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安梦入
“灵儿你说,这两天你吃过军中厨子为我单独做的饭食,还有四海商社带来的各种美酒、小吃,再吃之前的食物是什么感觉;你现在穿着四海商社带来的好看又舒适的衣服,是不是觉得以前的衣服很难看很不舒服?”
竹灵儿点点头,萧去病继续道:“人都是这样的,对美好的生活中是向往的,好吃好用的东西,好看舒适的衣服。舒适的房子,是谁的喜欢,谁都向往的。
到时候有些人到四海商社来做工,用赚的钱购买了这些好东西。这些人肯定会去到处炫耀,而别人也一定会十分羡慕,到时候四海商社再在龙尾城旁边建一座新城,漂亮又舒适的房子让他们土著头领住进去,大伙也都能看到,知道这些房子住着舒服。也都会想要。
人其实最怕比,十家土著人家,本来生活是一样的,现在其中一家到四海商社去做工,家里就有了各种好东西,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其他九家邻居会怎么想?肯定受不了啊,肯定也想要啊,想买,没钱!
到时候那些官员说要修路,要修水渠,要建房子,给钱,即使比四海商社给的钱要少一些,他们也都会愿意去的。而且我们四海商社先期投入的钱,最后也都能通过这些土人购买我们的商品,买我们的房子,再赚回来。
这样一来,四海商社不但不会赔钱,反而会钱越来越多,而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一点点把这里建设得更好,路修了,水渠修了,山上枯枝烂叶清理了,舒适又好看的房子建起来了,市场上各种好东西越来越多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同时也改变这里的人,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有了事情做,有了对更好的生活的追求,这里的人就不会总是打打杀杀的,懒人也能变勤快。
不变不行啊,别人加妻子儿女穿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自己妻子儿女穿得破衣烂衫的;别人家有好东西吃,自己家只能吃野果,是个人也受不了啊。至于那些死性不改的,情愿懒死也不愿干活的,就让他们去死好了。”
竹灵儿皱着眉头,虽然不是很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她想了一会:“这么好的办法,怎么以前的人就没想过。”
萧去病笑道:“一个是他们没这么先期投入的钱,再一个他们没有像四海商社这样一整套完善的运行模式,但最最关键的还在前面的人,没有四海商社这样的生产技术!”
“生产技术,是什么?”竹灵儿问得认真,然后不经意往萧去病这边靠了过来,两人的头几乎快要碰到一起了。
萧去病倒也没有避开,他轻吸了一口气,微笑道:“就是生产东西的效率,比如纺布,之前大唐都是普通农妇自己在家里织布,有快有慢,质量也有好有坏。
而我们四海商社则不然,我们四海商社的织布作坊是几千妇人在一家工坊里织布,有专业的技师教授这些妇人如何织布,如何使用织布的机器,而且有分工合作,这样每个人的织布技艺都提高很多,质量也极为统一。
最重要的是,我们改进了织机,使得织布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十倍都不止,再后来,我们四海商社的工程局又研发出一种水轮机,可以用流水带动织布机,又快又平稳,而且永远不会累。现在我们四海商社的织布效率,已经比一般的大唐农妇提高了足足有三十倍都不止。
而且织布的女工并不辛苦,她们每天工作四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休息,去逛街,去玩。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就是四海商社纺织工坊的妇人织出来的,是不是比以前看到的布织得更紧更密更结实?
你想想看,假如一百个普通的大唐妇人在自己家里织一个月的布,只能织出一百匹布来,而我们四海商社的一百名织工却能织出三千匹布来。建房子的效率也是如此,我们有一种叫做水泥的东西,效率也是别人的二十几倍;冶铁也是这样的,效率是起码是这里土人的五十倍以上。
这样一来,我们四海商社就有两个优势,其一,要做成同一件事,别人要花很大力气,花费很多资源和时间才能完成,这些当地的土人可能就会觉得很苦很累,然后不满造反;而我们四海商社只有花费极小的力气和时间,就做完了,他们就不会觉得苦累,自然不会有不满。
其二,我们四海商社这么高的生产效率,大唐其他的人,特别是这些土人如何竞争得赢我们,虽然我们付出了工钱给这些土人,但最后他们还是要通过买我们的东西,把钱又从新送还给了我们四海商社。”
竹灵儿听得呆住了,四海商社竟然有这样的本事,难怪四海商社会这么有钱,难怪天策军的武器装备会这么好,难怪三千天策军就能击退三万南诏军。
另一边陈大海则骄傲道:“竹姐姐,你不知道,这些改进的主意都是我师父想出来的!”
