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1908之钢铁雄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而在对岸,作为北洋军的统帅冯国璋自然是在最安全的潜江县县城内,而作为各部队的主要领导者,除了年纪太大,同时所部也是后备役的王占元外,剩下的杨善德、靳云鹏和李纯等人纷纷奔赴前沿阵地。
北洋士兵挖掘的战壕工事非常专业,虽说不怎么舒服,但是因为间隙很小,同时深度也够,所以除了少数直接命中工事内的炮弹外,那些落在工事周围的炮弹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除了210口径的重炮…
这种口径的重炮,哪怕炮弹没有落在工事内,只要是落在工事周围,就已经足够将工事内的北洋士兵一同消灭掉了。如果是落在防炮掩体上,甚至可以将在掩体内躲藏的士兵全部活埋,好在这种几率很小,哪怕转眼间210炮已经发射了60枚炮弹,也只有一枚炮弹活埋了一个掩体中的一个班士兵…
而载满了国社军士兵的船只在向对岸驶去时,船上的士兵也开始用60迫击炮、37毫米步兵炮和他们随身携带的麦德森轻机枪开始朝着对岸射去…………不管打不打的中,至少也要打了再说,不然的话一会或许就没机会再打了…
而在船只向北洋军阵地的方向驶去后,北洋炮兵阵地上的75口径野炮也纷纷开火。
虽说这些75野炮的射程绝对没有国社军的210、150和120口径炮远,但他们的目标仅仅只是那些妄图过河的北洋军,所以到也不需要担心国社军炮兵的打击,因此开火后压根就不需要担心国社军炮兵的注意。
在潜江县,北洋军共有6个步兵师7万余人,每个步兵师拥有一个炮兵团,也就是54门75毫米山炮、野炮,也就是说6个步兵师共有324门75毫米炮,这些火炮的射速虽然仅仅只是每分钟6、7发,但是胜在基数够大,所以仅仅只是两轮炮击,就已经有一艘载满渡河士兵的渔船被拦腰击沉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渡河战役。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二十三章 渡河
第二百二十三章渡河
一百多米的距离,用脚走的话正常人只需要2、3分钟就能走完。即使是用竹篙撑行的渔船,3、5分钟的时间也够用了。如果是往常的话3、5分钟只不过是一晃眼的功夫,然而对那些尚在河面上的士兵们来说,眼下的这3、5分钟却好像3、5年一样漫长…
第一分钟,仅仅只是第一分钟,渡河的300多艘渔船就有近10艘被击沉,而这10艘渔船里,几乎每艘都载着一个班的兵力,稍大一些的客船上更是有着一个排近50名士兵,换句话说仅仅只是一分钟内,渡河的部队就已经有100多人的伤亡了。
这其中既有被炮火击沉时造成的………也有自已人造成的…
当船只被炮弹击沉时,有不少士兵并没有直接死亡,只不过在他们落水后,后面的船只却是无法停下,所以当这些人浮出水面后,迎面而来的恰恰是己方无法停下的船头…
脱掉了身上的所有装备,好不容易才逃脱升天,出水后第一眼看到的却是………这种感觉是难以想象的,好在有这种遭遇的人在落水的士兵当中也不过1、2个而已,更多的则是在脱掉装备后一个人朝着对岸游去。
不过在对岸,迎接这些人的却是早已准备多时的枪弹…
北洋军并没有装备轻机枪,一是因为轻机枪的威力相对重机枪来说还是太小,而且此时性能比较成熟的轻机枪也仅有麦德森一种,至于比较著名的刘易斯机枪,目前他的发明人正黯然的带着自已的作品离开美国准备乘船前往比利时开办属于自已的枪械公司。当然,北洋军没有选择轻机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麦德森轻机枪的价格实在太贵了。要知道两挺麦德森轻机枪的价格已经可以购买一挺马克沁机枪了。而一挺马克沁机枪的威力却远远要比两挺麦德森来的强…
不过北洋军虽然没有装备轻机枪,不过却有数量不小的重机枪,也就是马克沁机枪,按照一个团一连6挺,一个师48挺的编制,北洋军一共在河岸的阵地上部署了288挺马克沁机枪…
本来严光还想让己方的2000挺机枪割一下麦子,没想到现在却被别人割了麦子…
