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安梦入
含元殿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从古至今最为高大宏伟的宫殿,坐落在三层大台上。光是殿基就高出下面的丹凤门广场整整五十尺(十五米),含元殿居高临下,张开两翼,给人的感觉就是殿堂的巨大,个人的渺小。
依次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帝国的神圣庄严,含元殿的神圣尊贵。即便是来自后世,见惯了摩天大楼的萧去病,行走在又宽又长的龙尾道上,也在心里萌发出一股庄严和崇敬之心。
萧去病正发思古之幽情呢,刚走上龙尾道,迎面却被人给拦住了,顿时就欲大怒,就算老子被削去兵权,还是堂堂一品国公。
可抬头抬头一看,却是王承恩这个中使内供奉。
“王中使,新年快乐,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几日不见,你可是越来越精神了?”萧去病笑着打趣道。
九个多月前第一次见到王承恩的时候,他还是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子。经过九个月的万里征战,长途跋涉,他倒变得精壮了不少。
王承恩一把抓住萧去病的胳膊,将他拉到一旁的翔鸾阁边上,一脸急色地道:“我的梁国公诶,这个时候了,你还能笑得出来?你知不知道,宫里弹劾攻击的本章,已经堆积得快有一人多高了!”
“我知道啊。”
看到萧去病一脸微笑,毫不在意的样子,王承恩急得直跳脚。
他对萧去病和安西军充满了好感,这次他随安西军出征河中,总共得了五十多缗的好处,而且因此立功不小。
不但在大明宫内的职位提升不少,还被封了一个武散官,正五品上的定远将军,赐了一百户的食邑,这可是能传诸子孙的富贵家业!
王承恩虽然从小净身,并无子嗣,但却有一个哥哥,过继了一个侄子给他做义子,也算是有后了。
而这一切,王承恩认为都多亏了安西军和萧去病,特别是萧去病,若不是他冒死前来报信,说不定在怛逻斯城下,自己就会死于葛逻禄叛军和大食军的内外夹击之下。
“那你就一点不着急?”王承恩焦急道:“高将军让我给你提个醒,这么多人弹劾你,积毁销骨,就算是陛下也很难保住你,只怕等新年假期一过,就会下旨处置你!”
看到王承恩焦急的样子,萧去病心里也有些感动,放下了笑脸,道;“你可知都弹劾些什么内容?”
李隆基耽于享乐之后,大多数上奏文表,都先送呈高力士,他看过一遍后,拣重要的再进奉御前,小事便由高力士自行裁决。
这是碰上高力士是个好宦官,如果换成李辅国或者魏忠贤,大唐早就暗无天日了。
“有弹劾你监守自盗,贪墨大唐金银币的;有弹劾你私自截留战利品的;
还有弹劾四海商社不合律法的,说你这是自甘堕落,败坏官员形象,要求把你下狱论罪……”
萧去病又笑了:“这谁啊,这不是找抽么,四海商社可是为国库赚钱,也是陛下批准的,这条要给差评啊。”
王承恩不懂差评什么意思,继续道:“还有人攻击你太过有钱,要查四海商社和用来练兵之王鉷家产的账目。”
萧去病眉头微皱了起来,如果李隆基真同意了,这个时候查账可不是好事,交给他们来做,没事也能找事,小事也能变成大事,倒是个大麻烦!
即便自己有贵妃罩着事情不大,,高适,杜甫,王昌龄等人却不死也要脱层皮,这倒要小心应对了。
“还有人弹劾你独断专权,要求四海商社交由户部和太府经营,还说得来的利润只用一成练兵就好了……”王承恩终于说到了最关键点。
萧去病的眉头瞬间皱了一个川字,这是要将自己彻底撸个干净,变成一个闲人啊。
说实话,一开始萧去病是想做一名幸臣和弄臣的,这才费劲心思讨好李隆基和杨贵妃。
四海商社不用他李隆基和大唐国库出一个开元通宝,我自己找门路融资,我操持一切将架子搭起来了,我出的点子,出的技术,费心尽力忙里忙外。
到最后却要交出六成的纯利润(三成专款专用练兵养兵,两成孝敬李隆基,一成打点杨家和其他权贵),为的就是向王鉷学习,想用金钱邀宠,获得李隆基的宠信和支持,自己因此也能有一番作为。
没想到到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眼看四海商社马上就能进入正轨,上元节过后,第一支商队就能启程出发,四处赚钱,现在却有人要来摘桃子!
