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强皇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剑花如梦
因此,盗马贼出身的郭汜,就成了董卓手中制衡李傕的一枚棋子,甚至一枚还不够,像樊稠这样能力不高,但是野心不大,对他忠心耿耿的庸将,也是董卓在权力天平上增添的一枚砝码。
再加上董卓亲领的部曲——弟弟董旻,女婿牛辅,董卓军中的势力,鼎足而三,暂时保持住了一个平衡、稳定的局面。
所以,虽然董卓此刻对郭汜部败坏的的军纪也很不满意,但却不好太过苛责,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回去好好整肃一番”,便草草的了事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何咸索性放开怀抱,不再去操心礼聘徐晃的事情了。对于郡中各家官员、豪右的邀请,他是来者不拒,日日饮酒高会,只等关羽将家小接过来,便启程返回洛阳,向刘照诉苦求救去。
而关羽,则带着几名侍卫,快马加鞭,赶往自己的家乡——解县。
项羽曾经说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虽然被人批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甚至是“沐猴而冠”,但是,却也道出了大多数人的心理。
此次听说何咸要去河东,河东出身的十几位卫士,基本都报名想要参加,以至于被鲍炜出面狠狠训斥了一番,最后只选定了三个人跟随队伍出行。
王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能成行,一来是他的身份比较高,毕竟是比武前三名,面子大;二来是他在河东人情广大,甚至比起长期当私盐贩子,见不得光的关羽,他更适合担当何咸在河东的向导。
而回到河东之后,王超一路受到的礼遇,前文已经有所描述,此处不再赘言。关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未尝不是十分的羡慕。这一回,终于轮到他“衣锦还乡”了,虽然不及王超举郡闻名,但是能在解县父老面前,好好耀武扬威一番,出一出当年被人看不起的恶气,关羽也就满足了。
解县昌平里,监门关定正在屋中中煮了一樽酒,准备待会就着本里的盐枭送他的肉脯,小酌一番。突然,他听到门外传来一阵马嘶之声,大惊失色的他,赶忙从门后摸出了一条绳索,使劲一拉,然后整整了衣衫,佯装镇定,缓步踱了出去。
门外,五位骑士刚从马上翻身而下,都是武弁装束,为首一人,更是腰系黑绶。关定看了,心中惊疑不定,若说是前来稽查私盐的官吏吧,似乎人太少,若说是寻常客人吧,怎么各个都是武官打扮,为首的,至少是位品秩四百石的官员!
不过,不管对方的身份和目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已经拉动了机关警报,想来本里的盐枭本,应该已经有所提防。现在,还是由自己上前与之周旋一番,打探一下对方的来意吧。
“在下昌平里监门关定,不知各位来我昌平里,所为何事呀?”
“伯父,才几月没见,你就不认识我了么?”
关定闻言,将说话之人细细打量了几眼,惊呼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长生!你可回来了!”
上前拉起关羽的手,关定又将关羽浑身上前看了一遍,道:“我就说,天底下能有这般须髯的人,还能有谁。怎么,你如今居然一身武官打扮?难道还做了官不成?”
关羽尚未说话,旁边的一名卫士笑道:“老丈,关君如今官居虎贲侍郎,更是弘农王门下最为亲信的侍从,前途无量呢。”
“真是想不到啊,想不到。当初只是从县中打探到,你的罪名已经被削除了,你家良人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是日夜期盼,希望你早日还家。不想今天你不仅回来了,还挣下了一身的富贵。老天有眼,我们关家总算发达了!”关定感叹道。
说话间,里中的居民也纷纷聚集了过来,看到关羽,有人禁不住高呼道:“关长生回来了!”
关羽向着乡邻们一礼,道:“诸位乡亲,关某乍回家乡,还须先回家探望亲属,只好改日再拜访诸位乡亲了,请让一让。”
分开众人,关羽牵着马,顺着既陌生又熟悉的道路,来到了自己家门口。望着禁闭的门扉,关羽感叹万千,手臂如同灌了铅一样,迟迟举不起来,近乡情怯,大概就是如此了。
关羽抬手打了打门,才刚拍了一下,就听门里面一声低低的哭泣,门扇被飞快的打开了。开门的,正是关羽的妻子胡氏,她双目红肿,望着离别了数月的丈夫,强忍着扑过来的*,向关羽下拜行礼:“妾身恭迎夫君还家。”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107章 第一〇七章 小别胜新婚
第一〇七章小别胜新婚
胡氏在家中,早就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刚开始,她以为是又有官吏前来稽查私盐了,结果,没过多久,她隐隐约约的听到有人在呼喊“关长生”这个名字。
胡氏心中登时一喜,难道是丈夫回来了?满心欢喜的她,本想出去看个究竟,但是她小家碧玉出身,平日里不大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下露面,因此站在大门后面,心里几番挣扎:到底是出去看个究竟,还是等一会?
