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安梦入
我听他们的人讲,这样一套盔甲足足价值六百贯,每名士兵的装备超过千贯。天策军是真有钱啊,所以装备才这好。
除此外他们还有轻便的,三人就能推走,就能操作的八牛弩和投石车,还有昨日那种猛火油,他们的士兵一个个也非常强壮且力气大,两人放对,我竟然打不赢一个!”
段全葛和段俭魏对视一眼,内心也都充满了震惊,他们之前就对天策军优良的装备眼红不已,而且还下过定义,说天策军是用钱砸出来的。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在兵器优劣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对面的智力又不弱于己方,甚至胜过己方,现在南诏水师全军覆没,南诏也再也地利可言,想要打赢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那兰陵王,他可是神仙弟子,力大无穷,且身上带有仙家至宝。他有一口九石的宝弓,能射四百多步远,我们走的时候,他一箭就把洱海东岸的一水边的一块大石头给射爆了,几百上千斤的石头啊,竟然被射成了无数的碎片;他还说他曾经一箭就射塌了木鹿的城门楼。”
“九石强弓,一箭射爆上千斤石头,一箭射塌城门楼……神仙弟子,怎么可能?”
段铭艺赌咒发誓表示是自己亲眼所见,那块大石头绝对超过四百步远,确实是大石头,被射得粉碎了。然后又开始讲萧去病的威胁,不投降去杀吐蕃兵或者不拿南诏兵人头来换活命,他就杀光我们,连家人老小也不放过,一百贯一个人,买我们的人头。
段全葛、段俭魏额头开始冒汗了,这时候段铭艺又抛出了更劲爆的消息:“兰陵王还偷偷对我说,只要我们大理段氏投降归顺大唐。并替大唐攻打吐蕃,可让我们大理段氏为南诏之主,更换国号。建立以白蛮为主的全新附属国,镇守南境!”
在六诏之前,这里的人分为乌蛮和白蛮,白蛮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科技水平更为先进,乌蛮更为原始,或者更为野蛮,但在相互的争斗和兼并中。白蛮却一直处于下风,以致六诏的时候,白蛮便基本为乌蛮统治。
六诏都是乌蛮。段氏则是白蛮土著大姓,虽然在南诏国内段氏十分兴盛,除却阁罗凤、风伽异父子之外,南诏第一大将和第二大将都是段氏。但白蛮在南诏地位却非常低下。
南诏是奴隶制国家。虽然白蛮人比乌蛮人更聪明,种田、制陶、酿酒等各种手艺,都远胜过野蛮的乌蛮,但近八成的白蛮都是奴隶,剩下的也大多数是靠手艺吃饭的平民,像段氏这样的军事大族,在南诏也只此一家。
而乌蛮则大多都是奴隶主贵族和士兵,可以说。在南诏就是白蛮负责生产,养活乌蛮。乌蛮负责打仗,四处征战。
段氏虽然因为文化素养高,会打仗而被重用,但其实一直乌蛮的贵族压制和排挤,如果不借助外力,白蛮几乎不可能翻身做主人,段氏也几乎不可能称王,因为白蛮打不过乌蛮啊。
现在无疑是个极好的机会,只要段铭艺所说是真,只要兰陵王真的能打败南诏和吐蕃的联军,那段氏取代蒙氏(南诏又称蒙舍诏,阁罗凤其实姓蒙),白蛮取代乌蛮统治(治理)这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段全葛激动道:“兰陵王真的这么说?还有,大理段氏是什么意思?”
段铭艺挠了挠头,嘟囔道:“鬼知道那兰陵王和天策军脑子有什么毛病,我都跟他们说了,我们不是大理段氏,但他们就一口咬定我们是大理段氏,还问我会不会一阳指和六脉神剑……”
段俭魏愣了愣,虽然也觉得这个兰陵王有些莫名其妙,但莫名的他也觉得大理这个名字不错,他也是极聪明之人,自然能看得出萧去病这个提议对他们来说简直太好了。
南诏乌蛮兵杀了二十万唐军,兰陵王此来就是要让南诏灭国的,但他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肯定还要找代理人,看意思是找到了自己两兄弟。
他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极其认真的地对段全葛说道:“二哥,此次若兰陵王和天策军真的能推枯拉朽攻入南诏腹地,我们便乘机投了兰陵王吧,活捉那阁逻凤献给兰陵王,立功表现。
以后我们就叫大理段氏,若兰陵王果真能说话算话,以后我们建立的国家,就叫大理国,可好?”