竹灵儿这时已经满眼冒星星了,她一开始只觉得萧去病的天策军很能打,后来又知道萧去病的四海商社很有钱,却怎么也想不到萧去病除了能打仗和能赚钱之外,还会改进生产技术!简直比文武双全还要厉害不知道多少倍。
萧去病笑笑:“我只是提出一个方向和设想,都是工程局的工匠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发出来的。”
竹灵儿眼睛放光地看着萧去病,问道:“所以,王爷就是用这个办法,打下一个地方,然后再把这个地方治理的越来越好,建设得越来越繁荣?”(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二十四章 美人心计
萧去病点点头:“就是这样,这就是我说的那套完整的运行模式,这套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用被打败的战俘还有部顺从的死硬派做奴隶、做苦工,而那些顺从者和之前被压迫的人翻身做了主人之后,生活又过的越来越好,自然会越来越拥护我们天策府,拥护大唐。≧頂點小說,x.
这样潜移默化的一点点改变,等过了十几二十年,想要真正的改土归流,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么?
至于在这之前的稳定也没有问题,有天策军战无不胜的威慑,加上当地军队要加入大量大唐武学出来的军官,这些土人头领也要定期去大唐武学学习,加上所有头领的儿子都要到外面天策府开设的学堂去读书,一方面是人质,另一方面等他们接班了,就更没有阻力了。”
竹灵儿幽幽道:“你真是厉害哦,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双全,盖世英雄……要是当年我阿娘有你一半的本事,就不会被阁逻凤这个狗贼害死了。”
要不怎么说女人是水做的,前一秒眼睛还亮得放出光来,没一下眼睛就红了,一层水汽在眼中弥漫。
想到她从小失了双亲,在仇人家里生活了九年,每日被仇恨折磨却不能表现出来,现在虽说大仇得报,却是孑然一身,无依无靠,萧去病便觉得有些心疼,但毕竟男女有别,也不能做什么,只是陪着她一起伤感。
过了一会,萧去病突然道:“对了,你的阿娘是越嶲都督。那你阿爹呢。为什么你阿娘一个女子能做越嶲都督?”
竹灵儿道:“听阿娘说。阿爹叫唐远征,是一位大唐将军的儿子,后来战死了。阿娘一来是接替阿爹了职位,二来阿娘是白子国和弄栋蛮首领的后代,还有就是……”
她说了一半又不说了,不过萧去病也没太在意,倒是弄明白了,这么说竹灵儿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叫唐灵儿。是个汉人?其实弄栋蛮萧去病也知道一点,当初姚州都督张虔陀手下就有很多弄栋蛮,属于白蛮,比南诏的乌蛮人先进,比他们聪明,会种田会养蚕纺丝织布,可惜就是打不过什么都不会的乌蛮野人。
两人又有的没的说了一会话,太阳很快升得老高,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刮着的风也一下停了,天气变得十分闷热起来。萧去病倒不觉得什么,竹灵儿和陈大海三个以及几名亲卫额头上却都冒出细细的汗珠。
萧去病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十一点二十。正准备打道回府,竹灵儿却说天气太热,想下水游泳,然后不等萧去病反应过来,就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
船上的萧去病萧去病只能摇头笑笑,心里则在yy,这竹灵儿一身的真丝薄纱的衣裙,这一进水再上来的那还不全贴身上了,到时候身材什么的不就是一览无遗了。
这竹灵儿不会故意的吧?女人不都是有一些小心机么,特别是竹灵儿在仇人家里生活了九年,没点心机不早暴露了。等下她上来的时候,自己是看呢,还是看呢?还有旁边这几名亲卫和陈大海这个三个半大孩子,也是个麻烦……
正想东想西的时候,水里的竹灵儿则开心地游了起来,发出咯咯的笑声,萧去病留意到,几名亲卫看水里那道身影的眼神都变了,连最大的萧玄也有些迷住了,这还真是魅惑众生呢。
