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宁中南
大时代1977
作者:宁中南
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
第一章:1977年高考
1977年,12月9日,西陕省高考第一天。
农历十月廿九,初冬,宜置业考试嫁娶出行,忌动土开仓掘井乘船。
早晨,天空灰蒙蒙的,有些阴冷,林晓光穿着蓝布中山装,里面是一件高领毛衣,穿得暖,并不显的冷。
他拿着笔和准考证,抬头看一眼前方,深吸一口气,随即一脚踏入常安一中考点。
半个多小时后,随着工作人员敲响悬挂在屋檐下的铁轨,“当当当”三声响之后,表示考试开始,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卷。
座位上,林晓光忍不住陷入沉思。
后世他是一名高中老师,经历的考试数都数不过来,然而从来都是当监考老师,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再次以考生的身份坐在教室里参加考试,而且还是高考,还是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高考,人生真的是好神奇。
没错,他是重生者,从四十多年后,一夕穿越,一夜回到改开前。
重生过来那会儿,是七月份,他刚刚高中毕业,本来是要去插场当知青的,被他硬生生拖到十月下旬,国家宣布恢复高考。
一个多月复习后,终于在今天走上考场。
明面上,他复习将近四十天,实际上,从重生过来的那天,他就开始暗中复习,到现在,加起来足足有五个月。
别人复习一个多月,他五个月,还有武功秘籍,尚海科技出版社64版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而且他还有外挂,亲历高考,至今仍然似曾相识的原题,以及三十多年从教英语的专业知识,外加学霸表妹辅导,他不相信,这一次还像当年一样折戟沉沙,非要八年抗战才能蟾宫折桂。
长长吐出一口气,他看向试卷。
第一堂,是数学,满分100分,只有一页,十道题,第一二题是求值,前者代数式,后者三角函数式,第三题二次根式化简,第四题解对数不等式,第五题是关于三角函数的关系式求值,第六题是解答题,二次函数和几何知识的结合,第七题解析几何,第八题圆锥曲线,第九题解析几何,第十题平面几何,此外还有两道不计分的参考题,一个平面几何,一个方程式解答。
“看来我的到来,没有改变历史!”林晓光大喜过望。
激动之余,他不由感叹,命题老师真是惜字如金,一张纸就把所有试题装下了,放后世,a4纸大小的试卷,不出二十多道题目,总计十几页试卷,命题老师都不好意思见人,哪有现在这样简单。
但这年头,各省自行命题、各自安排开考时间、自行安排监考制度,全国都一样。
林晓光是英语老师,但其实他的数学也不差,只因为学校缺英语老师,所以才教一辈子英语,对于数学他还算有天赋,这套原题好歹做过几遍,重生后对大题也有印象,五个月来更是复习多次,现在做起来不难。
确实不难,前面的几道小题随随便便就能答出,后面的大题有难度,但是他做过很多遍类似的题型,所以事情就变得很简单了。
两个小时答题时间,十道题,平均一道题十二分钟。
十道题仔细审一遍,没有再浪费时间,他先写上名字准考证号,然后才开始答题,几乎是一遍过,很少有停笔的时候。
一个小时后,他画上句号停笔。
审视着试卷版面,林晓光颇为满意,卷面上手写的赵孟頫楷书,苍劲有力,端正整洁,大气豪放,看起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就凭这字,阅卷老师看到心情也舒坦几分。
时间还长,他便回去检查,至于参考题理都没理。
终于,挨过漫长的时间后,老师收卷,考试散场,满场的考生开始攀谈,问别人怎么答的,说自己怎么答的,还有对答案,等等,十**二十多岁的人,和后世的中学生一般无二。
林晓光考场中年纪最小,看起来很腼腆内向,也不说话,更没人打搅他。
在考场吃过午饭,中场休息一会儿,下午两点,便开始下一堂考试,政治,考完后,第二天才开始语文,下午理科考理化文科考史地,然后才是英语。
两天时间,安排的很紧。
&
第二章:考得怎么样?