结果没等她纠结多少时间,大门就被人拍响了,她从门缝里一张望,映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部长长的胡须,不用多想,一定是丈夫来了。
关羽上前扶起胡氏,低声道:“这些日子苦了良人了。”
胡氏一看关羽身后还跟着几个陌生人,脸上一红,轻轻挣脱了被关羽扶着的胳膊,裣衽行礼,道:“几位阿叔请进。”
关羽一挥手,道:“几位兄弟不要客气,到我家就如同是到了自己家。”
到了正屋门口,胡氏拿过一把笤帚来,替关羽和几名客人细细的掸去了全身上下的尘土。一名卫士见状,笑道:“关兄,你好福气啊,有位如此贤惠的内人。”
关羽得意的一笑,进了正屋,却见一位妇人从侧室走了出来,手中拉着一名两三岁的孩童,道:“可是我儿回来了?”
关羽赶忙上前,下拜行礼:“儿子不孝,让母亲担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关母喃喃道,她身边的孩童也脆生生的喊了一声:“阿父。”
“哈哈。”关羽一把将儿子抱了起来:“又沉了不少,我儿如此健壮,长大定然勇武过人。”
几位卫士也上前拜见了关母,关母还了礼,道:“既然有客人来,那我便去杀几只鸡,款待诸位。”
关羽赶忙阻拦道:“阿母,杀鸡这种粗活,还是让我来吧。”
“不行,有客在,还需你招待才行。”关母仍然执意要自己去宰杀。
“关媪,杀鸡我在行,不如我来好了。”其中一名卫士见状,出面把这桩差使揽到了自己身上:“我当初做过几天屠户,杀鸡杀猪杀犬,我全都会,不如让我来好了。”
“这……”关羽显得很不好意思。
“关兄不是说让我们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么?那就别和我们客气,无妨的。”那人说着,便自己先起身出去了。
“好了,你先在这里陪客人,老身也去下厨了。”
在一番忙碌之后,酒席终于备好了,乡间小宴,准备的很简单,肉食只有几只鸡,蒸了一锅黄黍(小米)饭,几样家常的蔬菜,自造的村酿,仅次而已。
众人先举杯为关母上寿。饮罢,关母问道:“儿啊,你打死了人,匆匆出逃,可让我担心了不少时日,前些日子,听人说,你的罪名被免除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阿母,儿子此番能够免罪,全赖弘农王的恩典。”
“这个什么弘农王,又是何人啊?”
“阿母,弘农王是当今天子的长子,也就是以后的皇帝。”
“以后的皇帝?那不是叫太子么?”
“阿母,弘农王虽然还没被册立为太子,但那也是早晚的事情,现在天底下,又有谁不把弘农王视为储君呢?”
“看来我儿是攀附上贵人啦!”关母欣慰的笑了起来:“那我儿这是做官了?”
“是,承蒙弘农王抬举,儿子现在是虎贲侍郎。”
“这个什么虎啊狼啊的,是个什么官啊?”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一个卫士答道:“关媪,虎贲是皇帝的侍卫,虎贲侍郎可是品秩四百石的官职。”想到关母大概也不懂品秩四百石是多大的官职,卫士又补充道:“就是和县里的县丞一样大。”
“我儿居然与县丞一般大了?”关母惊讶道,她生平见过的最大的官吏,不过是乡一级的,县令、县丞这样的官员,她连见都没有见过。而且皇帝对她来说,遥不可及,完全没有什么概念,县令、县丞便是她心目中最大的官儿了。
“县丞算得了什么!”说话的这名卫士,在洛阳呆得久了,眼光也高了:“关兄深得弘农王的看重,等弘农王登基做了皇帝,关兄只怕是要当大将军的人,到时候出门,光为他开路的,就有几百人,典媪,你说县丞与之相比,也还配叫做官儿么?”