萧去病其实也被吸引住了,竹灵儿水性很好,不愧是洱海边上长大的,还玩下潜,游得很欢快,不时夸赞,叫萧去病下水同游,萧去病倒很想去,但还是摇了摇头。
便在这时,水里的竹灵儿突然剧烈扑腾起来,大喊抽筋了,然后就开始往下沉。
“不会吧,大姐你住洱海边,就这样的水性?”萧去病明显有些一愣,船上其他人已经大喊起来,惊愕了差不多一秒,看到水里的竹灵儿的已经被水没过了额头,正咕噜咕噜冒气泡,显然正在呛水,萧去病也顾不得其他,连手表也没摘,就一个猛子跳了下去。
这个时候,水也已经没过了竹灵儿的头顶,萧去病在水下找到了她的位置,想绕到背后把她抱住,竹灵儿的双手拼命扑腾,嘴巴咕噜噜冒着气泡,大口大口地喝着水,竟然一把就抓住萧去病的胳膊,然后死死握住。
这个时候萧去病才反应过来,原来盛夏的湖水,上面一层已经被晒的十分温暖,下面的水却依旧冰凉,难怪会抽筋。
萧去病连忙抓住她的那只想要掰开,然后游到她后面去,哪知道不等掰开,她的另一只手又一把抓住了自己背后的腰带,两个人就这么死死抱在了一起。
萧去病大窘,其实凭他的内力功夫,在水中闭气十分钟都不算事,但竹灵儿却仍然在不停灌着水,然后另一只手也一下扑腾到自己的背后,几乎是用双手紧紧地箍住了自己,拉着自己往水底沉。
据说溺水的人在惊慌失措下反而力气会变得非常大,抓住什么东西就死命地不放手,然后很多救人的人就被他们这样给连累得同归于尽了。
不过对萧去病来讲,竹灵儿爆发出再大的力气也比不过自己,他可以很轻易推开对方,但这样一来,显然竹灵儿的胳膊非脱臼甚至扯断不可。
眼看几乎就要沉到湖底,竹灵儿口中的气泡也越来越少了,萧去病想了那么0.1秒,两只手不再把她往外面推,任她紧紧抱着自己,伸出左手来,轻轻捏住她的鼻子,右手捏开她的嘴,然后就嘴对嘴地贴了上去。
呼吸到空气竹灵儿果然挣扎的没那么激烈了,双手虽然依然箍着萧去病,两条腿却不那么扑腾,嘴巴也将萧去病的双唇贴的紧紧的。贪婪地"yun xi"着萧去病渡给她的空气。随后萧去病松开了右手。用力地向下划水,配合双脚踩水,两人开始慢慢地往上浮。
船上的的众人简直急坏了,二十多秒的时间对他们来说简直有如一年那么漫长,就在有人急着也想跳下去的时候,就看到两人一起浮出水面,嘴唇贴着,紧紧抱在一起。几个人都看傻了,这什么情况?
“大统领……”
“师父……”
“没事,拉我上去。”萧去病松开了贴在一起的嘴,吐了两口水,拉住一根亲卫丢下的绳子,两三步就踩着绳梯上了船甲板。
再看竹灵儿,已经喝饱了水晕了过去,头发像水草一样披着,闭着眼睛,小脸苍白。鼻息和心跳倒还有,却几不可闻。像是要随时中断一样。
萧去病将竹灵儿的小腹搭在膝盖上,在后背拍了几拍,吐出起码两斤的水来,随后命令几名亲卫和三个半大的弟子转过脸去,将她平放在甲板上,稍微解开她胸前的衣服,开始做起人工呼吸来。
不得不说,竹灵儿的身材真的不错,此时正值夏天,穿得本就单薄,又多是真丝的薄纱质地,此时就紧紧贴在他凹凸有致的身躯上,胸前高耸的丘壑、纤细的腰还有修长的双腿全部都一览无遗。
嘴对嘴吹过两口气之后,竹灵儿的胸~部明显有上抬,但心跳却依然弱得几不可闻,又用双手在在她的胸口用力按了几下,随后深吸一口气,捏着她的鼻子嘴对嘴继续继续吹气,然后再是胸口按压,如此几次之后,竹灵儿的心跳明显变得有力起来,却依然紧闭着着双眼像是没有知觉一样。
萧去病也不确定她是否已经醒了,于是决定再来一套,下一刻,他俯下身子吸了一口气将两人的嘴再次贴在一起,刚吹第一口气的时候,下意识地看了竹灵儿的眼睛一眼,才发她也正悄悄眯缝着眼睛在看自己,然后又赶紧有些惊慌的闭上,心跳也一下加快了许多。
原来这小妮子竟然是早就醒了,至于在做到第几组的时候醒的,就不知道了。萧去病连忙松开捏住他鼻子和抬起他下巴的双手,然后道:“这个是人工呼吸,可不是我要占你便宜啊。”
竹灵儿这才睁开眼睛,一边咳嗽,一边与萧去病对望了片刻,随后就摸索着想从甲板上爬起来,然后陡然看到胸前的被解开的衣襟,还有全身的几乎一览无遗,“啊”的一声尖叫起来,连忙捂住胸口。
萧去病心说之前你下水的时候就该想到了啊,然后又忍不住心里暗笑,还遮什么遮,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形状很好看,手感也不错。