林晓光家在常a县,很普通的双职工家庭,老爸是一名公安,老妈是一位老师。
从小到大,一直住在公安局家属院,直到他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才从家里搬出去,没多久通过相亲认识到后来的妻子,结婚后,更是在外面永远安家。
回家的路上,林晓光想了很多事情,然而很多人路上遇见,总是打听他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他像小大人那样,一个个应付着。
他今年十五岁,六二年生的,七岁上小学,十二岁上初中,两年制初中下来,十三岁初中毕业,十四岁又上高中,也是两年制高中,今年夏天刚刚毕业,然后没去上山下乡当知青,又恰逢恢复高考,竟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很是惊掉很多人一地眼球。
十五岁的林晓光,身高才刚过一米六,放后世,算起来应该上初三或高一,可这个年代却已是高中毕业生。
说他年纪小吧,高中已经毕业,说是大吧,离成年还有三年呢。
这么大年纪,去参加高考真是有点小了。
林晓光却知道,77年这届高考,年纪最小的,有十三岁,初中毕业就去当知青,而知青就能参加这次高考。
回到家,很罕见的,老妈杨文姝和老爸林仲平二人都在,前者在厨房忙活,后者盯着弟弟妹妹晓飞晓茉做作业。
林仲平人到中年,脾气还是很急躁,一见他回来,连忙问:“考的怎么样”
厨房里的杨文姝听到,走出来,嗔道:“刚考完,你先别问,让孩子歇口气,小光,你先喝水,等一下,妈妈马上把饭做好,有你最喜欢吃的粉蒸肉。”
老妈一向通情达理,刚重生过来那会儿,林晓光感动得不得了,现在已经适应,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接过水杯,一口气把温开水一起喝干,才长舒一口气:“累死我了,不过,大功告成,妈,你放心吧,你儿子的北大,绝对跑不了。”
考场上他就在估分,数学起码九十分以上,英语九十五,语文八十五,理化八十,政治七十五,加起来至少四百二。
看他嘻嘻哈哈,好像发挥的挺好,不像是发挥失常像别人一样失魂落魄,杨文姝略感安心,嗔怪瞪他一眼:“先别说大话!”
林仲平一向在儿子面前没存在感,忧愁之余,也是轻哼一声:“大言不惭!”
家里为他的事操碎了心,虽然拖着没去当知青,但若是没被录取上,可就没办法继续拖下去,只能顺着安排上山下乡。
林晓光知道,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直到79年年初,才正式终结,可眼下却没办法说。
他逗弄着弟弟妹妹:“小飞,小茉,哥哥要去北平上大学了,你们在学校也要好好学习哦,将来也考到北平去。”
考试之前,全家人都照顾着他,好吃的,好喝的,都拿给他补身体。
考试一结束,他彻底变成没娘的孩子,白天爸妈外出工作,他留在家做饭,晚上还要辅导两个孩子功课,周内如此,也就周末,爸爸妈妈不去上班,弟弟妹妹不去学校,他也休息放松一下。
这天,他正在家奋笔疾书的时候,杨文姝回来,丢给他一封信。
“谁给我的”
“自己看吧,是你堂姐,小芸,也不知道她在农场怎么样了对了,你饭做了吗”林妈脱下外衣去洗手。
“做了,这怎么能忘米已经熟了,菜切好了,等下就炒,我先看信。”
黄色的封面上,寥寥数字:“弟,林晓光亲启,西陕省河东市渭川农场第十一分队林晓芸”。
拆开信封,林晓光慢慢看起来。
堂姐林晓芸,是大伯林伯平和大妈杜静的孩子,次女,比他大两岁,今年十七,去年上山下乡去的渭川农场,按照历史轨迹,今年夏天他也会去渭川农场插场,可现在变了。
小芸姐的来信,说了些前段时间发
第三章:投稿给明报
爷爷这个人吧,不重男轻女,相反,还偏爱女孩。
再说婆婆,老大的两个孩子爱,老三的两个孩子也喜欢,唯独老二家,三个孩子,爱不过来。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老幺,林晓光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还有弟弟妹妹,而且还有龙凤胎的弟弟妹妹,两位老人那叫一个疼爱,他便被遗忘到爪哇国。
也就是他参加高考,老头子才对他有所关注。
可即便如此,林晓光在他心目中的位置,也很靠后,这不,饭桌上,菜还没端上来,就火急火燎地发问:“考试都结束几天了,缓过来了吧,蓝蓝,跟爷爷说说,感觉考得咋样”
看吧,他问的是表妹杨蓝。
和林晓光同龄的杨蓝很文静,在学校里是尖子生,一向落落大方,这时放下筷子,脆生生:“爷爷,我挺好的。”
老头子闻言,哈哈大笑:“我就说,蓝蓝不会让我失望。”
老林家,不知怎么的,男孩子读书不行,比如堂哥林晓东,还有林晓光自己,女孩子却品学兼优,如堂姐林晓芸,表妹杨蓝,林晓东比较闹腾,老头子把他送到部队去敲打,没想到去部队后,竟然有机会上军校。
至于林晓光,他本来也无缘大学,恢复高考也没他的机会,怎料他是重生者。
“蓝蓝打小就聪明,随我,我当年没这个机会,蓝蓝却有,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主义好,说明国家政策好,你们要牢记于心,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老头子忍不住上起政治课。
“饭桌上就别上课了,要上你跟你老战友上去。”婆婆瞪他一眼。
老头子这才闭嘴,瞥见旁边的林晓光,想起最近老有人打趣他,说是不是知道恢复高考的内幕消息,便气不打一处来,闷声问:“小光,你呢考得咋样要是不好,趁早给我滚去下乡!”
