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光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通吃道人.QD
因为钱在手里会贬值啊!
可现在这......不是说好了要贬值的么?怎么就突然变卦了呢?
周青峰平常自信心十足,干什么都干脆利落,今天难得一副懵懵懂懂的模样。马千山对此大为高兴,连续几个‘嘿嘿嘿’的揭开谜底。
“去年我们的外汇极度紧张,确实有大幅调整汇率的意图。不过周总你不是兑换了几百吨黄金么,还有百亿级的美元外汇也交给了外汇管理局。
当时我们就要坚持不住了,这些硬通货可算是及时雨啊,硬生生稳住了我们的外汇紧张局面。
部委好些同志跟我说,他们原本愁的天天睡不着觉,满脑子想的就是上哪去弄些外汇来。毕竟北面俄罗斯的状况太吓人了,大家是寝食难安啊。
幸好周总是深明大义,把这笔硬通货兑换出来。我知道消息时正跟马达西奇谈判,就认定周总你绝不会对国家的困难袖手旁观。果然......”
果然个鬼!
马千山拉住周青峰的手,周大爷就想用力把他给甩开。
咱不提这茬,好不好?我当时也是没办法,否则谁不想手里存一笔黄金。咱还是提一提汇率的事啊。
看总裁面色黑,马千山还深切的拍拍周青峰的胳膊,一副‘我懂’的表情,低语道:“周总放心,没谁去管那些黄金外汇是哪里来的?绝对没人提这事。”
周青峰心里直摇头,他是厚脸皮,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这不就想知道汇率怎么不跌了?
“有足够的外汇,好些同志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有些国外舆论判定我们今年肯定要调整汇率,结果我们撑住了,反而让黑心的投机者吃了大亏。”
马千山笑的贼兮兮,周青峰却长叹一口气。他知道有外汇管制,所谓的‘投机者’可不是国外的,反而是国内的。
就因为‘圣光’给了大量硬通货稳住软妹币汇率,有些人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单单是赔钱,说不定还得赔上点别的什么。
这汇率稳住了,物价也就稳住了,经济随之也就稳了。
马千山说到此处也是感慨,“其实光有硬通货还不够,‘圣光’从92年开始搞针对东欧的国际贸易,对搞活国内经济起到了很大作用。
但具体有多大作用,部委一直没个具体衡量。
现在这个衡量出来了。光是去年新增的进出口额就超过三千亿软妹币。前苏联的市场对我们来说是完美的互补,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品都是对方所急需。
再加上‘圣光’搞定了好些利润极高的出口产品,机床,电池,vcd之类的。这对我们很多企业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露,保住了性命啊。
去年的情况真的很危险。但‘圣光’的信息物流网也真的很厉害,靠出口易货贸易硬是救活了上万家企业。再加上对企业的改组,上千万人为之受益啊!”
马千山说着说着,眼泪都要掉下来。他近几日触动极大,情不自禁拍拍周青峰的手,“很难得,熬过来了,真的熬过来了。
经济稳住了就等于救了成千上万的人命,真的看到转机了。我原本觉着再怎么乐观也要等个三四年才能看到稳定的曙光,没想到这局面扭转来的如此之快!
周总,不容易啊!我们现在的gdp已经快接近日本的六分之一,超过美帝的十分之一,这是巨大的进步啊。”
噗......周青峰原本被马千山鼓动的满心燥热,深感自己没白忙一场。可听到最后这句,他顿时没脾气了。
圣光 第0856章 想法
六分之一,十分之一,这比例也太低了。
十亿量级的全球第一人口大国,gdp排名第七。国家外汇储备还不如买办港。东南叛贼的gdp接近大陆一半,半导体产业逐步成型,天天找茬叫板。
‘圣光’把总部搬到帝都,触目所及都是好的。但放眼全国,落后的地方一片一片。马千山是习惯了,对去年的进步很满意。但周青峰不满意。
经济还是太差了。
马千山代表部委来也不单单只为说个gdp数据。93年的经济稳住了,94年是不是要再接再厉?能不能再来个年增长百分之二十的奇迹?