同一时间,名叫名叫傍罗皮的前施浪诏遗民,找到他的族中长老,讲诉了兰陵王要杀光南诏士兵的决心,还有用人头换性命的条件。
没过多久,英明神武,机敏万分的南诏一代英主也察觉出了些许不对,这个时候那四十一人带回来的消息已经在很大的范围内传播开来了。
南诏内部,并不是没有矛盾,皮逻阁和阁逻凤父子都是世间英杰,短短时间内一统六诏,后来又攻灭爨氏,由一个小小的部落,发展壮大到现在这个规模,南诏内部真正属于蒙舍诏的本部兵马其实并不多,这次两万水军全军覆没,一万罗苴子又死了六千,本部兵马就更少了。
之前因为阁逻凤英明神武,有手段,会团结人,会演戏,会煽情,所以被他们兼并的其他五诏遗民自然是一心跟着阁逻凤了。可是现在阁逻凤吃了一个这么大的败仗,这些五诏遗民自然是人心思动,想什么的有。
阁逻凤这时虽然察觉出了不对,却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而且一时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因为毕竟蒙舍诏的亲信一直以来都是少数,万一应对过激,很容易将其他五诏遗民和白蛮逼反;可是不做应对,未知的危险又最让人害怕,而且人心不齐,想坚守到吐蕃援军又更加困难。
正在阁逻凤感到无比头痛,心里寻思着要做点什么提振士气,让所有的南诏人同仇敌忾起来的时候,萧去病带着两千水军就杀了过来。
三天多的时间,随军来的工匠和士兵。加班加点,组装出了五艘长九丈六尺,宽两丈七尺的三桅战舰出来。以此为主力,其他的则是上百艘小木船和竹筏,浩浩荡荡渡过洱海杀将过来。
唐军水师是绕了一个小圈子到太和城以北靠近西岸的,然后一路顺流而下,期间登陆三次,烧毁五个村镇,击败三支第一时间赶到的队伍。以未死一人的代价,杀死南诏士兵士兵三千余人,附近村镇成年男丁两千余人。在后续军队越来越多的时候,唐军放火阻断道路,然后从容退回船上,扬长而去。
阁逻凤带着精锐骑兵队伍赶到的时候。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情景。气得他直骂娘,但是没有办法啊,谁叫自己这边水师的船全被烧了。
最让他郁闷的是,这两天唐军水师并没驶远,而是靠近岸边顺流而下,一路向南往太和城和龙尾城方向而去。
那里可是南诏的人口密集区域,没有办法,阁逻凤只好率领这支南诏仅有的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在岸上跟着。
而且还不敢跟他太近。那年轻的唐军统帅竟然还是天下无双的射雕手,一口宝弓能射四百多步远。箭无虚发。简直像是故意表演一样,一路上被他射死的南诏军民已经过百,更可气的是,有时候实在射不到人,他还射岸边的牛羊。
近五百步远啊,至少是九石宝弓,他竟然射了一百箭还有力气继续射,岸上这些在后面跟着目睹全部过程的南诏骑兵全都被吓的愣住了。
这还是人吗?这简直是天神啊,要不怎么能有这么大的力气,还不会累?
除此之外,五艘三桅战舰上装备着几百架八牛弩,凡是靠近射程内的房子,庄稼等,都会被攻击,用的便是那种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油,漂流一路,就放了一路的火。
没过多久,两千唐军水师便行驶到太和城以南八里,距离龙尾城不到七里的地方,差不多也是洱海最南端,因为南诏军的严防死守,他们找不到机会,只好悻悻而回。
不过成功守住这一次南诏军却没有一人觉得高兴,虽然阁逻凤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但效果并不好,自己这边光挨打了,没有还手之力,一个个心里都觉得非常沮丧。
另一边,那些在暗中听到消息说大唐兰陵王是神仙弟子,南诏这次一定守不住的人,经过这一次,就越发地对南诏能否守住失去信心,并且越发笃定大唐兰陵王就是神仙弟子!
