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02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文笔刀法
一心报国却被国家所取缔,让许多热血的青年为之愤慨。
蔡锷则将其中最激进的人,骂的最欢的人暗暗记下。
借此机会,刘继业也好好地观察了他的这些同学们。
蔡锷和蒋方震不需说,首先便是在人群中最为活泼、不时在下女身上卡油,也是性格最为四海的许崇智;在其笑哈哈的背后,对军国民教育会取缔一事反应最为激烈。张孝准是一个留着大胡子喜欢饮酒的青年,一如其相貌,非常的敦厚。他平日喜欢自己一个人埋头苦干,时常就作业问题而与蒋方震讨论,如此用功刻苦使得成绩突飞猛进。不过这个老实人与刘继业关系不错,而且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中慢慢转向了国家社会主义,此刻也已是青军会的一员了。
还有一个在同学中显得有些唯唯诺诺的少年王光照;他是所有留学生中最为年轻的,无论是从心性还是行为举止,像极了后世一个刚入大学的新生。由于他也是江宁人,因此刘继业平日便多关照了他一些、再加上年轻人本就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很快导向国家社会主义。
此外,一个神情严肃的同学丁鸿飞,做事一板一眼,不拘言笑,与活宝许崇智简直就是正反两面。他也同样是江宁人,因此与刘继业和王光照走的也算近;无论是从平常的接触,还是酒席上的话语看,他的许言辞中也是透着对清廷的浓浓不满、和对当前山河飘摇的痛心疾首。
以上几人基本上是最为革命的分子、其余同学虽也有热血者,有爱国者,但终究缺了什么。
万事俱备了……
喝酒喝到半夜,众学生纷纷起身准备返回军营,毕竟他们第二天还要上课。
普通陆士学生的教育中30%是战术、战史、军制、数学、外国语等课堂教育,其余时间学生们主要学习兵器、射击、马术、辎重等实用科目。
对于学制一年的中国留学生而言,由于只有日本学生一半的时间,所以有相当多的课程是被缩少乃至削减的。比如外国语便被取消,其他实用科目也被极大减少,倒是课堂教育基本维持一样的时间。
此外原本日本学员从初期到后期都要经历下班级、下小队级乃至下中队级别的实地训练演习,但中国留学生却不可能有此待遇。
总体而言中国留学生还是以课本教学为主。
这当然难不倒刘继业,哪怕陆士课程比成城学校更困难些,但对于拥有后世硕士学历的他依然属于小菜一碟。除了战史、战术等专业课需要用心听讲之外,其余涉及基础知识的课程可谓手到擒来。
实际上除了纪律更严格,科目更难一些,士官学校的生活与成城学校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刘继业一边学习一边与蔡锷、蒋方震筹备经营青军会的事项,同时也得时常抽出时间去陪青子,时间很是紧张。若非如此,他的成绩也不会被蔡蒋二人超越,屈居第三。
就在刘继业忙碌当中,时间慢慢来进入二月……
############################################################
1904年二月一日深夜。
辽东半岛,旅顺。
夜幕降临在这座沙俄在远东最大的军港。
夜空中满天星光,夜空下军舰、探照灯发出点点光芒。
这是座不折不扣的军事要塞。
作为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自从清末北洋水师在此驻扎后,旅顺便经过扩建成为能容纳当时远东第一舰队的现代化军港。自从被沙俄占据后,不仅在港区大肆扩张以容纳原自波罗的海开来的巨大战舰,更是在岸上用从西伯利亚运来的无数水泥和巨炮建起一个又一个的永恒要塞。经过沙俄六年的精密扩张,旅顺已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先进也是防御体系最完善的要塞,成为俄国在远东的掌上明珠。
在此驻扎着俄国陆军、海军加起来超过三万,相比之下居民不过万余人,是名副其实的兵城。这样的城市对于平民而言自然很不方便;大量的所谓‘军事禁区’、无数好狠斗勇的俄国大兵让此地的中国人苦不堪言。
黑夜中,一名戴着帽子,用风衣遮住脸的瘦小男子在空无一人的街巷上快步行走着,手中提着一个公文包。
在他的后方是灯火通明的港区中无数停泊着的军舰。
男子借着星光在黑暗中熟练地游走,一会儿转左一会儿转右,莫约十几分钟后来到了一处大街上。
在大街的另一端,一群俄国士兵举着煤油灯在巡逻。他们注意到走在大路正中的高大男子,领头一人用俄语喝问道:“谁在那里!?”