去年的经济形势好转,‘圣光’是出了大力气的。今年也得让集团的周总多出一把力嘛。特别是‘圣光’手里捏着几个非常好的项目,实在叫人流口水。
93年因为周大爷看了一部纪录片就跑到云南去建厂。云南方面高兴归高兴,但谁也没料到他搞出的vcd产业收益如此之大。
‘圣光视听’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全国产业链的整合,一年生产了上百万台vcd,刻录了以亿计的光盘碟片,赚的盆满钵满。
周青峰从不要税收优惠,他只要地皮。现在哪怕是帝都魔都的地皮都不值钱,地方政府很乐意给地皮换税收。
云南虽然偏远,但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等家电产业都是有的。‘圣光’不但搞了vcd,还把那些快要倒闭的家电产业全部整合起来,改造升级。
93年还看不到这种整合的好处,但94年改造后的企业就要向全国铺货推销。至少在西南内陆省份的市场上将无人能与之匹敌。
这一年上百亿的产值,十几亿的税收。眼红的人多了。
当初‘圣光’vcd在魔都销售,国内一大堆电子厂跑去购买样机。大家拆开机器一看,就发现这设备其实很简单。解码板,激光头,伺服电机,这些可以进口。
由于‘圣光’vcd大多卖到国外去赚外汇,国内经常缺货,市场需求量极大。好多人为此热血沸腾,都觉着‘圣光行,我也行’。
卖不到国外,抢国内市场肯定没问题。
‘圣光’已经算名牌,它的vcd一台近五千还卖断货。小厂子吃点亏,卖个三千也是超高利润。至于光盘片源什么的,那更是不用担心,‘圣光’早解决了。
各省都想投资进入vcd行业来赚大钱,但是当全国各地的电子厂准备大显身手,《圣光经济周刊》的一篇文章让所有准备入行的人心头冰凉。
‘圣光’vcd有两个系列,一个高价高性能主打高端,一个平价普通性能专门打价格战。《周刊》给出了93年全年生产和销售数据,顺带列出了新建生产线计划。
93年的产能只有一百多万台,94年要爆到五百万台。
光这个爆产能的速度就是对手望尘莫及,只有掌握全产业链和强大的信息物流渠道才能完成。
对手别说产业链和渠道了,连融资能力都不足。
一看‘圣光’要爆产能,大家就怕了。再看‘圣光’的定价策略,打价格战的机型从四千出头一下子暴跌到两千出头。
这正好卡在杂牌厂的盈利线上,生产出来根本不赚钱。‘圣光’还列出了自己的物料表,从成本上看还有很大降价空间。
‘后世’小米是怎么干死那帮低价低质山寨机的?就是靠质优价廉。
‘圣光’一次性备料都是以十万台计算,要求虽然严格但结算非常迅速,利润还高。供应商显然更喜欢和‘圣光’合作。
除了成本优势,周青峰培训集团干部的速度也很快。哪怕不用‘思维风暴’,升级后的链路网络已经可以同时接通一千人。
二十级的传奇强者,精神力强到可以直接给人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地步。最简单的‘暗示术’就能让人沉迷于学习,迅速成长。
只要几天的专项训练,‘圣光’就可以获得几百上千的中层职员来推进生产和销售。别家要十几年才能培养出的人才,周青峰一个星期就够了。
‘思维风暴’有‘阿拉提斯’牌红龙药剂的协助,更是专门用来培养高级职员。论人才梯队,‘圣光’从来不怕任何对手。
周总裁也学‘雷布斯’的产品生态链,打算把‘圣光视听’改组为‘圣光电器’。只要是家庭内弱电产品,从厨房到客厅到卧室到卫生间,他都不放过。
哪怕是做一支签字笔,‘圣光’都能做到便宜好用,打的对手溃不成军。
这种情况下,别家除非跟‘圣光’合作,否则必然没出路。就好像后世的手机品牌经过不断整合,从百花齐放逐渐变成巨头争霸。
“周总,集团的vcd产业能畅销几年?”马千山找上来也是为了个‘平衡’,希望能说动周青峰在多个省市投资。
“如果考虑全球市场,一年卖掉两三千万台是毫无问题的。”周青峰对市场容量挺乐观,“一年四五百亿的销售额吧。”
后世全球手机销量动不动就几亿台。vcd作为家用电器,销量降个数量级应该就差不多了。关键是看推广,而这正是‘圣光’的强项。
听到‘两三千万’,马千山听得咂舌。他又问道:“能不能在别个省也开生产线?”
