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神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长安梦入
午饭没什么特别,主食管饱,有菜有肉同样管够。然后是下午未时开始,就是残酷的体能和力量训练。主要针对臂力,腿力和腰力,对应的方法则是一百个俯卧撑加一百个负重下蹲再加一百个仰卧起坐。中间可以短时间的休息,做完一组之后休息一刻钟,然后重新再来一组,做完三组为止。
然后再次穿上全副装备来一次绕华清宫十里路武装越野长跑,同样引入竞争机制,这次的名次决定晚餐是否能吃到肉。下午的时候萧去病一般会去长安,等到他们跑完,萧去病也差不多就从长安回来了,晚饭前再指导他们站半个时辰的桩。
到了晚上,萧去病还没有忘记拉着这两千多人,和他们谈心,讲故事。讲军人铁血,大漠狼烟。讲军人的责任,军人荣誉,讲军人的理想。除了建功立业立功受赏功成名就之后,还应该要保卫国家报效国家。
萧去病讲得最多还是军人应该有的牺牲精神,讲精忠报国,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两千多人大多都是十几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内心深处本就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每当萧去病说起这些的时候,总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共鸣,真恨不得立刻就提剑上马,将大唐周边的敌人一个个斩落马下!
日复一日,这样潜移默化的灌输,在不自觉中,萧去病悄无声息地在这两千多人心中建立了自己的信仰和权威。
虽然他现在只是这两千多人的教官,他们名义上的统领还是高力士,但却全部都打上了萧去病的个人烙印。要不了两个月,在他们初具强军风貌的时候,萧去病就能将他们变成属于自己的军队。
每天做这么多,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还真是累啊。不过收获也是巨大的,出了发现了马燧这个在另一个时空几乎从没打过败仗的当世名将,还另外发现了两个非常好的苗子。除此以外,要不了两天,自己在长安城的酒楼也能开业了。
唯一的缺憾是可儿那里没什么进展,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难道真的要等斗倒王鉷,压服李林甫之后才能继续跟她接触?虽然在另一个时空,两人也都蹦跶不了几天了,王鉷大约在三个多月以后就会身死族灭。但历史的轨迹已经改变,自己是不是可以加速王鉷倒台的进度呢?
等到这些两千多人晚上站完第三次半个时辰的无极桩,萧去病也回到自己的住处,打完一套先天太和拳和钓蟾劲之后,正躺在床上想东想西的时候。房门外就传来一人的脚步声,那人来到房门前,好像犹豫了一下是不是要敲门。
萧去病摇了摇头,还真是不得休息啊,笑着喊道:“马洵美,有事就进来吧。”
盛唐神话 第二十六章 心腹马燧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又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马燧深夜来找自己,自然是有事。
萧去病也很好奇,他知道马燧在以前那个时空是郭子仪李光弼之后大唐三大名将之一。一生征战无数,从来都没打过败仗。而且大练兵以来,萧去病也特意留心观察过此人。在所有一百二十多名招募的游侠儿或者说热血青年里面,他是为数不多从头到尾没有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的其中一个。
除此之外他的身体素质和个人领悟能力也是两千多人当中最好的一个,并且对训练部队也有很看法。自己制定的训练操典的细节有很多都因为他提意见而得到了完善,到最后自己也学乖了,有什么想法,不等他提意见就直接去找他商量。
对此,萧去病也不得不感慨,名将就是名将,有些人天生就应该是将军。比如这个马燧,出身就非同一般。右扶风马氏,以出将才而闻名,据说先祖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就是赵括的老爹),他的一部分后人以其封号为姓。出过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还有三国名将马腾马超也是他们这个家族。
他不知道是马燧也同样的感慨,萧将军真是不世出的将才,这么绝妙的训练方法和制度都能想得到,照如此方法练兵,何愁不出天下第一强军。当然他不知道是,这其实是上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两白多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不过这两个在对方眼中都是将才奇才的人,现在却是大眼瞪小眼,只是互相看着不说话。
为了避免气氛向不好的方向发展,萧去病决定先开口,早点把他打发出去,免得别人以为自己喜欢男人。
“洵美啊,这么晚来找我,有事不妨直说?”萧去病开门见山:“是对训练方法还有什么意见吗?”
马燧眼中泛着光,摇了摇头:“将军练兵方法天下少有,已经极为高明,燧哪里还能有什么意见。”
萧去病疑惑道:“那你来找我何事?”