如果不是神仙弟子,又怎么能做出如此匪夷所思,超出普通人力的事情来?有人可是数过了,一百五十箭,箭箭超过四百步,箭箭射中目标。
人心更乱了,恐慌和悲观的情绪正在到处蔓延,这一次,就连阁逻凤对能否守住南诏腹地,坚持到吐蕃援军的到来失去了信心,开始考虑要不要壮士断腕,就像之前被自己父亲攻击的其他五诏那样,带着亲信和族人迁徙到别处暂避锋芒。
可他有是极有雄心的人,祖辈几代人的经营,父子两人二十年的呕心沥血,机关算尽,才有现在的成就,又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
便在他左右犹豫,想的头皮都疼的时候,他的亲卫侍从又来报告:“启禀大王,三千天策军太和城东北十二里处登陆,八牛弩和强弩杀溃守军之后,目前正在原地构筑阵地,挖壕沟,安放鹿砦和拒马枪,准备严守,他们的一半船只已经返回,准备回大营源源不断运兵过来。”
听到这个消息,阁逻凤的手明显颤了颤,与风伽异对望一眼,嘴唇有些哆嗦道:“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啊……”
年轻气盛的风伽异愤怒地跳了起来:“他不让我们好过,我们也不让好过,才三千人就敢登陆,简直视我们是无物,我现在就带兵将他们统统杀光。”
“风伽异不许轻敌,那天策军敢于这么做,自然是有恃无恐。”阁逻凤站了起来,传令道:“点齐太和城所有可调动兵马,本王亲自率军攻打。”
等阁逻凤带着三万多大军赶到战场的时候,三千天策军的临时阵地工事已经构筑完毕,壕沟挖了两条,中间的间隙里扔满了铁蒺藜,第二条壕沟后面是一圈鹿砦,鹿砦后面是一圈拒马枪。
与当初在占城摆的阵型差不多,拒马枪后面是四层密密麻麻的军阵,第一排是铁盾长枪兵,后面三排强弩兵,军阵的两侧则是投石车和八牛弩。一共三个方向,四个军阵,五个投石机和八牛弩方阵,严阵以待。
这算双方第一次打阵地战,本来南诏军应该是守方,但前面他们没守住,现在就变成了攻方,因为如同他们攻不破这个军阵,两万天策军就会源源不断运送过来,太和城就可能一天之内被攻破。
所以,即使对方如此严阵以待,即使天策军的兵甲远胜过他们,阁逻凤还是下令从三个方向开始强攻。
虽然阁逻凤这次一共带来三万四千兵马,带战场地形就这么大,三万多人并不能一起上,只能分批分批地上。
这些被天策军逼到绝路上的,被阁逻凤煽动地热血沸腾的南诏兵,仿佛如潮水一般,一波接一**地冲向天策军这块礁石,然后还没冲到就纷纷被拍得粉碎。
天策军火力太强了,远程对射,南诏军根本不是对手,只能身穿盔甲,手持盾牌冲锋,但不等他们冲进八十步,就是一轮箭雨齐射,他们的盾牌盔甲根本抵挡不住,这些悍勇无比的南诏士兵纷纷想割麦子一般被强弩射倒。
然后有几次,好不容易快冲到壕沟处的时候,对方的投石车和八牛弩早就在路上发射了足够多的猛火油罐,这个时候自有人用火箭点燃,瞬间就将攻势化解,然后一直等火焰熄灭之前,都无法继续进攻,之前冲近壕沟的也全都被弓弩射死。
一个时辰以来,阁逻凤试过各种办法,搭进去一万多人,愣是连第一层壕沟都没突破,而这个时候又有报告来,那些返回战船其实并不是运兵增援此处的,竟然是运骑兵在别处登陆,八百骑兵,一路已经攻破南诏守军超过五千,正在扫荡太和城和龙尾城之间,所有南诏守军。
“大王,这样不行,我们攻不下的,为今之计,只有凭城据守……”(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十六章 南诏攻防(中)
“大王,这样不行,我们攻不下的,为今之计,只有凭城据守!”
南诏士兵伤亡太大了,阁逻凤却依旧在不停在鼓舞士气,命令士兵不断冲锋,一名心腹将军忍不住劝解道。
阁逻凤看着远处那面正在迎风飘扬的黑底红徽天策军旗,拳头握得紧紧的,手背上青筋暴起,这个仅有三千人的军阵,已经吞噬了太多南诏士兵的生命了。
不是因为对面的天策军士兵多善战,也不是因为他们的将领妙计无双,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兵利兵坚甲,武器先进。
阁逻凤的心在滴血,自己父子两代人都是一代人杰,雄才伟略,呕心沥血,励精图治。从六诏的时候开始,派遣密探到五诏内部打探消息,暗杀五诏首领,贿赂大唐官员;教唆诸爨杀害竹灵倩,南诏再出来收拾残局;再到后来的与唐朝翻脸开战,不停示弱屡败唐军……小小的蒙舍诏这才一同六诏,并且在大唐和吐蕃两大强国中求得生存,发展壮大。
祖辈几代人的梦想,为的就是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进而使得南诏快能够成为和大唐、吐蕃鼎足而立的大国。
这些年来,自己每一刻都在为这个梦想努力,所做的这些事情,自认为都相当完美,甚至有自己想起来都会觉得很得意。眼看祖辈几代人的努力就要有了结果,自己毕生的梦想就要实现……
可是现在所有的一切,所有的努力,在天策军这支用钱砸出来的,用最先进武器武装出来的怪物军队面前,就全部被打得粉碎,这叫他怎能不恨!哀叹的同时,更多的还是不服!