“有啊,不是已经在做么?”周青峰好奇怪,“集团去年年底就规划好了,今年......”
“不,不仅仅是vcd。”马千山心说,“《圣光经济周刊》上的报告已经被部委研究了好几遍,各个省市为了生产线的落户都抢破头。”
可93年的经济状况远远好过预期,大家对94年充满了期望。预计五百万台vcd将产生的产值和利税都被算清楚了。前景喜人,但总叫人意犹未尽。
“周总能不能再搞一个像vcd似的产业?能带动全局发展的。”马千山问道:“部里绝对全力支持。”
周青峰这种‘奇迹之子’,一年搞定一个现象级的产业。支持他确实堪称一本万利,不管是部委还是银行或者社会,都非常看好他将在94年的展开。
但周青峰自己却摇摇头,“我今年不想搞什么产业了,我要打基础。国内在制造业的基础缓解确实太多,想要跳的更高,必须把基础打牢。”
“打基础?”马千山不能说‘打基础’不好,“国内薄弱的地方确实挺多。周总,你要在哪方面打基础?”
“先从教育入手吧。”周青峰硬气的说道:“我打算办一所大学,世界一流的大学。”
圣光 第0857章 建大学
当周青峰说要建一所大学时,他对具体该怎么做是一无所知。不过没关系,他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手段。
来自异界的术法没法让一个普通学生立刻学会知识,但可以让知识直接灌注到学生的脑袋里。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周青峰成为最好的老师,或者是校长。
再加上链路网络和‘思维风暴’,周青峰办的大学完全可以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场,成批成批的为国家和集团提供尖端人力。
再加上‘圣光’提供的良好待遇,不但可以培养人,更可以留住人。免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总,你想办大学?”
“对啊。”
“在哪里?”
“回天阳吧。”
马千山真是绝倒。天底下找不到比周青峰思维更加跳脱的人了,去年他脑子一热搞vcd,大火。今年他脑子再一热,又打算搞大学,这指不定又是一场热潮。
但这位总裁要干的事还真得认真对待。他有钱有人还有关系,办一所大学不会有多大难度。各方面甚至会抢着帮他特事特办,一路绿灯。
“我对现在的高等教育不满意,好人才都朝外跑。‘圣光’的出现减少了人才外流的速度,但并未完全中止。还是有很多人毕业就铁了心想要出国,拦都拦不住。
国内的科研和制造业有很多领域还是空白。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短板数都数不清,短时间也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可能。”
周青峰站在自己总部顶层的总裁办公室,隔着宽大的落地窗俯瞰帝都三环线。他大声喊道:“既然别人都做不好,那就我来做。至少我解决了第一个麻烦,资金。”
《圣光经济周刊》很快刊登了周总裁创建‘圣光大学’的构想,首先他把退居二线的郑平郑教授请出来,嗑一副龙血药剂年轻十岁,龙马精神的就任大学校长。
郑教授出面聘请海内外英才加盟组建二十多人的‘校务委员会’,每个委员都是业内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每人配十名助手组建办公室,正式开始建校工作。
说干就干,不玩虚的。
校址没有,找天阳市批。
校舍没有,或买或建。
师资力量没有,高薪聘请。
教学设备没有,花钱就是了。
生源之类的就更简单了,找部委批准,自主招生。按照综合性大学的标准来,以理工科为主,本硕专业先上它十几个学院,几十个专业。按几万学生的标准做规划。
尽可能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
在《周刊》的建校构想上,慷慨激昂的文字末尾写了简单的一句话——集团负责学校所有开支,每年经费不会少于五十亿软妹币。
五十亿?!