“燧一直在想将军晚上跟我们讲的话。”马燧缓缓道:“你说军人的责任,军人荣誉;你说军人就当报国,当社稷有难的时候,军人就应该第一个顶上去牺牲去死;你还说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但是将军你可知道,社稷有难,却不在玉门关外,而在河北。”
萧去病心里一惊,小子你不会也是穿越而来的吧?但还是不动声色道:“河北有东平郡王镇守,能出什么事?”
马燧道:“将军可曾去过河北之地。”
萧去病摇头:“我的经历跟你们讲过,我只去过安西河中还有长安。河北怎么了?”
萧去病当然知道河北安禄山有问题,但他也想知道当代唐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马穗的声音缓缓传出:“将军你去过河北,但我去过,而且还呆了一年之久。河北之地与关中、与河南道、与陇右岭南道都完全不同。那里的人不说唐音,穿的也是各式各样的胡服,不习教化,那里的人的风俗习惯也与中原关中地区完全不同。
将军可能不知道,譬如长安虽然也有胡人,但汉人还是占大多数,且长安也有很多胡人学习我们汉人的礼仪教化,心里以唐人自居,比如队伍里面经常被你夸奖的安抱真。他虽然是个胡人,但除了外貌,其他地方特别是心中想法却有普通唐人一般无二。
而河北却完全不同,在那里汉人属于少数,胡人是汉人两倍还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胡人不习外貌的礼仪教化。只知好勇斗狠,飞鹰走马。燧观这些河北胡人,在他们的本心中,也未必当自己是个唐人。譬如河北的突厥胡,很多都心心念念想要复兴突厥;再如昭武九国杂胡,他们只追求利益,阴险狡诈到处钻营,一旦社稷有乱,此必为乱;再如契丹胡和奚胡皆悍勇劫掠成性,好比野狼,一旦腹中饥饿,必暴起伤人。
可以说几十年以来,河北之地几乎都是化外之地。河北之地的胡人与汉人更是互相怀有敌意,一直以来都不得太平。而现在统辖节度河北的又是一名胡人,河北诸军胡人又占多数,此乃大乱之兆也。”
萧去病都听愣了,他原来只知道安禄山会造反,来到长安之后也曾经不经意间冒出过等春节的时候碰到安禄山,借着与他亲近的机会用暗劲直接害死他(暗劲打穴十多天后慢慢死亡)一了百了的想法。但还真的不知道河北还有这种问题,竟然胡人比汉人多,而且全部都不习教化,不读书不认字每天飞鹰走马好勇斗狠敌视当地汉人!
这样一来,即使自己暗中害死了安禄山,河北的这个问题依然存在。到时候去个汉人将领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就镇不住场子,提拔一个胡人将领代替安禄山,情况还是一样没有改变。这个不安定因素,腹心之患依然存在,倒还真是难办呢。
萧去病瞪大了眼睛:“河北怎么会有这么多胡人?”
“燧到河北之后也是暗自心惊,因此做了一番了解。”马燧苦笑一声道:“此事还要从前朝说起,前朝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死的最多的就是河北汉民。之后河北又先后有窦建德刘黑闼与我大唐为敌,他们灭亡之后河北之人十室九空。再之后太宗灭东|突|厥,太宗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他们十余万部族迁移到河北幽州附近。再之后是同罗、契丹、奚和室韦也都迁移到河北道北部。上百年下来,就变成了这样的局面。”
萧去病也不由地摇了摇头,唐朝李世民这胸怀也太宽阔了吧,宽阔到有些昏了头地步。萧去病好像记得他说过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说实话,对于这种各民族平等的思想,萧去病是赞同而且钦佩的。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和那个多数种族一样,热爱这个国家,对这个国家有向心力,在文化上差不多或者对你有亲切感。但像李世民这样,把没有一点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其他民族放在自己的腹心之地,而且也不用教化去改变他们,让他们一直保持原来那个对你不亲切的状态。还口口声声说什么爱之如一,这简直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事实上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些投降唐朝突|厥部族可以说好得不能再好了,给了他们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一块好的不能再好的土地,而且还不要他们像编户齐民的汉人那样承担赋税,还保护他们安全和生活的稳定。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可是这些投降唐朝突|厥部族又是怎么回报李世民和唐朝的呢?