昨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无比美妙的梦……南诏军数次大败唐军,最后唐朝发生内乱。南诏乘机壮大,兵锋几乎快打到成都去了,南诏成为吐蕃、大唐、回纥一样的大国,拥有同样的地位……
在那个梦里。天策军也确实来到了南诏,不过却不是两万,而是三千,跟着宓的八万大军,被自己诱敌深入。士兵和战马都为瘴气和被污染的水源所伤,战斗力大减,最后在南诏军和吐蕃军的夹击下几乎全军覆没……在那个梦里,没有兰陵王萧去病!
“继续进攻!”听到这名心腹将领的劝解,阁逻凤转头冷冷地看着对方,大声断喝道:“就算花再大的代价,也要攻破这支天策军的军阵,全歼他们!孤王要那杆天策军旗。”
名叫罗望咩的将领一脸不解且痛心疾首地看着阁逻凤,不明白一向睿智,英明神武的大王为何今日如此不理智。
阁逻凤赤红着双眼。眼睛只是盯着远处那支不断吞噬南诏士兵的天策军阵:“我南诏之所以能够一统六诏,兼并爨氏,由一个小小的,只有十数万人口的蒙舍诏,发展壮大到现在这么大的规模,靠的是什么?”
罗望咩正是出身蒙舍诏的老将,从十三岁起,就跟着第一代云南王皮逻阁四处征战,自然知道其中的艰险,付出的牺牲和努力。但此时要问他。靠的是什么,却一时说不上来,只是呆呆地看着自己无比崇敬的大王。
阁逻凤这时的语气稍缓,语调也小了许多:“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我们上下一心。不畏艰险的锐意进取;靠的就是无数南诏儿郎的浴血奋战。
之前越析诏于赠据沪水与南诏相抗,后又有三浪(浪穹诏、邆赕诏和施浪诏)联兵来攻,情况何其危急,我们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靠的就是强悍的武力,奋发向上的锐气。靠的就是最高昂的士气!
正因为这些,我们蒙舍诏才能压服白蛮,压服五诏,压服爨氏,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但现在天策军以三千兵力结成的军阵,就让我南诏大军久攻不克,死伤惨重。
今日若不攻克他们,在他们面前灰溜溜地撤走,锐气、士气一失,如何还能再压服白蛮、压服五诏、压服爨氏?想要凭城坚守,更是毫无可能,只怕到时候不等天策军来攻,城中各部落之人就会先行叛乱,我们的结局就是未战先败!
你不必再劝,今日就算将这三万五千兵士全部压上去,也必须要全歼这支天策偏师!他们的弩箭和火油不多了,待到消耗得差不多了,天策军体力不支后,你亲自带队,务必要一举攻破!而后我们再……”
阁逻凤的意思是全歼这支三千人的天策军之后,缴获对方三千套极品装备,提高己方蒙舍诏战士的武力值,以此继续压服其他部落之人,随后壮士断腕,翻越苍山,躲到深山去暂避锋芒,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可是这样的话,他却说不出口。
罗望咩虽然只是个单纯的军人,想的没有阁逻凤这个政~治~家这么深,这时也一听就明白了,更加卖命地督战起来,并依照阁逻凤的命令,从太和城内,征调大量白蛮奴隶前来,消耗天策军的火油的箭矢。
战斗继续打响,太和城以南的军报继续传来,那支八百人的天策骑兵,在龙尾城两万南诏重兵集结后,主动坐船撤退,而这一边,之前还在岸边不远处游弋的唐军战船,也全部开走。
没过半个半个时辰,果真阁逻凤所说,天策军的弩箭和火药被大量消耗,泼洒得没有之前那么密集了。
南诏士兵已经已经填平第一道壕沟,扑平中间有铁蒺藜的区域,开始跨过第二道壕沟,个别悍勇的南诏士士兵甚至还翻越了鹿砦,天策军士兵终于出现伤亡。
更为可喜的是这个时候天气阴沉,大风刮起,眼看就要下暴雨,一道绚丽的烟花升上天空,阁逻凤大喜,这表明天策军也知道坚持不住了,正在求援。
风伽异上前请战:“父王,天策军没箭矢和火油了,让我带队上吧,必须要尽快将他们歼灭,否则他们的援军一来,就前功尽弃了!”