瘦小男子将双手横举,让对方知道自己并无敌意。他朝巡逻队走进,等到对方的灯火能够照清自己脸的时候才停了下来,用英语微笑道:“relax,gentlemen……”
“原来是马戈儿先生。”领头中尉一眼就认出了这名衣着华丽的男子是旅顺商界的有名人物,据说还和总督有些往来。
这样的大人物自然不是他敢得罪。他抱歉地笑了笑,然后吩咐后面的人让开路。
“多谢了。”男子脱帽表示感谢。就在他准备离开时,中尉忽然用浓厚俄国口音的英语道:“马戈尔先生是从总督大人的舞会上回来的吗?”
转身,男子露出了了困惑的表情:“中尉应该是记错了吧,总督大人今日好像今日并无召开舞会吧?我是从城西阿吉莫维奇先生的派对回来的。”说完男子指了指身后,那是与港区完全相反的方向。
“哦……很不好意思打扰到您,晚安先生。”中尉歉意地一鞠躬,然后便带人离开了。
被称作马戈尔的男子继续朝大街走去,路过三菱银行的正门拐入他住宅方向后侧靠在墙壁上,悄悄观察。等确保巡逻队走远后,才若无其事地走入对面反方向的小巷中。
来到一个毫不起眼的民居处,男子轻轻在门上敲了敲。
‘咚咚、咚。’
有节奏的敲门过去不久,里面一人轻声用俄语问道:“请问是谁啊?”
“forchristsake!openthedoorho!”男子用英文抱怨了一声,对方听见声音后传来一阵解锁声,很快大门就被一个年轻的中国人打开。他等男子进入房间后帮其除去大衣,然后又递上一杯热水。
这时房间里走出一个亚洲面孔人;他穿着长袍马褂,脑后一条长长的辫子,咋一看还以为是中国人。
“misterreilly……”一口浓厚的日式英语暴露了他的身份。
坐在椅子上一口将杯子清干,男子抹了抹嘴巴站起来用英语向来者淡淡道:“你便是黑龙会的田中先生?”
日本人点了点头,微笑道:“一直以来都久闻悉尼`雷利先生是大英帝国最具声望的aceofspade,王牌间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居然能够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就混入旅顺上层,据说还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在下实在是佩服!”
“少说些废话了,如果不是伦敦要求我也不会来这里……钱呢?”
田中被呛了一句也不着恼,他从随身破布包裹中拿出一叠英镑钞票,放在桌上。
“何良顺,点一下钱。”雷利向他的中国佣人命令道。
“总共两千六百二十英镑!”
雷利点了点头,从手中公文包中交出一份文件。田中接过后小心读了起来。
一边看田中翻看文件,雷利给自己倒了杯威士忌,轻轻泯了一口。
田中忽然将文件一扔,怒气冲冲地走到雷利面前沉声道:“这份文件……这是俄军一个月前的布局!我们说好的是俄军最新的布防图!”
“俄军很懒,一个布防图用个半年也不出意外。”雷利正眼也不看田中淡淡道。
“你这是违背承诺!拿着这张过时的文件,万一错误,我们大日本海军会死多少人!”说罢田中将手伸向放在桌上的那一摞英镑……
‘咔’
雷利只是微动左手,一把精细的袖珍手枪便从他袖口中弹出,正正指在田中的喉咙。
“没人,可以动我的钱。”
“我最恨你们这些日本猪……现在,你可以拿着文件滚了!”
田中额头上冒出大颗大颗的汗珠,脸部在微微颤抖着,心里正在经历激烈地斗争……他在雷利的目视下后退两步,害怕但是坚决道:“这份文件我无法带走,所以请雷利先生在这里把我打死吧。”
雷利眉毛一挑,站起身来威慑道:“哦?你认为我不敢开枪?”