在唐太宗强盛时期和唐高宗前去军事辉煌时期,这些突|厥部族倒也老老实实。可是后来高宗时期一连在吐蕃吃了几场败仗,实力大损,这些突|厥部族不就立刻起兵造反了吗?之后他们建立后|突|厥一直为祸唐朝六十年。
这足可以证明这些(大多数)胡人是狼子野心毫无忠义和感恩之心的,只能畏威,不能怀德。没想到唐朝在吃了一个这么大的亏之后竟然还没有一点反思,继续奉行这个不教化,不同化就爱之如一的政策。这心还真的很大呢!
好比狼驯化成狗可以和人类成为好朋友,和睦相处,但唐朝这是直接引狼入室却不加以驯化,然后让它们和家人儿女生活在一起,简直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萧去病苦笑道:“我听你跟你侄子讲,天下不久将会大乱,可指的就是这个?”
马燧一脸惊异道:“将军如何得知?”
“我听力好,无意中听来的。”萧去病心说在没有旁人的时候你一天起码要说七八遍还问我怎么知道的?笑了笑道:“若如此,你以为应当如何?”
马燧愣了一愣,过了一会才正色道:“燧以为,安西军增兵两万固然很好。然安西军实在太过偏远,现在中原空虚,将军既受陛下宠信,又深谙练兵之法。何不奏请陛下在关中或者中原之地练出一支精兵来。”
顿了顿,他深吸了一口气,好像做了一个什么决定似得:“我是说,我不想去安西。还有我向将军建议这一百多游侠儿其中的几十名优异者,也不要让他们去安西,而是留在将军身边。一旦有变,我们正可以平定天下。我敢肯定,那安禄山不出五年,必定要反!”
萧去病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小声道:“你这话切莫再与旁人说起,你的建议我也采纳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把军队练起来。”心里却在说这些游侠儿中的优异者,老子本来也没打算留给安西军,那边短时间内也没什么打仗打。
马燧两眼放出光来,脸上的喜色怎么也藏不住,一下站了起来,躬身作揖激动道:“从今以后,燧愿为将军效死,只求到时候让燧打先锋。”
萧去病也很激动,自己作为穿越客,站在历史的高度才把很多事情看得这么清楚。这小子身处其中却还能有这样的先见之明,除了李晟之外,自己又多了一个军事上的心腹帮手。话说李晟应该接到李隆基的旨意启程从石堡城赶往长安了吧。
ps:这段时间情节不怎么好看,不过铺垫和交代背景差不多写完了,下面情节会加快很多,故事应该能好看一些。嗯,好像还少两章,尽量补吧。另求推荐票和收藏,虽然还欠两章,但我想说,我真没偷懒。
盛唐神话 第二十七章 暗箭
何可儿一下从睡梦中惊醒,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心砰砰地狂跳个不停,苍白的小脸上全是汗珠。她怔怔地望了望四周,他送给自己那块以前从未见过的布料就放在不远处,门外透进来的一束微光照在上面,有着丝绸一样的流光,但他却告诉小瑶这是羊毛做的。
盯着这块布料看了好久,可儿这才慢慢将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刚才的梦境太吓人了。
和十多天以前一样,同样是西市,也有可能是东市或者哪个坊市,她看到好多好多人手持强弩埋伏在房顶上,街道两旁的房间里藏着更多的人,他们望着下面的街道,眼神冷得吓人,脸上露出残忍的笑。
那萧去病萧辅臣也带着十来名飞龙禁军骑着马施施然从街道的远处走了过来,她看到这些埋伏着的人眼睛里放出幽幽的光,像是要吃人一般死死盯着即将过来的萧去病。可是那萧去病却完全没有发现这些人,满脸笑容朝着埋伏的陷阱越走越近。
她拼了命地大声呼喊,感觉嗓子都要喊哑了,但是他就是听不到,还是骑马走了过来。两边房顶上的上百人带着狰狞地笑容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扣动了强弩的牙发,而这一回,萧去病没有躲得过……