萧去病环视一下四周,倒没人敢回过头来,然后起身往船舱里走,一边大喊道:“我去给你拿件衣服,都不许回头看哈,更不许说出去。”
以萧去病的威信,回去之后,这件事自然不没人会说出去,但竹灵儿每次见到萧去病却都怪怪的,当然她依然是以萧去病的侍婢自居,只是看萧去病的眼神充了满幽怨,好像在说什么都被你看了,还嘴对嘴亲了,你要负责。
对此萧去病也是苦笑,对这件事却是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李倓从洛阳传过来的消息,看来安禄山已经决定今年就开始造反了。
虽然对这件事情,萧去病和何可儿是制定过一套预案的,便是发动后世我军取胜的法宝之一“人~民~战~争”,在另一个时空,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这个法宝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在唐朝,这个办法有没有用,会造成多大损失,其实萧去病也是没底的,所以两万天策正规军自然是越快赶回去越好。
但现在南诏却一时走不得,自己一战消灭了六万多南诏主力,现在“南诏”腹地的白蛮虽然都武装了起来,并在临时训练,但战斗力却弱得很,自己一走,凭借段氏兄弟和这些白蛮肯定抵挡不住八万吐蕃大军,自己用心在南诏建立的新秩序,就会瞬间被吐蕃蛮子扫荡的连渣也不剩。
只希望消息还暂时能够封锁住,只希望这八万吐蕃军援救南诏心切,没用心查探就一头赶到洱源来才好,这样两万天策军就能在那里打吐蕃军一个伏击,叫他们有来无回。
祝祷有灵,萧去病暗自着急的时候,名叫段三江段氏使者连同八名随同行进到吐蕃境内铁桥城以北五十里处,见到正在行军的吐蕃前军,随后他被带到了吐蕃第一大将恩兰·达扎路恭。
恩兰·达扎路恭对南诏的的危在旦夕表示十分着急,闻言抚慰了南诏使者,并且表示,自己将急行军前来援救南诏,请赞普钟一定要坚持住。
赞普就是吐蕃的皇帝,钟就是弟弟的意思,南诏和吐蕃联军大败鲜于仲通八万大军之后,南诏便和吐蕃正式结为兄弟之国,南诏王是吐蕃赞普的弟弟。
段三江欣喜的感激涕零,随后恩兰·达扎路恭给九人换了十八匹好马,要他们不辞辛苦,赶紧返回太和城,向南诏通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段三江欣喜的离开之后,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刚走不久,名叫张献诚的白衣翩翩公子便来到了恩兰·达扎路恭的身边,两人脸上同时浮现出一抹诡笑。(未完待续。)
盛唐神话 第二十五章 埋伏
天宝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洱源,八千策军和两万大理白蛮辅军已在此埋伏两天了。
洱源,顾名思义乃是洱海之源,当地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在洱源往北六十里处,有一条狭长的过道,西面是一面方圆四里多的湖泊,东面则是峰峦叠翠的群山,在其中的一个山谷,有八百天策最精锐的轻骑兵还有六千天策步兵,他们的任务是等八万吐蕃军全部进入洱源地界之后,拦住去路,关门打狗。
这个时候的“南诏”其实并未完成其一统西南的大业,南部有金齿部、濮子部、芒部等土著部落并未臣,北有浪穹诏、邆赕诏的余部和矣罗识诏的全部盘踞在剑川与之为敌。
之前南诏虽与吐蕃结成兄弟之国,但却是各怀鬼胎,南诏虽多次请吐蕃军来援,却从不肯放其进龙首关和龙尾城之间的腹地;而吐蕃也出于制约南诏的心思,暗中支持浪穹诏、邆赕诏和矣罗识诏,所以,南诏实际控制的地盘其实非常小。
在另一个时空,一直到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再无力征讨南诏,内部忙着平乱和争权夺利,南诏这才和吐蕃联合出兵,侵占了剑南道大量土地,史载南诏攻破嶲州,劫掠的物资和人口堵塞山路三百余里。
靠着这些人力和物资的滋养,南诏这才平定南部诸部。后来唐朝缓过劲来,南诏吐蕃联军被李晟打得惨败,南诏又立刻背弃吐蕃,指着《德化碑》给唐使看,表明心迹重新归唐。