汗水流下田中的脖子,他点头道:“这么晚枪声会招来警察……想必杀了我,雷利先生也不方便吧。”
“你倒是聪明。”雷利一笑将枪收起,右手却顺势拿起墙角边上的铜棍道:“但是用铜棍敲破你的脑袋的话,那个声音就只有我们知道了……”
出乎雷利意料,田中反而更加坚定道:“无论如何杀掉我,雷利先生也不会有机会将文件传出去了……这样的话您的任务就等于失败,伦敦方面想必也会不满的。反之,如果您不在乎任务的成败,您其实一开始就应该杀掉我夺取钱财,不会和我废话那么多。”
“……”雷利沉默不语。
“我们大日本海军需要二月八日的俄国海军布防图,请我国盟友,大英帝国苏格兰场的王牌间谍悉尼`雷利先生不要忘记自己身为英国间谍的任务!”说罢田中猛地一个九十度鞠躬。
“等拿到布防图后,雷利先生可以尽管取我性命。”
沉默良久,雷利才开口道:“你知道吗……我最恨日本人的,就是你们完全不把自己的命当作命!全是一群疯子,疯子!”
田中依然保持着九十度鞠躬的姿势,雷利闭上眼睛放下铜棍无奈道:“二月八日……海军司令夫人的命名日吗?你们日本人果然打着好算盘啊!”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时代1902 第56章 历史潮流
第五十六章历史潮流
就在雷利重新潜入旅顺港区的同时,远在东京的刘继业也在为他所策划的小团伙而费尽心血。
在与蒋方震和蔡锷无数次商讨后,最终青年军人会的大致框架已被搭置起来。
青年军人会,简称青军会,目的在于联合拥有革命志向之青年军人,打入清廷内部,操控新式陆军使之成为革命的助力。最终以军事手段推翻满清、光复中华。待民国建成,青军会功成身退,自行解散。
青军会以最高行动委员会为领导,行动委员分别为负责宣传、入会考察、起草文件的蒋方震,负责处理青军会日常一切活动的蔡锷,以及负责检察、安全和财务的刘继业。在遇到重大决策且无法达成一致时,三人以投票方式决定。活动经费则主要由土豪刘继业承担。
入会者必须经过最少一名行动委员的考核。平常活动主要为组织集会宣扬革命主义、民族主义的思想,通过活动增进同志间感情,建立联系方式以备日后回国分属不同部队时能同时互相照应。当然,具体青军会的思想,还有着一些小争议,最终还是决定大体走军国民主义的路子,同时参杂一些刘继业提倡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影子。
青军会立会律三条;会员不可擅自脱会、会员必须服从革命、会员必须严守保密。
制定完组织大纲并决定以刘继业的房子作为平常聚会地点后,三人便将与之相熟,经过考察拥有反清思想的同学邀请入会。等到二月初时,已发展有许崇智、蒋尊簋、同为江苏人的王光照和丁鸿飞、以及张孝准五人入会。
大家关系本来就很好,又都是不满于清廷的热血青年,蔡锷、蒋方震乃至刘继业素来在同学之间有些威望和影响力;除了许崇智一开始有些犹豫后来看在蒋方震的分子上加入外,其他人都是欣然而应。
平日八人便聚集在活动据点刘继业家中,学习些革命知识和理论,组织体育游戏比赛;其中由刘继业引入的篮球大受欢迎,这种即可强身健体又可培养团队精神的运动受到八人的广泛推崇。一般便是三人一队,一人充当裁判。于是二月寒冬的下午,在刘继业家院子里,八名青年穿着单薄衣服在两个临时搭建的篮球网下来回碰撞。
“传球!传球!!”蒋方震朝着队友王光照大喊,接到球后跳起投篮,却被身高占优势的刘继业直接盖掉。
“快攻!”
“回防!!”
青年们来回跑动,尽情地挥洒汗水。
本来一开始的时候,注重仪表的蔡锷对篮球有些不情不愿,但经不起大家的怂恿,加上他看了几场后着实觉得有趣,最后还是上场了。此刻他早将风度和仪表抛掷脑后……虽然蔡锷身体碰撞不行,却很灵活;相比之下长相硬朗的张孝准力量很足却不够灵敏,老是被蔡锷带球突破,气得嗷嗷大叫。
最终比分是蔡锷、刘继业、张孝准队获胜。此时下女已备好热水,大家轮流冲洗了一番后精神抖擞地出来,张孝准痛快地嚎叫起来。
蔡锷则一丝不苟地将头发理顺、胡子理整。
“去居酒屋耍耍?”张孝准如此建议,在众人当中,属他最爱喝酒。
“自无不可!”众人一阵欢呼,只有刘继业看到青子在家中忙着收拾,心中有些愧疚便推脱身体不舒服留在家里。
等众人离去后,刘继业不由分说抢过青子手中的活,也不顾她抗议与她一起收拾家中的狼籍。
大概收拾了一个多小时后,才算是恢复原样。不善家务的刘继业累的一屁股坐在地上,觉得一场激烈球赛也没这么累人。青子温柔地坐过来,两人靠在一起说了会儿甜蜜话……
‘咕咕咕……’刘继业腹中一阵叫唤,逗得躺在他肚子上的青子咯咯直笑。
穿好衣物,准备起身做饭的青子忽然一拍额头道:“啊呀,家里米没了!”