“休要胡言乱语。”关羽苦笑一声:“大将军岂是等闲之人能做的?以我朝的故例,大将军哪个不是由外戚担当的?岂会轮到咱们这等人身上。”
“想当外戚还不简单?”一名卫士酒喝得略有点多,开起了玩笑:“关兄你赶紧生一位便是了,以阿嫂的容貌,想来生出的女儿也是位美人,到时候入宫侍奉弘农王,定然受宠……”
“你这役夫!(服役的苦力,骂人的话)酒量浅却又贪杯,多喝几杯便要胡说,还不用鸡臀塞住你的嘴!”有人见刚才的那位信口胡说了起来,赶忙出言训斥。
“好了好了,酒饭已经够了,咱们也该去歇息了,也好让关兄与家里人说些体己话。”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告辞。关羽家中狭窄,没有地方可以留宿,只好将几人送到了附近的亭舍,向亭长借地住宿。亭长打听到来人居然是弘农王的侍卫,不敢怠慢,连忙收拾了几间上好的屋子,供众人歇息。
回到家中,天色已经发黑。进了屋,只见胡氏已经打好了热水,给关羽洗脸、泡脚。
“阿獾呢?”关羽问起了自己的儿子。
“阿獾跟阿姑去睡啦。”胡氏说着,脸颊上又泛起了一抹红晕了。
关羽心下了然,母亲这是给自己夫妻创造独处的机会呢。不过话说回来,自从逃亡以来,他还真就一直没有近过女色,此刻回到了家中,面对娇妻,哪里还忍得住!
匆匆盥洗了一番后,关羽脱了衣服,躺到了床上。胡氏倒掉了关羽洗过的残水,又打了水,自己清洗起来。听着哗啦啦的水声,关羽的心里如百爪挠心,急不可耐。
悉悉索索的一阵声响后,胡氏吹熄了灯,从关羽的脚边爬上了床,刚到内侧想要躺下的时候,却被关羽粗暴的一把拉了过来,压在了身下。
胡氏惊呼一声,红着脸紧紧的闭着双眼,任自己的丈夫施为。
关羽的双手,在自己的妻子丰腴的身体上肆意侵掠着。接着窗缝里透射进来的月光,关羽细细打量着身下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在这种小地方,也称得上是有几分姿色的,然而……
然而和那日偶遇的美人儿相比,终究是相形见绌啊。
关羽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那天那位美人儿的娇俏模样,以及她婀娜修长的身姿,想到当日的情景,关羽喉结耸动,咽了下一口唾液。
胡氏突然发现丈夫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疑惑的悄悄睁眼望了丈夫一眼,只见丈夫的面目有些狰狞,似乎正在回想什么。然而不等她出言询问,关羽便低吼一声,在她的身上大动起来。
风停雨住之后,胡氏依偎在丈夫怀中,悄声道:“这些日子,夫君把自己憋坏了吧?今天对妾身如此大加挞伐,妾身都要承受不住了呢……”
关羽心中长叹一声,将心中的残影强行抹去,怀着愧疚之情,将妻子搂到怀中:“我这次回来,就是带母亲和你,还有阿獾,一起去洛阳享福的,以后,就不用这么分开这么久了。”
“太好了。”胡氏高兴的叫道:“妾身以前读过《东都赋》,却没有机会见识洛阳的繁华景象,这次多亏了夫君,终于能够得偿所愿了!”
第二天,关羽出门,拜访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不多时,县里也得到了消息,县令带领着几位主要的佐僚,亲自来昌平里拜访关羽一行。关母当日听了卫士们话,心中将信将疑,今天看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县令,对自己的儿子倍加礼敬,这才知道人言不虚,心中高兴之极的她,又禁不住想起了早早过世的丈夫。于是她备下了奠仪,偷偷一个人到了丈夫坟前,哭诉了一番,也算是将儿子的喜讯告知了丈夫。
关羽知道何咸还在安邑等他,故而不敢在家乡逗留,他推辞了本县其他乡里的豪家的邀请,匆匆收拾了下行装,带着家人赶赴安邑。
何咸在安邑也待得有些不耐烦了,各种邀约如檄而至,应酬了几日之后,他便也不胜其烦了,只好以外出游玩来躲避。何咸听说附近的鸣条,既是夏商之战的遗址,更是舜帝的陵墓所在之地,便动身前去游玩了几天。
出发之前,何咸借口需要增加护卫的人手,把徐晃和他的部下给借调了过来。虽然徐晃已经正式出任贼曹掾,但是何咸还想借机再拉拉关系。但是,几天下来,虽然他跟徐晃的交情,又进了一步,但是应征一事,徐晃依旧是毫不松口。
无可奈何的何咸,在听说关羽已经返回安邑的消息后,便也结束了自己的旅程。收拾妥当之后,何咸启程返回洛阳,望着安邑的城门,何咸暗暗下定决心:安邑,我还会回来的,徐公明,你也给我等着,你终究逃脱不了阿弟跟我的魔掌的!喔呵呵呵……
三国之最强皇帝 第108章 第一〇八章 丞相何故大笑
第一〇八章丞相何故大笑
此刻,刘照的心情很糟糕,可以说是穿越以来,迄今最为糟糕的一次。
何咸返回的洛阳的消息,昨天便已经由飞骑传到了宫中,一大清早,刘照亲自去了城外,迎接表兄一行。
但是,当何咸的队伍抵达洛阳的时候,刘照远远望去,却发现队伍之中,并没有增添新的面容——那徐晃何在?难道是在后面的那辆辎车中?不可能啊,徐晃是赳赳武夫,绝代猛男,又岂会乘车?莫非他得病了?