“挺好的,我有信心。”
老头子也不知道吃了什么火药,刚才好笑嘻嘻的,转眼翻脸骂人,林晓光也就不说大话,免得又挨训斥。
“有信心是好事,不过啊,千万别自信过头,人还是要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免得上战场前信誓旦旦,上了战场又尿裤子,你现在不骄不躁,这很好,就算这次失败了,也不打紧,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失败了明年再战,你才十五岁,还年轻。”老头子抽着旱烟,吧嗒吧嗒说着。
林晓光在家挨爸**评也就罢了,重生前快六十岁的人,到头来还要在这当孙子,不过再次见到老头子,他还是蛮开心的。
要知道,再过几年,老头子就去了啊,那会儿他上大学,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他应声点头:“嗯,我知道。”
见此,老头子就很满意,本来林晓光若给自己多辩解两句,老头子也会多骂几句,他这会儿直截了当答应,老头子嘴里酝酿半晌的话,也就被他堵在嗓子眼,又是一阵郁闷。
当下没话找话,又问:“你姐的事,你知道吗”
“我知道,姐给我写了信,她也考得挺好,很有信心,去清华不成问题。”
听到后,老头子更郁闷了,他不识字,林晓芸没有给他写,只给她父母和林晓光写了,父母倒罢了,就说林晓光这小子,他有什么资格。
老头子不开心,饭桌上就不说话。
大妈杜静是个伶俐人,长子是个军校大学生,就在长安本地就读,幼女也即将读大学,还是去清华,她别提多高兴,从一个没爹的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儿女双全家业兴旺,却是很难得。
“哎呀,爸,妈,眼看高考放榜在即,我们喝一杯吧,预祝小光、小蓝、小芸金榜题名!”她举起酒杯。
婆婆推老头子一把,老头子也不好再板着个脸,端起酒杯:“也是,预祝他们金榜题名。”
林晓光也一头闷了。
从爷爷家回来后,林晓光等弟弟妹妹上床睡觉,自己却披上衣服,坐在写字桌前,就着台灯,开始奋笔疾书。
写着东西,忽感觉一阵尿意,出门去厕
第四章:偷得浮生半日闲
俗话说,出名要趁早。
林晓光不是想出名,而是想吃肉,是的,有点俗,但就是吃肉。
这年头,作为居民户口,一家五口人,工作的只有两个,分到的口粮也就那点,见到的油水和肉沫少的可怜,大人还好说,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即便老头子时不时接济,家里三张嘴嗷嗷待哺,可仍然不够分。
眼看弟弟妹妹瘦得跟猴一样,一个个小萝卜头,还有自己,十五岁才一米六出头,这到未来铁定不到一米七,也太矮了。
为了弟弟妹妹,为了自己,林晓光打算拼了。
重生后,他立下三个小目标,今年考上北大或者清华,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十年之内赚到一个亿,第一个小目标正在实现中,第二个目标还早,准确地说他还小,第三个目标,却可以及早做准备。
林晓光没做过生意,更不会当官,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也只有抄抄书这样子,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上辈子,他没做过什么大事,做的最多的,还是读书看报。
中文书看,英文书也看,武侠小说看,科幻小说看,网络小说也看,古典小说现实主义文学也看,看的书多,自己也就跟着写。
这一世,重生后记忆力变好,看过的书记忆犹新,他也想走走文人道路,当个文抄公,说不定还能成为一代文豪呢。
这十来天功夫,他抄书抄到三万字,准备寄到香港《明报》投稿,赚赚港币花花,有钱就能买肉吃,而且为做掩护,他还特意写一部剧本,寄给未来的银都机构,可即便如此,邮局的人还是不买账,非要他爸妈一块过来。
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位何阿姨在想啥,寄信到香港,这事根本行不通,就算找来爸妈,他也只会是挨一顿揍,信还是寄不出去。
“难道给《明报》投稿这事,真的行不通”
林晓光很苦恼:“如果真不行的话,那只能给内地出版社供稿,那还能写啥伤痕文学有点早吧,科幻小说好像还没流行起来,难道只能写儿童文学,做下一个郑渊洁”
以后别人都叫自己童话大王,慈眉善目,头顶光秃秃,想想都有点恶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