自己为他李隆基做了这么多,到头来换不来一点支持,反倒是安禄山那样做不成一件事,没一点本事,只会装傻充愣的备受信任和宠信!
萧去病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道:“后面这条,是谁的人?”
王承恩看了一眼四周,见李晟马燧他们守在四周,这才道:“都是御史台和户部的小官,大多数是杨大夫,其他是东平王的人。”
萧去病立刻了然,联想到李倓带回的信息,和腊月二十八早朝那天,自己派去虢国夫人府送蛋糕的被打了回来,怎么会想不明白安禄山,虢国夫人,杨国忠三个已经联合起来。
“多谢王中使和高翁了,日后必有重报。”萧去病朝王承恩抱了下拳,王承恩见消息带到,也不多做停留,赶紧回去伺候李隆基去了。
ps: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朝会(二)
随着八名小宦官齐声高唱上朝,天宝十一年元日的大朝会终于开始了,近两千人一下涌入了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大的含元殿,在小宦官和礼部官员的指引下各种站好位置。
萧去病和薛西斯比较好,站在含元殿最里面,李晟顾小俊他们则在后面,马燧还站到殿外。
所有人站定之后,身穿明黄色衮冕踱着方步步入含元殿,在御座上坐下之后,群臣和各国使节在宰相李林甫的带领下,三呼万岁,顶礼跪拜。
李隆基端坐御座,看着大殿里整齐跪拜的两千官员和使节,以及殿外和广场上乌泱泱跪伏在地的一万多人,听着近两万人同时齐呼“恭祝陛下万寿无疆”,只觉得整个天下都拜伏在他的脚下,一种无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油然而生!
今年大朝会的人数比往年多了好几千人,葱岭以西三十六国联袂来朝,河中大胜之后,震慑群胡,以前要东要西的回纥这次也不敢再吭声了;
更加让李隆基喜悦的还是,在几天之前,吐蕃的使者终于到了,确认了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的死讯,通报吐蕃新任赞普赤松德赞的即位,并请求吐蕃赞普和大唐皇帝继续维持甥舅关系。
呵呵,怎么可能嘛,你们吐蕃就快要被我大唐消灭了,朕这个快七十岁的人怎么可能跟一个十岁不到小童做甥舅?李隆基决定拿出强硬姿态,在大朝会上当庭拒绝,然后下令高仙芝和哥舒翰分两路进兵,五年之内,彻底消灭吐蕃这个心头大患!
李隆基志得意满宣称免礼,大家各自归位,大唐宰相李林甫再次站了出来,从怀中掏出一封贺表,大声宣读。
伟大荣耀的大唐,在去年的一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口在增长,税赋在增长;因为大唐皇帝陛下的英明和伟大,整个大唐风调雨顺。老百姓丰衣足食,感恩戴德。
说完民生,李林甫紧接着话锋一转,说起去年的三大战。四月,剑南节度使讨伐南诏。虽未尽全功,但还是打得南诏跪地求饶,这才放过他们一马;八月,东平郡王征讨契丹,虽然小有挫败,最后还是反败为胜,打得契丹和奚远遁几百里。
然后就是大书特书的河中之战和木鹿之战,两万安西军和一万四千葛逻禄,宁远**加一起几乎全歼(包括临阵起义,投降。俘虏)大食军二十多万,赶跑了凶恶的大食人,拓土四千余里,缴获了价值近六千多缗的战利品。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大唐皇帝洪福齐天,恩泽庇佑。这两战打出了大唐的威风,打出了大唐的气势。过去的一年,是辉煌的一年,荣耀的一年,整个世界都容笼罩在大唐皇帝的恩威之下。在皇帝陛下的恩泽普照下,整个大唐一定会蒸蒸日上,光耀千古云云。
也不知道是哪个翰林进士写的,一篇骈文贺表写的华丽无比。李林甫也宣读得声情并茂,但其实萧去病几乎没怎么听懂,就依稀听到说南诏和东北都是大胜,嘴角便带着一丝嘲讽,大胜?全军覆没也敢说大胜?