最近七人时常在家里聚会,自然也会顺便把晚餐解决。家里伙食费激增,原本够用一个月的米结果一个星期就没了。看到青子准备出门买米,想到她刚刚累了身子,刘继业急忙起来把她抱到边上:“米那么重,还是你家丈夫来吧!”
在青子的取笑下,整理好衣物的刘继业穿好木屐来到外面,紧了紧身上披着的大衣,朝印象中不远的米店走去。
到了米店,买了四十斤大米后扛着米袋回家,一路心情很好哼着歌……
“我在这里等着你回来啊,等着你回来看那桃花开……”
回到家里,青子便开始煮饭,刘继业则来到自己的房间,轻轻翻看着自己最近才写好的稿件,这是他为后面宣传国家社会主义而准备作为预热的文章。
‘论革命之必要’
“革命之本质是什么?为何要革命?这是凡欲谋求中国之独立富强者所必须回答之问题。吾人认为,一国之所以昌盛,功在政府、基在民众。而一国之所以衰弱,过在政府、因在民众。从今日吾国之悲惨局势看,过在满清政府之野蛮落后、因亦在民众之愚昧麻木无国民性。若我国民万众一心,何容贪官污吏在头上作威作福、又何容羊膻腥臭之满清奴役三百年?因此凡有志复兴中华者,目的必然有二;一曰建立高效先进清廉之新政府、一曰塑造理性进步开明之新国民。唯有达成此二项基本目的,中国才能有救、才不至于沦为如同波兰印度那般受人奴役、惨绝人寰之境地!”
“至此,第一前提已被确认,即中国之复兴必须要有新政府和新国民方才有可能!此处即引出第二个问题;这一新政府、新中国中,可能有当前之旧满清政府存在之可能吗?”
“吾人认为绝不可以!理由有三;其一、满清这支明末入关,据中原为己有之鱼猎民族入关伊始便烧杀抢掠、对我汉人百姓犯下滔天罪行!其野蛮之程度令人发指,完全与文明相反、是一切文明之敌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罄竹难书!此外还有数不清的屠城、数不清的杀掠、数不清的****!在满清之破坏下,我汉人再无汉唐时之风骨、再无宋明时之文采!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入关后以剃发令坏我汉家衣裳,以文字狱败我汉家制度,以四库全书毁我汉家经典!满清以此等卑贱至极之手段,阉割我汉人之血性、造成今日吾泱泱华夏,头顶竟留着猪尾巴一般的辫子!”
“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诸君试看今日,我汉民被满清所祸害,哪里还有半点华夏贵胄之影子!?孔夫子泉下有知吾汉人今日之遭遇,也当九回肠断!不,凡有良心之人,都应对此惨况而扶头痛哭!此满清之原罪也!犯下此等滔天大罪之政府、靠野蛮行径政府之政府,从一开始便没有任何治理国家之合法性!满人于我汉人之关系,实为奴隶主与奴隶之关系,而非政府与国民之关系也!因此推翻满清,恢复汉室便是任何青年都应尽之责任!此推行革命之理由一也!”
“其二、过去满清之一切所作所为已无数次证明,这支北亚携腥膻之气而来之落后、野蛮、残酷政府无法适应新时代之发展和需求!陈旧的部族观念,对近代化没有丝毫尝试,不懂科学之力量、不懂发掘民众之力量,而妄想单凭野蛮镇压来维持统治!这样的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中已经表现的无比清楚!诸君试看,洋务运动中,开明之官吏皆为汉员、而保守反对改革之人则泰半都是满人!满清之落后政府由于其部落之特性,以及满人之固步自封而无法完成现代化、无法完成工业化、无法完成科学化、更无法完成立宪!无论从何处看,满清之政府都属于应当被历史所淘汰之落后野蛮政府,而绝不应存在于当今世界之中!此推行革命之理由二也!”