那些尚在船上的士兵到还好说,马克沁机枪虽说可以轻易击穿木质的渔船,但他们毕竟还有个躲的地方,而且为了提高生存能力,渔船的正面也加装了一些木板和铁板,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可是那些在水里游着的士兵们却…
奋力扔掉身上的装备,好不容易才游出了水面,然而只是转瞬间钱伯君的身体就被4、5颗子弹击穿,这些口径的子弹在钱伯君的身上造成了致命的创伤,同时也让他再次沉入了河底…
“不,我还不想死…”
钱伯君挣扎着举起了自已的右手想要让自已游出水面,然而最后他还是失败了。看着距离自已越来越远的河面,想到自已临行前曾经家乡的白桦树下答应恋人。“等打完这场仗就回老家结婚…”,回忆着恋人甜蜜的笑脸,钱伯君的脸上只剩下了不甘…
没有人知道东荆河刚刚沉下了一个曾经答应恋人要活着回去的年轻人,因为在钱伯君沉入河底的同时,还有十多个年轻人同他一样沉入了河底,而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人沉入这条此时还名不经传的河流,不过用不了多久,这条河就会随着这里发生的战役载入史册…
不过一分钟的时间就被击沉了10艘船只和损失了200多人,想到巴东一役第一天也不过损失了200多人,杨山的嘴角都被他咬出了鲜血…
看到杨山这个样子,朱庆澜在一旁很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现在上去的是第二师的两个步兵团,第二师是杨山的部队,河面上损失的自然是杨山的人,看到自已的部队连敌人的边都没摸到就损失了200多人,杨山会觉得难受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在指挥部里杨山很不甘,但河面上的战斗依然在继续着。
北洋军的炮击进入第二分钟后,又有10多艘渔船被炮弹击沉,同时随着距离的逐渐接近,北洋军配属的200多挺马克沁机枪造成的杀伤也越来越大,毕竟不是每一艘船只上都装有钢板,更多的渔船只是配备了一些木板…
而且随着头几艘渔船的接近,岸上的北洋军机枪手也开始将机枪瞄准渔船。
渔船上的炮手虽然拼命的用37毫米步兵炮还击,但还是在转瞬间被射成了塞子,就连渔船也有种要被打烂了的感觉,尤其是那些被毫米子弹射穿的孔洞中,甚至还能看到一道道血柱涌了出来。
随着国社军在河面上的伤亡逐渐增加,东荆河面上也出现了点点斑红,而且这些血色的红点也在随着伤亡的增多而不断扩大着…
看着河面上的伤亡逐渐增多,而载着士兵的船只距离对岸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即使上面的两个团士兵都不是第二军的人,朱庆澜还是变得焦急了起来。
“炮兵那边就不能想想办法吗?就算轰不到北洋的炮兵,把他们的机枪打掉也好啊…”
虽说北洋的炮兵也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眼下马克沁造成的伤亡也不会小多少,何况一会步兵登岸后也要面临马克沁的压制。
然而听到朱庆澜这么说,一旁的参谋却苦笑着道。
“军长,后面的炮兵兄弟们已经很努力了。”
确实,在他们身后的炮兵阵地内,国社军的炮击一直都没有停顿过,而且射击频率也维持在一个很快的速度上。事实上如果不是后面的300多门在这2、3分钟里打出了近5000发炮弹,敲掉了北洋军的10多挺马克沁,恐怕渡河部队的伤亡还会在大一些。
而且别看渡河部队的伤亡很多,北洋军在炮兵轰击下的伤亡方面绝对不比渡河部队少多少,这一点正挨着炮子的北洋军恐怕是最清楚不过的…
——————————
北洋军阵地上的前沿指挥部内,李纯正和张绍曾并排站在一起。
如今北洋军在潜江共有6个师7万余人,但第二师的师长王占元年纪太大,所以冯国璋就让王占元同自已一起坐镇县城。第二十三师的师长孟恩远率部负责侧翼安全,第四师的杨善德部和第五师的靳云鹏部作为后备力量,呆在炮轰不到的后方,所以目前在前沿阵地上挨炮子的只有李纯的第六师和张绍曾的第二十师…
“世道变得啦…”看到又有一艘渔船在己方的炮火下被击成碎片,李纯长长的叹了口气。“往常都是我们北洋主动去攻击对方,哪怕对方的兵力要比我们多很多,如今我们的兵力比对方多,却要缩在河道后面守着…”