就在刘照满腹疑问的时候,何咸下了车,上前跟刘照见礼。见礼毕,何咸羞愧的垂首道:“阿弟,愚兄无用,没能将徐公明礼聘回来。”
刘照闻言,也是愕然。在他看来,以自己的身份,将担任小吏之职的徐晃,礼聘为两百石的王府郎中,徐晃应该没有理由拒绝才对,怎么自己的表兄就失手了呢?
虽然满腹疑问,但是何咸远道而来,风尘仆仆,刘照总不能就把自己的表兄堵在洛阳城外,一问究竟吧。所以,刘照便出言宽慰了何咸几句,然后把何咸迎进了洛阳。
进了洛阳后,刘照与何咸同车,乘机机会,何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整个讲述了一遍,刘照听了,登时眉头紧锁。
何咸见状,以为刘照是对自己没能办成差使感到不满意,期期艾艾的说道:“阿弟,都是愚兄无能,口才也不够好,没能打动徐公明……”
刘照听了,赶忙安慰道:“阿兄为我奔走了这么多天,我心中甚为感激。徐公明能招揽到当然好,招揽不到,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岂能因此责怪阿兄呢。阿兄你奔走多日,不如先回去沐浴更衣,好好休息一天,然后我们再慢慢计议便是。”
与何咸分开之后,刘照返回了崇光殿。侯谨服侍他更换了衣服,擦拭了手、脸,内侍奉上了茶汤,刘照喝了一口,茶汤苦,但是他的心里更苦。心中积郁不已的刘照,真一种摔杯子的冲动。
徐晃不应征,这事虽然出乎了刘照的意外,但是还算不上是什么大事。
徐晃说自己想为家乡父老尽一份心力,专心缉捕盗贼之事,这话刘照哪里会信?像徐晃这样有本事的人,又岂会真的甘心当一名小吏,让自己的才能埋没?无非是跟诸葛亮一样,还没找到符合自己心意和志向的主家罢了。
在刘照想来,徐晃此刻的顾虑,恐怕就是自己这个皇子年纪还太小,在朝局之上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力,跑来担任郎中之职,恐怕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罢了。
徐晃这么想,倒也符合情理。目前,围在刘照身边的这一批士大夫,简直可以说是“苦心孤诣”,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程婴抚育赵氏孤儿的态度,来培养自己这个“未来的明君”,甚至是下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徐晃没有卢植、王允等人那么高洁的抱负、长远的眼光,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有这种想法和态度,无可厚非。
况且,徐晃又不是穿越者,他又如何能够料到,再过一年多,天下就会大乱,太平道会举国造反?而这恰恰是刘照想早早的招揽到他们,给他们建功立业的一次机会?
所以,徐晃不应征,刘照细想一想,还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这次你不应征,我可以接二连三的派人去请,甚至可以一直请到黄巾之乱来临——等到大乱一起,你徐晃还有借口不出山吗?