宰相的贺表读完,之后是由副宰相陈希烈各挑选一封地方高官和附属国藩属国贺表宣读。之后就是重头戏了,秉着先外再内的原则,由各朝贡国,藩属国,附属国,羁縻州,各州官员,长安官员给大唐皇帝献上朝贡的礼物。
往年到了这个环节,都是喜爱玩乐和新奇的李隆基兴致最高的时候,但今年安西军差不多将整个河中和呼罗珊的金银和宝物都搬回了长安,这时候在看这些朝贡国和藩属国进贡的礼物,李隆基却打不起一点精神来。
若论金银器皿,珠宝玉石,怎比得上半个多月前,在丹凤门广场上堆积如山的那批;若论新奇,又哪里比得上萧去病献上的八景琉璃灯?
萧去病也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些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贡品礼物,那个什么室利佛逝的使者拿几片好看的羽毛就说是凤凰毛,李隆基竟然也相信?还有那个什么苏禄国的使者,拿一段乌漆墨黑的木头,也来当宝贝?
还有许多小得不能再小,从来没听过名字的国家也来给李隆基献礼,交流起来还特别费劲,要通过四五重翻译才能听得懂。
萧去病听旁边大唐官员低声议论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南亚各岛屿的一些小部落,坐着大食人去广州的商船每年来一次,得到大量赏赐之后,再欢天喜地回去。
萧去病忍不住在心里想,自己已经和萧华谈妥了全面合作的事宜,有兰陵萧氏的造船实力和技术,还有阿里依的互通有无的指点,等老子造出船来,就沿着海岸线一路打过去,只怕明年,后年,这些所谓的来朝贺的“国家”就会少几十个。
大唐还真好骗啊,一个几百人,上千人的部落,随便取个名字,拿点垃圾就能从大唐骗去大量赏赐,丝绸,瓷器,作物种子,劳动工具,生活用具等。
萧去病这样想着,就听到一个熟悉而又兴奋的声音,大声说道:“回纥汗国献上水晶杯一对,金碗一对,金瓶一对……恭祝天可汗陛下圣寿延长,万寿无疆!”
水晶杯?
萧去病扭头望了过去,只见回纥王子移地健手里捧这两个长条形的无色透明的玻璃杯,一脸得意地环视了一下整座大殿。
移地健对自己的贡品充满了自信,其他金碗,金瓶,骏马等倒也平常,但这一对无色透明的水晶杯,却是他的父汗花了大价钱,并许出一片好大的草场才从一会昭武九国酋长那里得来的传家宝,绿色的玻璃杯常有,可这样精细且无色的水晶杯却世所罕有!
果然,除了大唐皇帝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之外,大殿之内其他人看到的时候,眼睛都有些看直了,移地健明显感觉到周围的人都长长的抽了一口气。
萧去病也注意到群臣和各国使节像看无价之宝似的看着这一对厚薄并不均匀,还有很多气泡的玻璃杯,心里笑道,移地健呀移地健,你这不是倒霉催的么,好死不死,你要送什么玻璃杯做贡品。
这样也好,有对比才有震撼,等我的十只带手柄的玻璃杯和两尺长,一尺高的玻璃龙苍龙拿出来,还不亮瞎你们的狗眼?(未完待续。)
ps: ps:感谢hspansheng一万币的打赏,说实话,晚上准备打字的时候,确实被吓了一跳,简直是受宠若惊,拼着熬夜也要多码出一章来。
盛唐神话 第一百三十章 大朝会(三)
吵吵嚷嚷的朝贡献礼足足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整个过程,虽然萧去病都是抱着看闹剧的的心态,冷眼旁观这种之前被自己嗤之以鼻的朝贡外交。
但随着来到唐朝这么久,入乡随俗,现在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历代王朝这么做的道理。
无非是皇帝为了维护其统治需要,最大的作用便是以朝贡的形式显示其统治的合法性,我中华皇帝是天下共主,四夷恭顺,八方来朝,天下太平。
另一方面也是对治下臣民的一种伦理展示,连远方的的蛮夷都承认朕的统治,你们就乖乖的给朕做顺民吧。
只不过这一切在萧去病看来,都太过形式主义,太过一厢情愿,自欺欺人。各个皇朝和皇帝也不想一想,好比武后篡了李唐江山,这些各国使节还不是一样朝贡?