‘圣光’集团不愧为新闻制造机,去年的vcd热潮尚未消退,今年又搞出个大学话题。各家媒体恨不能在‘圣光’总部设记者站,等着发大新闻。
年经费五十亿,这个数字实在太大。国内教育体系瞬间为这个数字吵成一锅粥。现在清北这个级别的学校一年经费也没这个数啊。
换在当前,考虑收入和物价,完全可以将它当做后世的五百亿来看。
想想如此一笔巨款,还是每年不少于五十亿的投入。要花掉这么一笔钱可不容易嘞。无数人的心头都变得火热,默默思考自己能在其中做点什么。
国内媒体上立马响起嘈杂的声音——为什么新建的‘圣光大学’没有文科?
为什么不设立文史专业?为什么没有新闻法律专业?为什么没有艺术教育专业?
这是看不起谁呢?强烈要求周总正视文化领域的呼声,亲自上门聘请国学大师登台授业。
对于这些杂音,周大爷多看一眼就算他输。
只用半个月,郑教授领导的校务委员会拟定了建校规划。首先,天阳决定把市政府,机关单位和配套宿舍腾出来给学校当办公点,教学楼和校舍。
这有大概二十多栋大大小小的建筑,应该满足学校初步使用。
有了落脚点,‘圣光’便抽调集团的中层人员填充校务管理工作。这一口气就填过去上千人,腾出的职位又可以创造新的就业。
接下来便是招募师资力量。
简单拿钱砸便是。
周青峰一月中旬说要办校,二月中旬就开始在全国报纸上打广告。助教两千起步,讲师翻倍。教授等级的职位需要面谈,薪资上万不是梦想。
光这拿钱砸就能砸的人目瞪口呆。国内不少符合条件的大学教职员工都仔细阅读报纸上字里行间的每一句话,少不了拨打广告上留下的电话亲自问一问。
但要解决师资问题,完全靠外来的应聘者似乎不太靠谱。于是周青峰打起了自己集团的人力资源——‘圣光’的研发部门已经有上万的高级职工。
比如在‘矩阵’小组干了两年的史维奇,他就被要求去‘圣光’大学计算机学院当两年的系主任。这位组长如今精通软硬件技术,在业内已经算是名声鹊起。
史维奇接到这份调令时是哭笑不得,因为当初伺候秘密‘矩阵’的小组如今已经膨胀到八百人。现在有一半被调去大学执教。
调出来的职工都是两年来在集团接受培养,拥有极其丰富经验的骨干。他们对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构建有着极其超前的思维。
这支队伍成建制调出来,配上一批高素质的助教,‘圣光大学’的计算机系立马就是师资雄厚。开设的专业将不仅仅是培养敲键盘的代码苦力,是真正的未来技术领军者。
除了在自家挖潜力抽调人手,周青峰还带着红龙药剂到处去求聘一批上年纪的退休人员。这种发挥余热的做法在‘圣光’内部很普遍。
‘圣光’技术部门有两千多退休的老研究员,个比个的职称高。有的甚至是学科带头人,又或者是院所的创建者。
周青峰跑去请了两三百位能‘以一当十’的老家伙出来,立马就把物理,化学,数学等等自然学科的院系撑起。
这还不用担心人事关系,反正都是退休的。
等到了94年三月份,周青峰以一如既往的超高的效率,把大学的数千名教职工全给招聘齐全,十几个理工科学院的草台班子愣是搭建完成。
圣光 第0858章 拉人
帝都,东城区。
胡同口来了辆搬家的小货车,几个师傅正把家具朝车厢搬。有个中年妇女跌坐在货车旁边直哭,嗓子扯到极处都破音了。
搬家师傅自顾自的干活,街坊邻居探头探脑的看热闹,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就隔着十来米指指点点。路上有熟人骑自行车经过,少不了停下来问一声咋回事?
“这不是银行赵科长家吗?怎么了?”
“嗨......,犯事了,抄家呢。”
“别胡咧咧。这是卖房子搬家呢”
“搬家至于哭成这样?”
“房子贱卖的,不到市价三分之一。赵科长媳妇平时多扣的人啊,这下心疼死了。”
“这为啥呀?”
“还不去年炒汇闹的。前年汇率四点几,去年五点几。赵家有内幕消息,去年炒汇赚了不少钱。他们去年预估汇率还得跌,于是挪用公款炒汇。可今年汇率没降......”