可是偏偏被董卓从中插了一杠子。
董卓,这个名字对于刘照来说,不啻于洪水猛兽。虽然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不是当年大汉朝廷的一帮人,昏招迭出,自己作死的话,董卓根本不可能入主洛阳,掀起那么大的风浪。但是,人永远不是可以仅靠理性而生存的生物,董卓与刘辨之间的历史渊源,总是像一具沉甸甸的枷锁,紧紧的挂在刘照的心头。
徐晃如今已经被董卓迁升为贼曹掾。两汉时期的州郡属吏,都是由长官自己聘请,两者之间有着极深的“主臣”关系。这就代表着徐晃身上,已经被深深的打上了董卓一派的烙印。
而董卓又是一位十分爱才的人,特别是对武将。吕布的事迹,虽然在历史上算是臭名昭著,但是反过来看,就能从中发现,董卓待吕布,可谓是“恩主”的典范了——为了拉拢吕布,即便是千里马也愿意拱手送出,而且历史上的董卓,可没有贪恋什么“貂蝉”的美色,不舍得让给吕布,才让吕布起了反心的。
这一场“大义灭亲”的好戏,起因只不过是董卓的脾气暴躁,与吕布发生了冲突,而吕布又不厚道,与董卓的小妾私通,怕事发后受到董卓的惩罚。最终,惶惶不安的吕布,被王允乘机而入,离间成功。董卓至死也没料到吕布会背叛他,死前犹呼“奉先何在?”还真是让人觉得可怜。
但是,不管怎么说,董卓还是有一定的“领袖魅力”的,足以让徐晃对其死心塌地的效力,而且徐晃的人品可比吕布好多了,搞不好,徐晃日后还真会成为董卓的得力干将呢。
这算是哪门子事情啊!自己想法设法,绞尽脑汁,终于铺平了征召徐晃的道路,谁知道,正是自己大张旗鼓的征召,让董卓发现了徐晃这个“隐藏人才”,反倒抢先一步,把徐晃给挖走了!这可是狠狠的扇了刘照这个“全知全能”的穿越者一记响亮耳光呀。
正在烦躁之时,内侍进来禀报:“曹郎中令来了。”刘照赶忙命人传召曹操进殿。
曹操刚在弘农王府上完课,今天刘照没有随堂听讲,他知道刘照是去迎接何咸了。对于征召徐晃一事,曹操也是颇为惦念,因此上完了课,便赶来崇光殿,一探究竟。
刘照向曹操大吐了一阵苦水——当然,担心董卓这件事,刘照自然不会跟曹操说,因为这太骇人听闻了,毕竟眼下的董卓,恶行未彰,别说是日后擅行废立,弑杀君上的举动,就连黄巾之乱后,拥兵自重,不听调遣的举动,都尚未做出,刘照又岂能张口就将其打入“逆贼”的行列呢?
曹操听了后,哈哈一笑,道:“殿下不必沮丧,大汉能有如此忠直尽职的臣子,那时殿下的福气。至于征召一事,缓缓图之便是,毋须太过心切。”
“想不心切也不行啊。”刘照叹道:“那董仲颖颇为知人善用,徐公明在他手下,时间一长,恐怕就要死心塌地的把董仲颖当作恩主了,到时候,我哪还挖得动啊。”
“殿下说笑了。”曹操禁不住莞尔,做皇帝的跟臣子抢属臣,这还像话么:“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董仲颖也是大汉的臣子,徐公明为他效力,岂非就是为殿下效力么?”
“这……”刘照一时语塞,最后他只好说:“我闻董仲颖为人狼戾贼忍,志欲无餍,只恐他日后乘势而起,拥兵自重,尾大不掉,不听朝廷的调遣。徐公明这样的英才,岂能眼睁睁的让他得去。”
“也罢。”曹操虽然觉得刘照对董卓的评价,似乎有点过份,但是刘照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好再较真了:“那不如叫同去河东之人,将事情前后的详细经过,一一描述一番,臣也好为殿下稍作谋划,看如何把徐公明从董仲颖那边‘挖’过来。”
“嗯,有孟德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定能成功。”刘照喜道:“伯熙身子弱,所以我准他休息一日,不如让云长与元起来为孟德详述经过吧。”
刘照即刻传令下去,着关羽、王超前来觐见。
不一会,内侍回来禀报:“关侍郎正在宫外安顿家小,奴婢已经派人出宫去传召了,王郎中已经先行赶到了殿外。”
“那就不必传召关侍郎了,让他安心的安顿家小。”刘照道:“有王元起一个也足够了。”
王超进殿,将事情的先后经过,细细描述了一番,又着意将徐晃的事迹,也讲了许多,当然,他刻意的描画了徐晃为人迂直,不知变通,经常犯拗,遇事较真的一面,想要旁敲侧击的打消刘照继续派人征召徐晃的想法。
谁知听了他的描述,刘照对徐晃,是更加渴慕了,而曹操感兴趣的,却是董卓免去了原贼曹掾张累的职务,直接将徐晃从贼曹史提拔为曹掾的事情。
曹操向王超详细询问了徐晃与张累的关系,当得知徐晃与张累的关系很不错,徐晃平时冲犯了什么人,都是张累帮他缓和关系,抹平冲突的时候,曹操仰天大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