自从三天前阿爹第二次跟她说起他的事来,何可儿这才明白萧去病有着怎样让人恐怖的敌人。而且这两个最恐怖的敌人,现在正在想方设法要害死萧去病。
“那王鉷何许人也?京兆尹御史大夫,身兼二十个使职,整个长安无论治安还是衣食住行,所有的商业行为,所有的徭役差遣安排都归他一人统管。别说他正好管着阿爹,就算没有这层关系,他要弄死我们全家也是轻而易举的事!连你外公家也要受到牵连倾家荡产,他打你外公财产的主意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再加上还有左仆射中书令李林甫为他撑腰,他当了十九年的宰相,这十九年来有多少人被他整倒整垮。当初四镇节度使王忠嗣多高的身份,还是皇帝的养子,最后还不是被他一下害死。现在皇帝不理朝政,他们两人就是整个朝廷,要谁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这次王鉷吃了这么大的亏,长安尉贾季邻在牢里自杀身亡,这就把他得罪惨了啊,他怎么可能善罢甘休!我听人说他和李林甫已经在找人构陷那寿昌县侯了……”
“这一次王鉷在京畿、关内、都畿道等地大肆搜刮商人和百姓的赋税,租庸调比往年增加了五成,商税比往年增加了六成,弄的怨声载道也是针对的那萧去病。他这是要搜刮钱财进献给皇帝献媚争宠,却让那寿昌县侯和安西军背黑锅,说什么征收给安西军有功将士的赏赐……”
“那寿昌县侯虽然一时得宠,但到底根基太浅,还是斗不过这两人啊。现在整个大唐,整个长安他们两人就能一手遮天……那寿昌县侯确实是世间少有的伟男子,年纪轻轻就在河中立下如此大功,但比起王忠嗣又如何……依阿爹看啊,要不了多久,他就被这两人害死。你还是不要再去想他了!”
何可儿慢慢坐直了身子,十六岁的她本来是个活泼的性子,不喜欢呆在家里,喜欢穿着男人的衣服到外面走动。她甚至有独自打理一家酒楼,那是他外公长安首富王元宝送给她的嫁妆。
可自从发生那天的事情之后,出于安全的考虑和不让她与萧去病再联系,她就被阿爹禁止外出了。然后她就开始变得心事重重,整天闷闷不乐的,再后来听到阿爹说起萧去病现在的凶险,她就开始时不时地做恶梦了。
这是她第二次梦到萧去病被王鉷派人当街刺杀了,而且相比上一次这次的梦简直真实的可怕。何可儿用手巾擦掉了脸上已经冷掉的汗珠,另一只手轻轻摩挲着那块他送的叫做围巾布料,像丝绸般光滑,像他的手一样柔软。
得派小瑶去通知他,何可儿突然冒出一个这样念头。
华清宫的萧去病并不知道六十多里外的长安城安业坊,会有一个女孩会为他做恶梦,更加想不到这个女孩会想着要来救自己。
萧去病几乎每三天要去两次长安城,他正在筹备在西市和平康坊开两家酒楼。这还是多亏了高力士的帮忙,不到一天就在长安城两处最繁华的地段帮他买下了两座酒楼。
萧去病这次轻身来到长安,除了随身携带一些珠宝首饰和一些金银币,只有李隆基赏赐的十万缗铜钱。要买下这两座酒楼完全不够,高力士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大包大揽起来。吩咐几个徒子徒孙随手就帮萧去病把这事给办了,倒让萧去病在心里怀疑这两座酒楼会不会就是他的产业。
听孙六讲,在整个长安城和京畿附近,最豪华的宅第、最好的田产、果园、池苑,几乎有一小半都是他们这些以高力士为首的宦官的产业。
房产的事情高力士帮自己解决了,但陈设装修等还要靠自己来。因此萧去病让孙六陪着自己去将作监打造一批现代尺寸的桌子和椅子。在唐朝要么是席地坐在坐垫上,要么就是胡床(马扎),要么就跟胡床差不多长条凳,相对应的吃饭办公用的桌案也是矮矮的。
解决了这些事情后,这几天正忙着招募和训练酒楼的服务员,等厨师训练好,就可以开业了。
萧去病也知道王鉷在长安城和整个关内道、都畿道横征暴敛的事,而且打的旗号还是给这次安西军立功将士的赏赐。简直就是笑话嘛,要赏赐从缴获里多分出一部分赏赐就不就行了吗?