结果就是南诏不但不用归还大片侵占的土地,还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相助下,不但终于如愿以偿地消灭了盘踞在剑川附近的心腹之患,更是不断向吐蕃开疆拓土,一直将国土推进到聿贲城,彻底将吐蕃势力赶出云南,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可谓人生赢家。
当然此刻埋伏在洱源腹地和北部山谷的一万五千天策军并不知道这些,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八万吐蕃大军什么时候能进入自己的包围圈。
特别是埋伏在山谷中的七千天策军,他们先行出发。已经在此埋伏快四天了,现在一个个都是苦不堪言。
在山谷中伏兵,并不是说提前一天或者半天去就行,而是必须三四天以上。山谷或树林里面埋伏有军队,就会有飞鸟在上空盘旋而不落下。对于百战名将来说,一眼就能识破。
所以必须要足够长的时间,还不能生火,一直保持安静,这样这些飞鸟便会逐渐适应,从而从外面看不出什么异状,达到埋伏目的。
当然,并是所有的埋伏都需要这样,对付鲜于仲通和安禄山这两个草包就不用,但萧去病知道。恩兰·达扎路恭乃是吐蕃第一大将,又怎敢掉以轻心。
于是这七千天策军就受苦了,不生火,保持安静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这里气候,湿气特别重,而且昼夜温差极大,又不能生火,又要安静,可不就要了老命么?
差不多已经有三成的士兵。已经出现了身体轻微不适的症状,或是感染风寒,或是各关节隐隐作痛。
比七千天策军还难熬的是十几名趴在各处潜伏观察的天策军特战队员,在路边的一座小山峰上。名叫胡月元的特战小队长正瞪着发红的眼睛,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道路。
就在他看得眼睛都疼的时候,望远镜的视野里出现了一队吐蕃哨探的身影,激动得他双手都忍不住有些颤抖,捅了捅身边的副手,小声道:“吐蕃哨探来了!”
那副手正在打瞌睡。这时也猛地一个激灵,揉了揉眼睛看了一眼远处路边的几个小小的黑点,连忙轻轻放倒身后那棵小松树,听到胡月元小声说道:“总算来了,这是前面探路的十一名轻骑哨探。”
那副手看了一下时间,认真地用炭笔在一本小本子记下了时间和数目,随后问道:“队长,这吐蕃兵长啥样?”
胡月元把单筒望远镜递给他,小声道:“能啥样,还不是蛮子样,一个个又黑又粗,跟黑熊一样,强过南诏兵不是一点两点,但比起我们天策军,还是不够看。”
“那是,我们天策军战无不胜。”那副手从望远镜里看到这些吐蕃兵一个个彪悍无比,谈笑风生,傲气十足,也是十分不屑,颇有些期待地问道:“不知道他们的前锋要多久来?”
“等吧。”胡月元嘟囔道。
结果这一等,就足足等了两个时辰,才看到一大队吐蕃前军进入视野边际,胡月元兴奋的心都要跳出来,然而刚等他大约清点完吐蕃军人数,这队吐蕃军就不走了,开始伐木扎营。
胡月元抬头看了下天色,忍不住骂了一句:“入他娘的,这才申时三刻都不到,扎的哪门子营?”
代号灰鹞的副手道:“说不定是在等中军大队。”
“但愿吧。”
结果就是一直等到天黑,都没有后续的吐蕃军到来,倒是这一万吐蕃前锋扎营扎得相当细致,木寨墙,壕沟,鹿砦,应有尽有。
而且还派出了三百多骑哨探四处巡哨,最接近天策伏兵的一对哨探几乎已经走到天策军埋伏的谷口了,好在当时天色将晚,这队吐蕃哨骑在谷口转悠了一下,见没什么异样,便赶紧回去了。
入夜之后,胡月元披着一身渔网树叶装悄悄潜回了山谷,来到萧去病的牛皮大帐汇报情况:“大统领,这支吐蕃前锋部队大约有一万,全都是彪悍的骑兵。
他们到了窄道之前便停止了前进,安营扎寨也非常仔细,一直到入夜都再没后续军队赶到,再前面就是三诏的地界了,具体情报还不知道。”
三诏对南诏的敌意和忌惮非常深,严密封锁了洱源去剑川的道路,除非是使者打着旗子,才能在三诏的人监视下通过剑川,天策军的特战队员也不敢冒然深入。
萧去病皱着眉道:“这恩兰·达扎路恭是不是也太谨慎过头了?大理王,你的人没出什么破绽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