说到‘汇率没降’,看热闹的街坊拉出长长的尾音,戏谑意味十足。周围的人们全都乐呵,笑的大喘气。老百姓可不就恨这种事么。
“赵科长这算是被抓进去了?”
“可不是么。至少得判个十几年,还得限期追赃。赵家为了减刑,被人卡着卖了房子。”
“要我说活该。这姓赵的不是好东西,前几年就老嘚瑟自己女儿在国外留学,嫁了个黑鬼,生了个黑不溜秋的孙子。他天天说自己退休也要去国外享福,现在去监狱享福吧。”
“事情可没这么简单。听说这波炒汇的人都亏了,四九城里不少有权有势的都栽了跟头。赵科长只是没来得及跑的小杂鱼,背后大鱼没兜住底,崩了。”
“说来这事确实怪,我有亲戚在体制内的,去年也灰心丧气的说外汇扛不住,汇率要跌。可今年不但没跌,还涨回来一点。”
“听说是去年出口赚了不少外汇。就是那家‘圣光’,靠出口轻工业产品去东欧,老有钱了。国内好多厂子都指着这家集团活呢。”
“这‘圣光’到底啥背景啊?谁是它后台?生意做那么大,怎么就没人眼红搞它?”
“谁说没人眼红?暗地里搞的人多了。搞不定而已。”
“这家集团就真厉害了,手段通天。”
“切.....,你们懂个啥?事情比你们想的复杂多了。”
“有屁就放,捂在嘴里不嫌恶心吗?”
街坊邻居日常性的争来吵去,胡同口看热闹的来来往往。这里住了不少体制内的人,有人急着上班,没聊几句就走了。也有人驻足观瞧一会,也紧赶慢赶的离开。
马千山从胡同小巷出来,有个六七十的老者送他离开。两人也停了几分钟,在路口话别。
老者瞧了眼哭个没完的妇人,面露不屑的鄙夷,又对马千山说道:“‘圣光’真是大手笔,这次不知多少人恨。你马主任功劳也不小啊。”
马千山一笑,摆手道:“我可不敢当,都是总裁的功劳。”
‘总裁’这个称呼令人忍俊不禁,总是联想到另一位擅长‘微操’的‘蒋总裁’。
“我们总裁有能耐,别人怎么整都不怕,惹急了他就翻脸。恨他的人多了,可他活得好好的。我这种只负责打打杂,敲敲边鼓,干点跑腿的事。
我这次来是集团要建大学,但周总只看重理工科,对文史法律等专业多有误解。我想请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出山,一来跟他好好聊聊,二来为建相关学院努力。
按选集上的话,‘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要占领了’。现在国内思想混杂,得有个拨乱反正的机会。”
老者点点头,却又疑虑道:“你们真拿五十亿出来办大学?会不会压力太大?”
马千山也点头,“其实集团这两年在助学这块投入非常大。首先是农村失学儿童的慈善补助,已经有十几万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重新上学。
此外就是资助大批适龄年轻人出国留学,主要是去前苏联国家的院校。前年就送出去上万,去年更是达到四万多。今年不会低于五万。
折算下来,这一年也要花掉几十个亿。不过集团确实挣钱也多,商业上的效益且不提,就是这两年接受国企的烂包袱,把好多地皮盖房子转手出售就能挣了不少。
之前大家都觉着周总接手烂包袱是绝对亏本。可就两年的功夫,国内十几个城市的房地产项目陆续完工,局面就改变了。
今年集团把房子一卖就肯定能回本,以后每年卖房的收益不会低于二十亿。按周总的话,这生意以后只会越来越赚钱。”
换别家公司,一年挣这么多肯定让马千山不太爽。但‘圣光’不同,它盈利能力强,花出去的更多。就说这办大学的事,实在叫人挑不出毛病来。
“现在的问题是周总对国内社会科学方面有点瞧不起......”马千山想说的委婉些。
可胡同口的老者自己嗤笑道:“不说别人瞧不起,我这个搞了一辈子社科研究的都瞧不起。
现在都是些什么狗屁玩意啊,天天叫嚷西方的那一套,把老一辈的教训全给丢光了。他们眼里哪有什么自由民主,无非是看别人日子过的好,贪图享受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