辛亥**时,冯国璋率领的北洋军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从**军手中夺回了汉阳和汉口,将变得不可一世的**军打回了谈判桌前。二次**后,李纯部更是只用2天时间就击溃赣军拿下湖口,追得拥有两师一旅的李烈钧亡命逃窜…
而今他们非但没有出击,反而是躲在了东荆河后面………要知道对面的国社军可比他们少两万多人了…
听到李纯这些既是叹息也是抱怨的话,张绍曾掏出随身的行军水壶小喝一口。
“潜江一战事关重大,你就体谅一下冯大人的谨慎吧…”
闻着张绍曾身上淡淡的酒味,李纯知道张绍曾肯定又违背冯国璋的命令将酒装进水壶里了,不过多年同僚李纯也没说什么,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只是感慨一下罢了…”
“别感慨了。”似乎是喝上瘾了,张绍曾拿出刚刚放好的水壶拧开盖子又喝了一口。“其实我觉得冯大人的谨慎是正确的…”说着张绍曾一脸严肃的道。“真没想到,国社军的炮兵居然比想象中的还要厉害。”
听张绍曾这么说,李纯也点了一下头。
就在前不久,一颗210口径的榴弹罗在北洋军的阵地上,将掩体连同掩体内的50多名士兵一同抹去,当时的情景正好落在李纯和张绍曾的眼里,给两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210口径的重炮,比海圻舰的两门主炮口径还要大…”
“是啊…”
说着两人相视一笑,苦笑…
虽说到现在为止北洋军已经给国社军带来了几百人的伤亡,但是在210和150重炮的轰击下,北洋军的伤亡并不会比国社军少多少。说到底他们还是小看了210重炮的威力,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在亚洲就连日本也不会在野战部队中配备如此口径的重炮,而且2米深的战壕也已经是极限,在挖深一些的话不说被轰塌后会不会将里面的士兵给活埋了,3米深的战壕对身高只有一米六七的士兵来说也是无法使用的…
就在两个人相视苦笑的时候,第一艘渔船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后终于靠在了河岸上。
“好”
看到上面的士兵从渔船两侧跳下,杨山情不自禁的低呼了出来。
十几秒后,第二艘渔船也靠在了河岸上,随后就是第三艘和第四艘,以及尚存的其他二百多艘渔船…
不过…
“只剩下200多艘渔船了?”瞥了一眼还在那里兴奋着的杨山,朱庆澜在心里皱眉道。“只剩下200多艘渔船的话,下一批的渡河部队就只能送一个半团过去了…”
好在师属的两个骑兵团已经开始在周边地区“征集”船只了,所以朱庆澜对此到也不是很担心。
也就是这个时候,登上对岸的渡河部队已经开始构筑“滩头”阵地了…
——————————
关于为什么要打潜江,因为东荆河是绕不过去的啊t-t
如果通过水运的话,也会遭到北洋海军的拦截,虽然没了海圻舰,但毕竟现在北洋海军还是有海容、海筹、海琛这样满排2950吨的巡洋舰的
至于为什么要在现在打袁世凯,因为争夺民心主角是争不过袁世凯的,如果想要等袁世凯称帝,那个时候已经快要到1916年了,何况有主角这个威胁出现,袁世凯还会不会称帝也是一个疑问的
所以只要等到孙、黄离开中国就可以了,这样一来击败袁世凯,国内就不会有人比主角的威望更高
毕竟枪杆子才是王道~~~
第二百二十三章渡河。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二十四章 卖命
第二百二十四章卖命
河东岸的滩头上,渔船才刚刚靠在岸边,于刚和7、8个还活着的战友已经从渔船两侧跳了下来。
“快点,都动作快点”刚刚跳下船,班长的胳膊上血红一片,但他还是扯着嗓门喊道。“老于,快点把炮搬下来,还有小张,德洪死了,你接替他的工作帮老于一把。”
如今滩头上到处都是枪炮声,不时还会有几发炮弹落在渔船周围,于刚也只能扯着嗓门回答道。“明白”说着于刚对身旁一个刚20岁的小伙子大声道。“小张,快,帮我把炮搬下来。”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战斗,尤其是渔船上还躺着7、8具再也下不了船的战友,张浒显得十分的紧张,不过在听到于刚的话后,他还是和于刚一起在船夫的帮助下将一门37毫米步兵炮搬了下来………当然,也可以说是搬了一部分下来…