但王鉷和李林甫也有他们的理论,说什么一码归一码,这次安西军立下如此大功,整个长安和关内道都畿道难道不应该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吗?反正李隆基稀里糊涂就答应了,萧去病也没有办法去劝谏李隆基收回成命。
说白了王鉷和李林甫还是摸准了李隆基的脉,知道他对政事不闻不问,但对金钱却是多多益善。既然从长安关内道都畿道的百姓承担了大部分有功将士的赏赐,那缴获的钱财自己不就可以多留下一些吗!
从这一点来说,李隆基这时候还真是个十足的昏君。
不过萧去病也就只是感慨一下而已,他并没有想到这件事其实针对的是自己,更加不知道一张构陷的落网已经扑向了自己。他此刻大多数心思都扑在练兵上面,除此之外心思用的最多就是被自己当做亲传弟子来培养的建宁王李倓了。
他必须要让他崇拜自己!
萧去病此刻正将接骨续筋的中药膏抹在一张细麻布上,贴在李倓受伤骨折的地方,他要用暗劲直接将这些药膏的药力全部打进骨折的病灶部位。
普通人外敷膏药吸收的很慢,再加上骨头的生长愈合是需要血液循环才能完成,而骨折的地方偏偏不方便活动,血流循环不顺畅骨头愈合的也就慢,所以就有了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种说法。
但萧去病却是暗劲的办法把外敷膏药的药力直接送到病灶部位,相比一般人敷一天也很难吸收进百分之一的药力。萧去病的这个办法不但能将药力短时间内几乎全部送到需要的地方,而且同时又刺激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
萧去病估计,从今天起每天给他做一次这样的治疗,不出五天李倓就能彻底痊愈活泼乱跳了。
大约二十分钟后,萧去病停了下来,揭下沾满药膏的细麻布,李倓一下发现原来的铜钱后的药膏竟然消失了九成半以上,现在细麻布上就只留下一层零零散散薄薄的药渣。
他兴奋地大叫起来:“师父你真是神了!这么多药膏就全部打进我腿里去了吗?我现在感觉断腿的地方痒痒的,很舒服。”
“再舒服再痒也许乱动!”萧去病笑了笑,把这块细麻布放到了一边,重新帮他打上了夹板:“再忍耐四五天,以后我每天来帮你治疗一次,五天后你就能跑能跳了。到时候我再教你站桩和太极拳。”
李倓赶紧扮演啄米的小鸡:“那我能练得像师父这么厉害吗?”
“能啊,只要你肯用功吃苦。”
“小倓不怕吃苦。”李倓笑起来:“师父现在可不可以教我一些坐在榻上能练的功夫?小倓不想每天学习算术。”
“师父这门功夫一切的基础都在站桩,你要我怎么教?”萧去病也笑了:“为什么不喜欢算术?算术可是很有用的,生活中很多都要用到算术的,别的不说,就说如果带兵打仗粮草供应分配等就少不了算术。”
李倓撅了一下嘴,嘟囔道:“我又不要做粮草官。”
萧去病也是又好笑又好气,心里正想着该怎么向他解释算术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还能培养人的罗辑思维能力,到时候还要教他一些简单实用的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方面的知识。这数学可是基础不学怎么能行。
正想着的时候,就听见门外面传来几个人走过来的声音。萧去病将气血灌注双耳凝神一听,心里顿时就咯噔一下。当时就恨不得跳窗户跑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亨怎么突然来这里了?是有意还是无意?
,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盛唐神话 第二十八章 不平事
“师父,你怎么了?”李倓看出了萧去病神色不对劲,疑惑道。
“我要去长安了。”萧去病回过神来,看了李倓一眼,然后俯下身子在他耳边轻声地道:“你阿爹和李静忠来了,你等下帮我问一下他们怎么会突然来到这里。”
每年冬季李隆基都带着杨贵妃和一些亲近的文武百官到华清宫泡温泉两个多月,作为让李隆基最提防最放心不下的太子李亨当然要跟着一起来,免得他单独留在长安搞东搞西,双方都不放心。
不过李亨也知道李隆基对他提防甚严,再加上李林甫一直不肯放过他,几年前韦坚的案子依然余波未了,到现在还有许许多多人被李林甫大加株连,弄得牢狱里人满为患。因此李亨倒也识趣,来到华清宫以后也就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寝宫里,非召唤很少出门。
李倓腿被摔断,李亨只是第二天才能探望了一次,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让萧去病觉得颇为不对劲。
猜你喜欢