“其三、满清至今仍然固守满汉之别,依然将我汉人视作奴才,不许满汉通婚,在全国各地设置驻防八旗监视我汉人,在朝廷中设立满尚书来控制我汉人!由此,便出现当今世界之一荒谬至极之现象;堂堂四万万汉人占据中国九成五的人口,却被一人口不过百万有奇之民族所统治!若这满人与我汉人一视同仁倒也罢了,关键这些满人却从未将我汉人放在眼中,只是视作奴仆、只觉得天下是他满人的,与我汉人无半点干系!岂有此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更非一族之天下也!我汉人若想摆脱奴隶之地位,成为我自己国家之主人、成为真正之国民,则唯有推翻满清而别无他法!此推行革命之理由三也!”
“综上所述,推翻满清、排满复汉、力行革命之理由有三:一曰复仇主义、一曰革新主义、一曰自由平等!想为祖先复仇,让满清血债血还?革命!推翻满清!想救亡图存、让中国重新富强?革命!推翻满清!想建立科学自由民主平等之新中国?革命!推翻满清!想为我四万万汉人同胞争自由,得平等?革命!!!推翻满清!!想爱国,就革命!想救国,就革命!想自由,就革命!想平等,就革命!想让我汉人从此再不为奴隶,受万世所尊重,成为一有人格之真正人,就革命!!”
“革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革去残渣!革命,革去旧中国,革来新中国!”
“大革命之时代必将到来,腐朽之满清必将如枯木般被摧垮,而新中国,将从中诞生!吾人确信我中华民族乃世界最优秀之民族,只要有革命之催化,必能重复旧日汉唐之荣光!吾人深信不疑!”
“作者:愤怒青年。”
大时代1902 第57章 开战
第五十七章开战
刘继业的文章在《江苏》一刊发表,再次引起轰动!这篇‘论革命之必要’用生动的言辞、缜密的逻辑和事实的例子仔细解释为何必须要革命!
由于并未过深涉及到革命的主义,而是单纯就革命本身的正当性做出解释,因此并未像刘继业上一篇文章简单介绍国家社会主义那样具有争议性,而是很快便被广大的热血青年所接受并认同。愤怒青年也因此而不少留学生所熟知,据说后来此文还在上海苏报上转载,军国民教育会会长蔡元培还提名称赞。
总之,通过此文,刘继业算是积累起了不少的威望,并终于能够借此进一步推广其个人政治主义了。
然而就在刘继业以为一切大好的时候……
梁启超回来了。
从美国游历返回日本的梁启超,在码头上得到了盛大的欢迎。蔡锷、蒋方震等弟子亲自跑到码头去迎接,刘继业亦在人群中,见识到了梁启超的强大号召力。
然而等到第二天晚上蔡锷和蒋方震从与梁启超的聚会回来后,刘继业却发现二人情绪明显不对,一问得知原来梁启超在美国参观考察后,最终得出了‘民主’不适应中国的想法,政治观点从革命转回至立宪。这样的转变让已经脱化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弟子蔡锷和蒋方震痛苦万分;两人既不愿意抛弃革命的观点,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与老师决裂,陷入两难之中。
梁启超原本就在革命者,乃至所有留学生中拥有崇高威望;无数人便是读着梁生的书才知道‘民族主义’、‘共和民主’、‘中华民族’这些近代单词,受他启蒙。现在原本革命的导师却反而开始宣扬维新,这让所有革命者都大吃一惊。不少人,特别是无比崇敬梁启超的少年们也开始像蔡锷一般陷入纠结中。
相比起犹豫不决的蔡锷,蒋方震倒是难得表现出干脆的一面。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来试图说服蔡锷。
蔡锷虽口头称是,但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心神不宁,连他最注重的仪表也邋遢了起来、经常露出困惑和颓废的样子,让周围的好友们为之焦急。
随着报纸上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与革命派开始了论战,蔡锷的情绪也愈发低迷。眼见如此,刘继业不禁开始担心起青年会的未来……
既然决定用革命的方式来建立一个更好的中国,那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即让革命成功、同时也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