既然都一样,朝贡又有什么意义?除了浪费民脂民膏之外,起到的正面作用少得可怜。
不过即使如此,每一个皇帝依然热衷于此,除了这些还热衷各种祥瑞啊,异象啊,神迹等,说到底不过是为了维护皇权的编造的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罢了。
皇帝们对自己统治稳固性的看重,萧去病算是切身体会到了。在这点上,李隆基算是做得最为突出的,变相软禁四个兄弟,一天之内杀死三个儿子,囚禁所有儿子,纵容奸臣压迫太子……
萧去病一边在脑袋里天马行空地想着,朝贡的闹剧终于到了尾声,终于轮到自己了,萧去病捧着两个箱子来到中间。
李隆基一下来了兴致,他老早就注意到萧去病捧着的两个盒子。萧去病这个仙家弟子,好宝贝和新奇物件从来就没少过。
先有八景琉璃灯,后有抽水风车,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各种新式家具用具,昨夜除夕又给自己送来火树银花和满天星。不知道这次又是什么宝贝或新奇玩意?
“臣萧去病进献水晶杯十只,水晶苍龙一座,恭祝陛下万寿无疆!”
萧去病将两个盒子摆在献宝的御案上,从盒子里拿出一只带手柄的玻璃杯来。玲珑剔透,熠熠发光。
果然是有对比才有差距,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前,移地健拿出那对无色透明的玻璃杯来的时候,大殿中众人眼睛就有些看直了。倒吸一口凉气。
玻璃本就稀少,这东西只有罗马人会造,西罗马被北方蛮族灭亡之后,玻璃制造工艺几乎绝迹,现在能看到的都是古罗马时期的存货。两地相隔万里,之前道路又不太平,流通到大唐的自然少之又少。
加之大部分玻璃都因石英砂不纯,含有铁离子而呈现绿色或浅绿色,故此移地健那对玻璃杯岁因为年久而失去光泽,却依然被所有人视作绝世珍宝。
而萧去病这只玻璃杯却是昨天新作的。光彩熠熠,华光夺目,两相一对比,立刻就将移地健那对玻璃杯给比了下去。
萧去病看到,所有的人这时都露出贪婪之色,眼睛简直立刻就要红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等到萧去病依次将十只带手柄玻璃杯摆放在御案上,就听到后边一阵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萧去病接着打开另一个盒子,一条两尺长,一尺高的水晶苍龙出现在大家眼前。苍龙的三爪着地连在座基上,右前爪腾空,昂首嘶鸣,睥睨天下。在两侧几十只牛油巨烛的照耀下。更加显得华光璀璨,宝光四射。
原本喧闹不已的大殿随着这条玻璃苍龙的出现,一下变得安静下来,只听到一阵阵怦怦的心跳声和呼吸声。
李隆基也长吸了一口气,有些激动道:“梁国公,这是你自己烧造的?”
四海超市开业不久后。也陆陆续续出售过几件浅绿色的玻璃器,价钱都在一千多贯到两千贯,李隆基极为关注萧去病,自然是知道的。
萧去病极其认真道:“回禀陛下,这十一件水晶器是王家琉璃工坊,用臣用山中带来的水精为母料,加上臣四处找寻的八种原料,烧造九天九夜而成。”
这是萧去病早就想好的言辞,不能说得太简单容易了,否则怎么卖得出高价?
但同时又要传递出一个信息,就是这东西我还可以继续烧造,这样别人才会感兴趣,才会来买。
果然,李隆基十分配合,道:“既如此,那就是还可以继续烧造了?”
“臣从山中带来水精母料,大概还能烧造这样的水晶杯五百件。臣准备花时间将他们都烧造出来,以一件四千贯以上的价格出售,造型还可以预定。”
在含元殿上,当着几乎大唐所有高官和各国使节打广告,萧去病也算是第一人了。
萧去病的玻璃杯一出,之前还洋洋得意,自以为自家的贡品独一无二的回纥王子移地健,脸色就难看得像锅底一样。
这家伙本就从小被溺爱惯了,头脑简单,之前又与萧去病有仇,好死不死的,移地健跳出来道:“西市这样的玻璃杯,不过卖一千多贯,你如何就敢卖四千贯?”