阁逻凤站在小土坡上。天策军的弩箭和火油存量可以大致看得清楚,目前看来,大概还够两次到三次的消耗。阁逻凤有心用白蛮奴隶全部消耗掉再上,又担心天策援军会赶到。咬了咬牙,取了个折中的办法。
“罗望咩,你在压着四千白蛮奴隶再冲一次,之后你率六千精兵一鼓作气,务必一次冲破这支面前的天策军阵!
风伽异。你率领剩下的九千兵马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并防止天策援军突然杀到。”
罗望咩领命而去,开始弹压白蛮奴隶,阵前训话,而战场的另一边,三千天策战士正在利用这短暂的间隙,抓紧时间吃干粮,喝盐糖水,因为是第一场硬仗。这次他们带的干粮全是羊肉松和烤鲸鱼肉,一个个吃得香甜。
指挥这支部队作战的正是萧去病麾下第二爱将,壮武将军马燧,此刻他正对麾下将士大声打气:“天策府的将士们,各位兄弟们,南诏蛮子马上就会发动总攻,我们的弩箭和火油已经不多了,你们怕不怕,有没有信心将他们打退?”
回答他的三千天策将士的齐声应和:“天策军战无不胜!”
马燧继续大喊道:“那就让这些南诏蛮子见识一下我们天策军的厉害,即使不靠弩箭和火油。我们也能把他们杀退!兰陵王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
“杀尽胡獠,觅个封侯!杀!杀!杀!”三千杆长矛一齐高举着,三千名天策军战士的脸上,全是兴奋和狂热。斗志竟然愈来愈旺,声震云霄。
远处观战的阁逻凤傻了,他的视力极好,眼看这支天策军已经将弩箭和火油消耗得差不多了,陷入绝境,怎么反倒还更加亢奋了?
阁逻凤的冷汗出来了。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军队,作战意志太强了,看到他们这样的表现,阁逻凤丝毫不怀疑,这三千天策军即使战至最后一人,也不会投降,依然会死战到底,而且他们随时携带干粮,打完就吃,体力也不会有问题,即使是双方肉搏,自己这一万五千战兵想要吃掉对方也有付出极大的代价。
马燧和阁逻凤一样感慨万千,他想起在长安训练飞龙禁军和天策府的时候,萧去病说的最多的就是有信仰的军队战无不胜,现在看来,果然是这样。
他发现萧去病练兵与之前所有的人不同,除了给予丰厚的军饷和充足食物,进行各种纪律、服从、体力、战术训练之外,讲的最多的,强调的最多的其实是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天策府之前的府训是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兰陵王来到之后,不久便改为:荣誉、使命、忠诚、守护。
天策府的战士是为荣誉而生,最高的的荣誉便是为国战死沙场;
天策府的使命便是守护大唐,消灭一切大唐的敌人,保卫家园不容侵犯;
天策府的战士永远忠于大唐,忠于社稷,忠于天策府;
天策府的战士便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的守护者,一战而天下定!
从一开始,兰陵王以及各级训导官就不停向所有的将士讲爱国,讲军人的责任和义务,讲奉献和牺牲精神,讲军人的荣誉和军人的忠诚。
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下来,马燧丝毫不怀疑,即使敌人再多,即使身陷重围,这三千天策军也不会有一人投降或者背叛,也敢于战至最后一人,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很快,南诏军进攻的号角再次响起,三千天策军也停止了进食,弩兵拿起来了挂在身上的强弩,枪盾兵拿起了铁盾和长矛。
身穿缴获的唐军铠甲,手持长矛木盾的白蛮奴隶,在督战队对逼迫下,一窝蜂也似地大喊大叫地冲向唐军军阵,他们必须要用大喊抒发心中的恐惧,很快就冲近八十步的距离,第一排唐军强弩从铁盾的缝隙中伸了出去,眼看着这些白蛮士兵翻过第一条壕沟,踩着同伴的尸体冲了过来,然后越过第二条壕沟,准备搬动鹿砦的时候,马燧一声大喝,七百多支弩箭就一齐射了出去。
冲在最前面的两排白蛮奴隶几乎就被横扫一空,跟在后面的白蛮奴隶一个个吓得亡魂大冒,更加歇斯底里地大喊起来,本来就乱糟糟的队伍此事显得更加混乱,不断有人返身往后跑。
在后督战的南诏精兵砍杀这那些乱叫乱跑的“逃兵”,逼迫其他的人继续向前冲击天策军的阵地,走投无路的白蛮奴隶这时也发了狂,已经有人翻过鹿砦,迎面撞上固定在地上的拒马枪,然后被拒马枪后面的天策枪兵扎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