1913式37毫米轻型步兵炮是由四川兵工厂的中德工程师共同设计的,全炮总重为80公斤,基本上能精简的地方都精简掉了。虽说这种小口径步兵炮要比那些动辄几百公斤重的山炮、野炮要轻上许多,但37毫米步兵炮的主要使用者毕竟是属于轻步兵的“强击部队”,这些强击部队不但需要跨越各种障碍,而且还要用自身的力量拔掉敌军的火力支撑点,所以80公斤的重量还是重了一些。最后设计者将这种轻型步兵炮设计为可以分拆使用,其中炮身重量为40公斤,炮架重量为30公斤,还有10公斤重的炮盾,当然后两者也可以选择不用,不过这么做肯定会影响火炮本身的性能。
因为步兵炮的重量一共只有80公斤,所以虽然平时都是由3-4人使用,但关键时刻2个人也够了,这也是为什么于刚的班长会让他和小张负责那门炮。人手不够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另一个原因就是2个人已经足够了。
当然,弹药还是需要有一个人负责搬运的,这也是为什么37毫米步兵炮的使用手册上会注明了3-4人的原因。
就在于刚和张浒将步兵炮搬下来的同时,渔船另一侧也有2个人在搬卸60迫击炮下来,至于班长则是在指挥机枪手用麦德森对滩头的北洋军进行压制………虽说聊胜于无,但至少也能起到一些微不足道的作用。
脚趟着河水,于刚和张浒一人一部分将步兵炮搬到了滩头。随后于刚在滩头上一个人组装步兵炮,而张浒则是跑回去将船上的炮弹也搬了下来。
只不过张浒刚刚将一箱弹药搬了过来,还没等他同于刚一样卧倒在地,几道血花已经在他的身上溅了出来…
看着倒在地上死不瞑目的张浒,想到他入伍一年多,到现在也不过才刚满20岁,自已也不过24、5岁的于刚唯一能做的就是替他阖上双眼,然后继续自已的工作。
这时另一组的两个人已经架设好60迫击炮,并且向一公里外的北洋阵地进行打击。
不久,后续的渔船也开始一艘艘的靠上了滩头,从上面跳下来的士兵要么像于刚他们一样架设武器,要么就是使用随身携带的工兵铲就地挖掘简易工事。因为滩头的沙土十分松软,只是几分钟的时间居然就被他们挖出了可以藏身的工事
看着原本稀稀疏疏的滩头突然变得十分密集,于刚的精神也变得恍惚了起来。
他在回想,回想出征前有人劝自已去当逃兵,不要参与这场残酷而且很可能会失败的战争,而当时自已又是怎么回绝的?
替都督卖命究竟值不值得?当然值得都督每个月给他们发下10个大洋的军饷,不就是为了让自已替他卖命吗?
可是抛开这10块大洋的军饷后,自已替都督这么卖命值不值得?
依然值得,自已家中除了多病的老母外,还有3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自已出来参军后,年纪稍大的弟弟就在家中种地。后来都督执掌四川后,不但将自已这些大头兵的军饷升到了10块,还免除了家中的田税和其他各种杂税。原本因为老母多病的缘故,自已家中的生活一直都很困苦,可自从都督来了以后,生活一下好转了许多,就连过去不敢给弟弟妹妹买的零食玩具,在休假回家的时候也可以带回去许多,每当看到弟弟妹妹还有卧床老母的笑容,就算训练时再累,自已也不觉得辛苦了…
而且自从都督在四川兴办免费学堂后,本着军属优先的原则,不但家中的2个弟弟都入了学堂,就连只是女娃的妹妹也入了一所女子学校。于刚虽然一辈子都没读过书,但也知道想要有出息,就一定要读书…
那些城里新建的医院,因为自已国社军士兵的身份,老母在去看病的时候也享受了半价的待遇…
还有如果自已阵亡,家人就会得到300块大洋的安家费。虽说自已还不想死,但如果自已真的死掉了,靠着这笔钱家中的老母和弟、妹也能活得很好吧…
想到这里,于刚原本有些恍惚的精神再次坚定了起来。
这时两个士兵突然匍匐到了于刚的身旁。
“兄弟,要帮忙吗?”不跳字。
这两个人是其他部队的士兵,因为一船人除了船夫只活下了他们两个,所以在看到于刚一个人趴在这里摆弄37步兵炮后,就匍匐过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两人的声音将于刚惊醒了过来,看着身旁的两个人,于刚用力的点了一下头。