“就因为我的水晶器好。”萧去病笑着举起一只玻璃,环视大殿一遍道:“因为加入了我从山中带来的水精母料,再加上其他八种稀有原料,并且烧造工艺极高。
我的水晶杯不仅光彩夺目,而且有以下两点好处,其一,不似西域胡商带来的玻璃杯那样布满气泡;
其二,我的水晶杯质地结实,不似胡商的玻璃杯质地疏松,相信大家都知道,西湖胡商的玻璃杯是不能装沸水的,而我的却可以。”
说话的同时,高力士已经下来取了一只水晶杯拿给李隆基观赏,萧去病也递出去七只水晶杯给朝臣和各国使节看。
这些人双手微颤地接过去,互相传看,晶莹剔透,没有一丝杂质,且果然如萧去病所说的那样,看不到一个哪怕是最微小的气泡。
简直就像浑然天成的一块水晶,所有的人无不啧啧称奇,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两个小地方来的使节还因为太过紧张,差点脱手,顿时引得旁边人一阵埋怨,自己则吓得半死。
当然,除了称赞,更多的人心里则在想,四千贯一件,倒也不算太贵。这宝物可是只有五百件,天下有钱或有权的人可不止五百人。
若是能买下一件,不管是转手五六千贯卖掉还是拿去送礼,都是极好的。就是不知道萧去病会是什么卖法,总不会是先到先得吧?
另一边,移地健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其实刚才话一出口,移地健就有些后悔,他自己进贡的也是水晶杯,若萧去病的不值钱,他的自然就更不值钱。但当时他头脑发热,哪里想得了那么多。
这个时候又听萧去病说他的水晶杯有这两种好处,又听到大家都说好,更觉没面子,就想缩回队伍里去。
可是萧去病又怎会轻易放过他,大声道:“陛下,移地健王子认为我的水晶杯不值这么多钱。臣恳请陛下让我当众做个试验。”
“做个试验?”李隆基好奇道。
“就是提一壶沸水来,各自倒入臣和移地健王子进献的两个水晶杯中……”
“不行!”李隆基还没说话,移地健王子便大叫起来,他已经相信萧去病杯子是能装沸水的,而他的却不能。
这里到底不是回纥汗国的王帐,不是他说了算,即便移地健激烈反对,最后沸水还是提了过来,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如萧去病所说的那样。(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一百三十一章 针对萧去病的阴谋
时间正值新年,大年初一的上午,在很多坊市内,富贵人家院中,除夕烧了一夜的庭燎依然没有熄灭。
唐人习俗,这堆大火烧得越久,代表这一年越旺盛,富豪者,还往火堆里丢香料,弄得整个宅院异香缭绕。
此刻,位于亲仁坊东门之南和东南隅,占地八分之一坊的东平郡王府内,便是火光冲天,香气萦绕。
这座除皇宫之外,整个长安城最为豪华壮丽的宅院中,名叫高尚的谋士和名叫严庄的谋士正在一座华美精致的暖亭当中,对坐品茶。
失去一只耳朵的高尚明显心不在焉,而且显得很兴奋,声音中都微微带着点颤抖:“马上就正午了,不知朝会上怎么样了?”
高尚性子狷狂,坐在矮几对面的严庄却是个阴沉内敛的人,但这个时候,心旌也难免有些摇动。
自献捷那日起,他便决定投靠萧去病,只是一方面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前去投诚,二方面,正好这次萧去病惹下大麻烦,严庄又有心想看萧去病会如何应对。
说实话,对于腊月二十八那天,萧去病在早朝上禁私钱的举动,严庄是极其不赞同的。
他实在想不通,以萧去病的聪明才智,何至于做下这种得罪全大唐权贵,而自己却得不到一点好处的事!
因为这两个原因,严庄想要暗中投诚的计划便一下搁浅了起来,他还想再观望一下。
他虽对萧去病有佩服,却并没有什么好感,亲近就更说不上,他之所以选择投靠萧去病,无非就是觉得在萧安两人的争斗中,萧去病可能会是最终的赢家。
若是在他投诚之前,萧去病就被人弄死了,严庄只会在心里松一口气,并和高尚一起狂欢庆贺。嗯。终于不用再选了!
可是,当今天听高尚说出他的最新计策的时候,严庄心里也咯噔一下,又免不了有些替他担心起来。
或者确切的说是。是十分好奇萧去病能不能度过这一关。
“高兄放心,以我对那萧贼的观察和认识,想必这次他一定会上当!”严庄脸上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心里却充满了疑问:你会怎么做呢?
那边,得到肯定回答的高尚脸色一下变得狰狞起来。露出一个像是要杀人的笑容:“哈哈,既如此,我们便拭目以待吧。”
同一时间,大明宫,含元殿,朝贡献礼的环节已经过去,自然是以萧去病所献最为出彩。
除了独一无二的水晶杯和水晶苍龙之外,更让加让人看重的还是之后的五百件水晶器。
李隆基很高兴,萧去病说了,他无偿捐出从山中带来的水精母料。这次出售五百件水晶器皿的收入算是四海商社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