,但从不同的侧面,看到的美景绝对是不同的。
“这两株牡丹好像是活的,居然在这颗珠子上表现的立体画面这么强。”韩孔雀把玩着这颗珠子。
这么神异的珠子,韩孔雀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它好像并不比混沌晶石来的差,虽然作用不同,但同样珍贵。
看着两个如同水晶一样透明的珠子,一个混沌不清,这个是混沌晶石,内蕴空间,另外一个是里面两株牡丹,这个里面会不会也有什么?
韩孔雀忍不住放出灵识,侵入这个牡丹晶石,当韩孔雀的灵石刚刚侵入这颗珠子的瞬间。韩孔雀感觉大脑嗡的一声,就失去了知觉。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当韩孔雀恢复过来的时候,他呆愣的看着手中的珠子。
这居然是一颗牡丹花妖的内丹?
当韩孔雀失去神智的时候。他好像经历了一株牡丹的一生,这一生,跟一个传说很相似。
魏紫姚黄是牡丹之中的名品,关于这两株牡丹的传说很多,据说,在宋朝的时候。邙山脚下有个名叫黄喜的穷孩子,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只有他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黄喜为人忠厚,又有良心,由于家里穷,他很小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靠辛辛苦苦地上山砍柴卖过日子。
每天才拂晓,黄喜便拿起母亲为他张罗好的干粮袋往扁担上一挂,然后手提柴刀告别母亲上山砍柴去了。
在上山必经的山坡路上有个石人,这石人究竟是怎么来的,当地人没有一个说得清楚。
自从黄喜第一次上山看见它后,便每次上山都要与它打照面。
离石人不远,有一眼山泉,常年不竭,清洌甘醇,黄喜上下山时,经常在这里解渴、洗涤。
山泉旁边长着一棵绽放紫花的牡丹,这株牡丹长在这里究竟有多少年了,当地人也没有一个讲得明白,反正黄喜第一次上山时,它就长在那里了。
与每天一样,黄喜总是早晨第一个来到这里,然后他不失童趣地从扁担上取下干粮袋,往石人颈脖上一挂,说:“石人哥,吃馍吧!”
接着,他又走到山泉旁边,捧起几捧泉水浇在紫牡丹根部,说:“牡丹姐,喝水吧!”
之后,黄喜才上山去砍柴。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黄喜已长成了一个健壮、英俊的大小伙子,但他仍然是每天砍柴、卖柴,勤劳朴实,心地善良。
这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样,砍完柴后,来到石人面前,取下挂在石人脖子上的干粮袋,笑嘻嘻地说:“石人哥,你不吃馍,那我可吃啦!”
吃过后,他又走到山泉边喝了几口泉水,接着又给紫牡丹浇了几捧泉水,然后再挑起柴担下山去。
这天黄喜砍的柴特别多,远看就像挑了两座小山,连扁担都压弯了。
走了没多久,他感到有点累,便傍着山用根木叉支起柴担歇息一会。
就在这时,一名姑娘从山上走下来,当走到黄喜跟前时,竟主动地提出要帮他挑柴。
这下搞得黄喜很不好意思,一个大男子怎好让一个年轻娇美的姑娘家挑重担呢?
便连连摆手不同意,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
姑娘见他窘成这样。不禁笑了起来,接着不由分说,便上前把柴担抢了过来,挑起来就往山下走去。
不知怎么的,黄喜在后面徒步追也追不上。
就这样,姑娘一口气将柴挑到了黄喜家,这时,黄喜母亲正在灶前做饭,见到儿子领回一个美貌的姑娘,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她连忙把姑娘让进屋里,又是让座,又是倒茶。
但这姑娘不坐也不喝,就像来到自己家一样,袖子一卷,就下厨房,相帮老人一道生火、擀面,什么活都干,一刻也不闲,把黄喜娘弄得欢喜极了。
饭后,黄喜去集市卖柴,黄喜母亲就拉着姑娘的手说起家常来,姑娘说她名叫紫姑,就住在邙山上,父母俱亡,家中只有她一人。
1...643644645646647...7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