“用,我需要一个人帮我填装弹药,还需要一个人帮忙运送弹药。”
听于刚这么说,两个人相视一笑。
“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我们喜欢”
严光入川后所实行的善政林林种种,这些福利善政不但带给川贵百姓数不清的好处,同时也将这些百姓,尤其是国社军的将士同严光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是于刚这样的大头兵也很清楚,如今他们所享受的一切都是严光带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他们知道北洋军并不好惹,但是全军十多万人选择做逃兵的却不到100人,因为不止是他们,就连他们家人所享受的待遇也都是严光带来的。如果严光失败了,眼下他们所享受的一切自然也就烟消云散…
而且蜀报等报纸也已经刊登,一些地区的田税杂税甚至已经收到了7、8年后,只要想到这一点,像于刚这些普通农家出身的士兵就更是不寒而栗…
为严光卖命?如今他们不单是为严光卖命,同时也是在为他们自已卖命,因为他们要维护他们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
在将全部的士兵都送到岸上后,仅剩的200多艘渔船便开始返航,当然也有一些无法在返航的停留在了岸上。因为这些木质渔船的重量都不是很大,居然有一些士兵合力将这些渔船推到了滩头上,充作临时掩体。
当然,这样的渔船并不是很多,仅有5、6艘而已,而且因为目标过大,不但是炮火,同时也是马克沁的重点照顾目标。
在渡河的过程中,虽然损失了不少的渔船和士兵,但最后登上滩头的还是有3000多人,这3000多人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背着一柄小小的工兵锹。有工兵锹的这些人一边在滩头上挖掘着,一边用刚刚从渔船上搬下来的沙袋堆到前方,充作临时掩体…
虽说渡河部队只有3000多人活着到了岸上,而且还是刚刚上岸,不过在60迫击炮、37毫米步兵炮和麦德森机枪都纷纷架起后,仅仅只有3000多人的渡河部队到是和不远处的北洋军打的有声有色。
“呼,总算是活着上来了…”
呼出一口气,侥幸没死的孙得胜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河水,只不过他的袖子早就河水浸湿了,所以擦了也是白擦。
就在孙得胜在用袖子擦脸的时候,一旁同样侥幸没死的参谋长开口道。
“团长,工兵已经在滩头弄好了一个临时掩体,我们要不要去那里躲躲?”
活动了一下身体,正处于卧倒姿势的孙得胜点了一下头。
“好,我们赶紧过去吧。”
在几个警卫连士兵的保护下,孙得胜和参谋长朝着临时掩体的方向匍匐前进。
不过刚刚前进没分钟,他们就看到那个所谓的临时掩体被一颗75炮弹给炸毁了………同样被炸毁的还有几个正在加固掩体的士兵。
“……还有别的掩体吗?”不跳字。说着孙得胜又补充了一句。“更隐秘,更坚固一些的…”
“没有…”
就在这时,尖锐的呼啸声突然从孙得胜等人的头顶飞过,就在他们以为是北洋军的75炮弹而纷纷低头时,这颗炮弹落在了北洋军的阵地上,连带着削平了一道战壕…
“还是210的重炮够劲啊”
这么说着孙得胜的头稍稍抬起了一些,在滩头上观察了一阵后朝着参谋长和几个警卫招手道。
“那边还有个掩体,走,跟我过去看看。”
说着孙得胜朝着那个掩体的方向匍匐前进,后面的参谋长和几个警卫互相看了看也跟了上去。
就在孙得胜他们朝着掩体匍匐前进的功夫,一堆由沙袋、战壕构成的工事掩体已经在登岸的工兵手中完成,这些工事也成了登岸部队站稳脚跟的坚固堡垒…
第二百二十四章卖命。




1908之钢铁雄心 第二百二十五章 船只
第二百二十五章船只
渡河部队在全部登岸后开始在滩头上修筑防御工事,虽说仅仅只是简陋的用沙袋堆积,或者是用工兵锹挖出一米多深的壕沟,不过北洋军装备的全都是75毫米口径的山、野炮,威力极轻,如果不是像刚刚一样直接命中工事的话,根本不会给躲在工事里的士兵造成损伤。
1...7172737475...30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